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传统文化论文优秀10篇
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兴趣以及文化修养。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化,如服饰、用品、工具等。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10篇《关于中西传统文化论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 篇一
《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
一、文化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意义,属于物质生活活动范畴。
后被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的意义,包含技能的练习、性情和品德的陶冶、教养等方面,属于精神生活范畴。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
我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以及语言学家都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不断的探讨,综合各个领域学者对文化的理解,文化属于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长期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同时,文化承载了历史,是一种历史现象。
总体来说,文化可以传承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是人与人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传承的一种意识形态。
文化可被分为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
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化,如服饰、用品、工具等。
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属于隐形文化,包括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各种制度和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
行为文化则是人类在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的作用下,借助物质文化所进行的日常行为。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各种形式的接触,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行为。
言语交际是指人与人之间以语言为形式的交流,非言语行为交际则指以语言以外的形式如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都可传递一定的信息,目的是交流。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化,这就需要涉外部门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全球一体化促使世界文化共存的局面,近年来在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外企,这首先要求在外企的工作人员了解该企业文化以便工作顺利进展;与外企有往来的人员也要懂得相关的文化知识,以避免文化不同导致的交际不畅。
再者,互联网快速发展,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欣赏国外影视资料,以及与外国友人探讨学术,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复合型人才的标准之一。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先决条件是在于了解本族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避免由于文化不同,不理解交际方的思维方式,形成文化冲突,最终导致交际失误。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
西方文化的科学性比较强,而中国文化的科学性相对较弱,这就导致西方人的思维轨迹感比较清晰。
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因此所呈现出的行为文化不尽相同。
其中,中西方文化差异尤其被视为最具有对比研究价值的一个领域。
(一)文化起源
古老的西方文化是在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文化,属于欧洲传统文化,是由希腊人、罗马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多民族共同创建起来的。
这种文化还影响了美洲,因此欧洲和美洲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化。
当今社会提出的“西方”不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西方,它还包括经济、政治等领域,因此一些地处非欧洲或者美洲的发达国家也被列入“西方国家”。
古老的东方文化是一个相对的地理概念,国际上普遍认为地处欧洲以东的国家所具有的文化是东方文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被赋予了政治经济的内涵,东方文化是指以亚洲文化为中心的、包括非洲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
而中国文化则是东方文化的精髓所在。
(二)指导思想
西方文化的指导思想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是人文主义,崇尚个人英雄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价值观认为优胜劣汰,弱者终将被淘汰,而有能力的强者会被重用。
这种指导思想体现在西方文化上则是鲜明的人权主义,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中国文化的指导思想形成于儒家思想。
在中国古老的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的地位从未被动摇,且一直控制着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
这种指导思想体现在中国文化上表现为中国人谦虚和谨慎的言行举止、自我贬抑的处世之道、不善自我表现。
这种文化氛围下,人们认为群体利益至高无上。
(三)形成过程
西方文化的发展经历了由神学到哲学,最终到科学的过程。
西方的神学并没有很深刻的思想,它倡导以敬仰美好的神来净化心灵。
西方的神学不会影响国家的政治和经济。
西方神学具有不排外性,作用在文化上促使西方物质文化的产生,带来了西方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意识。
中国文化也是建立在神学基础上的。
但是中国的神学是建立在深刻的经学的基础上的,具有很强的精神理念指导作用,对于政治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神学具有强烈的排外性,导致中国文化排斥物质,阻碍了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这就是中国文化具有精神性,而西方文化偏向物质性的原因。
(四)表现形式
基于以上不同因素,中西方在一些表达形式上具有强烈的反差。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我们主要研究说英语的国家和中国的文化差异,以便消除文化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日常打招呼方面,中西方存在很大差异。
由于旧社会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不发达,普通百姓常常饥肠辘辘,因此,中国人习惯用“吃饭了吗”与人打招呼。
而英国三面环海,其特殊的地位环境导致英国人经常以谈论天气开始聊天。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第一批殖民者登陆美洲大陆到建成美国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因此美国人见面会先问“howareyou”。
在聊天内容上也存在很大差异。
基于个人主义思想指导,大部分西方人更重视隐私权。
中国人经常问的“去哪啊儿?你多大了?工资多少?”会被视为侵犯了隐私权令人费解。
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很大。
中国佛教传递轮回、因果等,这导致中国人形成了重整体的圆形思维方式。
而西方人秉承更直接的线性思维方式。
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表述时间和地点上的区别,中国人会由大到小地描述,西方人则由小到大地描述。
其排序不同足以体现侧重点不同。
四、结语
中西方文化差异不仅仅体现在这几方面,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最终目的是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文化。
文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规避的存在,同时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内容。
只有对文化有充分的理解,才能避免文化冲突。
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任重道远,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仅仅是打基础阶段。
关于中西传统文化论文 篇二
浅谈从中西传统文化探讨社会的和谐美
摘要:当前,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和谐都成了学者研究的对象。和谐其实属于美学的一个概念。它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的被人们赋予新意义。不管它的含义怎么变化,都离不开其最基本的特征,那就是“美”。和谐美这一概念很早就已经产生,它蕴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西方的传统文化。本文旨在通过中西传统文化的分析来探讨和谐美,寻求和谐的真谛,和构建和谐的途径。
关键词:社会;和谐;美;中西传统文化
几千年以来,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和美学思想是相统一的。关于和谐经典词句非常之多,比如蕴涵和谐意识的“声一无听,物一无文”,追求和谐的“以和为贵”,以及总结生活政治经验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此可见,古人早已经认识到人对美的感受需要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大自然和谐去体验。只有和谐才能产生美,没有和谐的实现,美也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美即和谐,和谐即美。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儒家、墨家、道家、法等几乎所有的流派都认为和是美的思想根源。而各个流派的侧重点又不一样。儒家主要侧重于政治品行方面,认为完美的人格是“克己复礼”,而完美的社会体系是以血缘为纽带来维系的;墨家重视物质利益,他们认为完美的社会是注重自我与利益的和谐统一;道家则从人与万物的关系上,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他们认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才是美的最高境界;而法家则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美就是个体和社会目标的和谐统一。他们强调人们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办事情。
由此可见,虽然中国的传统哲学有许多的流派,并且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侧重点都不一样,但是在“和”的思想都是一致的,都认为个体与客体应该相互统一。也就是说,无论是从入世的人伦、义利之和的角度上,还是从出世的自然之和的角度上来说,和谐即为美的审美思想都已经与中国古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互渗相融,成为其探寻世界、内省自身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因此,古人对所处的社会而进行的审美评价就离不开和谐了,且对理想社会的审美构建也离不开和谐了。比如《论语・为政》里对尊崇“和为贵”的社会给出了肯定:“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也就是说只有重视和谐、以和谐为追求的社会才是是美的;《左传・襄》对“八年之中,九和诸侯”的和谐社会也给予了赞誉:“八年之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也就是说只有政通人和、民族和睦的社会才是美的。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和谐观与美学思想是相统一的。那么,这种传统的和谐社会理想或者说美的社会理想的具体蕴含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将对其进行探讨。
首先,在和谐的社会也就是美的社会里,社会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应该是和谐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意思是指通过合理的方法,迈向美好的愿望,达到事物发展的理想境界。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和谐应该是社会内部各组织,各要素管理合理,运行有序,并且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发展环境。同时,和谐的、美的社会既要拥有丰厚的物质还需要有健康愉悦的精神世界。
其次,在和谐的社会或者说美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接纳,和睦共处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虽然存在着许多的不平等,比如君臣之间,但是这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通过家族,血缘,亲情等手段使社会关系又达到了稳固。对于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的社会和谐,我们应该批判的去继承那些和谐的,美的东西。也就是社会成员之间要象兄弟姐妹一样相互爱护,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到处洋溢善良和互助的氛围。
第三,和谐的社会或者说美的社会在思想文化上也应该是开放的,多样性的。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用“和”与“同”相对立,用“和”反对绝对统一,主张思想上相互包容,兼张并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各种文化思想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崇和谐为美,那么西方传统文化的美又是什么呢? 经过探寻发现,西方传统文化也把和谐视为美的真谛。同时西方古典学还认为和谐美是美的基本形态。最早提出“美在和谐”的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流派的创始人、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他认为美即是数的和谐。他指出“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一种数目”,他甚至更进一步明确表述:“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的一一和谐”[1]。古希腊辩证法的奠基人,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赫拉克利特,主张“美在和谐”,他认为美就是对立物的统一。他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产生的。”“自然追求对立,对立产生和谐”,“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对立造成和谐,如弓和六弦琴”,“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2]
古希腊的“和谐美”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且巨大。印度著名诗人、美学家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就是一个典型的“和谐美”论者。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哲学、伦理学及宗教思想的基石就是以和谐为核心的世界观。他认为,在天地万物之间,各种事物有秩序的运行即是和谐美。而违背规律的的行为就是违背和谐的,就是不美的。因此,在泰戈尔的世界中,万物都安然自处,居于永恒的和乐统一之中。人与神,神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物与自然物都是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精神与肉体,科学与心灵也都达到和谐统一。只有实现了和谐,也就实现了美。
因此,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在古老的西方,虽然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但是“和谐”都体现着一种共同的文化精神。因为“和谐”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对人生社会理想的追求。在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甚至自然与自然应该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在这样和谐的社会里,人们的关于和谐的审美观才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故,和谐社会的本质其实就是美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张伟。走向现实的美学――《巴黎手稿》美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曹利华。中国传统美学体系探源。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篇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贸易的加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沟通已经是当代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和宗教等环境的不同,导致中西方文化差异。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因而作出了不准确的推论,以致产生误解和曲解,影响交际效果。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来指导英语教学。
一、中西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文化差异
1、个人隐私。
在某些方面,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中国人提倡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比如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否、家庭状况都是很私人的问题。
2、时间观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且西方人一般是准时到达指定地点。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有些人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往往时间观念很淡泊,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从而引发冲突。
3、赞扬与赞美冲突。
各国的风俗、礼仪、交流都受特定环境的影响,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受到赞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会谦虚地说“不好”、“不行”等,因为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这体现出中国人在交往时,更注重委婉、含蓄。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因为西方人注重直来直去,“坦率”就能体现他的价值观和交流方式。
4、称呼语言的差异。
在交际中,中国人重视等级差别,为了能抬高别人的地位,喜欢用官衔称呼对方,以示礼貌。以“姓+行政职务”作称呼最为常见,人们对职称是副职的领导称呼时,也习惯省去“副”字,以示尊敬。而在英语国家,在非正式场合,同事及上下级之间一般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以表示礼貌。但是在一些正式场合,人们也用一些头衔称呼对方。
二、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分析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中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西方人想法喜欢直来直往,而中国人则比较含蓄、委婉。
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由于从小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中西方人的行为规范的差异,所以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三、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转变教学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改进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西方电影了解国外的风俗,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其学到知识。
3、通过阶段性专题介绍,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各国文化差异。
阶段性专题介绍是立足于课堂外,通过专题讲解、请外籍教师介绍、搞活动、组织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较系统的文化导入和交际能力培养。专题题目有:颜色用法差异、动物寓意的差异、体态语言的差别、圣诞专题晚会、英美谚语专讲、禁忌语专讲等。每次专题讲座前,可先请学生课前准备,根据主题选择分组回答问题、急智题抢答、小品演出、找错误、看原版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拉近学生与跨文化交际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篇四
摘要
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酒的文化的源头、酿酒原料、酒文化和饮酒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来分析和比较中西方酒文化差异。本文不同于其他的调研,我主要着重于通过学习英语而了解酒文化的重要性。本文第一部分是引言,接下来两部分是对比中西酒文化,第四部分是关于酒的创新技术,最后结束在一段总结中。通过这个论文,新鲜的着重点和方法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不一样的文化观点。酒文化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是一个国家历史发展和文化沉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酒文化也是一样。通过这一对比,从而进一步阐述中西方文化差异特别是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
国家,西方,酒文化,比较
1. 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关键,是落叶归根的根源。文化的差异导致中外风俗习惯的不同,引起中外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酒的历史漫长,随之形成的酒文化也就源远流长。酒就象血液一样,在每个民族文化里流淌。然而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方酒文化亦显现出不同的特征。在中国文化中,酒都是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亲朋聚会,浅尝小酌可以营造气氛、增进感情。《圣经》记载道,耶稣基督在最后的晚餐下把葡萄酒分给门徒,并告诉他们,葡萄酒是自己的血,让人们记住他是为了替人们赎罪而死的。在西方人眼中,酒是特殊的艺术品,拥有魅力和生命。面对这个充满魅力和生命的神圣艺术品,西方人自然会热爱它、饮用它,并且用心去欣赏和玩味。可以说,古今中外,酒已经渗透到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饮食、养生等各方面在内的社会生活中。由此可见,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酒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与文化一样,由于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等的不同,在中西方呈现出其风格迥异的民族特性。
2、中西酒文化的共同点
2.1美好的历史渊源
尽管中国和西方的国家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但我们不能忽略这其中的相同点。中国和西方国家在酒的起源方面都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中国,酒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在龙山文化时期(约5000年)就出现了,一些人都认为杜康用引进的新酿酒技术,是就占据了4000多年的历史。当然,也有些人为仪狄是酿酒第一人。但不管怎样,对于酿酒的历史,我们都是有着很清楚详细的记录。在西方,尽管他们没有太多详细的记录着关于酒的历史,但关于酒的起源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流传下来。古埃及认为酒是由死者的庇护神奥里西斯发明 的,希腊人则认为酒是由狄奥尼索斯带到人间来的。在这些传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酒神造酒”说。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相传是众神之父宙斯与底比斯公主塞密莉所生。天后赫拉出于嫉妒烧死塞密莉。宙斯把狄奥尼索斯救出缝在他的大腿里,使他获得第二次诞生。后由女神伊诺及山林仙女们抚养长大,流浪于小亚细亚色雷斯和希腊,到处传授种植葡萄和酿酒的技巧。
2.2酒所象征的精神
酒是一种艺术,它以其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类文化的每一个方面。它在世界文化中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酒的精神无处不在,并且深深影响着文学人士在各方面的造诣,是自由,艺术和美丽相结合。毫无疑问,酒在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酒与大对数中国文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也是普通国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古代帝王的宴会也离不开酒作为招待,各种各类的酒也成为祭祀物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当然,中国很多知名的诗人或艺术家都会在酒后创造出很多杰作。例如:唐代诗人李白,他很是爱饮酒,并因此写出很多不朽的诗。早期的作家都爱好饮酒,认为饮酒是消磨时间的雅致方法。除此之外,品酒也是饮酒的一部分。人们发明多种游戏来进行一系列的饮酒活动,包括历史知识,文学,音乐和诗歌。在古代打战前,将军会用酒和肉来宴请自己的士兵。如果赢得了战役,会被奖赏上等好酒。如果有战士战死沙场,同僚会把酒洒在那一片土地上,以此作为祭奠。最后,思想意识形态上流传下来的相似之处催生出浪漫主义,并发展为主流思想。在西方,神人用神酒来对抗着文明世界。他厌恶文明世界的产物,在他看来,文明世界里的人都渴望与沉醉在肉体和精神里。美国西部的人认为,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包括沉醉。谨慎与热情的冲突贯穿于西方的历史,正如美国人对于酒的敬仰。西方浪漫主义哲学也由此产生。在美国东部,酒文化对浪漫主义产生很大的影响,尽管浪漫主义没有太多理论上的哲学立据,但是他们主张要随时保持现实的态度。
3、中西酒文化的不同点
3.1中国酒文化
3.1.1祭祀与酒
由于酒是一种特殊的饮料,它能使人兴奋,使人麻醉,饮酒就成为有别于其他饮食行为的特殊行为。饮酒行为必然受到政治、经济、习俗、道德等特定条件的制约,并表现出人类精神活动的特点,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因此,酒文化现象往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反映。酒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如农业发展在酒文化演进中的基础作用、科技进步对酿酒工艺的促进、手工业发展对酒具质地和形成的制约、自然地理条件对酿酒业的微妙作用等等,都反映出酒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它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并与它们相互交融。
人类对神的信仰,也显示了对神灵所代表的自然力的崇拜。祭祀,是人们向神祗祈福求做的重大仪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祭祀的政治意义日益加强,帝王的祭祀仪式作为朝廷大典。成为国家重要政治活动。不论是郊祀,还是宗庙里德祭祀,都是王朝的的大事,礼仪十分隆重。酒在祭祀活动中,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酒以成礼,因此,凡是祭祀,除要供献牛羊等牲畜及五谷瓜果外,还要敬献酒鬯。
而饮酒之风的盛行,刺激了酿酒业的发展,但若饮酒漫无节制,则不仅有害于饮酒者一己之身,而且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古人对此早有认识,因此禁酒的历史与造酒和饮酒的历史一样悠久。历代王朝禁酒,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以国君为代表的统治集团,因纵酒可能会导致统治腐败,君臣之间会因酒失礼,大臣之间会因酒失和,从而危及政权的巩固,也害怕庶民百姓酗酒滋事,引发争讼殴斗,不利于社会安定,影响统治秩序。二是古代农迁业生产常因频繁的天灾人祸而遭致破坏,粮食骤然减产是常有的事,而酿酒要消耗大量的粮食,特别是遇到饥荒之年,政局不稳,若把粮食消费于造酒,就会加剧政局的不稳定。三是为了防止百姓造酒卖酒获取厚利,而由官府专卖,保以使国家垄断造酒的利润。我国历史上的魏晋时代,是个既动荡不安又自由潇洒的时代。与人一般不同的是,魏晋文人中不少人则是以畅饮,豪饮以至狂饮,酗酒,从狂饮,酗酒直至将命搭上。
3.1.2酒器和酒的种类
中国酒文化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中国酒品种的形成和发展。按照经营上的习惯,中国的酒分为黄酒、白酒、果酒、露酒啤酒和葡萄酒六大类。其中每一大类又可以根据产地、原料、工艺特点、酒色、酒味、酒曲等区分为更多的种类。例如,白酒可以根据香型区出五种∶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其他香型。而且,同一香型的酒,由于产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工艺操作细节的不同、其香气和风味会各有特色。中国的酒文化渊远流长,虽然历史最长的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酒是白酒文化。因为在中国的诸多酒种中,她历史悠久、工艺成熟、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蒸馏酒。中华文明产生在黄河流域,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很早成为农业大国。中国五谷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粮食在满足了人们食用的功能,还有剩余,这为粮食酿酒奠定了基础。 而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三面环海,境内遍布群山和岛屿,土壤相对贫瘠,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谷类作物产量低,仅能满足食用,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而更喜欢沙砾土壤的葡萄,以其耐旱性和对地中海式气候的适应性而在希腊广泛种植,葡萄酒满足了西方人对酒类的需求。
中国人历来就十分重视酒器的使用,“就其用途而言,可分为贮酒器、盛酒器、卖酒器和饮酒器四大类”。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人们所用来饮酒的器具主要是一些天然的材料,并非特制而成,比如兽角、葫芦等。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及酿酒业的逐步发展,酒器的材料和种类也繁多起来,像陶制酒器、青铜制酒器、漆制酒器、玉制酒器以及后来的金银酒器、玻璃酒器和不锈钢酒器等等,每一种酒器都有其不同的类型,比如青铜制酒器中就有尊、壶、皿、鉴、瓿等。有些酒器甚至是不同的动物形状,像羊、虎、牛、兔等;也有些酒器上绘有人物、山水、故事等,其种类繁多,造型各异。让人眼花缭乱。当然,这些形状各异、色彩缤纷的酒器使人们在饮酒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3.1.3中国的特色酒
说道中国的特色酒,就必定会联想到青稞酒,因为青稞酒是藏族的男女老少都喜欢饮用的一种传统饮料。在藏语中,婚礼就叫“喝青稞酒”,这同汉族人管婚礼叫“吃喜酒”意义是相似的。
一般人到藏民家去作客,热情的主人都会在你一进门就递上一满杯青稞酒,让客人先喝上一口,随即再添满,再喝一口,连续添三次,最后要满杯喝完。藏族将此称为“三口一杯”。客人完成这“三口一杯”。主人会非常高兴。客人不喝,那是不礼貌的,主人会以为小看他们。假如客人确实是因为不会喝酒而没有喝成这“三口一杯”,就可用无名指蘸点酒,将酒弹向右上方三下,主人仍会高兴地接受。“三口一杯”后,客人就可随意。与主人告别时,按藏族习俗,还得干上一满杯青稞酒。
据记载,青稞酒的酿制技术,还是唐朝时文成公主进藏带去的。青稞(一种高原生长的麦子)煮熟后,拌入酒曲,装入陶罐或木桶中,封严发酵,几天后加入水,再放一两天后就可饮用。青稞酒酒精含量约10度,属低度酒,颜色清淡,味道酸中带甜,人称“西藏啤酒”。
3.2西方酒文化
3.2.1酒的种类和酒器
纵观各类酒品不难发现,东方以酿造米酒为主,而西方则以啤酒和葡萄酒为主。在西方文明的起源中,主要的农作物是麦类,众多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远古时代,巴比伦人就已用小麦制成啤酒,远古埃及人也有如何酿造啤酒的记载。在西方国家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都首屈一指。在这样的条件下,西方的人们可以大量地用葡萄酿制并享用葡萄酒,所以古代西方盛行“啤酒和葡萄酒文化”。
西方的酒器虽然没有中国这么丰富,但也有其特色,而且,西方人讲究在不同的场合,饮用不同的酒,要选用不同的洒杯,像葡萄酒杯、白酒杯、白兰地酒杯及香槟酒杯等。此外,西方酒杯的制作讲究轻薄透明,因此其酒器多为玻璃和水晶制品,以便于欣赏酒的色泽,进而判断出酒的档次高低。西方人喝酒时习惯玩弄酒杯,让酒在杯中回旋,因此,西方酒杯的外形大都是窄口宽肚,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轻巧实用,在保留酒香的同时还避免酒的溢出。 由此可见,中国的酒器形象、优美;西方的酒器轻巧、方便,虽然差别比较明显,但各有其文化特色。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的酒器已经少见,西方的酒器开始在中国受到欢迎,这也是我们提倡的文化融合的一种体现。
3.2.2西方的酒吧文化
Bar多指美式的具有一定主题元素的酒吧,如体育吧。而Pub和tavern多指英式的以酒为主的酒吧。它最早起源于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最初,在美国西部,牛仔和强盗们很喜欢聚在小酒馆里喝酒。由于他们都是骑马而来,所以酒馆老板就在馆子门前设了一根横木,用来拴马。后来,汽车取代了马车,骑马的人逐渐减少,这些横木也多被拆除。有一位酒馆老板不愿意扔掉这根已成为酒馆象征的横木,便把它拆下来放在柜台下面,没想到却成了顾客们垫腚的好地方们,受到顾客的喜爱了。
据说,当时美国中西部的人骑马出行时,路过街边的小店,就把马拴在门口的一根椐木上,进去喝一杯酒顺便休息一下,然后继续上路。这样的小店就被称之为BAR。它们为城市中辛苦工作一天的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和朋友聚会的场所。在这种酒吧中最重要的就是电视机,经常播放新闻节目、电视连续剧以及像棒球和足球这类体育节目。许多酒吧会放置一台大荧幕的电视机,用他们招揽顾客。它是一种大众闲暇消费的活动空间,也是一种欣欣向荣的文化新景观,更是泡吧者释放压力的港湾。
酒吧是一个自由的地方,西方人喜欢一群人边喝酒边高谈阔论,一边喝着,一边聊着,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自由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他们相互尊重彼此的看法。酒吧文化实质上是西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酒吧就是其文化表现力的标准模式,它属于一种新型的娱乐文化。欧洲人说:要找人,不在办公室或家里,到酒吧去;不在酒吧,肯定在去酒吧的路上。这句话听起来夸张了点,但确实体现出酒吧在西方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西方绝大部分人都把酒吧当成社交、娱乐和饮食的场所。西方人的交往联系,往往是在酒吧里进行的,而不像中国人喜欢把朋友带到自己的家里。西方人士的许多重要的聚会,如生日聚会、结婚纪念聚会等都是在酒吧举行。在英国,在以冷漠著称于世的英国社会里,酒吧文化的形成被看作是为了促进社会交往。因为,人们在排队的时候,可以和身边同样等待买酒的人交谈。而想要了解英国生活和文化核心,酒吧是必不可少的。所有的邻里交往、朋友相聚基本上都是在酒吧中进行的,在酒吧喝啤酒也是溶入社会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方式,平常克制保守的英国人在酒吧里表现另一个张扬,并且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美国酒吧是用餐或者和朋友们喝一杯的好地方。他们通常会提供一份包罗了汉堡、牛排、沙拉和各种小吃的内容全面的菜单。许多酒吧还会以提供各种进口的葡萄酒、啤酒以及装在附带龙头的酒桶里的地方啤酒等广泛选择为特色。在白天,如果电视里正在播放一场体育比赛的总决赛,酒吧里会十分吵闹。在晚间,酒吧会播放生动的音乐,可以跳舞或者只是作为背景音乐。
4、中西酒的创新
4.1酒器
伴随着酿酒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酒器也有陶器、青铜器、木器,发展到金银器、瓷器、种类日益丰富,技术不断进步,成为我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铸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酒器,其用途也逐步摆脱作为礼器的雍容华贵,而向较为实用的日常生活用具的方向发展。及至现代,除了陶瓷酒具外,还有玻璃、金属、塑料等质地的酒器,具有贮酒、盛酒、温酒、饮酒等不同用途,不仅造型上风格多样,大小型号上也是千差万别,以满足人们饮酒的需要。
我国酒器的发展演变,不仅反映出我国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历程,也反映出我国酿酒业的进步和饮酒习惯额的演变。酒器本身,又把雕塑、工艺、美术集于一体,达到了审美与实用的统一,因而一些酒器成为超绝的工艺精品和罕世的艺术瑰宝,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园中,闪烁着特有的光彩。正如好马要配以好鞍,才能体现一匹坐骑的完美一样。自古以来,人们饮酒时都喜欢用上好的酒具。在他们看来只有好的酒具才能配得上这人间的琼浆玉液。也许在每个人的心里,追求完美才是最真实的感觉,所以才会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千古名句。
在中国封建社会,上好的酒具不但是财富的象征,更是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那些上好的古代酒具,几乎都是那个时代的有钱人和王公将相所使用的。明代,瓷制品的生产技术持续发展,所以这时的酒器便以青花,斗彩,祭红最具特色。而到了清代,在瓷器酒器中具有清代特色的,如珐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都十分著名。从明清时期到新中国成立,锡制酒器在民间被广为使用,这种锡制的酒具主要是用作温酒的器具。酒具的发展演变史,也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缩影,纵观酒具的发展演变,便可看到中国酒文化在其中的点点渗透。
酒器的选择,让饮者对酒充分享受。选择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充分舒展的滗酒器、乃至为葡萄酒温度而专门设计的温度计,无不表现出西方人对酒的尊轻,他们的饮酒礼仪都是为更好的欣赏美味而制定的。
4.2酿酒技术
酒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中西方酒文化差别在物质层面下的表现:在酒的用料与品类下,中国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用粮食酿造的粮食酒,西方则是用葡萄酿的葡萄酒;在酿造工艺下,中国讲究料、水、曲三者统一,采用固态、复式发酵法,西方以料为核心,采用液态、单式发酵法。
法国葡萄公厂区蒙彼利埃和波尔多,为了改进红葡萄酒质量,采用了一个新设备,在葡萄破碎前进行全部热处理的新方法。这一工艺有三个优点葡萄经过热处理,可浸出葡萄皮上的色素和香气葡萄通过热处理,可破坏多酚氧化酶葡萄通过热处理,可去掉葡萄上的尘土和一部分果胶。但通过热处理的葡萄必须立刻冷却,进行发酵。在正常的年景,这个葡萄热处理方法可明显地改进葡萄酒的质量和色泽。
4.3品酒
饮酒要观色、闻香、品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品饮顺序,从较淡的酒到浓郁的酒。
在一般情况下,无论什么酒,其酒的香气与酒液都是融合的,所以喝起来会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如果把酒液直接暴露在空气当中,过一些时候,酒的香气就会有所散失,这时留下来的酒液便会让人感觉寡味难饮。由此看来,尽管饮者对酒的口味会有不同的感觉与选择,但一些鉴别好酒的基本标准,大体上应该是一致的。
一般来说,鉴别酒的好坏。主要是从酒的色,香,味三大指标来加以评定。
葡萄酒,不但在全球流传较广,也是果酒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不同品种的葡萄酒其风格也各不相同。白葡萄酒的颜色虽然一般说来近似于无色,但由于果肉原料的颜色差别,也使得白葡萄酒在颜色上具有浅黄,麦秆黄,浅黄略带微绿,金黄等不同的颜色差别。由此说来,深黄和褐黄颜色的葡萄酒并非优良的白葡萄酒。那么同样道理,由于葡萄酒品种的关系,红葡萄酒的颜色也分为自然地深宝石红,宝石红,石榴红,洋葱皮红,紫红等不同的颜色,而其中酒色清新润泽的一定是上品,除此之外,干白葡萄酒以酒液澄清透明为佳,干红葡萄酒则以色泽红亮为上,说到葡萄酒的口味,应该是洁净舒顺,和谐完整而爽口清快的。白葡萄酒清新纯柔;而甜葡萄酒还应该兼备甘甜,柔软和滋润等特点以及酸甜适口的风味;干白葡萄酒酸味突出而甜味不显;半干葡萄酒则必然略带甜味;干白葡萄酒入口新鲜柔和且清淡爽口,既有水果的清香又有陈酒的醇香;干红葡萄酒,则酒味浓而不烈,醇和协调,不涩不燥,且无刺舌之邪味,富有浓郁的酒香。
一杯好的酒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生活态度---乐于分享并努力追求丰富的生活,这无疑是最令人向往的人生体验,对奢华的孜孜追求,会使那些能够切实感受并分享它的人们,或为它所表达的意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名酒在给予我们味觉、视觉、嗅觉诸多美好感受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奢华最为强烈的直观体验,一次完美的奢华体验。往往会将人们的生活浓缩成一份美好的记忆。而人们将用那些体验奢华的片段来纪念和珍藏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光,这也将成为岁月巅峰的铭记而被留在历史中。
5、结语
酒是上帝给与的一份最美好的礼物。
在中国,酒常常被当做一种工具。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知心而寓之酒,人们更多的依靠饮酒而追求酒之外的东西。青梅煮酒是为了论证谁是英雄;杯莫停的将进酒,为的是与尔同消万古愁;竹林里狂歌的七贤,为的是借酒避难。酒在中国人眼里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更在意饮用他后带来的美妙作用。 而在西方,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当然,在西方葡萄酒也有交际的功能,但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如何尽情的享受美酒的味道。
酒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是一种文化。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聚会中酒是必需品,中西方对于这种必需品有其不同的解读。以往的差别性探究主要倾向于酒文化的物质层面以及与古代诗歌、古代政治、酒令和饮酒礼仪的不同进行讨论。而分析和比较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更有助于我们了解酒文化背后所隐藏的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民族意义,有助于人们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交流,更好地为英汉国家的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更有利于整个世界人民的和谐和发展。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篇五
东方人与西方人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但是,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人种等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我认为最先值得一说的就是中西方教育文化上的差异。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现仅就中国和美国两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差异进行一些比较。
美国的大学实行学分制,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www.1126888.com≥选修科目,不同的科目学分不同,只要把学分修满即可毕业拿到文凭和学位。以前,我们从有关报刊上看到美国的大学生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几个学位,感到很纳闷。现在才明白美国的大学体制是很灵活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选学几个专业的课程,只要拿到足够的学分就可以取得该专业的学位。而在中国,在大学里就确定了专业方向,一个人可能一辈子就从事一种职业,这样就有可能忽略了在其他方面的潜能。还有,中国有些教育方面的语言也跟西方存在差异。在中国存在着“落榜生”一说,而在美国是没有这个词的,他们认为这是极不礼貌的,是一种歧视。
不只是在学校的教育有所不同,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也有着差异。中国人习惯为孩子们“铺路”,决定他们学习的东西。像现在有些人就要孩子小小的学习钢琴,学习怎样去制造东西学习当个科学家等。而西方国家的父母则是任由孩子自由发挥,小小年纪就可以选择他们的爱好。父母不加以干涉。中国有部分父母教育孩子喜欢用责骂或轻打来叫他们改正自己的行为,像是一部名叫《刮痧》电影,里面男主角为了让打了人的孩子受到教训,为了给别人他认为的尊重打了孩子一巴掌。然而,在西方国家,父母绝对不可以对孩子施以肢体方面的教育,假如有这种行为,就会被当做虐待儿童,可能要“吃牢饭”。像《刮痧》里的男主角就是因为他打孩子这一巴掌,被别人拿来当做虐待儿童的证据了。
中国悠久历史5000年,西方世界五六百年的社会历程。中国有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西方国家则有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化为全人类文明起到了填补和着彩的作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一)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过分注重饭菜的意、色、形,基本追求色、香、味,具有粗放型思维特征的中国人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却很少考虑饭菜的营养性。西方人在烹饪时自始至终坚持着饭菜的实用性基本特征。从营养角度出发、落足于食物对人的健康,他们不讲究花样、轻视了饭菜的其他功能,致使除了一些吃西餐烦琐的规矩之外,并没有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在西方,烹调则是一种劳动。
(二)在中国,群体文化是主导价值观。我们希望国家“政通人和”;称美好的婚姻为“天作之合”。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则强调个体主义,尤其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个体的特征与差异,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在饮食上。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这大概源于“饮食所以合欢也”的集体主义思想,强调一个“合”字。西方人请客吃饭奉行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也表现了西方对个性的尊重。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付账也往往采取A 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
(三)餐具的差异两种不同文化影响下的民族在饮食餐具上的选择也不同,中国人使用筷子而西方人使用刀叉。中国人在用餐时喜欢用圆桌,用筷子吃饭,体现了一团和气:西方人一般都是用方桌。使用刀叉则给人一种杀气冲冲的野蛮之感。
(四)进餐礼仪的差异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表示宴会开始。当有新菜上来,请主人、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要求整个进餐过程不但要美味,更要悦目、悦耳。首先,不但要衣着整齐,往往还要求穿礼服,并要求坐姿要端庄。其次,进餐时不能发出不悦耳的声音。相互之间交谈要轻言细语,不能高声喧哗。中西在婚礼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中国传统俗有“三书六礼”“三叩九拜”的礼节。《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所谓的六礼分别为:
(1)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
(2)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3)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
(4)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
(5)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
(6)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
中国的传统婚礼一般在新郎家里举行,并且到处都充满红色,到处都热热闹闹,喜气洋洋。新郎新娘要三叩礼,并向长辈敬茶。而西方的婚礼则是庄重严肃,又美丽浪漫,令人难忘。《圣经》中说,在远古时代,男子向女子求婚所用证物就是指环。九世纪时,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法令,规定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是正式求婚不可缺少的程序。新娘礼服的色彩代表着传统,也有其特定的含义,例如白色代表纯洁的童贞。美国、英国新娘选用黄色礼服则象征爱神和富足。婚礼在礼堂进行,新娘新郎都要在耶稣面前宣誓。
中西文化差异也表现在艺术方面
1、中西建筑文化差异,西方宗教建筑重在外现人心中的宗教激情和超人性的迷狂,中国宗教建筑追求精神的宁静与平安;西方宗教建筑重物质,重外观,带有“雕刻”的意味,中国宗教建筑重精神,重意境,具有“绘画”美。
2、中西的绘画艺术差异。中国绘画旨于画外,西方绘画则旨于画内。中国画是泼墨写意,中国的调色盘里没有颜色,只有墨,从渴墨焦墨到浅得像清水一样的淡墨。布局上只占画面一角,以简约浅淡为宜。大片大片的留白。而西方西方的油画讲究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西方色彩成为绘画的基本因素。画家不仅注意色彩的明暗深浅还非常讲究色相、色性、色调、纯度、饱和度、对比、张力(即强度)等因素,以色彩造型,重色彩变化。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
除大家共同的节日,如新年等,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Mid—Autumn Day(中秋节)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and 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中西文化上的差异不只是上面所述,例如神话上的差异,像中国的龙是吉祥的象征,但是在西方,龙是凶残凶暴的生物。还有音乐上的差异,中国音乐,注重的是情韵,而西洋音乐注重的是和谐。审美上的文化差异如中国的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等等。不过,不管世界上有多少文化,我们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文化,吸收外来有用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于中西传统文化论文 篇六
浅析中西传统法律文化差异性
【摘要】文章从研究“儒法并用,德主刑辅”法律文化的历史渊源入手,通过对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在“起源、形式、性质、发展”等方面的解读,破解西方人把当今中国称为“礼治”国家,而不是“法制”国家的陈旧观念,促进中华传统礼治文明与西方现代法治文明有机融合,更好地为中国现代法律制度建设服务。
【关键词】礼治 法治 儒家思想 引礼入法 儒法并用
“儒法并用,德主刑辅”,亦称“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是儒家将道德伦常与法律制度相结合,同时遵循“明德慎刑、大德小刑”思想的国家治理模式。其“德治、仁政”的宗旨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尊崇并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法律文化和精神标识。然而,19世纪鸦片战争爆发、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之后,标榜“民主、宪政、法治”的西方法律相继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影响了国人的法制观、价值观。然而,经过一百多年的法律实践,西方的法律文化、法律制度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中国自己传统的行为规范和法律模式却几乎丢失殆尽。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不能全盘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全面移植西方文化,毕竟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产生和运行是由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承所决定,所以,在当前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下,具有优秀传承和顽强生命力的传统法律文化“儒法并用、德主刑辅”再次走到历史的前台。
“礼”的起源和发展
“礼”的雏形和周公制礼。“儒法并用,德主刑辅”法律文化是在中国古老的“礼”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礼”是华夏祖先为了得到上天的赐福与祖宗的庇护而进行的一种祭祀仪式,这种充满宗教性的原始习俗,就是礼的原型。中国最初的两个王朝“夏、商”建立之后,“礼”由祭祀神灵和祖先进而引申为“凡礼仪之称”①,礼被改造为代表其阶级意志、符合国家统治需要的行为规范,礼的内容由最初的习俗仪式,发展成规范君臣、亲续、婚姻等的行为礼仪。周灭殷商之后,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复杂,为了巩固大周政权,周文王之子周公旦进行了一系列建章立制的重大活动,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目的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等,史称“周公制礼”。通过制礼,周朝不仅建立起以周天子为中心的等级结构、确立了贵贱尊卑的等级秩序,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制礼”和“作乐、立政、建刑”的紧密结合。
另外,周公总结吸取了夏、商“重刑辟”而亡国的历史教训,认识到民众的巨大作用,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的政治主张,强调君王不仅要“敬天保民”,更要做到“敬德保民”。自此中国古代社会实现了从“敬天”到“敬德”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是中国文化从“自然崇拜”直接到“道德崇拜”的过渡,是神权政治人性化的开始,也是中国最早“德治”思想的形成过程。“德”的政治概念的提出,为礼的发展注入了新内容、新观念,之后“礼”的社会价值和政治功用得到人们的公认。
儒家化的“礼”。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战乱导致整个社会“礼崩乐坏”大变动。在那个大变动的时代,教育从戎与祀中挣脱出来。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首创私人讲学风气并把恢复周礼作为拯济世人、匡救世弊的良方,他在教学中极力宣扬维护周礼、维护宗法,并用“仁”对“礼”进行创造性阐释,创建了以“仁学、德政”为理政核心的儒家思想,完善了理想社会应该是制度与人文相融合的天下理念。其次,孔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思想,首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儒家非常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的根基。继孔子之后,孟子把原来朴素的人本思想演绎成系统的“仁政”学说。
荀子的“引礼入法”
法家的兴起。法家思想的源头上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正式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慎到,发展于战国时的李悝、商鞅,成熟于战国后期的韩非子。在社会进入“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逆伦败德的丑行司空见惯,很多祖宗的成法被废弃,传统价值观念被扭曲,在此背景下,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思想应运而生。法家诸子基于对人性的洞悉,非常重视刑法及其强制性,反对儒家的“德礼”,主张社会秩序应该建立在人的自利本性基础之上,国家应以严刑峻法治理臣民百姓,使之教化从善。其中的代表人物是秦国的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商鞅在秦国推行“燔《诗、书》而明法令”的治国方略,主张放弃儒家所推崇的“仁政”思想,用严刑律法削弱和打击贵族阶层和不法臣民的势力,强调国家应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君主政体。
荀子的“引礼入法”。在先秦诸子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中,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批判性地吸收了先秦各家的思想精髓,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新学说,构建起适用于封建社会的“正统刑法”体系,实现了国家治理中的礼、法统一。
荀子自小习学儒家经典,对儒家所倡导的“礼”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由于受个人条件和个人性情的的限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按照礼义的要求行事,需要圣贤施以教化,由此,荀子在批判总结先秦儒家的“礼论”学说中提出了“礼治”思想,把孔子儒家“礼德”、“仁政”的学说推向新的阶段。五十岁之后,荀子常年游走于齐国稷下学宫讲学,那里盛行的重“法”思想对他有较大的影响,面对行“德、礼”而难治的混乱社会,荀子清醒地认识到“礼治”功效的局限性。于是,荀子提出“法者,治之端”的学说,主张对那些不守规则的人用刑法进行惩处,用“法”来强迫他们变得无害于社会②。另外,荀子是“性恶论”的急先锋,他主张通过“礼仪法度”来约束矫正人性中的“恶”,坚持以刑法矫正恶性。他的这种新型治国理念不仅极大丰富了儒家思想,构建起荀子治国思想的基本体系,更使得“礼”被引入“法”。至此,中国社会终于完成了从“礼”到“法”直至“礼法并用”这一天下治理方针的根本性转变。
“儒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正式确立
儒法合流。虽然西汉初年的意识形态曾由黄老道家所主导,但儒、道学说的对立和斗争依然存在。在儒、法之争的漫长过程中,儒家已清醒地意识到法的重要性和法治的不可或缺性,因为离开了法律的支撑和保障,儒家思想只能是一种鼓动性的学说,难以发挥实效作用,儒家思想必须借助法律的力量,才能发挥治国功效,才能成为实用的教化工具。正是看到了儒家思想强大的教化作用以及法家严刑酷法的威慑力,汉初政治家陆贾、贾谊等开始宗儒尚道,援法入儒,进行了思想意识的重新整合。首先,陆贾指出暴力是导致秦朝快速灭亡的根源,国家必须把“行仁义,法先圣”的儒家政治理念重新定位为安邦治国之本,并力谏刘邦以仁义治国。其次,陆贾以儒家思想的视角,改进法学学说,提出以儒学为主,兼容法家,即德刑相济的政治主张,以建立一个各个等级的人都能和谐相处的“至德之世”。陆贾在继承发挥儒、法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儒法合流”的学说,虽然在汉初并未得以充分实施,但它表达了汉初地主阶级巩固和发展新兴封建统治制度的迫切愿望,为儒家思想的全面回流打下了理论基础。 儒法并用,德主刑辅。经过建国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国力已日益强盛,不过,王朝内外的各种矛盾依然尖锐复杂,国家治理需要一种更加强大有力的统一学说作为思想指导,以便为当时的汉武帝实现其政治、军事上的抱负打下坚实基础,这就为儒学重新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大好时机,而董仲舒恰恰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在思想上批判黄老政治和“汉承秦制”所造成的后果,认为汉兴以来,由于统治者因循为务,造成在政治、法律制度等方面国家几乎承袭了秦的所有弊病,所以他认为必须改制变革。为此,董仲舒柔和道家、法家及阴阳五行思想,上对策三篇,即后世所谓的“天人三策”。其中的核心即推崇《春秋》的大一统思想,重申“君主集权、君权神授”是天地、古今永恒的原则,所以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禁止一切邪僻学说,实行思想上的统一。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学说”对“罢黜百家”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适应了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至此,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意识形态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并受到汉武帝的推崇。
在确立了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之后,董仲舒完善发展了孔孟的“德治”学说。首先,他由天道引申出“德主刑辅”的理论依据,认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汉书・董仲舒传》),阳为德、阴为刑,德主生而阴主杀”,故而“天亲阳德而疏阴刑”,所以董仲舒重申了圣明的统治者应该顺从天意重视德治,发挥德治在国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统治者对人民首先应该进行引领教化,对那些教化不及且顽固不化者再施以刑法惩治;当然,从理想治国模式的角度考虑,董仲舒也承认法家思想具有其合理的社会价值。至此,董仲舒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根本,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综合而成的治国方式“儒法并用、德主刑辅”基本符合了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者(上起魏晋下至唐宋乃至于明清)所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从“儒法并用、德主刑辅”这一传统法律文化产生的历史渊源可看出,中国的法律是在古代儒家“礼、礼治、礼法合治、儒法并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随着法治理念和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深入,吸取东、西方法律体系中的精髓并为我所用成为依法治国的重中之重,为此理清“中华法系”和“西方法系”法律文化的根本差异,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非常必要。
人性善和人性恶的差异。“性善论”是儒家“仁政”主张的理论基础,虽历经两汉经学、宋代理学、明代心学两千年的变迁,其“至善论”的精神实质不曾改变。孟子崇尚“仁、义、礼、智”四端,强调执政者的政治道德、执政艺术是实现“王道”的重要途径,所以人们相信圣君贤相由于其品德之高尚,自然会为芸芸众生求得合乎天理和律法的人生正义。基于对圣君贤相的无限信任,本应受到严格监督的最高权力,因为掌握在“至善”人手中,从而使得一切监督都失去意义。
而西方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首先,由于西方人信奉基督教,相信原罪说,所以他们认为人性本恶,如果不借助上帝的力量,单凭人类自身的修养,是无法实施社会公正的;其次,西方法律文化也深受古希腊自然法的影响,该法系的创始人之一柏拉图就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人是靠不住的,他认为,如果失去对权利的监管和制约,即使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的哲学王也难免演化成独裁统治者。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三权分立”理论,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以便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虽然近代西方国家伴随着理性主义的回归,人的自我意识和信心得到一定程度的张扬,但是西方社会依然持有普遍的共识,即“个人品质”靠不住。鉴于此,社会对统治者及其权力的膨胀和腐败有着深刻的警惕,并精心设计出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加以防范,使其不致过分为害。
礼治和法治的差异。“礼治”是中国传统法律形态之一,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体。中国法律文化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指导,带有明显的伦理性,即以统治者制定的伦理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伦理来规范、调整社会关系③。张晋藩认为,“礼”体现了中国古代民族的心理状态与思维方式,是仁义忠信的外在体现,因而礼本身也成为一种值得追求的价值。其次,礼治是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结合融通,是古代调整社会、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在督促履行义务这一点上,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先礼而后刑”,这也符合儒家所倡导的“先教后罚、以罚辅教、德主刑辅”治国思想。所以礼治作为一种传统治国模式,它高居于中国的“法治”和其它治国手段,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基本倾向。
而“法治”是西方法律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古希腊、古罗马国家法律的形成起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其法治精神源于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其核心使命是用以确定和保护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并因此获得一体遵行的效力。亚里士多德第一次系统提出法治学说,强调法律至上,把依法治国看成是最高的治国追求;另外,虽然中世纪的治国理念深受神学影响,基督教教义成为治国的基本准则,但神学思想并不是要从根本上消除法治观念,他们基本上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自然法思想,认为君主虽不受人法的约束,但必须受宗教信条、自然法的制约。
权本位和法本位的差异。“权本位”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又一特色,儒家大一统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思想,事实上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历代帝王的意志,所以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认为法律管人胜于管事,中国人对法律的服从是建立在对权力服从的基础之上,民众认同法律,是认同它的强制力,认同当权者的处置权。因而,在中国“法自君出”、“权大于法”、“重刑轻民”等“权本位”的主张普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更为糟糕的是君主权利的绝对性使中国的法律失去了应有的监管和制衡,而权力制衡的缺乏是形成中国法律“权本位”的重要因素。
“法本位”是西方法律文化深受神明或宗教影响的结果。“上帝高于一切”是深入到西方社会和法律各个层面的哲学思想。在西方人看来,所有的人,包括君主在内的天下众生,都是上帝的子民,而法律又是上帝所订,上帝的子民永远也不能超越代表神灵意志的法律。所以“法律高于一切、君主的权力不具有绝对性”的思想在西方社会特别容易得到理解和接受,这也是西方近代法治观念心理上的根基。另外,西方哲学家普遍认为:法不仅是唯一符合人性的、保护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工具,而且法治可以保持国家统治的平衡性和连续性。所以无论是在古代的自然政治观、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抑或近代的法学政治观中,“法本位”的思想主张在西方社会都体现无余。
综上,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因为自然地理、人文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对其法律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都是经历了久经考验,并融入民众血液中的精神认知③。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同样如此,所以西方人士不能简单地把当今中国称之为“礼治”国家,而不是“法制”国家。当下法治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政治文明的重要尺度。儒家重视礼治、强调仁政、希望为政以德的思想不仅是构成传统法律文化“儒法并用,德主刑辅”的基石,更应被现代法治建设所吸收和利用。所以在新形势下,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不仅需要从西方法律文明中学习先进的法治理论和法律精神,更要努力地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髓,这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渊源,理顺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差异的宗旨所在。
【注释】
①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50~51页。
②张晋藩:“中国古代综合治国的历史探析”,《行政法学研究》,2011年第2期,第31~34页。
③王菲:“从法的形成看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检察日报》,2015年07月28日。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社会文化研究论文 篇七
人们都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其实写作不但以生活为源泉,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的一部分。写作可以用来记录生活,体验生活,丰富生活,享受生活,剖析自我,表达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一般的说,小学生的写作不同于作家的写作,也不同于成人的写作,在小学阶段,写作就是练习写文章。作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还能使积累的的语言得以运用,使识字写字的成果得以巩固和发展。那么,在小学写作教学上到底有哪些方法和策略呢?结合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及平时的学习,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美国《提高写作技能》一书开宗明义就表明,“写,是为了有效地交流"。这本书举出一个普通美国人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在两周内的写作统计:写了两份广告,填了一张保险估价单,一张所得税表,写了两份理由说明,一封抗议信,一封收款信,一封家书,一封申请书。以此说明,“‘写’包围着你”。这里强调的是写作要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我们从这一段话中领悟到,不管是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还是为了自我表达、发展个性,如果我们的学生能感觉到“写"包围着自己,甚至能主动地让“写”包围着自己,那他们就必然会对写作
有兴趣,有动机,甚至有一种依赖感。
小学阶段的写作具有练习的性质,往往不是出于学生自发的需要。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写作和学生生活的紧密结合,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感到写作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任务,而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练习写话的时候,往往难有明确的习作意识,他们更可能是在下意识地完成着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但是如果他们在写话之后,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得到同学的欣赏,或者获得家长发自内心的开心的笑,他们也会感到很快乐的。如果我们经常引导他们想想写话的好处享受写话的乐趣,体验写话进步的快感,他们也会不自觉地形成这样的意识:写话对我来说是有意思的事,是令我开心的一件事。能做到这一点,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从写话入手,降低写话的难度。
小学生从“写话"正式进入“习作”阶段的时候,如果一开始习作要求太高,坡度太陡,很容易挫伤学生的习作积极性,造成学生习作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要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不受文体和篇章束缚,鼓励自由表达;不设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敢于表达。同时加强观察、思考、想像、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写话应从什么时候开始呢?这需要综合学生的写字量、思维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判断.写话不能起步太晚,但太早了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大致来说,一年级上学去期适合但太早了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大致说,一年级上学期适合进行说话或图画形式的表达练习,如“口头日记"、“绘画日记";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可以进行简单的写句子练习,如“看图写句子",“画与话”(即在自己画的画上写上一两句话);二年级上册开始可以学习写日记,开始时以两周一次为宜(可称“周末日记",还可配图画)。写话教学要坚持以下指导思想:兴趣优先,避免反感;顺势而为,避免拔高;形式活泼,避免刻板;发展个性,鼓励创新。
教材中有许多与写话相关的铺堑性基础性练习,比如读句子、补充说句子、扩展说句子、用词说句子、抄写句子、仿写句子等等,要予以重视。在写话的训练方法上,也应强调灵活多样。要放手让学生写,不要一开始就提出具体、完整、连贯、通顺等种种要求,让学生觉得写话很难。低年级写话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感到写话的内容随处可得,写话很有趣。对学生写的话,教师要多鼓励,可以打个等级(可用记星的办法);可以用红笔划出学生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对学生写得有意思的地方,还要写上发自内心的称赞的话;可以写下教师阅读之后的感受;可以些写得好的“作品”张贴出来,或者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可以让学生挑选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作品”,放人成长记录袋。
三、加强观察、思考、想象、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教学要从内容人手,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
1.要学会观察。
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学会观察生活。一是在写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让学生感到有很多东西可以写,顺手拈来都是写作材料。二是在生活中要随时提醒学生:这件事
不是可以写成作文(或写到日记里)吗?
2.要学会思考问题
我们经常发现,优秀作文的闪光之处,往往不在语言方面,而在思想方面。比如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体验,看问题的独特视角,对问题的独特见解,构思的巧妙,等等,无不闪烁着思想的光辉,给人以启迪,甚至震撼。从写作能力提高的途径来看,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也应并重。要想写清楚,必须想清楚,但写也有助于整理思路、明晰思路、发展自己的思想,思维和表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3.学会展开想像
想像要大胆,也要合理,有一定的依据,不是胡思乱想。即使是童话创作,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和事实依据。
4.加强阅读
除了生活中的见闻、感受,除了根据现实生活想像的事物,还有大量的写作素材是来自于阅读的积累。阅读中的人物、事物、故事、思想、感情等等,都是写作材料的重要来源。总之,写作素材既来自观察生活所得,来自个人的思考、感受和想像,也来自阅读的积累。长期观察,就会有所发现;坚持体验生活,就会有所感悟;坚持把阅读和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结合起来,更能相得益彰。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是非常宝贵的,因为是自己的,是新的,一定要珍视,要及时写下来。我们都很熟悉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
多看,既可以指多读书报,也可以指勤于观察,多留心周围的事情。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不该在拿起笔来的时候才问该怎么样,应该在拿起笔来之前多做些准备功夫。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纯技术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不从这儿出发就没有根。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地流了。"这里所说的“种种习惯",包括“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习惯”、“正确的语言习惯”等。
四、提倡个性化写作,有创意的写作
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查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我们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特殊视角、独立见解和独特感受。学生形成了个性化表达的意识,才谈得上写真话、实话、心里话。当然,在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的同时,也要逐步落实基本的写作规范,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分段表述”,“语句通顺”等等。要鼓励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但也不是说只要是真实的就是好的。在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的同时,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把作文和做人统一起来。比如,许多学生在作文中都说希望将来当“大官”、“大款"、“老板",拥有高级轿车、豪笔别墅,出去住高级宾馆、吃美味大餐。这种心里话里流露出来的人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篇八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国家的文化呈现出差异性与独特性。在跨文化交流中,这些差异将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困扰与麻烦。因此,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是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在与老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他们总是喜欢用" :-) "来表示微笑之意,而亚洲人则喜欢用" ^_^ "。作为东方人的你,是否也觉得" ^_^ "更能表现你的微笑之意、开心之情呢?本文将从中西方对面部表情着重点的不同着手,研究面部表情的不同与中西文化差异的关系。
一、“眼睛还是嘴”
1、网络表情符号的不同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网络表情符号上,西方人总是偏向于使用" :-) "来表示微笑之意,而亚洲人却是喜欢用" ^_^ "。西方人偏爱于用" :-) "这种“倒”着的表情符号,是因为这种“倒”着的符号主要表现的是“嘴巴”的变化。他们可以用半括号、方括号、字母、数字、竖线等等来表现嘴巴的不同形状,从而表现他们不同的表情:微笑、大笑、吃惊、悲伤等等。而眼睛的变化却很少,几乎没有。而相对西方人来说,亚洲人喜欢用" ^_^ "这种“正”着的表情符号,则是因为这样“正”着的表情符号可以最大程度的表现眼睛的变化,让眼睛的表情多姿多彩。比如,可以有大眼、小眼、戴眼镜、流泪、流汗等等的变化。
这个现象让我们察觉到,西方人在面部表情上,更注重的是嘴巴,而东方人更注重的是眼睛传达的信息。
2、演技的着重点不同
在东方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中,导演通常最看重的是眼神的表演力。每当到人物情感表现的时候,导演通常都会讲镜头拉近,着重展现演员眼神的变化:一个回眸、一个眼波的流转、眼角些许的湿润、一滴欲滴未滴的眼泪,都能将剧中人物最细微的情感淋漓尽致的传达出来,感染观众。所谓的好的演员,都是能很好的把握与控制眼神感情的流露与表达。
而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这样的眼神戏却不出众。他们在表现人物情感的镜头上,通常着重表现嘴部的动作,而不是眼睛。比如在《阿甘正传》中,主人公在家中初次见到他的孩子的时候,镜头停留在人物脸上有几秒钟,但似乎主要表现的是主人公嘴部的动作,而不是眼睛。
3、分辨表情的准确度不同
20xx年8月13日发表在细胞出版社的《当代生物学》网站上的一份新的报告表明:来自东亚的人们通常比来自欧洲国家的人们更难分辨表现出恐惧与吃惊、厌恶与愤怒的脸。
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东亚的人们总是着重观察人们的眼睛,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平均的扫视整个面部。
格拉斯哥大学的Rachael E. Jack[1]说,他们的研究证实了东方人在面部表情上更加注重眼睛而往往忽略掉嘴。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2]它是人们表现情感、传达交流信息的一种重要的非文字表现方法。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贝恩曾经提过:在信息的传达效果中,文字占7%,音调占38%,而面部表情独占55%。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的地位。
国外最早研究面部表情的查尔斯·达尔文曾经说过:“面部与身体的富于表现力的动作,极有助于发挥语言的力量。”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曾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3]这些都说明了面部表情对于我们表达与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于面部表情的依赖程度有多深。
Paul Ekman和Wallace Friesen 研究了一套称为FAST(面部表情编码技术)的系统,将人的面部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提出了悲伤、生气、厌恶、惧怕、吃惊和开心六种人类的基本情绪。[4]这一研究展现了人类面部表情的普遍性。然而,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背景下,同样的面部表情会产生不同的含义,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东方人通常都可能会用微笑来表示消极的情绪,而西方人则会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对于面部表情的着重点也不同。这也就是本文开始提出的问题。
三、面部表情着重点的不同与文化差异的关系
为什么在面部表情上西方人更注重嘴部而东方人更注重眼睛呢?
东方人故来以含蓄内敛着称,比较注重内在的表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而西方人素来开朗开放外向,他们对于情感的表达很直接,所以总是会通过嘴巴将自己的感情夸张直接的表现出来。对于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中西方在解析表情的时候关注点不同。这也就说明,虽然人类的表情存在普遍性,但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背景中,这样具有普遍性的面部表情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
在含蓄内敛的东方文化中,人们通常不会将真实的感情表露在外,而眼睛却很难控制,因此通过眼睛通常能观察到一个人的真实情感。而在开放的外国文化中,人们通常都会夸张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直接从面部表情便可知一个人的情感状态。而嘴巴作为最灵活最具表现力的一个部位,自然成为西方人的主要关注点。
四、结语
总之,非文字语言,尤其是面部表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在眼睛还是嘴巴这样的小问题上就存在如此的差异。由此可见,了解并熟悉面部表情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尽力将不同文化中的表情处理的理论更多的提升到一个更真实的存在描述,在跨文化交际中相当重要,将有助于人们减少或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因各种差异而引起的误解,有力地促进各民族团结与世界和谐。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篇九
摘 要:经过比照中西针对智力残疾人康复战略,发现不同文化和种族群体之间的智力残疾患病率及其康复对策的差异,智力残疾人在不同的文化中均遭受污名化、歧视或不对等的医疗待遇,在很大水平上提高了智力残疾人心理疾病的发作率。倡议要提高对医生专业程度、服务能力的辨认和管理,提高对智力残疾人的关心,减少歧视和不对等待遇;提供以人为本的康复形式,树立与良好的“医患关系”,来处理沟通障碍。
关键词:文化差异性;智力残疾;康复战略
一、智力残及其疾患病率
智力残疾是一种开展性残疾,是一种以在智力功用和顺应性行为显著受限为特征的障碍。顺应性行为受限表现为概念的、社会的和理论性的顺应性技艺受限。[1]美国智力与开展障碍协会(AAIDD)与20xx年初次将ICF的理论与办法用于智力残疾的研讨,并树立了基于ICF的智力残疾形式,提出了智力残疾的权威定义:智力残疾以智力功用障碍和顺应性行为有显著的活动受限为特征,顺应性行为表如今概念性、社交性以及理论性顺应技艺方面[2]。
20xx年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智力残疾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7.6‰。在英国智力残疾患病率约为0.83-1.14%[3]。另有研讨标明,将功用损伤作为评价智力残疾的一个必要条件会令智力残疾患病率降落到1%[4]。在非洲裔美国人中,即便在控制社会经济和人口统计学变量,也有可能增加的智力残疾患病率,其缘由有可能包括在一个种族隔离和弱势社群构成的复杂要素可能会招致学龄儿童的智商降落[5]。在澳大利亚,基于特定功用规范的当地儿童患病率低于运用更普遍的教育规范时的患病率[6]。关于患有心理疾病的智力残疾人,肉体团结症的患病率相比普通人群中的0.4-1%,高达3%;抑郁症的患病率变比普通人群中的2%,高达3.7%[7]。
二、当前中国智力残疾的康复措施
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智力残疾致残缘由中遗传性残疾、发育缺陷非遗传性残疾以及不明缘由致残比例较高[8]。研讨发现,智力残疾的病因中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和脑炎为首要病因。城镇户口智力残疾人中,脑炎为首要病因,而农业户口残疾人中,染色体异常性疾病为首要病因,外伤,发育畸形等所占比重高于城市[9]。20xx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指出,增强全国孤单症和智力残疾儿童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但目前我国康复服务的依然面临着掩盖率低、保证能力低、服务程度低等问题。关于残疾儿童,特别是智力残疾儿童,早一天得到有效的康复,对其本身生活、开展以及减轻家庭担负具有重要意义。
(1)医疗康复
长期以来,在国内单纯的医学康复主要是经过饮食、药物、手术以及物理疗法等,改善患者的肉体活动,但仅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中国传统中医以为,智力残疾属中医的“五迟”、“五软”、“风痫”、“解颅”、“呆病”范畴,而小儿先天缺乏、后天失养则会形成人体主“骨生髓”和主“神明”心肾二脏损伤。中医理论中,关于了解神智、思想、技巧的功用主要从心、肾、督脉与脑的关系去思索[10]。研讨发现,智力残疾儿童中药治疗办法有补肾健脑、生精填髓、养心健脾等办法,同时,针灸、按摩、气功、音乐治疗等也有一定疗效[11]。
(2)经过特殊教育与职业技艺培训进行康复
目前,我国智力残疾儿童教育主要包括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普通学校随班就读。[12]而我国针关于成年智力残疾人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职业技艺培训方面,已有研讨发现,轻、中度成年智力残疾人根本能生活自理、在心情上高兴和满足,但缺乏就业时机、经济程度低。职业技艺培训以智力残疾人控制一项劳动技艺为目的,使其可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减少其家庭生活担负。在北京市一项关于智力残疾人职业康复的研讨中发现,有组织、有方案、有目的的职业康复锻炼能提高智力残疾人的工作、生活、社交等能力。[13]
(3)社区及家庭康复锻炼
社区及家庭康复锻炼主要经过对社区康复人员以及智力残疾人家人进行康复培训使其控制康复锻炼的办法,从而使智力残疾人在社区或家中进行康复锻炼,提高社会顺应能力[14]。中国社区康复是在汲取了国际社区康复经历中开展起来的,既受已有康复理念的影响,也有着本人的特征,从政府主导,立法保证动身,运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分离的办法,树立了中国特征的残疾人社区康复形式。从社区康复的理论来看,中国社区康复目前重点应放在医疗康复上。
三、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智障残疾康复对中国智力残疾康复的启示
(1)去制度化与社区整合
智力残疾人去制度化和社区交融是几十年来西方国度社会康复制度的一个重点。制度化常常不是开展中国度的医疗保健构造的特征。在一些西欧国度,如德国、荷兰、西班牙和希腊,服务构造仍以制度形式为中心[15]。英国曾经根本完成了去制度化,其卫生部门20xx年公布的安康人评定白皮书,提出了社区护理这一观念,其中的一个关键主题是,智力残疾人和其别人一样,具有相同的人权,倡导以人为中心的办法,应给予个人更大的选择和控制。他们有权益选择如何生活并实行他们的义务。最近的研讨中,为了确保它包含了黑人和少数民族群体,有自闭症谱系的自闭症患者以及在社区中的罪犯等这些最不经常听到的和最经常被扫除在外的群体,该理念进行了强化。
(2)污名和歧视
自主选择权的增加,可能会使智力残疾人更容易接触到一些针对残疾人的歧视和成见。有研讨者以为,污名化是当个体社会属性被回绝且本身疑心其社会属性时产生的 [16],包括内部属性(如智力残疾或心理疾病)和外部属性(如人的表面或行为)。当成年的智力残疾人晓得本人被污名化可能会招致他们呈现更多的心理问题[17]。与兴旺国度相比,一些开展中国度的人经常会对智力残疾人抱有成见,并更同意种族隔离和特别照顾。
(3)跨文化下的智力残疾康复人员及康复体系建立
由于智力残疾人常常依赖于家庭照顾或者护理人员,因而,临床医生关于智力残疾人的照顾网络是一个重要的思索要素。对照顾的态度是文化上的依赖。在许多文化中,照顾给予是一种珍贵的和根本的义务,而在以个人主义为主流价值观的西方文化中,父母经常鼓舞他们的实行义务。在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度的对老年人智力残疾人的照顾是一个终身制度化的结果。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篇十
摘要:在时代发展及历史推移的背景下,许多音乐作品被保留下来,这对于艺术界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本课题笔者在分析中西文化差异与中国音乐的民族特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基于小提琴中的中华民族风格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从中西文化视角中能够对小提琴作品演奏的风格有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小提琴作品
在我国,音乐传统是非常悠久的,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浓厚的民族音乐[1]。同时,在时代发展及历史推移的背景下,许多音乐作品被保留下来,其中小提琴音乐作品便是国家保留下来的音乐遗产。在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具备极为丰富的内涵及宝贵的价值。为了能够对我国小提琴作品演奏的民族风格进行深刻的了解,本课题笔者重点从中西文化视角对小提琴作品演奏风格进行了对比及理解。
一、中西文化差异与中国音乐的民族特质分析
在时代发展及变革的背景下,音乐归分为两类:其一为上流社会的音乐,比如宗教音乐与宫廷音乐等。其二为劳苦大众音乐,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小提琴民间音乐。小提琴音乐步入发展阶段,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及习惯紧密相关。通过音乐,可以辨识出民众中的真实生活以及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本质。对于小提琴音乐,主要反映的是民间劳苦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一度表明:人、天地及自然均是由“气”构成的,世间万物与人类社会各安其所。由此一来,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便存在明显的差异,一个坚持中立,一个具备竞争意识。对于中国音乐,一直追求的是共性与和谐,通常不存在对立面及矛盾冲突。在对自然进行描绘中,均是多段线结构基于速度、色彩及力度等方面的变化进而传达出渐变与圆滑的过程。从中传达了中国文化长期以来所追求的和谐安定。
中国文化注重意境,同时中国在审美方面对音乐文化的意境也极为注重。例如:在对事物进行描绘过程中,中国侧重于神似,所讲究的是美的内涵。中国多数山水画均使用虚实结合法及空白法等描绘手段将作品完成。对于中国音乐是追求的是气韵生动、虚实相生[2]。
基于音乐作品完成过程中,西方文化及音乐均重视结构的严谨性及创作的原则性。以音乐旋律、和声及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推进音乐的发展运行。基于音乐创作及演奏过程中,西方人均对效率十分注重,常常直接奔入主题,最为突出的是乐思通常处于音乐伊始,这一特质与中国音乐风格存在极大的反差,这是由于中国音乐的重要部分往往处于音乐作品的末尾。这便是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最大的不同之处,也体现出了中国音乐创作自由的特点。
在中国,从古代到现代均讲求一个“情”字,对感性思维尤为重视,主要表现了一种横向的思维模式。而西方人在音乐的思维创作及表达中,则侧重于个性,重视科学及理性的探索,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竖向的思维模式。中国音乐更加重视旋律,轻和声,与西方音乐的旋律形成了极大的差异。
二、基于小提琴演奏中的中华民族风格分析
中国小提琴音乐演奏过程中传达出一种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代表性的如:小提琴独奏曲《新路难》。此首小提琴独奏曲以不同的演奏特质流露对人们对社会荣辱等多方面的描述,传达出对当时人们真实生活的具体描述。基于中国小提琴音乐传承当中,许多均传达出了对国家及社会的热爱,进一步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及积极向上的追求。
基于表面,中国小提琴音乐像是浅显无异,实质则保留了中国最美的音乐及爱国主义情怀等。同时,也表明中国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追求,流露出中国人民一颗美好且善良的心灵。
中国小提琴音乐演奏中所传达出来最为突出的音乐美便是“天人合一”[3]。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便是“伯牙子期遇知音”的故事。天人合一的境界,有时便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音乐中仿佛可以看到一幅美丽动人的自然画卷,时而像无边无际的大海,时而像策马奔腾的草原,时而像清澈见底的溪流,时而像银装素裹的大雪冬天……这些画面均能够通过音乐传达。在中国小提琴音乐演奏中,往往能够表现出这样的“天人合一”的音乐美感。
对于小提琴音乐作品在演奏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技术:一方面是指法。在指法便是手指摆列方式与手指间相互交替、变更的重要标准,好的指法能够起到控制小提琴音准的`重要作用。西方是七声音阶,中国是五声音阶,中国比西方音乐少的两个音阶其一是F,其二是B。另一方面是滑音。利用滑音进行演奏,进而形成一定的音腔音势,这样便能够使小提琴演奏的表达效果得到有效强化。另外,还包括装饰音。指的是基于表达中,作曲家所传达出来的一种即兴的表现,通过装饰音的表达使整个乐曲更富有生命力,例如《梁祝》与《夏夜》等乐曲,装饰音基于不同的位置及速度,所传达出来的韵味便有所不同。
三、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中国小提琴作品在演奏过程中,具备非常深刻的民族风格及特质。结合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小提琴作品演奏进行分析,更能明确中国小提琴作品演奏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小提琴作品演奏而言,需要充分掌握民族特征,这样才能使中国小提琴作品的特质及优势长期保持下去,进一步为中国小提琴作品演奏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慧敏。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02)。
[2]王博。浅谈小提琴作品新时期的演奏风格[J]。华章,2012,(18)。
[3]庞振国。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西洋器乐的又一次完美结合--当代作曲家张难之小提琴作品《哈尼情歌》探析[J]。音乐创作,2011,(0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10篇《关于中西传统文化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