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

哲学论文(通用9篇)

众鼎号分享 15254

众鼎号 分享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众鼎号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9篇《哲学论文》,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哲学论文 篇一

摘要:

哲学是一门复杂的抽象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学习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哲学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在高中政治中占有近40%的比重,因此,成为高中政治学习的重难点,要提高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必须建立高效的政治课堂。

关键词: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结语: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哲学论文 篇二

一、历史哲学的由来

“历史哲学”这一概念最早是18 世纪法国伏尔泰提出来的,意思是指研究历史不应该只是堆积历史事实,而要在历史事实基础上达到一种哲学理论的思维。就拿西方历史哲学的演变来说,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慢慢的人们渐渐在历史事实中总结了一些规律,把对历史事实的思考上升到了一种理论的高度。比如,在中古时代受宗教的影响,奥古斯汀就论证了上帝的存在,认为人类社会是上帝预先安排的,因此生活在世俗中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有一定的必然性。在近代,维科认为各民族的历史依次经历“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的发展,认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黑格尔用“绝对精神”也认为历史的发展存在必然性。他们试图说明历史的事实背后有某种规律。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渐渐的对历史事实背后的规律提出了质疑,在做出对历史事实背后的规律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历史知识的性质进行研究。这些都是在哲学的高度上把握历史,对历史事实做出的理论概括。在《哲学百科全书》中历史哲学的定义是:“历史哲学是通常指哲学研究的两个相互关联的分支,其一是对历史学进行哲学的分析,即对历史学家的工作进行逻辑的,概念的和认识论的探究。其二是指这样的试图:在历史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或历史进程的一般性质中去发现某种超出通常的历史学工作理解之外的含义或意义。

二、从思辨到分析

纵观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就知道,西方历史哲学是从思辨走向分析。在上个世纪中期,沃尔什在《历史哲学导论》中就把历史哲学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思辨的历史哲学,一类是分析的历史哲学。虽然两者形态不同,但两者都围绕历史规律展开辩论。思辨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存在某种规律,而分析或批判的历史哲学则否认历史规律的存在。在当代文献中,这两个分支通常被称为批判的历史哲学和思辨的历史哲学,也有作‘分析的’和‘综合的或形式的’和‘实质的’之区别。

两者的区别类似于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的划分。”历史是与哲学的结合,历史既可以指过去所发生的事变和所做过的事变,它是历史学家的题材。也可以指对过去所发生的事变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哲学是“元历史学”,是哲学也是历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对历史的认识,对历史认识的认识。一般来说,思辨的历史哲学是以历史为对象的,而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是以对历史的认识为对象的。

上面讲到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是围绕历史规律作为分水岭的。思辨的历史哲学主张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其必然性和规律性,属于历史决定论思想。像斯宾格勒,其代表作—《西方的没落》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历史是有规律的。汤因比以文化形态来研究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到了19 世纪末,思辨的历史哲学慢慢式微,代之而起的是分析的历史哲学,分析的历史哲学更多关注的历史认识是什么,而不再是历史的本质问题。批判的历史哲学否定历史规律的存在在于它只局限于认识论的范围内。

尽管由思辨的历史哲学向分析的历史哲学的转变的原因有很多。而主要的是从启蒙运动以后,人的自由得到大大解放,在整个西方世界树立起了理性的原则。从一定程度上讲,人们受之影响很深。上个世纪名震西方学术界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就反对历史有任何规律,认为人类历史的未来不可预测。他用证伪的原则运用于科学理论中,科学理论可以接受经验的严格考验,直到被证伪。历史知识和自然知识有相同的地方,它们都从问题开始。但历史知识又跟自然知识不同,历史知识没有重复性可言,因为历史是单向度的,是不重复的,所以它不能接受经验的检验。他不仅在《历史主义的贫困》中论证了人类知识的进步不可预测,也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反对历史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观

我们是处在历史当中,是历史的主体。虽然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我们生活在历史当中能感觉的到我们是受历史规律的制约。也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现历史规律的。因此我们在历史当中是处于主体的地位。正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更替看作是经济关系总和的更替,以生产关系为分期标准把社会看作具体的历史的形态。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明确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在《资本论》手稿中,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提出显得格外重要。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既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性,超越了以往的思辨历史哲学;又体现了历史的规律性,回答了分析历史哲学对历史规律的质疑。

哲学论文 篇三

2016猴年春节前夕,熊猫阿寶又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大荧幕,从第一部开始,梦工厂为电影注入的内涵就注定这绝不仅仅是一个逗人发笑的儿童动画片,简单的台词,华丽的画面却囊括了浩瀚的中西方哲学。从一、二部中的“道法”、“禅宗”到如今的第三部经历佛道的背景后,终于迎来了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浩繁的儒学,能把宋明理学,尤其是陆王心学的要义内涵放进一部动画片的心脏中,的确让人膛目结舌。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灵界(英文为spirit,意为灵魂,精神)。因给乌龟大师在羽化成仙后便居住在灵界,所以网路上大多把灵界与凡界认知为传统文化的“阴阳界”。而境外英文书籍中将王*明心理学中的灵明译为“spirit”,所以接下来从“灵明”角度来理解。

在电影中的灵界,仅有混沌的万物(是不真实的,由人心想象出的)与人物,人与万物漂浮,人不依赖万物生存,其实没有肉体,仅存人心。王*明认为灵明把人与万物分开来,使人不再依赖自然界而生存,人因此摆脱万物混沌。片中的灵界仅存“天”、“地”(片中表现为乱石)。“人”,“万物”与阳明的“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因此可把灵界看为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栖身之所,而天煞收走乌龟大师的“气”,正是他的灵明。在灵界中,能改变世界的只有人。即人心主宰世界,而灵界的变化在电影中均由人物造成,也对应了阳明心学中人心之灵明的可变性,也涉及了“心生万物”的过程,即王*明所说的,“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著处谓之物。

灵明先于良知,片中涉及良知处仅有天煞与乌龟在熊猫村(secret panda vlllige)发生矛盾的一处,只有借助心之灵明,良知才能感受到,这一点会在后面详细提出。

在电影发展到乌龟大师通知李山寻找儿子阿宝时,出现了第二个哲学具象“宇宙”,李山说是宇宙通知他去找寻儿子的,那么这里的宇宙(原文为universe,与陆九渊西译的宇宙相同)有什么深意呢?片中的乌龟通知李山,而乌龟是在灵界,灵界与宇宙是同一个东西吗?是的。陆九渊曾说“吾心即是宇宙”,而“吾心即是宇宙体现了人对世界的主动性,是陆九渊体认世界与天理的方法与原则”。这与我们上文阐述的灵明是一致的,片中对这一象山心学的理论认知也颇为深入。具体表现在一个问题上,就是“我是谁?”(who am I)。阿宝练气功,必须先悟出“我是谁”,与陆九渊的“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是相通的。而陆九渊也极力推崇“心认识能力的无限性”也与阿宝最终能悟出气功之真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因为阿宝的朋友们纷纷感悟出自己对阿宝的意义(即who am I)及阿宝自身的领悟才让心掌控了时间与空间,使人灵明中的良知幻化为“气”,从凡界传入灵界,而阿宝最后能在灵界中自由行走不受束缚,也是因为心具有无限的创造力,能超越形体的局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自由奔驰,领悟天理,记陆九渊口中的“此心本灵,本神,本明,本广大,本变化无方”。

可能贯穿全片,使所有人牢记的一个中文字便是“气”(chi)。传统儒学中一直有“气生天地,天地生万物”的事项,也是他的宇宙论架构。片中天煞能将所有人物的“气”带走,用气战斗,其实这里的气与“太极”密不可分。这里“气”的内涵即为张载的气学。是什么构成宇宙(或灵界)的运动与变化,是人心,更是气,因为人是“气”的特殊聚散方式,所以天煞才能将各个大师的气夺走,因为天地之气与人之气可以互相转化,所以天煞所携带的气会越来越强。而片中天煞在普通状态时胸前乌龟的气未闪绿光,腰间其他大师的气也一样,而在战斗状态时乌龟的气闪烁绿光(这一细节感谢知乎网友东瞄西咪),这一细节结合全片无天煞习得气功的过程(乌龟阿宝都有)显示了天煞根本不会气功,自己不能发动自己本身的气,所以才到处抢气。

然而如何才能得到气功的奥义呢?片中乌龟大师在山中打坐30年终得气功,师父也准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即为悟,心旁一吾,这并不是格物致知,而是致良知。从“气”的观点来看人与世界,宇宙是同质同性的,不直接问诸内心而先探求外界是舍近求远,舍本逐末。而只有问诸内心,得到良知,才能习得气功,这也是为什么天煞不能用气的原因。天煞是邪恶的化身,却在从前是个好人,这是因为人们的良知被私欲遮蔽,内心的灵明没有将其表现出来。摘录阳明先生的一段话“良知者,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若谓良知亦有起处,则是有时而不在也,非其本体之谓矣”。人本心的良知不是外界强加的,也不是后天努力得到的,而是先天存在的。只有借助灵明,即人之本心之澄明,人们的良知才得以体现。最后影片中有良知的灵明战胜了邪恶之气,也算是恰当的收尾。

《功夫熊猫3》在表面的中国元素下深藏了一颗中国哲学的心,用宋明理学中的气学与陆王心学构成,不可谓不深奥,反观中国动画。.。.。连本土作战都被完虐,美国的梦工厂不知道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该有怎样的思考与改变呢?

哲学论文 篇四

先秦时期虽然有百家争鸣,但实际上,世之显学,不过儒墨道法四家而已。其他各家之言,要么在后世被融入这四家当中,要么思维体系不够精深,难以成家立说,以传万代。

一、儒墨道法四家政治哲学

1.儒

儒家在四家中生命力最强,几乎与贯穿了全部中国政治思想史。究其原因,大概得益于其优秀的传承体系,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以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传承不绝。儒家注重教化,所以历朝历代,不管儒学是是否为当政要学,始终不见其式微。儒学昌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它极强的适应能力。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儒生的治国理论都会有新的发展变化,不断吸收别家的观点为己用。我们可以看到宋代近似于法家理论的功利主义大方光彩,维新的政见,却出于应该是守旧的儒生们手中,这些儒生还从儒家经典里找寻变法的理论支点。使祖宗不足法,也变成了儒家的思想。

儒学本就循自周公之政,一直都是作为一种统治模式的传承而存在,既治民维君,又从天命、道德的角度限制君权。但不管“先王”周公对儒家创立的思想影响如何大,“万世师表”、儒家“至圣”却是孔子。儒家的政治哲学也已孔子的中心思想“仁”为立足点。

春秋时,人们把亲近尊长、爱众庶、忠君主皆称为仁。孔子把春秋时期仁的观念发展为系统的仁学,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仁的本质、含义、致仁的方法。可总结儒家所倡导的王道政治,其要义在于修身先于政治,以美好的道德转化出有道的政治。

2.墨

墨家的政治哲学主要是墨子的“尚同”、“天志”和“明鬼”。墨子主张人性本恶。与边沁的功利主义一样,以利害为出发点,认为人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出处事标准,为获得利益,不惜作恶。因此需要统一百姓的行动标准,使个人不极端最求人私利,而是达到社会全体的公利,也就是边沁所说社会总功利的最大化的概念。

墨子提出的方法是选立一个贤者为天子,然后向下一级一级选立不同的贤者帮助管理。然后以天子的标准为天下的标准,自下而上,一级一级绝对服从。这样天下便可平治。

墨家与其说是一个学派,不如说是一个组织,社团。墨家信徒虽然在人数上能与儒家相提而论,但到秦时,其政治思想传承大体灭绝。究其原因,不过两点:一、长于技艺,少理论家。墨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也不过墨子一人而已。二、墨家在政治上所代表的是广大小生产者、小私有阶层的利益。墨家的学说不利于君主专制统治,所以得不到官方支持。

3.道

道家的政治思想与儒家一样,是不满于现状的抗议。道家与儒家构建的理想社会,也都是从古代社会的状态找寻依据。不同的是,儒家遵从周公制礼作乐,主张积极有为,而道家则描述了更久远之前的太古时期,从人类的最本源的自然状态出发,提出政治上应当尊崇无为来达到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快乐状态,即遵循老子所谓的“天道”。

道家的核心哲学观念也就是一个“道”字。何为道?是一个相当抽象性的概念,概括来说道就是一种绝对的客观真理。人们遵循道,就是遵循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是最好的存续方式。君王治国便是任由民间自然发展,不过多的干涉人民生活。如果说儒家的政治哲学是追寻“仁”以达到王道政治的目的,那么,道家就是追寻“天道”以达到人类最自然合理的存续状态。

4.法

法家的历史观与儒、道的“尚古”不同,法家强调“世异则事异”,主张“事异则备变”即社会历史状态不同,则社会治理方法也应该随之而变,不能循古守旧。值得一提的是,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从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多寡和人口增长的因素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变化。

法家对于人性的分析,近于墨家。法家认为人性无好恶之分,只是好利。在韩非看来,任何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利益关系。既然如此,君主治理国家时,就不能用道德教化。统治者要通过引导,使臣民对利的追求为统治者所用。用赏罚来规定获利的秩序和方向。君主要控制利的获得,既要满足臣民对利的追求,又要使臣民私利的获得与君主分不开,私利的获得由君主控制,臣民就必须为君主效劳,从而强化了君主的权力。韩非的君主中心论和非道德主义与马基雅维利的现实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结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思想并非这寥寥几千字所能概述,限于篇幅,只能大概介绍了对中国政治思想影响最大的先秦四家显学。这些传统政治哲学的发展,让中国宗法社会在封建时代取得了璀璨的文明成果,不可否认,也很大程度上阻挠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步伐。但是否因其一时的不合时宜而真视其为落后过时的东西呢?

最后以萧公权先生的话作为结束:“平心而论,吾仁不得不承认吾国先民曾发现不少超越时地之政治真理,不独暗合西哲之言,且在今日仍有实际之意义。良以古今之世虽殊,而人性大体若一。社会组织之方式与宗旨虽变,而维持社会生活之基本条件未改。西人有谓柏拉图之《国家论》有现代之意义,亚里士多德之《政治学》历久而不可废者,荀子亦谓“类不悖,虽久同理”。”

哲学论文 篇五

摘要:

经济哲学是哲学与经济学两大学科不断交融的理论成果,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稳步推进,其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的一个新的热点。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经济哲学进行了综述:阶段分析、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研究任务。

关键词:

经济哲学 阶段分析 研究对象 研究综述

一、经济哲学的发展阶段分析

(一)“斯密”与经济哲学研究

18世纪中后期,重商主义所奉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束缚了英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顺应历史的发展要求,斯密于1776年3月9日出版了《国富论》。以《国富论》的发表为开端,斯密逐步的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就是“经济自由主义”。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史蒂格勒把斯密的成就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斯密把在竞争条件下个人追求私利的行为的系统分析置于经济学的中心地位,至今为止,这仍然是资源分配理论的基础;二是,斯密提出了引起工资率和利润率表面上差异的成本因素,这成为了马歇尔工资理论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直接起源;三是,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四是,斯密对工资基金理论的论述。斯密的第一项和第三项成就与经济哲学的研究密不可分。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于经济哲学研究

1867年,随着《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始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引发了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二次高潮,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其远离科学,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其使“空想社会主义”终于成为科学,给予无产阶级以全新的奋斗目标。

(三)“边际革命”与经济哲学的研究

“边际革命”是指19世纪70年代初期由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提出来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边际”思想的引入与普及引发了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三次高潮。

(四)“凯恩斯主义”与经济哲学研究

1929年至1933年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动摇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根基,同时也为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创造了契机。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认为是凯恩斯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通论》详细阐述了凯恩斯的“看得见的手”的原理。

对“看得见的手”的研究与分析引起了经济哲学研究的第四次高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如何区分;二是,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比较及可行性分析。

(五)经济理论新的发展与经济哲学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问题且越来越严重,滞胀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凯恩斯主义的质疑。对凯恩斯主义的评估与分析正是经济哲学的第五次高潮,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五次高潮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二、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关于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国内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经济哲学就是政治经济学。持此观点的学者给出的理由是,经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致即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另外,两者的研究方法也是相似的即以思辨与理论认识的方法。

第二种,经济哲学是一门哲学应用学科或者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中的元问题。

第三种,经济哲学以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关系问题为基本问题,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之间是一种矛盾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问题贯穿于一切经济问题的始终。

三、经济哲学的研究任务

(一)经济活动的一般本质和一般规律

经济哲学要透过各种经济活动的表面现象,首先提炼出各种特殊的本质,然后运用归纳综合的方法,掌握经济活动的一般本质。同时,任何经济活动又都是具有一般规律的。经济哲学要以各种经济活动的特殊规律为素材,通过概括总结,把特殊规律上升到一般规律。

(二)提供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经济世界观

经济哲学要从各门具体的经济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的观点和原则,并经过逻辑分析和理论论证,得出系统化、理论化的经济世界观。

(三)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服务

经济政策对于处理好经济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各种内部关系问题,政治、社会、环境的外部关系问题,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只有科学的经济政策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而科学经济政策的制定需要经济哲学来提供一般的原则和方法论。

参考文献:

[1]肖明。管理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18.

[2]王在华。经济哲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1-15.

[3]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5.

[4]施蒂格勒。经济学家和说教者[M]。上海:三联书店,1990:213-215.

哲学论文 篇六

1.事实与事物

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一定可以“勾画出世界的图像”,因此世界必然可以认知的。基于这个观点,维特根死坦首先否定了传统的以事物为基础的形而上学,他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体,不是事物的总体。”换言之,维特根斯坦所建立的是“事”的哲学而不是“物”的哲学。传统的物的哲学中,形而上学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去认知物体的属性、性质、实体和本质,去“追求经验背后的形而上学问题”,进而又涉及到一般与个别的问题,最终我们考察的对象从存在物上升到存在本身。这种哲学注定是无法实现的,从休谟开始,人类能认识存在本身就收到了批判,到康德把“物自身”,排除了认识论领域,这一形而上学观点就被否定了,因为它要求我们去认识超出理性认知的对象,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维特根斯坦把事实作为世界的基本组成,他说“世界是事实的总体”,“世界分解为诸事实”。

2.事态与对象

事态原先被罗素翻译为原子命题,即事实的组成部分。维氏认为事态是最基本的事实,事实要么是事态,要么是事态的复合。但是反过来,事态并不一定是事实,因为事态包含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实,不仅是在世界中真正发生了的事实。“事态是对象(事物)的结合”,事态就是事物在世界中存在的载体,事物通过在事态中与其他事物相结合来存在,它的本质就是能出现在各个事态当中。对象在事态中与其他对象结合的方式称为事态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包含在对象之中的,对于一个对象,它与其他对象所有的可能的结构也就是所有他能构成的事态,维特根斯坦称之为对象的形式。这种形式是始终不变的,因此,给定了一个对象,就相当于给定了它的形式,也就给出了含有该对象的所有事态,“如果给出了所有的对象,那么同时也就给出了所有可能的事态”,因此,事物的本质就是存在于诸事态当中,当我们知道一个对象,就等同于知道了它出现于诸事态中的可能性。维特根斯坦同时规定,世界的形式即是所有对象的形式的总和。对象的可能的事态构成了对象的形式,它是不变的,而对象的外在性质,即哪些事态成为了事实则是可以变化的,称之为对象的配置。对于不同的对象,我们只能通过形式和配置区分它们。对象之所以不能成为世界的基本实体,就在于它不具有独立性,一个脱离于事态的对象是不存在的,因为当对象独立存在时,我们只能知道它的可能的事态,而不知道哪些事态在现实中被实现了,我们也就无法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信息。同时,对象还是简单的,即对象不可以被分解为别的事物。当我们想象一个不同的世界时,它与现实世界一定共有着一种形式,否则我们无法想象出它。而由于这形式是由所有的对象的形式构成的,因此所有对象的形式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不变的,也就证明了所有对象是一定存在的和不变的,因此,“不变者,实存者和对象是一个东西”。假设一个对象是复合的,那么它就是多个不同的对象组合而成的,在这些对象没有组合成这个对象的时候,这个对象就不存在。因此,一个对象的复合性就要求它可能不存在,与之前的结论相违背,因此对象一定是简单的。对象与其他对象不能复合成一个复杂的对象,而只能形成一个事态。事态与对象不同,事态具有存在的独立性,它的存在不依附于其他任何事态,从一个事态的存在与否也不能推导出另一个事态是否存在。

3.逻辑空间

维氏认为所有的可能的事态都不只是可能的,而是存在的。“在逻辑中没有纯粹是可能的事情,逻辑涉及每一种可能性,而一切可能性都是逻辑的事实。”这些可能性一定“存在于一种无限的空间之中”。维氏把世界分为两个部分:可感世界和可理解世界。可感世界由所有以发生的事实构成,而可理解世界,即逻辑空间,则由所有的可能的事态构成。维氏说,“在逻辑中没有纯粹可能的东西,一切可能性都是逻辑的事实”,所以一切可能性都在逻辑空间中存在,每个可能的事态占据了一个主目位置,也就是一个空间点,如果某个事态被实现,成为了事实,那么这个空间点就是被占据的,所有被占据的空间就代表着现实世界。每个对象在逻辑空间中代表一定的空间,即是它所有可能的事态代表的空间点的总和,也就代表它的形式,而它的事态中哪些空间被占据就规定了它的配置。因此,逻辑空间就代表着世界的形式,它是不变的和实存的。“在逻辑空间中的诸事实就是世界”,对于每一种可能的世界,它的全部由逻辑空间中被占据的点的总和所规定,因此,每一种世界本质上都是逻辑空间的子空间,它们共享共同的形式,只是在对象的配置上有所区分。

哲学论文 篇七

1、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正式诞生以来,社会语言学主张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考察语言,研究语言的社会变体、地域变体、性别与语言、年龄与语言、社团与语言、族群与语言、宗教与语言、国家或地区语言政策和语码转换等现象(W ardhaugh1998 /2000 : 12一13),但传统的社会语言学注重语言现象的收集和描述,似乎已经走入末路,近年来已有明显的隐退迹象。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传统的社会语言学注重语言现象的罗列,缺少对现象背后认知机制的考察。本文认为,认知社会语言学(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以下简称CS)是后现代哲学思潮中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嫁接的结果,也是对相关理论的新发展。本研究以语料为支撑,提出CS是一条新兴的语言研究进路。它以后现代哲学思潮为学理基础,运用认知语言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考察语言的社会属性,强调认知主体间互动时形成的社会性和主体间性在语言认知中的核心地位,力图为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所有言语提供一种全新的解释。

2、后现代哲学思潮与认知社会语言学

后现代(post-modernism)主要不是指时代化意义上的一个历史时期,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后现代和诸多哲学思潮一样关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也就是人与现实的关系。它在思维方式上坚持一种流浪者的思维,一种专事摧毁的否定性思维,坚持对以二元对立思维为特征的现代性思维方式的否定。

2、 1研究对象的去中心化

自现代语言学诞生以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区分语言(langue )和言语(parole ),强调在结构系统中重点研究前者,因而忽视后者;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区分语言能力(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performance),主要研究前者,因此忽视后者,甚至造出一个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根本不会使用的英文句子。

2、 2认知方式的主体间性

认知语言学强调认知的共性和个性,正是有了认知的共性,才能使人们的语言交际顺利进行,但这种共性是如何建立的一直困扰着哲学家们。胡塞尔曾经问过这样一个哲学问题:我怎么能够把在我之中构造出来的东西恰好经验为他人的东西;同时,确实与此不可分的还有,我怎么能够对在我之中构造出来的自然与由他人构造出来的自然做出认同。

2、 3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人类语言具有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必然为语言打上社会的烙印,而社会性是复杂的,所以研究语言不能只依靠单一的方法。后现代学者FPyP-raband认为,多元主义方法论允许采用一切方法,容纳一切思想,反对传统方法论原则的唯一性和普遍性,反对传统方法论对其他方法的排斥和打击(Feyeraband 1975:116)。认知社会语言学在研究方法论上从后现代多元方法论汲取营养,提倡既继承又创新的理念,既用传统的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渠道收集原始资料,又提倡语料收集的多元化,如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和语料库(中国国家语委语料库、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英国国家语料库、美国国家语料库等),也使用各类搜索引擎提供语料,如生活中的广告乃至一些小广告作为语料。总之,它力主的语料收集方式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黑格尔2013167),践行将每个社会个体的语言都纳入研究范围内的研究方法。

3、结束语

哲学是语言学的摇篮(Robins 1967 : 103 ),任何语言学理论或语言研究范式都应有其哲学基础,最近兴起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当然也不例外。本文系统地陈述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后现代思潮,并且从3个方面论述认知社会语言学与后现代思潮的紧密关系:

(1)研究对象的去中心化;

(2)认知方式的主体间性;

(3)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本文还用语料详尽分析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基本出发点,用认知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考察语言的社会属性。本文认为,认知主体间互动时形成的社会性和主体间性在语言认知中占有核心地位,并且论述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核心任务是为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所有言语从认知和社会的视角提供解释。当然,与后现代思潮相比,认知社会语言学才刚刚起步,为更快、更好地从后现代思潮中汲取营养,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学人们共同努力以推动认知社会语言学健康茁壮地成长,为我国乃至全球语言研究事业尽责尽力,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哲学论文 篇八

历史上有着是否有必要开展对教育哲学主流,即教育哲学与教育基本原理的本质区分的探讨,我出于对哲学本质地位的推崇,以及对哲学在指导普遍原理、规则方面效用的认可,以此为前提,认为教育原理是教育哲学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规则,即教育原理源于教育哲学之生化。但这里的教育哲学又不同于传统哲学之抽象思辨,它基于实践观察参与而提炼升华之理论,这里的理论具有形而上的最高意义,将这一深层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基本规则即是教育原理。教师在工作实践中通过观察、参与和反思提炼“个性化色彩”的教育哲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境界提升的 m.baihuawen.cn 重要途径,如教师将“个性化色彩”的教育哲学心得付诸版面,其普遍性指导的意义越大,论文质量就越上乘。本文以个人思想心得为前提,从三个方面建言创写优秀教育哲学论文的思想源泉和实施要领。

一、坚实哲学素养,同时丰富其他学科知识之辅助

“在国外,教育哲学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一些哲学家,或有很好哲学学习背景的人。而我国从事教育哲学工作的人主要是应教学需要从教育理论从业人员中抽取出来的,他们一般哲学基础比较差”缺乏哲学素养就难以以哲学的视界审视教育领域之根本问题,夯实哲学基础势在必行,究其途径,首先应研习哲学基础理论,以熟知其基本概念、方法论原则、各流派的发展脉络及各家学说观点;其次,应广泛阅读最优秀哲学家之最精要着作,以了解哲学领域的学术深度,侵染大师之思想光芒,为自己开展学术研究做好思想前提;最后,实现由抽象的哲学转化成具体的哲学。由于受传统哲学研习模式之抽象思辨影响,前期的哲学学习显得空洞理论化,但如果摒弃前期形而上学的理论修养,就失去后期形而下的实践指导能力,最重要的是将前期所学哲学理论与生活、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以实现具体化。

各学科在内在脉络方面有时惊人地相似,一些优秀的哲学家,有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甚至于是出众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拥有多学科背景。特别是人文与社科知识背景的学者,对同一哲学和教育问题的思考更具多元化和全面化,譬如对学生失眠问题,若仅具备心理学知识,可能将其失眠归于情绪不稳,心事重重,若同时具有心理学和医学知识,则可能思考到学生是否由肝火过旺、心脾不足、心肾不交等症候导致的失眠。与教育哲学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主要有社会学、心理学,甚至于人类学和管理学等,把握好这些学科与教育哲学的关系,有助于深入教育哲学研究,并提升教育哲学的学科地位。

二、研读并吸纳世界教育名著之精髓以期境界之提升

创写优秀的教育哲学论文不仅需要深厚的哲学功底,对教育学本学科学术思想的把握也是必不可少的。世界著名教育学家的教育名著,本身就蕴含丰富的哲理,这些经过历史考验而沉淀下来的名著永远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有利于教育哲学的研究符合人的本性,顺应生命的发展,体味这些思想并进行甄别和判断,也有利于自身思想的成熟。只有知晓本领域思想家的学术功底和研究动态,才有利于寻觅自身之局限,奋斗方向的指向性也就更明确。这些优秀的教育名著主要有: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尔》,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马卡连柯的《家庭和儿童教育》,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三、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提炼,在实践中升华

纵然人类早期的哲学家偏重于对万物本体和宇宙起源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虽是浓重抽象思辨的经验之谈,但是他们的研究路径源于在实践中对宇宙万象的迷惑所作的思索,哲学本身的学科体系是现实矛盾激烈交锋后的产物,只是哲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这一特质让人觉得高深莫测而有脱离现实之嫌。人类所做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应回归到人自身的幸福,这是一切研究的初衷,也符合人类本性特质。教育哲学的研究者不应该仅仅游刃在这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中翻翻书、读读书,还应在概念、原理和方法论方面作一些形而上的探讨,教育哲学的研究路径应该是:掌握教育哲学基础知识及相关学科辅助知识-在实践中反思-听取同行及学生意见-批判教法之不妥,总结经验之不足-不断地深化和完善经验以升华教育哲学理论。哲学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并非为了迎合现实世俗之需要,而是本身符合人类作为生物体的本性特质,一切不符合人类生存、发展、幸福的人、事、物皆应舍弃。哲学探讨如果在一些诸如语言辨析、逻辑辩论等一些细枝末节问题上纠缠不清,就已经是脱离实践的滑稽之谈。“当代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发现,西洋哲学总是在一些枝节问题上钻牛角尖,对于人安身立命的大道理反而不讲,只有存在主义是例外”[2]。而中国哲学历来关注人类命运、人类的伦理法则与生命幸福的探索,教育哲学的研究应继续中国哲学对人性问题关注的传统,同时又要吸收西洋哲学严谨、实证、条理化的学术态度,让教育哲学为教育领域根本问题的指导服务。

哲学论文 篇九

内容提要:通过比较明式家具与现代主义家具两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家具所共同具备的特点和美感,论述在注重流动性与便携性下的家具构造,体现极少主义与结构功能主义至上的美之下产生的家具设计作品对时代产生的影响与其独特的美感。

关键词:明式/现代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简约极简主义/理性主义

家具,可以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开始,便与我们难舍难分。从古至尽、不分地域,只要有人类生存发展的地方就会有家具文化的痕迹。在家具上的设计可以客观的展现一个时代审美倾向,而至今我个人认为所见过的最美最有魅力的是明式家具与现代主义风格的家具这两种。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样式上的简洁,功能上的合理。这种简洁它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设计感,这种美着实让人感动。将现代主义年代的家具与中国黄金时期的家具作一比较,时间是16、17世纪与19、20世纪,这样两个不同时期的家具放在一起,他们同样具备现代感。这让我们思考是否简洁的设计可以历久弥新?结构功能主义的设计是否生命力更持久?

先看一下明代家具的特色,古典中国明代家具具备了一种永恒的普世的美感。明代当时的中国,对它的文人学者而言是一个流动的社会,这样一种社会形式也在家具上产生了反映,为了流动和旅行的需要,家具既需要实用,又需要方便拆卸、折叠,因此它不会采用浆胶、钉子或任何永久粘和的方式去制造它们。这样的家具就要求了这个民族和时代的人民具备了强烈的理性思维,同时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就使得明代的家具在中国其它时代的家具行列里显现地如此的卓越不群。明代家具:

造型简练、以线为主(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与功能要求相符,无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刚柔相济,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结构严谨、作工精细(卯榫结构,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时至今日,家具仍然牢固如初。)

装饰适度、繁简相宜(装饰手法,多种多样,雕、镂、嵌、描,等。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但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恰如其分的作局部装饰。)木材坚硬、纹理优美(自然优美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本有美丽色泽与木纹地高级硬木,黄花梨、紫檀、鸂鶒木等。 )

比较一下现代主义设计下的家具,提到现代主义,必须提到功能主义风格的家具,则起源于德国现代主义之祖的包豪斯学院,包豪斯推崇“功能决定形式”,与当时的欧洲开始流行奉信新教有关,这样的观念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提倡的简朴节约相似,都追求着朴实无华的美感。包豪斯运动带领下的现代主义设计作品与传统流派拉开距离,扬弃了以前欧洲传统的家具中那种繁复的表面浮华的装饰,而是用“少即是多”的理念传达着现代主义风格的美丽。这里的"少即是多"的理念设计出来的作品的感觉就与明式家具中造型简洁、以线为主的要点相合拍。现代主义家具的设计作品中的装饰更是通过它本身的造型与材质的运用,一气呵成的产生自身的装饰美感,而拒绝那种后来加上的,所谓的“点缀” 的任何装饰手法。现代主义的家具设计尝试使用各种各样的欣欣材料,就象明式家具中运用木材本身的纹理优势一样,现代主义的家具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材料也力求体现他们本身呈现出来的美感,如彩色的各种塑料,纤维,玻璃……还有使用钢管,胶合木等一些廉价的素材,并不是再象欧洲传统那样再再昂贵的木材上雕饰各种花纹或者再镶金嵌银。包豪斯的设计师们坚信借由金属、夹板、塑胶、玻璃等新式材质,加以工业制造,能大量生产出兼具美学与经济实用的家具。而随着工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包豪斯的设计风格更加入了人体工学的研究和新式材质的开发。无论是造型独特的椅子,或是强调舒适感的沙发,其功能性与装饰性恰到好处的结合。并且现代主义家具的设计与明式家具一样,需要流动便携,于是这个共同点符合现代的口号“形式追随功能”即,功能主义。这一原则衍生出自己的一套审美体系——简约主义、极简主义……并产生了许多功能形式完美统一的理性主义的优良设计。

明式家具与现代主义家具的设计样式,其实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生活的形式之美这样的设计给人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精神方面的生活方式,使人不被俗世所困,可以更注重原始本能的生活形态,以及满足人对精神世界追求的一种渴望。

参考书目:

《永恒的明式家具(Eternal Ming Furniture)》

[中]侣明室 ISBN 7800475964紫禁城出版社

《包豪斯》[英]弗兰克惠特福德 著

ISBN 978710801610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9篇《哲学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舞蹈毕业论文【优秀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