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8篇)

众鼎号分享 146182

众鼎号 分享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众鼎号为您带来的8篇《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难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教法:启发法

学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干过家务活吗?谁能说说都做了那些家务?(学生发言)

周末小明也主动帮妈妈做家务,瞧,他做了些什么?(课件出示)

项目扫地擦桌子烧开水

时间8分钟2分钟10分钟

他把做家务的时间也记录下来了,你猜:小明完成这些家务一共需要几分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方面的知识。(出示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沏茶问题

谁沏过茶?请举手。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你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估一估,做这些事情你需要多长时

间?(指名说)

(2)看一看,淘气沏茶要做几件事情?(出示课件)从画面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如果淘气一件一件地完成,需要多长时间?但小明是个爱动脑的好孩子。他想什么呢?(出示课件),怎样才能尽快

地让客人喝上茶?”尽快”二字怎样理解?

聪明的小明就想跟大伙比比,看谁能设计出一个最佳的沏茶方案。出示课件。

小明也给咱们发来了一个温馨提示的信息:设计时应该考虑:1、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哪些事又可以同时做?2、可用

箭头“→”标出做事的先后顺序3、经你合理安排,计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时间?节省了多少时间?下面,就以小组为单

位,合作探究,与小明比比吧。板书示范。

③互相交流,比比谁的设计方案即合理又省时。

(3)学生展示、解说设计方案,学生集体观察。

方案A: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1+1+8+1=11(分钟)

方案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找茶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1+1+8+1=11(分钟)

方案C: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找茶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沏茶1分钟

1+1+8+1+2+1=14(分钟)

对这些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合理,又省时间?为什么(同时)?学生说,师板书工序流程。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看

流程图。

此时,小淘气的方案也出来了。(出示课件),你能看懂他的沏茶方案吗?

请同学们再想想,在哪个时间内还可以做些什么事?(学生说)能节省多长时间?多做了几件事?(揭示:同时做的事

情越多就会越节省时间)

像小明写的这样图示,我们把它叫做“流程图”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2页的烙饼。小组汇报交流。

四、当堂训练

1、判断:这样安排时间合理吗?为什么?(课件出示)

A、小东边吃饭边看电视。

B、边打电话边骑车。

C、一边走路一边看书。

D、在马路上踢球。

五、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总结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最后老师把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与大家共勉(课件):“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

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六、作业

板书设计:

统筹安排时间

先后有序同时完成科学合理

最佳方案: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

同↓洗茶杯

时找茶叶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第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小数的意义

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小组交流

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的第二课时(四年级数学下册P22例3、例4。)

教学目标:

(1﹚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关系,并能分别描述物体相对关系。

﹙2﹚会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3﹚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关系。

2.画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教学准备:

自制幻灯片、直尺、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请两个同学根据方向说一说自己和身边同学的位置关系。

(2)教师引入课题并板书:位置与方向﹙二﹚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例3左图幻灯片1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1067千米。引导学生观察,你能在图中找到上海和北京的位置吗?说一说这两城市的位置关系,组织学生讨论:

1、问题一: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这时以哪地为参照物?﹙出示幻灯片2 )

(1)组织学生讨论,并用量角器量一量,再同桌相互说一说。

(2)组织学生汇报本组讨论、测量结果,其他组评价。要求学生汇报时句子说完整,意思表达清楚。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幻灯片3

小结: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30°的方向约1067千米处,这时以北京为参照物。

2、问题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时又以哪地为参照物?﹙出示幻灯片4 )

(1)组织学生讨论,并用量角器量一量,再同桌相互说一说。

(2)组织学生汇报本组讨论、测结果,其他组评价。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幻灯片5 小结: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约1067千米处,这时以上海为参照物。

(4)引导学生把问题二和问题一作比较,讨论两问题不同之处?

学生汇报两问题的区别:参照物选择不同,两物体位置关系就不一样。

(5)教师:两物体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方向刚好相反,但距离是一样的。

3、巩固训练:教材第22页“做一做”,出示幻灯片6,组织学生先观察题目再说一说这两同学的位置关系。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相机出示幻灯片7、 8

(二)、教学例4:出示例4的路线图,幻灯片9根据路线图,说一说每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1)组织学生讨论:从图中你能得知哪些信息?

(2)组织学生思考,并汇报如:方向标,表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比例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50米;有3段赛程;……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量出每段赛程所走的方向角以及路程,并相互说一说所走的路线。

(4)分组汇报各赛程的方向和路程,要求汇报时语言要表达完整。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幻灯片10 (从起点出发沿着东偏北45°方向行200米到达1号站点。)11 (从1号站点出发沿着西偏北30°方向行150米到达2号站点处。)12 (从2号站点出发沿着西偏南40°方向行250米到达终点。)

课堂练习: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讨论画路线示意图,先要确定什么?

(3)引导学生明确先要确定方向标、1厘米代表多少米、出发的位置等。

(4)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由小组内的一名学生描述自己确定的那条路线路,其他学生按这名同学的描述绘制路线图,再小组内讨论每个人绘制的路线图是否清楚、准确,并加以修改和完成。

(5)展示各小组画的路线示意图,全班评价。

课堂小结:

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位置与方向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作业安排:教材第23页“做一做”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定向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多种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主题图

六、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

1、出示情境图。

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2、小组讨论: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

①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②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

(二)、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质疑:

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

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小组讨论: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标:地。

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

(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偏,的方向上。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

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的方向?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

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

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试一试解决。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

(三)、教学例1

1出示例1.

教师:东偏北是什么意思?东偏北30°表示什么?起点到终点的这一条线段表示什么?

如果我这样叙述:1号检查站在北偏东60°,距离起点大约1千米的地方。那1号检查站改画在什么位置上?

(让学生发现这两种说法所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

请你在这一副图中标出一个2号检查站:东偏南30°,大约走2千米。

2号检查站能不能换一个说法呢?(南偏东60°,大约走2千米)

小结: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完成第20页“做一做”。

(四)、练习:

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巡洋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鱼雷艇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

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五)、课后延伸

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o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o方向上,约15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标:位置。

(六)全课总结

(七)作业布置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篇五

设计说明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概念很多,这部分知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复习这些内容时,我采用“梳理知识——动手操作——强化练习”的模式。通过复习,系统地整理知识,弥补学习缺陷,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构建知识网络

1.谈话导入。

师: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和“观察物体”的内容。

2.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1)提问:在这一部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复习,分项整理

1.复习三角形分类。

师: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三角形有哪些分类标准?具体是怎样分类的?

小组讨论、交流并推荐代表进行汇报。

(三角形按角分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按边分包括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反馈练习:完成教材101页1题。

2.复习三角形内角和。

师:想一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我们可以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哪些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并推荐代表进行汇报。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

反馈练习:想一想,算一算。

∠1=()∠2=()∠3=()

3.复习三角形边的关系。

师:说一说,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思考后汇报。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反馈练习:完成教材101页3题。

4.复习四边形分类。

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本学期学过几种四边形?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特征?

小组讨论、交流,并推荐代表汇报。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

反馈练习:

(1)判断。

①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②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④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

(2)完成教材101页5题。

设计意图:通过由浅入深的复习,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知识,建立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效地巩固了学习成果。

5.复习观察物体。

(1)引导学生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摆出几种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

(2)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它们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 篇六

设计说明

本节课针对方程的整理和复习分两个层次展开。第一个层次: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使学生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旨在举一反三,启发学生想到更多的实例。引导学生经历回顾和整理与方程有关知识的过程。会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第二个层次:请学生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有关方程的知识进行整理,对方程的概念、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什么叫解方程、解方程的依据(即等式的性质)、在解决问题时如何找等量关系、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等知识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进一步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独立思考,构建知识网络

1.学习构建知识网络。

(1)归纳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方程的知识?请同学们先自行整理,再在组内交流。

(学生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构建知识网络。

师:怎样展示相关的知识才能一目了然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

(引导学生有序地回顾已学的有关方程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方程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学会如何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2.展示构建的知识网络

方程

设计意图: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通过展示,使学生明确这一板块所呈现的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复习,分项整理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6、7题。

请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小结:

①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去掉乘号,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也可以用点表示乘号,如4×a可以写作4·a或4a。

②当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可以用点表示乘号或直接去掉乘号,如a×b可以写作a·b或ab;a×a可以写作a·a或a2。

③当字母与1相乘时,1可以省略不写,只写字母本身,如1×a可以写作a。

(2)填一填。

①小明的身高是138厘米,比哥哥矮a厘米,哥哥的身高是( )厘米。

②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③一堆煤有a吨(a>5b),每车运b吨,运了5车后,还剩( )吨。

④在自然数中,与自然数a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它们三个数的和是( )。(a>1)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判断。

①a×b×8可以简写成ab8。( )

②a2和2a相等。( )

③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 )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思想,巩固一些特殊的写法:数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等。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七

一、教学目标

1、能整理这个阶段(三个单元:观察物体、小数除法、游戏公平)的学习内容,发展自我反思、整理知识的能力。

2、对这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复习巩固。

3、能根据这三个单元所学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对观察物体、小数除法、游戏公平这三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通过整理,发展学生自我反思、整理知识的能力;在练习的过程中结合所学的内容和练习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们来自本地的农民家庭,虽然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家长对孩子关心不够,有些孩子很聪明,喜欢动脑,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对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掌握得比较好,只有个别学生在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仍出现错误,本节课要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

四、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观察物体、小数除法和游戏公平这三个单元里学习了哪些内容?先想一想,然后与同伴交流。

生1:我们学习了如何辨别从不同位置拍摄到的物体的形状。

生2:我们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

生3: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生4:我们学习的内容还有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循环小数。

生5:我们还学习了利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列举、表格、网络图等)把这些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在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每小组推荐一位整理的最好的同学介绍自己整理的方法。

生1:

小数除法

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除整数商是小数小数除小数

生2:

小数除以整数

整数除整数商是小数

小数除法小数除小数

循环小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生3:

整数循环小数

数小数

分数不循环小数

(二)想一想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根据这三个单元学习的有关内容,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尝试进行解决,然后与同伴进行交流,比一比看一看谁做得最好。

生1:计算小数除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生2:什么是循环小数,像2.161616?、235888?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生3:在什么情况下,商大于被除数?什么情况下,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2.8÷0.14的商大于被除数;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2.8÷1.4的商小于被除数。

生4:一辆汽车1.2小时行使90.6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0.6÷1.2=75.5(千米)。答:平均每小时行75.5千米。

(三)练一练

1、估一估,再计算。

师:下面哪道题的得数最接近2?先估一估,再计算。

21.6÷12 46.23÷23 2.88÷1.5 1.4÷0.8

4.95÷2.5 0.55÷ 0.25 7.56÷1.8 0.303÷0.15

2、直接写出得数。

师:根据240÷16=15,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得数,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2.4÷0.16 24÷1.6 2.4÷1.6

2.4÷16 0.24÷0.16 0.24÷1.6

3、解决问题。

课本83页第5题。(先独立解答,再全班交流)

师:先研究第一个问题。

生:先求出2盒药多少元,再加上挂号费,我的列式是19.8×2+5.5师:第二个问题同学们是怎样想的?

生:我们组仔细研究了说明书,因为问题是林林一天至少应服用多少克感冒颗粒,因此我要按体重每千克服用0.015克计算,林林的体重是33千克,33×0.015=0.495(克)他一天服用0.495克。

师:根据说明书,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说明书上说“每包0.25克“我想求林林一天吃几包?

师;同学们试一试算一下。

生:我算出0.495÷0.25=1.98≈2(包),他每次服1包就可以了。

4、数学游戏。

师:一个口袋里装有2个黄球和2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游戏的规则是:

(1)两人一组,轮流从口袋中摸球,每次摸一球后放回。

(2)摸出黄球的甲得1分;摸出白球,乙得1分;

同学们先猜一猜、想一想,你认为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想好以后学生两人一组做游戏,验证自己的猜想结果并做好记录。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说一下。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为了防止练习的单调性,我采用了多种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说一说”同学们畅所欲言,当小老师的同学介绍的非常精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案例点评

这是一节复习课,主要是对第四、五、六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总结归纳。复习课是一种比较难上的课型之一,设计者只是对复习课作了一种大胆的尝试,课中也有几个方面需提出来供大家借鉴:一方面为防止练习中的单调、乏味,设计了多样的练习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练习题目作了适当调整,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练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体现这一理念,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和动脑的过程中构建数学知识,获取数学结论。最后还有一点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认真阅读说明书,尝试解决林林一天“至少”服多少药,选用0 。015~0.03哪个数据比较合适的研究,最后学生根据说明书中的信息,提出每天至少服多少包的问题,在生活实际中是很有价值的,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闪光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教案 篇八

⊙讲故事,激趣导入

1.通过小猫钓鱼认识平均数。

师:大家都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讲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

师:在一个晴朗的午后,老大、老二和老三这三位猫兄弟到河边钓鱼。两个小时以后,它们各自数了数自己钓到的鱼,老大钓到7条鱼,老二钓到6条鱼,老三钓到2条鱼。老三看自己钓得这么少就哭起来了,原来猫妈妈说,今天谁钓鱼钓得最少就不能去观看森林卡拉OK大赛,于是老三哭得特别伤心,怎么哄也哄不好。这时老二说:“我有主意了。”你知道老二想出什么主意能让三位猫兄弟一起去观看森林卡拉OK大赛吗?你能用小棒代替鱼,摆出老大、老二和老三分别钓鱼的条数吗?

(1)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使老大、老二和老三钓到的鱼同样多呢?用小棒摆一摆,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2)汇报。

方法一:老大拿出2条鱼给老三,老二拿出1条鱼给老三,这样老大、老二和老三各有5条鱼,这种方法叫作移多补少法。

方法二:把老大、老二和老三的鱼合到一起再平均分,每位猫兄弟都可以得到5条鱼,这种方法叫作先合并再平均分。

师:这种方法你能列出算式吗?

7+6+2=15(条) 15÷3=5(条)

2.引出“平均数”。

师:5条是老大钓鱼的条数吗?是老二和老三钓鱼的条数吗?(都不是)我们给“5条”起个名字,“5条”是三只小猫钓鱼的平均数,可以说平均每只小猫钓了5条鱼。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故事情境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不仅激起了学生学平均数的欲望,还为这一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开头。通过摆一摆,提前渗透移多补少的方法,降低了学习新知的难度,使学生容易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教学教材90页例题。探究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

(1)(课件出示主题图)请学生观察统计表。

提问:你从统计表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再提问:由统计表你能看出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吗?淘气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用几表示比较合适?

出示智慧老人的说法:淘气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

师:“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就是这5次平均每次记住的数字的个数同样多,都是6个。你们想知道这个数字“6”是怎么得来的吗?

学生小组内操作:摆一摆或画一画,使5次同样多。

(2)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因为第5次和第3次记住数字的个数比较多,所以第5次给第1次1个,给第2次2个,第3次给第4次1个,这样淘气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都变成了6。

(3)教师边演示,边总结。

通过把多的补给少的,使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同样多,这种方法就是“移多补少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求出淘气5次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

2.探究用“算术法”求平均数。

师:除了上面这种方法,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后可得出:先把这5个数合起来,再平均分。

师小结:“合”就是把这5个数加起来,然后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就是平均数。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8篇《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众鼎号的价值所在。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母亲节教案活动方案(优秀7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