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修论文参考范文通用4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实现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内外结合,全面推动教学事业发展的重要课程。以下内容是众鼎号为您带来的4篇《大一思修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大一思修论文参考 篇一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若干思考》
摘要:当代的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虽然有人称其为温室中的花朵,但也已经成长为当今 社会 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材,是社会道德和秩序的楷模,是进步思想、文化和知识创新的摇篮,是未来社会进步的希望和动力。然而,站在新世纪通往明天的渡口,合上史册,掩卷长思,我们在一路匆匆进取的步伐中又失去了什么呢?是诚信。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由来已久,诚信 问题 不解决,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实现的 政治 问题,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诚信问题;途径探析
诚信一词早已成为当下的流行语,无论是学校、 企业 、工厂、机关,还是城市、乡村、街头、巷尾,人人都在呼吁诚信,人人都在寻找诚信,人人都在感慨缺信,人人都在指责缺信。然而,扪心自问,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诚信。
古人云:“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做贵人而不要做好人。”在我国很多高校中,诚信缺失已成了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恶意拖欠学费、用虚假材料骗取助学金、 考试 舞弊、剽窃论文、伪造个人 简历 、随意毁约等等,这些行为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自身形象和高校的稳定与 发展 ,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 影响 ,还关系到我国现阶段社会的整体道德状况,更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一、诚信的涵义
什么是“诚信”?诚信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也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诚信的内涵包括“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诚实即真实无欺,不自欺、不欺人;守信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与守信相互统一,相辅相成。诚实是守信的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诚实的重要标准,“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诚者,圣人之性也。”
诚信是维系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秩序的基本原则,也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前提,也是个人或集团融入社会、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重视个人信用建设、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应该是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基本观念。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以商品交换双方的信用作为前提的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一种契约经济,良好的信誉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形而巨大的资本。
二、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学风不正,动机不良
1、考试作弊,无视校规。在考场作弊就成为这部分大学生的唯一选择,导致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有的学生在甚至考试过后还采取请客、送礼等方式,要求老师提分、加分或者要求老师为其隐瞒违纪作弊事实等。。
2、抄袭论文,蒙混过关。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作业、论文抄袭现象,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越抄越提高”,在网上下载的,或是把前几届学生的论文拼凑整合的,有的干脆是花钱买一篇论文。
3、助学贷款,处境尴尬。自1999年开始,国家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千方百计向困难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使在校就读的贫困大学生们仅凭个人信用,按一定的申办程序即可获得国家的助学贷款,从而顺利完成学业。但是,一些大学生不珍惜个人信誉,辜负了政府对他的信任,在通过相关程序获得助学贷款后,不仅不积极偿还利息,到期也不偿还贷款本金,甚至于少数大学生在毕业后即无影无踪,使助学贷款成为呆账。
4、择业履历,不实之词。如今,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失业、待业人群增多,为了能在走出校园后就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很多大学生身不由己,选择不择手段,在自荐材料中弄虚作假,夸大其词。有的学生为适合用人单位提出的“具有工作经验”等要求,在自己的“实践经历”栏且添上许多子虚乌有的实践和打工经历;有的甚至把其他同学获得的荣誉证书借来复印为已所用。
(二)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社会是大学生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环境,也是一个大校园。现实社会生活中,失信、缺信的实例俯拾皆是,对于 学习 能力强,接受能力快的大学生来说很难出淤泥而不染。因此对少数大学生中出现的“说谎献媚”、“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等脱离诚信道德的“两种语言系统”,则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在道义模糊,利益熏心,人人都以面具示人的社会中,这些接受了十几年中庸教育的大学生只能人云亦云,很少有人会高举诚信的旗帜。
(三)家庭诚信教育缺失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在蜜糖罐里长大的一代,有人说他们是幸福的一代,但学业的压力却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沉重。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促使着他们把成绩视为“一切”,使子女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书本知识上,又因为这一代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些父母教导子女“老实人吃亏,诚实人犯傻”,助长了子女投机取巧心理;有的家长甚至把日常行为中的一些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和信息传递给子女,这势必从客观上导致许多大学生虽“成了材”但“成不了人”,使大学生的品质操行的培养没有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上升。
三、诚信品质形成的有效途径探析
诚信行为缺失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滋长。在巨大的物质利益面前,诚信远没有金钱利益来得重要;其次是“从众 心理”也成为不诚信的原因,;其三是“诚信 教育 淡化”使诚信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无须再去进行系统的教育。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被 环境所左右,因此对大学生诚信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一)抓好诚信教育,培养完善人格
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 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应做到:(1.)加强教学 管理,紧抓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诚信品格,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教育家提出:大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因为“熏”出来的言语、行为、思想观念都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因此应营造诚信氛围,让大学生从中感受到互相信任的快乐,从而耳濡目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2)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监控及管理力度,从制度上防止和杜绝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高校应致力于建设具有本校特点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作为实施诚信教育的有效方式,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大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懂得求实进取,追求高尚的人格魅力,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真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强化诚信共识,营造诚信氛围
在全 社会 开展以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八荣八耻”为 内容 的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在学校积极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校园氛围。假如诚信的行为得不到鼓励和表彰,不守诚信的行为没有受到谴责和制裁,谁诚信谁就吃亏,不诚信反而得益,那么诚信的风气是永远树立不起来的。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使诚实守信成为大学生自觉追求的行为准则。
(三)建立诚信档案,加强诚信管理体制
当前,社会上之所以存在大量信用缺失现象,是因为守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而失信者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得到了不应得的收益。因此,高校要建立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定期、全面考察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详细、及时地记录、反馈、监察、纠偏、指导,使其成为考核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诚信习惯养成。这种做法有助于在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并且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与诚信氛围的营造。此外,在校园中应积极拓展诚信监察渠道,如建立公示制度、 申请和听证制度以及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和建立举报奖励制等。使应当做什么、不应当作什么与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规范、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学生们良好的“诚信”观念和学术道德的形成;另外,还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考前教育,治理 考试 作弊现象。
(四)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诚信信念
无论外界给予我们怎样的诚信管理,诚信氛围,要从根本上解决 问题 ,还是要从大学生内在的修养做起。大学生应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要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言必信、行必果”,自觉接受老师和其他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人,在生活中要时时注意培养诚信品德,在 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则要不断强化诚信的意识和规则,把诚信作为人格和信念,让诚信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懈的追求。
参考 文献 :
[1]阳瑞珍,吕耀怀。信:为人之本,立业之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江阳刚。诚信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3]苟朝莉,林文军。高校诚信教育刍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杨红梅。营造大学生诚信氛围[N]。云南日报,2007-10-12.
[5]刘立峰,于洋。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与社会 发展 的关系[M]。人文论坛,2008.
大一思修论文参考 篇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源泉》
【摘要】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实践不仅是价值生成的源泉,也是价值观生成的源泉。实践是价值生成的源泉主要体现在实践的对象性意义与本体论意义上。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源泉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生产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最终依据;交往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显著力量; 文化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直接源泉。从实践与价值、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可以得出,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内在根据,同时也在三个方面体现了它是,即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交往实践、文化实践分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根本源泉、基本源泉和直接源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价值;价值观;价值生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又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深化对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所在,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绝不会自发生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内化到人们的内心世界中,并转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与主体性意义上的实践,从而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旨。
1 实践是价值生成的源泉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在理解社会关系中具有根本性、决定性的作用,也是对社会本质的一种规定。价值作为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现象,它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中、一切活动中。“相对于世界的存在、现实、事物的既有状态而言,价值现象具有某种超越的性质,它是产生于现实和实践,又高于现实的现象。要准确地把握价值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就必须深入全面地理解人类的生活实践,实事求是地考察人类生活实践的表现和逻辑,才能得出 科学 有效的结论。”[3]实践是人类特有的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的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正是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实践是理解价值的“元理论”,实践是价值生成的源泉。
诚如上述所言,实践作为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生命活动的本质形式,它必然也是价值活动以及价值关系产生的最基本的依据。从本体论上讲,实践决定着价值的生成及其 历史 性展开,价值的本体就是实践本体,只有从实践的内在结构和过程中才能找到价值存在与发生的根基,才能深刻把握价值的本质和普遍必然性。马克思关于人类实践活动“两个尺度”[4]为我们探究实践与价值生成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解答。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不是外在于人类生存 发展 活动的某种先验的、神秘的现象,而是产生于人类特有的对象关系――主客体关系及其运动――实践关系与实践活动中,产生于人的对象性、主体性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因而,价值是实践的一个内在尺度,实践决定着价值的生成、发展与实现,决定着价值的基本指向。
2 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源泉
价值生成是价值观念生成的逻辑起点,没有价值生成, 自然 也就不会对价值关系产生评价、认同或否定,因而也就不会产生价值观念和价值观。因而,从逻辑关系上将,实践也是价值观生成的源泉。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事物(客体)的性质、属性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关系,以及人和其创造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关系,价值观就是人们对这种关系总的根本看法。”[5](P12)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的产生不可能首先来自观念领域内某种灵感,而必须从物质实践的角度去寻找答案。
2.1 生产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最终依据。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7]当然,生产实践也制约着社会价值观的生成与发展。生产实践对价值观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中间环节影响、制约着价值观。首先,生产实践的目的在于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们不同的物质利益需要,使人们在利益关系中形成一定的利益观与价值观,并在利益分配机制的作用下,促使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凝聚成与其所处时代特点相对应的公共价值观,成为社会主导的价值观与价值体系。其次,生产实践具有阶级性,“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6]。一个社会的生产实践不仅体现了统治阶级的物质力量,也体现统治阶级的精神力量,这其中也必然包含统治阶级的 政治 力量。生产实践使得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一定的 经济 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一方面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物质财富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关系、财富占有与分配关系。但是,生产实践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是不稳定的,人们在经济关系中的利益矛盾也是不断显现的,甚至导致利益冲突,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人们的价值观的多元化,进而影响社会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与人们需要被满足的均衡性,这将对社会主导的价值体系产生毁灭性的冲击。为了维护主导价值体系的权威性,维护主导价值体系下的利益配置机制,社会必然要强化它的政治权力,只有强化政治权力,发挥政治 组织的作用,社会利益分配机制才能有效地贯彻,人们的利益观与价值观才能回归到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弹性范围之内,这样,社会政治组织的权威性、统治阶级的权威性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另外,生产实践使得人们在生产中也结成一定的政治关系,这种政治关系深刻表现在社会上层 建筑中。价值观本身也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但是价值观的生成并不是价值观本身所独有的事情,价值观的生成、发展、整合、分化与其他上层建筑的影响密不可分。从价值观生产的根源上来看,价值观要受制于人们的阶级地位,特别受制于人们的政治思想意识,“由于不同阶级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阶级地位不同,特别是政治思想意识需要、理想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观念也不同”[8]。同时,价值观念也总是渗透到上层建筑的每一部分,通过这些上层建筑的影响来发挥持久的、稳定的影响力。最后,生产实践也是社会文化产生的根本动力,生产实践不仅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财富。价值观就是社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文化冲突其实也就是价值观的冲突。生产实践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变革。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在生长的过程中,不断突破社会原有生产关系的束缚,对社会经济格局、政治格局产生直接显著的影响,接下来必然会社会文化产生重大的冲击,而这个冲击最大的表现就是价值观的冲突、分化与崩溃。社会文化既是社会发展的条件,也是一种束缚社会发展的惰性力量,要摧毁旧文化的束缚作用,必须依靠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生产实践,在此意义上,生产实践也是新文化、新价值观产生的根本依据所在。
2.2 交往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显著力量。
交往是马克思用以分析社会实践与社会 发展 的一个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交往是实践的一种形式,而非独立于实践活动的另一种活动,交往与生产是实践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也是其他社会实践的必要前提。马克思主义关于交往的理论与价值观的生成也有密切的联系。从交往的意义来看,交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前提。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交往就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竞争、交流、对话、合作、交易,甚至是战争。当交往成为人们普遍需要和交往范围不断扩大时,交往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的作用才能够更好、更大的体现出来。基于交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前提,我们可以认为,交往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会对社会价值观的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大影响。从交往对保存生产力的作用来看,交往是维持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某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6]这也就说明交往也是维持一个社会价值观状态的基本条件,交往的程度影响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发展水平,影响着人们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导价值体系之间的契合度。从交往的基本属性来看,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交往是人们结成的 经济 关系的具体表现,也是人们价值观形成、发展的最基本物质前提与条件;而精神交往则是社会价值观形成、发展、冲突、分化、整合的更要形式和保证,只有在精神交往自由的情况下,社会价值观才能够真正实现它的“公共性”。从交往的社会结构来看,交往分为经济交往、 政治 交往与文化交往。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从三个不同层面对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构成了价值观生成的社会系统,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以及社会主导价值观构建的难度。从交往的范围来看,交往分为地域交往和世界交往。地域交往决定着价值观的多样性和阶级性,而世界交往则要求价值观的普世性与一般意义。
2.3 文化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直接源泉。
文化是一个社会整个道德和精神面貌。文化实践从实践对象上来看属于精神实践,也就是说,文化实践是将人的道德、伦理、情感、意志、信仰、价值观等作为实践内容的。这一点体现了文化实践对价值观生成的直接作用,文化实践把价值观作为直接的认识与改造对象,并通过在精神领域内不同要素的交互作用与相互影响来实现价值观的整合、分化与发展。文化实践从手段上来看属于物质实践,任何文化的传播都是在一定的物质媒介支撑下完成的。因而,文化实践也具有物质实践的基本内涵、内在结构、特点和功能,这一点也就是价值观得以形成、发展的最直接、最基本的物质前提。
3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
既然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源泉,实践是价值生成的源泉,由这两个前提条件,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推断:实践也是价值观价值生成的源泉。这个推断的逻辑结构是:实践→价值观and实践→价值(条件)=〉实践→价值观→价值观的价值(结论)。这个逻辑推论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具体地说就是,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推动社会精神面貌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在当前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根本力量和源泉。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成的前提条件。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体系,它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着人们思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引领着社会思潮,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从价值观生成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能够形成,这与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密不可分。有人认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是统治阶级主导下的意志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 自然 也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事情,与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关系。其实这样的观点只触及到问题的表象,没有深入到问题真正的背景中。在这个表象背后的真相就是人民群众意志也是党的意志,党的意志只是人民群众意志的反映。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是人群群众实践的发展要求党提出来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到重大的理论日程是基于以下几点背景的。
其一,人民群众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30年前,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与实践诉求,把中国推上了改革开放的 历史 车道上,经过30年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但是,在这些成绩背后也存在着严峻的问题,如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所带来的贫富悬殊加大;分配制度的转型所带来的公平性欠缺;主体分配模式下效率的缺失等。这些问题与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产生了较大的距离,从而也把反映广大人民愿望、利益与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到了重大的日程上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根本利益、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价值追求。
其二,人民群众的实践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党必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员干部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培育,提高工作水平,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 ,使社会形成知荣明耻的良好道德风尚。
其三,人民群众的实践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在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我们不仅要面对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还要坚持意识形态的独立性。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方向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四,人民群众的实践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影响力提出更好要求。当前,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本质体现的集体主义在利益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个人主义的冲击下已经日渐式微,这与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奉献精神、道德原则、价值本质在根本上是违背的。所以,我们必须构建一个主流的社会价值体系,形成对社会不同价值观念的统摄、辐射、吸引与转化。
其五,人民群众的实践对社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崇尚良好道德规范与行为的社会,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那些道德败坏、价值沦丧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我们的道德体系该何去何从。所以,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并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地需要每一个社会公民都要认真实践的重大要求。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根本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的生成,贵在实践,要通过社会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由“文本价值”向“实践价值”转化,由“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
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根本源泉。生产 www.chayi www.1126888.com 5.com实践不仅创造了一个物质世界,还创造了一个精神世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生产水平不仅决定着社会精神文明的程度,还决定着社会精神文明的价值生成。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提供了有效的运作载体和物质基础保障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最根本的依据,没有生产实践的提升,就不会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前提。
人民群众的交往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基本源泉。人民群众的交往实践是更多地体现在社会主义 经济 建设、 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具体的过程中。一方面,人民群众的交往实践推动了生产实践成果的传播与延续;另一方面,交往实践还促进了人们在交往中价值观念的选择、碰撞、认同与聚合。在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人民群众的交往实践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管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务中通过不同主体之间交往与影响,以达到对具有先进性的组织或主体的能力与价值观的认同与整合,从而最终把那些代表人民群众根本的、核心的利益需要、价值观念上升为社会组织的公共意愿、上升为国家的公共意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理论形态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生成同样也是在人民群众的交往与影响得以推进的。
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直接源泉。文化是价值观存在、 发展 与延续的重要载体,文化实践的目的就是要把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不相符的价值观念通过文化内在渗透力与虹吸力的影响,以达到价值观的一元主导性。但文化实践并不是要完全实现价值观的一元性,而是要通过价值影响、碰撞、选择来提升主流价值观的主导性与吸引力。在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主流价值观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就是它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失去它的主导性地位。面对这个重大挑战,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主流价值观体系的建设,通过建设提升主流价值体系的统摄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对等性碰撞,以达到价值观念之间的自由竞争与优胜劣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间是互动的效应。也就是说,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才能找到其价值生成的直接路径。如果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步骤来看,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第一步是它对当代中国价值观领域的重大影响,然后才是它对当代中国文化领域的影响,再其次是对当代社会主义的政治、宗教、 艺术 、 哲学 等上层建筑的影响,最后才是对社会主义经济领域的影响。从这个逻辑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生成是有层次的,这个层次就是我们所论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根本源泉、基本源泉和直接源泉。
参考文献
[1] 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24):3-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 李德顺。价值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5;9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民出版社,002,74.
[5] 韩震。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民出版社,007,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民出版社,972,3;2;0.
[7] 毛泽东选集:1卷[M]。北京:民出版社,966,59.
[8] 袁贵仁。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06,30.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精选 篇三
《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对策》
作者简介:明丽霞(1974.6-),女,汉族,黑龙江省讷河县人,讲师,文艺学硕士,单位:北华大学就业工作处,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摘要:诚信,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刻意义。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国家栋梁之才,不可无诚信。然而,大学诚信现状并不乐观,本文探讨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对策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随着人类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提高,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市场经济要求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信用氛围。但这些年来,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诚信度,是高校德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
目前从总体情况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诚信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甚至恶意挑战道德准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剽窃论文。一些大学生把刻苦钻研、忠诚老实视为反常,而把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视为正常,甚至连毕业论文都成篇抄袭,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没有形成公平竞争的思想观念。
(二)虚伪包装,能力“注水”。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人才资源配置体制还不完善,一些学生在就业时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不惜采用编造事实、制造虚假材料的手段欺骗用人单位。在求职中,填写虚假职务、伪造证书和履历的现象比比皆是。
(三)不还贷款,拖欠学费,违反契约。当前我国实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是以资助家庭紧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为目的,以学生的人格和信誉作为担保的贷款。
(四)行为失范,道德失信。现在大学生借书不还、偷盗、赌博、酗酒闹事、破坏公物、撒谎等行为屡禁不止。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正处在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中,公民的道德观念较为淡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不强,信用基础比较薄弱,新的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导致失信浊流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泛滥成灾。从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到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感情的淡薄、诚信的缺失、安全感的缺失等,使人们对传统道德观念和诚信原则发生了动摇和怀疑,也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德育存在偏颇
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诚信育人的观念不够强。不少高校往往只注重教授文化知识、技能,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尤其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方面观念淡薄。此外,当有些学生由于不诚信将要受到处罚时,一些教师竟然表示同情,甚至为他们说情、辩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家庭对诚信教育不够重视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教育却存在很多问题。在应试教育体制背景下,很多家长把关注点放在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和培养才艺技能上,而对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的培养却只是“轻描淡写”。甚至有的家长还把不诚信的思想和行为传播给了孩子。不当的家庭教育会使子女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诚信品质,学会处事“圆滑世故”,而这种特质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
三、增强大学生诚信的对策
(一)全面理解诚信的涵义,引导大学生诚实守信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诚信在道德层面上的涵义,却忽视了从法律角度进行诚信教育。首先,要将诚信在道德范畴与法律范畴的涵义向学生讲深、讲透,使学生明白诚信不仅是道德义务,更是一项法律义务。郑凌云说过:“诚信又是一个法律范畴,它要求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讲究信誉,恪守信用,行为合法,不违背法律和曲解合同条款等。”诚信是实现自我合法利益的前提,维护诚信其实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其次,既要通过道德的“自律”提倡诚信,又要通过法律的“他律”规范诚信。法律对违反义务的行为会明确地对责任人给予相应制裁;而道德对违反义务的行为却无强制性后果,制裁手段也只限于舆论的谴责,如果当事人公然蔑视舆论,道德便对之无能为力。
(二)要创造良好的校园信用环境,将诚信内化为价值追求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都应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学术氛围。结合学生思想状况,科学确定活动内容,有效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全方位指导,让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在关注诚信、思考诚信、了解诚信、实践诚信的过程中,将诚信这一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价值追求。
(三)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规范信用考评体系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诚信承诺书、个人资料、家庭情况、品行说明、诚信纪录、学习情况、健康情况、经济情况、个人意见、学校意见等。学校首先要选好诚信教育与管理的“切入点”。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中向新生发起“诚信倡议”,开展“诚信大讨论”、“诚信辩论”,并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与新生签订承诺书,并建立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将伴随学生度过四年大学生活。李国庆在书中给过建议“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同时,还应规范大学生信用考评体系,形成学习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择业诚信四大评价标准,对诸如考试作弊、不按时贷款、不履行就业合同等具体行为进行量化考核,并进行跟踪测评。以此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入党、申请助学贷款、评定奖学金等的依据”。
总之,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教育者我们应结合具体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做出应有的贡献。(作者单位:北华大学)
参考文献:
[1]郑凌云。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法探讨[J]。南方论刊,2006,(2):66.
[2]李国庆。关于高校德育工作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2):90.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精选 篇四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价值之本,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序发展的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核心、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人们价值观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体现转型期价值观变化的基本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的内在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必须要大多数人形成共识,深入人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的主心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价值取向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是因为各方面原因,没有把其概括为核心价值观。这次,报告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论创新的一个具体体现。它谈化了理论色彩和政治色彩,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的精神公约数。对二者的关系至少应从如下两个方面把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并不复杂,它由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四个主要部分构成。具体表述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是我们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精神源泉。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乃至全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真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证明,任何时候,遵循马克思主义,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就兴旺发达,获得成功;背离马克思主义,我们的事业就遭遇曲折甚至失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回答了未来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而当今中国,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利益群体,有着利益追求方面的差异,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整体利益唯一正确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核心利益。这一共同理想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希求国家强盛的共同愿望,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人民志愿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精髓。是历史和现实凝聚而成的,是鼓舞我们中华民族蓬勃向上、走向繁荣富强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对于从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走出来的现代中国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重要的精神价值。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今天,爱国主义一直是激励我们民族争取解放、谋求发展和实现复兴的强大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在走向复兴的新时期,我们的社会要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范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历史趋势,适应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就必须不断改革体制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各领域的创新,使改革创新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标志,成为构成我们民族精神肌体的重要细胞。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依托点。是我们社会思想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公民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具有实践操作性,最显明地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功能的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这“八荣八耻”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从荣与辱的对比、对立中划定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框架,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升华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提出后,有人主张提炼和概括出简便易记,又便于操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过各种表述,有过不同论述,但由于思路千差万别,各类提法纷纭呈现、一时没有定论。报告提出的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表述的。从国家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个表述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概括、提炼、升华和普适化。
1、它是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指向,而不仅仅是针对道德实践个体的道德规范。任何社会形态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其内容和形式可能丰富而多样,但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则处于支配和引领地位,体现着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走向,决定和影响着其他非主流价值观念。不同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都是由据于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主导下形成的,反映的是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的价值取向,而不是仅仅针对社会成员个体的要求。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必然会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施加深刻、广泛、长远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作用于前两个层面。这次的提炼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定位于公民个人的道德范畴。
2、它是从国家及社会长久坚持、广泛传播、而且早已经深入基层、大众熟记心中的理念及做法中提炼出的,而不是另起炉灶的一套标新立异的表述语。这个核心价值观是从人民长期践行的理论与不断创新的实践中提炼和概括出的。在新的实践中,特别是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我们提出的许多思想观念、精神指向、方针口号等,反映的正是时代和历史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一些已经为群众喜闻乐见,这次从中提炼出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语,可以说是有着绵长的时间传承、丰富的实践土壤、厚实的群众基础、成熟的社会呼应。
3、它包含于全人类进步的价值取向,既有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价值观分庭抗礼的一面,又有同世界其他价值观可沟通、可对话、可交流、可交汇的一面,是开放的体系而不是封闭的结构。社会主义社会是作为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出现在历史舞台的,必然同它们有着本质不同;社会主义社会同时又是旧的社会制度的替代物,同它们有着相联系的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着同旧的社会制度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长期斗争的任务,同时,它又是在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包含于人类一切进步的价值观之中,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同其他价值观进行交流、交汇的基础。这次提炼和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文明、开放、进步的新形象。
4、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实内核,而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简单概括。报告中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核心中的核心。它避免了一个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试图大而空地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并机械地与四个组成部分生硬对应。
5、它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精华的机械相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不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是对其本质和意识形态性质最重要的界定。社会主义社会有自身的意识形态规定和与其他社会形态不同的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规定和社会属性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这次提炼和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无产阶级革命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但又非这些精神文化资源的简单结合。不是涵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外来文化的“大杂烩”。
6、它有明确的内容和准确的含义,同时又不是凝固的。这次报告提炼和概括出的核心价值观,有一套相对平易、相对通俗、相对普适、相对稳定、相对规范的表述语,每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含比较容易界定。但它又不是凝固不变的,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它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展和表述。报告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一达,李婷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第31期1页256-256页。
[2]李庆鑫。以文化整合方式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第30期1页119-119页。
[3]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大一思修论文参考范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