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论文(5篇范文)最新5篇
马哲论文 篇一
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有感
国际关系学院09级 田冠华 200955003
第一部分:著作主要观点论述与总结:
为了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同时也为了粉碎英、德等国资产阶级重新搬出德国古典哲学的各种观点改头换面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反动思潮,恩格斯于1886年写了《路德 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
从恩格斯写这本书的目的来看,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本著作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一现实不仅仅是恩格斯当时所处的时代,更是当今新时代条件下的中国。
读毕全书,不难发现,该著作主要阐述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两大阵营根本对立的原理,即如恩格斯在书中所说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 哲学家们依照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恩格斯从两大阵营的对立出发,主要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一、分析黑格尔体系的矛盾,概括黑格尔体系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有个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这个命题令近视的德国普鲁士政府感激万分,认为这是在哲学上将现存封建制度的一切神圣化。其实,我认为黑格尔的这个“现实”并非指一切现存,而是指“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只有那些符合规律的必然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才具有合理性。而且,随着事物的发展,原先是现实的东西,渐渐也会失去必然性变得不合理起来。恩格斯由此揭示出:“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就会变成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2]。”
根据恩格斯的这个推论,还可看出黑格尔这个命题的革命性质还在于它彻底否定了终极真理:人的真理性认识和人的行动一样随着科学的长期发展,不断从低级上升为高级,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对这个命题再进一步挖掘后,恩格斯又指出:“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3]。”一个伟大的真理: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
但是以上这些恩格斯根据黑格尔的辩证法必然得出的结论,黑格尔本人却无法得到,原因就在于他的体系和他的辩证法是一个不可解决的矛盾。黑格尔哲学体系是唯心的。他认为绝对观念“外化”转化为自然界,然后在精神中返回自身。按黑格尔体系的要求:观念是本原;自然界不过是观念的“外化”,是派生,它不能在时间上发展,只能在空间里永远重复始终是同一的过程。而且黑格尔将自己体系中全部教条内容宣布为绝对真理,这同他那消除一切教条东西的辩证法是矛盾的[4]。
黑格尔使自己的哲学陷入了混乱而被人们抛弃。马克思、恩格斯挽救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们发现在黑格尔哲学大厦藏着无数珍宝,那就是他丰富的辩证思维的方法。他们辩证地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他的辩证法,重新唯物地把人脑中的概念看作是客观外界的反映;把辩证法归结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人们可以自觉应用;揭示真理和谬论、善与恶、同一和差别、必然和偶然的对立具有相对性,如此等等。这样一来,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恢复了,他的辩证法被倒转过来,不再用头立地而是用脚立地了[5]。而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中也形成唯物的辩证观。
二、分析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所有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揭示了德国古典哲学终结的必然性;
费尔巴哈在思维方法上,仍继承了17世纪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由于自然科学的不够发展,旧唯物主义用力学原理解释一切运动,不懂事物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而且不懂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是一个处在不断的发展历史的物质。18世纪自然科学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三大发现”,但久居乡村的费尔巴哈没有对这“三大发现”充分关注,没能及时、也想不到将这些科学巨大成就运用于唯物主义研究,仍用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研究世界,在批判黑格尔时,只是简单地将黑格尔哲学当成无用的东西全部抛弃,使自己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脱离。
在社会历史观上,费尔巴哈仍受传统唯心主义的束缚,如同他自己承认的那样:“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是一致的;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久居乡村过着孤寂生活的费尔巴哈由于脱离社会实践,孤陋寡闻,社会学对他来说是个未知的领域。在社会学方面,他最多也就是对宗教(而且也只是其中的基督教)和伦理学有过研究,但内容贫乏,认识不仅肤浅,还存在唯心主义的错误。历史已证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生产力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不同时代,人民群众的实践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这个要求的实现在阶级社会里要通过阶级斗争来完成。但费尔巴哈却把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片面夸大。在他看来,两个人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是宗教,宗教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他说:“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又因为他不懂得生产力这个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他的道德观里的人是脱离现实的抽象的人。这种抽象的人不分性别,不分等级彼此相爱。“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是费尔巴哈伦理观的基本准则,而这种超阶级的人性论,在一个已经分裂为利益直接对立的阶级社会里,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不现实的,难怪恩格斯评论他:作为一个哲学家⋯⋯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6]。
三、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辩证观和历史观。
1、这篇著作第一次论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对这个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阐明了马克思哲学的观点,将流派众多的哲学家按对“本原”的回答不同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批判了唯心主义错误观点。首次在哲学中用实践的观点驳倒了不可知论,它的意义是巨大的,正是实践性使马克思哲学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不断与时俱进。
2、恩格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革命改造,批判地吸取了它的合理内核,不仅将人的认识、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发展,而且将人类社会也看作是依次更替、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观念”不再是本原,只是客观的反映,思维同思维着的物质不可分开,物质是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经济关系的变化(最终是生产力引起的)是引起社会变化的原因。
3、马克思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考察社会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进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同时也论述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起到的终极作用等。至此,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这篇著作里得到完美的结合,达到高度的统一。
第二部分:读后感言:
我以前从来不读马恩的原著,虽然有接触过《共产党宣言》这样的经典文集,但一直都没沉下心认真理解过马恩的思想,先入为主地以为这只是思想灌输和统治的武器,因此在心底里有一种抵触情绪。
但这次,选了乐老师的马哲课,听了乐老师所讲的马恩的思想,才发现马恩的思想是真的存在我们生活和思考的点点滴滴当中。这次在乐老师的推荐下一口气读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我很佩服自己的勇气,更感谢乐老师让我真正接触到了马恩的思想精髓所在,它不再是课本上的教条,而开始成为我认识、思考这个世界的一条有效途径。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两大阵营根本对立的原理,即如恩格斯在书中所说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7]。”经过阅读这本原著,才发现这篇著作在当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它是为了粉碎英、德等国资产阶级重新搬出德国古典哲学的各种观点改头换面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而作的。
我们知道,费尔巴哈和马恩同属19世纪,面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他们同样转向了唯物主义。不同之处是,费尔巴哈在自然领域是唯物的,在社会领域又变成了唯心的。马恩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就是在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他们的思想都是一以贯之的。但是费尔巴哈也是伟大的,从古希腊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到费尔巴哈的所谓机械唯物主义,人们在认识世界时又多了一种选择,费尔巴哈也可以称得上是探路人,只不过他走的没有马恩那么远,步履没有那么坚定罢了。
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之所以不能看出社会历史的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我觉得这是可以讨论的地方。如果说与世隔绝的生活是唯心主义天然的土壤,介入社会是唯物主义成长的温床的话,那么随着全球统一性在15世纪肇始以降,人们的生活被置于一个共同体之中,与世隔绝越来越变成了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因此唯物主义应该越发强大,唯心主义应该越发式微才对。可事实不是如此,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黑格尔便是唯心主义的一座高峰。即使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唯物与唯心也没有谁占压倒性的优势。我接受了十多年唯物主义至上的教育,到了大学才明白,唯物主义至上这个观点是很不唯物的。
再回到费尔巴哈思想的矛盾上面,环境决定论肯定有影响,但每个个体内在的丰富性才是导致他思想的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正如我一直坚信,马恩晚年的思想与早年写《共产党宣言》那时候是很不一样的,可惜我们口头上说唯物,但只对学生灌输马恩某一时期的某种思想,我认为这对高等教育而言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
马恩的唯物主义被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其中唯物的部分有费尔巴哈的功劳,而辨证的部分继承的是黑格尔的思想。恩格斯说德国古典哲学到费尔巴哈就已经终结了,“德国的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8]。德国的工人运动又是以马恩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因此言下之意便是马恩的思想与德国古典哲学是不同的,他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马恩的思想就是他们手中最锋利的武器。而区别马恩思想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革命性”。正如恩格斯所说,黑格尔是很有可能发展出革命性的思想的,但他在社会领域的唯心使他的思想从“彻底的革命思维”变成了“极其温和的政治结论”[9]。这样看来,没有涵盖辩证法的费尔巴哈的学说与革命性更是毫无关系可言。
古典哲学是保守的,新时代的哲学是革命的。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哲学从纯粹的思辨演化成了与政治挂钩的思想武器。这在当时是很进步的,但若干年后,被异化的马克思主义给很多国家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其中就包括中国。一种思想能够使人们变得狂热、暴躁甚至嗜血,反过来这群人发起的运动又会使这种思想失去纯洁,沦为政治的工具。这是革命性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又使这个时代充满了活力。一切都不是确定的,你看到的事物不是终结,只是过程。一切都在发展,一切都在建构。我们在和平的年代也大有可为。历史不会终结,不会如黑格尔所言那样到达绝对精神从而停滞不前。事物生生不息,我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必然会与现在所不同。“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10]。”我们的活动,就是历史,我们创造了历史,历史也以它的积淀影响着我们的言行。
我最为欣赏的便是马恩的这种辩证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超越的信心。它是进取的,不是唯唯诺诺称是的。它是让年轻人热血沸腾的,而不是让某些守旧者钳制我们的思想的。它在每个年代都为最为广大的穷人带去了希望,它在每个年代都使统治者心怀芥蒂,在世界范围内一向如此,不管统治者宣称自己信仰什么。我们甚至可以这样对他们说,不要说你信仰什么,我只想知道你为你的人民做了什么。我们相信进步,而不是教条。我们看到了阴影,但我们始终相信阳光就在后面。真正的马恩思想,精神内核是批判的,而不会是歌功颂德的。
马恩在19世纪的大背景下,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了自己对人类的伟大构想,他们提出了改造世界的蓝图,并为之奋斗终生。他们成了巨人,直至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踩在了他们的肩膀上,我们也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如果当中有人选择转向,而不是裹挟在人流中前行,那么这会是马恩希望看到的,我想,这也是他们哲学的真谛,这也是哲学之所以为哲学的根本----它是为“人”的进步而服务的。
【参考文献:】
1,第1、2、3、7、8、9条均引自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马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 4,钱广华。 走出黑格尔体系的迷宫——一个另类的解读[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
5、杨金洲。 试论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以《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为例[J]。 湖北社会科学。2008-04;
6、冯永泰。 简析哲学基本问题——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J]。 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4;
10、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 《马恩列斯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第7页。 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乐老师,这是学生第一次阅读马恩的原著,很感谢您我有动力去接触马恩的原著,文章中不妥之处还请老师谅解,学生日后一定虚心改进!谢谢老师!
国际关系学院09级 田冠华 200955003
马哲论文 篇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文
题 目:试析信仰的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姓 名:
指导教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文
摘要
信仰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与人类存在着须臾不可分割的联系,历来为人类所关注。本文分析了当代中国信仰的涵义及性质,并对科学信仰对社会和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做以简单介绍,通过对信仰的正确理解,使其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改善社会关系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信仰;精神;动力
I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文
1.信仰的涵义
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就是一种意识,道德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从真理的概念来理解,信仰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在信仰的支配下正确的行为。如果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讲: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或者真理。因为人是时代的产物,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人与人的信仰是不尽相同的。
在西方哲学史上,信仰与哲学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把握信仰与哲学的关系。对信仰的研究既要关注社会制度的层面,也要关注个体、心灵的层面;既要关注信仰的阶级性,也要关注信仰的普世性。信仰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与人类存在着须臾不可分割的联系,历来为人类所关注。犹如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理论,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信仰,一种科学的信仰。它不但给予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以伟大的认识工具,而且赋予他们以伟大的历史使命,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崭新的信仰,它的产生是人类信仰史上的伟大变革。
2、信仰的性质
信仰是对具有最高价值的理论、政治主张、学说、宗教或某一个人物的高度信服和崇拜,并使之指导行动,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或榜样,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一种稳定的、持久的心理倾向。信仰是指导行动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具有重大价值。人生信仰不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神灵赐予的,它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人的世界观的根本体现和反映。世界上凡理智健全的人,都会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人生信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信仰的形成也同其他思想意识的形成一样具有阶段性,也就是说,人生信仰的形成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高度统一。
而科学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特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信仰因素。信仰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灵魂,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进行科学信仰教育既是可能的,又是必要而紧迫的。信仰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今天考察,往往容易盲目。社会很多的混乱,大都是人群不同信仰而造成的。中国自从一国两制的法律效果以后,关于人们信仰不同的斗争基本结束,再没有所谓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民俗性的争执了,国民经济真正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迅速上升。
3、信仰对社会及人类的作用
信仰的作用是不同的,由于科学信仰的对象是科学真理,人们把科学真理作为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南,使自己的行动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就能够取得成功。所以,科学信仰对人生、对社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非科学信仰的对象是谬误或迷信,谬误或迷信是不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用谬误或迷信指导自己的
试析信仰的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行动,必然遭到失败。所以,非科学信仰对人生、对社会起着消极的阻碍和破坏作用。例如,1978年11月18日,在圭亚那,一次就有920名“人民圣殿教”教徒集体自杀。这种信仰对人类、对社会就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3.1 信仰可以改善社会关系
信仰对社会具有导向作用。信仰的导向作用在社会发展方面可以分为促进和阻碍两种作用力。当一种信仰符合了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的发展方向,那么这种信仰就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反之,则阻碍社会的发展。信仰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必将外化到对社会的影响上,因为人又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者,因此信仰又通过信以为真的人类活动来影响社会的发展或是阻碍或是推动。
3.2 信仰使人在生活中坚韧
信仰能使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够坚忍不拔,战胜困难,无论处于任何环境都能以积极上进的思想对待生活,这一点得到了心理学家的证实。当代古兰经经注学家麦卡利姆•设拉兹认为,任何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困难,而在克服这些困难时,只有宗教信仰能赋予人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发现在有信仰的人中,自杀现象很少,灰心、失望、自杀等消极现象往往发生在那些没有信仰的人身上。其原因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有信仰的人,他的精神有创造宇宙之主宰做靠山,而那些没有信仰的人,一旦遇到困难就觉得没有生存的希望。
信仰给人生一种定力,定力是一种坚定的精神和执著着的态度,人生不能没有一中定力。生活像大海,人生像扁舟,在颠波动荡的生活海洋中,一个人如果缺少定力,就像船没有锚一样,随处漂泊而找不到自己的港湾。人生信仰的作用之一就是使人有一份认定自己的事业和目标的执着力量。因为信仰本身就是执着的。理想和信仰能给人生一种动力,一种推进的力量。信仰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必须有足够的动力才能不断前进。一方面任何人都会在人生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必须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才能前进,这就必须有动力和毅力,有人生的勇气。另一方面,任何人都有一定的惰性和弱点,都需要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我,为此也需要动力。信仰就是这种动力。一个人有了自觉的理想和信仰,就会立场坚定,方向明确,意志坚强,热情高涨。尽管推动人生自觉活动的力量可能来自外部或内部许多方面,但其中最根本最持久的是来自于人生的理想和信仰,这是人生内部的恒久的动力系统。
所以,在新时代中,我们的信仰是真理及对真理的追求。这个信仰外显为建立一个更适合人类健康生存发展的社会体系。虽然这个信仰在现在看来其影响力尚不如风靡的“无信仰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但应该相信人类的潜能如果有足够适当的条件,能够建立起一个自由,和平的社会,这不是乌托邦也不是桃花源,而是一个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应享有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文
参考文献
[0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51.
[02]章海山。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28. [03]陈明文。 试论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3, 03. [04]任建东。 道德信仰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85. [05]李天雪。 论民族主体文化在民族文化变迁中的作用[J]。青海民族研究,2004,03. [06]约翰·希克。 理性与信仰—宗教多元论诸问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01 [07]高丙中。 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J]。 民俗研究,1997,01. [08]全球化时代的人文关怀—杜维明与桑德尔关于不同文明和文化多样性的对话[N]。 文化报,2007,07,(14)。
马哲论文 篇三
暑假期间,我们进行了关注残疾儿童的现状和发展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调研,调研地点分别是天津市和河北省承德市,通过对两个城市相关方面的调查,了解了他们生活的现状并针对他们的现状和发展得出了一些结论,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我们的建议。
一 调研背景
残疾儿童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目前,被遗弃的孤儿大多数为残疾或罹患各种疾病,从而导致大量的孤残儿童沉积在福利院内,成为福利院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所以说孤残儿童的救助工作任重而道远。根据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截至2006年4月1日,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达8296万人,残疾儿童约387万。残疾儿童还是占有相当比例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在关注祖国发展,关注周围事情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时时关注残疾儿童的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应当学好专业知识,更应该培养自己的一份责任感与爱心。这个暑假,我们在天津与承德地区展开了以“关爱残疾儿童现状及未来发展情况”为主题的暑期调研活动,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希望能为残疾儿童现在和未来的幸福快乐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更重要的是,我们感觉到目前大部分社会公众对于残疾儿童的现状与发展所形成的印象都是来自媒体报道和自身揣测,带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客观性,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对影响残疾儿童发展因素的探索试图找到一些优化残疾儿童生存环境的建议,因此,本着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我们展开了暑期调研活动。
天津作为一个经济水平发展良好的大型城市,它在残疾儿童关爱方面做得怎么样非常值得关注;与此同时,在天津附近的承德市发展相对滞后,那么它的残疾儿童关爱情况又是怎么样的,通过两个城市的对比,我或许就能够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二 调研内容
1、 第一站——天津市
7月1号到7月3号,我们开始了以天津市区为中心的调研活动。
在天津,我们在天津大学旁边的四季村和滨江道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公众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度和态度问题;我们去了天津市残联聋儿康复中心进行调
查,陪孩子们上课并且对中心负责人王主任,何颖丽老师和天津市残联办公室崔主任做了专访,了解相关政策实施情况;我们还来到了天津市武清区牧羊地儿童村,慰问残疾儿童,同时也采访了照顾孩子的阿姨和外国志愿者。
除了实地的走访,我们也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据查阅的资料显示,《天津市残疾人保障条例》从各个方面对残疾人进行了保障工作。
医疗:贫困残疾人可适当减免医疗费用。
教育: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就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经费:残疾人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不断增长。
保障:就业困难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享社保补贴。
环境:公共服务机构应当提供手语服务。
…
分析以上政策,医疗方面的规定为残疾儿童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健康保障,教育方面的减免费用为残疾儿童提供了提高生存能力的机会,而就业和经费上的保障更能使残疾儿童的发展得到一个良好的广阔的平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津市针对残疾儿童的生活发展制定的政策比较完善,而且由于天津市是国家一线城市,政策实施效果的监督机制相对完善,因此落实情况较为令人满意。在我们走访天津与残疾儿童相关的地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聋儿康复中心的聋儿们得到了精心的照顾,应有的教育,而且享受着高技术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机制。从天津市残联那里我们了解到天津市每年都给聋儿提供一定数量的人工耳蜗手术机会和补助资金,比如聋儿康复中心的大部分聋儿都做了人工耳蜗或者佩戴助听器,他们到了入学年龄已经可以转入正常孩子的学校学习了。再加上对牧羊地儿童村以及其他天津市福利机构的调研走访,我们发现,天津市的残疾儿童能够享受到比较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因此现状处在一个良好的水平上。
三 调研结论
通过两地走访和调研,针对影响残疾儿童的现状与发展因素问题,我们得出了以下两方面的结论:
1、国家政策和地区差异影响残疾儿童现状及发展
从国家总体方面来讲,国家的政策致力于从残疾儿童自身以及残疾儿童生活环境方面对残疾儿童的各项权利进行保障并使残疾儿童的生活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然而政策只是一纸空文,说到底还→www.1126888.com←要看各地的执行情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天津市和承德市两地不同政策下残疾儿童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
上文中天津地区的调研内容中已经指出,天津市的残疾儿童能够享受到比较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因此现状处在一个良好的水平上。而对比承德地区,且不说承德市对于残疾儿童的发展制定了怎样怎样的政策,只是在联系实践地点这一环节上,承德市已经和天津市出现了很大的不同。联系天津市残联办公室时,负责人比较爽快的接受了我们对于政策方面的调研并且给我们展示了政策落实的成果;相反,联系承德市残联时,各方办公室人员互相踢皮球,仿佛我们是烫手的山芋,都不敢接,最后托了一些关系我们才有幸能够采访到承德市残联的人,而且被采访的负责人也并没有跟我们讲明承德市残联制定的政策得到了怎样的落实。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政策的制定并不十分妥当因而造成了落实的无力,从而并没有真正起到保障残疾儿童的作用。比如,承德市残联制定的《发展纲要》中提到要在承德市设立盲人图书室,然而等我们去找盲人图书室想要进行调研采访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因为资金和地方不够,盲人图书室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承德,我们走访了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福利企业和特殊教育学校等地,普遍感觉跟天津市比起来承德市的残疾人保障链条不够完善,残疾儿童的生活发展状况并不十分乐观,虽然不排除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对比两地相关政策发现,两地政策的全面度和执行度有较大差异,普遍表现为天津市地区较好。
综上,我们发现,国家关于残疾儿童的政策从大局方面确定了各地残疾儿童事业的发展方向,是一个残疾儿童生活及发展的最最基本的保障。落实到各地的时候,因各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各地会制定自己本土的政策,天津市的政策可操作性强透明度高,因此有助于天津使残疾儿童的生活现状及未来发展;而对比承德地区,有一些相关政策隐晦艰涩,而且不是十分适合承德地区,所以在实施上遇到了困难,进而起不到保障残疾儿童权益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国家政策及地区差异能够影响残疾儿童的现状及发展。
2、社会环境影响残疾儿童现状及未来发展
残疾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是靠公众营造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精神的需求都得到了极大地满足,尤其在大中型城市,生活条件好的人们有时间,有精力也有能力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志愿者等等的公益事业。根据我们在天津和承德两地的集体调查,发现部分有能力的人比如企业家,退休老干部等人都十分热心残疾儿童事业的建设,愿意拿出自己的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支持残疾人事业,他们有的人成立了一些残疾儿童基金会,还有社会中带有国家和政府性质的慈善机构比如“红十字会”,“残疾人基金会”等等。但如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生活压力巨大,导致大部分人已经无心或无力去关注残疾儿童,根据我们的调查,很多人表示对残疾人事业的建设感到陌生,在他们看来,残疾儿童甚至残疾人事业的建设都是国家和政府需要管理和建设的事业,与我们社会大众毫无关系,我们只要安心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不给国家带来麻烦就行了。当被问及对于残疾儿童和残疾人的态度时,大多数人表示同情,怜悯,只有极少数的人表示毫不关心甚至是厌恶,;但是问他们是否能接受身边有残疾人和他们一起生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不愿意。这即是说,在他们的眼中,残疾儿童只是生活在他们的世界之外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这个群体抱有同情,却从没想过接受他们甚至是照顾他们,他们认为,这些事太过遥远,与他们无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很多热心残疾儿童事业的人,他们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残疾儿童,比如说捐款,做志愿者照顾孩子等,但是由于我国在相关方面做的宣传并不够,志愿者信息更新的也不够及时,造成了很多人“有力无处使”的状态,这严重影响了残疾人事业的普及型和全民性。
四 问题和建议
问题一:就物质条件来说,在大中型城市,以儿童村和承德市福利院为代表,由于政府支持力度较大,所以各方面的建设都比较好。而在小城市或者其他的偏远山区,由于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和国家扶持力度的相对减少,社会中被遗弃残疾儿童的生活水平远远不如大中型城市,那里没有福利院,救助单位也寥若晨星,当地的人们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更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照顾那些流落到社会上的残疾儿童,有的脑瘫或智障的残疾儿童没有生活能力,被遗弃了只能慢慢等死,或者等待好心人收养他们,而那些肢体残疾的孩子,他们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只能去街上乞讨,于是便出现了那些“残疾儿童乞丐村”等等。
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时有一定的倾斜,着重建设偏远地区的残疾儿童事业,在政策和资金救助方面比例稍高一些,尽量减小城乡之间和不同地区间的残疾儿童事业建设的差异。
问题二:根据我们的问卷统计结果和实地参访所得的分析结果可知:在了解残疾儿童现状的渠道上,有40%的人群从媒体报道了解到残疾儿童的现状;31%的人群从书或影视作品了解;19%的人群从残疾人演出或残运会等相关途径了解;10%的人群从日常生活或其他途径了解。在对残疾儿童的现状及发展的关注态度上,60%的人没有关注过,只有40%的人曾关注过。但这也恰恰说明了我国目前对残疾人的关注度明显不足。崔主任也表示:现在捐款方面,因为资金管理部门的压力也蛮大的,因为他要募指标,就是一年要完成多少,包括财和物,他想完成这个指标首先要盯住大方面的,对于这些零散的捐助宣传力度不够大。以前残联和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慈善基金会都在商场设一个募捐箱,但是从多年的运行来看效果不太好,募集到的款项非常少。
建议:加强社会公益事业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公益,奉献爱心,为残疾儿童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加大对公益事业的监督力度,更好的建设有关残疾儿童的公益事业。
问题三: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的残疾婴儿出生率要远远高于城市,贫困家庭可能得到的医疗保健或者说各方面的知识少一些,或者由于迷信和愚昧等原因,孕妇在怀孕期间遭受
了一些刺激,导致婴儿在母体内就已残疾。而且部分地区医疗设备不够先进,医疗条件和水平也相对落后,夫妇婚后或孕前没有进行过体检,也没有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导致由于基因或外界物理条件的刺激而造成新生儿残疾。
建议:提高社会医疗水平,加大力度宣传“优生优育”的思想,做好孕妇产前检查工作及新生儿保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或治疗),最大幅度的降低新生儿中残疾儿童的比例。” 问题四:当下公众对残疾儿童的态度并未完全走入正轨。在我们的问卷结果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来当下大众对残疾儿童的态度以“可怜”居多,这种非平等的对待方式,加深了健全人内心中的优越感,健全人将在内心中留下“自己比残疾人”优秀的烙印,渐渐的肢体上的健全演变为精神上的优越,其后更变为人格上的凌驾。这样无疑会使残疾儿童这个群体更加边缘化,更加处于弱势的地位。
建议:加强社会基本文化和道德建设,提高社会公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关注度,努力消除对残疾儿童的歧视心理,为残疾儿童营造更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马哲论文 篇四
飞天梦: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再次对接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热点
事件回顾:
2013年6月11日17时37分59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在6月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第5次与神舟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随后进入天宫一号并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这次,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工作生活15天。在这次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太空飞行中,神舟十号飞船将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飞船撤离并返回着陆场,天宫一号转至长期运营轨道。
国际评价:
埃利奥特·普勒姆博士(美国航天基金会总裁、曾担任波音公司副总裁、肯尼迪发射中心新闻发言人及美空军参谋长顾问等职。美国航天基金会曾将美国2009“航天成就奖”授予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团队):中国神舟十号任务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和美国航天项目的漫长历史相比,中国是在其载人航天项目起始阶段就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美国在“阿波罗”飞船具备承载3名宇航员能力之前曾通过“水星”和“双子星”计划进行了多次飞行试验。美国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将首位女宇航员送上太空。和美国比,中国航天的发展速度就快得多了。当然,不可否认,美国今天所进行的太空活动比中国更复杂和精细,但我们必须承认,中国航天发展迅速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约翰·劳格斯顿博士(美国航天政策知名专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委员会成员,美宇航局顾问委员会成员,美国空间政策研究院前院长):神舟十号相当于40年前苏联“联盟”号飞船项目的水平。迄今,美国航天员已经完成了以“阿波罗”任务为成果的探月工程、完成了135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完成了5次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的飞行任务并在轨组建了很大的国际空间站。
„„
事件分析:
(一)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事件之所以为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其中一个最主要原因是:现在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不仅仅是军事力量或经济了,科学技术占着越来越大的比重。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掌握核心科技,量产航天飞船“神州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后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而且拥有了建设简易空间实验室,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这也标志着我国航天飞船进入了量产阶段。
按照美国的比例计算,这次事件将产生间接的产业效益1862亿美元,为卫星制造与发射、卫星运营、地面设备制造和应用服务分别来带266亿美元、239.4亿美元、638.4亿美元和1197亿美元收入,即为航天产业链带来2340.8亿美元收入,并且为社会带来3724亿美元的影响,总计7926.8亿美元,平均每年792.7亿美元。
(二) 从联系与发展的角度
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如今的世界是越来越小了。任何一个国家的举动都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相应的影响。因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所以,这次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再次对接事件不仅仅是中国的成功,也对世界的航天事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事物的永恒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所以继“神十”上天后,我国还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突破货运飞船为空间实验室供给物资的技术,进行小规模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工作,同时还要进行货运飞船的研制工作。能够往空间实验室运送宇航员和少量的实验设备,还要运送更大规模的实验室设备。这些工作都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进行攻关、研制和验证。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再次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开展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当然还可以从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角度、创新的角度来分析。
结束语:
太空航天事业作为继“两弹一星”后我国尖端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工程,我们立足自主创新。 我国实施该工程以来,广大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太空航天精神。相信这次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再次对接事件更将激励着中国航天人不断前进,推动我国太空航天事业创新发展,谱写太空航天事业新的壮丽篇章。
马哲论文 篇五
共产主义与中国
在中新网3月20日 最新一期的《人民论坛》发表系列文章称,最近20年的实践初步证明,西方社会的三大预言——“西方民主制度将一统天下”、“新自由主义模式将成为全球普遍模式”、“共产主义将最终消亡”是经不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
共产主义在中国已经扎根并且有了长足的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那么共产主义社会又有哪些特征呢?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材料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只有在生产力增长起来,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分配原则。生产力的高度的发展又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不仅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基础,而且将使未来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更高的发展。为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将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它将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失,国家也将消亡,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而且在共产主义社会战争也将不复存在。数千年以来,消除战争、实现和平生活始终是人们向往的目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超别必然消失。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会与自然也将达到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放弃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而是以呵护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来改造和利用自然。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和谐。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相联系,人们精神境界得到极大的提高。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社会的根本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发展,是建立在个体自由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分工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提高熟练度和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分工同时也是对人的活动范围的限制,只能鼓励而片面的发挥某种方面的才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成为乐生的活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力量中解放出来。
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它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形态发展和交替的过程。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
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个合格规律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是和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在人们的活动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它的实现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活动,特别是离不开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可以说,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历史和世界创造了稳定、高速发展的奇迹,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超前性,在当今的生产力基础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符合也可以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思想上中国人变得更成熟、更实事求是、更务实;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中国历史上首次从全国的范围基本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大部分人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人们的需求已经超越物质向精神延伸;从哲学的高度讲,科学已经可以从物质存在和概念推理上,初步解释一切神学现象,用科学将神话变成现实已经露出曙光。那么,今天我们距离实现美好的共产主义世界还有多远呢!
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民族和国家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各个名族国家的范围内分别进行的。由于各个名族和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不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也会有所不同,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名族和国家,应该具有自身特点的方式向共产主义方向迈进。
当代中国应当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中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作出的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经验总结,也将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康庄大道。我国现在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将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在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中,我国十七届五中全会以非常明确的语言,阐述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根据。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这段话全面地说明了制定规划的理论根据和主客观依据。二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这就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四句话精辟地说明了规划的主题、主线、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实现规划的动力。三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这就是“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所取得的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体现了中国在向共产主义社会不断的探索与努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行动中。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5篇《马哲论文(5篇范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