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优秀9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一
消费群体最先对一个服装企业或者对一个服装品牌的了解、接受与认可,是在认知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一个服装企业、服装品牌,其文化内涵对应企业形象的塑造、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乃至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动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服装设计中的文化在内容上一般包括如下几点:
(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任何一种服装设计,不管是中国的服装设计,还是西方国家的服装设计,都是在它的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上孕育、成长、发展起来的。中国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中国服装设计在文化内容上主要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带有明显的中华民族特色。
(二)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为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并为之努力奋斗,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员工的行动指南。企业的形象、企业的标语、企业的品牌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企业的形象、标语以及品牌去深入了解一个企业的文化和整个企业状况。在这一点上,为什么国内很多知名服装企业如波司登、七匹狼等,要比国内的很多普通服装企业知名度要高呢?很多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的企业文化更具有文化韵味,更加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在服装界能引领一个时代潮流。中国服装设计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服装企业的企业文化来呈现,企业文化是中国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文化元素。
文化在中国服装设计中的作用
(一)良好的文化内涵可以促进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中国服装的发展一般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
服装企业的形象塑造、服装企业的服装产品系统、产品的推广与营销系统、产品的服务跟踪系统、企业所处的外在社会环境、企业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企业产品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及消费理念、企业所处的外在投资环境以及品牌的文化历史等。中国服装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应该处理好企业所处社会环境,正确地分析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深入地了解产品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总而言之,企业的各种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而这些因素中,文化内涵是最为关键的枢纽中心,对中国服装企业的发展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二)良好的文化内涵可以升华服装设计形象:
在中国的服装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设计方向上直接统领着服装企业形象设计的方向、风格和格调,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服装形象设计的方向盘。可以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服装设计的艺术源泉,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力量依据,也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素材和参考。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时,在设计理念上,首先考虑的都是把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元素融入到服装的设计之中。良好的文化内涵可以使服装设计形象得到很大程度的升华。
文化在中国服装设计的应用策略
(一)在服装设计上积极引入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元素可以给我国现代服装设计很大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潮流中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对一个时代的服装设计起到导航的作用。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理念中,可以使我国现代服装的设计更具文化内涵,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元素和古典气息。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国服装在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上,独具民族风味和民族风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元素,为服装设计师设计服装提供了良好的设计素材和设计灵感。
(二)在服装设计上坚持正确的文化理念:
各种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各种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大的便捷性,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时尚信息正在快速地传播。各种流行服装杂志、时装表演以及时装晚会,不断地涌入人们的眼帘,冲击着人们的视野。由于大众传媒对消费者服装审美偏好的导向作用,人们的服装审美偏好和消费意识正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要根据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和消费意识,对自己的设计思路及时地作出调整,以设计出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服装作品。服装设计在满足人们在服装穿着的实用性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们视觉上的审美享受。
(三)借鉴后现代文化,提倡服装设计上的新颖独特:
后现代文化思潮在文化价值观念上,追求文化的不确定性、多元性以及新异性。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服装设计师们在设计理念上,也开始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灵活地采用各种设计方法和设计风格,打破了传统的美学规则,颠覆了服装的设计传统,创造出了各种个性新颖、风格各异、造型夸张、独具民族风情的服装作品。
结语
服装设计是一门融设计、艺术于一体,极具人文气息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我国的服装设计在文化内容上具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文化在中国服装设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文化内涵可以促进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也可以升华服装设计的形象。因此,在服装设计中,应该采取各种策略,积极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坚持正确的文化理念,借鉴后现代文化,提倡服装设计上的新颖独特,促进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二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到传统文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所独有的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生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还让学生学习相应的民族文化知识。小学阶段是学生在智力以及生理方面比较关键的时期,在这阶段传授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识字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
让学生学习相应的汉字,在识字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学生要学习比较多的生字,在课文量上也比较多,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阅读内容有很多,例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在教学中可以将这些内容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是知识的承载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模仿者,为此,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要注重文字的书写,只要教师能够书写比较好的文字,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够认识到文字的美感。由于很多学生的文字书写方式和教师的差不多,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书写的美观、大方,让学生感受到书写的魅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书写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应的书写知识,还能够在书写中感受传统文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诗文时感受传统文化
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传统文化,对学生在写作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讲解诗文时可以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以不同的视角来给学生讲解相应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诵读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积累很多的相关知识。李白“摧眉折腰事权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孔子认识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终生忧劳不悔;“忧道不忧贫”,屈原忧国不复兴,君不明察,忧“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杜甫也始终忧劳不辍,写出了惊警后世的“三吏三别”,目的是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面临“贼氛方炽”的混乱社会,痛感“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民族向前的动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以此在诗文的学习中更好地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课本内容中感受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课本内容都是按照一些古典书籍进行学习的,然后再经过现代作家的改编成为教材。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中感受传统文化。例如《开天辟地》主要是讲解万事万物的由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又如在《司马光砸缸》中主要讲述的是七岁的孩子就已经有了成年人的思维,当别的孩子在玩时,他却在读书。当有个孩子玩耍掉进水缸里时,别的孩子都比较紧张,只有司马光想到用石头救出落水的孩子。这个故事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从这个故事的学习中不仅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还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四、结语
新课程教育理念提出了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在教学中,可以将识字内容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在讲解诗文时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情境中,以不同的视角来给学生讲解相应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另外,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2]童一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5(23)。
[3]于春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才智,2016(25)。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三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到传统文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所独有的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生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还让学生学习相应的民族文化知识。小学阶段是学生在智力以及生理方面比较关键的时期,在这阶段传授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识字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
让学生学习相应的汉字,在识字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学生要学习比较多的生字,在课文量上也比较多,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阅读内容有很多,例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在教学中可以将这些内容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是知识的承载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模仿者,为此,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要注重文字的书写,只要教师能够书写比较好的文字,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够认识到文字的美感。由于很多学生的文字书写方式和教师的差不多,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书写的美观、大方,让学生感受到书写的魅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书写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应的书写知识,还能够在书写中感受传统文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诗文时感受传统文化
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传统文化,对学生在写作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讲解诗文时可以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以不同的视角来给学生讲解相应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诵读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积累很多的相关知识。李白“摧眉折腰事权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孔子认识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终生忧劳不悔;“忧道不忧贫”,屈原忧国不复兴,君不明察,忧“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杜甫也始终忧劳不辍,写出了惊警后世的“三吏三别”,目的是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面临“贼氛方炽”的混乱社会,痛感“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民族向前的动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以此在诗文的学习中更好地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课本内容中感受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课本内容都是按照一些古典书籍进行学习的,然后再经过现代作家的改编成为教材。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中感受传统文化。例如《开天辟地》主要是讲解万事万物的由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又如在《司马光砸缸》中主要讲述的是七岁的孩子就已经有了成年人的思维,当别的孩子在玩时,他却在读书。当有个孩子玩耍掉进水缸里时,别的孩子都比较紧张,只有司马光想到用石头救出落水的孩子。这个故事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从这个故事的学习中不仅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还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四、结语
新课程教育理念提出了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在教学中,可以将识字内容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在讲解诗文时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情境中,以不同的视角来给学生讲解相应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另外,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四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的文化道德对于民族精神、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将这份珍贵遗产融入到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不仅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能够促进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步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找准传统文化美德和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点,本文主要分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以及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对策。
【关键词】传统美德;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对策
传统美德作为现代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础,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传统文明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有机几何对于整个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均可以起到积极的效用。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与外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来,在劳动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累积的优秀道德传统,这不仅是历史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是当代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古到今,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都贯穿在我国传统的文化道德之中,这也是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如三国时诸葛亮的忧国忧民、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追求、明清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思想、谭嗣同挽救国家的英勇献身精神等,这些追求与行为都蕴含着深深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精神共同构成了爱国主义的宝贵思想。
1.2 为民族、国家的奉献精神
在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之中,十分注重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如《诗经》中的“夙夜在公”、“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墨子》中的“举公义”等等,都是强调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理想,这种思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以西方思想最大的区别。
1.3 仁爱宽厚的人际关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仁者爱人的思想,孔子也将“仁”作为儒家思想的道德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都是“仁爱”的体现;在墨家思想之中,也提出了“爱人无差”、“爱人若爱其身”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协调人际关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4 尊敬父母、尊老爱幼
早在《尚书》之中,就提出了“义父、母慈、凶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孟子也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思想,这些道德思想,除了维护封建等级思想的糟粕应该抛弃之外,其他的思想对于改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安定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这些思想依然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传统美德,实际上,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随处可见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作用。
1.5 吃苦耐劳的精神
儒家思想主张,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前提之下,每个人都应该有吃苦的思想以及向往理想的人格,“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舍身成仁”、“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等均是传统道德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体现,这些精神均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品质。
1.6 尊师重教的精神
教师是传播文化的使者,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诲,在封建社会之中,几乎每个人家庭的正厅都摆放着天地君亲师位,将教师的地位与天地、皇帝和父母等同,尊师重教成为一种永恒的思想,也是传统文化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1.7 谦逊礼貌的精神
“满招损、谦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多成就卓然的为人都依然保持着谦逊礼貌的美德,他们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将目光集中在他人的闪光点之中,积极的向别人学习、充实自己,如唐代的杜甫,其创造成就显著,但是依然赞赏初唐四杰的成就,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穷”,称赞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这种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也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美德。
1.8 强调正身,为民执法
在封建社会,虽然法律制度并不健全,但是却有着公正执法的精神,如“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便是公正执法精神的重要体现,鲁迅也曾经说明:“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也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我国的转型阶段,弘扬公正执法的精神,严格的依照法律来办事对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文明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2、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方式
第一,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也有的区别,在历史的变革下,两者都是不断发展的,为了促进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必须要意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不同,正确的处理两者的关系,取精华、去糟粕。
第二,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在现代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做好党政干部建设工作,党政干部需要意识到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坚信,只要正确的处理好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继承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精华,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定能够全面的推进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五
一、工业产品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涵义
阴阳平衡、天人合一是中国人历来所尊崇的思想,因为这不仅是儒家与道家所接受与赞同的观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渊源的体现,其中包容性与和谐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展现,其中包容性的衍生就体现为多样性。将“和”的思想融入进工业产品设计中,就能体现出工业产品功能的统一性与造型的多样化,并使人、社会及自然的和谐统一充分展现出来。而工业产品设计的平衡、对比、对称及统一等都是为了将视觉方面的和谐体现出来;工业产品中色彩的运用则是体现出色彩的和谐性;工业产品造型中几何化形态以及线条比例的处理则能体现出一定地域文化特征。
二、工业产品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关系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工业产品设计的基础
文化是通过各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发展而成的,它不仅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华,而且它也能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前途。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工业产品设计的灵魂,但凡是优秀的产品设计,总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包含在其中。作品设计不光是物化一件产品的形态、一幅广告,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将一种新的文化与新的生活方式生动的体现出来。
2、工业产品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想不断的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下去,就需要各种各样的载体,其中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工业产品设计就是一种重要的,且不容忽视的载体。工业产品设计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统一体,它不仅体现了文化精神,也将地域、时代、民族等文化特色与文化的面貌反映了出来。工业产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就是为了促进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让我们将历史的文化现象在这样一条“发展”线索下连缀成一个体系,且这个体系能够有效的将联系与发展体现出来。
三、工业产品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实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促使其精神追求也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使我国设计界也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工业产品设计的影响,其中也有许多设计成功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工业产品,比如:
1、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
曾经在设计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时,总共经历了北京奥组委的三次筛选,最后在全球的388个竞标方案中成功脱颖而出,并成为工业产品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的一个非常好的实例。在08年这次的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中,不仅火炬整体的设计元素采用的都是“祥云”这样一个传统纹样,同时还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书卷的造型来设计火炬的形态,将火炬设计成为了一个“卷起来”的形态。其中,此火炬中,书卷代表了中华文明,祥云代表了祝福,有机的将两种设计元素进行结合,产生了一个同时饱含本土化与全球化特征且优秀的现代工业设计产品。除此之外,奥运火炬的包装中也体现出了浓郁的中国韵味,其包装是一个木质的盒子,中国传统的木箱是其形态设计元素的来源,外加两个金属的搭扣,显得古朴而又厚重,用金黄的丝绸作为盒内的软装饰,不但对火炬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又体现出了皇家的高贵。这样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工业产品设计,不但中国人自己看了喜欢,而且全世界的设计师也都认可这项设计,且这样的设计也将北京奥运会的喜悦与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给了全球人民。
2、联想的奥运“祥云”笔记本
在以前,不管是国内的笔记本,还是国内的笔记本,外观都是黑色面板、方盒造型的。但是这款由联想推出的奥运“祥云”笔记本,整个产品都是利用传统的贵族金黄色云纹作为点缀,并运用承载千年中国印象的漆红作为其整体色彩,是想将吉祥的语意传达给人们。而且这也是一个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成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标志性作品,在此现代产品中结合了传统的色彩及纹样符号,改进了传统的笔记本造型,成功的让奥运“祥云”笔记本成为了奥运的一个艺术品及珍藏品。
3、中秋月饼的包装
在我国,中秋节是一个传统节日,是亲人们团聚的时候,且是中国人乃至世界华人心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为了增添节日的气氛,月饼就是必不可少的食品。近年来,月饼的包装不仅越发的精美,而且种类也是日益增加,但是不管月饼的价格如何,包装效果如何。月饼的包装始终都是将蓝色、黄色或是红色作为包装的主色调,其中蓝色表示夜色,黄色表示月亮的颜色,而红色自古以来在中国表示的就是喜庆的颜色。除了包装的颜色之外,通常也会有几句古人的诗词印在月饼包装上,对节日的气氛进行进一步的渲染,也体现出节日的重要性与传承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进工业产品设计中,能将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与民族气质有效的体现出来,虽然我国工业产品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今后的产品设计中,要不断的探索并发掘其中的文化精髓,更好的将我国的文化特色体现在工业产品设计中。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六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构成
简单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道家和佛家思想为两翼的文化思想体系。
在孔子、孟子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观后,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贯穿了中国从先秦到“五四运动”以来几千年的历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其基本思想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像中国古代儿童入学,首先要读“四书”,即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读物——《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除了儒家思想以外,道家和佛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完美的补充,儒、道、佛三家和谐共存,构建了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说把握住这三家文化的内涵,就把握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从而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其对和谐社会的思考和贡献。
二、儒家文化的道德人生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理论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其主要内容简单说就是是仁和义。仁义的观念是儒家思想最为强调的观点,以前人们说某某人是伪君子,骂他“假仁假义”,就是说仁义观。其实儒家仁义观是一种高尚的个人道德情操观,他要求人们做事情必须符合道德标准。如果是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是“不义”的行为,用一个为孔子和后来儒家学者所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义”与“利”之间的辩论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热门话题。
其次,儒家理论强调家庭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被儒家经典理论提倡的一个和谐社会的基本次序。“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社会的平安、和谐。儒家思想强调依靠道德的规范作用来实现家庭和谐,通过提炼、宣扬相应的伦理规范来调适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从而构成了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及和谐繁荣的道德世界。
三、道家文化的自然和谐观——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文化与儒家思想简单地说是一种对立统一。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中国哲学的这两种趋势,约略相当于西方思想中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传统。儒道两家文化既相互对立,同时又相互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道家文化认为只有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界万物在不断变化,万物变化所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是“物极必反”,这种思想来自道家的祖师——老子。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方向发展,这些性质一定会使它转向自身的反面,这构成一条自然规律。所以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掌握“度”这个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
那么,怎样衡量事物变化发展的“度”·事实上,没有人能划出适合一切事物、一切情况的绝对界限,必须依据客观不断变化。例如过去人们认为海南不能发展工业,而现在,我们提倡“生态立省”和“一省两地”战略,就是考虑到海南保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发展工业的优势等现实情况,合理把握事物发展的“度”,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佛家文化的平等和谐观——内心自我的和谐
佛教传入中国,是中国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传入中国以后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相结合,推动着中国的哲学思想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文化——禅宗,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影响深远。
佛家文化的和谐理念首先是关于心境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在人的认识层面构建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和谐。佛教的平等和谐观教人摆脱苦难的方法主要是教人掌握一种新的认识体系,从自我的心理上寻求突破。在这种新的认识体系的指导下,既体悟到世间一切的虚幻性,又认识到世间一切存在的价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圆融与和谐,从而在实现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圆融和谐的基础上,完成精神的终极超越。
综上所述,儒、道、佛三家文化都在各自的立场上提出了其对和谐社会的思考和探索,包含了不少思想的智慧和精华。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新一代炎黄子孙的职责所在。我们将倍加努力,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地继承和发展和谐理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而奋斗。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众鼎号§www.1126888.com 篇七
传统文化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灵魂”。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它所属的文化传统都具有生命的意义。“文化”就是“生命”,“传统”就是“我们”。分别言之,“传”乃是通过给出文化基因而在时间上实现延续(复制和再现)而实现的文化整合,“统”则是通过提供文化原型而在空间上的涵摄(识别和选择)而实现的文化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宏富,是一个多面体,是连接过去的现在和奔向未来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来自儒、释、道三家,道教主要追求长生不死,重养生;儒家重修身,讲修齐治平,其思想对于提升道德水准和人生境界有重要作用;佛家主治心,在调适心理、培养人生智慧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资源。儒家的人文精神和佛家的人生智慧对于提升当下人们的人文素养多有助益,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
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在评论孔子的时候说:孔子的最大贡献是对人的发现。孔子以后的儒家主要是进一步回答“什么是人”,“怎么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是人呢?西方比较注重理性,对人的定义是:有理性的动物。中国儒家比较重视仁义道德,所以对人的界定是:“人异于禽兽者几稀”(人和动物的差别不大),主要区别在于人有仁义礼智“四端”。怎么做人呢?首先是自身怎么做的问题,要做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有人格的人,堂堂正正的人;其次,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成为对家庭、社会、国家有用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至于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如何处理好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其“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及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至今仍鞭策人们勤奋上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分别对应于真、善、美,“天人合一”即求真,“知行合一”即致善,“情景合一”即审美。不同民族都是追求真、善、美的,这没有什么不同,但不同的是每个民族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真、善、美的追求。中国就是通过这三个“合一”来追求真、善、美的。《易传》上有两句众所周知的话,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很恰当、很凝炼地概括了中国文化传统所蕴含的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的关系和内在结构。它既是个体人格特征,同时又是整个传统文化的特征。自强不息表达的是刚健进取的品格,厚德载物则体现著宽容敦厚的品格。
从社会发展的现实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对档案工作者职业素养的塑造与支配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档案工作者既是文化的贮存、延续、传播者,也是文化的选择、吸收、加工者,档案工作者既经过了社会文化发展的传递历程,又经受了文化传递历程中的心理净化。因此,从服务与文化的功能来分析档案工作者与文化的关系,可以这样讲,档案工作者保存、传递了文化,文化又孕育了档案工作者。档案工作者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后,能够积极促成一种振作而不是倦怠的精神状态,促成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甘于寂寞、勤于奉献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在档案工作者职业行为中体现得既充分又微妙,既体现出中国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心理,又不为别种民族、社会不同的文化所具有,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相对稳定并为其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
我们可以在本民族文化基础上看到档案工作者所特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心理与性格;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看到档案工作者少说多做、低调实干行为形成的历史因素,也可以恰当地解释档案工作者所特有的高志功低物欲的思维方式;对于档案工作者的服务实践过程来讲,中国传统文化既可以在新形势下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帮助档案工作者认识分析一些行为中的陋习与弊端,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并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调节,还可以进一步塑造当代档案工作者的完美人格,塑造当代档案工作者“道德、表率与和谐”和“敬业、责任与担当”的良好职业素养。这种职业素养,是档案工作者继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档案工作者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八
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都蕴含在绘画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思想。它的核心是中庸、和谐、内敛。这些传统文化都可以在绘画上得以充分的体现。中国的传统则是讲究平和的,如放风筝、太极等,讲究的是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一种内在的修行。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中表现出来,是一种神韵,不是某种色彩可以诠释的。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与艺术产生直接关系的是庄子的思想与禅宗思想,这在中国画及中国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常见。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庄子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给人们展现出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领域,他的思想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主要思想是“大道无为”,以天人合一、清静无为为宗旨,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庄子的人生观是最为通达,束缚最少,同时也是最为接近艺术理想状态的人生境界。中国艺术中的“气韵生动”恰恰体现了庄子“通天下一气耳”中所说的气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是中国艺术在各方面展现的“道”无所不在的艺术境界与精神世界。中国的绘画艺术是一个气韵贯通的世界,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音乐式的流动起伏和舞蹈式的回旋变化的节奏。气因道而实现了人与万物聚则有形有相,分则虚无飘渺。于是“知白守黑”、“虚实相生”便成为中国绘画艺术创作的辩证法则。在中国画的表现意境中“无画处皆成妙境”、“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意境,无不充满了道家“道法自然”哲学思想。“老庄”学说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不在于站在客观事物之上去加以分别思考,只有消除物我对恃,天人合一,才会昭示出世界的本来面目。这便有了中国画家的“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深邃艺术追求。
“老庄”的哲学思想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精神支柱。“老庄”的宇宙观是混沌而神秘的,是难以琢磨的,是意像的。将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和文化价值取向融入绘画创作中,会使它成为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因素。儒、释、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三大精神支柱。它们共同的美学意义在于审美式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这种影响正可以诠释哲学与艺术间的相互渗透,归根到底在于它们原本就是不同形式的对人生意义的诠释。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儒家、佛家、道家三种不同的宗教形式都是在中庸的思想基础上,开始其对人的自身精神世界的的探求。这种自身精神世界的探求过程出现在艺术表现形式中,从而淡化了宗教色彩,形成了一种自然艺术体现方式,一种内在的人格理想情操,一种收束心性的自我修养方式,一种恬淡清幽的审美情趣和空灵澄澈的艺术境界。随着佛学在中国广泛传播及其在思想领域获得的胜利,众多艺术家更加强调作者本身的主观作用,强调艺术作品内在的精神意境。在这种艺术追求思想的熏陶启发下,唐代“意境说”随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而步入高峰。“意境说”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思想,它是中国艺术和哲学在高度成熟基础上的产物,它是在不断地吸中国传统儒、释、道家各种哲学思想砂断给予艺术大量营养的情况下实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成为中国绘画艺术最重要的理论基石。
中国艺术中的意境,其最高层次是禅境。“禅”,是在中国人学习了大乘佛法教义后,通过自身努力与实践所认知的。禅既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二者合一,才能直达生命的本源。当其体现在艺术境界中,飞跃的生命与静穆的观照构成了艺术的两元,这也构成“禅”的心灵状态。用佛教的语言能够详实的描绘出中国绘画意境的哲理意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使主张“意”派的“文人画”迅猛的发展起来,在宋元时期,成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主流。经过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感染,中国绘画艺术哲学的有了一个极大的转变――即由繁变简,反璞归真,从而更加强调作品的空灵意境。由具体事物的写实变为抽象的哲学意境的展现。老庄主张“五色令盲”,“无色而色始全”的色彩观成为文人画家们对中国绘画的最好的表达,黑色成了斑斓色彩之后的平淡。追求墨色高度表现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唐代王维把李思训的金碧山水技法改变为水墨画技法开始,水墨技法的地位得到的提升。在精神层面上是为达意的需要。中国山水画以水墨为重要核心,这正是在以“老庄”、“禅”的哲学思想为内在基础,以自然的审美观念把作者的深层艺术哲学思想通过作品得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思想展示出审美活动的另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深层意境。
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流传,其对绘画艺术影响的更大一面,是它的哲学、艺术和审美。正如有位学者所概括的那样:“中国哲学的趋向和顶峰不是宗教,而是美学。中国哲学思想的形成不是从认识到宗教,而是由它们到审美,达到审美式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当然,画家要创造出来好的绘画作品,更要有好的技艺与适当的媒介完美的结合,才能准确地在作品中表达内心的情感。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九
1现代广告设计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包含艺术哲学、宗教信仰以及文学文化等,这些组成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在本质上特别注重和谐统一。例如:道家文化主要表现为淡泊飘逸、古朴天真,儒家文化主要表现为崇高肃穆、尊奉天命以及庄严典雅。从整体上来看,不同文化在艺术形式上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美。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艺术文化,这种艺术文化对于现代广告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广告设计的发展呈现逐渐加快的趋势,具有十分明显的商业性质。广告设计作品在初期传播的时候,就已经融入了大量的民族性元素;现代广告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文化,必须具备相应的审美观点与文化特性,因此,广告设计作品若是想要获取大众的一致认可,就需要与传统民族文化审美观点相符。传统文化在广告设计作品中主要阐述的是精神意识与主观思想,广告设计作品需要面向的是社会群体,是经济效益的一个具体体现。现代广告设计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相应的思想文化,还能够将传统文化展现出来。所以,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广告设计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现代广告设计过程中必须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现代广告设计的合理性。
2现代广告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分析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象征,也是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本。现代社会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与精神生活中构架了一个桥梁,中国传统文化具备的艺术魅力,增强了现代广告设计对于时代信息的传达。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当代中国文化仍旧有着一定的影响。从某个方面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意识文化中已经有所渗透,对于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均有一定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自身独特的方式传承着,因此现代广告设计不可能脱离传统文化而独立存在。
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有着自身独特的风情与特色,文化呈现多元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民族特性,从石器时代开始追溯,由彩陶纹样→两汉石画像→壁画,这些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放至今日,仍然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因此,现代广告设计人员应当充分重视这些古老文化元素的合理运用,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具备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得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标准,特别重视天人合一、神气合一,同时也重视现实道德规范与生活欲望的有机结合。这些传统美学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广告设计。
2.1现代广告设计中中国画笔墨艺术特点的应用
中国画笔墨特别重视神韵,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之一,赋予绘画作品事物生命。现代广告设计在发展过程中,水墨艺术特点逐渐增多,正处于一个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笔墨绘画艺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是现代广告设计追求艺术性的主要体现,广告设计作品中对于中国画笔墨的应用,能够给大众在视觉上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达到的艺术效果十分精湛。例如:我国著名运动品牌李宁的一个广告设计作品中,通过中国画笔墨中的顿笔与挑笔的形式效果,与广告主角的中华武术动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几乎无与伦比。
2.2中国书法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是历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一种汉字文化,也是世界古老文字历史中唯一一个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从汉字符号自身具备的特点来看,汉字符号有具有独特的性质。中国书法特别重视线条美,线条美主要体现在书法的气势力量与形体姿态上,不同书法中蕴藏着不同的情感意境,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我国很多优秀的广告设计作品中均应用了书法,有效借鉴了书法中的艺术魅力,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微,五个大字“舞动的北京”的设计完全结合了书法与艺术。中国书法具备的文化艺术魅力对于中国现代广告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广告设计中对于中国书法的应用,充分展现了现代文化气质内涵,使广告设计作品进一步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3结语
现阶段,我国广告设计艺术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代广告设计艺术的重要支撑。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广告设计的源泉,是广告设计创意产生的重要来源,大多数广告设计方案均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借鉴的相关内容,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渗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现代广告设计应当重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确保广告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协调统一,在现代广告设计理念中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以上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提供的9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