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

历史小论文(优秀10篇)

众鼎号分享 18563

众鼎号 分享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10篇《历史小论文》,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高中历史小论文 篇一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学生的基础教育尤为重要。新课标以教学中师生的“双边”理论为核心,指出了教师是“教”而学生是“学”的角色关系。这表明了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沟通是很关键的,这对加强教师和学生教学上的一致性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策略

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一起互动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说在新课标形势下形成一套创新型的师生互动模式对教学质量来说尤为关键。初中历史教师同样要深刻地认识到这点的重要性,加强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能动性,全方位丰富教学内涵,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质,将互动教学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教师没有肩负起引导者的责任

历史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详细的课程计划,尤其是针对课上的互动活动,都要提前做好筹备工作。部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许能掌握好互动的规律,但是大多时候只有学生自己在行动,而教师缺乏指导能力的话,很容易让学生偏离课程中心。所以说教师的主导性还是有一定作用的,给学生讨论空间的同时更要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保证课程的正常开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缺乏活跃的氛围

有些教师虽然知道课堂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但是却忽略了学生间的交流和互鉴。对于传统的分组式学习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就减少了交流探讨的机会。教师可能觉得学生之间的探讨过于浅显达不到效果,无法抓住课程的重点,会延误课程的进展。但是这样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共享的学习过程着实让人觉得无趣。

(三)课堂互动内容学习价值不够高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一些教师单纯地认为互动就是给学生提问题,太多的问题设置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师过多地关注课程进展,只是按照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来给不同的学生讲解,忽略了学生间的差异性,这样会给学生拘束感。目前我们需要的还是更加深入的教学。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一)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共同学习的平台,师生之间相互了解才是关键,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教师要明白,与学生创造出融洽的关系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改良作用。师生关系处于比较和睦的状态下学生会感觉更加轻松,学习起来没有太大的压力,和教师互动就像是一个交朋友的过程。学生会逐渐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氛围,对历史的学习更加有信心和乐趣。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教与学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师要做好课前的预备工作

好教师不但要好好上课,更重要的是对于每节课都要提前做好课程计划安排,提前想好互动的形式和方案,对于互动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提前想好应对政策,以免正常上课时节奏被打乱。在教师和学生的互问互答的环节之外增添多一点和历史有关的游戏环节。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步分组地引导,让学生尽快融入历史学习的主题,教师监督学生把握好学习节奏,以最好的学习状态上完这节课。比如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提示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提前预习一下,对里面的精彩内容先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在上课时可以让有意向的学生现场表演,根据课本情节内容来进行自己的表演,增强大家对历史情节的印象,有助于历史课程的学习。

(三)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

现在的初中生可能处于比较桀骜的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教师要用更温和的教学方式指引他们。相对来说他们的思维形式比较独特,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做出有效地应对方案。注意多带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活动,体会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乐趣。对于一些浮躁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一味地责问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更加敏感,走上叛逆的道路。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沟通,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地方,多进行鼓励,多发现学生的讲课时要有历史情节感,将学生带入历史的发展中。

(四)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对历史人物情节的好奇心,针对课本里的故事情节加以扩展,将学生带入情节发展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过程。比如说在学习《春秋》这门课时,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的典故,然后向学生提问,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历史知识渗入其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进行学习活动,还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便于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改正和扩充,学生有哪里不清楚不了解的要及时做出解释。

(五)通过多媒体形式教学

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历史课堂学习中,并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学习模式。这样最大形式上优化了历史教学。初中生相对来说比较活泼好动,比较注重形象问题,历史原始的教材还是不够有吸引力,书本上的文字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伟大,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更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情节,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历史情感随着教学视频慢慢地发散出来,整个课堂充满愉悦的气氛。教师给学生播放《虎门销烟》的视频,学生通过幻灯片观察硝烟的壮阔前景,同时思考当时的政治格局,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在此过程中历史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三、结语

根据以上论述,在初中历史互动教学不仅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还对学生本身的学习互鉴有莫大的益处。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送同学互相探讨,得到更丰富深刻的知识,同时全方位加强了学生整体素质,对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有很大作用。教师要提供更多良好的学习渠道给学生,以互动的形式交流自己的兴趣点,活跃课堂气氛。

历史小论文 篇二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近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暑假里妈妈带我来到了西安,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

顺着长长的走廊,来到了一座拱形大厅上。站在高处鸟瞰,我们看到了已经挖掘的三个俑坑中气势最宏伟的一号俑坑。一号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米。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坑内的兵马俑有的规规矩矩地站着,似乎在听候将军的指令;有的手执缰绳,举目远眺,似乎随时准备上马搏杀……兵俑之间,一行行,一列列,真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二号俑坑。二号俑坑比一号要小,却能近距离观察。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表情各异:有的表情凝重、若有所思,仿佛在战争上遇到了困难;有的怒发冲冠,好像想冲上去把敌人一举歼灭;有的眼神坚定、紧握双拳,似乎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当我们走近它们的身边,似乎还能听到它们轻微的呼吸声。

在三号俑坑里,我们可以更好地观赏陶马。只见一匹匹陶马膘肥体壮、栩栩如生。看它们那架势,一定是没少训练吧。好像只要一声令下,它们就会撒开四蹄,驮着战士们驰骋疆场,与敌人浴血奋战。

望着这些惟妙惟肖的兵马俑,我情不自禁地想:古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艺创造出了如此雄伟的建筑,谁能说这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呢?

历史小论文 篇三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专程去临潼参观闻名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终于一睹其风采。

导游告诉我们,秦始皇兵马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导游的话音刚落,我便迫不及待地飞奔进馆内。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号俑坑。三个俑坑当中,规模最大的就是一号俑坑了。一号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约为14220平方米。一号俑坑为步兵部队。一排排的俑人,神态、动作各不相同。士兵们手拿弓弩,整装待发,仿佛一支所向披靡的部队,浩浩荡荡,即将出征。除此之外,俑坑中还有各类青铜的兵器和铁器。

走出一号俑坑,我们又来到二号俑坑。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军阵也最为壮观,是游客们通常参观的俑坑。

跟随导游,我们来到三号俑坑。三号俑坑呈凹字形,面积为520平方米,三号俑坑就像是统帅一、二号俑坑的指挥机关。

走出秦始皇兵马俑,我不禁感叹: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才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古代劳动人民能创造出如此气势宏伟的陶工艺品而感到自豪!

高中历史小论文 篇四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过程与方法,提倡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试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以往不同的是,史料在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的水平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重视史料并且熟练地运用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不二选择。

高中历史教师获取史料的途径或许相对偏少,但是我们应该给予史料充分的重视,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源,真正上好历史课。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印证历史,还原历史,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理念和意识

历史已经过去,人们必须通过史料才能再现历史。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可见史料是从事历史教学的基础。

尊重历史,追求真实,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些内容和直接的历史结论,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形象生动,也不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用合适精彩的史料,将史料和课本中历史结论结合起来,从深层次与历史进行对话,使学生能更真实地了解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凭借史料的总结整理,让学生体验感悟历史,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理念,增强其历史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使历史课充满情趣与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和最好的老师。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过分强调对知识点的讲授,忽视过程和能力培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死记硬背,造成历史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历史课的困境。在新形势下,历史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将图片、文字、视频等不同史料展示给学生。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一些生动的、有内涵的史料的呈现,会给他们以内心的触动,给他们以感官上的强烈刺激,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丰富多样的史料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有了血肉,极大地增强了历史课的立体感。同时,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使历史课堂有了深度,有了厚重感。这样的课堂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习能力培养。高中学生都是以参加高考并且考取高分为主要目标的,如果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不忽视其应试能力,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将史料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引入对某个事件原因、评价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充分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另一方面,通过理解、分析史料及运用史料完成合作探究,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思维能力。阅读史料是利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的初级阶段。大部分的史料都以文言文形式呈现,所以理解和研究的的前提是理解史料内涵。而最重要的是理解与分析史料。这是我们史料教学的第二个阶段,需要启发学生以所学的基础知识为平台,充分利用基础知识全面分析史料所包含的信息,慢慢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真正实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最难的是全面分析史料。这是利用史料教学的最后阶段,在前一步的基础上,深层次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历史思维。比如,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时,教师可同时展示两段对其不同评价的材料,学生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评价的资料的阅读理解分析,可以形成对太平天国的全面评价,既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中的功绩,又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社会发展层面的局限性。这就既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看待,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传统的历史学习重点在于对历史知识和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而缺乏深层次的质疑。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核心是转换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要想实现这种转变,史料教学无疑是必然选择。新课程改革后,史料教学带给学生多样性课程资源和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并且学会质疑。

史料教学改变了教师过去单纯备知识点、讲知识点的领导局面,要求教师将备课的重心放在史料的收集、整合及开发利用上,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引导、训练学生分析史料上。这改变了传统教师角色,推动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随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整个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作用变为“导”,而不是“教”,学生也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总之,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史料教学的优势,使历史课堂充满活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当然,史料的运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尤其应处理好史料与课堂时间和效果的关系,避免多多益善,使课堂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改革新趋势下,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史料教学,是一线高中教师长期的研究课题。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龚爱琴。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历史教学问题,2005(2)。

[2]尚伦岳。新课程改革中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1.

历史小论文 篇五

历史的长河,流转过数千年。而其中秦始皇的名字早已被千雕万篆于文字中,人们对他的是非功过也颇有争议。

遥想秦始皇当年,雄韬伟略,凭借一己之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集权国家,并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等。他是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这是不得不提的一点。六国的统一由他之手结束,并有了今天国土的雏形。回顾这位君王的一声,可谓是轰轰烈烈。

但如今,秦始皇为何成了人们口中的“暴君”?他修建陵墓,修建长城的事迹,有人称是,有人称非。而帝王为自己修建陵墓,这是再正常不过了,哪一个君王不这样做?秦始皇修陵墓时,除了调用牢内的犯人之外,还从各地大量征召劳动力,间接造成了从事劳动生产的劳动力锐减,很多人甚至为此失去了生命。这大概是秦始皇为人们所唾弃的原因。

除了修建长城,“焚六国史册”这件事,受到的叫骂声恐怕也是最多的。为了防止百姓私下议论朝政,秦始皇采取李斯的建议,企图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于是他下令焚毁秦国以外的所有史书典籍。有人认为,秦始皇这么做统一了思想,也有人认为这是对文化的荼毒,这件事终没有定论。

至今,如果你去参观秦始皇皇陵兵马俑,你会被它的浩大所震慑。因为它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军千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从中可以看出,秦始皇无愧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

遥想秦始皇当年,风云激荡,千万思绪在脑海中回荡……

历史小论文 篇六

去年暑假,我跟小林阿姨一行去西安旅行,让我最难忘的就是参观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分为3个俑坑,一号坑以兵马为主,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他们千姿百态、神态各异;有的拿着长矛像是准备进攻、有的则是跪在地上,手拿长弓在发射、还有的握着剑在进攻。

第二个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马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佣、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

第三个俑坑被损坏的最严重,几乎全部都不能复原;支离破碎、残败不堪。

兵马俑中的”士兵“有高有矮,最高的有2米呢,我还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兵马俑中的马,马尾巴是一个透气孔,这是因为古人在造他们的时候天气非常炎热,马里面是空的,如果不经常排气的话,马就会爆裂开。我们现在看到黑色的兵马俑并不是他们原来的样子了,他们刚被挖出来的时候都是五颜六色的,经过风吹日晒地底层有明显的变化,非常好看呢。可他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黑色的呢?那是因为兵马俑刚从潮湿阴暗的地底下挖出来,就马上受到了炎热的空气,他们的颜色在十四小时之内就会渐渐的脱落,变成了现在黑乎乎的样子了,哎,我要是能看一眼五颜六色的兵马俑那该有多好啊!

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你们去过了吗?如果有机会你也去看看吧,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历史小论文 篇七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和弟弟到西安旅游,来到西安的第一站就是参观兵马俑博物馆。

那天,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先乘地铁又转公交,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博物馆。

听导游讲:兵马俑分为四个俑坑。我们首先来到一号俑坑,一号俑坑的面积最大,里面的兵马俑形态各异、面部表情各不相同。据说兵马俑刚出土时是彩色的,但在出土的十秒钟内,颜色都被氧化掉了。根据发髻来判断,一号俑坑里面都是普通士兵。俑坑后半部分的兵马佣毁损严重,据说是被项羽的起义军破坏掉了,好遗憾啊!

参观完一号俑坑,我们来到二号俑坑,二号俑坑还没有挖掘,因为目前技术还达不到,担心兵马俑出土时颜色又被氧化掉。

接着我们来到三号俑坑,三号坑是三个俑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坑,所以出土时陶佣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这个坑里最特别的是将军佣,身高达到一米九,是坑里最高的佣。据推测,身材高大象征着威武。

最后,我们来到四号俑坑,四号俑坑什么也没有,应该是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没有建成。

据导游讲:这些佣全部是由当地的黄土加上煮熟的糯米经捣碎,再加上鸡蛋搅拌而成,也是极其珍贵的,所以现场可以看到工作人员把土装袋、堆放一边。据说是用来做兵马俑,送给友好国家的首领的。

通过兵马俑。我们可以看出:秦朝人民相当高的智慧水平和艺术成就,就算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也是感到由衷的佩服和赞叹。

历史小论文 篇八

北京西北清华大学附近有一片废墟,叫作圆明园。一百多年前,这是清朝明皇帝的一座极为精美的大花园,比现在的颐和园学要漂亮得多。那里面有宫殿祠庙、亭台楼阁,有中西风格的精美雕塑,还有无价的文物珍宝。清朝皇帝用了近二百年才营建起来的这座世界上少有的壮丽宫宛,却在一八六零年被英法侵略军一举焚毁。一八五九年六月,英法公使前往北京交换条约,清政府要他们从北塘登陆进京,他们却强行率军舰闯进大沽口,遭到中国守军痛击,大败南返。一八六零年八月,英法侵略军重整旗鼓,再次北上,攻占大沽口和天津,直逼北京。咸丰皇帝匆匆忙忙逃往热河。十月,侵略军占领北京,大肆烧杀抢掠。圆明园内的珍宝文物书画古董,都被抢夺一空。为了掩饰这个罪恶野蛮的行为,强盗头子下令烧毁全园。一时烟雾迷漫,火势三天三夜不熄。一座世界闻名园,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野蛮抢夺下,化为焦土。

这是祖国文化史和人类文化史上无可估量的损失!

历史小论文 篇九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

你们知道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来历吗?在秦朝以前,国王死后要找一些活人陪葬,到了秦朝,一位大臣对秦始皇说:“用活人陪葬,你觉得这样做不是很妥当。不如让能工巧匠们打造出一支用泥土做的大军如何?”秦始皇觉得这个想法挺不错,就答应下来。其实要不是那时候大臣出主意和秦始皇的一点头,恐怕今天我们就见不着这气势雄伟的兵马俑啦!

兵马俑规模宏大,目前已经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蓝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8000个左右。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一号坑,它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俑坑,已经盖起了一个巨大的拱形大厅,我们走进大厅细细观赏。那身材魁梧,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是将军俑。它们上身穿短甲,下身穿紧口裤,足蹬长靴,右手执缰,左手持弓箭,仿佛随时准备上马冲杀。再看前方,那陶马跟真马一样大小,形体健壮。那跃跃欲试的样子,仿佛听到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此外还有武士俑,身高约1。8米,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排列整齐,威风凛凛。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高中历史小论文 篇十

摘要:教育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根本目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首要目标是要使得学生成人,其次才是培养学生成才,成人就是指要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较高的道德品质,遵守各项社会准则及道德标准,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不会威胁和伤害他人的人,而这样的一批学生才能够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本文主要围绕高中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健全人格;培养

健全人格是指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社会和自然,用正确的眼光去对待自己身边的事物,用符合大众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行为去从事各项活动。高中阶段学生的人格还未完全形成,良好的健全人格教育对于这一阶段学生显得格外重要。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培养的意义

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各种历史人物和事件能够提供给学生们足够的参考和借鉴,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健全人格培养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高中学生很快将成人并步入社会,如果教师只向学生灌输文化知识,却并不注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们很可能会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陷入迷茫,而当今社会的诱惑非常多,高中学生非常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扭曲的三观,这对于他们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严重损失。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健康人格培养对于高中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很多高中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缺乏兴趣,他们通常会感觉这些历史知识太过遥远,与现代生活并没有什么联系,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相对比较枯燥,很多历史教师都是围绕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背景、人物、意义和影响等内容进行讲解。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健全人格培养可以促使教师从人文角度进行深入阐释,更加详实地刻画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进而提升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3.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性格品质

高中学生承受着非常大的学习压力,很多学生的意志品质不够坚定,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很容易在强大的压力下产生心理变化,特别是在遇到挫折后经常会出现动摇。积极开展健全人格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作用非常明显,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始终保持阳光的心态,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培养的主要目标

1.乐观向上,热爱生活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学生意外伤亡事故使得我们认识到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生命的宝贵,生命对于他们自身及其家人的重要意义。历史教师首先让学生们形成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生活态度,不要尝试危险的活动,注意安全,珍爱自己的生命,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不轻言放弃。

2.遵纪守法,道德高尚

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社会生活中的各项纪律是人们行为处事的基本准则,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这也是中华文化能够一直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历史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们遵纪守法,在此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用较高的行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3.勇于创新,独立自主

高中学生在未来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核心,而中国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教师要让学生们形成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品质,在生活和学习中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科学精神,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顺利开展都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策略

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通常会将教材上的内容仔细讲解给学生,教学重点集中在考试将会考查的知识点上,这种方式并不是非常适用于健全人格培养。教师可以灵活运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故事讲述法、史料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等方式,通过不同教学方式的穿插和切换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触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史实及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感知历史,从中接受人格教育。

2.积极开展课堂外实践活动

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高中学生人格培养的需要,特别是学生们无法将课堂学习到的内容实际应用到生活之中,不利于学生用健全人格的各项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因此高中历史教师有必要积极开展课堂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各种历史遗迹或博物馆,带领学生融入到历史场景之中,在这种环境下向学生们讲解各种知识是非常有助于学生们深入理解和体会教师讲解内容的,也是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

3.将健全人格评价纳入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人格培养同样纳入历史课程考查评价体系之中,分析学生们是否能够采用正确的观点去对待历史实践,是否真正理解了教师所进行的思想观点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根绝学生平时表现及实践表现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重点,努力使得学生们获得更好的健全人格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历史教学资源围绕教学重点展开更加有效的教学活动,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

四、总结

历史课程是高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人文学科,中国具有非常悠久灿烂的历史,在历史教材中我们能够发掘出非常全面的人文素材,教师合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展开人格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对于正处于心理塑造及人格塑造关键时期的高中学生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10篇《历史小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对三农问题的思考论文6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