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优秀6篇】
汉语言文学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而我国的文化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与积淀,融合了更多精华。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词语、句法和传统的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的课程,是通过对其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来学习汉语言的主要能力,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具有中国语言功底和写作能力,更是追求各种文字美的关键。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众鼎号为您带来的6篇《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篇一
论文摘 要: 当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诵读法运用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源于外部环境的制约,以及师生自身的素质缺陷和认识偏差。诵读的显著价值在于?因声而见情?和?传情发于声?,诵读教学法的宗旨在于体认到声情统一的神妙。强化古代文学中诵读法的教学,要从改善客观环境和改造主观认识着手,在具体运用层面,诵读教学法应与注意培养、文意理解、写作训练、考试测评等手段相结合。
凡是出声念读,广义上都可以称为诵读。对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来说,诵读方法很多,但朗读和吟诵是其中最基本的两类。在国学热方兴未艾的今天,大规模经典作品诵读活动在全社会渐成热潮,这当然令人欣慰。很多有识之士深切认识到,经典诵读必须从基础抓起。因此他们有意识地将诵读活动推广到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园,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效。与经典诵读活动相呼应,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战场,大多数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能积极运用诵读法。?稚儿勤诵读,音节更琅琅?(孙枝蔚,《无酒》诗之一),古人理想中的良好读书氛围正在幼儿和少年段的人群中复兴。
令人遗憾的是,大学却并没有很好地保持这种氛围。朗朗书声陡然变得微弱,满校园除了听到些许诵读英语的声音外,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传统经典都快成?绝响?了。经典诵读的这种一头热、一头冷的非正常现象,必须得到有效纠正。承担经典特别是文学经典教学任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理应恢复诵读法的基础地位。时不我待,适逢其时,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强化诵读法毋庸臵疑。因为它不只是方法上的革新,更是引领大学校园乃至社会文化氛围的推手。
一
造成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绝少书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概括起来,无非是外部环境的制约,以及师生自身素质和认识上的问题所导致的。
从客观的外部环境来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当今浮躁实用的社会心态影响下,重要性与日俱降,边缘化速度之快正考验着人们的想象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是中文系的主干课程,在一些学校的关联文科专业也有开设。该课程一般由?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两部分构成。在市场化和功利化专业设臵的影响下,包括古代文学在内的许多基础理论课程在大多数大学里突然变得很不吃香。它们不得不让出部分教学时间,以保证那些市场反应灵敏、应用性强的时兴课程的开设。在这种大背景下,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普遍受到严重削弱。由于课时的大幅压缩,这就不得不迫使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出调整。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有限的时量内,会最大限度地保证文学史知识的系统传授,相应的文学作品部分的教学时间就要大幅减少。作品讲得不多,自然诵读法也就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久而久之,老师也就只知道讲课,而对诵读一事就选择性遗忘了。
从主观因素来看,诵读法运用不多跟师生的素质和认识有很大关系。现在不少古代文学教师特别是年青一代的,几乎没有受到过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教育。他们都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对旧式的诵读法已经相当陌生。这直接导致了他们素质上的致命缺陷。不少老师自己朗读功底不行,由于缺乏自信,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忽略这种方法的运用。就吟诵而言,现在除了老一辈的霍松林、叶嘉莹、袁行霈、周有光等先生还深谙此道外,能继承者实属凤毛麟角,真担心过不了多久,吟诵又要变成真正的文化遗产。既然如此,吟诵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又怎么不成为绝响?在对教学方法的认知上,许多老师也出现了偏差。他们认为,诵读属于摇头晃脑的旧式先生,这种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课堂了。他们甚至将诵读看成是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干脆视之为封建糟粕加以抛弃。由于普遍地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整个大学课堂都是出奇安静。有些古代文学老师还担心,叫学生诵读产生的声响未免会影响邻近的课堂,因而认为这种方法不合时宜。
从学生方面看来,很大一部分已经对文言形式陌生到令人惊讶的程度。他们在新式标点
下读好一篇古文都觉得费劲,指望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同情和共鸣无异于缘木求鱼。在这种没有兴趣的状态下,要他们主动去诵读显然是不现实的。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诵读有种厌倦和反感,这是中学过于功利化教育的后遗症。为了高考,将诵读与分数目的直接挂起钩来,被动重复,死记硬背,物极必反,到大学以后必然产生对诵读的?仇恨?感。再加上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人类已经走进了图像时代。图画的直观性和音频的立体性,使很大一部分同学产生了依赖性和惰性。经典的诗文诵读在图像的包装下,已经包办一切了。学生若有兴趣,则只要带着耳朵享受一番就好,亲自开腔显得多余,而且没有自信。在功利化程度已经很高的校园,人们已经习惯于听到英文诵读,若偶然听到有人高声诵读古诗文,一定会惊诧莫名。整个氛围的丧失,乃是文学诵读无法展开的根本原因。学生的种种情绪,有意无意间影响到老师,一旦师生有所?共鸣?,古代文学课堂上诵读展开不充分、效果不理想也就毫不奇怪了。
二
开口发声在古代文学课堂竟然成为奢侈,这在古人看来真是咄咄怪事。诵读法不但是过去启蒙教育的第一方法,而且在各级学校的教学中,它的基础地位从未曾动摇过。史载教育家胡瑗办学时的盛况:?掌仪率诸生会于肯善堂,合雅乐歌诗,至夜乃散。诸斋亦自歌诗奏乐,琴瑟之声彻于外。?[1]朗朗书声和着悦耳琴声,响彻课堂内外,像这样的动人场景,在古代是十分常见的。
一篇优秀的古典诗文,人们常用?声情并茂?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这是恰如其分的形象描述。诵读法的好处有很多,但我以为,其最显著者当在?因声而见情?和?传情发于声?上。?声?与?情?一而二,二而一,互为表里,彼此生发,其妙处非反复诵读不能体会。这种关系正如曾国藩在《处事金针〃学问之道》中所描述的那样:?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已,庶可渐入佳境。?
一方面,诵读可以体会到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久之便能披音入情,从而体会到不可言传的巨大愉悦感,这就是所谓的?因声而见情?。因声韵而产生押韵和平仄,这是中国古典诗文格律美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声音之美如同五色相映,其抑扬顿挫的转折变化正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循着声音一路探美,情怀随之次第展开,境界自然也别开生面,读者往往因为这文学的美景激动而陶醉。四声之说明确提出虽说是在南朝,但注意音韵美在《诗》、《骚》中就成为高度自觉。《离骚》鸿篇,若默读不足以体会其波澜壮阔的情怀。唯有高声诵读,其自信、激越、悲愤、悱恻、坚定、深沉、流连等百般滋味,万种情感才能娓娓展开,声促情涨,到高潮处已难辨读者和屈原之别。我每次在课堂诵读《离骚》,情感就要受到新的洗礼,心灵无不受到震撼。这也更让我深刻地理解了?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2]这句话,与其说这话是赞美名士风度,不如说是倾倒于《离骚》的声韵之美。能在酒精的作用下,自由解放自己,旁若无人诵读美文,听着自己的声音,感受到君心我心原为一心,这才是真正的名士境界。另一方面,诵读有利于还原文学场景,将古人之情传达于读者之心。古今人同心会意后发之于口,这份激荡的情感便有如平上去入四声调,拍打于心岸,带来审美的别样冲击波,这就是所谓的?传情发于声?。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在论述?情?之所托时,都不是对应?文?,而是?音?或?声?。?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刘大櫆,《论文偶记》)由此可见,音声之重要性高于字句。因此古人进一步明确说:?诗有比兴不能尽者,故被之声歌,使抑扬以毕其意。?(李调元,《雨村诗话》卷上)又云:?性情,诗之体;音节,诗之用。?(乔亿,《剑溪说诗》)这都直接说明了?声?和?情?之间的一体两面关系。明乎此,我们在诵读之前,不妨先默读精思,用心捕捉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识得其酸甜苦辣之后,在深得我心的状态下脱口而出,即能收声情一致之妙,这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
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3]叶先生的这段话,精辟地点出了情由声出的道理,对诵读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沟通作用作了特别的强调。
?声?与?情?之间的关系是如此亲密,缺少了诵读这个环节,关系怎么能得到体现?因此,诵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揣摩和理解的过程,简单地认为诵读是死记硬背的一种手段,实在是过于肤浅。
三
要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强化诵读法的运用,必须改善客观环境和改变主观认识。从客观条件来看,改善古代文学的生存环境,提高该课程的尊严和地位,从而创造出一个诗意葱郁的氛围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弦歌讽诵满校园之日,便是民族文化自信饱满之时,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只有憧憬。从主观改造来看,师生必须提升自身的素质,提高对诵读教学法的认识,尽其所能创造出课堂改革的良好气氛。
在具体实施诵读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发挥好引导作用。不能单纯为诵读而诵读,而应当将诵读与其他教学任务结合起来,在适度压力下提高效率。在目前的情况下,追求审美和功利的统一,是诵读教学法的现实可行之路。
第一,诵读教学与注意培养相结合。集中注意力是高效率完成事情的重要条件,诵读亦是如此。明代薛碹说得好:?凡读书须虚心定气,缓声以诵之,则可以密察其意。若心杂气粗,急声以诵,真村学小儿读诵斗高声,又岂能识其旨趣之所在耶??(《薛文清公读书录》卷五)朱熹认为,读书必须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因此,教师在实施诵读法的时候,千万告诫学生聚集精气神,细看文字响亮读,以不读错一字作为检验标准。注意力一旦成为习惯,便能心平气和,有如此好的心态作保障,阻碍诵读教学的其他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诵读教学与文意理解相结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能生巧,温故知新,对文意理解的加深有时候是和诵读的频率成正比的。因此,教师不只是在古代文学课堂上要求学生诵读,更要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诵读和精思要同步进行,要仔细揣摩作品奥义,以及作者境况和情志,将心比心,成为作者千古知音。正如黄子云《野鸿诗韵》云:?当于吟咏时,先揣知作者当日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惚恍之间,或得或丧,若有若亡,始也茫焉无所遇,终焉元珠垂曜,灼然毕现我目中矣。?达到知己境界,则作者之言仿佛出于我之口,作者之意仿佛凝于我之声,诵读境界至此,方为有得。
第三,诵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诗句所揭示的道理广为人知。写作时语感非常重要,而语感的获得显然需要大量阅读的积累。诵读不只是能得到文意的语感,肖其神气,而且能获取文声的语感,合其音节。相对于默读,诵读在语感训练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有了很好的语感,就会产生模仿创作的冲动。正如曾国藩在《家训》中所言:?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字觉琅琅可诵矣。?若能臻于此境界,诵读教学法的效果就会有所增强。因此,教师要将诵读与学写古典诗文联系起来。提醒学生在创作时注意音感,完成作品后,在节奏、平仄、押韵等方面与诵读的原作比较。培养学生通过念诵来修改文章的习惯,使他们体认到?遇到念来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3]
第四,诵读教学与考试测评相结合。没有压力便没有动力,适当采用一些功利手段来促进教学是必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作品来进行普通话训练,并将这视作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的一步骤来实施。加强对诵读作品的考核,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要求。一些特别经典的作品可要求学生背诵,并在试卷上明确考核内容。除书面考核后,平时课堂上也
可随机抽查,期末甚至可以集中时段当面考查诵读情况,将其结果列入平时成绩。教师还可以采用激励机制,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诵读活动和比赛。比如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诵读作品做成音频文件上传网络与同好分享,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经典诗文朗读大赛,邀请高水平专家为学生举办朗读、吟诵等讲座,并为他们与专家的交流搭好平台等。
世上之事看起来难,但只要努力去做,难事就会变得容易。相信通过全体古代文学教师和爱好者的共同奋斗,诵读之风一定会蔚起校园,广及社会。当诵读经典成为一种大众自觉时,人们随处可以听到吐珠纳玉之声。和着铿锵悦耳的声调,精神为之轩昂,境界为之高尚,人生因为这样的诗意而无限美好。
参考文献:
[1]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补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68.[2][南宋]刘义庆撰。柳士镇等译。世说新语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637.
[3]智仁勇等。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71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篇二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初稿)
题 目:《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物形象浅议 指导教师:庄逸云 准考证号: 390102100569 考生姓名:陈阳武 资阳市雁江区
工作单位: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初级中学 写作时间:2011年8月[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物形象浅议
指导老师:庄逸云
作者:陈阳武
准考证号:390102100569 内容摘要]:猪八戒是作者刻意刻画的喜剧典型,作者在很多方面都肯定他欣赏他,但对他性格的很多消极方面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本人以为《西游记》中,猪八戒是最具人性化的一个,他象征的是中国农民,是具有中国喜剧色彩的中国传统男人。这个人物性格清晰鲜明。[关键词]:西游记
猪八戒
形象分析
《西游记》上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刻画的几位人物形象,孙悟空是和猪八戒无疑是最为典型和成功的。猪八戒是作者刻意刻画的喜剧典型,作者在很多方面都肯定他欣赏他,但对他性格的很多消极方面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本人以为《西游记》中,猪八戒是最具人性化的一个,他象征的是中国农民,是具有中国喜剧色彩的中国传统男人。这个人物性格清晰鲜明。我从猪八戒的形象的历史演变喜剧性和积极性以及这个形象的意义几个方面探求这一形象的真谛。
一、猪八戒形象的演变
据现存英国大英博物馆内,由帝国主义分子窃去的敦煌唐人绘图像《大摩里支菩萨图》中,我们发现了猪八戒最原始的形象。这里是一张幢幡,上绘大摩里支菩萨,菩萨脚前有一只猪,猪头人身,双手架开,作奔走如飞状,造形活泼,显出法力无边的样子。这就是后来传说中的野猪精——猪八戒的最早雏形。(1)
在《西游记杂剧》、《西游记平话》中,我们看到的猪八戒形象还是比较粗略的。
《西游记杂剧》中猪八戒形象占了整整一本四折、很活跃,是迄今所见吴氏《西游记》以前猪八戒形象最详细的描述。(2)《西游记平话》中已有猪八戒形象。《西游记平话》在国内早已失传,只根据朝鲜《朴通事谚解》的七条注文及“车迟国斗圣”一段梗概和《永乐大典》第一三一九卷《梦斩泾河龙》的故事及明抄本《销释真空宝卷》推测它的大致面貌。在《西游记平话》里的猪八戒形象是吴承恩取材的直接依据,黑猪精朱八戒证果香华会上的净坛使者与吴氏笔下的猪八戒形象相差无几了。(2)猪八戒最完整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是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在第十三出《妖猪幻惑》开头自敘到:“自天门到下方,只身唯恨少糟糠。神道若使些兒个,三界神祇腦(恼)得忙。某乃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軍。生于亥地,长于乾宮;搭琅地盜了金铃,支楞地顿开金锁。潜藏在黑风洞里,隐现在白雾坡前。生得嘴长项阔,蹄硬鬣刚。得天地之精华,秉山川之秀丽。在此积年矣。自号黑风大王,左右前后,无敢争者。”。(3)而在民间,猪八戒的形象在唐宋元以来就已流传,画家、雕塑家、陶瓷工艺匠人,小说戏曲家,将其纳入自己的作品中作为一种艺术形象来创造的。但是《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一种 艺术的升华。在整整一百页的回的篇幅中,有猪八戒的文字就占了八十四回,几乎贯穿始终。
猪八戒原本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掌管银河中的十万天兵,后因酒后戏嫦娥被罚下界来,却又误投猪胎。原本可在高老庄享受清福却被去西天取经的一行和尚收服,走上了取经的长途。师兄几个辅佐唐僧取回真经,修成正果,最终回归天界。他从一出现就带有极强的喜剧色彩。日本人武田雅哉关于猪八戒专门写了一本《猪八戒》大冒险《三省堂》,广告词说“猪八戒还在走,在中国文明中撑船划桨”,说这个人物身上隐藏着中华二千年的秘密“。作为我们民族的产儿,明中叶以来中国新兴平民,商人和农民的综合体,猪八戒完全可以与堂·吉珂德、桑丘、福斯泰夫、阿尔巴贡、夏洛克一道屹立于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之林。(4)
猪八戒形象集中体现六贪:贪吃、贪睡、贪色、贪财、贪名、贪利,但什么事也少不了猪八戒。猪八戒的猪头人身,九齿钉耙都是中国特产,猪八戒的语言也极富趣味:“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
”,“ 我丑自丑却都有用”。另外,他又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语言风趣富有个性化。什么“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斯文,斯文,肚里空空”“槽洒鼻子不吃酒枉担名”“斋僧不饱,不如活埋”“粗柳簸箕细柳头,世上谁见男儿丑”“口里摆菜碟儿,干鱼可好与猫儿作枕头”“曾着卖糖君子哄,今不信口甜人”“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情。”前世天蓬元帅,而降世却是猪,最后成了农民的代表,而且他能降妖,也是立了功的,还很幽默。
猪八戒是取经师徒中唯一一个有情感的,早年他那神仙生活,严格的清规戒律也没能他青春期的躁动,由于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他为人单纯,身体强壮,对女人有情有义,在高老庄,对高小姐的爱遭到了武力反时,在取经途中虽然对其他女子有过一时的邪念,但始终如一的信念是:等取经回来,一定要去高老庄,他身上的本能的反应从侧面抨击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桎梏。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完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他的无穷的臂力和杰出的才干被高老庄相中招为女婿。这一改变,决定了猪八戒的现实性—能劳动,会干活,能吃苦,心地善良,他耕田种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一个典型的庄稼汉。在取经过程中,猪八戒形象表现出了多面性,心地善良又爱耍小心眼,作战勇敢而又贪生怕死,自私自利而不忘取经大义等等。这种多侧面的人物形象远远超出了以前的猪八戒形象。
二、猪八戒的喜剧形象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得在《诗学》中说“喜剧是对于在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或丑陋,不能引起痛苦或伤害。”(5)而《西游记》的艺术成功之一,就是它的喜剧艺术性,而这种幽默诙谐充满“人情味”的喜剧,所集中在猪八戒身上,首先人物形象本身不统一。八戒猪头人身,是猪与人的结合。其次人物形象语言行动的矛盾,憨厚老实又爱耍小心眼,蠢笨只能又自作聪明的,丑陋无比又反以为美。最后动物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体现在猪八戒身上猪性与人性的完美统一、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的特点却集中在猪八戒身上,具体来说,这种喜剧色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猪八戒的名字。所谓八戒,即佛教徒必须遵守的八条戒律。准确说来,应该称为八戒一斋。八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 鬓香油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猪八戒具有凡夫俗子的贪吃贪睡贪财贪色和懒惰的习性。虽然号为八戒,实际上什么也戒不了。这既与他错投猪胎有关,又是人性的表现,更是它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二是猪八戒的模样。猪八戒长得猪头人身,书中第八回写他“卷脏莲蓬吊搭嘴、耳似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猪八戒相貌丑陋,生得长嘴大耳朵,脑后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又有腾云驾雾和变化的本领,是猪与人和神的综合体。猪八戒相貌丑陋,长长的嘴巴、大大的耳朵,胖大臃肿的体态,加之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的特点都集中在猪八戒的身上,而且吃相非常夸张,睡觉更不分场地,使得这种“呆”、“夯”的特征不断制造出喜剧情调。贪吃好睡、笨拙等又都符合猪的习性。
三是猪八戒的武器。猪八戒的九齿钉耙虽然是个宝物,可孙悟空说这耙是做园工筑地种菜的,沙僧也说“看你那个锈钉耙,只好锄地与种菜”,一路上更有很多妖怪嘲笑猪八戒的钉耙,锄地用耙子尚可,但充当武器就充满戏谑意味,增添了许多喜剧性色彩。
四是猪八戒的变化。猪八戒有三十六般变化,但也不能随心所欲,只能变一些笨重的东西。如只能变山、变树、变石块、变土墩、变赖象、变科猪、变水牛、变骆驼。书中第四十七回“真个变过头来,就也象女孩儿面目,只是肚子胖大,朗伉不像”,需要悟空帮忙才变成轻巧的小女孩儿,让人发笑。他是猪精式的人,作为猪精,他虽外貌丑陋,但本领高强。把动物的姿态强加在人上,表现出生性笨拙的不协调让人感到非常可笑。
五是猪八戒的言行。猪八戒丑陋无比又反以为美,蠢笨无能而又自作聪明,憨厚老实又爱耍小心眼,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在取经路上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还偷偷攒下私房钱。取经途中,猪八戒不断犯错误,又不断改正错误,并常常自食其果。怕孙悟空抢了头功,前去助阵败下阵来,却躲进草丛睡大觉,既滑稽荒唐,又可笑可恨,有着直率可爱的一面。巡山化斋时,在平顶山对着石头编造谎言,自以为滴水不漏却被悟空当场揭穿。猪八戒主动驮悟空去水底,想跌坏悟空却反被捉弄。唐僧在三个徒弟中对猪八戒比较偏爱宽容,可猪八戒却多次在唐僧被擒以后,嚷着要分了行李散伙,丝毫不把师父的性命安危放在心上,与美猴王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豪言壮语形成强烈的对比。明明长得一脸猪相,猪八戒却常说:“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丑便丑,奈看,再停一时就俊了” “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我们丑自丑却都有用”。掩耳盗铃般自己欺骗自己。猪八戒不讲礼仪,戏弄权威,书中第四十四回猪八戒把三清扔进茅厕还嘴里祷着让其做个受气的天尊。成了正果还闹地位观念,吵着如来佛组分配不公。这种调侃不由使人感到愉悦,进而笑出声来。猪八戒在悟空面前喊他哥哥,可一旦离开孙悟空就骂他弼马瘟,表现出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不但不可恨,反而变得可爱。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猪八戒的话语更是贴近其思想意识和性格特征,只有猪八戒才能说出的特色语言,极具喜剧色彩。猪八戒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喊出了“斋僧不饱,不如活埋”、“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油脂”的经典话语,更幽默地说出“干鱼可好与猫儿作枕头”、“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等谚语,甚至嘲笑悟空“哥哥不曾读书。《百家姓》后有一句„上官欧阳‟。”显示自己的学问,特别是第四十一回当红孩儿放火时猪八戒紧张地说出“把 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 语言风趣,富有个性化。用插科打诨的语言营造了舞台上的喜剧效果。
六是猪八戒的理想与面对的现实。猪八戒的理想是过上普通老百姓那种“男耕女织乐井田”的生活模式。从根本上说,猪八戒参与取经是一种人生的无奈,他更愿意过高老庄的农家生活。因为猪八戒身上有着强烈的“入赘情结”,时刻想过上稳定的小生产者生活。加入取经队伍后,作为欲望很强的猪八戒与出家成为和尚的猪八戒,是水火不相容的。猪八戒基本没有宗教信仰,因为他是一个俗人,只追求现时的、当下的人生享乐而不相信未来。猪八戒饭量很大,却没有孙悟空化斋本领大,时常忍饥挨饿;色心未泯,却没有唐僧的英俊容貌,一路上入赘的梦想全部以破灭告终;偷懒耍滑却受到师徒三人的打骂和歧视,所以吃尽了苦头的猪八戒经常发牢骚要散伙回到高老庄。理想和现实所产生的矛盾不仅闹出了很多喜剧,更放大了猪八戒身上的可笑之处,使人忍俊不禁。最后被如来佛祖封为净坛使者成了正果,标志着充满矛盾性格的猪八戒经过苦难的历程,终于喜剧性地战胜自己,完成了人性、神性和动物性的完美统一。
三 猪八戒的积极形象
猪八戒是西天取经集体中的一名重要成员,他所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他皈依佛门,受观音菩萨点化,虔心向佛,保护师傅唐僧跋山涉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只往西天大雷音寺——如来佛祖处求取真经,以救济天下芸芸众生,拯救人民于水火,用佛禅之学洗去人们心灵的肮脏。在这一点上他与孙悟空目标一致、命运与共,在任何时候他们的敌人都是共同的。一路上“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也出了不少力。虽然说遇事不能独挡一面,但孙悟空在许多场合都离不开他这个本领不太高强的师弟。陈家庄变化一秤金,没有猪八戒就不能成事;开辟稀柿同,也只有猪八戒能“干这场臭功”;取经途中每遇上众多的妖精,他就挥钯上阵,施展神威,否则孙悟空也不免孤掌难鸣。
他能吃苦,也能耐劳。在高老庄招亲,他替丈人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耙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在八百里荆棘岭,他精神抖擞,挥钯开山,还赋诗两句道:“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
八戒作战有时还相当勇敢,钉钯凶猛。对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也是相当痛恨,敢于反抗的。李大春在《读西游记的几点心得》中说,“从《西游记》所经历的唐、宋、元、明各朝代的时代条件看来,只有农民才能和地主阶级对抗,才能成为积极反抗地主阶级的主要力量。”(6)在小说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中这样写道“那八戒抖擞精神,束一束皂裰搴钯上阵,没头没脸地使钉钯乱筑”。无论是强敌弱兵,八戒都有一时之勇、提钯上阵,他有时也还想立功,如“沙僧你在这里扶持,让老猪去帮打帮打,莫教那猴子独干这功,领头一钟酒。”尤其可贵的是,他虽屡遭妖魔拿,却从来没有低头屈服过,总是骂了又骂、嚷了又嚷。更有意思的是这呆子有时竟粗中有细。小说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美猴王”中“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便说了一通谎话直气得美猴王抓耳挠腮、暴躁乱跳,与八戒共赴宝象国,降服黄袍怪。”猪八戒急中生智,义激美猴王,为唐僧取经立下一大功。小说的表现对象是人,人的思想和情感、人的生活,因而塑造出典型的人物是小说创作的重要任务,创造典型人物的方法很多,其中之一是将人物置身于困境之中,通过人物面对困境的反应突现人物的性格。狄德罗在《论剧艺术》中说“如果人物的处境愈棘手就愈容易决定。试想你的人物所要度过的二十四小时是他们一生中最动荡、最颠沛的时刻,你就可以 把他们安置在尽可能大的困境之中,人物的处境要有力地激动人心,并使之与人物的性格成为对比,同时使人物的利益互相对立,应该使一个人不破坏别人的计划就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使大家关心同一事件,然而每个人希望这事件按照他的想法进展对他有利”。(7)“意马心猿”一段文字中悟空嫉恨在心,执意不离花果山,与八戒心念取经人急于搭救形成了困境中人物性格的反差,即“与人物的性格成为对比”,八戒对师傅的尊敬与爱护与君子大肚情怀就突现在眼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猪八戒有上述一些优点,所以他不失为正面人物。在他身上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具有中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特别是个体生产者所具有的勤劳、朴实、善良的性格特点。方白在《谈猪八戒》中说“作者借用一些农民的形象加在猪八戒身上这是什么用意呢?我觉得这与作者企图塑造的猪八戒的性格是有关系的。”(8)猪八戒作为一个现实的典型,他有许多地方当然不如孙悟空那样理想,而恰恰是这些不够理想的地方成为他性格真实的体现。他反映了劳动人民现实性的一面,他热爱生活,对现实生活充满依恋之情,取经途中他几次提出要回高老庄,表现了他对翠兰和高老丈人的想念。如果取经不成的话他也许真就回到高老庄娶妻生子繁衍生息,过劳动人民平凡的生活,眷恋朴实清淡的园田生活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点愿望。此外他还充满乐天精神,有一种摆脱一切束缚的无牵无挂的忘我的天真。他从不把自己的蠢笨呆傻当作一种精神上的负赘,而且懂得自我开脱,别人讥笑他相貌丑陋,他却常说“丑归丑却还是本色,可是我能劳动、有力气,庄稼地里的事儿,也是一把手儿。”在女儿国他戴上花儿,擦上脂粉,钻进女儿的闺房照照镜子故意摆出妩媚的姿态,那身装束与丑陋的外形,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禁让人捧腹,觉得这呆子呆得喜人、丑得可爱,也就由心底而生一种喜爱之情,小说的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作者对猪八戒的喜爱之情。李希凡在《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中指出“《西游记》的作者创造英雄人物,是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而创造有严重缺点的人物,却是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9)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确实赋予了猪八戒新的活力,这个形象最吸引人的地方正是他那些不够理想,受人嘲笑之处,这些地方更富于人情味,最具有现实感。广大人民群众之所以能接受并喜爱这个人物,也正是因为他的形象更贴近生活,在他的身上人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不觉之中与他心灵上的距离就缩短了一程。
四
猪八戒形象的意义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时代意义。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不习惯更不喜欢长期在外奔波的行旅生活,他护僧取经是出于无奈的,所以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要散伙,嚷着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日子,这种回归土地、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农民意识和农民心理。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劳动人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着土地而养成的顽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对立,表现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还表现着明代社会好色好货思想的沉淀,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具有那个时代的思想特色。因为,随着明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新生的市民阶层继宋、元之后进一步壮大,并在社会中开始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中国已经衰落的封建经济仍然非常强大,整个社会仍然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所以,明朝新兴市民阶层中仍然存在着进步与保守两种因素。猪八戒形象在明朝的市民阶层中具有普遍 性,是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代表着农民阶层并具有市民特征的下层人民形象。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当代意义。猪八戒率性而为,张扬个性,其自然天性根源于他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凡夫俗子;一个普普通通、安守本分,一个并不情愿、时时打退堂鼓地凡夫俗子;一个作为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可以轻松嘲笑并调侃的对象,一个来自于人民内部的、带有芸芸众生的人性优点及弱点的形象,因此,具有迎合大众文化的当代意义。如民间中的一些歇后语:猪八戒背媳妇——费力不讨好;猪八戒耍耙子——就会一手;猪八戒掏耳朵——里面有货;猪八戒调戏嫦娥——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当代也涌现出了几部关于猪八戒的影视产品,如《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等。猪八戒之所以在当代大众文化圈里得到这样的欢迎,主要是与他的亲和力有关,与当今人们的精神需要有关。所以,在当代社会,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普遍意义。
总而言之,猪八戒形象固然有自唐宋金元以来民间传说、戏曲、话本的模特儿,但是,吴氏笔下的这一形象却是新时代的一种伟大的创造。十六世纪的中国淮安就是猪八戒产生的新时代。“商人重利轻别离”,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既是中国小农身上又是中国新兴市民、商人身上存在的缺点。而猪八戒追求幸福生活的进取精神却是新兴市民、商人身上所体现的新特点。可见,八戒身上的这些优缺点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影子。所以作为一个人物形象,猪八戒不光有现实性,而且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猪八戒之所以招人喜爱就因为他的身上代表了中国新兴市民、商人和农民的思想意识,他是中国新兴市民、商人和农民的综合体。这种综合体就是时代折光的体现,是猪八戒形象的时代性所在,同时也是这一艺术形象所具有的永久生命力之所在。
引用书目:
(1)《中国佛教史》37页黄忏华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影印于1940年11月(2)曹炳建《〈西游记〉作者研究回眸及我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第 5期⑹网站:《西游记宫》西游记论坛 : 《论孙悟空的血统问题》 张锦池著 原载《北方论丛》1987年第5期)
(3)詹石窗 《中国道教十五讲》212页、224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4)武田雅哉《猪八戒の大冒険 もの言うブタの怪物誌 三省堂 》1995.09.05.(5)见《诗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见李大春在《读西游记的几点心得》(7)见狄德罗《论剧艺术》2003年(8)见方白《谈猪八戒》
7(9)见李希凡《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11 参考文献:
《西游记》 吴承恩著 中华书局 2009年第一版
《中国禅学》(第一卷)吴立民主编 中华书局出版中华书局2002年 《明清生活掠影》王凯旋、李洪权著沈阳出版 2001 年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左东岭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漫说西游》张锦池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重印 《中国古代文化精要》刘洪人著 巴蜀书社2003年
修改建议:
1、文章第三部分的标题“猪八戒的辩证形象”表述不准确,建议修改。另外,第三部分的论述亦存在含混及牵强之处。如认为“把猪八戒刻划成一个农民的形象,也表达了他对当时黑暗统治的不满与反抗”,该观点即较牵强,在文中亦缺乏有说服力的论证。
2、文章第四部分虽题为“猪八戒形象的意义”,但论述的重点则是《西游记》的创作意旨及意义,所以该部分存在文不对题的现象,建议作出修改。
3、文中若引用了他人的观点,需以脚注的形式注明具体的出处,提供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引文所在的页码等信息。
4、文末需提供参考文献。各条参考文献亦需罗列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等信息。
9月2日修改建议:
1、文中若引用了他人的观点,需以脚注的形式注明具体的出处,提供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引文所在的页码等信息。你提供的注释内容不完整。另外,你的注释序号严重影响到阅读,请以工具栏中“插入——引用——脚注”的方式自动生成注释。
2、论文题目不妨改成“浅议《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
3、论文第一部分谈猪八戒形象的演变,一看即知你是抄录了他人的论文,建议你干脆将此部分删除。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集 篇三
探究从《罪与罚》中的女性形象看作家的女性观和宗教观
摘要:《罪与罚》中的女性的形象注入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呈现着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艺术色彩。这些女性不同的经历、性格、命运和结局,正是作者女性观和宗教观的展现,透露着作者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____追求善与爱和精神解脱思想的推崇。
关键词:女性观;精神解脱;善与爱;宗教观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深刻的富于现实意义的社会心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成熟。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公开地排斥一种关心妇女受压迫的社会主义思想,并有亲斯拉夫的民族主义倾向①,而《罪与罚》也呈现着浓厚的大男子主义风格,所以历来对《罪与罚》的研究大都关于男性,而女性视角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少有涉足者。但是,《罪与罚》中的女性,不论身份地位、性格经历,都对主人公产生了大大小小的影响,是促使主人公从杀人的癫狂状态走向精神解脱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罪与罚》中的女性的形象注入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呈现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色彩,本文将尝试通过对《罪与罚》中女性形象的综合研究,从作家对这些女性的经历、性格、命运和结局的描写中,揭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女性观和宗教观。
一、贵妇人玛尔法?彼得罗夫娜
这部小说中的玛尔法是一位物质生活富裕但精神饱受折磨的贵妇人代表。她从不需要为金钱而烦恼,在丈夫斯维德里加依洛夫先生因欠下一笔巨款而被关在债户拘留所的时候,她能够用三万银币赎其出狱,并且之后的生活依然是地主式的,有钱聘请家庭教师等等,这些足以证明玛尔法的生活在整个社会阶级中属于中上流水平,将她列为贵妇人行列是自然的。
玛尔法是时刻怀抱着恐惧感而存在的,并且想用她的智慧维持一份稳固的感情。生活在男权社会中的玛尔法相信只有依靠自己的丈夫才能长久,可斯维德里加依洛夫却是个好色卑鄙的人,在玛尔法救他出拘留所后,他仍然继续风流,为了留住丈夫,玛尔法不得不用那张三万卢布的借据束缚住斯维德里加依洛夫,并且还与其订立了一个口头协定:“第一条,我决不遗弃玛尔法?彼得罗夫娜,一定跟她白头偕老;第二条,没有得到她的许可,我什么地方也不去;第三条,我决不找固定情妇;第四条,玛尔法?彼得罗夫娜让我有时跟女仆勾勾搭搭作为交换条件,但是得让她暗中知道;第五条,不许我爱上同一阶层的女人;第六条,万一我又发生深挚的爱情――这是不允许的――我应该像玛尔法?彼得罗夫娜直言不讳。”②这六条口头协定足以证明玛尔法深谙丈夫的个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智慧:允许情妇的存在和与女仆的勾搭满足了斯维德里加依洛夫的花心,而不爱上同一阶层的女人又保证了斯维德里加依洛夫的经济来源掌控在自己手中。尽管玛尔法用金钱让斯维德里加依洛夫呆在自己身边,七年不曾离开乡下,但她维持的只是一份表面的平静,这份口头协定并不能保证真正的长久的爱情。
玛尔法是聪明的,也是工于心计的。当她无意偷听到斯维德里加依洛夫恳求家庭教师杜尼雅的话后,就不顾一切的羞辱杜尼雅,甚至挨家挨户地去责骂她。玛尔法之所以如此生气愤怒,是因为杜尼雅是个漂亮的家庭教师,不是什么浪荡的情妇,而且斯维德里加依洛夫做这件事是在自己家里还瞒着自己,也就是说很可能是付出了真情,这让玛尔法产生了嫉妒和恐惧。毁坏杜尼雅的名声不仅可以让杜尼雅成为全城人的笑柄,而且出于羞耻心,杜尼雅自己也不会再次接近斯维德里加依洛夫。可当斯维德里加依洛夫出于一定的慈悲,拿出证据证明杜尼雅的无辜后,玛尔法又痛哭流涕,拥抱杜尼雅,甚至跑到全城人的家里去念杜尼雅拒绝自己丈夫的信,这一举动在恢复了杜尼雅清白的同时,也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诚意,同时令自己的丈夫成了罪魁祸首,如此一来,便断绝了像杜尼雅这样的女子再次接近斯维德里加依洛夫的机会。用自己丈夫的名声来换取别人的同情和可能有机会夺走自己丈夫的女人的躲避,是个聪明的做法。而为了使丈夫死心,玛尔法又将自己的远亲,七等文官卢仁介绍给杜尼雅,并且极力促成他们的婚事,卢仁是一位卑鄙龌龊的伪君子,尽管玛尔法到底是不是知晓卢仁的个性我们不得而知,但做红娘的这一举动确让杜尼雅成为有妇之夫,斯维德里加依洛夫想要再接近的几率是少之又少了。这一切手段无不显示着这位富裕的贵妇人在精神上饱受的折磨:男性主宰的社会,尽管玛尔法拥有金钱,但没有丈夫作支撑就没有稳固的社会地位作为保障,因而,玛尔法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留住自己这个花心的丈夫,时刻担心丈夫为了别的女人离开自己,金钱并不能给玛尔法以精神安慰,只能作为留住丈夫的筹码。但这个筹码注定不能长久。
在整部小说中,我们并无法找到玛尔法死亡的真正原因。斯维德里加依洛夫没有承认自己下过杀手,只说是饱餐后立刻浴疗引发的脑溢血,而其他人都说是斯维德里加依洛夫毒打了玛尔法导致其死亡,但不管玛尔法到底因何而死,斯维德里加依洛夫都可以说是凶手,因为他在精神上使得玛尔法慢性死亡。玛尔法的死亡是必然的,作者也正通过玛尔法的死亡证明一个道理:富裕的生活并不能带来精神的快乐,工于心计也不能获得精神的解脱,失却善良的人终将走上死亡之路。
玛尔法的不幸正是无法获得精神解脱的后果。由于缺少女性的社会地位,玛尔法靠心机将一个原本就不可靠的男性绑在身边做依靠,甚至不惜以伤害他人为代价,这种失却了善良之心的行为永远不可能得到幸福,只会深陷精神枷锁,在痛苦中走向灭亡。
二、潦倒的贵妇人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娜
《罪与罚》中的卡捷琳娜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但不幸沦为下等人的潦倒的贵妇人代表。她的现任丈夫马尔美拉多夫遇到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时曾说“您要知道,我的妻子在省里一所贵族女子高等学校里念过书,毕业时,省长和其他名流都在座,她跳了披巾舞,因而获得了一枚金质奖章和一张奖状……她的前夫是个步兵军官,她爱上了他,便离开家同他私奔……”(《罪与罚》,第14页),这说明卡捷琳娜曾经是一个有身份地位的女子,本在上流阶层,但女子的地位势必随着丈夫的地位而转变,卡捷琳娜与步兵军官私奔,自此离开了上层阶级贵妇人的生活,开始逐步走向下等人贫困艰苦的生活,以致在步兵军官死后,带着三个幼小的孩子走投无路,而嫁给了丧妻还带着个女儿的穷困潦倒的小官吏马尔美拉多夫,过着吃了上顿愁下顿的日子。
上流社会的生活培养出来的极强的自尊心让卡捷琳娜逐步走向了死亡的边缘。卡捷琳娜一直认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应该值得别人的尊敬,因而,她经常为了女房东轻视她的粗言而不顾自己寄人篱下与女房东争辩,就连在自己丈夫被马踩得快要断气的时候,卡捷琳娜依然没有忘记自己原来显贵的身份,与女房东争辩对其的称呼,卡捷琳娜说:“您不是阿玛尔?伊凡,您是阿玛丽雅?柳德维戈夫娜。我可不会像列别兹雅特尼柯夫先生之流那样不要脸,拍您马屁……要不然,我老实告诉您,明儿省长大人就会知道您的行为。公爵还在我做姑娘的时候就认识我了……”(《罪与罚》,第173―174页)在丈夫行将就木之时,卡捷琳娜的自尊心依然高人一等,她不容许有任何人轻视她,就连小小的称呼她也要较真,贫困的生活已经将这个潦倒的贵妇人逼得敏感而易怒,甚至将面子视为比生命还重要的存在。也正是如此,马尔美拉多夫死后,卡捷琳娜将仅有的一大笔钱用来置办丧宴,她要叫所有看不起她的人瞧瞧她的亡夫不但不比他们差,而且说不定还好很多,也让别人真正领略她作为出身高贵的妇人的礼仪。但这只能是卡捷琳娜出于自尊心和虚荣心而表演的一出滑稽剧。真正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根本不会来她的丧宴,而她竟然把许多客人没能来的责任归咎于一直热心帮忙的女房东阿玛丽雅。现实的残酷并没能击碎卡捷琳娜强大的面子工程,卡捷琳娜的死是可以预见的。卢仁在宴席上设计陷害索尼雅偷钱,这极大地侮辱了卡捷琳娜,也撕碎了她最后的一点忍耐,导致卡捷琳娜顶着肺病像个疯子一样跑到大街上,带着孩子,边走边唱,去寻求“正义”,去让别人看看昔日出身贵族家庭的孩子(她已经把自己和孩子都列为贵族出身了)沦落到了怎样的地步。自尊的丧失将卡捷琳娜的精神彻底击垮,最终伴着那张她一直保存完好的,她认为可以证明她高贵身份的披巾舞的奖状永远离开了人世。
卡捷琳娜的心中是守着一份善良的,尽管这份淡薄的善被自尊和虚荣折磨的微乎其微。当生活的重压使卡捷琳娜逼迫着索尼雅成为妓女后,在索尼雅回来的第一天晚上,卡捷琳娜“一句话也不说,默默地走到索涅奇卡(即索尼雅)的床跟前去了,整个晚上跪在她的脚边,吻她的脚,不愿站起来,后来她们俩就这样拥抱着,一块儿睡着了……”(《罪与罚》,第16页)当卢仁诬陷索尼雅偷窃时,卡捷琳娜以几近疯狂的状态表达自己对索尼雅的信任:“她(卡捷琳娜)抱住了她(索尼雅),像小孩般地摇她,狂吻她,抓住她的两手用力地亲吻。‘说你偷钱!这些人多么蠢啊!唉,天哪!你们都是蠢东西,你们都是蠢东西!’她转脸向众人叫到:‘你们还不知道,还不知道她的心是什么样的……天哪!保护她吧!’”(《罪与罚》,第383页)可见,卡捷琳娜并非处于完全出于面子而一力维护索尼雅,她对索尼雅这个并非亲生的女儿的爱是出自真心的,以至于当别人诬陷索尼雅时,她的反抗是从未有过的激烈,也间接导致了她的死亡。正是由于这份压在心底的善,尽管没有办法改变卡捷琳娜死亡的命运,但却激起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同情,一次又一次的伸出援手。
作者用卡捷琳娜的死向人们证明着,不管出身如何,认清现实和接受现实才是最重要的生存之道。活在过去,用早已不复存在的骄傲包裹自己,用早该磨灭的虚荣心装点门面,结果只能导致不幸和灭亡。
三、高利贷者阿廖娜?伊凡诺夫娜
作品中的另一女性阿廖娜是以被主人公称为“虱子”的可怕的贪心的老女妖的形象出现的。她是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丈夫是个小官吏,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而且已经去世,只有一个妹妹,叫丽扎韦塔。
阿廖娜是个贪心、尖酸、刻薄,甚至不近人情的压榨者。拉斯科尔尼科夫在大学生与军官的谈论中了解到阿廖娜其实很富有:“她像犹太人一样有钱,一下子可以借出五千卢布,但她也接受一卢布的押款”(《罪与罚》,第60页)这说明阿廖娜手头的钱是比较宽裕的,但是如有一卢布的押款她也不放过。而她自己本人住在一个阴暗的环境里,家里的家具都是陈旧的,而且只有长沙发、桌子、梳妆台、椅子和极便宜的油画这几样,自己身上也是穿着那件穿坏了的、发黄的毛皮短披肩,一个守财奴的形象现于眼前。不管是谁来抵押物品,押款只要过期一天,她就会把押品吞没,从中获取利益,这样完全不留任何商量余地的行为让许多人为之痛恨。不仅如此,她对自己的妹妹同样无情,丽扎韦塔是阿廖娜唯一的亲人,尽管是异母姐妹,但丽扎韦塔一直辛苦的替姐姐干活儿,在家做厨子和洗衣妇,在外卖缝制的东西,替人家擦地板,而挣来的钱是全部交给姐姐的。这样一个和气温顺的妹妹,阿廖娜还是不满意,常常殴打辱骂,让丽扎韦塔看到她就浑身发抖,甚至立下遗嘱,在自己死后,丽扎韦塔一个钱也拿不到。阿廖娜的狠心可见一斑,草木皆有情,而阿廖娜却丢失了情感,完完全全成了金钱的奴隶。
守着金钱的日子并不好过,阿廖娜的日子过得小心谨慎,把自己捆绑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得抽身。由于丈夫的身份,阿廖娜本身的社会地位就不高,而失去了丈夫的阿廖娜就像失去翅膀的鸟,在这个男性主导的社会里,阿廖娜选择用金钱来弥补自己内心的不平衡,用尖酸刻薄驱散内心的善与爱,这样的伪装可以让人产生距离感,从而不敢靠近,也避免了危险。尽管如此,阿廖娜内心的恐惧并未曾减少,她把自己困在住所里从不出门,每次有人来都小心翼翼,不管是否熟悉。如拉斯科尔尼科夫两次来到她的门前,她都是十分拘谨的,第一次是这样描写的:“不多一会,门闪开了一条缝:一个老妇人显然怀疑地从门缝里打量着来客,只看见她那对小眼睛在黑暗里闪着光芒。可是,看见平台上有很多人,她壮起胆来,这才把门开大了。”(《罪与罚》,第4页)可见守财奴的日子并不好过,阿廖娜说到底还是个女人,而且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想要守住自己的钱财和性命,就必须时刻谨慎,所以当有人来时,阿廖娜只敢将门开一条缝,看到平台上有很多人,才敢把门开大。而当拉斯科尔尼科夫第二次来到她的门前时,她同样“和上次一样,门又闪开了一条缝,又是两道尖利的猜疑的目光从黑暗里向他射来。”(《罪与罚》,第70页)不管在什么时候,阿廖娜都不会让人随便靠近自己,她不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那个温驯的妹妹,更何况来者还是个青年男性。但这次到来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不怀好意的,他用一个假的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抵押品让阿廖娜放松了戒备,就在阿廖娜一个劲儿的解抵押品包裹的绳子时,拉斯科尔尼科夫用一把斧子结束了阿廖娜的生命。金钱的诱惑终于把阿廖娜带向了死亡之途。
社会是不公平的,总会有贫有富,也会有幸和不幸,但不论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都不应该将自己的苦难加诸于别人的身上,用别人的痛苦来富有自己的腰包,用别人的善良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作者安排拉斯科尔尼科夫杀死阿廖娜,也正说明了作者对阿廖娜这种人生价值观的否定态度,一旦失却善心,不管多么富有,终究会困住自己,走向灭亡。
四、善于爱的守护者索尼雅和杜尼雅
在《罪与罚》中,索尼雅和杜尼雅这两位女性是拉斯科尔尼科夫身边善与爱的代表和感化者。杀人之后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在自己的信仰和心理折磨下进入了一个濒临崩溃的边缘,但索尼雅和杜尼雅,尤其是索尼雅心中坚定的善与爱让拉斯科尔尼科夫真正开始面对现实,走向心灵救赎的道路。
杜尼雅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妹妹,正如他们的母亲说的,她是个坚强、懂事、能忍让,并且有颗炽热心的女子。上文在玛尔法一节中曾经提到,杜尼雅在担任家庭教师期间,曾经因为玛尔法丈夫斯维德里加依洛夫的爱情恳求而受了莫大的屈辱,但由于斯维德里加依洛夫的证明获得了清白,玛尔法就将其介绍给自己的远房亲戚――卢仁。杜尼雅考虑到卢仁是个有一定地位的人,他可以帮助自己哥哥的事业,还可以让一家人在彼得堡团聚,于是就答应了卢仁婚姻的请求。但是卢仁是个十足的伪君子,在见到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时候,两人发生了争执,一边是自己的哥哥,一边是未婚夫,杜尼雅夹在中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但她依旧怀着真挚的心渴望一家人的和睦,直到拉斯科尔尼科夫当面揭穿了卢仁在给杜尼雅和她母亲的心中刻意污蔑他的话,杜尼雅才真正意识到卢仁伪君子的面目,毅然决然地断绝了与卢仁的关系。杜尼雅用自己的真心待人,金钱和权力买不走她的真心和她对哥哥的爱。
善与爱是值得肯定的,杜尼雅用真心打动了自己的哥哥,也感化了斯维德里加依洛夫。可以说她是唯一的一个显示出反抗精神并取得成功的女性:她与卢仁的决裂是一种反抗,而当斯维德里加依洛夫以知道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为把柄要挟杜尼雅,打算实行强奸时,杜尼雅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支手枪,在斯维德里加依洛夫步步紧逼时开了一枪,尽管这一枪只是擦伤了斯维德里加依洛夫。杜尼雅最终还是放下了枪,但她坚定地告诉斯维德里加依洛夫,她永远不可能爱上他,斯维德里加依洛夫放走了杜尼雅,带着只能再发射一次的手枪,在将钱财送予索尼雅一家和未婚妻后,终结了自己的生命。杜尼雅对爱的坚守震撼了斯维德里加依洛夫,也让他通过死亡获得救赎。只有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够获得新生。杜尼雅的结局是美好的,她与哥哥的朋友拉祖米兴成就了美满的姻缘,并且决定去哥哥流放的城市一同开始新的生活。
索尼雅是个饱受苦难却依旧守护着善与爱的女子。尽管她一直到小说的第三部分才正式出场,但她却是当之无愧的女主角,她从精神上彻底应该并改变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命运。
索尼雅是马尔美拉多夫与前妻的女儿,卡捷琳娜是她的继母,透过卡捷琳娜悲惨的生活可以预见索尼雅的艰辛。为了养活家人,索尼雅不得不去出卖自己的肉体,靠着微薄的钱补贴家用,甚至不能住在家里。作为不幸和贫困的象征,索尼雅从没有过半句怨言,与杜尼雅不同的是,索尼雅没有那种反抗的精神,有的是更多的忍让和顺从。比如在她不得已要去出卖自己肉体的时候,她只说了一句:难道我非去干这种事不可吗?而不是简单坚定地说“我不去”。索尼雅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是有清醒认识的,这也是她比继母卡捷琳娜更容易生存下去的原因之一。在父亲死后,她奉卡捷琳娜之命去邀请拉斯科尔尼科夫,进门后“索尼雅坐下了,吓得几乎瑟瑟发抖,一边怯生生地朝那两个妇女(杜尼雅和其母亲)瞥了一眼。大概她自己也不明白,她怎么能坐在她们身边。一想到这点,她是那么惊慌,忽然又站了起来……”(《罪与罚》,第227页)一直以来,干着妓女营生的索尼雅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地位,所以当拉斯科尔尼科夫让她与自己的妹妹和母亲坐在一起的时候,索尼雅感觉到惊慌,继而站了起来,常年的不平等已经让索尼雅习惯低人一等,处处忍让,不做反抗。只有这样,她才能安稳的生存下去。
但是坚定的信仰让索尼雅一直甘受苦难,也正是这样的信念让拉斯科尔尼科夫开始思考,甚至质问索尼雅:“你的最深重的罪是你白白地毁了自己,出卖自己的灵魂。这还不可拍吗!你过着你那么痛恨的卑贱的生活,这还不可怕吗。……这么大的耻辱和这样的卑贱怎么能在你身上跟另一些与之对立的神圣的感情并存呢?还是投河自尽吧!……”(《罪与罚》,第312--313页)对拉斯科尔尼科夫来说,肉体和精神是并存的,不可分割的,他认为在生活的逼迫下走向这条可耻道路的索尼雅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支撑下来,但是索尼雅崇高的精神信仰一步步转变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超人哲学思想。她为拉斯科尔尼科夫念《新约全书》中拉撒路复活的故事是拉斯科尔尼科夫思想转变的重大转折点,因为他决定将自己杀人的事情告诉索尼雅,而索尼雅知晓后便劝他去自首,去为自己的过错赎罪。最终,在索尼雅的鼓励下,拉斯科尔尼科夫找到了解脱之路,在自首之前,跪在广场中央,怀着快乐和幸福的心情亲吻了大地。而当拉斯科尔尼科夫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时,索尼雅不离不弃,坚守在监狱的外面,盼望着与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相见,等待着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真心。
无疑,索尼雅的付出是有回报的,离开了原来的地方,在新的环境里,索尼雅过上了不再遭人唾弃的生活,并且终于在一场大病后获得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真心回应。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超人哲学最终被索尼雅的基督信仰击败,善和爱才能够真正带来解脱和幸福,暴力只能带来精神的孤独和恐惧。
杜尼雅和索尼雅用坚定的信仰征服了拉斯科尔尼科夫和其他人,对待不公平和不幸,只要能保存心中的善与爱,不怀远很,坚定不移的相信上帝,不使用任何残忍暴力非法的手段,就能获得精神的解脱,也只有这样才值得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总体而言,《罪与罚》中的每个女性都是具有社会性的,作者为她们分别设置了不同的身份、背景、经历以及结局,也以此呈现作者自己的女性观和宗教观。在这所有的女性形象中,都没能逃开一个共同的主题,即男性对女性而言的重要性:父亲对女儿,丈夫对妻子,儿子对母亲。贵妇人玛尔法,尽管有钱,但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要留住自己的丈夫,是丈夫的花心和残忍导致了玛尔法的精神悲剧;卡捷琳娜靠着自己父亲曾经荣耀一时,后因自己丈夫的身份转变而转变,直到嫁给三品文官马尔美拉多夫,彻底沦为下等人,但卡捷琳娜的疯和死却是在失去了无能的丈夫之后,正表明男性在女性心中的重要性;而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就更不用说,正是因为没有男性可以依靠,阿廖娜才会为了生存而心狠手辣。这些人都没能逃开死亡的结局,也正说明在男权社会中,如果失去了男性的保护,女性往往无法得到可靠的保障,也无法安稳的生活。而作为善与爱的守护者的索尼雅和杜尼雅也是如此,索尼雅找到了拉斯科尔尼科夫,并在拉斯科尔尼科夫获得心灵解脱后,有了获得新生的希望,杜尼雅因为有哥哥,一直怀着真挚的热情渴望一家团聚,而哥哥的喜怒也牵扯着她的喜怒,甚至为了哥哥单独去找斯维德里加依洛夫,后又因与拉祖米兴的婚姻而获得幸福。尽管杜尼雅向斯维德里加依洛夫开的一枪含有对男性社会地位反抗的意义,但最终她还是放下了枪,选择了妥协。男性在女性的生活中一直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
由此可见,陀思妥耶夫斯基用《罪与罚》为当时的广大女性找到的出路就是:不管身份地位,不管贫贱富贵,也不管肉体经受怎样的折磨,都应该坚持____的信仰,拒绝暴力行为,坚守住心中的善与爱,找到一个能够真正寄托的男性,在宗教中寻求精神的解脱。
注释:
①尼娜?珀利勘?斯特劳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女性问题》,宋庆文、温哲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9.
②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岳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459.
参考文献:
[1]尼娜?珀利勘?斯特劳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女性问题[M].宋庆文、温哲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冯增义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论稿[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四
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与义
姓名:朱世建 学号: 201407011007 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工作单位:诸城市昌城镇小学
内容摘要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其浓厚的悲剧色彩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他勇武超群 、人品出众 、义薄云天。他高傲自负,缺乏战略眼光,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是蜀汉政权的巨大损失。关羽这一有着明显性格缺点的失败英雄,作者在悲剧的结局中使他的人格进一步升华。
关键词 :关羽 ; 忠 ;义; 悲剧;命运。
《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著。该书将许多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各极其态。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钦佩。关羽,字云长,河北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可谓气宇轩昂,威风凛凛。关羽文武双全:他读过很多书,知春秋,明大义;他武功盖世,斩大将颜良、文丑,三战吕布等等。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关羽武艺超群,智勇双全,上报国家,下报黎庶,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在古今历史英雄画廊中,关羽是极为后人称道的艺术形象,人们用“武圣人”与孔子的“文圣人”并称于世。应该说,关羽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罗贯中笔下塑造的关羽是一位悲剧英雄形象,他所处的诸侯纷争,三国争霸的乱世社会环境,以及自身骄傲自矜、目中无人、缺乏战略眼光等性格弱点共同酿就了其败走麦城的悲惨结局。但正因为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知道关羽是个读书识礼,武艺超群,有胆有识的人。关羽的勇和吕布、张飞之流的勇不同,关羽的勇在于勇中有智,智中有义。孔子云: “君子有勇无义为乱”。(《论语?阳货》)就是说君子有勇不可无义,只一味的匹夫之勇难称得上真正的君子。关羽是真正的君子,是罗贯中笔下的兼高超武艺和义重如山与一体的义勇形象,其一生戎马生涯,为我们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英雄孤胆,无所畏惧。单刀赴东吴,更是他无畏胆略的极致 1
表现。当然,关羽的无所畏惧并不是蛮勇、肓勇。绝伦超群的武功是他藐视一切敌手的实力,“一身忠义”的浩然正气更是他超人胆量的源泉。
关羽的刚毅,常为世人称道。就连蜀汉的对立面孙权、曹操,以及他们手下的部将也是公认的。周瑜说他是“熊虎之将”,陆逊说他是“当世雄杰”,正是如此,刘备才放心让关羽留守荆州,独当一面。关羽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胆识过人、不畏艰难痛苦的英雄。
历史上的“刮骨疗毒”足能显示其坚强的毅力和超强的胆量。《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羽尝为流矢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 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关公这一壮举的描述更是绘声绘色,艺术上,作者善于层层蓄势,使本来并不复杂的情节显得起伏跌宕,并且运用衬托和对比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用众将士的“皆掩面失色”来衬托关羽的“全无痛苦之色,举棋自若”。使得关羽坚忍性格更加生色。华佗本是一代奇才,他那刮骨疗毒的方法也很奇特,而遇上关羽这样的奇人,三奇相结合,相映成趣,共同演义了一场小说史上的佳话。
关羽的智勇双全足智多谋在他镇守荆州时发动的襄樊战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关羽选择了十分有利的战机:(一)刘备刚得到汉中,又攻占了上庸等地,蜀汉士气正盛;(二)前不久孙权在东方进攻合肥,关羽可与孙权遥相呼应;(三)七八月间正是雨季,便于发挥关羽水军的优势。其次,关羽在进攻襄樊时,对孙权可能从后方偷袭,是有准备的,在后方留有相当多的军队,以备不测。第三,他指挥得当,机智勇猛。襄阳、襄樊两地隔汉江水相对,互为犄角,是曹军抗拒南方军的战略要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云长水淹七军。在这场战役里,关羽的勇猛、机智、锐利的眼光、卓绝的军事领导才能一并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人拍案叫绝。
“忠”与“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重要的两个方面,“忠”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本义指忠诚,尽心竭力,后有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 “义”主要指比较平等的朋友关系,兄弟关系,从真挚的情感出发,丝毫不带有利诱和强制的性质。关羽的忠,惊天地,泣鬼神。“身在曹营心在汉”流芳千古。曹操为了收买其心,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虽如此,仍未能收得关羽之心。后有人以诗叹曰:“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关羽的义,惊天动地。“华容道,捉放曹”众所周知。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礼待之恩和放行之情,不惜违背军令状,以身家性命当代价,在华容道捉又放曹操。当初若不是这样,可
能就不会有后来的晋朝了。
罗贯中笔下的关羽另一个性格特点是骄傲自负,目中无人,这是造成其败走麦城,惨遭杀害的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关羽是刘备政权中一名重要成员,五虎上将之首,他历尽坎坷,身经百战,为蜀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刘备尽忠尽义,可谓一代忠臣良将。然而关羽自身“刚而自矜,目中无人”的性格弱点却断送了蜀国大好河山。如同在蜀汉这局棋中,关羽这一子走错,兵败麦城,便落得个满盘皆输的结局。分析关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性格的成因我们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自身原因:创业时身经百战未尝做过别人的手下败将,唯一的一次失败还不是由于自己的武艺不如别人,还博得曹操的折节招降曲意相待,这何尝不是自己骄傲的资本?
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之势已定,刘备等人也有了荆州这块安身立命的地方,后来蜀汉版图节节扩张,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国,将荆州的防守大任交给关羽。关羽如此的受重用,于是他的骄傲,自负,目中无人,骄傲轻敌的性格弱点便慢慢滋生开来。
第二,外在因素:刘备定益州时,马超从汉中来降,关羽写信给诸葛亮,欲与马超比武,诸葛亮知关羽好胜,故回信说:“梦起(马超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琼,彭之徒,当于翼德并驾争先,犹未及髯公之绝伦逸群。”关羽得书后很高兴,像个孩子得家长夸奖般将信遍传给宾客们观看。诸葛亮的这个举措固然平息了事端,但无形中也进一步滋长了关羽的骄傲情绪。
关羽高傲自负,还表现在唯我是大,目中无人。无论对友,还是对敌都是如此。刘备攻取益州,汉中称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当刘备派费诗将封关羽的敕令送至樊城前线时,关羽竟看不起黄忠,大怒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烈!”不肯接受印绥。高傲自负自然容易麻痹轻敌,孙权大将吕蒙正是利用关羽的这一性格弱点设下圈套。夺取了荆州。关羽见此势,只得带领残兵败卒向西退守麦城,后在麦城突围后,依然一意孤行,不听谋士的劝谏,走小路最终被生擒,惨遭杀害,落得个凄凉的下场。
关羽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是本书中难得的有性格形成过程的人物,我们可以分析他的性格形成过程来看她最终悲剧的原因。
罗贯中笔下的关羽性格的悲剧性,首先在于他带有明显的社会和时代烙印。关羽自幼熟读兵书,识书知理,且武艺超群。忠心的希望能够作一个上报国家、下报黎庶的人,然而朝廷腐败,社会动荡,却使他被迫杀了仗势欺人的权贵,“逃亡江湖五六载”郁郁不得志。后遇上刘备张飞二人,桃园结义后,虽然情同手足,同食共寝,但是在诸侯割据、群雄角逐中
由于刘备没有地盘,只好寄人篱下,看着别人的眼色过日。关羽出身卑微,不得朝廷重用,尽受豪门士族的白眼,受尽侮辱。“温酒斩华雄”是常为后人称赞不已的情节,透过“小将愿往斩华雄首级,献于帐下”的疾呼,透过袁术“量一笑弓夫,安敢乱言,与我打出”的无理呵斥,透过“如不胜,请斩某头”的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和“銮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头,掷于地下,其酒尚温”这一系列的情节描述,与其说是表现了关羽过人的武艺和勇敢,不如说是表现了其不愿甘于人下的性格和久寄人篱下的悲剧处境。可以说,关羽前期一直随刘备过着沉于下僚,奔波劳碌的生活。
由此可见,由于关羽高傲自负,缺乏战略眼光,不能良好执行诸葛亮嘱咐的联吴抗曹的政策,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同时,由于他高傲自大,不能很好地团结部将共同抗敌,致使吕蒙的离间之计得逞,自己也妄送了性命。
综上所述,对于关羽这一有着明显性格缺点的失败英雄,作者毫不掩饰地描述了他对蜀汉集团灭亡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并没有因此而否定了他武艺超群,勇武忠义,忠肝义胆的正面形象,反而在悲剧的结局中使英雄人物的人格进一步升华,从而让亿万读者为之潸然泪下,产生无比同情和崇敬之情。关羽是当时时代下的悲剧英雄,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他的死之所以震撼我们的心灵,是因为在他的悲剧结局中,被否定的只是他性格的片面性,而他的义贯古今,英雄豪杰之气,永远会在历史英雄人物画廊之中熠熠发光。
参考文献:1罗贯中 《三国演义》 巴蜀书社 1998
2 《<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 1991 巴蜀书社,。
3 《三国演义学刊》 1986年第二期
4 陈寿 《三国志》中华书局 1959.
5 毛宗岗 《三国志读法》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1
6周思源 《周思源品赏三国人物》 中华书局 2014年8
7陈寿 《三国志》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年版
8 陈寿 《三国志?关羽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年版
有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关于语言应用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五
摘要: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从古到今流传下来很多经典名篇,学生如果可以对这些经典文学进行背诵,不仅可以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历史,还能增加汉语言的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语言应用;汉语言文学
一、汉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作用
作为汉语言专业讲师,应该强化学生对汉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对语言意境分析的能力,这也是丰富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所以,汉语言的使用和意境分析是所有汉语言专业学习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能够灵活使用,否则,语言就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汉语言的应用也就促成了汉语言的使用意境。语文知识的形成与汉语言素养强化相得益彰。例如,在形容风景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风光旖旎、风景秀丽”,如果用作“风光靓丽,风景艳丽”,不仅读起来拗口,就连基本意思也被扭曲,让美丽的风景变得艳俗无比,让人无语。虽然四个词语单独拎出来都是形容词,但是用法差别很大。所以,汉语言的应用会直接影响语境的塑造,说“风光旖旎、风景秀丽”人们会眼前一亮,甚至可以想象出美好的景色,但是如果用“靓丽、艳丽”形容风景,只会让人们倒胃口,很难找到美的感觉。
2、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除了需要语言交流,还需要借助安静、舒适的文学阅读来提高修养。所以,在品读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需要对汉语言的使用环境进行了解,还要对语言的使用意境进行深入地了解。如果不了解汉语言的使用方法和意境,就无法安心阅读,也不能完全理解文学作品中极尽深刻而优美的语言。例如,在欣赏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后四句包含作者所有的寄托:“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简单的语言朴素明朗却又隽永清新,作者对世界充满希望,充满感恩,善良虔诚的祈祷,愿每一个人在尘世间都可以获得幸福,而自己却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仅仅依靠语言根本无法理解全诗的深刻内涵,必须深入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才能在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诗歌。所以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文学鉴赏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欣赏者的审美观也会更加准确和健康。
二、如何提高汉语言的使用和意境分析能力
1、增加阅读、朗读的训练
朗读是学习语言最好的途径之一,增加文章的阅读量,可以让学生尽快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所以,增加阅读量有助于理解汉语的应用,同时汉语言的意境分析能力会逐渐提高。最终,学生可以准确把握文章的基调,易于挖掘文章深处的含义,提高对汉语言的应用和分析。
2、增加必要的背诵
背诵是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无论中国人学习外国语言还是外国人学习汉语,增加背诵量必然会提高语言的运用水平。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从古到今流传下来很多经典名篇,学生如果可以对这些经典文学进行背诵,不仅可以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历史,还能增加汉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最终,通过深刻记忆,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经据典,增加文章的亮点,提高文章的层次,使文章更具有灵性。
参考文献
1、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伍建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1541
2、基于学术BBS的信息交流研究——以北大中文论坛的汉语言文学版为例邱均平;熊尊妍;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08-1531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篇六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议《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作者:
学校:
年级:
指导教师:
论《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内容摘要:《范进中举》通过强烈的对比、夸张、白描、细节描写等,突出了作者吴敬梓独具匠心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范进、中举、讽刺艺术、“慼而能谐,婉而能讽”。
中国很少真正的讽刺小说。如果说,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创,在老舍、张天翼、沙汀手中得到发展并初步成熟,到了钱钟书《围城》一书里日臻完善。那么,请将讽刺小说的历史再往前推,你会发现《儒林外史》当数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作者吴敬梓本人曾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之苦。因此,在《儒林外史》中,他运用犀利的笔法,通过对人物外形的勾勒、对比、细节描写等,运用炉火纯青的讽刺艺术无情的抨击了明清时期僵化、腐朽的科举制度。
《范进中举》节选《儒林外史》第三回,是全书最精彩的片断之一。本故事在结构上自成首尾,是一篇独立的短篇小说。但在思想和艺术特色上却充分体现了《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范进中举》既是喜剧,也是悲剧,鲁迅先生曾精辟地概括道:“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也就是寓庄于谐,寓悲愤于嬉笑怒骂中。那么,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进行讽刺,才形成了如此显著的讽刺艺术特色呢?
首先:运用强烈的对比来达到讽刺效果。
故事围绕着范进中举前后展开。在作品中,作者始终没有说过一句褒贬爱憎的话,它让讽刺对象的形象、行为、内心因范进中举而产生自我矛盾,丑态百出,从而淋漓尽致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和人们的病态心理。
对比度最鲜明、最强烈、最精彩的要算范进的岳父胡屠户了。范进中秀才时,胡屠户“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去贺喜,进门却开口就骂范进是“现世宝”,最后将“贺礼”吃光喝光后“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当范进去找他借盘绕参加乡试时,却被他“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喷头”,范进被他骂得“摸门不着”。此时的胡屠户是何等的高傲、自私冷酷、粗野霸道。然而当范进中举后,他马上又带着不同的贺礼上门去了,连连夸赞女婿是“天上的文曲星”,甚至范进喜极而疯需要他用巴掌将其打醒时,他忙说“天上的星宿打不得。”最后迫于无奈,连喝了两碗酒壮胆之后才“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范进回家途中,他一路上低着头为范进扯了几十回皱了的衣后襟,当他得了范进的赏银时,是如此的虚伪,如此的贪婪。此时,一个活脱脱的市侩小人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眼前,他是如此的前倨后恭,嫌贪爱富,一付奴颜媚骨与之前高傲的胡屠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样的对比更加增强了讽刺效果,让我们看到了在那腐朽的科举制度背景下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还有那拥有“万贯家私”的张静斋,在范进中举前从未曾听说过此人,然而在范进中举后,这位“大人物”却主动登门“攀谈”来了,又送银子,又送房,一下子从“一向有失亲近”变成“年谊世好”“至亲骨肉”了。这时范进的门前从以前的门庭冷清到如今的门庭若市,这是何等大的对比。
还有那些与范进同处于社会底层的左邻右舍们,在那个病态社会的熏染下,心灵变得冷酷而扭曲。范进中举前,邻居无人借他一文钱,甚至于他与老母亲饿了两三天,也没有一个邻居送来一口救命粮。这是一群将自己深深隐藏起来的,冷漠的邻居。可是当范进中举之后,这群邻居却蜂拥而至,他们前来贺喜,看热闹,甚至于慷慨地从家里拿出鸡蛋酒米、鸡款待报子。范进发疯后,众人齐想办法齐动手一起救治“老爷”的疯病。就连范进发疯时跑丢的那只鞋,也有人特意去寻来“替他穿上”。众邻居极尽谄媚讨好之能势,丑态百出。
就算范进本人在中举前后的区别都是如此的强烈。中举前,范进生活落迫,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受尽世人的白眼和嘲讽,尤其是其岳父胡屠户对他更是开口便骂,肆意羞辱。而面对“岳父”的责骂和羞辱,他已习惯于逆来顺爱,低眉顺眼的认为“岳父见教的是”。长期的科考失败让范进长期备受“希望”和“失望”的折磨,在这种折磨的交织下他“卑怯屈辱”的性格形成是必然的。终有一天他“中了”,却也“疯了”,这极度欢乐的一瞬转眼被逆转,让人在觉得可笑的同时不禁悲从中来,这样的对比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范进几十年赴考的辛酸悲苦。正当我们同情他时,事情又出现了转机——他醒了。醒来后的范进由于社会地位的提高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所以,对平日惧怕的胡屠户也不怕了,称呼也由之前的“岳父”改为“老爹”了。作者通过中举前后境遇和心态的强烈对比,把范进醉心功名、灵魂卑劣的腐儒形象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了,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意味。
作者就是通过这几组强烈的对比,十分真实地表现了整个社会追求功名,向往富贵的普遍倾向。正是在这种恶浊的社会空气的引诱下,在由科举考试制度造成的社会环境中,范进才会那样舍生忘死、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举业的成功。这种从人物关系和社会环境着眼去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表现了《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现实主义特色。
其次,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增强讽刺效果。
作者写人叙事,不是精雕细刻,而是掀取了最能突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典型细节进行夸张,从而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比如: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的精彩片段就是一例。范进“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中举发疯”在当时的士人中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会有的实情”,作者却将范进发疯时的动作进行了细致而夸张的描写,通过“一拍、一笑、一跌”几个动作,将范进每一次赴试都充满希望和幻想,可每一次都失望而归,以至于当他真的中举时他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刺激时的心理刻画深入木三分。发疯的描写是夸张的,可是范进的发疯又有其社会原因和心理依据,因而又是“真实存在”的。
再次,白描手法也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作者对讽刺对象从不直接评说,而是以客观的态度,描摹人物言行,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写来似乎非常冷静客观,但爱憎情感却十分鲜明,这是本篇讽刺艺术的突出之处。如张静斋拜会新贵范老爷的场面,就很有特色。张静斋与范进根本没有什么瓜葛,连他自己也承认“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可是一听到范进中举,不用分说,就急不可耐地前来恭贺,开口“亲切的世兄弟”,闭口“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与范进称兄道弟,送了银子又送房子。作者对他无一贬词,完全是客观的描摹。然而张静斋那种虚伪面貌掩盖下的结交新贵,攀附权贵的居心,已经跃然纸上,赤裸裸地展现出来了。
最后,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也极具讽刺性。
文中多次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增强文章讽刺效果。其中,最精辟的莫过于篇末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通过这一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胡屠户贪婪而又虚伪的内心活动昭然若揭,他见财心喜,所以“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可他又不得不假意推让,推让的同时他又怕弄假成真,生怕到手的银子飞了,所以他的手慢吞吞的“舒过来”,却仍紧攥着拳头,刻画了他口是心非的嘴脸,一听范进是真心相送时,他就不再“客气”,“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此时,他的动作做得那么快,跟“舒过来”时的不爽快形成鲜明对比,作者用“攥”、“舒”、“缩”、“揣”四个字便将他那贪图钱财的小人相被表现得惟妙惟肖。
细节的真实生动,语言的简洁准确,传神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强了小说讽刺艺术的魅力。
纵观《范进中举》一文,吴敬梓正是借助对比、夸张、白描及细节描写等这些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来体现出它独特的讽刺艺术。在讽刺艺术的刻画下,作者不仅写出了科举制度外在的种种弊端,而且将他锐利的笔触深入到被科举制度折磨、毒害的人物被扭曲的灵魂深处,因而《儒林外史》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就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小说行文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而字里行间却时时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悲愤和哀痛。正应了鲁迅先生所指出的《儒林外史》“慼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儒林外史》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
《儒林外史与江南士绅生活》(顾鸣塘)
《漫说儒林外史》(张国风)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6篇《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