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最新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众鼎号为您带来的5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先进个人请假条颁奖词诗经 篇一
复习爱岗敬业举报信,工作计划借条短语文明,春联运营复习方法细则贺信,表扬信保证书感恩信廉洁名词我事迹试题我读后感好句礼仪应急预案挑战书我体积祝福语记叙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二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柿子镇中心完小-魏申群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同时我们只要下苦功夫,就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
品德与社会论文专题 篇三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抚宁县台营镇麻姑营小学
王宏丽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由于在某些程度上受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很多思想品德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可谓是“穿着新鞋子,走着老路子”,课堂教学缺少生气, 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总的说来,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那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把来自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还蕴藏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你我同行”安排了三个教学板块,分别是“男生和女生”、“朋友之间”、“学会和谐相处”。如果老师教学时单纯的依据教材的内容教学,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肯定不会更深层次的触动学生的心灵,因为这些内容都不是他所经历的。所以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总是把班级里面发生的真实的事情融进去。比如说:在教学“朋友之间”这一内容时,我就把班里面一部分人为了拉拢人,经常给别人买吃的东西,用的文具,甚至替别的同学写作业等等不良的做法这一事实,搬到了课堂上,让同学们谈谈对此事的看法。让他们讨论“靠上面的做法,换来的朋友值得吗?这样做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吗?„„”通过讨论学生意识到这样做法是错误的,也不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还助长了歪风邪气。我顺势还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可以交到真正的朋友”这一话题,学生们说的都非常好,整堂课在学生用心思索中,积极探讨中结束了。
在教学“学会和谐相处”这一内容时,我巧妙的把班级学生打架事件,编排成了小品,学生在表演中,在观看中,在解决矛盾中,深刻的体会到了如何做到与人和谐相处,发生矛盾时自己应该怎样处理,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生活是个大舞台,我们的教育最终要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那么就离不开真实的生活,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的老师,更应该关注我们生活的社会,我们学生的生活,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是鲜活的,才是受学生欢迎的,才会产生强大的教育效应。
二、把《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就必须把它和其他的课程结
合起来。比如在教学“人类的家园”这一单元时,就可以把它和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地球”结合起来,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从而为了自己的家园,自觉的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在教学“我爱祖国山和水”、“我们都是中华儿女”这些内容时,各个班级以此内容开展了“我爱自己的祖国”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品德教学还可以与语文、美术、音乐各个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课堂上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途径,促使学生主动获取、主动发展。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主观能动性,他有优点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问题要暴露,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
(1)注重指导,使活动能顺利操作。
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活动方法、活动要求、活动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使学生先学会操作,再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逐步形成能力。“小组学习”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学会了合作探讨,培养了一种集体精神。但是,如果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巡视、不深入、不启发,只是在等待一段时间后要求结果,那么,这种活动就流于形式了。所以,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对于不会的、偏离方向的,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的活动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或者说不介入,而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参加到活动中去,做好指导。
(2)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
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的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例如六年级《品德于社会》中“再见,我的小学生活”学习单元,在该单元的教学中,我采取了“采访搜集+交流”的活动形式,大大的开阔了的学生的视野。
2、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生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加强意志、情感、动机等的培养,不仅给学生提供外显的直观活动,更要注意思维层次方面的活动的开展,如开展尝试活动、整理活动、探究活动、辨析活动、自学活动等。
(3)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
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4)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
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5)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强化了教育效果。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采用恰到好处的导入方法,可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最佳的预备状态,乐意学习。电教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与相应的电教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情感。在实践中,我常常利用电教媒体的声像直接感染学生。如在“安全每一天”的教学中,将一些安全标志制作成动画形式,学生非常感兴趣。在“家庭因我更美丽”的教学中,课堂行将结束时,我播放了歌曲《我爱我的家》,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许多学生眼含泪花,跟着乐曲一起高歌。
俗话说得好“教无定法”。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让我们积极探索,共同努力吧!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篇四
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活且丰收”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关键词]课堂高效性 学生主体性 教师主导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卖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潜在危险”。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如何可以让《品德与社会》的课堂,充满活力,并且让学生真的有所感悟和收获,而非停留在明白书本上的文字道理,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结合日常教学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活且丰收”。
一、创设合理情境,“吊起”学生的胃口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在学生的眼中,与语文、数学、英语的区别就在于,是“副课”,不需要考试和作业,而《品德与社会》更是在高年级才开设的,那么许多高年级孩子看来,这一门课不用认真听,甚至会利用课上时间,偷偷地完成“主课”的作业。那么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怎么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我认为合理的情境,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例如:在新授《我更了解自己了》的时候,我事先跟语文老师做了配合,语文老师利用小练笔的机会,布置了《自我介绍》的小作文,并请语文老师挑选出优秀的片段,和描写不够清晰的片段,然后我设计了一个环节“猜猜我是谁”,将片段投影到黑板上,由学生朗读后根据文字猜作者。这么做,是利用学生喜欢猜谜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自己写的文字,猜身边熟悉的同学,可以很快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如果同学根据文字很快可以猜出作者,那么说明作者对自己的认识是到位的,同时可以使参与活动的同学和作者都得到鼓励,增强自信心;反之,则说明作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清晰,借此引起学生反思:“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同时引导作者修改自己的小练笔,再次投影展示,检验自己的自我认识能否得到同学的认可。这样的课堂活动,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机会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课堂存在感”。
二、扮演不同角色,引发学生思考
春节晚会的节目中,最受观众欢迎的是小品类节目。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并从中有所感悟。而《品德与社会》这么课程的知识目标,就是使学生明白许多道理。道理从何而来?当然从生活中来,那学生怎么主动去感悟这些枯燥乏味的“大道理”,而不是老师一味地传教呢?我觉得可以尝试将“小品”搬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展示生活场景,感悟生活。例如《心中有规则——引以为戒》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回忆“非典”时期的人和事,使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才可以真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那么在新授这一课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叫“大家来找茬”,通过学生分组用小品的形式展示不同的生活片段,其他组同学欣赏的同时观察:小品中的人物的哪些行为遵守了哪些规则,哪些行为违背了哪些规则,你觉得规则重不重要,为什么?这么设计,一来,游戏的名称是学生熟悉的一款QQ游戏的名称,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二来,抓住小学生喜欢对同学“挑刺”的心理特点,他们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带着任务去思考,很容易发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表演的形式比书本上的文字更直观,对学生的视觉会产生更大的冲击,同时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三、允许课堂吵闹,引导学生辩论
“安静”的课堂氛围,很容易使部分同学走神,许多同学看似专注,实际上心已经飞出课堂,反而是“嘈杂”的环境,会让学生时刻提醒自己“这是《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我正在上课”。《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就是要教会学生明辨是非,那么为什么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呢?例如:《我在班级中的权利》这一课要求学生在思想上逐步对自己在班级中的权利有所认识,理解权利的真正含义,知道在自己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并且懂得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所以在教授这一课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明辨是非”的环节,将班级同学分成两组,一组为正方,一组为反方,针对课本上的案例“乒乓球桌的**”,评价班长做得是否正确。虽然说将怎样行使权利的的问题抛给五年级的学生,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书上的“友情提醒”可以给他们很大的帮助。在整个过程中间,我是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学生展开自由辩论,我只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面引导,让学生学会陈述自己观点的句式:“我的观点是。.。.。.因为。.。.。.”。这样设计,可以使每一位同学都有话可说,使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不是像往常一样,一节课只有几个“活跃分子”在发言,剩下的同学并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另外,辩论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在初步体验辩论会的同时,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要想把书本上的文字道理,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品德,就需要让学生“主宰”自己的课堂,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自己明白事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实现《品德与社会》课堂的高收益。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论文 篇五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巧设疑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算途径。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乐学、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教师必须很好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求,下面从情境创设与任务驱动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创设情境。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多留意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的素材,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生活是最好的教材,个中滋味不是在书本中能全部体验到的。品德与社会课中所进行的品德教育最终目的也就是指导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我们自己做主》这一主题的第一节内容《投上神圣的一票》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开学了,五年级二班又要选举班干部了,但是事情让班主任老师很为难,有的家长提议班干部要轮流当,让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有的说就让班主任指定就行,有的说要经过大家的选举,你们能帮助她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吗?到底用哪种方法更好?学生因为联系到了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兴趣高涨,马上小声地议论起来,最后,通过议论,得出一个两全其美的选举办法:先由学生推选候选人,人人可以参加,既可以推荐别人,也可以毛遂自荐。然后候选人向全班同学发表简单的况选演讲,并接受大家的提问,最后让大家投票表决,得票多的当选。这样,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认识到品德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兴趣很大。
2、巧设疑问创设情境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让学生在疑问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如教学《快乐就是分享》一主题时,我先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农夫在每年一次的番瓜大赛上经常夺魁,他得奖之后,总是毫不吝啬地将夺魁的优良品种种子送给街坊邻居,人们不解其意,农夫说:“我将种子分给大家,帮助大家,其实也是帮助我自己!”请你想想,农夫这样做为什么也是帮助自己呢?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于是有了各种答案的猜测。最后当老师提示答案:农夫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邻居们也能改良他们的番瓜品种,从而避免农夫邻近田地里别人较差品种的番瓜花粉传给自家的番瓜。学生恍然大悟,并好象明白了点什么。师再小结一下:用一灯点亮另一盏灯,却无损于自身的光芒,当我们乐意与别人分享快乐时,不仅对自己没有损失,反而,你的一分快乐会变成更多的快乐。其实,快乐就是分享,学生自然而然受到了教育。
二 任务驱动 主动参与
一直以来,任务驱动被认为是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模式,但我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也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这一方水土》这一主题时,我先学生分好小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项目,如了解我国的名山、名河、多样的气候、富饶的物产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此时他们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借阅有关图书、音像资料等多种形式相互交流,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了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和探究,具有较多的体验、了解、思维、交流空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的互动式的交流,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达到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协作的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以上,是我本人在日常教学中的一点做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只有更新自己的观念,力求创新方法,努力营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引导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5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