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

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分析 (菁选【精选9篇】

众鼎号分享 88241

众鼎号 分享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9篇《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分析 (菁选》,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数学质量分析 篇一

一、试卷的主要特点

该试卷既注重初中数学的基础作用,又重视从知识考查到能力立意的转变;既注重试题情境的公平设置,又力求呈现方式的丰富多彩;既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注重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既坚持面对全体学生,又体现出合理的区分度,充分发挥了试卷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评价与导向作用。具体如下:

1、注重双基考查

试卷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结合了实际背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识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在重点考查基础知识核心内容知识点的同时,保持了适度的覆盖面,基础题、中档题、综合题的比例为7:2:1,保证了基础试题应有的比重和位置。

2、突出数学应用

关注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教材与大纲的要求,也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试卷突出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加大了考查力度,注意从学生熟知的生产、生活与学习中寻找鲜活的实际素材,然后提炼加工,使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浑然一体。

3、关注学生发展

考查数学基本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①考查学生空间观念 ②考查学生的数感。

4、强化思想方法

数学试题不仅要考查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考查阅读理解和归纳猜想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蕴含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数学的素养与品质,正是学生继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

5、鼓励探索创新

创新是时代的需要,是改革的方向。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效教学和课程改革中最具活力的课题,试卷中设计的如:最后一题的温馨提示

二、学生答卷的突出问题

(1)少数学生由于基础差,不会做题,试卷空白多,整洁性差,准确性不高,得分率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答题格式混乱,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充分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

(2)少数学生对开放性试题和探究性试题答的不理想,缺乏探究意识,不能大胆猜想。大题拔的有些高,特别是关于二次函数的大题,综合性较强,造成整体成绩偏低。

三、对自己教学的反思

1、夯实基础 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中考中,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始终都是摆在突出的位置,始终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对此,我要有清醒的认识。事实上,从学生答题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在“双基”教学上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学生因“双基”掌握不牢而失分,因“双基”欠缺而导致综合应用能力不够的现象严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基本知识要讲清、讲深、讲透,要切实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要立足课本,读懂教材,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牢固,学生的思维活跃,且有一定的深度,全体学生成为真正意义的学习者。

2、注重实际 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逐渐增强了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考查,从本次期中试卷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还存在应用意识不强、阅读理解薄弱、数学建模能力欠缺的现象,它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要创造这种模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与应用过程,引导他们重视数学在生产、生活及相关学科中的应用,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

3、优化教法 构建数学知识网络

数学思想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构建知识网络的灵魂。所谓能力立意命题,就是先筛选出初中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并以此确定能力的考查点。从本次试卷学生答卷的情况可以看出,还存在着不能正确理解题意,表述混乱,思维障碍等众多问题,这些都反映出数学阅读欠缺,知识能力单一。因此,要加强过程教学,重视数学语言的训练,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重视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加强知识与运算间的联系,切实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解题能力。

4、张扬个性发展学生的能力

张扬个性发展学生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数学课堂上,教点什么并不难,但难的是教得“有效”,而要想“有效”,教师就必须注重学生的差异,张扬个性,认真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承认差异,尊重个体,给每一位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教学中,要关爱每一个学生,面对全体分层施教,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观点和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想法与思路,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去激发、褒扬他们的创新火花,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只有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发展区域内获得成功,才能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五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篇二

一、试卷命题特点:

本次测试卷的命题思路是:以新教材为依据,以新课标为准绳。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景,测查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试卷从整体上看试题难度适中,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卷命题基本覆盖了全册教材资料,题型灵活多样,资料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

二、学生成绩分析:全班64人全部参加,其中A等,B等,C等,D等,本次成绩整体不错,后进生较差。

三、试卷分析:

1、首先,版块设计得简洁、明朗,结构合理,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答题空间。,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经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资料。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使学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4、重视各种本事的考查。本次试题经过不一样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本事,观察和确定本事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本事。

5、试题量适中,题型多样,资料丰富,有很强的针对性。异常注重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了结合情境解决问题的思想,让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对学生的发展有必须的导向性。

6、试题具有必须的拓展性,学生留有必须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

四、改善措施:

1、学生的口算本事有待于加强,提高准确度。

2、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本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事。

3、针对学生分析理解本事较差的实际情景,在今后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根据学生的不一样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数学质量分析 篇三

一、本试卷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试卷资料生活化、情境化。

把知识点融于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基本涵盖本册的教学资料,覆盖面广,各知识点分布较为合理。

主要有“分数的意义、24时记时法、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作图和周长计算、加、减、乘、除法运算以及与这此部分知识相关的生活问题、观察物体与可能性”等。并且在试卷中,各知识点的基础题和提高题都有恰当的体现。

3、从整体试卷来看,凡属考查三年级数学难点的资料,在命题上都适当降低要求,并且都控制了试题的难度,注意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避免过高要求。这样的命题方式有利于引导教师和学生扎扎实实的讲透和学好“双基”资料,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供给可靠保证;注重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数感”、“分析本事”、“计算本事”、“应用知识”的构成。

4、体现对数学思考的考查。如,第二题(4)题体现得是学生研究问题是否周到,是否有清晰的思路找到规律;第三题(1)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像本事,利用立体的图形连线视图;第三题(2)题既考察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作图和周长计算,又用逆向思维考察已知周长求边长,这一题型合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第三题(4)题是与语文学科整合,给学生自主思维空间的题型,培养学生的分析本事以及对“可能性”的理解。这些试题给考生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体现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观念与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取得的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从批卷情景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基础知识考试题中除个别的题目学生出错外,大部分的题目学生的准确率比较高,难度稍大的题目虽然全对率不是很高,可是,大部分学生的得分率也很高。说明学生对本册教材中的基本计算、动手操作、单位换算、可能性、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等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

2、独立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本事有所提高。

在考试时,学生是在自我独立读题和分析的情景下完成试卷的,对试题的分析和理解贴合题目要求,解答的情景比较令人满意,说明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答问题的本事有了很大的提高。

3、学生的动手本事比较强

学生在解决动手操作的题目时,正确率比较高,画对称图形、小船平移位置画的准确,说明学生的动手本事较强,这是平时严格要求和训练的结果。

4、思维灵活,方法多样。

在“我会统计”一题的解答中,学生利用计算的方法和图示对照的方法。准确的推算出星期五该进23箱冰糕。从中看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不注意认真、仔细审题。

有的学生审题不仔细,如选择题中“3点15分在镜中是几点多数学生都选择了9点45分”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仔细审题,这说明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好,读题不认真。

2、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

有的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如,在“填和17.01相邻的两个整数”的题目中,有的学生写成了17.0和18.0。说明这些学生对小数的概念和整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

4、数学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如“排队中也有数学问题”三1班有42人,要排成长方形的方队,能够有几种排法。如果要排成方队,至少要去掉几人?

每行几人?有些学生在答排成方队时只能打两种排法。

5、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不梦想的现象。

有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梦想。如,有的在计算题中出错,缺少验算检查的习惯;有的学生基本的平移画图出现错误,测量不准确。

四、改善意见

1、针对一些学生不能认真仔细审题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理解题意的训练。

2、针对一些学生对数学概念、意义理解不够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帮忙学生建立表象。

3、针对一些学生不会估算,估算本事弱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估算本事的培养和训练。

4、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本事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所学数学知识的本事。

5、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数学质量分析 篇四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所以,促进评价改革,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我们根据县教育体育局的精神对全县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质量测试和抽样分析。其目的不仅仅是监控上学期新课程执行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使其成为我们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导向。下头仅就期末测试中小学数学试卷所呈现的成绩与问题,结合本人对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的了解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对全县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作一下粗浅的分析与评价。

一、命题说明

1、指导思想

本次命题,我们以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改变以往过分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改善教学的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和“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理念,力争让考试成为学生和教师的一次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善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评价方式等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

2、命题原则

(1)面向全体,注重“双基”。

(2)灵活开放,注重创新。

(3)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4)“三维结合”,注重发展。

3、试题的主要特点和考查目的

(1)试题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数学课程标准》中,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分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部分,其中知识与技能放在了首位。因为仅有经过知识与技能这个载体,才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本事,才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期末试题以体现“双基”的基本题为主,占卷面成绩的70%左右,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景。对于基本运算本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没有运算繁琐的计算题。目的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和模仿,而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的理解和运用的本事。比如:二年级数学中,不是机械考查“乘法的意义是什么”,而是让学生“根据8+8+8+8写出一个乘法算式。”经过考查能够看出99%的学生都理解了乘法的含义,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果遇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都会运用乘法进行计算。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也没有必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同样,在五年级数学中,我们也不是机械考查“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而是让学生填写“把3.79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再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是原数的倍。”如果学生能正确填写,就说明他们已

经理解、掌握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社会实践,体现数学的现实性。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试题编制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和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体现数学的现实性,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各年级的试卷中都有这种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事物为背景来考查数学相关知识的题目。例如:一年数学试卷中,“同学们站排做操。小红的前面有8个人,后面有8个人,这一排一共有个人。”三年数学试卷中,“小毛家住在三楼。他每上一层楼要用16秒钟,从一楼上到三楼要用秒。”等等。这些试题都是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便于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在答卷的同时也能感觉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的用处很大。

(3)注重探究本事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过程,发展合情推理本事。”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在试卷中加强了对学生探究本事的考查。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猜想的全过程。例如:一年数学试卷中,“9+3=+”;三年数学试卷中,“填单位名称:①1-1=1;②1-1=999”等等。这些题目都是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注重数学建模,强化应用意识。

课程改革的一个特点是更加重视数学应用。而应用型试题则主要考查学生两个方面的本事:一是数学建模本事,即从数学的角度,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本事(就是把实际问题数学化);二是数学本事,即对于转化而来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的本事。所以,应用型试题是考查学生本事和素质的良好试题。这种试题的选择背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如购物、用水、租车、租船、旅游等等。目的是引导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建模,重视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5)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

题目设计过程中,我们力求使学生在试题解答过程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4、试题设计

按照上头的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我们首先根据各册教材中每部分资料所处的地位、教学要求及安排的课时数,制定了“双向细目表”,确定了各部分资料在试题中所占分数的比例,编制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的测试题目。具体命题过程中,我们力求稳中求活,活中求新。

具体来说,在2—6年的试题中,我们分别编制了填空题、确定题、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等五种形式的习题。其中,填空题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题目占80%左右,分析型、综合型题目占20%左右;

确定题,我们是以教材中的重点并且易混的概念、定义、公式等为主,重在培养、训练学生的推理、确定本事;

选择题,是以一些小巧、灵活的题目为主,大多属于综合型题目,既能够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景,又能够看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本事;

计算题,在各年级的测查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平均在35%左右,主要形式有口算、笔算、简算、估算、解方程、列式计算等多种形式。安排专项测查,旨在考查、提高学生的计算本事;

应用题,能够说是数学测试的传统项目,在本次应用题编制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1)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事的提高;(3)题目灵活,开放有度,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增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一年级的数学测试题,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编制了填一填、做一做、写一写、算一算、答一答等不一样形式的题目。在题目编制过程中,为了减少考试给孩子们带来的心理压力,我们也努力使试题儿童化、生活化,努力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以到达经过测试训练孩子的思维、促进孩子的发展、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综合目的。

二、数据统计

本次测试,在全县1—6年的考生中,我们随机抽调了6个乡镇(包括平原、山区各3个),12所小学(包括中心校、村小各6个),总计1913份试卷。成绩统计情景如下:

1、试题数据统计:略

注:在总计中,带“——”号的分数不包括一年级成绩。

2、总体情景统计

3、成绩分布曲线:略

三、试卷分析

成绩统计过程中,我们细致查阅了抽调上来的所有试卷,我的心境能够说是“喜忧兼半”。喜的是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忧的是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

主要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好。

从1—6年的试题数据统计能够看出,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得分率较高。尤其是计算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到达了92%,填空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到达了87%,分别高于各年级样本平均得分率。从学生的计算题得分率高我们能够看出学生的计算本事较强;从学生的填空题得分率高我们能够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本事较强。因为,在填空题中多数是知识记忆型和理解型的题目,所占分值到达填空题总分的85%左右。由此可见,学生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的。

2、创新思维本事强。

“灵活开放,注重创新”是我们本次命题的原则之一。所以,在各年级的试题中都有必须数量的灵活、开放的试题。比如:一年试卷中“9+3=+”一题,孩子们就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像9+3=10+2,9+3=7+5,9+3=11+1,9+3=12+0等等。还有五年试卷中“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一题,学生的答案更是多种多样:有的列式24÷4=6(厘米)6×6=36(平方厘米)6×6÷2=18(平方厘米)36-18=18(平方厘米);有的列式24÷4=6(厘米)6×6=36(平方厘米)36÷2=18(平方厘米);还有的列综合算式:(24÷4)×(24÷4)÷2;(24÷4)×(24÷4)-(24÷4)×(24÷4)÷2等等。能够说形式不一、不拘一格。由此我觉得,孩子的创造思维本事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应当多给他们供给这样的机会,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肯定他们的成绩。

3、解决问题方法活。

“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是我们本次命题的又一原则。所以,在各年级的试题中我们都编制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最明显的就是各年级试题的最终一道。这类题目虽然总体得分率不高,但有很多学生的解题方法出乎我的预料,令我十分叹服。

比如:五年数学中的租车问题“300人乘车去旅游,可供乘坐的车辆有两种。甲种车每车可坐48人,每一天租金800元;乙种车每车可坐20人,每一天租金500元。(1)设计一种租车方案,并计算出所需的费用是多少。(2)找出费用最少的租车方案,写出来。有一名学生采用列表的方法解答的:1种2种3种

在这样写出3种租车方案后,他又比较找出了费用最少的租车方案,即大车6辆,小车1辆,共花5300元。多么高明的办法,多么了不起的孩子,真的是给了我一个十分的惊喜。

还有一名学生分别这样回答两个问题:(1)300÷20=15(辆)15×500=7500(元);(2)300÷48=6.25(辆)6.25×800=5000(元)。坦白地说,这位学生的第2个问题的答案与我的预想是不一样的,并且比我的预想还要省钱(我的想法是最少要用5300元)。所以,经过这一题,我的认识也得到了提升:如果单独包车,则最少要用5300元;如果随团搭配,则最少要用5000元。所以,我也从心底里感受到“新课程的确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4、学习习惯良好。

抽调上来的试卷,90%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能够说,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供给了保证。可是并不能排除个别学校的、个别班级的学生,书写潦草、卷面混乱的现象。

更值得高兴的是:我们有的乡镇把考试、分析作为一次学习的机会,教研的机会。比如:吉洞乡在批阅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四年级应用题的第5题“一列火车3小时行驶147千米。从成都到北京的铁路长20xx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大约要行多长时间?(得数保留整数)”由于学生采用不一样的估算方法,结果出现了三种不一样的答案,分别是40小时、41小时、42小时。他们在一番争论后及时与我联系,问我哪种答案是对的。当时,我十分欣慰,能够说是因为我预想的目的到达了:不仅仅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并且,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和争议。所以,我十分高兴地告诉他们三种答案全是对的。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我们的很多教师已经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际之中。他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关注了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发展”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本事、解决问题本事及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的拓展和提升。这些是我们工作的成绩,我们也所以感到十分高兴。

存在问题:

学生方面:

1、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

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典型题目学生解答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则不太梦想,正确率较低。比如:一年级“算一算:1、写出计算过程,再算出结果。第1小题8+6=”正确率到达98.5%,而“第2小题4+9=和第3小题5+7=”正确率则分别为95%和88%。这三个小题大体相同,为什么正确率却有如此差距呢?其原因就是:第1小题与书中例题、习题的形式相同,大数在前、分解小数凑整十;第2小题则稍有变化,小数在前、分解大数凑整十,写出思考过程则稍有困难;第3小题由于格式出现了变化,是将前一个数分解与后面的数凑整十,所以错误率直线上升。这说明学生对“凑十法”理解不透,只能机械模仿。同时,也说明学生对惯常的问题比较适应,正确率高,稍有变化则难以应付,缺乏慎重思考、独立分析、触类旁通的本事。再如:二年数学“商店运来一些书包,卖出25个后,还剩45个。运来多少个书包?又运来18个,此刻有多少个书包?”一题,第二个问题有很多学生列式为“70+18”。以上两例说明学生受教材习题的定势影响比较严重,不能仔细、认真地分析问题。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确定的本事较差。

从前面的试题数据统计能够看出,学生的确定题、选择题及应用题的得分率相对较低。尤其是选择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仅有69%,其次是确定题和应用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接近80%,都分别低于各年级样本平均得分率。由此可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确定的本事较差。

教师方面:

1、个别教师的思想落后。

当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仍有部分教师对“应试教育”依依不舍、情有独钟,对素质教育不热心,甚至有排斥的情绪。大家应当还记得:一年试卷中的第二题做一做,在12张不一样的数字卡片下头有6个小问题,比如:上头一共有张数字卡片,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把前面的3张卡片用笔圈起来,它们的和是等等。一位一年级的教师在试卷分析中是这样评价的:题中生字太多,孩子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所以错误率较高。对此,我不想多说什么,有兴趣的教师回去能够看一看,这道题中有几个生字,这是其一;其二,即使题中生字再多,考试时也明确规定:一年级学生答题,监考教师读一道学生答一道,难道教师读题之后,学生还会有什么不理解的吗?还有一位教师针对二年级的最终一题,“一个人如果在刷牙时不关水龙头,那么刷一次牙要浪费7杯水。你们家有几口人,如果这样做,会浪费几杯水?算一算。”这样说道:“山区的孩子连水龙头都没见过,出题一点不研究实际。”如果这道题直接写成:“一个人刷牙浪费7杯水,3个人浪费几杯水?”学生能不会吗?所以,关键不是“水龙头”的问题,而是教师思想的问题,观念的问题。我们都明白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所以就不要再拖改革的后腿。虽然改革会给我们带来阵痛,可是我们

也必须身体力行,因为我们就处在这改革的年代。否则,总有一天我们会觉得对不起我们的学生。

2、个别教师的观念落伍。

前面说道,一年试题中有“9+3=+”一题。本来学生的思维很灵活,答案多种多样。可在一本试卷中却这样批示:9+3=8+4(×)9+3=11+1(×)9+3=10+2(×)……仔细查阅,最终找到了正确答案:9+3=3+9。所以,整本试卷26人仅有3人答对。其中两人的答案是:9+3=3+9,一人的答案是:9+3=9+3。

还有五年级设计租车方案一题,一位学生这样写道:300÷48=6(辆)……12(人)6×800=4800(元)4800+500=5300(元),结果没得分;还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300÷20×500=15×500=7500(元),结果也没得分……类似的现象还有不少,所以我陷入了沉思:经过上头的答案,我们的教师应当明白这两个孩子的租车方案是什么,可能是出于认真因为他们没有明确写出租车方案是什么,所以没给分。

3、个别学校考试不严肃。

这一点体此刻个别乡镇、个别班级的试卷有团体涂改现象,还有的开放题答案一致。比如:一年数学最终一题,一本试卷从前至后统一作答:7+3+10=20(元);一本五年试卷最终一题,统一作答:大车6辆,小车1辆。其实这种做法大可不必,因为我们的测试不是为了难为学生,更不是为了难为教师。

4、个别教师阅卷不认真。

这一点体此刻:(1)有的教师过分宽容。比如:五年试卷中“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2.5平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很多孩子写成1.25,多数教师打对号。(2)有的教师过分苛刻。尤其是搞通考的单位,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这种做法与我们教师的道德是背离的,学校竞争、教师竞争,怎样能拿学生的成绩作代价呢?

四、思考与提议

(一)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所以,深入学习课改理念,仍是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仅有从思想观念上彻底转变,才能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才能使教学工作真正地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改善教学

1、改善备课方式。

(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明白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此刻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明白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要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

(2)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资料。

教材是落实新课标、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资料仅是教学资料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并且,教材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尽管编写者遵循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力求贴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来构建教材体系,但也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无法完全满足现实中每个学生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客观地认识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资料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教学法加工。实践证明:同样的教材资料,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资料的不一样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

(3)注意目标的可检测性,制定明确、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研究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制定教学目标,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必须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体现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

其次,课时教学目标的阐述必须明确而具体,具有可检测性。

(4)设计板块式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顺序。

要使教学的方案具有效率意义,必须在全面深入研究学生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板块式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顺序。顾名思义,“板块”是能够移动的,板块式的教学方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进程中是能够调整的。

2、改善课堂教学。

(1)新课引入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所以,在教学资料的引入部分,我们要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2)问题提出开放化。

那里所说的问题,我认为应当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师精心设问,也就是说,教师应当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经过有目的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起疑点,引发解决问题的动机,使师生情感上到达共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鼓励学生善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质疑问难,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变为“学生有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来解决”的模式,真正解放学生的一切。

(3)练习设计多样化。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学资料的巩固提高部分,练习设计应注重开放。主要做法是:①条件开放;②结论开放;③解答方法开放;④问题情境开放;⑤时空开放。

能够说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我们要让课堂教学资料的设计、选取一切从学生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生活化、多元化。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的高素质人才。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能帮忙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探索规律、发现真理和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渗透的思想方法主要有:分析法、综合法、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试验法、图表法、假设法、列举筛选法、代入法等等。比如:五年数学确定中“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5米,它的面积增加25平方米。”一题,用举例法就能够简便地确定这道题的对与错。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素质。主要策略有:①示范引路,授之学法。②依据教材,设计学法。③因势利导,鼓励“创法”。④揭示规律,指点学法。

4、改善教学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善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忙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发展性的评价观,不要总追求一种模式、一个答案,要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大胆想象,赞赏每位学生的独特性,赞赏每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我的超越。在评价目标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以及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在评价方法上,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及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等结合起来,能够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大型作业、建立成长记录袋、分析小论文和活动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最终经过“分数或等级+评语+成长记录”的方法,更客观、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

景,使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都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评价所供给的很多信息,诊断学生的困难,分析与反思自我的教学行为,以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的双重作用。

测评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改善不足,真诚地期望我们的教学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有赖于我们教育工作者以更为饱满的热情,高度的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

数学质量分析 篇五

本次六年数学期末试卷,分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看图找关系、动手做、生活中的数、实际应用、附加题九个部分,通过分析,

我发现本套试题具有三个特点:

1、在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2、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3、注意了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质量分析如下:

成绩统计分析

参考人数优秀人数优秀率平均分及格率

26918268.34%80.6892.7%

本次期末测试综合起来看,基本运算、基础知识部分学生掌握得很好,学得比较扎实,同时,计算也比较准确。

学生卷面分析

(一)填空

本题大部分学生都答得很好,出现错误最多的题目是(3)题,多数学生能进行正确的计算,但是都没有完整地写出单位名称,此题的正确率仅为35%,出错的主要原因:一是教材安排的课内练习都是填表格形式的,直接填结果,淡化了单位名称的书写意识;二是试题中“平均身高记为0”,学生误以为答案也不用写。

(二)判断

这道题的正确率高,个别学生因为没有很好审题出现错误,

(三)选择

本题错误率较低,少数学生(4)小题因缺乏推理能力而导致结果出错。

(四)计算

直接写得数(3)错误较多,错的学生都是等于1,主要原因是忽略了计算顺序,急于求成造成错误。

本题中大部分的题正确率很高,少数学生计算错误,主要原因:一是学生计算错误,二是忽略了题目要求,应按正常顺序计算的,还进行简算,导致整题覆没。

(五)看图找关系

(六)动手做

(七)生活中的数

这三题答的较理想,学生准确画图、分析统计图,动手操作能力在题中得到了充分运用。

八)实际应用

本组题目能充分考查出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推理能力。其中1、4、5题答得较好。

2题算理虽不复杂,但条件的出现形式灵活,学生缺乏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层次浅,造成部分学生理解出现偏差,跌入智力陷阱,学生思维能力的层次浅,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审题不清,没有弄明白究竟求的是什么。也有部分学生计算不准确,只能追悔莫及。

3题的解答不仅能考查学生的智力,更能反映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是这套试题出错最多的地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分析有这样几个:题目中知识点不难理解,但学生不能准确地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有学生用三条线段分别表示,却无法表示所求问题,即缺乏解决问题的手段。

总之,卷面基本上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体现出了优、良、中、差四个层次学生的综合能力,说明试卷出得比较客观、合理。通过试卷分析,我们也看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弄清了今后改进与提高的方向。首先,在扎实基础的前提下,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其次,要注重学生双向思维及多向思维的培养,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第三,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能力,使学生做到活学、活用。

五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篇六

一、本次期末考试的命题紧紧围绕北师大版第十册教材的重点进行命题。

题型涉及到各章节的知识点。对知识点作重点考察,由重点知识引申出的确定题和实践与应用题紧紧贴近生活,充分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这份试卷放在期末考试中,正迎合了们本次测试的目的。

二、结果及分析

优秀人数:58人

优秀率:62%

及格人数:501人

及格率:94.9%

三、成绩与不足

(一)成绩

1、教师、家长、学生重视本次考试做到有惫无患。

我们在期中考试结束后,就为期末考试的数学科复习作了安排计划。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根据学生实际情景。复习题由各班分单元制定,制定的依据是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平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缺点与不足。整理成一张张复习题单,每一天一小张,学生学得比较简便,教师也容易抓住每个班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复习,做到了适时、高效。

2、考前对教材知识进行比较,确定答题要点。

本册教材的几个单元,涉及到小学阶段中的百分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重点知识。为此,考试前与学生共同分析这些知识中的重点,归纳多种题型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如:解答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时,往往有单位名称的变化问题,应对这个问题,多数同学由于粗心,忘掉换算。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读题时就画出题中的单位名称。用这个办法来突破这个老大难问题。

3、从卷面反应出学生能牢固、灵活的掌握基础知识,举一反三,填空、确定、选择题准确率高。

4、计算准确性提高,如直接写得数,解方程准确率高。年组正确率到达95%以上。

5、应用题并不难,学生能仔细正确分析,理解题意,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列式解答。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开。

进入高年级,学生一刀切都是95分左右的现象几乎不存在了。随之而来的是具有不一样学习习惯的学生表现越来越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客观存在的原因有来自于家长的、学生本人的,也有来自于我们教师的,这种差距我们都应当努力缩小。

2、基础知识的训练应继续坚持住,训练到位,争取100分的不丢点。每一种题型都是由基础知识延伸出去的。教学中不能靠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这样势必有我们练不到的题。比如,本次考试中,确定第二题,年组正确率仅有72%,考后大多数同学和教师认为平时没练到。但如果教学百分数时,紧紧抓住百分数的特殊性来教学,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简便答对这道题。

3、这不能充分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审题不认真,没能理解题意是本次学生考试最大的问题,如填空第(8)题:填重复的单位,没有往下读,不理解题意。应用题第(4)题,两个问号,有的学生只答一个问号。第一个问题有的学生没有仔细审题,算出六个面的表面积,而没有注意是没有盖。最终第6题,题里设置一个陷井,一个条件是没有用的,而有的学生把所有的'数据都用上,没有仔细读问题,所求的是什么,丢分较多。也可能是干脆没有理解题意。

4、数学转化思想还没有建立。如操作题第1题,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部分学生没有建立空间观念,但也没有新自动手操作,剪一剪,折一折丢分实在可惜。这道题的准确率年组的准确率只到达80%。

5、简算题丢分较多。尽管区里说简算题可简可不简,但我校要求严格,没有简算不给分,尤其是第二题。这两道题考察的是带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乘法分配率的灵活运用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题,更考察的是四年级所学的乘法中两个因数,一个扩大,另一个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个知识点,学生没有灵活而牢固的应用。四年级的知识不扎实。并且本册书没有小数、带分数的运算题,超出教材的范围。所以学生答的并不梦想。准确率仅有70%。

6、思考不够深入。看折线统计图,问上升和下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多数学生没有写出深层原因。并且“非典”离此刻较久远了,当时学生还小,记忆模糊,所以分析不到位,没有想的太多,只答表面现象“因为得病人多”和“得病人少”,很浅层认识。

(三)对今后教学的反思

1、针对教村容量大,知识点多的特点,教师应工夫在课前,根据所学资料进行概念公式的补充和强化,仅有这样才能把基础知识部分答准确。

2、加强应用灵活性的训练。解答应用题不能只停留在平时练习的题型上,学生只是按部就班的求问题。没有根据具体题目来解答。为了提高学生这方面的本事,在今后的练习中,采取一题多变的形势,在变化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中训练学生思维。

数学质量分析 篇七

一、本班考试情况

本班原有人数29人,参加考试29人。最高分93分,最低分8.5分,及格人数11人,及格率37.9%,优秀人数4人,优秀率13.8%,总分1499分,平均分51.7分,三项积分103.4。

二、命题分析

本试卷的命题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动手操作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主要由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按要求做一做、解决问题六大部分构成。从卷面看,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可能地全面涵盖三年级数学下册前四单元所学数学知识,并综合应用。题量不大,难度适中。

二、学生答题大体情况

(一)学生缺乏认真仔细的审题习惯,拿到题目后,凭主观意愿来解题。

(二)重算法,轻算理。

(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四)理解、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五)计算能力需进一步提高。计算是数学的基础,本次考试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较低。体现在:笔算乘法最后一步要相加,个别学生去相乘。做解决问题时,算式列对,结果算错。

三、努力方向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教师应关注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训练,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二)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理清解题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天坚持计算训练,课上课下相结合,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四)在做好“培优”工作的同时,加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好“培优”工作,我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另外购买有一定难度的学习资料,让他们平时训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学困生”我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补心”与补课相结合,及时与学生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对“学困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总之,本次考试是一次失败的考试,三项积分很低,全班70分至89分这个分数段一个学生都没有,40分以下的学生有13人。对此情况,我感觉压力很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加强课堂的管控,加大对“学困生”的辅导力度,并以帮扶的模式提高全班的成绩,争取在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数学质量分析 篇八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次初二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命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共三个单元加一节,包括分式、反比例函数、勾股定理及平行四边形第一节。反比例函数所占的比例偏大。全卷试题难度中等偏上。从考试结果看,基本上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对今后的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本次期中测试成绩

本次期中测试成绩一般,46名学生参加测试,有24名学生及格,其中有9名学生优秀,总分2536分,平均分55.1分。学生两极分化仍十分严重。成绩不好的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答题马虎,另一方面原因是教师训练的力度不够,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较差。

三、学生答题主要错误分析

第9题考查学生用分式来表示数,但大多数学生都把它当成分式方程来解,所以总也列不出方程,得不到答案。学生审题不够认真。

第10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及其应用,过程稍复杂一些,拐了一个弯儿,难度偏大,有些学生就蒙了,有的干脆就放弃了,导致失分。

第11题考查学生对分式方程的解的掌握情况,一是有解,二是无解。有很多学生都忽略了无解的情况,选错了,导致失分。

第16题考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此题学生大都忽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从而选错,导致失分。

第25题考查反一次函数及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第1问大部分学生都做出来了,但第2问求三角形AOC的面积,大部分学生没做出来,导致失分较多。

四、教学反思

1、认真组织学习课标,研究教材,准确把握“课标”。进一步提高备课的质量。

2、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规范例题教学,及时调控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进一步加强学生日常学习行为的管理,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强化学生每次作业的有效性。

4、进一步关注学困生学习,强化学困生目标意识。

5、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强练习力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引导学生整合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数学质量分析 篇九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是“畅所欲言”的课堂,学生在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自主探索,学生在教学活动参与的过程中个性得到了张扬,数学课堂教学的气氛也是异常活跃。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每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实践中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质量;学习习惯

一、良好的班风、学风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

良好的班风与学风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接管一个新的班级时,应该先培养一批有班级管理能力的班干部,为教师分担班级管理的工作,真正做到班级管理人人参与。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教师在班内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学习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并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取得的进步给予适时的表扬,这样在学生中就会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教师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激励性的符号,如笑脸、星星、红旗等鼓励孩子们不断进取,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劲头。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怕提高不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2.1细节决定成败,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数学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最基本的要求:会学习,会听讲,会做作业。会学习这一要求包括能做好课前预习,能独立思考问题,能提出问题,能与他人合作学习等。课堂学习是学习的关键,而会听讲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应该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听讲,听懂了再去做题。会做作业:在平时教师要求学生做作业时,先把题目最少读3遍,审清题目再做,特别是学生在练习计算题时,由于学生的马虎导致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

2.2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计算能力合理布置习题,而不是靠习题的量来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有针对性地练习,可以从心理上减轻学生对于数学练习的为难情绪,使学生能够在习题练习的过程之中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保证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习题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每天都给学生留几道计算题,有难度,就留两道,比较简单的,就留四道,学习好的同学很快就可以交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在放学前交上就可以,实在交不上的,还可以宽限到第二天上课前。这些计算题,教师都要一一批阅,发现错误,及时帮助学生改正,帮助学生树立数学知识学习的自信心。

三、认真上好每一节数学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1教数学的教师都知道,每一节数学课教学都不能马虎,每节课都应该把它当成示范课、优质课来讲。有句话说得好:数学题,只有自己做出来了,才叫做真正会做了。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严谨施教,认真把握好课堂40分钟,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要实现高效课堂就得巧妙安排好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效利用小学生注意力相对较为集中的课堂教学前20钟的时间,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到课堂教学中。

3.2数学的知识概念通常都比较不容易理解,而且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也非常枯燥,数学知识的学习内容也相对比较单一,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很不利。因此,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记住的数学知识遗忘都很快,还有一部分同学经常把数学知识记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现状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数学概念讲解得生动、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容易记住而又不易忘记。如在教学一年级学生认识钟表时,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分清时针和分针,教师可以通过“短时长分”这四个字来帮助学生记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短而胖些的是时针,长而瘦些的是分针。此外,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分清计数单位和数位这两个概念,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语句:“计数单位没有‘位’,有‘位’的是数位”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3.3在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时,教师除了教会学生认识具体的物体外,还应经常让学生去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与面积,让学生感知1厘米、1分米、1米有多长,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宽,让他们估计我们的学校有多少公顷,使他们增加数感,不至于出现较多的一支铅笔有12米长、一张床有2厘米长类似的“洋相”。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活问题的回顾中自然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教师通过严谨与理性的思维为学生讲解知识,有效保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9篇《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分析 (菁选》,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家长会演讲稿【优秀1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