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

计算机仿真论文优秀9篇

众鼎号分享 23316

众鼎号 分享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众鼎号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9篇《计算机仿真论文》,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计算机仿真论文范文 篇一

1.1计算机仿真软件

制造业是我国当前的主力发展领域,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这其中就涵盖着机械制造以及各种型材的制造等。制造业在当前所面临的是产品的竞争,所以要在具体的指标上要能够得到满足,要求产品的价格是最低的,以及以短时间完成从概念设计到产品上市这一过程,要能够对客户的需求的到满足,对产品所提供的服务要是最好的。为此我国在计算机仿真软件的使用上就显得非常必要,这几个软件主要是一体化制造系统仿真软件,这一软件主要是在车间设计和分析的建模以及仿真软件,在具体的功能上主要有自动生成离散事件仿真模型,并能够对这一模型进行仿真。另外就是在制造车间的生产计划和工艺路径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输入,既能够通过手工进行输入同时也能够通过工艺规划的模块进行读入。再者就是加工过程仿真器,为能够有效的价格产品设计和开发周期得到有效缩短,在CIMS当中尤其是强调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集成,也就是要求从CAD输出产品设计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送到计算机辅助加工工艺规划系统,并使其产生刀位轨迹文件。为能够有效确保加工工艺的合理性及NC代码正确,要对真实零件切削加工前进行一次试切削。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就是通过木模进行替代真实的零件,这显然会对开发的周期有着延长,并在成本上也会比较高。针对加工过程仿真器可以为CAM/CAD集成,尤其是检验NC代码正确性和减少加工过程的碰撞干涉提供支持,所以在这一软件的应用下能够起到部分的代替试切的作用。

1.2计算机仿真在轧钢工艺中的实际应用

现场生产中,小规格的圆钢在冷床上的运动方式和一般圆钢有着很大区别,故此要对冷床的基本结构及原理等进行研究,在计算机上根据建立运动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后,结果表明当前生产的最小规格圆钢能够利用现有冷床进行生产。研究当中涉及到的冷床是步进回转式冷床,具有两种齿板,分别是V型齿板及U型齿板,借助它们相互错动使得圆钢一方面做步进运动,而另一方面绕其自身轴进行旋转。针对这一结构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仿真机现场实验,要能够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半径小的圆钢方面可能在翻过V形的齿轮的第二个齿峰的过程中,不能和第二个V形齿的左壁相接触,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属于冷床翻钢的极限。主要就是造成翻钢的过程中会有不稳定的情况发生,这样就造成了冷却不均。根据这一图示就能看出,在V形齿的第二齿峰和小圆钢那样相交或是相切的过程中,U形齿会向下向前,而V形齿则是向上向后,这样就会出现翻钢的情况,这只是必要的条件。然后根据磨损的情况和具体的规格进行仿真实验,针对不同型号的圆钢进行建模和仿真,正常情况下对90号钢进行分析,从实际的仿真计算以及表现情况能够看出小圆钢在冷床上运动的比较稳定冷却效果较好。而75号钢的仿真系统当中的数字模拟仿真,冷床上运动稳定冷却效果佳,但在稳定性方面相对较差。

2结语

计算机仿真论文范文 篇二

本文针对不同的变电站构件类型,研究其标准化方法,从而可选取标准化构件进行组合和建模。特别是在多排架结构建模时,如果没有标准构件库,模型的建立将需要繁琐的手工设置,变得非常复杂,影响模型的质量。标准化的构件能够帮助设计师迅速建立起复杂模型,同时也能保证模型的质量,提高设计效率。因此,提供一套标准的构件模型库就变得十分必要。

2变电站塔架的标准化

本文研究的建模系统向用户提供了110kV、220kV、500kV、750kV四种变电站类型下常见梁、柱形式的建模。它主要包含圆钢梁、三角形格构梁(三种形式)、四边形格构梁(两种形式)、圆钢柱、人字柱和格构柱等。

2.1圆钢梁和圆钢柱

圆钢梁和圆钢柱是110kV变电站类型中常见结构。圆钢梁的主要描述参数为横向段杆数、每段杆长度;圆钢柱的描述参数包括柱高度、地线柱高度。另外,圆钢梁在实际工程中会设置挂线点,电线从挂线点处穿过;圆钢柱上的地线挂点处会有地线挂载,默认为地线柱的最高点。要特别注明的是,一般提到的杆,其描述参数有起始位置、结束位置、截面类型、材料类型等。

2.2人字柱(A柱)

人字柱常用在220kV和500kV变电站中,采用三角支撑使结构更加稳定,在柱顶处设置连接支架,用于支撑梁。描述人字柱的特性,从下往上讲:第一是根开尺寸,就是底部叉开的Y向宽度;第二是是否有端撑,即是否存在第三条支撑柱,如有则需要指定端撑的X向根开宽度;第三是顶部宽度,人字柱的顶部一般会设立面积不大的操作平台,一般为两边支撑柱截面面积之和的二分之一;第四是柱分段数,在段与段间设置横撑,横撑的长度由以上参数可以计算;第五是地线柱设置,同圆钢柱;第六是避雷针设置,一般提供用户选择,不为必须,避雷针也可配置分段数和长度,并可设置每段截面属性,一般截面设置形式为从下往上越来越细。

2.3三角形格构梁

三角形格构梁拥有三种形式,其特征描述主要包含以下部分:第一是偏心尺寸,即梁与柱之间的间隙距离;第二是横向分段数,每一段的长度属性;第三是段与段之间的属性,包含是否有立杆,立杆中是否有腹杆,段结尾处是否为挂线点;第四为梁的底部宽度和垂直高度,如有起拱则最高起拱处拱起高度。为三角形I型格构梁模型示意。该类型梁的特点如下:首个横向段顶部不存在主杆,每一段的斜撑起点与上一段斜撑终点相连;模型的斜撑呈之字型前后相连。因此,该模型建模时必须保证模型的总跨数为偶数。为三角形II型格构梁模型示意。该类型该类型梁的特点为在其2~3段处有一个折点,梁的起始宽度小于梁最大宽度。梁底部的斜撑形式为交叉形,而侧面的形式则呈以中心段为轴左右对称型。并且,此种类型每一段都存在立杆。因此,该类型在标准化时需额外提供折点,而不需要选择立杆选项。

2.4格构柱

格构柱常用在500kV以上级别的变电站中,其特点是具有高度优势,当承载高压电线时可大大降低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展示了工程中使用的格构柱。格构柱模型是由多个竖向的段叠加而成,段与段之间由横向的隔层隔开,每一段有四个面,每一面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该结构标准化定义,重点在于定义每一段。具体来说,可将每一段分为前后左右四个面,前后面相同,左右面相同;每一面拥有底部宽度、顶部宽度和高度三个几何属性;每一面的支撑杆件的形式一般为以下五种形式之一:“/”、“×”、“>”、“”、“”。段与段间的隔层一般为交叉型结构,故此处仅需要提供截面定义接口即可。

2.5四边形格构梁

四边形格构梁包含两种形式,其横截面均为四边形。四边形I型格构梁与人字柱结合使用,在500kV变电站中较为常见。而四边形II型格构梁则与格构柱结合使用,在750kV中较为常用。展示了750kV变电站中,格构柱和格构梁结合使用的情况。四边形I型格构梁模型图,其底面为交叉型斜撑组成,侧面和顶面为“之”字相连形式斜撑。与三角形格构梁相同,描述其特征也需要描述横向段数、每段长度、结构整体宽度和长度等。每一段之间的腹杆也需要进行定义,如腹杆类型和截面等。该格构梁的首段也没有立杆,故分段数需要为偶数形式。四边形II型格构梁模型图,与I型不同。它在两侧存在额外的支撑,可以与格构柱连接。因此,该模型在定义时还需要提供该支撑部分的参数定义。以上详细介绍了每一种构件的标准定义方法和描述参数,通过这些参数的研究和定义,为构件的计算机模型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3变电站塔架的建模方法

针对上述构件的计算机模型设计,提出构件的计算机建模方法。在构件的计算机表示设计中,Component为构件顶级父类,为每一个构件提供了Name属性。另外,构件的建模需要提供一个初始原点,即Zero-Point,根据构件的参数和该ZeroPoint,调用Genera-lElements生成构件。Pole类为柱构件的公共父类,提供了两个公共方法:GetHeight为得到构件的总高度,即柱本身、地线柱、避雷针的高度之和;GetBottomPoints为得到构件地面支撑点。Pole类有三个子类,即圆钢柱、LinePole、人字柱APole和格构柱GridPole。LinePole可以设置其柱身高度PoleHeight和地线柱GroundColumn;APole可以设置其底部宽度BottomWidth、顶部宽度Top-Width、地线柱GroundColumn、避雷针LightRod、垂直段VerticalParts等;GridPole可设置的主要为垂直段VerticalParts和最上部段的顶部宽度TopWidth。除此之外,GridPole提供了一个自动计算段宽度的方法AutoCaculateParts。Beam为梁构件的公共父类,提供了两个公共方法:GetLength为得到构件的横向全长;Eccentricity-Length为偏心距离,即梁与柱结合建模时,梁连接点到柱连接点距离,一般在这里安装连接件。Beam有三个子类,即圆钢梁LineBeam、三角形格构梁Rect-angleBeam和四边形格构梁QuadrangleBeam,分别表示三种常见梁构件。其中,LineBeam的设置只包含线形横向段LineParts;RectangleBeam包含有宽度Width、高度Height、横向段HorizontalParts、挠度De-flection、梁类型BeamType等的设置。Deflection是指梁最高处的拱起高度;QuadrangleBeam中除了这些属性之外,还包含与格构柱连接处的属性设置StandBarWidth和StandBarHeight。除了主要的Pole和Beam构件之外,还有其包含的子构件。LightRod即避雷针构件,其提供了分段数Parts设置,以及每段的截面类型SectionName和长度Lengtj;GroundColumn为地线柱构件,其提供了高度Height和截面的设置SectionName;Horizon-Part为水平向的段构件,VerticalPart为垂直向的段构件,一般包含段的长度Length和一些特点属性。上述基础对象模型构成了变电站塔架的基本构件库,为模型的计算机实时建模和分析提供了支持。

4结论

计算机仿真论文范文 篇三

仿真系统是根据对所研究的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提取里面关键的数据,构建和现实的系统对应的模型。,模型与仿真的程序通过确认和验证,在再该实验的基础之上进行模型的仿真•实验,按照模拟系统的运行进程,对状态这个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动态的规律进行观察,根据采集的数据和分析统计,来得到通过仿真后的系统参数统计特点,按照这个统计来评估判断系统真实的参数与性能,给决策供给辅数据。虚拟的仿真是运用系统,计算机,概率论以及数理学为基础,并结合其他领域的应用与技术上的特点,慢慢发展的技术,而且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根据各学科的变化,虚拟性的仿真也逐渐的得到发展,已经是现代最活跃的技术。如果从原理上说,虚拟的现实性仿真就是让仿真和VR技术组合在一起,不过这种组合不是表面上的简单组合,而是把两种系统的特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实际应用中,虚拟仿真也是一种体验VitualWorld和具有可创建性的电脑系统。这样的虚拟性世界是电脑生成的,同时也是现实的再现,还可以是想象中构思出的世界,户主可以通过听觉,触觉以及视觉等多种通道来与虚拟性世界交流。它是通过仿真的形式创造出一个可以实时的对实体对象的互相作用和变化进行反映的三维度幻真世界,经过头盔式显示屏,信息手套一些起辅助作用的传感器,给用户提供一个可以观测可以交互的三维度视图。可让用户直接的参与到仿真的对象探索里面,探索环境作用下的变化,以及沉浸的感觉。虚拟现实是综合利用电脑技术,图形学,电脑视觉,视觉的生理学,仿真科技,微型电子,多媒体,信息,三维显示,,测量和传感,语音的识别,集成技术,人机的接口,网络工程等一些高科技的集成成果。它的逼真性能与实时的交互特性给系统的仿真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2可视化的技术

可视化技术利用的是电脑图形学与图像的处理,把数据通过图形的形式在显示屏上呈现出来的互相处理的方法技术与理论。它涵盖的领域有电脑图形学,图形的处理,电脑视觉,电脑设计等,是对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的处理,分析决策的一种综合的技术。这种技术在电脑中是最先应用的,而且逐渐的形成了科学电脑可视化这个重要的分支。科学电脑可视化可以将包含测量得到的数据,图形,或者是电脑中出现的数字数据转化成更加直观,可以用图像展示出来的信息随时间空间进行变化的物理量或现象再展现给研究人员,让他们可以观察,计算与模拟。自从一九七八年科学电脑可视化被提出后,它在各个工程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发展应用。令人更诧异的是现在虚拟的现实科技可以把人们带入一个三维度,多媒体虚拟空间,让人们能够遨游远古城堡和浩瀚宇宙。这一些科技都已经开始应用到了手机开发中。这些的所有都是靠着电脑可视化和图形科技快速发展。我们对于电脑的可视化研究已有着非常漫长的历程了,其中产生出大量可视化设备,如SGI企业所推出的三维GL图形库的表象是很突出的,使用简单功能还很强大。使用GL进行开发的三维度软件受到许多专业的人士欢迎,这样的应用已经发展到了产品的设计,建筑,医学,地球的科学等一些高领域。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G也已进一步的发展为OpenGL,并被认为是性能最高的图形与互相交换式情景的处理标准。现在涵盖ATT企业的UNIX软件的实验室,IBM,DEC,SUN,HP,Microsoft与SGI几家公司在内的而且在电脑的市场有着强大的领导价值的大型公司都是采用OpenGL图形的标准。值得关注的是,因微软公司在WindowsNT里面提供的OpenGL图形的标准,所以OpenGL将会在电脑里面广泛的应用,特别是OpenGL三维度图形的加速卡与微型计算机图形的工作站推出,使得人们可在微型计算机上完成三维度图形的应用。就像电子CAD的设计,模拟仿真,三维的游戏等等,这样就可以更加方便有机会利用OpenGL以及它的软件进行自己三维度图形的实际建立。

3在手机与电子的通讯领域应用广泛

就拿电子这个行业来说,在无可遵循的规范情况之下,MNSC对所有种类的问题提供出了高效相应的解决措施。它的强大产品群体能够处理各个领域出现的问题,这些产品不仅能够独立的解决有关行业的问题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共同解决这些问题,给出相对的仿真联合分析。

3.1于手机电子产业结构的分析应用

虚拟仿真实验可通过相关的软件完成结构的分析,有着强大的屈曲,静力,动力的高级响应,随机的振动,复合的材料,灵敏度的设计与优化,扩展优化,动力学显式,动力学隐式等多方面分析的功能。显示了国际某著名磁盘驱动器生产商,以及美国宇航局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对火星探路者天线装置结构优化分析的情况。

3.2虚拟仿真技术在手机跌落、碰撞等分析中的应用

虚拟仿真实验可以给出非线性程度很高的瞬时动力学的分析能力,给电子类产品碰撞,跌落等一些分析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法,是分析电子类产品碰撞,跌落不可缺少的工具。就是某有名手机上产厂家对手机进行跌落的分析。

3.3虚拟仿真技术在运动的系统以及仿真,控制的系统仿真中应用

根据虚拟的仿真科技能够实行运动学与动力学的仿真,可对电子类产品的机械性能与运动特点进行研究。就是ABB公司的机器人运动的仿真以及三菱电子开关作动的仿真,实现了完美的控制-液压-运动-结构联合仿真系统。

4总结

计算机仿真论文 篇四

1.1情景教学

在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内容中,概念多、难点多、数学推导多,同时还会涉及到非线性分析法,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觉得枯燥、难学。通过实验展示可以使教学中的难点得到化解。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受到空间和时间条件的限制,在实际教学中实物演示受到了制约。在高频电子线路教学中要找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难点、抽象点,要准备例如振荡器平衡的调制系数、稳定条件等多个仿真实验,在课堂情境教学中应用,为学生在认识上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提高教学效率。

1.2课程统筹教学

通常情况下,在高频电子线路教学中,理论课与实验课是分开的,两者相互独立,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情况,主要表现在时间和内容上脱节,教学过程中的验证性试验无法在及时的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导致了教学效果大大降低。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整性经常会对一些操作简单、结论明显的实验也安排相应的实验环节,这浪费了实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这一现象进行合理改革,对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的内容进行统筹,课堂教学结束后,应当安排相应的验证性实验;部分理论课程可以在实验课程上进行,可以一边做实验一边传授理论知识。针对每个验证性实验,设计相应的仿真预习,利用计算机仿真代替实验内容,通过预习报告的方式完成。通过实践证明,采用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解决了教学时间,而且提高了学生在自我学习中的管理能力。此外,计算机仿真通过计算机对实验条件和环境进行了模拟,学生可以进行多次实验,并且可以对实验过程中的参数进行自行修改,这样不仅缩短了实验时间,而且对实验设备也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而给设备造成损伤。

2仿真教学应用实例

Multisim11是高频电子线路教学中经常被应用的一种软件,仿真分析具体步骤如下:依据设计和原理创建电路原理图,然后依据实验情况对电路图选项进行设置,开启仿真开关,使电路运行,再借助仿真仪器,获取理想的仿真结果。解调、调制电路是组成通信设备的重要部分,解调和调制方式对系统的性能有着巨大影响,同时也是在高频电子线路学习中的难点。

2.1普通AM(调幅)信号波形仿真

调幅是振幅调制的简称,调幅包括:抑制载波、普通调幅等,普通调幅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其余调幅都是有普通调幅演变来的。依据调幅信号形成的基本原理,在Multisim11下创建普通调幅电路,开启仿真后可以可在双踪示波器上看到低频调制信号与普通调幅信号波形对比图。对直流电压V3进行调整,使电路调幅系数进行改变但V3与1V相等时,调幅系数将超过1,则为方正波形,发生调幅现象,已调波在〖www.1126888.com〗经历检波后将无法恢复到原有的形态,属于严重失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尽量避免此现象的发生。

2.2二极管包络检波器仿真波形

二极管构成的包络检波器性能强,结构简单,因此被广泛应用与检波电路教学中,经过解调后输出的信号能够对输入信号的包络进行合理反映,仿真电路如图4所示。开启仿真,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便可得到获得调解后信号与输入信号两者的对比。但在对电路参数调整过程中,如果没有对电路参数进行正确选择,二级管包络检波器在实际工作中极有可能发生负峰切割失真和惰性失真。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重电路参数的调整。

3计算机仿真应用需要做好辅助工作

(1)整合教学内容对课堂、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使用计算机仿真前,教师需要做大量工作。首先,教师要对教学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统筹。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哪些部分课堂讲解的内容需要利用计算机仿真代替,哪些教学内容应当通过计算机仿真演示,又有哪些内容使需要通过计算机仿真对学生进行指导。

(2)编制辅助教学手册对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后,教学应当精细编制辅助教学手册,对进行过程进行指导。辅助教学手册中的内容应当通俗易懂,计算机仿真的思路、目的、步骤等内容要言简意赅,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3)改革考核制度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主要手段,既然在高频电子线路教学中引入了计算机仿真,那么在考核中也应当有所体现。在考核过程中不仅要涵盖大纲的教学要求,同时也要加入计算机仿真考核。在考核上应当做出合理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总成绩的构成上。通过实践应用表明,合理的考核结构,不仅能够使计算机仿真教学在高频电子线路教学中起到更好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督促作用。

4结语

计算机仿真 篇五

关键词:仿真计算机;实施网络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9

计算机技术自诞生之日距今已经有六十多年来,经过六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以其实用性和便利性成为了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三维视景仿真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中的重要类别,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实用性等显著特点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计算机仿真技术是运用计算机科学,建立被仿真对象的系统模型,在一定的条件下对被仿真对象进行动态实验的一项高端、综合性技术。人们可以利用这种实验获得尽量逼真的信息。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仿真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最为普遍的运用,并且创造了虚拟现实这样的流行词汇。三维视景仿真技术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全部技术应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融合了图片处理、多媒体、信息合成、显示等最新的高端技术,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1 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的特征

由于不同的反震计算机具有不同的内存容量、接口、运算速度等特点,因此,在半实物反正计算机系统中曾先后采用了模拟计算机、数模混合计算机、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等不同特性的仿真计算机。我国的YE―2和AD100等仿真计算机代表了当前仿真计算机在国内的最高水平,目前,已经在精确制导武器等高、精、尖领域得到了十分普遍的应用。

1.1 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的特征。YE―2和AD100等两类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在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中运用了异构同步并行多处理机和广播型数据总线的方式,从而提高了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的存储容量,从而提高了其运行速度。二是专门为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设计了仿真语言,此种仿真语言简单、实用,编程简便,并且在其中还增加了数值积分算法模板,提高了使用效率,三是接口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接口提取速度的稳定性,都保证仿真系统可以实现无仿真计算机的无缝对接,使得技术的硬件系统的得到有效的保障。除此之外,其还存在着能够为精确仿真计算帧时进行定时的优势。

1.2 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的缺陷。YE―2和AD100等两类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具有如下缺陷:一是数字接口技术还存在不足。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能够提供十分全面的接口,但这些接口基本还是使用了模拟量接口,数字接口仪可以适用的总线形式不多,同时,接口在传输速度和距离等多种方面存在不足的情形,不能很好地满足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的使用需求。二是维护起来不方便。由于该类型的专用数字计算机运用了专门的设计构造,因此,该类型的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和一般的计算机存在比较大的区别,在进行维护时,需要专门的熟悉该中计算机的人员进行维护,一旦该计算机出现故障,需要维修,其所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耗费的费用较大。因此,可能会对实验的进度造成不利的影响,需要予以注意。

1.3 仿真计算机的未来发展方向。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在经历过一段发展后,由于其存在的缺陷较多,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实际的需要。仿真控制设备以及管理中使用的计算机都具有形式多样的应用软件和各种类型的接口。提高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系统应用的关键是寻找到一种新型的模式,使其既具有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的优势,而且还能满足高速实时数字接口的使用需要。当然,这样的需要也是航空精确制导武器中对仿真计算的需求,也是仿真计算机未来发展的方向。

2 仿真技术及实时网络技术的发展

2.1 实时网络技术应用。虽然高速接口形式比较多,可是仿真计算机系统在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信息共享,也就是多台设备可以共享信息。比如,对于某个目标信息而言,需要使用到特征信号生成设备、目标移动仿真设备以及数据链传输仿真设备等。由于仿真计算机系统十分复杂,系统内信息的交换很多,因此,使得系统设备的规模比较大。由于仿真计算机信息处理上的上述特点,因此,传统的点对点的接口形式不应当采用。但广播式、网络式等交互式接口形式可以满足仿真计算机的上述特点和要求。对于精确制导武器中所运用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而言,还要求各个信息节点能够实现信息的同步更新,也就意味着,信息传输的要具有很高的时效性,传输过程中尽量减少延迟。光纤反射内存映射式实时网络技术,也就是RT―net,通过研究分析,基本可以达到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要求。这种技术的特点是通过映射式的信息传达技术,将信息节点中某一个节点的信息能够自动映射到全部信息节点。因为映射的过程由硬件主导,系统信息传输的延迟较小。延迟较小也就意味着信息传输的高速性,也就能满足信息同步跟新的需求。这种RT―net网络通常具有两种拓扑网络结构。第一种是环行拓扑,第二种是星型网络结构,也就是通过由HUB实时连接的网络。RT―net网络技术将信息数据传输到任何一个信息节点的迟延较小,能够满足信息同步更新的要求。并且,假如其中一个信息节点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到其他节点的正常运行。因此,这点使得运用该种技术不需要让所有的设备都开机。RT―net的运行模式比较简单,在分布式的仿真计算机系统内,接插一个RT―net卡在每一台节点机上,再安装相应的驱动软件,就可以读写数据了。当数据被读写之后,RT―net卡将数据自动地传输到其他安装有RT―net的节点上。因此,有权限的访问者,只需要访问一个RT―net卡插接的节点即可。

2.2 仿真技术及和实时网络技术综合应用。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被仿真工作站替换的可行性比较高,因为二者的软件内置大致相同,通过进行软件移植。实时网络在仿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二次应用和开发是仿真系统集成的关键所在,需要做如下的工作。一是做好仿真工作站与实时网络接口形式的检查;二是对仿真设备进行适应性修改以适应控制计算机的配置和特性,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如果有必要的,还应当对驱动卡、程序进行相应的更改,以简化应用开发的工作。三是建立共享存储容量内存分配表。因为需要对信息进行实时共享,所以统一分配数据存储地址,对于注册信息、节点信息与状态标志、时钟信息等进行相关的规定。

3 新时期仿真计算机和实时网络技术的发展

在进行计算机的选型上不仅要考虑上仿真计算机的读取速度和内存容量,还要考虑到数字接口能力这一重要的选型要素。即要求所选的仿真计算机必须保证仿真系统对大量实时数据交换的稳定性,另外,仿真计算机还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实体本有的资源。在现如今,随着网络技术高速发展,我们必须时刻保证仿真技术信息的实时性,并且能够及时的实现多设备信息的高度共享。新时期仿真计算机和实时网络技术的发展,必将是沿着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迅捷和实时的实现信息的处理和共享方向前行。

4 结束语

本论文主要通过首先分析研究目前的仿真技术中,专用数字仿真计算机的主要特征以及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根据存在的漏洞,科学合理的指出了仿真计算机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对当前我国的实时网络技术应用的技术特点和现状做了一定的分析和总结;最后简要的介绍了如何实现仿真技术和实时网络技术在计算机中的综合应用。不难发现,随着我国仿真技术和实时网络技术在仿真计算机中的综合应用的不断加强,仿真计算机的性能和效率将会进一步得到提高,也将会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计算机仿真 篇六

[关键词]仿真实验实验教学

一、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仿真就是将一个描述实际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第二次模型化,变成一个能够采用计算机运算求解的仿真模型,并在计算机内进行运转的过程,以此获得有关实际系统的定量信息、数据或资料,深化对实际系统的认识和研究。

计算机仿真的全过程:①建立描述实际系统的数学模型。②经二次模型化建立仿真模型。③仿真模型在计算机内运行,有必要再根据技术要求修改仿真模型并校验。④分析仿真运行结果,为研究、分析,设计和调整所研究的实际系统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

根据仿真中所采用的计算机类型的不同,计算机仿真可分为模拟仿真和数字仿真。

1.模拟仿真

模拟仿真是采用模拟计算机作为仿真工具进行仿真,模拟计算机是一种连续变量的解算装置。它将被研究系统的各种物理量用机器电压来表示,通过由模拟电子器件构成的各种运算部件,进行模拟量的连续解算。

模拟仿真时,首先根据所研究系统的数学模型,用连续积分、降阶求解的方法变成仿真模型——模拟结构图,再选择合适的变量幅值比例尺,使实际系统变量与机器电压之间建立数量上的折算关系,然后将计算机中有关的运算部件按比例尺化后的模拟结构图进行连接。通过上机调试、运行,获得仿真结果。

模拟仿真的突出特点是仿真结果非常接近于实际系统的真实情况。这是因为模拟计算机采用机器电压代表实际系统的变量参加运算和输出结果,它是一个有正、负极性和连续变化的量,用它来描述连续系统的动态过程就显得逼真,和真实系统在测试设备上观察到的波形几乎完全相同。此外,模拟计算机运算部件采用的电路及所用的信号很简单,人们可以通过系数电位器的设置、调节和运算部件连接关系的改变,方便而迅速地改变系统的参数和修改系统的仿真模型,人机联系很方便。

2.数字仿真

数字仿真是使用数字计算机作为仿真工具进行仿真。数字计算机是一种离散量的计算装置,它将实际系统数学模型中连续变化的物理量离散成一组组二进制码表示的数字量,经过机器码的运算求得数学模型的解答,输出一组组时间离散节点上的数值解答。

数字仿真的大致过程:①建立被仿真系统的数学模型。②将数学模型经数值计算方法改造成仿真模型。③编写仿真程序。④键入并运行仿真程序,获得仿真结果。

二、仿真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仿真实验是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重要资源组成。所谓“仿真实验”,是相对于实物实验而言的,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实验过程中所触及的对象与事物是否真实。在实物实验中所采用的实验工具、实验对象都是以实物形态出现的;而在仿真实验中,不存在实物形态的实验工具与实验对象,实验过程主要是对虚拟的实验仪器及设备进行操作。仿真实验虽然难以达到与实物实验完全一样的程度,但其良好的教学效果仍显而易见,其表现如下。

1.营造多样化教学环境,提高学习兴趣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在预习实验的时候,会感到书上一些概念性的介绍很抽象。虽然有些仪器附有图片,但是仍然显得很单调。学生预习起来容易缺乏兴趣,对实验原理并不能真正理解。如果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该实验的仪器,实验中就有可能因使用方法不当而进行误操作,造成实验中断、仪器损坏。仿真实验可以提供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节奏有序的实验内容,并以声音、图像等丰富的表现力帮助学生进行多感官的学习,这样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熟悉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特别是一些对学生来说陌生而复杂的仪器,经过仿真实验的练习,操作起来既轻松又胸有成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降低了大大了损坏率。

2.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确保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施

将仿真实验与网络相结合,以网络为平台开展仿真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或Internet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使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学生能够充分的学习和掌握实验教学内容。作为一个“开放的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在任何地点自主学习,利于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并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自学实验的环境,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的自学能力。

3.节省实验经费,提供无惧环境,保证实验的项目和数量

自然科学前沿领域的高新技术设备价格昂贵,目前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受教育资金的限制,高校仪器设备的数量和种类相对匮乏,传统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多媒体仿真实验以较少的投入,更大灵活性的缓解了上述的矛盾。同时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设想在多种实验环境中搭建自己的实验。另一方面,部分实验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许多学校在开设实验项目时常有所保留,学生也不敢大胆尝试实验。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仿真实验系统认错性很强,在模拟的过程中学生操作一旦出错,系统立即指出调节错误,如果前一步调整不好就不允许进行下一步,迫使学生反复演练直至成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保证了实验的项目和数量。

4.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仿真实验可以经过设置或再开发,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工具。一些在学科发展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的典型实验都可以利用仿真实验展现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和规律,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的融为一体,按照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实验的学习兴趣。仿真实验以仿真的仪器为主要器材,它所仿真的元器件、仪器仪表和系统功能与真实的硬件存在着必然的差异。仿真实验虽然新颖有趣,但与真实实验仍有距离感。并且,将仿真实验应用于教学,它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的,在教学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戴君化。电子仿真实验网络化管理的实现[J].科技经济市场,2006,11.

[2]彭斌,崔益和。工科院校跨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0.

计算机仿真论文 篇七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高职化工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0-6842-02

高职院校是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其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其技术水平,从而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化工专业中有很多单元操作仅仅靠书本学习难以形成动手操作能力。靠化工实验能够在一定程度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但一般院校中化工实验设备较少并且简单,与实际生产相距甚远。因此,企业实习是该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企业实习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化工生产流程复杂,并且往往伴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毒气等危险因素,因此没有操作经验的学生一般只能观摩,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实习的效果。

计算机化工仿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出化工生产过程的操作单元。学生通过计算机仿真训练,能够掌握每个操作单元的特点,提高了分析能力和操作水平,这比实验室操作更加贴近生产,比企业实习更加安全有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1 化工仿真技术

化工仿真技术是以软件为基础,将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单元以动态数学模型的形式模拟出来,以完成如何开车、停车、及常见的事故处理的全过程[1]。具体来说就是将化学工业中的典型单元操作如:离心泵单元、液位控制单元、换热器、管式加热炉、精馏塔、吸收解吸单元、离心式压缩机、真空系统等,此外还包括大型的合成氨、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反应等流程工段。化工仿真技术是计算机与化工的有机接合。其主要的仿真原理有:系统仿真、过程系统仿真和DCS仿真系统。

1.1系统仿真

系统仿真是运用物理或数学模型代替实物进行实验和研究的一种技术,分为数字仿真和物理仿真两类。数字仿真以实物的运行规律为依据,建立数学模型而后在计算机上进行研究。物理仿真则是以实物为基础,然后按一定比例或规律进行放大或缩小建立物理模型,并以此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相比之下,数字仿真灵活性更强,能够对相反的动态特性模型进行研究,是一种经济且有效的研究方式。

1.2过程系统仿真

过程系统仿真是对过程系统的数字仿真。其对过程系统的动态特征进行数字建模,然后再将数学模型在仿真机上体现,从而在仿真机上实现对过程系统的研究。过程系统仿真由过程系统、数学模型和仿真机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通过建模和仿真将三部分联系在一起。

1.3 DCS仿真系统(集散控制系统)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集散控制系统,特性是使用多台计算机分散控制、操作,实现控制回路分散化、数据管理集中化的控制系统。将事故的危险性大大分散。

2 仿真技术在化工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运用到高职化工的教学中,学生能够感知真实的化工生产环境,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使学习过程更具个性化,提高了学习效率。 仿真技术又优化了化工类实验与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化工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2]。

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流程的仿真界面为例,如图1所示。该课件以小合成氨生产中煤制气工段为基础,提供了该工段的生产原理、设备结构图、设备照片、过程控制、样品分析方法等详细的技术资料,学生能够通过该仿真学习,掌握合成氨工艺的理论知识。同时课件还提供虚拟生产、工艺计算、现场录像等模块,能够让学生如同在工厂操控室一样,对过程进行操作与数据分析,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计算机仿真在教学中的优势

计算机仿真能够让学生比书本上更直观、具体地认识化工生产过程,又避免了在工厂实习的一些弊端,在化工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化工生产系统一般都是大型工业系统,生产连续性强。学生不可能在工厂中学习反复开停车等操作。而在仿真教学中学生在计算机上可以反复停车、开车甚至设计故障,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仿真实验主要在仿真机上进行,通常用软件形式体现。传递复制极为方便,大大地节省能源、材料、人力。

3)动态仿真数学模型可以产生被仿真系统受到各种外部扰动或操作变化的动态响应,即模型的预测性。

4)仿真软件大多提供参数设定、报警记录、数据记录、成绩评定等特殊功能,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便于实施各种新的教学与培训方法。

5)仿真机上可以做一些现实情况不允许作的实验。在计算机上学生可以设定各种参数的极限状态来学习复杂生产过程的运行情况,也可以做一些破坏性的试验,而不会造成任何损失。这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决策能力。

4 仿真教学优化的思考

化工仿真在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这一优势发挥更好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4.1 课程安排优化

首先要优化课程安排[3],增加仿真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互动性,使学生不仅从理性上认识化工单元操作,也能从仿真教学中获得具体操作、处理能力。比如仿真课程与化工原理同步,如化工原理课程从理论上学习了离心泵之后,仿真教学随之进行,那么学生在仿真课程中能够加深对离心泵原理理解的同时,增强操作实践能力。

再者,仿真教学与工厂实习结合起来。如果学生直接从课堂走到工厂,面对复杂而又危险的生产环境,往往不知所措。在实习之前,针对性的进行几个单元操作的仿真教学,使得学生对生产工艺有一定的认识,到工厂后结合实际情况,能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提升自身在复杂生产工艺条件下的决策能力。

4.2 教学资源优化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手机也在学生中迅速普及。一方面我们要完善学校教学资源,如购置一些新的仿真教学软件,使得仿真教学能更加贴近实际生产。另一方面,建议仿真教学的软件开发者,可以结合现在的智能手机普及情况,开发一些经典单元操作的手机应用,学生在课堂上随时能通过手机应用来学习,从而使理论学习变得具体、形象、可操作。

4.3 教师自身技能的提高

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高职教师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每个化工单元操作做到成竹于胸。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化工仿真教学是衔接课堂与实际生产的桥梁,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升其操作技能,是高职化工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新的技术手段,使得学生能够更直观的理解生产过程,是计算机仿真在化工教学中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侯焕福。化工仿真在化工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4):121-123.

计算机仿真论文范文 篇八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教学改革;合作创新

作者简介:华民刚(1980-),男,江苏无锡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讲师;陈俊风(1979-),女,江苏句容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讲师。(江苏 常州 21302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82-02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最近几年高校纷纷开设计算机仿真类课程,由于此类课程开设的时间尚短,名称和内容也不统一,如“计算机仿真”,“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建模与仿真”等,一般大类归属于电子信息类,小类归属于不同专业,如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专业、测控专业和通信专业等。[1-4]因此针对不同的专业,“计算机仿真”课程的内容需有所侧重,要突出专业特点和专业知识的连贯性。该课程课时短,理论性强,且需一定前续的专业课程和高级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计算机仿真技术入门难,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且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制约了“计算机仿真”课程的发展。由此认识到,要适应时展的需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仿真设计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所以有必要在“计算机仿真”教学中引入合作创新。

一、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使学生了解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能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学会用MATLAB进行系统仿真,对相关学科有进一步的认识或拓宽知识面,为从事电类不同专业技术的分析与设计和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仿真实验技能。

1.教学模式与仿真课程独特性之间的矛盾

(1)要想学好“计算机仿真”课程,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计算机仿真”课程内容包括: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流程;仿真模型的建立以及相互之间的转换;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仿真的基本算法与方法;建模与仿真的常用计算机软件,并能联系专业特色,解决具体问题。这其中涉及应用数学、仿真高级语言(典型如C++,MATLAB)和要仿真的对象的相关专业知识等多门交叉课程。计算机仿真技术离开这些基础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偏科和厌学的现象,因此在学生一无所知的情形下,讲解“计算机仿真”课程就更是费时、费力,且效果差。

(2)学习“计算机仿真”课程需要充分发挥出计算机仿真的实践性。计算机仿真的学习过程也是应用程序使用的训练过程。仅仅以课堂讲解为主,辅以较少的实验教学,理论生涩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课堂讲解教学无法训练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也无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操作问题。

(3)现在的考核方式难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现在的考试方法偏重基本知识的测试,而忽视能力的考核,单纯以期末考试分数作为学生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不但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难以协调[5,6]

目前“计算机仿真”课程基本上采用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分开进行的模式。以课堂讲解为主,辅以较少的实验教学。教师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一般上机实践的机会比较少。与此同时,由于授课与上机是分开进行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马上在上机时加以应用;此外,上机实践中一般学生多教师少,学生在上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无法一一解答,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认真独立地完成上机任务。

因此“计算机仿真”仅通过课堂讲授是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这样既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也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相关技能。“上机实践是学习“计算机仿真”课程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专业特色不突出,工程背景不足

“计算机仿真”与不同专业的典型课程都有联系,如“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通信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过程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结合专业课程进行仿真训练,选择上述课程的一些内容作为教学例题。然而目前在讲解“计算机仿真”课程时,未能结合专业特点,没有体现出专业特色。

此外“计算机仿真”课程的实践题目绝大多数都是工程背景不是很明确,题目数量也比较少,对象多为通用的数学模型。因此,要想让学生学会用MATLAB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很难实现。

二、“计算机仿真”教学改革方案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式

(1)在“计算机仿真”课程里选用MATLAB语言。该语言简单易用,有友好的工作平台和编程环境,具有强大的科学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和出色的图形处理功能。更值得一提的是,MATLAB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各个领域。

(2)将“计算机仿真”课程移至机房,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边讲边练。这不但方便学生消化新知识,现场练习,也便于教师现场指导。通过对课程内容和授课地点的调整,学生更能快速地掌握计算机仿真设计的基本思想,并加深对电类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计算机仿真 篇九

关键词:教学改革;计算机仿真技术;建模思想;人才培养质量

一引言

电机学是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深度及实践性[1,2]。目前多数高校对电机学的理论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且大多数引入了高端的应用型手机学习软件,诸如学习通和翻转校园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针对高校电机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并不多见,为提高学生对电机学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电机学实验需要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基于此,笔者根据平顶山学院本科院校的重新定位,提出了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与实验平台相结合的电机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与电机学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探索

(一)电机学实验的特点电机学是大学中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应用范围覆盖了电力、电子、工业控制等众多领域,在工业生产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3,4]。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类电机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和一般的应用分析。而电机学实验是本课程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电机的基本实验原理和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对电机进行一般操作的动手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由于电机学课程涉及内容较多且专业性极强的特点,为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理解专业性强的理论知识,作为实验的一线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采用贴合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体现教而用的教学理念[5,6]。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与电机学实验相结合的作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利用现代计算机的优势,以低成本的方式能够很好的完成真实环境中较难完成的电机学实验的教学任务,且可以通过网络的手段实现电机模型和建模思想的共享,可以更加合理化的让学习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有利于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无成本的操作和对理论知识的反复验证及设计,同时打破了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进行电机模型的搭建及对理论知识的验证。为项目或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7,8]。

(三)电机学实验存在的问题电机学实验是电机学理论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电机学实验教学工作,将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考虑,认为目前电机学实验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电机学实验教学以传统的教学为主,授课方式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将导致学生掌握到的知识较弱,进而引发了学生对电机学理论知识的不理解。特别的对于电机学部分章节中的理论性极强且内容枯燥无味的情况,采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非常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2.大多数电机实验室内的实验设备笨重,价格昂贵且运行及维护的成本较高,尤其涉及到工业控制中使用的大功率型的电机还存在着人身危险的因素,若只采用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近些年随着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展,电机的控制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不同类型的电机层出不穷。如若紧跟时代的步伐,当前电机实验室不能得到大额的资金支持来满足对各类实验电机的需求,显然限制了学生对各类电机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对一些新型电机的使用更是无法保障,同时受到实验空间的限制,学校更无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验空间和实验创新的机会,这更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

(四)改革措施和对策针对以上电机学实验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电机学实验的改革。1.完善课程体系由于需要在本科教育中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需要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完善。在学生的大学一年级阶段增设系统的建模与数值分析的相关课程,建模思想早早的植入于学生们的大脑内,为大学二年级所学的电机学做好铺垫。同时在大学的课程体系内需要引入与电机学相关的专业计算机仿真软件,将与电机学相关的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学习作为大学一年级的必修内容,且通过严格的考试过关来衡量学生对计算机仿真软件的掌握程度,对于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学习可通过项目驱动法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相关电路的实践设计能力。2.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电机学实验中的改革针对以上问题2可知单纯的实验平台上的项目实验限制了每位学生的创新性设计思路,在实验平台上只是简单的进行一些项目的验证性实验,缺乏了对实验的理论深度思考。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引入能够更加直观的让学生发现电机电气模型中有关的电压、电流、转速、转矩等相关参数的实时动态变化,更加容易的找到电机调速等一般性规律,同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以目前国内权威性较高的MATLAB仿真软件为例,该软件集成了几十种不同类型的电机模型,以此软件为基础而开发的电机学仿真模型,可以改变电机学实验中的单一实验形式,它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实验的真谛。并且在该仿真软件下根据同样的设计要求,可以很容易的在计算机界面上实现不同的解决方案,这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除了课上的时间以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继续进行相关实验。这就打破了实验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完成实验,达到了“线上、线下”都可以进行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在原有实验条件下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不足而影响学生质量的培养问题。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9篇《计算机仿真论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优秀学术论文【优秀6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