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论文【优秀4篇】
爱国主义是一种神圣的感情,也是一种高尚的理想和实践,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和不竭动力,激励国人克服艰难险阻,为实现国富民强贡献力量。下面是众鼎号为大伙儿带来的4篇《爱国主义论文》,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爱国主义有关的思修论文3100字 篇一
《论爱国主义与中国发展》
摘 要:爱国主义与中国发展的关系,是本文论述的主题。总结历史、研究现实、规划未来,是剖析爱国主义与中国发展之关系的基本手段。本文就历史、现实、未来三个角度简析了爱国主义与中国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爱国主义;中国发展;历史;现实;未来
中图分类号:B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11-0000-01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宿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在中国的发展中,有两件事情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即中华民族不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具有将其付诸于实践的意愿。了解爱国主义与中国发展的关系,需考察这两件事情。
一、回头看爱国主义与中国发展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爱国主义源远流长,印证了中国几千年来的辉煌历史。在古代封建社会,由于君国一体、君主专制,要求百姓对君王的绝对服从,所以这时候的爱国主义更多提倡的是百姓的忠君、君王的爱百姓和爱天下这两种表现形式。在近代社会,由于国破残败,各种势力、阶级和文化的相互碰撞斗争,围绕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两个目的,产生了极其丰富的爱国主义形式。“师夷长技以制夷”、“变法革新”、“革命”,这就是当时几种比较典型的爱国主义形式。就这三种爱国主义形式来看,它们都是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的衍生物。经过不断的斗争融合后,“革命”的爱国主义形式成功了,其使得第一个目的―实现民族独立得以实现。“革命”为何会成功?是因为其与时俱进,符合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具有科学性和进步性。
回看古代封建社会和近代社会的爱国主义,我们对爱国主义有了一个形象的理解。我们发现:爱国主义形式多样,且具有阶级性、历史性和使命性,只有科学的爱国主义形式才能实现其目的。同时,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具有极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具有将其付诸于实践的意愿。无论是在古代封建社会还是在近代社会,爱国主义都扮演了一个角色:使“中国”这一概念得以在不断的历史演变中确定下来,保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性和一体性。
二、细探当今爱国主义与国家发展
做好现在,需要研究历史;但研究历史,终为做好现在。即时把握当今爱国主义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对于目前中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细探当今爱国主义与国家发展的关系,需观察这两个方面:一是当今社会环境下需要什么形式的爱国主义,二是当今社会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形式具有什么特点。
首先来看看当今社会需要什么形式的爱国主义。当今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历史大发展、社会大转型时期,各种思想观和价值观相互碰撞,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从外部看,经历高速发展后的中国,仍然面临着敌对势力干扰、领土争端等问题;从内部来看,过去最为尖锐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和,但是改革发展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国民整体素质低下、人民幸福指数不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等。由此可见,现今中国的发展形式很严峻。要保证社会主义中国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广大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运用爱国主义价值取向把广大人民凝聚起来。而这样的爱国主义价值取向,具体应该包括以下一些形式:一致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科学理性地对待爱国主义;在生活中不断实践爱国主义等等。
当今社会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形式具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细谈一下。前不久,由于钓鱼岛领土争端的问题中国爆发了抵制日货的事件,本人所在地成都市发生了打砸伊藤洋华堂的群众事件,该事件反映出了目前国民的爱国主义的一些特点:表现性;缺乏理解性;盲目性。表现性源于在本国利益与外国利益间进行取舍时,国民具有强烈的表达爱国主义的倾向;缺乏理解性主要是指社会大众很多没有弄明白什么时候应该采取何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最后,在中国的土地上打砸中国制造的建筑物和商品,体现了对爱国主义情怀的盲目实践性。还有诸如三鹿奶粉、瘦肉精等事件,这些事件反映了这样一些问题:社会大众的整体素质不高,对于自己的同胞没有热爱感,很多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各类社会事件不断地折射出了当今社会的爱国主义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两点:第一,外向爱国主义强,内向爱国主义弱――社会大众多向外部敌对势力实施爱国主义行为,而对自己的同胞和所处的社会缺乏爱国主义情感;第二,显性爱国主义倾向强于隐性爱国主义倾向――这体现的是爱国主义情怀是否被真实地运用于实践的问题,针对的是只说不做的爱国主义形式,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真实地应用于实践中。
经过上面的分析发现: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大众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很大程度上存在不科学性;另一方面,大众将自己真实的爱国主义情怀付诸于实践的意愿显得有些苍白。现实说明,当今社会的爱国主义形式并没有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支撑国家发展的进程中显得很无力。如何引导爱国主义不断完善,使之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走向未来:爱国主义与中国发展的结合
如果说中国的未来要依靠不断的社会发展和进步来实现,那么爱国主义无疑是推动完成这一进程的良好动力。如何完善爱国主义,并进一步将其与中国发展紧密结合,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要实现爱国主义与中国发展的结合,首要任务是要根据中国当前的国情来科学合理地引导爱国主义。科学合理地引导爱国主义的过程,即是一个纠正当前不科学的各种爱国主义形式的过程,是一个使各种爱国主义形式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纠正不科学的爱国主义形式,必须克服爱国主义误区,必须与时俱进、科学理性,时刻以发展的、理性的思维来理解爱国主义,同时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检验各种爱国主义形式。使各种爱国主义形式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最重要的是在思考和行使爱国主义时以当前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作为价值尺度,判断哪些爱国主义形式是有利于当前社会发展的,哪些是不利于当前社会发展的,从而做到趋利避害,最终推动社会良好发展。
实现爱国主义与中国发展的结合,最后的步骤就是要在中国的发展中不断地利用科学合理的爱国主义形式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各领域的先进分子的倡导和组织,更需要社会大众的积极配合。所以,作为社会发展领军人物的先进知识分子,是领导社会大众采取这一行动的关键,而其本身也是实践这一行为的中坚力量。实现爱国主义与中国发展的结合,知识分子将会是中坚力量,而更多的知识分子,则来源于中国不断强化的思想教育。最后得出结论:实现爱国主义与中国发展的结合,坚持不懈地加强国民思想教育是根本。
结语
自爱国主义诞生以来,其就在维系中国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由于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具有将其付诸于实践的意愿,使得中国在几千年来的岁月摧残下存活了下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爱国主义的呵护,而爱国主义自身也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得以升华,这就是爱国主义与中国发展之间的微妙关系。深鉴于此,我倡导广大的中华同胞秉承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一个值得期待的美好未来。谢谢!
参考文献:
[1] 杨生博 试谈爱国主义的含义及其层次性[J] 人文杂志,1999 (4)
[2] 徐梁伯 什么是爱国主义[J] 学海,1994 (6)
[3] 徐梁伯 爱国主义新论[J] 长白学刊,1998(4)
[4] 汤毅平,刘云波 中国近代社会的三种爱国观 史学月刊,1996(3)
[5] 罗国杰,夏伟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爱国主义的相关思修论文 篇二
《爱国情怀,洋溢四方》
摘要: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情怀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那一个个爱国历史故事点燃了我们内心的爱国的激情,纵使中国经历了无数的改朝换代,历尽沧桑,但是爱国从历史角度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没有期限的,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首先应明确认识到爱国的意义,它的历史和当代意义,再担当起爱国的责任,用实际行动来理性爱国。
关键字:爱国主义意义大学生民族精神核心
正文: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爱国主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列宁认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①这种感情经常集中体现在为祖国为人民全心全意、赴汤蹈火、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崇高气节上。同时,也表现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对国家政治、历史发展的关心和忧患的态度与朴素感情上,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既要从历史的财富中寻找源头,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凸显爱国主义的当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既凝聚了民族传统,又富有时代特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爱国的历史传统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如爱家”“爱国如饥渴”的光荣传统的传大民族,爱国主义自始至终贯穿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历史中,也历来是凝聚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他还谆谆告诫我们:“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中国任何一个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都会垮台的,中国人民不会原谅的!”
在开放的环境和视角中的爱国主义与民族凝聚力,是国家和民族增强国际竞争力、真正繁荣昌盛的源头,而它历来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中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基础之上。只有保持了民族的独特性,才能在世界文化交融中保持独立鲜明的自我,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找到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因此,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引导广大师生深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传承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
回顾一下我国的历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爱国主义这面旗帜既唤起、聚集和引导了一批前赴后继、以死明节的民族英雄,又使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进取,奋发图强,从而使我们这个饱尽忧患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尽战乱而不气馁、屡遭挫折而不懈怠,终于建立起了今天这样一个强大的新中国。“诗言志、歌咏言,文以载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孕育、抒发、蕴含历代民族精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方面,其载体作用和枢纽效应功不可没。那种气贯长虹、一脉相承的鸿论远识更是余音绕梁,不胜枚举;古代有屈原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白的“国耻未雪,何由成名”;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诗篇箴言无不表现出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神圣责任感。到了近现代,反映爱国主义的诗篇时代性更加鲜明、凝重性尤为突出: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孙中山的“中国非革命不兴”、“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到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五四时代“科学民主”的时代强音,到抗战时期“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
这些豪言壮语无不思潮激荡、气吞山河,无不把“救亡图存”作为爱国主义的核心。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这种精神,寄托着对民族命运的拳拳之心,倾注了对中华大地的字字之念,凝聚了对国家富强的殷殷之望。国家强盛,百姓幸福,这是爱国主义最为朴素的价值指向,也是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3)爱国的意义
五月令人向往,值得赞美。上世纪之初,1919年五月,中国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86个春秋过去了,以爱国主义、振兴中华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励中国青年去争取实现祖国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
五四精神是热血青年们迸发并逐渐凝成的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其血脉世代相承,升华为爱国主义的一种体现,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其主旨各不相同。五四时期,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救亡图存;新中国建立后,表现为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拨乱反正时期,表现为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
回顾近年来影响较大的爱国主义思潮和行为,从1999年抗议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到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直到最近发生的抗议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对历史倒行逆施的诸般行动,实际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当代爱国主义新增添的核心内核和价值求述;
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化不可逆转的浪潮中,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中国发展世人瞩目的背景下,寻求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全新的定位和方向;
在对外开放交往日益扩大的现实中,探讨构成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新内容。
我们应当认识到,当代爱国主义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强烈的期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愿望。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爱国主义应该体现出理性的思维、开放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如果发挥充分得当,她将重塑我们的民族精神,成为振兴中华的强大动力。而且,像过去任何重大历史时期一样,青年群体必将在其中扮演积极而具有建设性的角色。与过去几十年的爱国主义不同,当代爱国主义更为集中反映在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上,表现出一种维护国家利益的愿望。这愿望,又以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日益强大为心理依托,力求实现百年以来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理想,赢得我们在世界上真正的平等地位。
青年,自五四运动以来,他们一直以自己的敏锐和热血青春推动历史进步。同时,青年也与这种进步一道成长,肩负起对于这个国家的历史责任,塑造起具有时代光芒的民族精神。相信,赢得过巨大光荣的中国青年,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赢得更大的光荣。
(4)如何理性爱国
我想一提到爱国大家吐出来的第一句话一定是气势磅礴的豪言壮语吧!是的,爱国这个词好像离我们真的很遥远,好像爱国只能表现在语言世界里而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
但是我们错了,其实爱国与否的表现就在我们的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例如:你在早上坐公交车的时候,去翻你的口袋,你好不容易才翻出一张一圆的,你的前脚已经跨上了车门。这时你却突然的发现地上有一个一角的硬币,这是你会怎么办呢?去捡,会不会显的自己很穷酸?不捡,又是不爱惜人民币。这时你一定处在两难的境界吧?也许听了这个故事你就会做出决定,可是你也拥有表达你热爱祖国的权利。你只要一看硬币背面的国徽,就会想起中国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你的双手就会轻轻的把它拾起,擦去它表面的灰尘,心中涌起了爱国之情,其实爱国就在生活的一瞬间中。
下面我讲的是一个反面教材,其实热爱流行的同学不难发现,现在精品店中有一种带侵略性质的日本旗的头巾。街上也有很多女孩都带了这种头巾,并且认为这就是流行,这就是所谓的“哈日”。
我觉得她们错了,在祖国这种逐渐的开放的情景下也并不是不允许这些人的存在。只是人应该学习他人好的一面而修正错的一面。如果把那一段日本人都自以为辱的历史拿来当作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面那你是不是太傻了呢?中国现在已经日渐发达,如果一些人还把一些有损于国家的事拿来宣扬,那么这将是中国的悲哀,我们的悲哀和他的悲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习惯成为自然。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性爱国呢?
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尊严感、责任感,同破坏国家荣誉国家利益的行为做斗争;其次,个人目标要与社会目标同步,个人理想要服务于社会理想,反过来社会理想的实现也有助于个人理想的实现,因此正确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想通容的。在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时,应立定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此时,应以集体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气度和观念。最后,要爱国请从我们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爱我们所在的小团体、集体开始,从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开始。
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很快的昌达繁荣,我国最高理想的实现也将缩短距离。
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将爱国进行到底!
四、结束语
爱国,如屈原勇跃汨罗的悲壮,那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豪情,任凭河中的鱼在历史长河中游弋;爱国亦如奥运火炬传递时的激情,从“古”这一起点传到了“今”的路途中,并且要传至“永远”的终点站。
②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40】
③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40】
爱国主义 篇三
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集体荣誉感是建设祖国未来的不竭动力!
然而,从调查结果看来,我院学生的爱国意识较强,但大多都是在意识上,实际行动却没有那种强烈的感觉,我们不应只是口头上的爱国,更加需要的是行动上的爱国,培养出正面的爱国主义精神,国家会因我们而骄傲会因我们更加的强大!
随着历史潮流和国际情势的变化,爱国中某些问题已不可以再延续过去那种传统的思维,凡爱国必论及“抵制日货”,凡爱国必以韩国为榜样的思维,往往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理。错误思维也往往让大学生善意的爱国行为沦落成吴国的“愤青”。
今天当谈论到爱国主义,国人都会很自觉地首先将思维锁定在“抵制日货”问题上。似乎在中华大地上,爱国必然地就等同于“抵制”,这当中有中、日两国历史和现实的因素,但是这种简单看待问题的思维其实不约而同地犯了没有用历史眼光看问题的错误。
前外交学院院长、前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曾表明过:抵制日货很愚蠢,看似爱国实际上误国。甚至有些人辱骂抵制日货者都是蠢货蠢猪。今天我们大多数人以为以此就可以达到牵制日本经济发展的观点,其实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当今社会全球经济已经一体化,国家内部的经济早已成了国际经济的一部分,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在华企业有近4000家,这就意味着直接和间接吸纳了中国就业人数近千万人。是否有人深刻地想过,如此民族情感冲动下的抵制,同时被抵制的还有1000多万中国国民的饭碗?这无疑无益于社会的稳定,无益于中央极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其实有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同曾度地误读了整个世界。误读者往往存在这样一种心理,总喜欢从选取的参照物上断章取义般地截取能印证自己内心预设答案的“假象”。在爱国情感这一特定因素上,一个国民的爱国情感,更多的只是一种文化本能,无须额外教育。凡爱国必论及韩国往往是误读的开始,也误导了我们的方向。
之所以不能这样简单类比,问题的更深层次在于中、韩两国本国工业的巨大差别上。某日本高官曾说过:“韩国人无论口中是否喊抵制日货,她们都不会买日本货,而中国人喊与不喊最终都只有选择我们的产品”。其实我们看到这是事实,在日本引以为自豪的汽车和电子产品方面,韩国人同样找出足以令韩国人自己自豪的替代品。而同为亚洲紧邻的呢?真正称得上国际品牌的只有一个半。一言以蔽之:国货不自强,抵制最终只能沦为盲目情绪看似合理的宣泄。
爱国的定义从古至今,从中国到西方是不尽相同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江泽民书记说:”爱国主义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党,并试着把个人的抱负与理想融入于建设有中国特色二爱国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并为之不懈奋斗。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高举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医治了战争的创伤,恢复了国民经济,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经过40多年的艰苦创业,改变了就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建立起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特别是改革开放依赖,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切爱国者,在建设社会主义和促进祖国统一的目标下,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兴我中华,振兴中华才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呼声。爱国主义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
可是爱国问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复杂。当时代在改变,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面对今天的改变,我们改如何坚持和宏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旨意的爱国主义,无疑需要有更理性的思维和更科学的方法。
首先,在面临政治和经济问题上,切勿简单地将经济问题政治化。
其次,明确爱国主义旗号下的过激行为其实与爱国主义无关。如果说,盲目的爱国者是在正确的心态、错误的行为下导致了错误的爱国行为尚可理解,那么有这么一类被称为“爱国投机商”的人,就着实是在“哗众取宠”了。利用国民朴实的情感来获取利益的工具,对待如此爱国的商家,我想每一个国民更该擦亮慧眼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真正的爱国远不必如此。
最后,全球化时代还需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理性的爱国主义还要求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继续坚持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著名论断,抓住一切机遇一心一意谋发展,而绝不受外界的干扰,尤其要防止一些不利于稳定的内外因素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把我们引向歧途,从而破坏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在这个讲究实力的世界里,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安全,必须以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为依托,而理性的爱国五一为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了保证。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坚守岗位的动力,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勤恳地创造社会价值,这才是最好的爱国方式,这才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国民应有的理性与智慧。没有什么比爱国情感更为珍贵与热烈,也没有什么比理性力量更为强大与穿透。如果把爱国热情纳入理性的通道,那一定可以产生无比笃定、坚韧、持续的力量,来支撑起大国崛起的梦想。
爱国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朴素的自发情感。我们必须先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我们的局势。我们虽有辉煌的文明,但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虽已取得了成就,并得到世界的认可,但仍有部分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十分仇视,我们赢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与建设成果。
总的来说,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内容,向人民提出新的要求。但它永远是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论文范文二:爱国主义融入院校思政理论课 篇四
1加强国家主权观教育袁培养国家主权观意识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内政外交、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和考验,全球化正在冲击和消解着作为爱国主义基础的国家主权观念。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古老东方大国,既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严峻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其优势话语权,政治上大肆兜售具有西方标签所谓“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和社会体制,并隐藏着极强的地理扩张倾向;经济上又处处抢占主导权,甚至用带有某些苛刻政治条件的经济援助胁迫发展中国家就范,一不满意就恐吓、威慑。新中国成立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我们实行经济封锁、政治压制。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深刻总结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历史,深刻感悟“落后就要挨打”惨痛教训和践行“独立自强”豪迈气概,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国家大肆宣扬“主权过时论”、“主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奇谈谬论,将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与经济问题混为一谈,为他们限制、侵犯弱小国家的主权制造舆论,并以此向中国施压发难,处处对我们指手画脚,企图在中国推行西方所谓的“人权标准和政治体制”,使中国按照他们的意愿发生方向转变。当然,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和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越深,西方发达国家“分化”、“西化”的攻势会日益加强。尽管我们早已加入世贸组织,但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仍然由少数西方大国掌控,他们设置种种障碍,人为制造不公平。近些年,中国出口欧美国家的橡胶轮胎、光伏产品等屡屡遭受高额惩罚性关税,再次折射出西方国家的强势和霸权。因此,捍卫国家主权,大力宣扬爱国主义,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青年学生是国家主权的捍卫者和后备军,应在课堂上加强其国家主权观教育,培养他们的主权独立意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4篇《爱国主义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