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优秀5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众鼎号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篇一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研究性学习;交往;知行合一行合一一直是品德课程的难题。为此,我们尝试在课后延伸活动中,开展“以交往类的品德题材为研究范围”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调查实践,以学写小论文为载体,提升学生的交往品质和道德感知力,让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实现知行合一。
一。聚焦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的确定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因此,确定符合学情、科学合理的主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前提。近两年,我们以三至五年级品德“交往”类题材(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为重点,梳理出适合进行实践研究的题材供学生自主选择,力求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研究成为学生真正的内心需求。具体安排见下表:
作为小学生,学会与同学、家长、社会邻里相处,就是在融入社会,参与社会中逐步实现社会性发展。
二。确定分层目标
不同年级的学生研究能力是不同的,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对学生研究和撰写小论文的能力作了分层要求。
三年级:会观察身边的现象;敢于参与采访;能用图或文字简单记录观察、采访内容;尝试写简单的小论文。
四年级:能根据目标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会记录、统计各类数据;会收集资料,整理材料;能得出研究观点、结论,写成简单的小论文。
五年级:能根据目标制定比较周密的研究计划;能运用多种形式收集素材;会比较不同观点;会统计并分析生成的数据;能将材料进行整合,提出观点,形成结论;发表倡议;撰写小论文。
三。指导研究方法
研究性学习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要注意教师的恰当指导,才能使活动顺利进行。我们引导学生针对社会生活的某种现象或问题,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法收集、整理、分析问题,建立新的道德认知;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撰写小论文。在操作中,我们细化指导,让学生真正学会研究性学习。以《诚信作业,你做到了吗?》为例:
1.如何提出生活问题?
问题来自于生活。因此,我们注重引导孩子学会观察社会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观察习惯;鼓励孩子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引发孩子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寻求答案的兴趣。
在《诚信作业,你做到了吗?》调查研究中,学生捕捉到这样的画面:随着下课铃声敲响,我一边做作业,一边哼着歌。这时,同桌对我说:“哎,第四大题的应用题怎么做?给我抄抄,给你五角怎样?”我一口拒绝了。但是,前排一个女生转过来说:“哎,我给你抄,你给我五角怎样。”说着,她把作业递给了同桌。同桌悠闲地抄着,还瞟了我一眼,好像在说:“切,你这小子不讲义气,给你钱还不给抄,傻冒一个。”其实,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抄袭之风在我们周围也出现了,而且大有盛行之势。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尝试用实践填平其对现实生活的疑问与答案之间的鸿沟。如何解决问题呢?这就涉及采访安排、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提出对策等实践技巧的培养。
2.如何采访研究对象?
对于初学者,什么是采访,如何采访,都是未知数。于是,我们先通过课堂交流,与孩子们一起总结采访小秘诀:确定采访时间、对象;分工合作;礼貌采访;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再者是采访问题的设计:你想知道什么?你就设计什么问题,再把问题进行比较,看看有无重复?问题贵精不贵多。于是,学生制定了以下采访计划。
采访对象:小红妈妈、李老师、朱老师
分工:博天(提问、整理)
施乐(记录)
小尚(拍照)
采访时间:周五中午12:30采访李老师,12:50分采访朱老师,周六上午9:00采访小红妈妈。
主要问题:你对小学生抄袭他人作业的现象有什么看法?
小红妈妈:
李老师:
朱老师:
3.如何设计调查问卷?
问题调查是以书面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我们可指导孩子将调查问题编制成表格,以邮寄、当面作答、访问等形式,让被调查者填写答案,以了解被调查对象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活动中学生设计了如下问卷:
调查表(一)
温情提示:此调查表为不记名调查,希望每个同学说出自己的真实心声。
4.如何分析调查结果?
对于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是研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写作小论文的重要内容。在关于诚信作业的调查研究中,孩子们以本班63位同学为调查对象,收回调查表63份,结果统计如下:
分析结果后,孩子们得出结论:有过抄他人作业经历的同学约占全班人数五分之一左右,而面对他人抄作业的行为,约二分之一的同学是漠不关心的。而抄作业的原因主要有:虚荣心理诱使;学习兴趣缺乏;学习上存在侥幸心理;家庭因素误导;对抄袭作业的危害认识不足。
5.如何提出解决对策?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解决对策,并在实践中“激活”这些对策。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孩子们提出了如下反抄袭策略:
[通过班会,认识危害]我们可以通过班主任的帮助,在班里组织一次《作业,我该如何对待你》主题班会。让每一个同学充分认识到抄袭他人作业是害人害已的错误行为。
[通过积分,走向成功]为了激励同学们做诚信作业的好学生,我们制定了如下积分细则(略),根据积分情况设立每月一奖活动。同时,所得积分与期末评优直接挂钩。
此外,诸如“开药方”“写标语”“发倡议书”等都是很好的解决对策。这些方法在不同的调查研究报告中可应需选用,不必面面俱到。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范文 篇二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一)制定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二)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三)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政治(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一)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篇三
沈丽萍,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品德教研员,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小学品德学科带头人,执着于小学品德教学与研究工作,积极探索道德实践在品德课程实施中的有效作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实践体验教学模式”。其课堂教学视频和教学研究成果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直播。近年来,已有近30篇论文在《中小学德育》《基础教育参考》等刊物发表,曾获第八届“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一等奖。主持多个省市级课题,担任《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系列丛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分册主编。
学科结缘:懵懂中的选择
与品德课程的结缘源于1992年在盛泽实验小学举行的一次思想品德评优选拔活动。那年,上岗未满三年的我在校级选拔中胜出并被推荐参加吴江县级评优课活动,虽然评选结果仅获二等奖,但已经是莫大的鼓励。因为刚适应小学教师岗位的我,对品德课程的教学还处于懵懂之中。之后,学校开始有意识地让我在品德学科上发展,在各种公开展示中频频亮相。记得有一位老教师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们学校对品德这么重视真难得,你如果以后选择走这条路,相比选择语文数学无疑就是一条捷径,因为小学科好比是一条冷僻的小路,但是坚持走下去的话往往也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带着品德课程带给我的最初荣耀,我走上了这条小径。
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品德课虽然每周只有一节课,属于名副其实的“小学科”,但却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认知、情感激发和行为引导的平台。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学生特别爱上品德课,首先是因为课堂较之语文、数学更加生动,学生在生动的故事、真切的案例、多样的活动中得到体验,获得感悟。其次,品德课后没有书面作业,处于零负担状态。但是,“小学科”的研究与发展也有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精力分配问题。同时担任着低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我时常感觉自己对于品德教学研究显得力不从心。除非要比赛或上公开课,对于日常的品德教学,往往照搬教参上的教案,每次能应付过去就行了。再者,由于学校专注于研究品德学科的教师相对较少,可以交流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也非常缺乏。另外,由于品德学科配套材料的缺乏,加之90年代初期网络资源的缺乏,能够利用的教学资源少得可怜。在重重困难前,我感觉到无奈和无助,也一次次产生了疑问,这条路我能走得下去吗?
1995年,我被推荐参加吴江县“首届百名上好课教师”的评选活动,凭着品德学科的冷门,我又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再次点燃了我对品德学科的热情和执着,也坚定了前行的方向。我除了积极向校内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更多的是利用好每次外出学习或展示参赛的机会。尤其是抓住每次赛课的时机,逼迫自己一次次磨课、一次次修改。无论是赛课还是公开课,我都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课件,记得当时课堂教学信息化的标志就是使用幻灯机。为努力将教材内容通过幻灯形式形象地呈现,我努力开发利用课外资源,丰富品德教学内容。我经常自己设计好课件内容,然后请美术老师帮忙在透明的幻灯片上加工绘制。而每次上课的音像材料也多是我自己录制,从配乐故事录制、学生生活情景捕捉与摄录到儿童歌曲选择我都全程参与、精心准备。其中不少的儿歌还是自己创编的。我觉得这个参与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研究过程,让我更明晰了教学目标,更善于分析学情,为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打下了基础。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努力平衡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品德教学,也逐渐体验到兼课带来的优势。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对班级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班集体建设情况等了解得更深入更全面,这些都为品德教学的针对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丰富了活动内容。我先后代表学校参加吴江市级、苏州市级比赛,获得评优课一等奖、基本功比赛、录像课一等奖,在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中,我还获得了省优质课奖。相对于竞争激烈、人才济济的语文学科,我发现我选择的这条捷径虽然难走,而每每都让我得到意外惊喜与收获,让我相信,一路向前,定能领略无限美好!
适应变革:实践中的累积
2003年,我从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成为区教研员,人生角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时值第八次课改刚刚启动,品德课程更是进行了彻头彻尾的变革。《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教材,全面进入小学课堂。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也有了极大的调整和改变。在崭新的工作岗位上,面对全新的品德课程,我感觉一切都应该回到起点,我需要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重新去认识、研究这门课程。
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生活。在研究中,我对品德课程的性质、特点越来越明晰。品德课程是一门立足学生生活的课程,它基于学生的现有生活,注重生活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要做好学生生活问题的解决与生活能力的培养;品德课程是一门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在活动中得到感悟与提升。品德课程还是一门综合课程,从内容上看,它有机融合了原有的思想品德、社会学科的内容,还有机整合了小学科学、地理环境教育、历史与文化、品德与规则教育等,因此要求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多元。同时,它还是一门指向于学生未来的生活课程,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虽然品德课程在课表中每周仅占两课时,但是对学生现在、未来乃至一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从更高的视角去审视、研究并实践品德课程的改革。基于课程的生活性特点,我提炼了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路,即“一组二引”,通过重组教材、引生活进课堂、引学生到生活的策略,有效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同时将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的场地,将生活作为学生实践和行为检验的平台,进行有效地教学拓展。
是一次教学,更是一项活动。随着对课程的深入研究与了解,我也形成了自己对这门课程教学的独特思路,即生活是品德教学的源泉,体验是品德教学的途径,活动是品德教学的载体,互动是品德教学的策略,成长是品德教学的目的。根据这一思路,我提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品德课活起来”的教学策略,并从教学内容的动态化、教学时空的开放化和教学方式的探究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将游戏、讨论、展示等活动引进课堂,通过前伸、后延、整合等方式进行时空的拓展,将多样的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我认为,品德课堂应该是生动而开放的,有开放的教学内容和空间,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以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为主,通过有效组织和评价,使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得到认知与情感的提升,从而内化为道德行为。
是一次整合,更是一种双赢。作为区小学品德教研员,我还身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的工作。在课程研究中,我发现两门课程具有相同的性质,即都是综合课程;具有相同的课程内容,即以学生的生活为主要内容;还具有相一致的课程价值取向,即不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要目标,而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由此,我面向全区小学开展了“小学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可行性”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两门课程具有整合的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在师资配置上的一致性。不少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两门课程的相近之处,在师资配备上已经有所整合。而且,调研中发现教师驾驭课程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对课程的综合性、生活化、主题化和活动化特性有了较深的认识,这样两门课程的整合有了师资的基础,认识到两者具有相同点,可以整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带领区骨干教师团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青年立项课题“优效视阈下小学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实践研究”,并从课程资源的整合、教学目标的整合、教与学的整合、学习方式的整合等多方面开展实践研究。课程整合作为一种趋势,更是一次双赢,推进了两门课程的有效实施。
提炼聚焦:鞭策下的奋发
区域品德课程的发展也给我带来了梦想中的成绩,2008年获评苏州市学科带头人,2010年获评苏州市名教师,成为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成员,2012年被推荐为江苏省特级后备区级第一梯队成员。接踵而至的荣誉、更高的发展平台无不鞭策着我在品德这条路上勇往直前,并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情况,在教学风格与特色上进行有效提炼、聚焦。
确立方向。作为课题的主持者,我带领课题组教师开展文献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材料。在实践中,我更认识到科研只有与教研有机整合,才能真正体现其实效。由此,我将课例研究引入课题研究,在小课题的带动下积极探索与研究课堂教学。根据品德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基于我区课程整合的前期研究,我将“道德实践”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与方向,积极探索品德课程实施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通过资料检索与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无论古今,不论中外,实践在道德或品德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道德本身就是实践的。实践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基础,也是品德课程的基本性质。根据选择的这一方向,我开始探究道德实践活动在小学品德课程中基本操作方式、有效的活动类型,提出主动实践、有效实践、深度实践的基本策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最终实现品德教育知行合一的目标。
建立模式。作为教研员,我也经常开设公开课供老师们评析与研究,并力求在课堂指导中实践自己的研究成果。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由于内容整合了历史、地理、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使好多老师望而却步。对于高年级的品社课是否可以形成一定的模式供老师们借鉴呢?我在六年级《隔海相望》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引入品德课堂,通过学生课前实践、课堂交流体验、课后延伸实践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以“实践学习单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对台湾的了解,用自己的眼睛审视,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大陆与台湾是一家的事实。经过反复实践、修改完善,我的“实践体验教学模式”形成了,并制定了初步的教学流程,可以作为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他主题教学的参考与借鉴。很快,我区几位青年教师运用这一模式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科学技术的喜与忧》等课的教学中进行运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我想,这种模式可能有局限,但是带给老师们的应该是一种导向,那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的感受和体验才是最真切的。
树立旗帜。多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持续不懈的聚焦与提炼,使我的课堂教学和研究不断提升,在省、市各级品德课程研究领域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苏州市教科院组织的各级教研和培训活动中,我作为教研员代表进行评课析课、为老师们作专题讲座,受邀指导兄弟县市区域的品德教学工作,自己的观点与研究成果得到老师们的肯定。2014年,省教研室杜文艳教研员应邀参与我区课程研究,并听了我的研讨课,对我的课堂教学特色和教学研究成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10月初,我的课堂教学视频与教学研究成果在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进行展播,教学视频还被推荐在教育部网站展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资源。三十多篇教学研究论文也相继在《中小学德育》《基础教育参考》《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
教研相长:转型中的引领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师生角色、关系的重塑与变革,同样,在学科教研活动中,教研部门与一线教师也不再是上传下达或检查评定的关系,而需要重新定位,教研方式需要转型与创新。
小学品德学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多为兼课老师,主要任务是语数外学科的教学,兼课直接影响着品德教师的发展,使他们在精力投入、专业引领、同伴协助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的现实问题。作为教研员,我觉得自己不仅是学科的引领者、实践者,也应是学校和老师的服务者。
服务者。小学品德学科教师以兼职教师居多,他们的初始专业以语文、数学为主,要引导他们的专业发展由其他学科意向转向品德学科意向,首要的就是给他们创造在品德学科教学领域的成长机会。为此,我以“一转三式”让他们获得成长的体验,从而把品德教学和教研视为一种必须、一种生活。“一转”就是引导一部分教师把专业发展意向转向品德课程,或者转为品德专职教师,把发展的兴奋点转移到品德课程,成长为品德教学的骨干,在全市以及学校教研活动中起引领作用。“三式”则是对具体对象分类、分层,并加以引导培养的方式。一是“天女散花式”,就是面向全体的品德教师,围绕小学品德教学的各个方面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创设平台;二是“锦上添花式”,即面向骨干教师,组织开展以总结、提炼骨干教师经验、教学特色为主的教研活动;三是“雪中送炭式”,面向某些在业务上存在不足的教师,采取缺啥补啥的办法,助推他们成长。根据教师发展程度,我们分别成立了核心组、中心组、协作组三个不同的发展团队,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制定了个人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根据教师发展需要我们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
督促者。对于忙碌于日常教学任务的一线老师,如果不给予指点明确的研究方向,不布置一定的“作业”是难以达到发展的目标的,因此在每次教研活动,尤其是中心组、核心组活动中,我都在活动前布置一项“作业”,即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做好前期思考,并形成书面交流材料。通过活动中的交流共享,老师们的思维会更加开阔,也更能激发老师们写论文的欲望。记得南麻小学唐妹老师这样说过,“每次沈老师布置的作业都给了我一个写论文的方向,也激发了我写论文的热情,这几年我的论文几乎都是围绕我们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来写的,我觉得选题小而具体,案例充足,老师们的交流还能让我借鉴和补充,我觉得写论文没有以前想象的那么可怕了。”老师们的成长是需要鼓励的,借助教研活动的机会,定期给他们一点“压力”,就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动力。
创新者。为切实改变小学品德教研中存在的粗放化、随意性的问题,我努力转型并创新教研方式,力求做到教研活动“三精”,使教研活动更精致。一是组织精心。教研活动要实现有效,需要我们教研员精心组织,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与内容。比如我在组织品德学科核心组教师活动时多以论坛、沙龙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个性化阐述。而对于青年教师则多采用案例式、同课异构等研讨方式。先进行研讨课的现场观摩,再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的点评。二是过程精细。我精心设计活动,引导教师全程参与。活动前,要求教师提前熟悉听课的内容,如提前分析教材、了解课时目标等,并根据活动主题做好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了解这一研究主题目前获得的研究结果、存在不足等。活动中,以分组交流、教师代表交流或每人填写听课评议表的形式,为每位教师评课议课提供机会。在活动后,利用QQ、论坛的形式对本次活动或研讨主题开展后续讨论,弥补现场研讨时空和参与人数不足的劣势,有效拓展了教研空间。三是思维精深。一次好的教研活动是老师们思维碰撞、认识提高的过程,而要获得提高,必须积极思维、深入钻研。在活动中,我跟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关起门来是一家,所以不说两家话。”引导老师深思熟虑,评课者做到善于追根溯源,善于归因,就听课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展开思索,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授课者在接受建议后能做到行为的跟进。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教师发展的驱动力。吴江小学品德教师团队,以“四联”,即联手、联校、联片、联区为抓手,形成协力,不仅组织好校内、区内教师的互助与协作,还积极与兄弟县区教研室建立长期友好协作关系,牵手成长、共同发展,实现发展的共赢。在主题导航、精致过程、共享共赢的协力教研机制下,吴江区小学品德教师的发展成果是喜人的。十年间,已从仅有一名区(县)级学科带头人发展成为有市、区各级带头人以及区级能手、新秀的骨干梯队,其中市、区名教师各一名、市学科带头人四名,区级学科带头人七名。多名教师获2A级课或学科能手等称号。教研方式的转型推动了课程和教师的同步发展。
二十四载春与秋,在品德这条小径上,我迷茫过、挣扎过,然而更多的是坚守最初的那份选择。“仰望星空,做勤勉的思者;脚踏实地,做不倦的行者。”伴着沿途美好的风光,我坚信定能收获更多精彩!
德育的基本问题 篇四
关键词:德育原理;教学模式;实践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38-04
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追求有效性学习的活动,这种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以实践应用为取向,以新型师生关系为纽带,通过教师、学生与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资源的交互作用,从而帮助和促进学生有效掌握课程内容,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活动。在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看来,课程与教学的目标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学生实践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全面成长。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这种理念要求我们在课程活动中,必须把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动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以教带学,以学促教,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就是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在当代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具体表现。
一、指导思想
“德育原理”是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校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教师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该课程旨在研究德育问题及现象,在研究德育问题及现象的基础上总结德育的基本特点,探索德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作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已往的课程内容中,传统的学科理论内容占据了大量篇幅,而学科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德育实践具有很强指导性的内容很少被反映到课程中来,大量活的德育事实不能进入到学生的课程活动中。因此,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不能主动认真去思考未来所面对的德育实践问题,不能构建起一名德育工作者应有的良好素质。同时,已往的课程教学是就学科而教学,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成长需要。这种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既不符合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主流思想,又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更不符合当代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所以,改革“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主流思想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分析,改革“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精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一要以“德育原理”的基本范畴为基础,形成学生正确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德育思想和德育观念,使学生能构建起新的符合时代要求和未来德育实践的德育观念体系。二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意提升理论的深刻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所学理论能真正起到指导德育实践的作用,而不是作为束缚学生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学科教条。三是课程内容要有前沿性。要将当代先进的德育理论充实和更新到课程内容中来,使学生既能够掌握学科的前沿知识,又能够运用学科最新成果来思考现实的德育问题,增强德育理论的说服力和针对性。
第二,突出实践参与。“德育原理”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学生的基本德育能力。因此,课程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学科理论知识教育以外,应该按照德育实践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德育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应该运用德育问题的情景、事例以及学生有关的德育经验,通过调查与观察、见习与实习、设计与参与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到德育实践中去思考和探究现实的德育问题,使学生在与实践的接触中学习德育知识、掌握德育理论、深化对德育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原理”课程教学要体现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通过问题反思、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研究性学习、课外阅读、情景观摩等方法让学生主动进入课程学习之中,愿学、乐学。
第四,实行开放教学。“德育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无论是学科理论学习,还是学科技能的培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都已经明显不适合课程目标达成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走出传统的课程“讲授者”角色,打破课堂对学生课程学习的限制,努力开拓教学空间,延伸课程活动,促进课程教学向个性化、操作化与实践化方向发展,变接受性学习为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式学习,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二、理论依据
(一) “基于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不断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1986,卡内基小组和霍姆斯小组分别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和《明天的教师》两份报告也提出,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作为未来的教师必须要有综合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质。而教师形成这些“全面素质”的基础就是“基于实践”。“基于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不但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结构,而且更关注这一专业素质结构在实践中的行动体现过程,以及在行动体现中专业素质结构的进一步完善”[1]。按照“基于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教育的课程教学必须基于实践,为了实践,在实践中求得全面素质的形成。
(二)“经验生成”的课程理论
“经验生成”的课程理论认为,学生专业经验的获得既不是来源于既定的课程内容,也不是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教了什么,而是取决于学生是否在课程学习通过与实践对象的交互中对课程内容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取决于学生是否与课程内容、教师、同伴及课程实践情景的互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与学科实践之间的充分交往与互动、与社会实践者的对话与交流,才有“学习经验”的生成,才有“学科经验”的生成,才有课程经验的创造与重构。“经验生成”的课程理论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重视学生与学科实践的交往、与同伴的交往,重视学生课程经验的生成与建构。
(三)“生命发展”的教学理论
“生命发展”的教学理论改变了传统教学理论奉行的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直面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生命成长。它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学生自我生命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教学应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价值和个性等方面的真实体验和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提升,人格不断成熟,思想不断完善。“生命发展”的教学理论秉持生态观念,把课堂看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摇篮和良性生态。“生命发展”的教学理论要求课堂要“建立起以实践生命发展为价值追求,以理解、交往实现动态生成为教学路径,以民主、效率为管理前提的适宜生命发展的生态课堂”[2]。
三、目标设想
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了学生,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标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使学生掌握“德育原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形成关于德育本质、德育价值、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德育环境、德育主体及德育评价的基本观念,形成比较完整的和先进的学科知识结构。
二是使学生能够运用德育的基本原理和先进的德育理念开展德育活动,对受教育者的品德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和研究,对受教育者的不良品德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教育,形成学生良好的德育能力。
三是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有效地学习,形成积极的课程学习态度,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四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起科学的德育思想和观点,树立具有时代精神的德育理念,发展学生的道德智力,培养起学生对德育问题的研究意识和对德育问题的探究能力,形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奠定学生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
五是提高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产生一种愉悦的课程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专业情感,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并了解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自觉的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
六是努力探索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使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为大学文科教学总结出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程序
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包括四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即:课前学校见习──教师“精讲”知识原理──学生课堂“思考”吸收──学生小组“议论”深化──课后调查与研究提高。
(一)课前“见习”德育情景
“见习”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到中小学校深入到教育教学第一线去亲身体验学校德育的实际,使学生通过所见、所闻、所思去了解中小学德育的途径、方法和组织,熟悉中小学德育的实际,形成对学习课程初步的感性认识,获得学科学习的经验基础,奠定学生思考和分析德育问题和解决德育问题能力的经验基础,使学科知识学习和实际有机联系起来。课前见习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见习学校的“晨会”组织和内容。晨会是中小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对晨会的见习主要集中在看看晨会的内容、形式以及观摩优秀晨会案例。
二是见习学校的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和内容。见习共青团、少先队活动课程以及主题活动的安排与开展,观摩特色主题活动。
三是见习学校的班会和主题班会组织。见习班会和主题班会的准备、组织和总结,观摩特色班会和主题班会。
四是见习学校的课外活动。见习学校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性活动。
(二)教师“精讲”知识原理
“精讲”是指教师精讲学科知识,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础。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有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是学生学科学习和课程学习的基本任务,也是教学的基本目标。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理论。在精讲这一环节,教师采取讲述、讲解的方式对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进行重点分析、讲解,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学科知识结构。精讲包括四个方面。
1.讲学科基础。讲学科基础主要是讲学科基本术语的规范表达,分析学科的基础概念及内涵,介绍学科的实践特点及要求。讲学科基础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澄清学生有关学科概念和内涵的观点,奠定学科学习的知识基础。
2.讲学科原理。学科原理是学科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基本理论。“德育原理”的每一章都有这些基本的规律和基础理论。讲学科原理就是为了构建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使学生掌握这些原理的基本点,为学生未来的德育实践奠定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3.讲学科价值。学科价值是学科的生命线,也是课程设置的意义所在,追求价值也是学科教学活动的内驱力。讲学科价值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讲学科内容的理论价值,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取舍学科理论;二是讲学科内容的实践价值,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4.讲学科进展。学科进展包括学科发展的最新态
势、学科建设的最新进展、学科领域的最新方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讲学科进展就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学科的前沿。
(三)课堂“思考”吸收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学生学科学习的重要环节。没有课堂思考吸收,学生就不能理解学科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非常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思考。在每学时教学内容中,教师都根据课程内容学习的需要提出学生当堂思考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根据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和自己已有的德育经验做出分析、判断和解释,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对学生反思中形成的比较典型的观点和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完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思考的问题。学生课堂思考的主要内容有。
1.思考现实。思考我国社会的现实、教育的现实、德育的现实以及中小学德育的现状和问题。通过思考现实来寻找德育理论解决德育问题的切入点。
2.思考自我。思考自我包括启发学生思考自己所记忆的教育科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与“德育原理”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有关德育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对比检查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通过学生主动思考把所学的”德育原理“学科知识系统化,对自己不正确的教育理论和德育观念予以修正。
3.思考方法。思考方法是指思考“德育原理”的科学基础和实践运用的方法,找到德育理论运用德育于实践的有效路径。
4.思考经验。思考经验是教师引导现实的与自己相关的或通过见习所获得的德育经验,并把自己的这些德育经验用“德育原理”有关理论进行梳理,在经验的比较和理论的梳理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德育思想和观念。
(四)小组“议论”深化
“议论”深化是指在课程学习中,根据内容特点,设计出一个或几个专题,让学生6―7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或由学生按照座位自然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讨论中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和共识,它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充分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学生小组议论的重点是。
1.议现象。让学生议论在生活中经历过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社会交往中听到的德育现象,把活的事实引入德育课程中。
2.议问题。问题就是矛盾,议问题就是议矛盾。在小组议论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各种德育的矛盾和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这些矛盾的策略,使学生在议问题之中自然而然地去联系所学的学科理论,提高学生学习学科理论的自觉性。
3.议心得。让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对德育问题的真实看法,谈论自己的学习收获、自己的感想、自己的价值观,把课程学习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和真实情感表达联系在一起。
4.议联系。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把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联系在一起,把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联系在一起,把课程学习和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和价值观变化联系在一起。
(五)课后“钻研”提高
课后“钻研”提高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活动。一是教师列出调查研究问题让学生深入实际进行考察,以了解有关德育现象,分析有关德育问题,探求德育活动的特点;二是在课程学习之后给学生布置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加深理解有关学科内容;三是教师提供研究方向和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学校的相关资源进行专门的德育科研或小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研究素质,初步形成学生德育研究的能力和加深对德育理论的理解。课后调查研究主要有。
1.研事例。调查研究身边的德育事例、中小学的德育事例、社会中的德育事例,分析德育事例产生的背景、环境、条件、表现、原因、发展过程,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
2.研典型。调查研究身边典型的人和事,通过研究典型使学生思考德育的普遍规律。
3.研发展。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思考和探讨有关德育学科内容的发展趋势和实践发展变化的特点。
4.研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德育科研或小论文,独立地推演或论证有关德育论点,加深对德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德育观念。
“习”、“讲”、“思”、“议”、“研”五个环节体现了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的实践取向和应用取向,使学生的课程学习做到了活学活用,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接触实际,接近社会现实,学会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质。
四、教学效果
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以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为出发点,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使课程教学效果大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增强,课程的价值不断地在学生专业学习和发展中得到体现。课程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转述德育理论,能够分析和解决基本的德育问题,能够对德育个案进行科学观察和提出较为合理的教育措施,能够形成自己的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德育观念,形成了良好的德育素质。许多学生对这一模式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如学生在评教记录上写道:“德育原理,我原来以为是一门以说教为主的政治课,其实是一门科学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学科”;“德育原理课堂很自由,每人有自己的观点,又能学些东西,大学课程教学更要这样”;“德育原理课堂没有古板的理论说教,老师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学习轻松,既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又活跃了我们的思维”;“我们原以为德育原理课程枯燥无味,可是到实际的教学中,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宽,学习方法灵活,每个问题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要求,课程相对也简单多了,我们还能够学到多方面的知识”。
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也受到了有关课程与教学论专家的好评,如有专家认为“德育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的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具有独创性;“德育原理”重视课程的教学改革,抓住了课程活动的关键环节,效果很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五、推广价值
以实践应用为取向“德育原理”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实践运用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强调了课程教学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符合当代课程理论的基本理念。在如何建立符合大学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和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具有独创性的经验。特别是该模式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大学文科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具有较高的实践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惠闵。从实践的角度重新解读教师专业发展[J].上海
教育科研,2004,(8).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篇五
【关键词】思品教学;德育培养;改革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主渠道,也是改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的有效方式。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作为政治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并让学生容易接受。
1. 建立思品课“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1)制订思想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2)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3)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2. 建立思品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成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1)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4)上好思想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3. 建立思品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1)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2)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品德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3)综合评定:由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评定的等级和行为考核评定的等级进行综合考虑,评出学生一学期思想政治(品德)课总的成绩,也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5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