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

思想政治论文优秀8篇

众鼎号分享 20137

众鼎号 分享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众鼎号为您精心整理了8篇《思想政治论文》,可以帮助到您,就是众鼎号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政治小论文 篇一

环境问题不仅是个生活质量问题,更是一个直接影响人尖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

我们不得不承认,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环保虽如此重要,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法规,可是在社会上仍有一些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去破坏环境,有的救灾屡禁不止。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依法规范人们的行为。为此,我特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应在学生中普及环保教育,开设环保科目,并规定为必修课。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对环保作出贡献。如规定每个学生一年必须种一棵树等,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明白:对于环保,自己也有一份责任,自己也应该出一份力。

其次,国家有关部门应不定期对各个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对那些违反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的单位实施重罚,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这样才能从污染源上加以控制、治理。

再次,对在环保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应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奖励。这样能更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这对于全民参加环保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最后,国家应拨款建一些环保设施,如建一些污水处理站,保证流入江海湖泊的水的质量;采取“垃圾分类回收”措施,并在行动之前加以宣传,以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

环保问题的确应该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重视。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自己应该为环保做点什么。愿人人都为环保出一份力,让美好的环境永远伴随着我们!

政治小论文 篇二

我们知道,自律就是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有的人却据此认为,讲自律,就是约束了自己。,也就限制了自由;讲自由,就不应该有自律,它们二者是相互排斥的。他们不懂得自律和自由相辅相成的关系,自由离不开自律,自律保障着人的行动自由。

在社会生活中,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限制、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我们都放过风筝,美丽的风筝随风起舞,似乎在空中能够自由的飞翔。那么,风筝真的能够自由飞翔吗?假如我们松开或切断手中紧紧拉着的线,风筝还能飞翔吗?

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也都由一根线索来约束着,这根线就是纪律。纪律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够有效地保障人们正常地活动和生活的约束力量和条件。

自律是获得行动自由的必要条件,你的自由如果不以自律来约束,肯定会妨碍和侵犯别人的自由和权利。反过来也一样,你的自由和权利也会受到别人的妨碍和侵犯。

比如,对学生吸烟,有不少同学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件小事,是个人的自由,与他人无关。确实,是否吸烟是你的自由,但作为中学生,却违反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纪律,妨碍了别人享受清鲜空气的自由。诚然,吸烟是个小问题,但许多青少年当初就是在类似的小问题上放纵稳步自己,目无原则,最终在犯罪的路上越走越远,抱恨终生的。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一定的力量维护共同的生活秩序,社会就会混乱不堪,人们就无法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我们自觉地遵守了纪律,也就做到了自律。那么对于纪律的约束力,我们就是否会感到不方便呢?就像游泳好手在水里感到自由自在一样,不会感到水对自己的约束和限制,一个养成了自律习惯的人,不会感到纪律是对自己的一种束缚。他对纪律就会自觉自愿、乐意去遵守;对违反纪律的现象则不能容忍。这也叫“习惯成自然”。

综上所述,自律和自由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自觉遵守纪律,增强自己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养成自律习惯。

大学生政治论文 篇三

十六大后的中国政治

中国 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往往在中国未来的 经济 改革和 发展 上,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带来经济改革的开端,当时着重 农村 经济改革,后来改革扩大到城市,并延续到今日。

1992年,邓小平南巡 讲话后召开的十四大,提出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这个观念的确认,为中国带来了时至今日的10年经济高速增长。

今天,人们亦寄望十六大能够为未来的中国改革拿出新的思路。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范围的代表大会。至此,中共已拥有81年党史、53年执政史,以及从1979年算起的23年的改革史。这23年对中共而言是“摸着石头过河”的 历史 ,没有任何先例可循,遭遇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邓小平南巡后召开的十四大可以作为这段历史的分界线:之前的改革解决的主要是历史遗留 问题 ;之后的改革则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定为目标模式,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国际 环境,解决与 政治 体制相关的经济及政治的深层矛盾。

从十五大到十六大,中共领导的这场改革,在许多中国人察觉或未察觉之间也让执政党自身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一切变化围绕着一个目的:尽快完成自身的 现代 化,牢牢把握执政基础。

从十五大到十六大 面向现代化的执政党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政治民主的策源地

中共中央党校,坐落在北京郊区昔日皇家园林颐和园畔。翠绿的草地、成排的树木、漂亮的 建筑,使这里看上去更像是一所知名的大学。但是,大门旁神情严肃的武警会提醒你,这里是中共最高级别的人才培养基地、 理论 研究 中心,外界称之为“中共高干摇篮”。

2002年7月的一个早上,有“中共少壮派理论智囊”之称的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前往参加了一个以“中国的政治变化”为主题的研讨会。他讲述的是欧洲社会主义政党的“第三条道路”,以及墨西哥、韩国和新加坡的执政党是如何巩固政权的。其它来自国内外的政治学者,亦将在此讨论曾被视为“禁忌”的民主、新闻自由以及领导层交接等问题。

此前更早,4月初,香港殖民地 时代 的最后一任港督、现在的欧盟外交专员彭定康,应邀到中央党校 发表演说。此举在海外反响颇大,中央党校被外报视作“中国研究政治改革的一个主要团体”。

海外媒体指出“最近几年,中共中央党校确实非常活跃,几乎成了一个研究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的机构,包括对外关系的研究、让社科院美国所长王辑思到中央党校兼职,还请原香港总督彭定康到党校做报告,以及最近同哈佛大学达成的合作协议”。中央党校校长胡锦涛,被视为“如果没有其支持(这一切)几乎是不可能的"。

“过去控制非常严格,教师要集中备课,无论什么问题都要事先写好讲稿,集体讨论。讨论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要讲的东西应该怎么讲。但是1979年我到中央党校时,这个问题基本上没有了。” 1979年起就在中央党校任教的王贵秀,今已退休,回想起当初的中央党校,他颇有感慨。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后,中央党校曾就其教学改革提出著名的“三不主义”: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揪辫子,后来胡耀邦把“三不主义”改成了“四不主义”,加了个“不装袋子”——不装档案。

到今天,很多问题可以自由讨论,使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作教材,编写诸如《20世纪共产党执政的经验教训》这类书籍,已经“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 。

另一个巨大的变化是老师和学生。

最早到中央党校培训的 “老革命”们, 文化功底差,在党校接受的第一阶段 教育 是文化补习。现在,党校的学生越来越年轻,学历越来越高,基本上都是本科以上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硕士、博士。王贵秀说:“现在上课难度比以前大多了,学生会经常找你讨论问题,你讲的东西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会被哄下台。”

更值得关注的是,2001年11月,100多名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私营 企业 老板踏进了这座执政党的最高学府,就如何应对入世等热点问题接受培训。

中国人民银行、外经贸部、中国科协、军事 科学 院、国防大学、最高人民法院部门的高层领导,被邀至此开设系列讲座。一些外国教授也陆续被请进党校。英国议会的议员曾到此讲授工党如何成为政治主流,法兰西电力总裁应邀前来演讲,介绍法国的国营能源、动力企业如何与私有企业竞争。

最初被视作“红色摇篮”和“革命熔炉”的中共中央党校,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度,悄然无声地成为中共政治民主的策源地与理论创新的加速器。

十六大重头戏:修改党章

中共自十二大以来,每次党代会都会修改党章,例如,十二大取消党主席改设;十三大修改十多处党章;十四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路线”;十五大则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此次十六大,将加入江泽民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高州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但在很长时间内,其理论含金量并没有得到重视,很多人一时之间并未领会它的真实所指。

2000年10月,江泽民提出“四个如何认识(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 实践过程对人们的思想 影响 、如何认识当今国际环境与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这一理论以其导向之新在海外被称为“四个重新认识”。

2001年7月1日,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再次阐释“三个代表”的理论,强调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生产力”以及“广大的人民利益”。

2002年7月,在十六大召开前 学习 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 工作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中,胡锦涛明确提出“要把那些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三个代表”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干部思想教育层面,而且涉及到了干部的去留。不少干部拿着《条例》,比照自己是否合格。

随着十六大“三个代表” 被写入党章,这个理论将被确立为中共“第一政治”。

与此同时,中共已开始改写自己的政治实践。

在新出炉的“2002年度福布斯中国100富豪排行榜”中,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共计19人,约占二成,其中3人是十六大代表,一位甚至曾位至当地市委副书记。一项 统计表明,1994年中国县以上的人大代表私营主已达7200人,政协委员12000人,现在当然远不止这个数目。

2001年,在中共庆祝她的第80个生日的时候,江泽民在举世瞩目的“七一讲话”中明确宣布“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贡献”。讲话明确提出“要把社会其它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对以私人企业主为代表的中国有产阶层而言,这个讲话意味着他们被正式允许入党。

同期,北京市规定,只要任职满3年,股份制、“三资”和民营企业的 管理人员均可以参加副局级领导干部的公开竞聘。

中共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北京市的私营企业主90多人很快提出了入党 申请。深圳最大的台资公司、 台湾 鸿海集团投资兴办的高 科技 集团富士康,不但积极接受党进入公司(其企业员工中有144名中共正式党员),还于去年组建了党支部。鉴于富士康是大陆最大的台商之一,此事一度引得台当局高度紧张,担心台商亦会加入中共。

面对这些变化,海内外媒体的反应近似两个方向:海外概括为“老板入党”,而内地媒体的宣传中,更像是“党入老板”。南方某大报在报道一位民营企业家出身的某位十六大代表时,写道:“他的一个做法是:提出了‘企业一线在营销,党建阵地在前沿’,在营销公司中成立了8个党支部,发挥党 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并将特有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事实上,根据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全国 工商联调查,私营企业主中中共党员的比例,已经由1993年调查时的13.1%,至1995年提高为17.1%,加上近年来有一些国营、集体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使得私营企业家具党员身分者日增。据统计,全国通过各种形式入党和长期保留中共党籍的民营企业家,至少有近万人,其中许多人还担任了民营企业的“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

近看中国的私企老板乃至豪富阶层,会发现他们早已不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变化的直接原因是,现在中国至少有221万户私营经济、8000万户个体经济,他们每年上缴利税2000多个亿,并提供了2亿个就业机会,而所有国有企业的职工不到7000万。

面对这种变化,中共不能不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并且以渐进的方式在政治实践中一步步跟进。

“我们正在期待下一个阶段的到来——立法保护私有财产。”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保育钧说,全国工商联已经连续多年在两会期间提交关于立法保护私有财产的提案了,媒体称之为“第一提案”。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的康晓光更习惯用自己的“精英划分”来 分析 近几年来的变化。他说:“任何一个执政党都要解决执政基础的问题,只有建立了一定的联盟,才能实现有效的治理。”

康晓光说:“改革开放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经济精英的崛起和知识精英社会地位的上升,而且它们在今天的社会中影响越来越大,占有大量的社会资源,中共调整原来的联盟策略,把他们吸收进来,正是一个非常大的重要举措。”   政治 体制改革: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外界观察家认为,自邓小平南巡十年来,江泽民逐渐建立了自己作为 中国 最高领导人的形象后,还是致力于政治改革这一重要领域改革的推进的。事实上,一段时间来,江泽民从提出“三个代表”开始,一直到提出允许私营 企业 主入党,均被解读为谨慎启动政治改革的信号。

据透露,中共北戴河会议重点讨论并确定的议题,将成为中共江泽民在十六大所作的政治 报告的一部分,这项报告中三项重点之一即是:探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执政党改革政治体制的可行性。

其实,无论政治体制改革会否成为十六大的主题选择,为适应中国政治、 经济 、 社会 环境的迅速变化,中共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地将被提上中共领导层的议事日程。虽然中共强调中国绝不可能走西方多党制,但中共自身如何在新 时代 继续保持政治活力同时为绝大多数民众所认同,却是中共领导层必须面对的挑战。

中共也为此做出各种努力和尝试,但不能不说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中国的改革中最重要也最慎重的一部分。

在去年下半年中共厦门市委选举中,一位官员在差额选举中落选,中组部辖下的《党建 研究 》杂志 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呼吁中共官员面对差额选举,要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不要因为落选就“感到脸上无光,压力很大”。

政治小论文 篇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了30年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取得了良好的成就。

办好上海世博会,有利于促进我国同各国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上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办好上海世博会,有利于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各地区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对扩大投资、推动社会消费需求,促进贸易合作等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要积极参与奥运会的各种宣传活动,争当奥运志愿者、学习宣传奥运知识讲究文明礼貌,对外宾热情友好,提高自身素质,展示良好的东道土形杠,向外国友人宣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大学生政治论文 篇五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活动有显著的改进,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存在参与不平衡、非制度化参与、参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从从观念、体制、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因并提出推进和完善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措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增强公民参与意识;提高党的民主执政意识,高度重视公民参与;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关键词:公民政治参与 现状 措施

政治参与其概念来自西方政治学,就其广义而言是指公民为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而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政治体系施加影响的活动,是政治关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切实加强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活动的研究,对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政治参与的现状

从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政治参与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它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治民主化,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强化自己的功用与效能。追求普遍而平等的政治参与,不仅是民主政治的精神显示,也是一个社会的政治发展所趋向的核心内容。根据国情的发展,适度的政治参与是必要的,这是保障社会发展有序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公民参与的总体水平显然滞后,尚有极大的拓展空间。从实践中看,公民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部分政治参与的动机表现为政治取向和利益取向并存的状态

改革开放后利益原则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从而演变为某些人参与政治的一个主要驱动力,也就是说政治参与成为人们利益实现的重要途径。现代公民政治文化下,公民进行政治参与是一种自觉意识,而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动机还缺乏由利益取向到政治文化的进一步深化。

(二)不同地域、不同阶层,政治参与程度和质量不平衡

我国经济发展区域的不平衡和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以及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不同阶层的人们,由于职业、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别,也导致他们的政治参与状况表现各异。"处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参与政治的比例必然要比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高些,这种差别确实可以反映出那些较低社会地位的成员在各方面的不利条件,诸如仅享有较低级别的信息和较少的闲暇时间。"

(三)我国公民对政治参与认知度相对较低,不利于人们的政治参与

我党一直重视国人的主人翁教育,但是对如何进行政治参与的规则、方式、效用等方面的宣传比较缺乏。加之激励机制不完备,很多人处于政治冷漠之中,故而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偏颇。

(四)健全的政治参与程序和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我国虽然在公民政治参与上建立了诸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舆论信访制度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执行这些制度的具体措施及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在个别地方,选举走过场,不是真正反映民意或代表民意等,从而阻碍了公民有效地进入国家政治生活过程,最终影响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二、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因

公民参与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观念滞后是阻碍公民参与拓展的最大桎梏

首先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漫长的封建社会既创造了璀灿的文化,同时也在人们的心里深深地打上了封建政策思想的烙印。在这种思想驱使下,部分官员不尊重公民应有的政治权力,仅把公民当作政策被动的接受者,认为公民理应绝对地接受和服从;或者害怕公民参与过多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不敢为积极广泛地推进公民参与的进一步开展。

(二)市场经济环境的客观制约

我国经济发展明显呈现出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不平衡状态,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公民参与就更为积极主动,而广大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公民的参与力度就明显弱化。市场经济对公民参与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经济发展增强了人们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导致利益分化,扩大利益差距,一部分人被边缘化,经济条件恶化,失去了参与的机会与条件,例如下岗失业工人、农民及城市农民工等。

(三)现行体制的困扰

公民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现实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从我国目前来看,社会主义制度的阶级本质决定了我国的政治机制对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必然是积极的,但问题在于传统体制下行之有效的政治体制在目前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后仍然运行于我们的工作机制之中。这是制约当前全国很多地区公民参与机制创新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本身规范合理且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和长期在实际运行中不合理不规范的潜规则之间的矛盾。

(四)参与形式与渠道问题

目前,我国政治参与的渠道还相对单一,有待开发。例如中国工、青、妇的组织网络是比较健全的,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通道。通过工、青、妇等群众性组织来带动"准组织化参与",应该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公民政治参与的特色之一。但是目前工、青、妇组织这方面的功能相当孱弱。在整体上看,他们的行政化、机关化倾向比较严重,亲和力不够,社会公众对其依赖感不强,作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公民政治参与的通道,其发挥作用的空间还相当大。

三、推进和完善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措施

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的路径,实际上是在探索建构一个民主行政治理模式,促使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转变,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认知水平。经济发展了,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政治活动,还将促进交通、通讯和技术的发展,从而为政治信息的传播和公众获取政治资源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前提。经济地位上的平等促成了人们对政治地位的寻求,共同富裕是实现公民政治参与平等性的经济条件。其次,市场经济推动思想解放。市场经济的实践唤醒了人们在经济上的平等观念、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制意识,并使其成为发扬政治民主、唤起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激发公民政治参与愿望的前提。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们的观念更新提供了外力助推。

(二)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增强公民参与意识

规范化的公民参与,必须要有高度的公民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因而要有相应的积极参与的政治文化,为公民参与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政治文化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指导主体的政治行为,规定人们的政治倾向,影响和支配人们对政治行为方式的选择。因此,拓展公民参与,必须塑造全新的参与型政治文化,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引导公民进一步了解、信赖和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公民参与的理性程度,约束非理性的情绪型参与。

(三)提高我党的民主执政意识,高度重视公民参与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加强执政能力必须增强民主执政意识。应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重视民主执政中的公民参与,培育和创新公民参与机制,在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监督中充分发挥公民参与的作用。

(四)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公民参与制度化即公民参与的合理化、法制化,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把公民参与的合理要求以合法的、公民能够认同的法律规范确定下来;二是把公民参与行动纳入规范的、合法的轨道。制度化的公民参与对于提高政策体系的综合治理能力、补充政策体系能量、扩大政策体系的权力基础、增强政策体系的整合能力和稳定性,推动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应在尊重宪法和相关法律对公民政治权利规定的前提下,建立公民参与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体系,用法律规范的形式把公民参与的内容、范围、方式予以确定,使公民参与经常化和秩序化。

参考文献:

[1]樊树龙,唐虹。政治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梁波·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J]·求实, 2002年5期, 47-49.

[3]赵海月。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以及民主政治建设的考量[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1-5.

政治小论文 篇六

关于思想品德,我有太多感触了,总而言之:思想品德离不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源于生活。

一天我和我的朋友去一家外国快餐厅里吃东西,我上完洗手间洗完手出来,我没有烘干我的手,而无意识地把手的水甩干。此时,原看似高尚的两名中年妇女贸贸然摆着凶恶、狰狞的面目冲着我,破口大骂道:“你怎么做人的啊!一点思想品德道德都没有,中国礼仪最基本的礼貌都不会,你有没有家教的你!你以为我们会怕你吗?我们两个也可以把你打败吧!你以为你年青就够我们打吗?…”她们口若悬河地说,说得很暴力,我在一开始就已经连声说:“不好意思,真不好意思!…。”觉得很突然,一时反应不过来,随声便道歉。她们的话过于极端了,已经不是教育和提醒人的程度了,已经论到我终身、家人及我的自尊和原则去了……

我没有和她讲任何道理。第一,我有错在先。第二,因为我知道和她们讲道理是徒劳的,何况她们的声音也掩盖全场。第三,我尊重她们,我尊重和我母亲同辈以上的人。就算真的谈到要打要怎样的,我自身条件也是比她们好一点点,可谁会如此不理智呢?

我自认倒霉走了,她们仍然在大吼大叫……

我觉得这是关乎一个人素质的问题,她们已经谈不上是有良好素质和良好思想品德的人了,动不动就要动粗似的,内在的品质掠夺了她们那高尚的外表,思想过于极端化了,很不理智,意气用事,体现出一种很小气、斤斤计较的内在,这种人是很少接受过优良教育的,没有经过过教训,往往得意洋洋,占着自己是本地人就歧视我们这些外来人士。

还有一次,在我骑着单车在上学的途中我似乎听见有人叫我,便回头瞄瞄,却忘记顾着看路,前面的的士突然停了下来,我“嘣”地一下撞上去了,我的单车把他的车壳撞凹了,我也伤了。

他先是送走了客人,看见我在地上,皱着眉头地问道我:“啊!小妹妹!你有没有受伤啊?还好吗?”我完全惊呆了,我本身已经做好道歉和赔偿的准备了,可他却第一时间问我的伤势,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觉,都关乎到思想品德中。

我被他大量的品质所感化,他不但不怪罪我,还关心我,我实在是惭愧。

一个人的内在不是表现在他的外表多么做作,而是发自内心地表达出来,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就体现在这里。

政治小论文 篇七

法在我心中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冬季的夜晚,某市女中学生——年仅14岁的马某,与其表弟在逛完书店回家的途中,路遇一手持棍子,看似保安队陌生男子。二人在什么都没弄清楚的情况下竟接受了那名男子的强行搜身。随后,马某的表弟被遣回家讨学生证,而马某却跟着那名男子莫名其妙地失踪了……第二天,人们在附近的一座山丘上发现了马某的尸体。只见她躺在洁白的雪地里,被罪犯用杂草胡乱地覆盖着……

类似这样的案例也许已屡见不鲜,但当我们听了马某老师的一番叙述后,却不得不在痛惜的同时感到震惊。马某是该市××中学的一名初二学生,记忆中的他,十分听话且学习优秀,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好班长。就在案子发生的前一天,她还被评上了优秀团员。而此时老师手握着尚未发出的团员证,已是泣不成声……

14岁啊,如花般的“成熟”季节;14岁的年轻生命哟,就这样在冰冷的“纯洁”里画上了句号。

我们在哀叹惋惜的同时,不得不提出质疑: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学生,怎能如此轻易地相信一个陌生人?因为父母、老师的关爱,给世界罩上了一层朦胧的假相美,才致使了她今天的悲惨结局!

望着雪地里那已逝去却尚不安分的生命,难道我们不应该有所觉醒吗?!

马某的悲剧似乎告诉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然而年轻冲动的我们,是否就一定能正确地诠释这个“防”字呢?

当今,最普遍也是最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大概就是“校园勒索事件”了吧。前些天在电视上播放的《今日说法》栏目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16岁的中学生小天(化名)因多次被所谓的学校“老大”勒索而不敢向家长说明,终于老羞成怒,用匕首将期中一人刺死……

小天就这样亲手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而中学生马某更是由于自己的单纯、幼稚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马某的逝去、小天的失足,让我们为之喟叹,为之惆怅,为之痛心,为之惋惜……但我们能做的,难道真的就只有这些吗?

我以为,要根本地避免悲剧重演,无非是四个字:觉悟,行动。

方才两个案例中的主人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孩子,然而悲剧“不偏不倚”,恰恰发生在他们身上。也许有人会说:“他们也真够倒霉的,个个前程似锦,却遭遇如此劫难!”试想,假如在他们年轻的生命中,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是否就真的能够“前程似锦”呢?为以为不然。二人的悲剧,看似单纯、冲动造成,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他们的法制观念淡薄,这种思想意识上的淡薄,不仅取决于他们个人,更是由于周围的环境造成的。这固然是他们的悲剧,也是他们父母、老师的悲剧,更深一层地,就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再设想,如果陌生男子在产生不法念头的时候,能用“法”克制自己;如果马某在遭遇不法分子的时候,能用“法”保护自己;如果小天在被逼无奈时能用“法”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一切的悲剧恐怕就不会发生了吧。现在,我们总该明白当今社会,知法、懂法,是何等的重要了吧!

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不仅要学法,懂法,更要善于运用法律。这,便是所谓的行动。眼下,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但在学法的同时,也要注意道德、勇气、社交能力的培养。做一个真正的四有青年,为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朋友,你我都处在花一样的年华,让我们在物质财富丰富的今天,用法律充实自己的思想!尔后,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携手齐呼:法在我心中!

政治小论文 篇八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团结是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破坏社会稳定、制造民族分裂,是不得人心的。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反之,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个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都相互离不开。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各民族的团结是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破坏社会稳定、制造民族分裂,是不得人心的。

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制度保障。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民族团蛄,捍卫祖国统一,反对各种形式的分裂破坏活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56个民族和睦相处、情同手足。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载入了宪法和法律。

我们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实践,勇于创新;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实现中半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思想政治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保险专业毕业论文(优秀6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