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

知行合一论文范文通用3篇

众鼎号分享 23956

众鼎号 分享

知行合一论文 篇一

【关键词】知行合一 道德认知 道德实践 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论述,是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面的思想认识和方法论。在把握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传统思想的现代价值,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中的“知”主要是道德认知,“行”则是道德实践。“盖阳明之所谓知,专以德性之智言之,与寻常所谓知识不同;而其所谓行,则就动机言之,如大学之所谓意。然则即知即行,良非虚言也。”①因此,“知行合一”重点是把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不仅是要认识事物(道德),而且要践行道德,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最高道德要求—“善”,这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最终价值归宿。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不是简单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知行合一”强调“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把两者视为同一过程,即所谓的“知行并进”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行合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以知为行,行由知定。“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王阳明认为,传统道德思想应该指导人们的行为,按照传统道德的要求实践是“致良知”的根本,传统的道德观念是指导道德实践的关键,而道德实践又必须服从传统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知行互含,知行互动。王阳明认为,知行不能分开,不能“知而不行”。在道德问题上,道德意识应该付诸道德实践,道德行为不能离开道德意识而独立存在,所谓的真知就是要付诸实践,而且要自觉实践道德,即所谓的“良知”。换句话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两个互动环节,互为表里,互为一体。当然,“知行合一”把行为动机当作行为本身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同时,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合理性更多体现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本体论、知识论层面,这是必须厘清的内在涵义。“知行合一”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方面,放到当今的视野下则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并具备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在思想道德层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是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成道德信念、激发道德意识、培育道德精神、指导道德实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利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产生于内心对社会道德义务的责任感,又是个体对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的确认。道德信念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信念指导道德实践的重要作用。“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方法和道德实践方法是个体道德的内在要求,藏于个体的内心,通过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内化为道德信念,形成个体道德需要。道德信念的形成,有利于体现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在复杂的道德冲突中明辨是非,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从伦理学层面上看,“知行合一”是把知识作为道德,促进道德信念、意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机统一的过程。“知行合一”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遥相呼应,是知识道德与行为实践最关键的节点,是道德与实践两个向度的合一。

“知行合一”能够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意识的形成需要人们通过道德实践,形成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包括道德理论体系。道德意识是由道德观念、道德认识、道德觉悟共同形成的,需要道德实践的佐证。“知行合一”是个体德性的自我彰显,是一种君子美德和品性。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突出人的主体性作用,自觉实践社会道德规范,从而促进个体道德的形成。道德意识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两方面,一个是本能的,一个是后天的学习或教育生成。根本上来讲,“知行合一”追求的是人道德意识的自觉,以塑造人的道德意识、实践社会道德为目的。通过道德意识即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情感,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实现道德理想。

“知行合一”可以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道德精神的形成需要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道德教育是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有社会对个体的道德教育、自我道德教育等,通过道德教育转化为内在品德以此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道德修养则涉及个人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道德精神的培育不仅是满足个体道德实现道德人格的价值需求,更重要的是培育一个群体、社会的道德精神和道德价值观,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道德精神,为道德实践服务。在《论语》中,孔子提倡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也是指言行一致,注重社会责任和担当。培育现代道德精神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精神信仰的需要,更是为了完善个体道德的同时强调社会大众的社会责任、强调共同担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

“知行合一”能够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通过个体行为、行动、表现,充分发挥个体道德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促进个体在社会中实现、遵守社会公德。通过知识转化为美德,是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知行合一”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是理想道德人格立德、立功、立言的基本要求。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道德意识促进道德实践来培养道德品质。理论与实践结合是“知行合一”的内涵之一,如能通过道德教育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在社会道德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言行一致,就能形成道德文明的社会环境。因此,提高道德认识,促进道德修养和加强道德建设成为社会道德文明发展中不可漠视的重要环节。

知行合一论文 篇二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理论;应用

一、四理论的基本概念

言语听辨轨迹理论是从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一大主题――语言理解中而来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先后通过声音记录仪、声音摄谱仪、电子肌动记录仪、电子记波仪、摄影摄像技术等来记录声音的动态变化,从而建立言语听辨的理论模型,以此预测解释更多的言语听辨现象。通俗来讲,就是听者利用言语发音知识来帮助听辨。对外语学习者而言,用自下而上的学习模式更加有效。听者利用感知知识,从音素、词、句子三层次上依次对听力材料进行辨认、理解。而轨迹理论则强调听力理解是大脑长期记忆中的背景知识与听力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即用听力材料来扩大大脑记忆,用不断丰富的大脑记忆来辨别听力材料。

图式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图式是指已知事物或者信息存储在人脑中形成的知识架构,它能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存储在长期记忆里,当人们处理新信息时,总会把新信息与脑海中已知的旧信息相连通,从而给认知提供依据。图式理论认为,听者的听力由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来决定。语言图式指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和语篇等方面的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内容图式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是指对听力材料主题和内容范畴的了解程度,可以弥补听者在语言图式上的不足,提高话语分析能力;修辞图式指的是材料的体裁和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如果听者能够了解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各类应用文如信函、通知等体裁的语篇结构特点,那么听者可以按照不同体裁的篇章结构去辅助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人们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所建构的一种对于世界的解释,即学习者在丰富的情境之中,通过主动探索和协商合作,从而建构意义、创造知识。师生是平等的参与者和对话者,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与促进下主动建构知识。它的三个主要特征就是: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元认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在元记忆基础上提出的,是指认知主体对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调节的过程。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两部分,前者是对语言学习过程的认识,后者是对认知过程的思考。其中元认知策略又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是在元认知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元认知策略实现对自我学习的思考和调整。

二、听力理论的有效应用方法

国际上关于听者英语听力的研究理论有许多,但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初中学生的听力提高上呢?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单从听力方法入手,还应该结合这些理论,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论并将其在实际的听力学习中实践起来,最后通过多次训练巩固理论的应用效果和习惯,达到英语听力的有效提高。

首先,师生共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论,或者进行多项理论的糅合,从中组合成适合自己的听力理论。传统的“听听力―判对错―对照原文”的听力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提高听力也没有太大作用。学生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不妨先从了解听力理论开始,思考其中适用于自己的理论方法,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习图式理论中,认识到内容图式相对于语言图式的优越性,那么学生就可以着重丰富自己的内容图式,在平时的阅读中,多多涉猎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丰富自己的见识,保证在面对听力材料时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度,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在此基础上总结各种题材文章的篇章结构,分析哪些需要重点听,哪些只需粗听,在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像庖丁解牛般,把握文章脉络,指导文章的行进方向,从而用这种听力技巧渡过听力难关。老师也可以从这些理论中发掘提高听力水平的重要因素,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剖析言语听辨理论,老师从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的相互关系出发,帮助学生实现四者之间迅速转换,即能迅速听音写词、看词辨意,帮助学生系统性训练,克服在语音、词汇方面的听力障碍。

其次,在实践中熟悉理论,感受理论带来的提高。如,师生将言语听辨理论与图式理论结合起来,首先开设英语语音课加强语音教学,要求学生能读准音标,辨别单词中的长短元音、辅音,并学会和辨认出语音中的重读、弱读、爆破和语调等,做好提高听力水平的首要工作。在此基础上,增加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的训练,师生课下多阅读各体裁多行业的文章,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同时分析英语材料中各体裁文章的规律,发挥主体作用,自行总结,加深印象。接下来,教师发挥自己的辅助作用,传递相关听力技巧,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在学生正式进行听力训练时,先听一段相关材料进行热身,唤醒学生脑海中已有的图式知识,降低听力中的焦虑感,提高听力学习的成就感。在实践时,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交流自己结合理论在这次听力练习中听到的部分,互相分享、交流听力练习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并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是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听力的学习方法。

最后,老师通过多形式化训练,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学生听力理论应用的习惯和能力。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采取精听、泛听相结合的训练,也可以打乱听、说、读、写四种形式的训练,实现视听训练、听读训练、听说训练和读写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听力反应速度和准确率。具体来讲,教师通过让学生看视频片段回答问题、听短文进行个人的口头重复、跟读录音稿、完形填空和项目排序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听力考查形式的适应性,提高训练强度,并结合元认知策略,在听前、听中和听后的三个阶段不断反思、总结听力理论应用的情况,并进行自我调整、提升。

总之,国内外关于英语听力的理论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都应用到,教师需要发挥好辅助、指导作用,挑选合适的理论,在学生了解的情况下选择适合个人的理论方法,进行独特化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训练。

参考文献:

知行合一论文 篇三

“知行合一”观念的提出者是明代的王阳明,作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提出了著名的心学理论,即“知行合一”,其中包含这样两方面的内容: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指是科学知识的笼统概称,行即指道德行为,知是行的先导,知与行必须达到平衡状态,才是健康的状态。在音乐教育方面,所谓的知可以理解为音乐理论知识,而行则指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并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导致学生无法全面理解教师所授内容而造成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的现象,在当下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视知识的实践应用,注重“知与行”的完美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二、音乐教育中“知行合一”观念的渗透

1.注重教师指导作用

“知”作为“行”的先导,在指导实践应用方面意义重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准备课程方面,要做到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全部知识点准确把握。“知行合一”观念在教师方面主要体现为对知识点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大量储备,对课堂教学中会出现的各类问题有准确的预见性以及解决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备课环节一直是讲解,没有做到知识的扩充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在实践中也缺乏开放性。在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学生乐理知识、键盘基本功、和声基础严重缺乏,这种音乐知识的缺乏无疑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极大困难。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例,在传统教学中,往往采用作曲家背景、作品欣赏的模式教学,这种模式会使得课堂氛围枯燥,学生也很难掌握相应的乐理知识。在“知行合一”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大量的衔接知识,在教学中提出较为开放性的问题,同时将音乐节奏结构问题融入音乐赏析环节之中,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解决学生最基本的节奏问题,强化知识技能的训练。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教学中介绍贝多芬及其创作背景、时代背景以及同时期音乐家音乐风格对比,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使学生贯穿历史、政治、文学等方面的知识点,发散学生创新思维。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往往用三点就可以概括:作者、作品、风格,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的音乐实践意义不大,“知”对于“行”的先导作用无法发挥。因此,教师应该发挥指导性作用,在教学中,注重对作品的分析思考和辩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只注重简单知识的学习而忽略音乐实践的弊端。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在课堂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在素质教育推动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应该在引导者角色上下功夫,顺应学生活动引导他们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规律。以器乐曲教学为例,改变传统直接讲授的方式,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有些学生利用玻璃杯装水敲击音阶,有的学生利用衣架制作三角铁等等,摆脱了课本知识的束缚,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激发创新思维,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还可以拓展学生能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自己动手制作乐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先贤发明乐器的艰难过程,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教学效果的大大提高,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3.重组课堂结构

“知行合一”观念的运用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充分发挥了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传统的教学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出来的学生只是考试的机器,在各种考试的压迫下,学生逐渐丧失了求知欲,独立精神、创新能力、求知欲望更是毋庸提及,这种现象是教育的失败。当前的教育,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互动中承担着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课堂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运用一切手段传授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但归根结底,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切身体会音乐、感受音乐的迷人魅力。

三、结语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文化的精华,是经过历史的沉淀保留下来的文化精粹,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依然存在着普适性。知与行的平衡统一是广大教育工组者孜孜以求的永恒目标,培养学生的知识与发展学生的能力必须齐头并进,二者都在当前的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只有在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中实行“知行合一”的观念,才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才能。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3篇《知行合一论文范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广告学论文范文【优秀8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