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

护理人员管理论文【优秀6篇】

众鼎号分享 23071

众鼎号 分享

护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大家是怎么写护理管理方面的论文的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众鼎号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护理人员管理论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篇一

1资料与方法

(1)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由护理部组织专人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为我院自制,包括十个选择题,根据服务态度、应答时间、卫生环境、预防宣教、专业知识5个方面分满意、不满意2个等级,如其中有2个选项为不满意则总评定为不满意。共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2)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3)治疗配合情况由责任护士记录。(4)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由心血管高级别护士组成3人调查组,问卷共十个选择题,根据工作氛围、学习氛围、自身实现、沟通合作、压力与休息5个方面分为满意、不满意2个等级,如其中有2个选项为不满意则总评定为不满意。共发放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32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治疗配合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配合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实施时期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护理安全管理已受到各临床医疗机构的重视,成为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表明该地区或国家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不仅增加社会负担,同时增加医疗体系支出、消耗,增大医疗及护理的难度。老年人生理及心理有其特殊性。因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值得高度关注,这给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带来更严峻的挑战。心血管疾病患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且起病迅速、复杂多变、治疗方案烦琐。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针对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如何落实老年心血管疾病安全护理管理、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护理效果是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对比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探讨加强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意义。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配合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坚持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全面综合对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因素进行评估,因人而异,能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护理安全隐患。护理工作人员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这说明观察组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护理安全因素评估、个体化加强对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不仅有效巩固护理效果、协助治疗,更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减轻护理人员工作时的心理压力,护理工作质量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在落实工作的同时,收获患者满意及工作成就感。因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既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更好配合药物治疗,又能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这对老年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具有重大意义,是避免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能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效果及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促进良好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篇二

摘要:目的对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探讨。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手术室随机选择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10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基于安全文化理念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开展安全文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和提升护理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减少护理差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安全文化;手术室;护理管理

安全文化在医院管理中有着重要,是保证医疗管理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1]。手术室护理工作繁重,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风险系数大,是发生医疗纠纷较多科室。所以,为改善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开展安全文化理念护理管理极有必要。本文通分析100例手术室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情况,探讨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效用,报道正文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以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手术室随机选择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45.1±3.2)岁;内科手术34例,外科手术66例。该院手术室护士共24人,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5.7±2.4)岁;护士12人,护师7人,主管护师4人,副主任护师1人。两组患者一般体征、手术方式、治疗等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采取一般护理管理,未对科室护理人员开展系统的安全管理教育,只在护理中出现差错或护理操作不到位时进行指导,未实施系统安全护理培训,未制定具体安全管理办法。

1.2.2研究组:该组开展安全文化护理管理,具体措施有:

①安全培训:科室护士长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培训,以树立基于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形成质量即生命,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系统学习医院及手术科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对刚参加工作时间较多的护理人员,不但要强化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更应重视并不断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让其认识到手术室护理中常见风险,掌握相应预防及处理措施,懂得如何保护患者安全及自身安全。

②制定安全制度:副主任护师或护士长应积极和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科室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及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科室护理管理规章制度,并要有效落实到个人,以使护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职责,实现上、下级的有效监督,严格落实责任制。每周定期开展一次晨会,对护理中出现的安全情况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根据安全制度进行相关提问,及时给予解答。

③风险评估: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其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估,再采取针对性、有效性的预防措施。科室内的毒、麻类药物及手术器械必需专柜专用,专区摆放,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好每天早晚班的交接。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标示,给予患者及护理人员警示。对于风险易出现时间段(尤其是节假日),应实施灵活性排班,在保证护理质量基础上,确保科室护理人员得到有效休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④安全监督:应建立并严格执行上下级安全监督机制,并建立健全科室安全监管制度,科室护士长应组织全科室护理人员每月开展一次护理工作总结及评价活动,分析该月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或预防,确保科室护理的安全性。同时,要对护理人员日常安全护理工作进行考核,如出现护理差错或不当应及时处理,并给予警示,以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观念。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的差错发生率由护士长独立统计,主要有仪器操作不当、物品准备问题、物品清点问题、无菌物品问题等。护理质量则为每季度考核一次,满分100分,包括基础护理、无菌操作、工作态度、护理表格填写、手术配合等方面。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时进行调查统计,由科室护理人员负责完成。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0软件对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x-±s)表示统计数据,并应用χ2对数据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差错发生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具有一定特殊性,通常患者对手术的心理承受力相对不强,对护理安全要求较高[2-3]。本研究中,根据手术室护理的特点,开展安全文化护理管理,先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以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科室安全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操作,实现标准化管理。另外,强化患者风险评估,进而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给予针对性指导,以减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此外,安全监督必须开展,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风险。在护理质量、护理差错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研究组要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在手术室开展安全文化,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谭新姣,杨智慧。安全文化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4,14(7):27-29.

[2]高霞,李德霞,孙霞。讨论分析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理念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5,34(8):2253-2254.

[3]邓少葵。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130-131.

护理管理论文5000字 篇三

护理细节管理进展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 广东 佛山 528500)

【摘要】 护理工作繁琐、复杂,护理工作者在专业实践中要注重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方面的健康需求,为公众提供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以及关怀、照顾,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随着医院管理理理念的进步,护理管理模式的转变,患者自主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及满意度的提高巳经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任务,而护理细节管理是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最佳方法,护理细节管理日趋科学、标准、规范。

【关键词】 护理;细节管理

【中图分类号】 R619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88-02

细节管理是作为相对于全盘管理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一定的环境中,围绕管理、战略的实施,对细节进行辩认、分析、补充、完善、延伸、控制、超越的过程[1]在护理工作中要做到“护理质量零差错、护患关系零距离、护理技术零缺陷、护理服务零投诉”,就必须强化细节管理,实现管理精细化[2]。

1. 护理细节管理的方法

1.1营造良好环境,体现医院人性化服务

医院环境布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感觉[3],病区环境的细节管理能体现一种认真、严谨与关怀,洁净明亮的工作站和病室能给人以舒适、轻松、愉快的感觉,它能让患者对这个团队产生信任感,对其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放心[4]。杨雪君等[5]在日本学习期间,关注到日本医疗机构的细节管理,其中描述了温馨的就医氛围、鲜明的路标指示、周到的便民设施,以无障碍设计理念布置院内四通八达的道路结构,各种推车和轮椅都能方便、平稳地到达医院的每一间诊室和病房。

1.2规范服务行为,营造护理文化

顾正红等[6]在细节管理方面建立严格的规范服务责任体系。为使每一位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的每个环节中明确应当怎样做、怎样说,都有一个统一的指引,制定护理人员服务规范,其内容包括礼貌用语、仪表仪容、态度举止、技术操作、服务程序等。要求服务患者时做到“您好”为先,“请”字开头,“谢”字结尾,微笑服务。王明霞等[7]要求工作中做到“七声”,即患者进科室有迎声,进行治疗有称呼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与患者合作有谢声,遇到患者询问有应声,接到电话有问候声,患者出院有送声。患者对医院的印象是从细节中积累起来,慢慢形成的,在患者及其家属的眼里,医务人员的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举手投足代表着医院员工的形象[5]。

1.3健全细节管理机制,规范护理管理制度

管理者水平的高低不在于能让高素质的员工把事情做好,更重要的是让素质一般的员工在执行同一项命令时,能够按照管理者的意思,将工作保质量、按时完成[8],护理部要对现有的护理制度不断进行完善,做到护理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强化岗位责任制,强化个体责任承担[9]。护士长要制定适合本科室特点的规章制度,分解目标,细化流程,责任到人,将工作内容具体化、明确化、目标化,同时要做到“三勤”,即勤问、勤讲、勤查,工作执行情况要勤问,安全措施要勤讲,工作质量要勤查,确保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做到防患于未然[10]。

1.4细化护理工作流程和指引

护理工作始终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行事,关注每一个环节,注重每一个细节,流程力求优质高效,使护理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方便、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11]。

1.4.1遵循首因效应改进入院流程 心理学理论表明,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定向作用[12],张明星[13]报导的做法是:在病区入口处设立接诊台,安排专人接待新入院的患者,患者到来时护士起立微笑请病人坐下,送上一杯热茶,热情地进行初步评估,介绍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并发给填写好主管医师、责任护士名字和印有住院作息时间的小卡片,让病人阅读住院规则,明了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签名,带领患者熟悉病区环境,陪同进入病房并介绍给同室病友,说明呼唤器的使用和住院安全注意事项,与责任护士交班。

1.4.2 细化护理流程使护理人员掌握指引,质量目标更明确。患者入院、住院过程、出院及出院后等各个环节,将相应环节流程化使护理人员更具操作性。管理者要从细节中发现护理工作流程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改进,将细节管理应用到流程中,把护理操作的整个流程拆分为多个细节,不断完善,做每一项护理操作都要尊重患者、关怀患者;对每一个护理环节都应规范化、合理化;把工作做细、做准、做精,把环节质量控制好,确保护理安全,保证患者安全[14]。

1.4.3护理标识在细节管理中的作用 蒋红等[15]运用细节管理的理念对护理标识进行分析、归类,其中规范制作了药物警示标识、分级护理标识、提示标识、预防意外标识、温馨标识语等。经过临床实践的效果评价是:药物差错事故发生率、患者跌倒发生率比使用标识前下降了30%,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6%以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强,规范使用护理标识巳成为每位护士的自觉行为。

1.5制定细节的评价标准,定期进行细节质量评价

细化标准使护理人员工作时有据可依,标准是护理质量的基础,也是质量控制的依据[16],梁伟平等[17]报导:细节标准包括:病区管理、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服务品质管理、急救物品管理、安全管理、消毒隔离等。再将标准细化,如为患者剪指甲、刮胡子必须在入院24小时内完成,各种宣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等。定期评价的做法有:(1)护理部每季进行问卷调查及让患者评选星级护士活动,向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发放征求意见表,及时听取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以及对护士的评价,通过评选结果选出服务之星、技术之星、质量之星(2)护理部主任每天坚持参加病区的晨会交班及查房,坚持每天看一份在架病历,检查卧床危重患者皮肤及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抽问一位新收患者,抽问一位送检患者,抽查一项登记部登记情况;检查晨间护理落实情况,咨询一位患者的意见等。定期评价细节管理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1.6加强护理细节方面的培训

护理服务工作质量的高低,从点滴小事中体现,要从细小方面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提高对细节重要性的认识[18]护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往往是不安全的隐患[19],护理安全管理重在务实,必须从小处着手抓细节,才能确保环节质量,提高终末质量[20]。华卓君等[19]对本院及文献报道的差错、缺陷内容进行分析,分类归纳成10个方面的细节问题,作为全院护士工作中的预警内容,在护士的培训和引导中开展安全教育,以实例教育引导护士,使护士引以为戒,防微杜渐,由于加强了安全细节管理,重视了细节问题,使护士在工作中更认真,更仔细,使得护理差错事故、患者对护士投诉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甄胜西等[9]在加强护理细节培训方面,不仅要注重业务知识的细节培训,还要注重职业道德、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细节培训。要真正实现管理的细节化,就必须将细节管理重要性灌输到每一个护理人员意识中,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1.7重视消毒隔离中的细节问题

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21],从工作人员自身到病区环境、无菌物品、无菌容器、无菌溶液等医疗物品、患者用品、空气微生物监测及消毒、各项操作等方面,均提出具体的要求,使各级人员均在周密细致的监督下进行各项活动,尤其不能忽视卫生人员的细节管理 [22]。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工作。

1.8急救药品及器材的细节管理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要求: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护士须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李春岚 [23]的研究指出全院统一抢救车规范管理,设计了平面图,规定了急救物品的种类、数量、摆放的位置等,使轮岗的护士随便到哪个科室都能熟练使用抢救车

1.9人本管理中的细节管理

管丽红等 [22]在人本管理中注重细节管理,从细微处观察护士的情绪变化;关心护士的生活与工作;采取正确的方式纠正护士的错误;通过细节的人本管理,影响和规范护士的思想、情绪、行为,在一些细微的环节对护士表达关心,更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服务质量才能不断得到改进。

1.10重视患者的信息反馈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细节服务以患者的满意度为评价标准,医院的服务对象是患者,最客观有效的评价应来自于患者,患者满意了,就说明我们这方面工作做得好,患者有意见,就说明我们最起码在某个细节上没做好,应该立即查找问题并及时改进,使患者满意 [3]。目前患者信息反馈的途径有多种,例如:护理行政查房、工休会、出院时问卷调查、出院后电话回访、通过网络调查和信函邮寄等。每月组织护士长、护士进行总结、反思、讨论。

2. 小结

对护理细节管理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护理安全和病人安全,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一种精神,蕴含着责任与奉献,细节是一种动力,是智慧和能力的高度结合并需要加以修炼,同时,细节也是一种创造,在不断创新的情况下,细节创造并促进竞争的激烈 ,只有在各项工作中将细节贯穿始终,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质量,将细节管理运用到护理管理中,充分验证了细节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许勤,王荣。加强护理工作中细节管理的意义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7.7(3):65.

[2] 杨锦荣。谈护理工作中细节管理的意义。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0):100―101.

[3] 何兰萍,王琼莲。重视细节管理 提升护理质量。 西部医学。2008.20(3):668-669.

[4] 蔡素玲,吴华颖,阮国锋。细节管理决定临床护理工作的成与败。中国实用医药,2009,4(6):256.

[5] 杨雪君,李春黎,张怡。关注医院细节管理。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8,15(5):44―46.

[6] 顾正红,刘东梅。注重细节管理,提高护理服务。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3):126.

[7] 王明霞,马义芳。七声服务――门诊人文护理的核心「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7):31―33.

[8] 任志平。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5.1

[9] 甄胜西,吴兵,徐媛等。细节管理在中小医院护理工作中的研究与应用。中国医院管理。2007.27(8):52-53.

[10] 王晓燕 褚玉萍。 加强护理安全细节管理。 山西医药杂志2008,37(11):1048-1049.

[11] 阉成美,翁庐英,李妮。护理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7(38):549.

[12] 吴渭虹,张立红。对护理管理中若干矛盾的分析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3(11):671―672.

      [13] 张明星。重视细节管理体现人文关怀。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12):910―911.

[14] 阮梅芳。实施护理细节管《众鼎号·www.1126888.com》理的效果评价。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2):117―119.

[15] 蒋红,顾妙娟,倪洁。护理标识在病区细节管理中的应用。上海护理。2008,8(4):76―77.

[16] 卢素宏。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管理。2006,41(3):26

[17] 梁伟平,莫丽君,丁敏芳等。细节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全科护理。2009,7(8):2135―2136.

[18] 郑新玲。对护理工作细节服务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5.5(9):22―23.

[19] 华卓君,杨淑洁。加强护理安全细节管理。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8.8(4):51―52.

[20] 李妮,阎成美,翁庐英等。护理安全重在细节的管理。护理管理杂志。2006.6(6):59―60.

[21] 张皖瑜,尹湘毅。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监控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6):539.

[22] 管丽红,黄菊丽。细节管理在护士长管理中的作用。护理管理杂志。2007,7(10):59―60.

看了“护理管理论文1500字”的人还看:

骨科护理安全管理的论文 篇四

[摘要] 为分析临床护理活动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本文中笔者从护理人员、管理者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安全意识,护理安全也受到重视。

因此,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质量,可以保障护理安全。

[关键词]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内涵和基础,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1影响护理安全的原因分析

1.1 管理层的因素

1.1.1 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1.1.2上级对下级的监控力度不够,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对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分析总结不够。

1.1.3 对护士的教育培训不够,职业道德教育薄弱,业务培训不到位,管理监督不得力等。

1.1.4对护理工作内涵和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迫使护士过多地承担大量非护理工作。

如:科室各种物品的维修、记账、标本的送取等。

分散了护士的工作精力,间接导致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1]。

1.1.5 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护士工作负荷增大,认知行为变慢,发生错误的概率增加。

1.2 护士的自身素质

1.2.1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如对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等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及时签字或履行告知义务而引发护患纠纷。

1.2.2 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患者态度生硬,语言或行为过失。

1.2.3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由于人员编制不足,对患者的护理时间相对较少,护患交流不及时、不到位。

1.2.4 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不断增高。

1.2.5 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发错药,打错针,入院评估不准确,如患者入院时已有压疮护士评估时未发现,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未及时巡视病房,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延误或遗漏治疗。

1.3 其他因素

1.3.1 患者或家属期望值过高,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不配合护理人员安排,拒绝治疗等,导致人为护理不安全因素。

1.3.2 基础设施配备及布局:如地面过滑导致跌倒,床旁无护栏造成坠床等。

2加强护理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2.1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建立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质量小组为主体,全体护理人员参加的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层层把关,各司其职。

2.2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

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可使护理管理有章可循,避免护士在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一些医疗护理过程和流程中如果设计存在漏洞,也会给患者的安全带来威胁,如患者的`用药,从药品进入医院到正确的用于患者,如果中间环节出现问题,又缺乏核对和校正的机制,就有可能导致用药错误对患者造成危害[2]。

2.3强化核心制度落实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认真、及时、真实记录各种护理记录,防患于未然。

2.4增加人员编制

减轻工作负担,缓解工作压力。

合理安排护士工作,除去非护理工作占用的护士劳动,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于患者,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2.5尊重护士,理解护士

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及生活上关心护士,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肯定她们的成绩,有了成就感才能极大地调动内在的积极性,使“发动机”处于最佳的工效状态。

2.6加强护士素质的培养

2.6.1 心理素质:培养护士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稳定的情绪、宽阔的胸怀、遇事能沉着应对的心理素质。

2.6.2 专业素质培养,①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掌握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知识,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和信息。

病情观察的效果关键是掌握“动态”,如:消化道出血前患者常有烦躁不安,胃部不适、头昏、心悸、面色苍白等。

加强对严重创伤患者血氧浓度的监测,及时纠正低氧血症,防止重要器官出现缺氧性损害,是减少和治疗由于创伤造成机体损害的必要措施。

及时掌握动态,可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这就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②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能规范、准确无误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③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熟悉急救药品的应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危重患者的抢救。

这就要求护士具备精湛的救治技术和较高的独立操作技能。

④高度的责任心:严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查对制度,时刻牢记医疗安全第一,杜绝护理差错发生。

⑤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掌握沟通技巧,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

要仔细观察病情,总结患者生理、心理的异常症状,从而因人施护,如对老年人,要说服她们对工作、家庭、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期待。

2.6.3职业道德素质:救死扶伤是工作职责,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换位思考,用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去救治每一位患者,要重视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

既有以知识与技术为基础的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料,又有敏感和爱心为支柱的对服务对象的关怀。

2.6.4文化仪表素质:护士不仅要拥有丰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扩大知识面,掌握一些人文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科学等知识,更要学法、知法、懂法,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更得体,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和信赖感。

综上所述,提高整体素质,强化安全、质量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质量,是保障护理安全的核心和关键。

[参考文献]

[1]胡晓俐,刘梅玲。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J].当代护理,9(11):3.

[2]郭燕红。患者安全目标手册[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

[3]林菊英。论入世后我国护理的应对[J].当代护理,2003,9(1):4.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篇五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医院现有条件,划分A、B两个病区,以2013年2月~2014年传染科收治的疑似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认知精神均正常

(;2)以发热门诊、传染科疑似病例收治制度,收治入院;

(3)初次进入传染科就诊;

(4)既往无重大传染病史,如乙型病毒肝炎。共纳入患者288例,其中男175例、女113例,年龄6~84岁,平均年龄(35.3±7.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按照传染科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分级隔离,安排相应的护理,不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

1.2.2观察组建立落实系统性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如下。

(1)安全教育目标: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传染科护理相关知识、技能,拥有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并有足够的决心落实。

(2)安全教育对象:安全教育对象为患者及其家属。

(3)安全教育路径:

①入院时:据疑似疾病与传染风险安置在不同病区,不同患者隔离标准不尽相同,安置入院后,护士带领患者熟悉病房周围环境,发放宣传材料,宣讲要点,嘱咐患者通读,并解答患者问题;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进行有关于疾病的认知教育,减轻患者顾虑,促使患者镇定镇静,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

②当夜:在患者睡前进行巡视,亲切慰问失眠患者,告知夜间应注意的事项,询问是否有噪音、睡的是否舒服、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等;

③次日,通过指导患者完成血液生化检查等相关检查,告知在住院期间应注意的风险管理要点,如自我清洁、开窗通风注意事项、废弃物处理、家属探视时应注意事项等,并抽出1h左右时间与患者共读安全管理材料,解答患者疑惑,并采用问答式交流,初步评估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纠正错误认知;

④识别高风险人群,如有皮肤损伤者、肥胖易出汗者、个人卫生习惯不佳者、对疾病缺乏足够认识者、配合意识不佳者,加强巡视,及时纠正患者错误行为;

⑤入院时,便对患者进行探访时安全教育,详细讲解探访制度,提高患者家属重视程度。

1.3观察指标

日常巡视纠正的患者错误行为例次,家属探访一次成功率(进出安全防护是否符合标准等)。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日均基础护理次数。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纠正患者错误行为11例次、家属探访一次成功率98.27%(285/290),对照组则为84例次85.07%(245/2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开展安全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安全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安全教育对象是谁?”“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即路径”。既往传统的安全教育,以生硬的口头教育为主,护士承担主要的教育任务,但通常不纳入专项护理内容,教育质量差强人意。传染科在安全教育具体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如何提高患者依从性”、“如何提高安全教育时效性”、“如何全面提高院内安全教育质量,培养患者良好的安全防范习惯,使安全教育得以真正落到实处”。

新的安全教育模式优点:

(1)在带领熟悉病房环境时,减轻患者顾虑,使患者对环境有初步的认知,掌握与环境有关安全防范知识;

(2)尽快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专注度,保障安全教育质量;

(3)发放材料,充分鼓励患者自学,而后进行问答交流,尽快解答患者疑惑;

(4)规范患者家属行为,使探访得以顺利进行,满足患者需要;

(5)识别高风险人群,合理安排护理资源,减轻护士负担;

(6)提高院内安全教育质量,提高出院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避免传染给他人。

综上所述:对传染科收治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篇六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目前我国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将医院护士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对护士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工作给予重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注重细节管理以及对检查标准和内容进行合理制定。结果通过对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护理人员自身优良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有效强化了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防止了护理管理工作中不良安全隐患的出现。结论在科学进行安全措施预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护理的安全性,系统强化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水平、护理学科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医院医疗保健以及护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医院参与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一个更加有效、敏锐的安全风险意识,提高自身的工作责任感,在科学完善的道德素养标准以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坚决杜绝日常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该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进一步提出相关的管理对策,以期保证医院护理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为之后的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1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分析

1.1护理人员因素

1.1.1护士自我保护以及法律意识不足

在护士实际接受的教育中,往往对如何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比较重视,而忽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教育。比如对患者的隐私在不合适的场合进行谈论,这就侵犯了患者的保密权、隐私权;再比如在床头交接班时,一些护理人员没能考虑患者是否愿意随意暴露自己的躯体的意愿性。再加之护士在开展护理工作时,由于证据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不足,轻视了在实际工作中对证据的收集、管理。

1.1.2规章制度认识不足

规章制度作为护理工作者日常工作流程的规范,但是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相关的护理人员对护理规章制度认识相对不足,致使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会出现工作流程不规范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一些护理内容需要在征求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身的同意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若护理工作者在患者、家属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开展护理行为,会致使患者家属的不满。

1.1.3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众所周知医院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护理工作者融入极大责任心、热情的工作。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护理工作者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对患者展开护理行为时,对患者的情感不重视,态度冷漠,同时一部分护理工作者在上班过程中,未能对定时巡查病房等工作有效地执行,工作期间在办公区域随意吃东西、与同事聊天。这样就致使在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时,护理工作者难以及时发现,更无法采取必要的护理治疗对策去解决问题,制约着患者身心的健康发展,更有甚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护理医疗事故的发生。

1.1.4护士业务能力欠缺

护理工作者技术水平不高、工作经验不足、业务知识匮乏、合作意识不强、违反工作规程会造成操作失误,从而致使护理事故发生,最终引发护理纠纷。目前,我国的护理学科得到不断的发展,相关的医疗设备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进一步促进治疗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大,这就需要参与护理的工作者及时地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分了解每一项护理、治疗以及相关操作流程、医嘱,若是护理工作者在未具备科学有效的理论知识指导的情况下,就盲目地进行护理工作,由于自身业务技术不熟练,可能致使护理效果不佳。

1.2物质因素

物质因素主要包括了:

①物品方面,护理物品数量不够,抑或是质量不佳,均会导致护理安全性不足,往往会引发输液器出现输液输空、漏液等常见现象的出现;

②设备方面,作为护理任务能顺利完成的关键工具之一,若是医院护理性能不佳、设备不足、设备不配套,抑或是相关的护理工作者对新型设备认识不足,会致使护理安全隐患的出现,尤其是对一些用于急救的物品设备而言,若是出现故障或是器材不到位,均会制约护理工作的稳定进行,严重影响治疗、抢救工作的效率,造成护理安全隐患;

③药品方面,相关的护理工作者对相关的药品的有效期、名称不严格核对。

1.3环境因素

主要有:

①病区的治安,比如避盗、避火、避免犯罪活动等;

②在对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进行布局、配备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护理安全隐患,比如不适当的病室插线板的、床旁未设立护栏、抢救室光线不足、地面湿滑等;

③管理危险品方面,不适当进行医用危险用品的使用、管理,再比如毒麻限剧药品、氧气、高压蒸气锅炉等均为引发不安全的因素;

④环境污染,在环境污染中引发不安全的因素,最常见的就是由于不严格的消毒隔离造成的院内交叉感染。

1.4患者因素

护理其实就是一项需要双方共同参与、合作的工作,护理工作与患者能否有效配合、支持治疗工作息息相关。如今,随着患者维权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相关的疾病治疗知识不足,难以真正了解护患间的关系,若是患者未能达到预期护理的期望值时,极易触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1.5医院因素

1.5.1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完善性不足

即使我国医疗水平不断得以进步,医院对护理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但是依旧还存在着护理管理制度未能切实得到更新的问题,致使现存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比如护理人员配置难以真正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护理人员资源相对匮乏,致使现有的护士往往从事着超负荷、繁重的工作,精力无法保证,注意力不足,造成服务不到位,护理质量不高,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这就需要医院护理管理制度进一步修订,进一步贯彻落实护理工作者的培训考核工作。

1.5.2医院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医院设施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病床没有配床套栏、医院卫生间瓷砖防滑性不高等,均是引发患者摔倒、跌伤情况发生的关键因素,影响着患者康复治疗效果。

2医院护理管理对策

2.1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护理人员本身优良的技术水平可以直接影响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者的信任程度。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培训的规范化力度,保证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教授知识的一体化,提高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激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帮助护理人员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对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操作工作进行知识考核,同时动态观察护理工作者的成长情况,利于之后护理人员的个体化学习,强化护理工作者的整体能力。

2.2重视护士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

安全护理作为护理道德观最基本的要求,同样也是确保护理质量最关键的要求之一。鉴于此,这就需要参与护理的工作人员在具备高度的职业责任感的同时,也具备优良的素质水准以及一定的道德情操。在实际的护理管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医疗相关的卫生法律与法规进行定期的组织学习,在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帮助护理工作者树立敬业、爱岗意识,培养一个学法、懂法、知法的护理工作者,促使其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法律执行工作,使护士了解护理工作的伟大,懂得一旦出现违法该有什么后果,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让护士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能,进一步保证护理人员自身与患者的权益。

2.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护理工作者的合理调配直接决定着护理质量,鉴于此,这就需要管理工作者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调配,护理管理工作者在充分了解每一个科室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比如护士长要切实掌握不同时间段的护理工作量情况,针对早班、中午班、夜班,进行动态调配,在医疗高峰期需要采取弹性排班制,按照排班的多样化方式处理好护理人力资源问题。

2.4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影响患者选择就医最关键的标准就是护理、医疗安全质量,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质量教育是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得以降低的条件。这就需要将医院实际工作与医院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相关的制度来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比如制定更为细致的《护理安全质控管理指标》《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报告表》等。成立相应的质控小组,对质量安全监控力度进行加大,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且切实处理。与此同时,强化夜间的查房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自律性开展系统强化。要求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强化对证据的收集、管理力度,优化护理服务相关的证据体系。若是患者需要请假外出或者需要进行一些创伤性的护理行为与关键操作时,需要要求患者对相关记录进行签名,并且将关键性的告知内容有效地体现于护理记录中,以表示其知情同意。

2.5注重细节管理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重视实践、细节的连贯性,有效挖掘操作行为中的细节,在管理过程中采用多次刺激教育的手段,对护理操作行为进行优化、规范化管理,帮助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首先管理者要强化自身的安全护理意识,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深入至每一个科室进行观察、思考,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操作中不安全的细节问题。鼓励护士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护士长要针对安全隐患切实采取措施,在安全管理护理细节的基础上,确保患者的安全,降低护理纠纷。

2.6制订检查标准和内容

与其他工作所不同的是在护理质量的检查过程中需要在实施检查工作之前切实制定出一套合理科学的检查标准,同时进行存档,让每一项护理操作活动均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规范,尤其是在检查手段上,要进一步挖掘更为实用的护理质量的督促方式,保证护理质量检查工作的实效性,不让检查工作流于形式。这就需要在检查护理质量时,进行:

①多对重点工作进行检查,包括药品、器械、精密仪器等关键设备;

②重点对重要的节假日、特定时间进行检查,这是因为在这些节日里护理人员思想上容易放松,致使其工作精力不足;

③实时检查护理人员的个性特点,护士长对护士的思想情况要及时了解,一旦护理人员产生负面思想时,就需要将不良的思想扼杀于摇篮之中;

④定期全面检查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护士长要按照一天、一周、一月的时间段,进行检查,做到日有讲评、月有小结,促进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3讨论

目前,我国的护理模式正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全面化,提高其服务的广泛性,也体现安全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要做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这就需要科学有效地分析护理安全隐患,让护理人员保持清醒的思想认识,改进行为上的缺陷,将安全性贯彻落实至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中,进一步强化护理的整体服务水平。与此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护理方式,开展科学化管理活动,在科学使用安全质量管理手段的基础上,保证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共同努力对各个工作环节中的薄弱点进行强化,确保患者享受更加方便、满意、安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邓志萍,肖玉芳。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6):55-57.

[2]杨姣。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及对策的分析[C]//2014年河南省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3.

[3]曹炳乖。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及对策的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397.

[4]申凤霞。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及对策的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2):247.

[5]高莉。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2(15):3296-3297.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6篇《护理人员管理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工商管理专科毕业论文(优秀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