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论文(优秀10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众鼎号为您带来的10篇《信息管理系统论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篇一
摘要:以我院学生工作为背景,设计开发适合高职学院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学院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数据基础。该系统可为高职学院学工部门及院系提供日常工作信息发布与管理,为全体师生提供准确全面的基础数据信息,提高学院管理工作效率。同时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将系统分为若干实训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交予学生实践完善,提高学生系统开发实践经验。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化发展,我国各高校早已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给良好的信息平台。高校管理的能力与效率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重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优化工作流程,获得真实有效数据,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一、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现状
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xx—20xx年)》中指出,支持地方建设200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校园信息化建设起源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在1900年发起的“信息化校园计划”科研项目,旨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相关资源的高效利用。国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其相关基础设施完备,应用较全面。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多始于上世纪末,近年来在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有较大发展,但存在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及应用等诸多问题。相比各重点高校,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仍较为落后,应用系统不全面,且系统之间没有形成关联。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辅助教学工作的基础,其包括庞大的学生基础信息的统计、管理等工作,所以学生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也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多数高校在学生信息管理方面,采取学生自主提交系统信息,学生工作人员负责审核和修改的方式获得基础数据,学生进校时其基础信息就保存在管理系统中直至毕业,同时其他教学信息化平台也可以直接利用系统提供基础性数据,使信息共享并统一。
二、引入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
1)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减轻学生管理工作中人工信息统计整理工作量,减少信息整合的不必要中间状态,避免重复工作,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信息准确及规范化。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设计相关数据信息,使得收集信息规范,并通过设计信息修改及其审核机制使得系统保证内部信息准确有效性,能为学工部门或学生工作人员提供详细准确的各项信息数据。3)有效信息共享与查询。各类信息通过系统发布、展示,用户根据自身角色权限查询或修改相关信息数据。同时数据由数据库系统管理,能保证其安全性。4)应用扩展性和数据统一性。学生作为学校的服务对象,其标准化的数据信息是其他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性数据。系统形成的数据库能为学校其他部门或系统提供标准的学生信息,促进校园信息化进程,有利于各平台数据的统一性。
三、系统功能分析与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以B/S模式开发,为学工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化平台,具有信息发布、统计、查询等功能,同时也为师生提供基础信息查询服务。用户权限可分为系统管理员、学工管理人员、教职工和学生。系统管理员可对用户权限进行修改,同时也能对用户进行基础操作。用户根据自身权限使用系统功能进行数据查询及相关操作。信息发布与管理则主要是对日常管理工作的文件与新闻进行数据发布等基础操作。另外,系统管理员同时可以对院系、专业、年级和班级等信息进行管理。系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统初始数据均为系统用户初始录入,学生个人信息由学工管理人员核实后生效,教职员工相关信息则由管理员负责审核。经管理人员审核后的信息用于查询、统计等学生管理工作,若用户修改信息,则需要管理人员审核后方可生效。主要数据表格设计如下:教职工信息表(职工号,姓名,性别,部门,职称,专业,学历,学位,工龄,备注)学生信息表(学号,姓名,性别,生日,籍贯,毕业学校,所在班级,寝室,联系电话,备注)院系专业信息表(院系专业编号,院系专业名称,所属院系,负责人,备注)班级信息表(班号,班级番号,所属专业,年级,管理负责人,备注)
四、系统的实现结合实训教学
本系统基于开发,采用C#作为.NET平台的语言,结合SQLServer的方式开发,这也是目前较为完善的开发组合工具。同时本系统部分功能模块被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实训任务,交予我院15级网络技术专业部分学生参与界面设计与业务逻辑的编程。通过对实际任务设计开发的参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都到了锻炼。为方便校外人员查询信息,系统采用信息验证机制,选择性面向校外用户开放。例如,学生家长需要查询学生相关信息或班主任联系方式时,只需通过验证该生的身份证号码及家长联系方式,即可查询相关信息。因此本系统采用较好的安全防护技术,采用存储过程操作数据库,避免字符串拼接生成SQL语句,注意防范SQL注入等安全隐患。用户根据权限运行存储过程操作系统数据查询,通过对输入参数的验证,增强系统安全性。此外,在页面访问安全性上本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安全认证机制,通过对系统中Global.asax和文件设置,限制每种用户角色对特定目录的访问权限。
五、结语
基于.NET平台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学生基础数据信息的采集、修改、查询、统计等基本信息管理功能,以统一规范的数据格式记录并存档涉及的各项基础信息数据,并能以此为基础批量根据学生工作需求生成相应的标准数据文件。在实现一个基础数据共享和管理的平台的同时,也为其他信息化系统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基础,方便各种数据统计工作的实施和基础数据的共享,有效助力学院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范仕强,张继德.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无线互联科技,20xx,(10):63.
[2]王立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系统设计的方案研究[J].硅谷,20xx,(10):74.
[3]陈红菊.高职院校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J].科技展望,20xx,(24):150.
[4]袁宏娜.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赤子(上中旬),20xx,(15):113.
作者:欧阳潘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篇二
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企业的发展逐渐数字化、网络化,企业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自身资金、人员以及信息的集成化管理。软件开发企业在项目管理中也需要努力实现信息化建设,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更好地发展自身优势,提升整体实力。
1、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现状
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软件行业迅猛发展,并逐步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对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传统产业以及管理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使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逐步发生着变化。软件开发项目的技术性、风险性、竞争性以及渗透性比较强[1]。
当前,我国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发展还远远不足,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对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一些项目管理对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了解不透彻,工作中缺乏完善的项目管理知识的指导,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比较随意。第二,软件开发企业项目管理人员没有制定科学的项目计划,没有科学的计划与目标,就无法顺利的实现项目管理的成功。第三,项目管理中的相关信息沟通交流不到位,相关人员在计划的制定、明确情况、反馈意见以及研究技术成果等方面沟通不到位,使得工作不能明确划分,存在着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此外,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管理、变更管理不科学,没有明确的成本估算,没有对项目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地分析,缺乏完善的应对策略。
2、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
软件技术的迅速进步使得软件项目的需要也逐渐提升,软件项目的复杂程度以及变更逐渐频繁起来,软件项目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开发过程中的管理效果,如质量、进度、人员以及成本等管理控制。
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平台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中建立是必要和重要的。有了完善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员能够对整个企业的软件进行轻松地管理与维护,促进企业效益的顺利实现。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有明确的管理标准,完善文档库,使项目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同时把握好开发的进步,保证每个阶段都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明确任务的划分,强化内部的沟通,使每一位项目开发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任务,能够充分协作,促进项目管理效率的提升。提高对软件开发进行风险防范,使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成功率得到提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1对系统功能进行总体化的设计
项目管理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工具作为前提和基础,这主要与综合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沟通管理、范围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采购管理九个知识领域以及项目启动阶段、计划、执行、控制以及结束五个阶段有关。
对这九个知识领域以及五个阶段的实际需要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明确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并将其细化成为十一个子系统,也就是综合管理系统、计划管理系统、需求管理系统、费用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配置管理系统、进度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售后服务系统和后台维护系统[2]。
3.2基于B/S结构的总体设计思想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良好的发展,Web的网络管理模式也得到了比较广泛地应用,可以使管理人员利用Web浏览器对内外部网络进行监测,能够在任何的网络节点上实现数据的快速配置、控制以及存取。与传统的工具相比,能够改善网络用户的网络管理形式,使管理信息系统得维护成本得以降低,使更多的用户使用网络。利用进行浏览器/服务器编程[3],兼容多种开发语言,能够对数据库进行直接访问,客户端界面能够直接被构建起来,开发的时间比较短,升级的能力强,对硬件质量的要求比较低。
对于C/S结构,这是客户端——服务器的网络建构模式,C/S结构对于数据库系统来讲,客户机和服务器分别对数据进行应用和存取,如果用户需要对数据库进行访问时,可以利用应用程序接口将访问数据库的请求提交给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到请求后实现数据库的访问,然后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对于B/S体系结构,这是从传统的二层C/S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层C/S模式。这种B/S体系结构主要有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4]。B/S体系结构中,用户能够利用浏览器向网络中的很多服务器进行请求,能够使客户机更加简化,不过服务器需要承担比较多的工作,在服务上访问数据库、执行应用程序。
在B/S结构上建设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在服务上安装所有软件,通过浏览器就能够使用软件。这种系统是由很多浏览器、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构成,安装比较简单,维护的难度不大,并且能够在各种软件开发企业进行使用。如果企业需要扩大规模只需要将客户端的硬件数量、服务器数量以及硬件配置增多就可以,具有很强的扩张性。项目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只要升级Web服务器的应用程度,对一些必要的数据进行修改就可以,不需要对每一个客户端浏览器进行升级或者再次安装。
3.3系统总体技术支持与设计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主要有技术支持、数据库设计、安全性以及运行环境设计等内容。对于开发技术支持,主要使用的是B/S结构网络模式,由很多浏览器、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构成,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将服务器与网络连接就能够进行操作,避免了传统开发应用程序中的限制。数据库设计要做到确保数据库的完整,对基本信息数据表、系统信息数据表以及工作表进行设计,实现其完整性。安全性设计以B/S结构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据,开放性比较强,对用户进行分层、分级管理促进系统安全性提升。运行环境设计就是要使用先进的客户端、软硬件、应用程序、数据库服务器等。
4、结束语
当前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需要是依据B/S结构进行,这是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化实现的有效手段,并进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提出,使系统的技术设计以及子系统功能的实现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慧。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电子制作,20xx,23:104-105.
[2]杨翠云,潘慧。关于如何开发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5:55.
[3]张晓鸿。基于WEB的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J]。经营管理者,20xx,28:389.
[4]黄一新。论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J]。情报探索,20xx,12:88-90.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篇三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电力资源管理更深的定义,为了满足当代的电力行业的发展需要,做好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推动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实现电力市场的不断完善,从而满足当下的市场经济的建设需要。该文就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实现其新型的管理策略、技术、设备等的应用,保证相关资金的投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麻烦,确保电力系统的日常工作质量效率的提升。
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电力系统的应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问题,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化,以满足国家建设环境的应用需要,实现其管理自动化建设体系的健全,解决我国电力企业运作过程中的信息资源问题,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一系列的新型的信息管理体系,以保证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确保当代的电力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当然,上述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关于电力系统管理环节的分析
在我国应用信息系统中,电力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环节,受到我国国情的影响,我国电力行业领域的一些运作模式依旧是不健全的,但是随着电力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力应用技术不断得到更新,满足了当代经济对于电力信息化的需要。尤其是这几年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很多区域的信息管理系统日益完善,实现其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更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目前来说,该模式在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之间发展伤存在着不平衡性。尤其是一些县级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开发和应用上处于相对滞后的位置。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在投入的资金所得到的回报并不明显。特别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规范上比较差,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以及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不重视、管理方法不合理等。
目前来说,我国的信息化运作体系依旧是不健全的,其系统运作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目前很多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体制是计算机应用模式,通过对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进行一系列信息数据的有效管理、收集、传递、加工等,这是现阶段的一种应用比价普遍的系统管理模式,其实现了电力企业的相关信息的有效转换,确保其信息系统的整体构建模式的协调,进行信息的利用效率的提升。该模式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的局限性,进行计算机及其信息网络的最大化应用,确保企业的信息管理综合效益的提升。但是该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不能针对现实工作的一些问题,保证MSI技术高效率的应用,由于其MSI技术应用的自身局限性,不适合电力运作大环境应用,特别不适合一些变化比较频繁的的管理环境的应用。基于MIS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管理信息系统需求的情况下,统便随之研发出来。二者的区别主要是MSI是实现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而DSS更主要的是针对某一类型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建立模型、挖掘规则等方式,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信息。随着系统的不断运用和相关漏洞的修复,数据仓库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最终形成。以至于后期的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灯相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基于抄表数据的综合决策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者理念和对系统的把握,电力系统的信息管理自动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我们看到硬件的不断发展也要看到软件发展的不足,即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实现途径和策略。
二、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体系的健全
随着国家电力运作体制的健全,网络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完善,为信息管理自动化模式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基础,因此电力系统具备良好的实用性及其管理性。我们进行电力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对各个应用信息的收集,确保其整理、抽取及其融合,进而获得良好的信息数据,服务于供电企业的日常工作环节。在信息融合过程中,通过对其工作目标的深化,以更好的为当下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做贡献。信息融合的主要目标是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 ,融入先进的系统思想 ,深入配电网管理各个环节 ,构建一体化解决方案 ,实现配电网的数字化运营 ,并将以更加先进、实用、成熟的服务回报广大用户。为此,有效的运用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最优化服务的主要手段。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在电力系统管理中实施信息管理自动化呢,对其途径与策略有如下几点思考。
在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过程中,国家要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比如对于国家政策的优化,确保电力系统资金的有效投入,这样就能保证电力系统管理自动化模式的正常开展,管理自动化系统日益复杂的规模,需要其具备良好的电力企业运作模式,需要进行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等的投入,从而确保其电力管理自动化模式的正常开展。这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政策支持,以此保证电力系统运作环境的稳定。通过全员对其认识上提高以确保实施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好的管理系统需要管理者的接纳,如果管理者对其有抵触情绪,那么你再好的系统也只是一个摆设。所以,加强对其系统的充分认识,了解其对于提升我们工作效率的好处,从认识上使系统工作人员产生重视的态度。这里面尤其要值得一提的就是相关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对系统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在电力系统管理应用中,要针对其工作人员展开知识系统模式的优化,确保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满足当下的信息管理自动化模式的开展。这对电力管理人员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其具备一定的知识及其能力,保证电力信息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对系统的全员进行相关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促进系统有效运行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新时期的电力系统发展更需要对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掌握。
结语
通过对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环节的剖析,以更好的服务当下的电力建设应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模式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推动力。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篇四
摘要:进入21世纪,信息资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知识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成为时代的特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是信息资源管理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信息社会将呼唤大量从事该专业工作的人才。我国既缺乏从事信息采集、经济预测分析、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硬件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更缺乏既通晓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又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人才。因此,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来。同时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何造就新型的信息管理人才,使他们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及能力,以适应社会信息管理这一要求,成为应当考虑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 人才培养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历史与现状。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早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就开办了信息管理专业,最开始叫"电子数据处理"(ept),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了比较规范的专业名字,即"管理信息系统"(mis)。现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大学都开设了这一专业,有的成立了信息管理学院。在我国,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建立了对应的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其后,差不多所有的财经院校以及具有经济管理优势的综合性大学陆续建立起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与此同时,我国的大部分具有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优势的工科院校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办起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通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开办该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200所以上,且已有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多种层次。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已是一个客观事实。这表明社会对这方面人才是迫切需要的。可以预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这种需要还会不断增长,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方向分析
2.1.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组织业务功能
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领域包括事务处理、管理信息、知识工作、办公信息、决策支持、群决策支持以及经理支持等系统,这些信息系统针对组织中的某个具体管理功能(如生产运作、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在这方面,学科的研究重点在于理解计算机应用的特定领域,以建立组织中应用复杂的计算机技术的基本逻辑。
2.2.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方法
该学科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研究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建立可靠而有效的信息系统。早期其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建造可靠而有效的信息系统,为组织提供更多的价值(提高运作的效率、提升组织的竞争力或创造新的价值);随着软件技术的进步和商品化软件市场的形成,研究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信息系统的实施及相关的管理问题。
2.3.信息系统的管理
早期的信息系统基于大型计算机主机,因此集中式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管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此后,随着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和软件的普及,如何管理分布式的信息系统功能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由于软件市场和信息系统服务的兴起,信息系统"外包"成为新的热点,为本学科提出了诸如"信息系统"的可控性、基于合同的信息系统供应。购买关系等研究问题。近年来,信息系统管理的研究课题反映了复杂的管理问题,包括信息系统的战略管理、信息系统的投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引起的组织变革,以及全球化经济中的跨国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问题研究通常是跨学科的,它涉及的领域包括战略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等。
2.4.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价值
尽管如今信息系统毫无疑问地被认为是现代组织运行的基本条件,但从计算机被引入管理领域起,就一直有人怀疑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价值。信息系统的评价,包括评价的准则、方法和过程,就一直是该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早期用以代替人工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们的目标基本上是提高运作的效率而不引起组织的变迁,因此成本-效益分析就被认为是一个合理的评价信息系统价值的方法。然而,随着组织中的综合信息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的开发,问题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信息系统的战略价值和无形的品牌价值等非直接的经济价值必须加以考虑。同时,信息系统的组织价值还面临着如下的问题:谁获得益处?是否其中的一些人员会失去位置?是否一些人员的权力会被改变?是否组织会因为信息系统的使用变得脆弱(如由于系统的故障、专家乃至运作人员的流失)
随着信息系统引起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变化,传统的投资收益分析方法就显得更不适用了。人们必须从组织理论、社会学理论和经济理论以及信息技术的结合方面寻求答案。
2.5.信息系统对社会和组织的影响
从该学科诞生伊始,人们就开始研究信息系统对社会福利、工作模式以至生活模式的影响。研究信息系统的成本、效益和风险对于组织中或组织以外的不同人员的不同影响,不同的信息系统对组织的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不同影响;考察信息系统对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对社会民主生活人的隐私和身份认同的影响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3.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议
3.1.坚持宽基础上的专才教育模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掌握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科学和其它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具有宽厚的基础,但不要求学生对各门学科知识都精通。同时该专业的学生应该精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方面应该是专才。
3.2.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才是经济的支柱,信息是经济的生命。"这是日本人的观念。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原因就在于充分利用和挖掘了国内外的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然而在我国,这种信念、观念和意识仅为一部分人的认识,不少人还处在朦胧状态。因此,强化信息意识,提高国民的整体信息意识便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图书、互联网等一切传播媒介,大力普及信息意识,增强人们的信息智能,提高人们认识信息、吸收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
3.3.加强教学改革,更新课程内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设立目的是为了解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与人们对信息利用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为社会培养以应用型为主的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而用户的需求和信息技术又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对于有关信息资源开发过程及原理方法的核心课程,应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由于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及学生因素又会使该专业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侧重,反映在教学上就是课程体系会呈现一定的变动性。
对于专业课,目前有许多信息管理方面的课程是新开设的,要加强对这部分课程的研究,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内容的交叉重复或遗漏。由于本专业是一个发展较快的学科,因此,要不断地将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有关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方面的新课题和学科发展中的新理论与新知识及时吸收到课程中来,从而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此外,要借鉴国外相关专业和学科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如美国、英国近年来在信息管理教育方面增设了许多有关信息技术、信息交流与人际交流以及市场营销方面的内容。有关现代化技术类课程,首先要让本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网络化知识,其次在基础课中充实新技术研究成果。同时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选课,范围包括基础物理、基础生物、基础化学、实用写作、外语,汉语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市场信息学、企业管理、社会信息系统管理等课程。
3.4.教师要有现代化教育思想,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教育思想现代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双翼,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实现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须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反之,为了引进和更好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大胆探索和改革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引进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3.5.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
我们可以采用按专业教育内涵、结合信息技术应用组织实验教学的模式,组建诸如知识信息组织、信息系统设计、信息分析模式、信息网络管理、计算机信息检索等专业实验室,一方面确保实验课程与教学配套,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对专业学生开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6.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知识更新
我们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一个缺乏优秀教师队伍的专业是不能生存和发展的。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要注重吸引其它院校有关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到学院来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国内和出国进修、青年教师攻读有关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研究生等方式,促进在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在校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保持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的活力,尤其要注意利用因特网加强同国内外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教育同行的交流,吸收信息研究新成果,以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研究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7.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开拓人才
从当前信息服务业的蓬勃兴起,就业市场的拓宽看:未来21世纪的发展前景,一方面,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普遍强烈;另一方面,信息产业就业市场上需要的不是传统的信息管理人员,而是既精通信息知识,又具有某些专门领域知识的"双料"专家,即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多面手,尤其是社会适应性强的开拓型信息管理人才。这一需求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赋予了教育机构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拓宽口径,强化基础,着力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
3.8.注重与国际接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的国际接轨主要是指:专业口径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手段,以及人才培养技术规范与体系方面的接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的国际接轨并不意味着从教育体制到教育内容改革中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而是要在专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中保持我国的特色,发挥我国的优势,确保有关教育与学术交流的渠道比较畅通,可以在新的环境中持续发挥其优势,以求与国际上本专业的教育同步发展。因此,正确处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教育体系和专业教育的国际接轨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目前情况和教育面向21世纪发展的需要,可以考虑在优化我国信息专业结构中实现宽口径的国际接轨,着重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国际化,以进一步完善专业教育体系。
4. 结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对的是迅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因此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没有操作经验可以借鉴,社会认知度不高的情况下,要做好人才的培养,必须在理论深度具有一定基础上,认识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旭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j].高教论坛,20xx,(02).
[2]黄俊民,顾浩。信息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xx,(04).
[3]杨风召,程超。电子商务人才定位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xx,(06).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篇五
1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
信息管理系统(MIS)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说,可以把它看做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其以计算机作为基本操作工具,涉及的学科主要包括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经济学、运筹学等,且其理论和方法正处于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状态。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信息进行更加全面、系统且准确的处理、存储和管理,以期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便捷,并进一步形成一个高效运作的集成化系统。
2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计算机通信技术主要以计算机为基础平台,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交流和后处理,相较于传统的书面、电话通信,特点突出,优势明显,经笔者总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适用范围广
传统的通信方式受传输形式和携带方式的限制,适用范围有限,而计算机通信技术形成方式多样,可在二值信号的基础上,完成对文章、图片、声音、影像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再现,适用于多种媒体形式,大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2.2传输效率高
二值信号使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传输速度大大提高,对模拟信号的传输由传统的每分钟1.8万个字符,提升大每分钟48万个字符,且光纤时代的到来,还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通信的传递速度。
2.3抗干扰能力强
计算机通信技术主要依靠二进制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处理和传输,相较于传统的通信技术,便于实现对各种干扰和噪声的清除,有效保证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
2.4安全性高
借助二进制的数据处理方式,计算机通信技术可轻易实现对传输数据的加密和解密,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保密效果,同时也保证了通信内容的完整性,极大的加强了安全效果。
3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工业、农业、商业及教育界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实现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借助其有效的数据传输能力,极大的保障了信息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处理的应用、在信息管理系统预测功能、计划功能、控制功能以及决策功能中的应用。无论是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哪一项功能,都必须依靠庞大的数据库作为基础,传统的通信技术无法同时兼备大容量信息和高效率数据,这时,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使用就显得尤为必要。对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对数据安全的有效保障可使计算机通信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人为工作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用于信息管理的人工劳动力,从而有利于创造出更大的社会经济财富。
4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早期的书信传递到电报传输、电话通信再到现在的计算机通信,人类通信技术不断进步,尽管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只有短短约半个世界的时间,但其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已形成较为完整和成熟的体系。放眼现代社会,光纤逐渐普及,人们的移动通信也迎来3G和4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智能家电、互联网云端的出现和普及都在为计算机通信技术提高良好的平台。笔者预测,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也会逐步朝着移动通信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其愈来愈小巧便捷,更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篇六
为了进一步完善超市信息管理系统,针对超市销售商品存在流动性的特点,本文研究分析了无线网络PDA技术,提出了一套基于PDA技术的超市信息管理系统。
1.超市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规划
1.1设计思想
超市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为避免员工之间的冒名顶替,身份识别应用指纹识别技术,采集员工的指纹信息,当处理出货、入货或盘点业务时,要验证员工的指纹信息。其次是设置和管理不同管理级别员工的权限,建立不同数据表,建立专门员工数据库。最后是无线网络技术采用数据实时传输,以保证管理层在终端实时掌握货物的出库、入库和盘点等业务情况。
1.2功能需求
在人员信息管理方面,该信息系统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每级管理部门的人员情况,以方便超市管理者决策者掌握人员构成情况。在库存信息管理方面,该信息系统能够如实反映超市商品的流通情况和超市资金的占用情况,保证超市不出现商品缺货问题,保证超市的资金和场地不会因为库存而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在销售信息管理方面,该信息系统及时提供超市商品的销售信息,给超市销售部门提供超
超市信息管理系统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 市的经营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各个商品销售的比例。在安全信息管理方面,该信息系统对不同人员的权限进行了设置,限定了各员工的职责范围,保证了商业机密,也防止了恶意网站的攻击。在辅助功能管理方面,该信息系统设置了比如商品不足情况预警功能,为决策者商品营销拓展提供了依据。
1.3网络规划
在超市信息管理系统中,应该在特定位置将系统核心DD服务器安放。在各个管理部门依据业务不同原则安放服务管理主机,且每个部门只能在权限之内操作。路由器要通过局域网与各终端连接。手持终端的作用是超市商品的盘点、商品的入库和出库。收款机主要用于销售收银。
1.4主要功能模块
超市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主要分为员工管理、商品销售管理、商品出库与入库管理、商品盘点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模块。所谓人员管理模块,是指对超市所有员工指纹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对各个员工的权限设置,以检验员工和业务处理时操作的合法性。所谓商品销售管理模块,是指超市信息系统中负责超市商品销售的模块,通过收款机实现销售数据与服务器的实时交换,通过PDA实现商品出库、入库和盘点工作。所谓商品出库与入库管理模块是指负责销售的部门与商品供应商之间的交易和超市现有商品和仓库库存商品之间的商品数据信息流通。所谓商品盘点管理模块,是指商品的库存或正在货架销售的商品数量的清点和核查,通过这一模块的盘点工作,可以计算出超市的存货情况,计算出诸如费用率、货损率、毛利率等经营指标,以便管理者和决策者科学管理商品库存。所谓安全管理模块,是指安全保护超市信息系统不被恶意网址破坏或非法访问。另外,此模块还添加了预警功能,商品买卖成功后,POS机能检查商品的库存,判断该商品是否该补充货源。
2.超市信息管理系统业务处理流程
在超市信息管理系统的终端处理业务之前,要指纹检测相关负责人的身份,通过检测后,方可分配相应的业务人员进行对应的业务处理。
2.1负责人指纹检测
如前文所述,只有最高操作权限的管理人员才能对管理终端进行操作。按照人员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和各类管理人员的权限,录入其信息,采集指纹,完善基本信息。要重点关注具有最高的权限系统管理人员。通过初步的权限设置,来限定各部门经理的权限,以便其处理本部门的超市相关业务。在该系统中,商品管理人员包括商品出库与入库人员、上货架与下货架人员、销售人员和相关的盘点人员。
2.2业务处理流程
相关人员通过指纹检测后,登录系统,进行业务处理。主要包括商品的出库与入库、商品的上架和下架、商品的盘点和商品的销售等。
3、超市信息管理系统业务功能的实现
3.1绑定IP地址
在首次连接PDA终端与网络时,要建立关于IP地址与MAC地址信息档案,将信息记录在网络管理员的数据库中,要一直对用户执行严格的监管与登记制度,以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和恶意网站的访问。
3.2实现数据库接口
从前文该系统各个模块的叙述中可知,要有效地进行人员管理模块中管理人员的身份检测,正确记录各种商品的流动状态。处理业务时,主要是对数据库的各种访问,因此,只要直接应用编辑好的公共类接口,就可以保证所有的模块在对数据库的正常操作。既简化了程序,也便于系统维护。同时,每个操作人员在访问数据库终端时,自身生成一条操作的信息访问记录,如果系统出现异常,则可以日后查看。
3.3实现PDA终端
不同的操作人员,其业务权限和业务内容也不一样,在PDA终端采用B/S结构的模式,这种模式为每个终端显示所对应的内容。此外,业务人员通过指纹检测后,系统随机自动生成一个密码,只有在PDA终端输入这一随机密码才能进行业务处理。
4、超市信息管理系统环境
要保证超市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硬件上必须保证的设备是服务器主机、指纹仪、无线路由器、PDA和摄像头等设备。软件服务器端采用是WindowsXP操作系统,使用Oricle9i数据库,客户端主机可以为XP操作系统,对于PDA使用WindowsMobile6.0.
该系统既不使用纸质介质,同时却实现了预警功能,绑定了无线PDA与MAC地址,既方便了业务人员处理业务,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系统的安全性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盛春玲,郝树虹等。超市管理系统设计[J]。硅谷,20xx(3)
[2]谭家玉。超市信息化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商业研究,20xx(4)
[3]张洁。小型超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xx,26(6)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篇七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医院广泛应用的一种管理工具,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成为推动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部分。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信息内容的完整性与时效性,才能够推动医院的平稳发展。
1.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维护及更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应用范围广泛。各个医院也开始种医疗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高了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信息技术的更新促使信息管理系统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这就要求日常工作中做好维护管理,保障管理系统的平稳运行,才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通过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管理软件等技术的支持,对医院信息、日常工作、临床医疗、医院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可导致医院出现经济损失。这些都充分证实了信息管理系统维护与更新的重要性。
2.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维护和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
我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进行原材料加工时,没有注重系统维护和更新,管理理念陈旧,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使得系统运行效率受到影响,也使得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发展受到制约。部分管理者将医院管理重点放在医疗服务和经济效益中,导致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及更新管理工作受到影响[1]。有些管理者是管理专业毕业,缺乏信息管理系统维护与更新知识,且对信息管理系统不太了解,因此,无法参与信息管理系统维护和更新管理中,无法提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存在丢失、过时等问题。部分管理者认为维护管理是不重要的,导致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
2.2 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
部分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喜欢主动更新,处于被动管理状态,缺乏主动性。而在实际管理中,缺乏积极参与信息更新的工作人员,使得管理人员无法认识到信息更新的重要性,也导致缺乏维护管理人才,无法有效开展维护管理活动。部分管理人员在维护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尤其是系统应用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限制较为显著,仍旧采取传统的维护和更新管理模式,这导致我国与欧美国家之间在科技应用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使得我国信息管理系统管理无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2]。
3.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维护与更新的改进措施
3.1 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
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维护与更新管理制度,并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并不断提升部门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的质量[3]。对相关部门进行考核时,需要结合部门结构以及管理人员专业能力,采用专业化的技术对部门整体情况进行评价,及时指出部门存在的问题并强化管理,从而提升系统管理质量。
3.2 更新管理理念
如何提升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首先需要做好维护工作,考量系统运行的效果首先需要看维护工作是否合格。因此,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效率与维护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较大的联系,而这一联系的关键还是在信息管理系统是否出现故障。若医院以运行效率为标准、以市场应用为导向,并结合医院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管理理念,从而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管理的作用,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为维护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4]。
3.3 加强维护和更新管理力度
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与更新不但是为了保障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同时也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从而为社会提供稳定的医疗服务。为了做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监控,提高系统管理水平。首先需要在维护和更新管理中实时分层管理制度,将系统维护和更新管理与设计目标管理相分离,从而使管理的目的更加清晰和明确。然后,将分解后的各个模块进行实时监控,根据不同的层次制定不用技术要求,并结合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经验,将两者统筹管理,根据结果制定完整的维护管理方法[5]。
3.4 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复杂,且对维护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重视维护管理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现有维护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大优秀维护管理人员的引进。加强维护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加强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有助于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管理的工作效率;或通过将管理方法创新与奖金挂钩,能够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
结束语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维护与更新对于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做好相关的管理措施,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从而减小系统故障的发生率,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篇八
摘 要:
目前,学校规模扩大,工作繁杂、资料众多,开发一套适合大众的、兼容性好的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学生信息是学校非常重要的一项数据资源,但其包含的数据量大,涉及的人员面广,而且需要及时更新,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既不易于规范化,管理效率也不高,所以利用计算机实现对学生信息管理成为必然的趋势。开发SIMS不仅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而且也加快了查询速度、加强了管理。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使用SQL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使其拥有较大的数据容量和快速的运行机制。而对于后者使用JSP作为开发工具要求应用程序设置用户权限管理,完成信息录入、信息查询、信息修改、信息删除等功能。整个系统在Tomcat5.5服务器上运行,针对不同的用户完成不同的功能。
关键词: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JSP;数据库;信息查询;信息更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教育机构也越来越庞大和复杂。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让工作人员感到头疼,无法及时地更新数据信息,无法获得最快最新的信息,查询效率低下,工作效率下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也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功能模块齐全,用户使用简单。因此,开发这样一套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
因此,我们决定利用自己较熟悉的JSP编程,利用SQLServer20xx作后台数据库管理。本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对学校学生信息管理处的学生基本信息和详细信息的管理、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竞赛时操行分奖励分的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和用户信息管理,同时实现对学生信息进行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等功能。
一、总体设计概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管理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模块。根据其目前的机构设置,主要有六个模块,分别是学生的基本信息、操行信息、奖励信息、专业成绩、综合测评及用户信息管理模块。本系统管理员拥有完全的权限管理系统,实现对这些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而学生用户只拥有查询、浏览等操作。
(一)学生基本信息管理
为每位在校学生就其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专业、班级、照片、政治面貌、联系电话、联系地址备案,以同一年入学的学生为单位,部分资料来源于入学档案。并对其信息进行相应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操作。
(二)学生操行信息管理
每周定时公布学生近期的早检、查房、查课、卫生、院系表扬、院系批评情况,并对情况恶劣的学生的给予警告,给予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每月统计总体情况,就每班做一张详细表,其内容包括学生学号、姓名、通报批评和通报表扬等。
(三)学生奖励信息管理
统计每位学生参加省级、院级、系级的各种比赛,依照学生手册,及时为学生加上相应的奖励分。至于青年志愿者、拾金不昧者等需加奖励分的,由学工部老师出示证明,并加以公章,然后加其奖励分。
(四)学生专业成绩管理
针对每学期的期末考试,管理员对每个学生的各门成绩进行登记、汇总和上传。该管理完成学生对成绩的查询、浏览、打印等功能,管理员对成绩的各种操作功能。
(五)学生综合测评管理
每学期,依据学生专业成绩、操行成绩、奖励成绩,计算出学生综合测评,并对学生进行排名操作。
(六)用户信息管理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用户的各种权限管理工作,包括登记新用户、老用户找回信息、修改用户密码、修改用户注册信息、删除用户账号等功能,从而方便于用户的管理。
二、系统模块功能概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了对学生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系统功能描述为:
(一)登陆功能
系统需要一定的安全性,如果谁都能随便登陆系统的话,系统面临的数据将非常的危险,且有可能会受到蓄意破坏者的攻击。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用户必须拥有密码才能登陆到本系统里面。不同的用户其权限也不一样。就想现在网络流行的一种聊天工具一样,分会员和非会员一样,不同的用户享受不同的服务而且权限也不一样,在该系统中把用户权限分成管理员和学生。
(二)输入功能
为管理员提供对所有信息的输入功能,便于更好的维护系统。
(三)查询功能
为所有用户提供查询的功能,可查询允许范围内的所有信息。
(四)维护功能
为学生提供查询,管理员提供对所有信息的修改、删除等功能。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篇九
摘要:种子检验工作任务重、数据量大,检验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越来越成为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而手工处理大量的检验信息、检验数据,会导致效率低下、出错概率高。基于此,笔者设计开发了种子检验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信息录入速度快、数据自动计算修约、表单自动生成等功能,实现了检验工作全过程计算机自动处理。主要介绍了该系统设计开发过程和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关键词:种子检验;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应用
种子质量检验是控制种子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种子质量监管、保障生产用种安全、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每年各级种子检验机构承担的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任务重、数据量大、出错率高,因此越来越多的种子检验机构开始尝试应用种子检验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种子检验业务和检验数据的管理。
1软件开发历程
笔者从事种子检验工作20多年,从20xx年开始担任检验机构技术负责人,为提高种子检验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20xx年以Excel为平台研发出种子检验应用程序,经多年应用、修改和不断完善,应用效果良好,率先在河北省内实现种子检验业务全过程计算机自动化处理。该应用程序在20xx年种子检验机构考核中,得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种子检验处、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和省站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受此鼓舞,于20xx年下半年与秦皇岛市易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种子检验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在原有Excel应用程序的框架下,设计制作了农作物种子检验信息管理系统1.0版应用软件。目前该软件已测试完毕,进入试用阶段。
2系统结构设计
该系统以种子检验工作流程为主线,模拟种子检验工作全过程,设置系统管理、样品扦收、样品管理、样品检验和结果报告5个功能模块,按照种子检验相关标准,系统预置作物种类、种子类别、种子批最大/小重量、检验方法、容许误差、质量指标等内容,用户通过系统初始化设置检验机构(用户)信息、检验人员信息、检验设备信息等内容,就能实现样品信息采集、样品编号、检验委托合同签订、样品登记、生产商确认、样品流转、检验信息录入、数据计算修约、检验报告生成等全过程的计算机自动处理。
3系统功能模块
3.1系统管理模块
主要提供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管理等,通过该模块进行用户信息录入及修改、系统管理员设置、分配访问权限、数据备份、数据还原等。
3.2样品扦收模块
根据检验任务特点,设置监督检验(扦样、送样)、委托检验(扦样、送样)4个子模块,主要完成样品信息录入、委托检验合同签订和扦样单/样品接收单等表单打印功能,其中在监督检验(送样)模块,还设计了数据导入功能,方便批量导入样品信息。3.3样品管理模块主要完成检验样品登记、生产商确认、检验任务下达、样品制备、备份样品管理等,生成打印样品登记表、生产商确认函、检验任务通知单、到期样品处理单等表单。
3.4样品检验模块
设置水分测定、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真实性和纯度田间种植鉴定4个主要检测参数,每项检测参数有独立的流程控制,按照各自的作业程序完成检验信息录入、数据自动计算与修约、误差处理、超差提示、数据审核和原始记录打印等。
3.5结果报告模块
由样品信息和原始记录信息自动生成检验报告信息,并对报告进行自动编号,生成打印检验结果通知单、临时结果报告单、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发放登记表、检验结果汇总表等表单。
4系统特点
4.1可拓展性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拓展性强,在不改变软件系统和硬件的前提下,拓展了功能模块、检测参数。
4.2易用性
系统模拟种子检验业务工作流程,功能模块分区清晰、界面简洁、操作方便,只要有一般计算机操作知识的检验人员,简单了解后就能熟练掌握和使用。
4.3便捷性
系统在数据录入窗口提供很多实用的选择按钮,提前预设相关信息,就可用下拉菜单进行快速填充,使数据录入更便捷、智能,大大提高了信息录入的速度和效率。
4.4智能化
系统可自动进行数据计算、修约,自动生成检验结论、备注信息,数据一次性录入就可直接打印各类表单,同时系统还具有自动编号功能,可自动生成样品扦样单、样品接收单、委托书、检验报告等唯一性编号。
4.5安全性
系统通过权限管理设置访问权限、登录用户权限,保证检验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系统退出时自动备份数据,防止数据信息误删后丢失。
5试用效果
系统试用期间运行稳定,各模块间衔接顺畅,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该系统可单机操作,通过网络(服务器)可进行多人、多机、多任务协作,在不联网的情况下,也可实现多人、多组、多机同时进行现场扦样工作,不仅能满足种子质量监督抽查中大批量扦样工作需求,还适用于由多家机构共同承担的监督抽查工作的需要。
6开发经验和建议
种子检验、软件开发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软件开发时,软件制作人员要了解种子检验业务,参与开发的软件使用人员要具有丰富的种子检验及业务管理工作经验,熟悉种子检验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软件制作过程中需要双方通力合作,共同构想、设计,实时交流、沟通,要经过反复测试,不断完善。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多家机构开发了种子检验管理系统软件,由于各家机构在软件开发时都是结合自身的种子检验工作需要而开发的软件平台,因此难以大范围推广,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在软件设计开发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如品种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项目,涉及变异株(非典型株)、杂株、异品种、本作物总株数、鉴定株数等多种术语,小区种植是否设置重复,最终结果、容许误差如何计算,这些问题在《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及实施指南、《农作物种子检验员考核学习读本》等主要检验指导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各省制定的纯度鉴定地方标准也不统一,给软件设计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因此笔者建议,从国家层面组织开发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种子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平台,并在全国各级种子检验机构中推广应用,真正实现国内种子检验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王成顺 袁刚 单位:秦皇岛市种子管理总站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篇十
摘要:本论文分析了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根据常用的教务管理系统功能划分多个模块,并分别介绍了教务管理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xx)10-0014-02
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教务管理系统层出不穷,但是真正满足自己院校需求的并不多。怎样使教务管理系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务管理的实际需求,设计合理功能模块实现现代教学管理科学化,是作为一个教务管理系统维护和使用者需思考的问题,也是选择该课题的动机所在。
系统开发前期,需进行功能模块设计。
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所涉及的环节众多,信息量大,责任性强。因此,根据实际需求,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分为系统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师管理和教务计划管理。
一、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是系统管理员进行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的有效手段,是用于维护教务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数据库,主要包括“用户账户管理”和“系统维护”等内容。具体功能:对用户的操作权限进行分配;对用户的注册信息进行管理,保证这个系统基本数据内容的一致性;对系统各项控制参数进行设置,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查看、维护系统日志;对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还原。
二、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是针对学生基本信息的管理,是整个教务信息的基础信息之一。在校学生的学籍管理包括:
1、新生管理。新生报到前,系统管理员要根据招生办招生情况,将新生的信息导入到新生数据库中,并进行以下处理:①综合考虑新生所报专业、高考分数、考生来源、性别因素,对新生进行合理的分班;②根据新生所属院系、专业、班级等因素,系统对报到的学生指定一个学号。新生报到时,做好新生的注册,并做好新生报到情况的统计。新生报到后,教务管理员要完成学生招生信息的导入工作,包括学生姓名、性别、民族、生日、出生地、政治面貌、所在系部、专业、班级、学制、身份证号、照片、个人特长、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最后,新生的基本信息经过录入、更正、确认后,就可将其导入到学籍库中,成为本校的正式学生。
2、学籍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的相关数据可以批量导入到学籍库中,所需学生信息的相关数据也可从学籍库中导出;实现对各个学生学籍信息包括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班级、民族、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照片等内容进行录入、删除、修改等;支持批量修改部分学籍信息,包括班级、政治面貌、是否有学籍、入学日期、毕业日期等。
3、学籍异动。实现学生学籍异动管理,如休学、复学、退学、留级、学业警示等。
4、奖惩管理。实现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获奖或违纪等的录入。
5、毕业管理。学生毕业相关工作包括:①设置毕业规定:修满毕业规定的课程数目、毕业学分,完成毕业设计及答辩工作,达到毕业要求的计算机、外语及职业技能水平;有记过、处分、警告等记录的,记录次数多于一定数目的,酌情推迟毕业时间;未出现欠学费现象。②判断毕业生毕业情况:根据设定好的毕业规定,系统智能地判断毕业生能否顺利毕业或提前毕业。③统计毕业生情况:为每届毕业学生建好毕业存档库,由班级辅导员将毕业生的学生成绩单、实习鉴定表、毕业论文、计算机等级证书、外语水平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相关证书进行电子归档。在学生毕业后的一年中,做好毕业学生跟踪调查,统计毕业生就业率。
三、成绩管理
成绩管理则是学生在校区间学习成果的反映,是教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数据之一,也是评价审核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教师在网上录入必修课、选修课成绩,教务处录入英语四级、英语六级,系统生成成绩单(学期各学科成绩统计、学生学分绩点计算),查询学生成绩等。其中,教师具有录入所教学生成绩和查询所教学生成绩的权限。教务管理人员具有修改教师录入成绩错误的权限。学生具有查询自己成绩的权限。
四、教师管理
教师管理是对全校任课老师信息的管理,包括以下功能:
1、教师基本信息管理。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教师编号、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所在院系、学历、学位、职称、职务、个人简历、照片等内容。一般由教师本人录入,教务管理人员和学生可进行查询。
2、教师任课信息管理。教师任课信息包括教师姓名、任课专业、任课班级、所授课程、课程性质、所用教材、上课周时数、总时数、课程学分数等。一般由教务管理人员制定教学计划时进行录入,教师和学生可进行查询。
3、教师变更信息管理。教师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信息的变动,如岗位调动、外出进修、退休等。变更的主要内容有变更原因、变更时间、变更去向等。一般由教务管理人员对变更信息进行录入、删除和修改。
4、评教管理。评教是指学生、同行、专家对教师每学期所授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的评价,以利于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对老师的评教一般在学期末通过本系统进行,学生拥有对自己任课老师进行评估和查看评估结果的权限。同行评教,包括教师互评、院系领导对教师进行评估。同系教师进行评教后,拥有查看学生对自己评教结果、本系教师对自己评教结果的权限。院系领导拥有查看学生对自己的评教结果、本院系普通教师互评结果及自己对院系所有教师评教的权限。专家定期对教师进行评教,通过日常听课、抽查教学记录等手段,期末通过填表来进行来给出评教结果。专家只拥有查看专家对教师评教结果的权限。教务管理员对不同用户的评教结果进行汇总,计算被评估对象的最终评教分数。
五、教务计划管理
教务计划管理是用来设置学校各年段各专业所要修的课程,作为学生选课和毕业审查的依据,由教务管理人员制定,录入。选课管理是指教务管理人员按照教学计划制定各专业学生所需修的课程,包括必须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每个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是学生在规定的指导原则内可自由选择的课程。学校教务处确定各专业各年级的必修课课程表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课程表,在空余时间选择选修课,学生选课完毕后,教务处将记录学生的选课情况,并把学生名单提交给任课教师。排课管理是由教务管理人员根据教学计划、任课教师、学生选课信息、教室资源、时间安排等因素,按照一定的排课原则和算法进行的课程安排。“排课选课管理”功能模块用于根据教学计划、教室资源、教师资源等,制定每学期的课程表。一般的排课系统操作流程如下:
1、系统配置:按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期的课程设置,定义本学年学期所开课程,并定义系统使用算法、上课地点类型以及生成教学任务书过程中的录入、截止状态。
2、基本信息收集:教室信息,上课时间。
3、录入开课任务书:由各开课院系录入开课任务书的信息。
4、预排课:由排课系统根据教学任务书定义课程信息进行自动排课。
5、手工排课:由排课的教务管理人员处理出现的特殊冲突情况。
6、排课结果调整:根据实际上课情况,考虑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对需要调整的排课结果进行修改。
考务管理是由教务管理人员根据课表进行各学期的期末考试、补考的日程、考场、监考教师的安排,根据设定条件和学生成绩统计生成补考名单,实现导出、打印功能。
高校教务管理的自动化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化,高校管理愈来愈灵活,对教务管理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也将为满足这些要求提供可能。但由于能力和水平有限,本系统在开发及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发现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郭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2]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10篇《信息管理系统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