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精编教案优秀5篇

众鼎号分享 707

众鼎号 分享

 

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精编教案(篇1)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升国旗庄严隆重的气氛,激发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升旗仪式时的庄严隆重。

教学过程:

一、以旗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国旗,让学生说说国旗的特点。

2、导语: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自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后,这鲜艳的旗帜就永远飘扬在祖国大地上。每天早上,在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都会和太阳一同升起。

二、声像引路,自主识字

1、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谈感受,说说看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或请教别人,把课文读通顺。

4、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拼读。

5、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字音。

6、指名读生字词,检查字音。

7、着重指导读准前鼻音:旦、班;后鼻音:京、令;多音字:曲。

8、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读文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谈谈自己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集体讨论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如。

人山人海,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场面。

礼服、绶带,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加以理解。

擎着、持枪礼、举手礼、注目礼,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演一演,加深理解。

3、导入:你从哪些词语、句子可以体会到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

(1)自由读课文,找出体现升旗仪式庄严隆重的词语、句子。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3)全班交流(学生说到哪里,教师相机点拨),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①体会“人山人海”。播放“人山人海”场面录像,指导学生朗读时要重读这个词,体会庄严隆重。

②体会描写国旗班战士的服装、动作的词、句子,通过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句来体会文章庄严的情感。

a.请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

b.自由读、自荐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些词,体会庄严的情境。

c.演一演,让学生分小组演一演,加深体会。

③描写人们观看升旗仪式行礼的句子。

出示补充题:国旗护卫队员行,军人和少先队员行,群众。让学生说一说,读一读,演一演,体会人们对国旗的崇敬与热爱。

4、再次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看着画面,老师引读,学生补充,合作朗诵课文。感受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

5、看画面,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让学生谈谈此时此刻的感受。

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精编教案(篇2)

《闪光的金子》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

3、学习徐虎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二、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和新词;用“已经”造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为人民服务的好人。

三、教学难点: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字词句中理解徐虎总是这样一心想着别人,利用休息时间为千家万户服务。

四、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课题的意思;学习生字:修谈供凡及。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2“闪光的金子”

学生齐读课题

2、质疑:课文的题目是?(学生齐读),难道课文真的向我们介绍那些会发光的金子吗?课文中“闪光的金子”指什么?自己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并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

(1)出示新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

(3)齐读课文

(4)讨论:“闪光的金子”在课文中出现几次?

A出示: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

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上海的居民誉为“闪光的金子”。

人们感激徐虎,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指名读、齐读

B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的题目的?

C在这里题目上加上双引号,表示课文不是真的写金子。其实是写徐虎,写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D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闪光的金子”,这叫首尾呼应。同学们在写话的时候,也可以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来写。

四、书写生字:修谈供凡及

1、读生字

2、师范生字

3、学生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课文的字词句来理解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的人。学习徐虎他利用自己的擅长为人民服务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书空默写生字修谈供凡及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闪光的金子”指?(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

3、徐虎到底是谁,他是怎样一个人?

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话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

1、相机学习第一段

(1)出示:

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上海的居民誉为“闪光的金子”。

指名读

理解:普通水电修理工

徐虎他特别擅长于修理水电。只要水电出现故障,他都能修理。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上海的居民为什么把这样高的荣誉送给徐虎呢?

请读一读下面的文章,

2、相机学习第二、三段

(1)交流:徐虎怎样做的?

(2)理解:

“特约、故障、提供”

(3)自从那以后,徐虎就——

出示: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

(4)读了这一段,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徐虎的确是“闪光的金子”?

(5)交流:

圈出“每天、总是、挨家挨户”。

3、学习第四、五段

(1)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就写了他为居民服务的情景。

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3)找出徐虎一心想着别人的词语、句子。

交流后,齐读。

(4)小结:(引读)许多年来,徐虎就是这样————。他利用————走遍————,给大家带来了————。人们感激徐虎,都说——————————。

(5)齐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

读完课文,请你再来说说徐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你应该向徐虎学习写什么呢?

第三课时

学习生字:具按劝便;用“已经”造句;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课堂练习

1、出示:

天已经黑了。

我已经是一名少先队员了。

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已经是夜晚10点多钟了。

2、指名读句子

3、先口头造句,再写下来。

4、教师个别指导。

二、学习生字:具按劝便

1、抽生字,识记生字(书空默写)

2、师范写字

3、学生完成习字册

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精编教案(篇3)

《乡下孩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

3、为自己作为一名乡下孩子而感到骄傲。培养孩子热爱农村,将来建设新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乡下孩子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老师给大家留了一点作业,这节课,老师要看看大家完成得怎样,你们一定会让老师大吃一惊的。

二、精读课文

(一)读、悟课文第一小节

1、师读第一小节,让学生边听边回忆自己躺在妈妈怀里,趴在爸爸背上那种幸福的时刻。

2、大家听完课文后,一定想把你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快说出来吧!

3、指导朗读,读出父母与孩子之间互敬互爱的感情。

(二)读、悟第二小节

过渡:孩子,你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大家的生活经历又各不相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书中描写的乡下孩子的生活情境。

1、学生边读边观察插图,结合自己所知道的想象:怎样捉蝴蝶,会编个什么样的故事?会吹支什么样的曲子?

2、小组练说,指名说。

3、乡下孩子的生活如此快乐,那么怎样朗读呢?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

(三)读、悟第三小节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小节。

2、交流汇报,师生评价。

(四)读、悟第四小节

过渡:读了前面的三个小节,你有什么感觉?课文中一样吗?赶快去读一读。

1、学生自读课文第四小节,感知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

2、思考:乡下孩子为何如此快乐?(充足的阳光,开阔的空间,多彩的生活,父母的呵护)

三、知识的延伸(成果的展示)

过渡:同学们,我们是乡下孩子,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会做什么呢?

1、学生把自己经历过的和从父母那里到的告诉大家

①采野花②钓鱼③捉螃蟹④拾稻穗

⑤割草⑥去草地打滚⑦捉蚱蜢⑧去树林中捉迷藏

2、那你们能依照书中的样子,说一说这些事吗?

3、学生大胆地、创新地进行说话练习。

例如:采一束野花编织一个美丽的花环,妆扮了美丽的房间,送给爱我的老师,送给爱我的老奶奶。

捉一只螃蟹,急坏了调皮的小弟弟,吓坏了我的奶奶。

拾一篮稻穗,逗乐了我的妈妈,乐坏了我家的小公鸡。

4、教师及时评价学生。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乡村山清水秀,乐趣无穷,你们爱它吗?那你们快快行动起来,学好知识,把我们的乡村建设得比城市更美。

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精编教案(篇4)

《晚上的“太阳”》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复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朗读 (2)了解这句话是谁说的

2、介绍“爱迪生”,教师适时介绍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在爱迪生小时候,母亲就教育他要爱祖国、爱人类。

有一天,他的妈妈生病了,情况危急急需要做手术,可是却遇到了一个难题。是什么难题呢?

3、揭示课题:晚上的“太阳”

(1)读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奇怪吗?说说自己奇怪的原因

(2)引导学生发现“太阳”的引号,说明这不是真正的太阳,那又是什么呢?

二、学习课文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剪辑跳过)

(二)整体交流

1、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用镜子反射出的“油灯”的光)

2、这晚上的“太阳”解决了妈妈手术中的大难题,所以医生说:“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妈妈!”

(1)“你”指的是谁?

(2)设疑:为什么说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呢?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妈妈得的是什么病?(急性阑尾炎)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教师介绍“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在现在看来是比较常见的,只要及时医治一般问题不大。但在100多年前,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很多人因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而死亡,所以当时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4、那你觉得,这个夜晚对爱迪生一家人来说,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5、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引读:在这样一个夜晚,妈妈急需要做手术,可是当时还没有电灯,油灯——,用它照明做手术——。

2、面对着痛苦呻吟着的妈妈,医生、爱迪生、爸爸各有什么表现?学生默读课文的相关内容。(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

(1)面对正痛苦呻吟的妈妈,医生犹豫了。

理解“犹豫”:说说医生犹豫的是什么。

(2)面对正痛苦呻吟的妈妈,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

爸爸一边搓着手,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______________”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理解“无可奈何”。

(3)面对着正痛苦呻吟的妈妈,爱迪生心里急吗?从哪里看出来?(站在一旁焦急地看着妈妈,连手心都攥出了汗水。)

你知道此时此刻,爱迪生着急的是什么?(医生犹豫,妈妈痛苦,爸爸无可奈何,还有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时间就是生命,妈妈的痛苦一点点加深,危险也一点点加大)

(4)指导学生读好这部分内容。

(5)教师小结:那紧皱的眉头,握紧的手心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爱迪生对妈妈的爱。(板书:爱)

3、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爱迪生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办法。究竟什么办法呢?

(1)学生读相关段落,用“先……然后……最后……”说说爱迪生是怎么做的。

(2)根据学生课前所做的实验,指导学生说出先不用镜子,再用上镜子之间的变化。(镜子不光可以增加亮度,还可以调节光源的方向。)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读好医生说的话:这么好的办法,难怪医生高兴地说——

2、再次回忆爱迪生是如何用智慧救了妈妈的: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分两人来读)

3、为什么别人都没有想出来,而爱迪生却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平时注意观察、爱思考、沉着冷静)再读医生说的话。

4、妈妈终于转危为安了,快看,现在的一家人——

引导学生想象,爸爸、妈妈会说些什么。(联系妈妈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5、看到妈妈转危为安,爱迪生的心中也乐开了花,他拉着妈妈的手——(出示)

(1)大家注意到没有,爱迪生的话里有两个太阳呢?有什么不同?

(2)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一本正经)

(3)爱迪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把光明带给更多的人)

(4)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他的铮铮誓言吧!读好这段话。

(五)第五自然段

1、引读:正是有了这份远大的理想,后来,爱迪生——。

2、爱迪生最终发明了电灯,他的灵感来自于哪里?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爱迪生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从小就善于动脑、积极思考,并且一直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最终才发明了电灯。)

3、教师小结:如果说对妈妈的爱,使得爱迪生急中生智,创造了这晚上的“太阳”;那么正是出于对全人类的爱,使得爱迪生克服了重重困难发明了电灯,从而使人类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所以,在每个漆黑的夜晚,当我们在享用着电灯带给我们的光明时,千万别忘了一个伟大的名字——爱迪生。

三、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一)回忆内容,列出提纲:

1、妈妈得病,急需手术

2、想出妙法,“太阳”发光

3、手术成功,医生夸奖

4、郑重表示,要造“太阳”

5、发明电灯,造福人类

(二)练习讲故事。

(三)指名讲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笔顺图,重点指导 “医”的笔顺和偏旁(匠字框)

3、指导书写,学生练习反馈。

五、作业

1、把《晚上的“太阳”》讲给别人听。

2、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再读一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精编教案(篇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个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小黑板,录音带、投影。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扩词。

课外:读背诗歌。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人们都很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是事。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欢乐童年清波替

(3)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3、分小节,理清脉络。

(1)这首诗共16行,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行?

(2)看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3)指名学生填写。

(4)小结。

(5)分4组读课文,每组读一节。

5、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1)图上画了什么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样?他右手提着什么/蝈蝈是什么颜色的?

(3)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手势、动作说明了什么?

(4)小结图意。

2、分小节学习。

第一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4)齐读第一节。

第二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什么红领巾说它会唱歌?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这么说?

(4)小结,齐读。

第三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蝈蝈本来是在什么地方。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东西,为什么偏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

(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想一想,上面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盲婆婆想到田野,这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人想到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4)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b、在盲婆婆的周围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c、指名自由说说图意。

(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体会一下。

(6)小结。齐读。

第四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和第二小节第一句说法完全相同,但是意思就不完全相同,你们能体会出来吗?

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指名有感情地读第四节。

(5)小结。

三、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

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

第三课时

一、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议。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背。

3、各人轻声背诵。

4、分组交换背。

5、全班齐背。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精编教案优秀5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高二语文石钟山教案优秀3篇

下一篇: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优秀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