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教材解读【优秀3篇】
《祁黄羊》这是一篇根据《左传》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众鼎号为您精心收集了3篇《《祁黄羊》教材解读》,如果能帮助到您,众鼎号将不胜荣幸。
《祁黄羊》教材解读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词。
2.能根据人物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
3.能根据课文顺序,有条理地概述课文。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5.学习课文对话写法,联系课文情境写一段人物对话。
品析:目标1为工具性目标,指向识字写字,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目标;目标2指向“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的形式是依据文本表达的特点定,这一目标为朗读训练;目标3指向“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把握”、“复述”的条件是根据课文的顺序,训练的方法是概述;目标4指向“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目标5指向写的实践,这个训练一定不能脱离文本的环境,要做到语言运用与文本内容的完美结合。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词语,了解事件
教师逐步出示三组词语:1.中军尉 职责重大 兴亡 安危 2.推举举荐 郑重 慎重 合适人选 担次重任 3.祁黄羊 晋悼公 解狐 祁午
教师引导学生逐组朗读:1.读后引导学生说话,谁能连起来说几句话?2.点拨:推荐和举荐是近义词;郑重和慎重意思不同,郑重是严肃认真,而慎重是谨慎小心。3.联系课文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以此了解事件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品析:(1)此板块训练点:主训练点为课文重点词语,辅训练点为说话训练;(2)重点词语将近义词作为教学重点;(3)词语组块出现,为复述提供了支架(4)此板块按照阅读教学的层次看,属于低级层次——认知性阅读。
板块二:读课文,概述课文
这四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人物的对话。
学生自由读完课文后,教师指名读课文8、11、12自然段。
概述课文。
品析:(1)训练点为概述能力训练,概述及时概括能力,又是表达能力;(2)此板块为阅读教学的认知性阅读层次。
板块三:读对话,角色体验
这篇课文人物对话很多,要读好人物对话,老师介绍几条经验:
要注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也就是要注意提示语。比如第四自然段,祁黄羊说话时候是想了想,郑重地说。读得时候要严肃认真。谁来读?又比如,第五自然段,晋悼公深感意外,要读出疑惑的语气,谁来读?第9、10、12自然段照此练习。
没有提示语的,可以揣摩人物心理,把自己当做这个人物,就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内心,就能读好了。我们还可以根据相关的标点来理解朗读。学生可以结合老师的提示做练习,而后进行角色朗读练习,即两个同学一组练习。教师可以指名朗读,引导其他同学点评。
品析:(1)此板块训练点为朗读;(2)朗读训练的载体为角色朗读;(3)朗读需要指导,训练需要指导。指导的点为抓提示语,先进行“点“的指导,然后推广到所有对话;(4)角色朗读要有层次感,首先要有”点“的指导,然后在”点“上抓落实,接着自由练习,同桌练习,同桌展示,学生评价。这样的朗读有方法,有层次,有实效。
板块四:读段落,理解句义。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学生自己朗读第十一自然段,,然后说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祁黄羊的两次举荐谈谈他一心为了国家的兴旺和安危。
板块五:创设情境,学习写对话
据说,解狐在听到祁黄羊举荐他的时候,与晋悼公的使者也说了这样的话。请你想像一下,解狐与使者的对话,写一段人物对话。其中解狐有一句是这样的:“祁黄羊真是一个……,我不如他啊!”
学生写对话,然后交流
品析:(1)课堂需要有“动笔“的练习;(2)写的训练要结合课文情境;(3)写的训练要整合语言文字运用(对话的迁移运用)和文本内容和情感的体验;(4)写话需要教师提供支架帮助(“祁黄羊真是一个……,我不如他啊!”);(5)写完后要有展示和反馈点评。
总评:
(1)教学设计的理念要直接对应课标的相关理念,主要是语文课程的特点,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年段教学的目标。
(2) 教学设计的特色要依据文本的表达特点,提炼文本的教学价值。
(3)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依据年段目标的要求和课后习题的要求。
(4) 教学板块的确定要建立在对文本整合、提炼的基础上。
(5) 板块需要以训练为中心,训练有主训练点和辅助训练点。
(6) 板块需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来展开。
(7) 板块内部要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活动充分,反馈及时。
(8) 板块外部要呈现逐步推进的态势。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该是返璞归真,将教学的重心真正落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文本中的有教学价值的因素,设计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尤其是概括、复述、仿写等基本能力,实现有效的教学。
品析:设计理念的依据:(1)语文课程性质决定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运用包括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2)语文课程的目的决定的。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基本内涵包括: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概括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核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发言、读书、写字等);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
设计特色
充分发掘教材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价值,创设朴实有效的语文实践能力,切实锻炼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
品析:设计特色的依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的。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同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薛老师设计的仿写练习就是基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统一的训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也主要是语文实践。
《祁黄羊》教材解读 篇二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3
《祁黄羊》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卡片、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主要板书计划:
3 祁黄羊
因病辞职
两度荐贤 出以公心、正直无私
举荐受赏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1 抄写词语;
2 组词;
3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4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5 按原文填空;
6 听写词语。
课外:阅读一段话,并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3、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课题。
1.简介祁黄羊,板书课题:祁黄羊。
2.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画出词语,理解意思;
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卡片正音。
“适、召、慎”是翘舌音;
“晋、选、荐、慎”是前鼻音。
②分自然段指名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
①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②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两次)
从哪儿写到哪儿?
指名朗读。
③他第一次举荐谁?(解狐)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
指名男生读。
理解词语:人选、兴亡、举荐、合适。
④他第二次举荐谁?(祁午)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8-11自然段)
指名女生读。
理解词语:召、慎重、避。
⑤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第3-7自然段):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举荐受赏。
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自学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们的间架结构。
2.讨论生字的写法。
“祁、尉、慎”为左右结构。
“选、适、避”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2、指导复述。
一、复习。
1.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
结合理解词语:几个大国、征伐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板书:因病辞职。
4.练习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出示句子: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2.齐读句子。
3.学生质疑,师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
四、学习第二段。
1.自读课文,思考:“外举不避仇”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内举不避亲”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2.指名口述。
3.理解“外举不避仇”。
①引读体会悼公与祁黄羊的第一次对话。
从悼公的话中,体会悼公对祁黄羊的重用及高度的信任。
从祁黄羊的“想一想、郑重”中体会祁黄羊的举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②导读第二次对话。
读好反问句、疑问句。
体会祁黄羊的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的高尚品德。
③指导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4.理解“内举不避亲”。
①自读第8-11自然段,你体会到什么?
②讨论交流。
从“只有”、“想了想、郑重”中体会祁黄羊举荐自己的儿子是无奈而又慎重的决定。
从悼公的惊讶神态和反问中,体会祁黄羊的举荐是出人意料的。
读好祁黄羊的话,理解祁黄羊举荐儿子的原因。
③指导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5.即兴表演祁黄羊两次举荐人选的情况(课件出示画面)。
①自读第二段,记住有关内容。
②分组分配角色表演。
③指名两组当众表演评议。
6.小结:
①你觉得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再读末节。
五、指导复述。
1.回忆课文各段大意。
2.同桌互相复述。
3.指名复述、评议。
六、作业。
1.画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晋国(jin jing )落下了毛病(lao luo )
统帅(shuai suai )兴亡(xing xing )
解狐(xie jie )慎重(sheng shen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慎重
才能重任
3.按课文内容填空。
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祁黄羊举荐了解狐和祁午,从此可以看出,祁黄羊做事确实是出以,为着想。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祁黄羊》教材解读 篇三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讨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明确目标:(见教师目标)
3、效果预期:大家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见学习任务)
1、任务呈现:细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祁黄羊是什么样的人?
2、自主学习:学生默读第一段;轻声读二、三段。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1)默读第一段,讲解时代背景。
①理解词语。几个大国:如秦国(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晋国、鲁国(今山东)等。
征伐:讨伐挑起战争,攻打别国。
②讨论:举荐人选是由什么事情引起的? (祁黄羊辞职)
(2)各自轻声读第二、三段。
①揭示句子:“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a.提问:“外举不避仇”是什么意思?
(推荐外边的人不避开仇敌)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口述)
b.“内举不避亲”是什么意思?
(推荐家里的人不避开亲属)
这又指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c.什么叫“出以公心”?
(从国家的、公众的利益考虑)
②即兴表演祁黄羊两次举荐人选的情况。
a.朗读课文,记住有关内容。
b.分配角色:祁黄羊、晋悼公、使者。
c.充实下述内容: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孤。没想到解“…去世了。悼工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个能接替他的人。
d.当众表演(两组),表演后评议。
⑶你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
(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画出有关语句,讨论所画内容,指名朗读有关语句,要求有感情。
任务二(见学习任务)
1、任务呈现: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祁黄羊两次荐贤,要说得详细。
2、自主学习
回忆课文各段大意。同桌互说,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同座互相检查复述情况。 指名当众复述、评议。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叙写了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尉祁黄羊,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计私家恩怨,不避个人亲仇),即(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两度为国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
你知道下列成语的主人公吗?
例:三顾茅庐(刘备)
卧薪尝胆(勾践) 破釜沉舟(项羽)
精忠报国(岳飞 ) 凿壁偷光(匡衡)
负荆请罪(廉颇) 完璧归赵(蔺相如)
乐不思蜀(刘蝉) 入木三分(王羲之)
指鹿为马(赵高)
2、结果反馈:
(1)同桌互查。
(2)读范文。
3、反思导结:
(1)修改。
(2)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3)教师小结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3篇《《祁黄羊》教材解读》,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