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一起看看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查阅!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7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一
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并独立尝试画线段图。
指名板演后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总结:要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就要从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中去掉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而要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就要从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去掉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请观察以上两道问题与之前第(1)题有什么联系?
总结:第(1)题实际是已知两个数,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做加法;而(2)(3)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做减法。
想一想:减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
总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所求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2、探究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你能说一说加法和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教师并板书。
你觉得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一句话来概括。
教师总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三、巩固发散
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写出下面算式对应的两道减法算式。
125+346=471
34+595=629
654+528=1182
2、独立完成P3做一做,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814+1142=1956(千米)1956—1142=814(千米)
1956—814=1142(千米)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复习四则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四则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做题习惯和检查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四则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四则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巡视学生练习情况,集体校对。
做口算练习第一页上的1。
二、情境引入
学习有关奥运的知识。
(出示贺年卡)谈话:这是老师在假期收到的贺年卡,你认识它吗?(福娃)
说说有关“福娃”的知识
三、四则运算练习
1、提问:
你想了解更多奥运知识吗?
正确计算结果就有答案了!
学生同桌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1。没有括号的计算题。
出示:
2630—867+133
581—31×18
做完自觉复习
2。有括号的计算题。
(158+125)×2
196÷(712—698)
456÷19×83
交流自己检查的方法。
3。小结计算顺序并练习。
组织学生集体校对答案。
齐读奥运知识
2、将答案填入书本第一页,全班一起朗读有关奥运知识。
3、你们还想了解吗?
33×(225÷15)
944÷(105—89)
1210÷(89+21)
2112÷(16×3)
134×16÷67
1300×(700÷10)
组织学生集体校对答案。
学生同桌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做完自觉复习
交流自己检查的方法。
齐读奥运知识
将答案填入书本第一页,全班一起朗读有关奥运知识。
四、课堂总结
归纳:四则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我们要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2021例文 篇二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1、 了解新知。
看大屏幕,问: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板:长方体体积的计算)长方体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板:长方体体积=长×宽×高)你是怎么知道的?对于长方体的体积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2、 引发矛盾。
引:知道真不少,那你知道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等于长×宽×高吗?看来我们对长方体体积的学习还不太全面,还有些问题。所以对于学习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名言,我们一起来看。
3、 渗透学习态度一(出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陈宪章”)引:快速地小声读一读,这是清代学者陈宪章的一句话,老师觉得我们学习数学也应该像这句话说的那样勤于思考,经常问自己一个为什么,时常拥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课前没有做到,老师希望接下来我们探索长方体体积由来时能做到,好不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预习(或自学)的力量,直接揭示课题,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了解到学生学情底数,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最后,在“学贵有疑”的学习态度渗透中,自然的引出下一环节。
二、引导探究,获得新知。
课件(或教具)演示
1、一排一层的长方体。(出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问:这是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一起告诉我,它的体积是多少?2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3个呢?4个呢?
小结:也就是说由几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体积就是几,是这样吗?
2、3排1层的长方体。
再问:我们再来,1排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2排多少个?3排呢?这么快,你是是怎么做的?
小结:也就是说用每排的个数4×排数3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是这样吗?(板:小正方体个数=每排的个数×排数)
3、3排2层的长方体。
再问: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所以它的体积是多少?好我们再来,一层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2层多少个?这次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也就是说在前面的基础上再乘层数2就可以求出这个大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是这样吗?
4、释疑辅垫。
引:学贵有疑,这里有问题了,为什么前面没有乘层数就求出了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呢?(引导出前面两个长方体的层数都是1,第一个长方体的排数是1)(板:小正方体个数=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
5、数个数验证。
再引:数学是严谨的,用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求小正方体个数这个方法是否真的可行,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课件或教具演示)结果相同吗?说明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6、引导发现。
引: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做到这里,对于长方体体积的由来你想到了什么?(注意评价
学生回答:他说的好不好?好在哪?)引导出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方体的长,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
小结:现在大家知道长方体体积为什么等于长乘宽乘高了吗?由公式可以知道求长方体的体积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借助教具、学具,通过老师的引领,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活动,在操作中发现规律,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思维情境,在头脑中建立长主体体积由来的表象,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突破教学难点,顺利地抽象出长方体体积公式。
过渡:知道了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由来,老师觉得学习还不能停止,在这里,老师还想送同学们一句名言,一起来看。
三、操作验证、巩固练习。
1、学习态度二。(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引:也来快速地小声读一读,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句诗,它告诉我们从书本上或从别处得来的知识,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实践一下,才能记得牢,理解得透。
2、拼摆计算。
引: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这个机会,利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用计算的方法自已来算一算长方体体积是不是真的等于长×宽×高,请同学们注意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来摆,注意分工协作,
2、请填好记录单,注意发现新的问题。开始。
小结:还是那句话:数学是严谨的,通过自己来动手验证得到的知识才是最可信的。
3、学生汇报验证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知的陆游诗句,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小组合作中验证新知,再现长方体体积由来的过程,使学生加深“知其所以然”的理解,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操作及探究能力。
引:现在长方体体积公式可以确认了吗?它是什么?下面我们就用它来解决一道实际问题。
4、解决问题。(出示例题)先估算体积再独立计算。
5、巩固练习。
引:为了巩固新知,老师还准备了两个小题,还能不能做?
1、练一练第1题。
直接口答列式。
2、练一练第3题。
先谈注意问题再解答。最后拓展此题的古代解法。
3、拓展新知。
引:这是生活中一道典型的求体积的题,实际上它的解法早在2000年前就已经有了,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方自乘,以高乘之既积尺”)这是2000年前我国古代一本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的解法,和我们现在的解法一样吗?你觉得我国古代的数学家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既深化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对古代数学的了解,升华了认知。
四、总结回顾,深化体验。
问: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总结:老师也想通过这节课告诉大家,我们学习,不光要记住知识,还需要经常问问为什么,更需要自己动手验证新知的正确性。最后,我还想送大家一句名言,一起看(出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无论学习还是做事,是没有难和易之分的,只要你去学,你去做,再困难的事也会变得很容易。知难而进是我们的学习态度。
设计意图:“谈收获”是对所学知识部分的整理,“谈感受”是学生情感方面的升华,尤其是“名言”的总结,进一步使学生对今后的生活学习有了概括性引领和提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份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本课中,教材创设了蜘蛛和蜗牛两动物爬得快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除法中余数和商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探索它们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循环小数。有关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是在“你知道吗”中呈现的。
教学重点:
认识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难点:
会正确表示循环小数,掌握余数和商的特点以及它们和被除数、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生做拍手游戏
师: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下面请跟我一起拍手(先拍一下手,再拍两下手)。
2、你能接着画下去吗?
(出示:△△○△△○△△○△?????)
师:你知道下一个将画什么吗?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我发现上面的是2个△1○个依次出现,所以我认为接下来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做游戏的形式。在缓和学习气氛的同时初步感受什么是依次,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循环小数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蜘蛛3分钟爬行73千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千米,它们谁爬行得快?
师:如何可以知道它们谁爬行得快?怎样列式?
生1:可以比较它们的速度。
生2:蜘蛛的速度可以用73÷3来计算,蜗牛的速度可以用9.4÷11来计算。
2、解决问题
⑴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算式进行计算。
⑵边做边思考:
①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问题?
②这两道题里商的小数部分和余数有什么特点?
③你们如何表示这样的商?
3、汇报交流
⑴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你们组的结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生11:我们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尽,73÷3的余数始终是1,商始终是3。
生2:那你们这道题的商的横式是怎么写的?
生1:73÷3=24.33…。
生2:为什么写省略号?小数部分重复出现的数字应写几个?
生1:写省略号表示除不尽;重复数字我们认为写2个比较合适,因为写少了不能表示依次重复出现的特点,写多了麻烦也没有必要。
(生依次汇报)
⑵认识循环小数
师:观察这两个商,想一想:这两道题和我们前面的计算题有什么不同?
生1:前面的计算题都能算得完,这两道题除不尽。
生2:这两道题的商中有数字依次重复出现。
师:像24.33…、0.85454…等都是循环小数。谁能说一说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
(生说,师板书:依次、不断、重复。)
(设计意图:以计算为载体,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对“除不尽”、“商中的小数部分有些数字重复出现”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的特点。)
4、举例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循环小数,你能说出一个循环小数吗?
生1:0.11…
生2:8.1212…
生3:5.4444
生4:这个不是循环小数,它到第四个4后就没有了。
生5:9.52765276…
生6:这个数的小数部分有4个数字重复出现也是循环小数吗?
……
师:观察这些循环小数,想一想:小数部分分别从哪一位开始有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
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中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师:同学们在自己举例中,不断交流、争辩,对循环小数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完善,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课堂中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探索空间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基于此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举循环小数的例子,并就所举的例子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更清晰、完善的认识循环小数。)
5、自学循环小数的简便表示法。
学生看书第16页的“你知道吗”,自学循环节及小数的简便写法。
6、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师:对于循环小数我们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如:24.3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24.33…≈24.33,0.854854…保留两位小数就是0.854854…≈0.85。
师:那么现在你们能知道谁爬得快吗?
生:蜗牛慢,蜘蛛快。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
0.666…、1.48383…、4.2525、0.1875875…
2、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3÷8、4÷3、10÷9、2÷4、14.2÷11、0.4÷9、1÷7、5÷6
3、猎豹是动物中的短跑冠军,速度可以达到100千米/时,照这样的速度它平均每分钟能奔跑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循环小数本质特征的理解和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循环小数有了那些认识?
五、布置作业:
第16页的2、3题。
六、板书设计:
除得尽吗像24.33…、1.85454…等都是循环小数
依次、不断、重复
24.3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24.33…≈24.33
0.854854…保留两位小数就是:0.854854…≈0.85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二、教学重点: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难点:理解除不尽的保留小数。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和卡片。
四、教学过程:
A、口算训练:P-45第一题。
B、强化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6.14÷3.566÷1114.13÷0.19
提问:a、保留三位小数除数要除到小数部分第几位?
b、抽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c、校对,说一说错的理由。
2、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保留一位小数)
101.7÷0.098.12÷1422.6÷0.33
提问:a、除不尽怎么办,除尽怎么样?
b、先计算,你发现哪道题除不尽。
c、校对,说一说错的理由。
C、讲解应用题:P-48第四题
1、保留两位小数要除到小数部分的第几位?
2、横式和答语要注意什么?
D、选择题:P-48第六题
1、先学生四人讨论。再完成作业。
2、你认为哪一道是准确的,为什么?
E、发展题:
一个两位小数除以0.6得到近似商是1.4,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哪些小数?
1、先让学生思考,合作讨论。
2、如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启发商大于或等于1.35且小于1.45,然而再求被除数是多少?
F、布置作业:P-48第三题的余下部分和第五题。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一、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1、数格法;
2、重叠法;
3、分割平移法;
4、公式计算面积法;
5、借助参照物比较法。
二、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1、数格法;
2、分割法;
3、大面积减小面积法;
4、综合计算法
注:数格子时,先数完整的格子,再数能拼接的格子,如果几个格子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格子,就可以算作一个整格;不能拼接的格子,如果接近半格,按半格算;如果只多一点点的,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超过半格,接近一格的,按一格计算。
三、底和高
1、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垂线段。(画高时,用虚线画高)
2、画垂线时用实线画。
四、面积公式
1、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平=ah)
底=平行四边形面积÷高(a=s平÷h)
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底(h=s平÷a)
2、三角形面积=底×高÷2(s三=ah÷2)
底=三角形面积×2÷高(a=s三×2÷h)
高=三角形面积×2÷底(h=s三×2÷a)
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梯=(a+b)h÷2)
上底=梯形面积×2÷高-下底(a=s梯×2÷h-b)
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b=s梯×2÷h-a)
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h=s梯×2÷(a+b))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3、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准备:
各种统计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前一课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谁能说出它特点?
指名回答。那么这一节课就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样的统计图。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我国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2、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
3、用投影仪出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4、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们交流。
5、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明显的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三、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评议。教师评价。
四、练一练。
在小组内交流分别用哪种统计图合适?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实践活动。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各种统计图,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板书设计:
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
折线统计图:明显地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更明显地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扇形统计图: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奥运会》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是在学生认识、读懂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之后安排的。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选择统计图,来解决“奥运会”的问题。
教学中我先呈现了我国从第25届奥运会至第29届奥运会奖牌情况统计表,然后呈现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金牌获得情况,29届我国金牌分布情况、获金牌的变化情况;用三种统计图从不同角度来描述数据,让学生体会到三种统计图各有特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紧接着我提出教材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比较、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上能明显的看出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上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上能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在此情况中进一步认识和归纳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并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灵活地运用。
本课重点是读懂三种统计图,了解特点后,再选择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因此,读懂统计图,了解统计图的特点是关键。学生只有充分了解统计图的特点,才能正确选择统计图。因此在教学时我采用如下策略: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现实生活中的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各栏目的内容和相对应的数据,结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比较;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从而得出各种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最后结合“练一练”来检测、评价学生的达标情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篇七
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
(1) 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3分钟)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1。(10分钟)
1.自学。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
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
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
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
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
导学要点:
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0℃) 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20℃表示零上20℃,温度比0℃高,-20℃表示零下20℃,温度比0℃低。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自学例2.(6分钟)
1、自学。
导学单:
1、用例1的办法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
2、读一读这两个数,他们分别表示比海平面高多少米或低多少米? 指导学生看懂例题中的示意图。
2、全班交流:
+8844.4米和-155米的实际含义。
海平面以上高度用正数,海平面以下用负数。海平面以上高度和以下高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学生交流把数进行分类。
如果把这5个数分分类,可以怎样分?
导学要点:
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板书课题上的负字)。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省略,但“-”一定要写。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因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讨论:你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四、练习。(15分钟)
【基本练习】
1、第2页练一练。
点拨:
表示正数的圈里有0吗?表示负数的圈里呢?进一步明确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
2、练习一的第1、2题。
第1题:以0℃为标准,正数表示零上温度,负数表示零下温度。
第2题:继续强调,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 练习一的第3题。
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正、负数可以是些怎样的数?可以写小数和分数吗?
写正数和负数时要注意什么?
4、 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读一读表中的数。
在教材给出的图中涂一涂。
教师收集学生的不同画法,评讲时展示,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图中的几个温度,哪些比0℃高,哪些比0℃低?-5℃与-10℃相比,哪个温度高一些?
5、创编练习。
电梯现在停在6楼,如果升到9楼记作+3,那么-2表示()。 ① 电梯下降到了2楼
②电梯下降了2楼
③电梯下降了4楼
④电梯上升到8楼
电梯是以几楼作为正负分界的?
五、课作。(6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1页。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订正错误。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
甲地海拔高度是30米,乙地海拔高度是20米,丙地海拔高度是-10米,哪个地方最高,那个地方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多少米?
六、家作。
1、《课课练》第页。
2、上网查阅:了解负数的产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7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