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教学实录优秀6篇
“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6篇《《西门豹》教学实录》,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西门豹》教学实录 篇一
一、揭题激趣
1、板书课题:西门豹这三个字怎么读?(西门/豹西/门/豹)知道是什么意思吗?2、对啊,这是个人的名字,他是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的一个官员。谁来说说看,他姓什么叫什么?(“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3、你还知道哪些复姓?(欧阳、上官、诸葛、申屠等)4、再读题:叫着叫着,你的脑子里会蹦出什么问题呢?第一种情况: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课文写了西门豹哪些事?……第二种情况:这篇课文为什么以人的名字为题目?师: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谁能说说为什么这篇课文以人的名字为题目?你猜他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以人的名字为题目,你想这篇课文会写些什么?(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西门豹做了哪些事?)6、过渡: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读课文)是啊,书中自有答案在。请大家赶快打开书吧!二、初读感知
娶媳妇、逼着、旱灾、稠褂、 提心吊胆、跪下来、淌血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生字较多或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自读情况。①检查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认读,齐读②再读课文:生字词会读了,相信课文会读得更好。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西门豹的什么事?③交流、反馈。课文主要讲了西门豹的什么事?(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老百姓一起惩治巫婆和官绅,并开凿渠道,引水入漳河,使庄稼获得好收成。)④抓住“派”字理解西门豹的为人。a、从这个“派”字你能发现什么?b、魏王为什么会派西门豹来呢?(因为他公正,能根据事实来调查。)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从他向老大爷调查可以看出来)⑤快速浏览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思考:西门豹来到邺这个地方,做了几件事?哪几件事?出示:西门豹来到邺这个地方,做了件事,他先(调查),再(惩治巫婆和官绅),然后(开凿渠道,兴修水利)。这三件事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调查:第1—9自然段;惩治:第10—15自然段;开渠:第16自然段)三、研读第一段1、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是怎样展开调查的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1-9自然段。2、西门豹问了老大爷哪几个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完成调查表要求:仔细朗读1-9自然段,相互讨论,完成表格。然后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3、交流汇报①理解“荒芜”、“人烟稀少”(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了野草。人烟稀少:居住的人很少。)②联系上下文理解“闹”字的意思。出示:
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 年年闹旱灾。
老大爷的回答中有3个“闹”字,西门豹明白了吗?你们明白了吗?a、造成; b、举办/弄/搞;c、发生③提出不懂的问题四、总结谈话1、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调查研究,从事实入手。)2、自由读第9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出示: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他说“河伯还真灵啊”,你认为他真这么想吗?为什么?“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新娘”吗?)3、西门豹到底是怎样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呢?我们下节课进行研究。五、指导书写生字1、这么多生字你觉得该提醒小朋友注意哪个字?2、挑选自己觉得比较难的字,每个字写一个。
《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二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绸褂、徒弟、麻烦、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弄清河伯娶媳妇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并进行尊重科学、为老百姓办好事等方面的教育。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运用“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 这一方法,巩固“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训练重点。
课前放松活动
师:到这儿上过课吗?看看媒体教室与我们的教室有什么不同,说得越多越好。要东张西望、七嘴八舌地大声说,可以站起来说,可以指指划划,但嘴不能停。
(生同桌互说)
师:要抓住各种机会练习自己的说话能力,说得越多,越经常,就会说得越好。
一、定向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西门豹》。“西门”是两个字的姓,是复姓。先想想应该怎么学习一篇新课文?
生:根据预习和课后的问题来反复学习课文。
师:对,有目的的学习,才能有高效率。等会儿要先看清预习要求和课后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2.师:老师整理出两个问题,请快速阅读课文,解决这两个问题。
(出示小黑板)
⑴ 用──划出西门豹说的话,用( )标出本课的重点词句。
⑵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说清起因、经过、结果。
3.指名:
小结:
概括主要内容,我们通常运用这三种方法:
⑴可以根据课题扩句成为主要内容。
⑵写人的文章,把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说清楚了,也是主要内容。
⑶抓住课文主要句子,说通顺,也是主要内容。
二、理解重点词,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读一篇课文,迅速找到主要内容,胸有全局,你就会学得更快。
文中有重点句,句中有重点词,找到了重点句重点词,你就能很快地理解课文内容。
1.师:这些是本课的重点词,快速记忆这些词,看看规定时间内,你能记下多少个?
出示:
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都是……给闹的
投进漳河 提心吊胆 磕头求饶
明白内幕 开凿渠道 灌溉庄稼
(指名)
2.师:根据课文内容,把每一行的三个词连成一两句话,记得就更快了。自己试着说几遍。 (指名)
师:课文中还有两个“闹”:“每闹一次”“年年闹旱灾”各是什么意思?
生:闹──造成;每闹一次──娶一次;年年闹旱灾──产生,发生。
师: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要懂得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它的意思。有时用换近义词的方法,有时另外换个词,如果意思不变也可以,还可以查字典理解。
(生叙述过程中,师提示“用上主要人物叙述”)
在每一行词后相应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师:这是经过,课文写得最详细,把什么人说什么话怎样做,周围人如何都细致描写出来,平时写作文也要这样;
小结: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就是主要内容了,自己试着再说几遍,一直到说通顺为止。像这样,抓住重点词连词成句,也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三、理解课文内容
师:写一个人可以通过写他的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课文中的人物语言写得很生动。把自己当作是西门豹,把刚才画出的句子说一说,多练几遍,看看自己说得好不好?
1.生自由看书读。
2.出示小黑板:
西门豹: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我也去送送新娘。
对巫婆:不行,……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
对官绅头子: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对众官绅: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好吧,再等一会儿。
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巧妙惩治。
3.读,读中感悟:
第一句读出若有所思、恍然大悟、痛恨、讽刺四种不同的语气。
第二句读出十分客气但态度坚决,男生读后齐读。
后几句生自由感悟练读。
4.生合作读:
师根据小黑板的词语说提示语生读西门豹说的话,提示如下:
西门豹通过仔细调查,了解到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因为河伯娶媳妇闹的,他决定将计就计,揭穿骗局,让老百姓明白真相,于是他说──
在河伯娶媳妇那天,西门豹看到满脸泪水的新娘,他假装客气,不动声色地说──
惩治了巫婆之后,他继续假戏真做,假装着急地对官绅头子说──
处罚了两个首恶之后,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让官绅们胆战心惊,也让老百姓有充分的时间看清骗局。他继续客气地对──
从官绅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在老百姓了解了真相之后,西门豹不露声色地──
在破除迷信之后,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
5.同桌合作,一个介绍西门豹在什么情况说这话,一个读西门豹说的话。
6.根据小黑板的提示,自己当老师,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各位老师,开讲。
7.师:自己会说这个故事了,再来感觉一下课文怎么写的,你一定会有新发现。
导读课文中所描述的这样。无论说长说短,都要注意突出主要内容。
四、小练笔
1.师:战国时期的邺,大约在现在的河北临漳县北部。西门豹为官一任,破除迷信,发展农业,造福一方。临漳县要为西门豹立传,请大家帮忙。要求:写出这个人物做过的最为主要的事,并对这个人物进行简单的评价,不超过三句话。注意用上“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巧妙惩治”这些语。
2.生写。
3.反馈:
生: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在任邺县(现河北临漳县北)县令期间,曾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巧妙破除了当地“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并开凿十二条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发展农业生产。
……
《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
3.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板书)
2.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主要写了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根据预习要求,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四、朗读课文
1.想一想哪些内容讲的是事情的起因,哪些内容是经过,哪些内容是结果。
2.生讨论交流。
3.统一看法。
起因(l-9自然段),经过(10-15自然段),结果(16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2.记忆、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导入
指名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朗读课文。
二、探究课文第一部分(1一9自然段)——摸清底细
1.指读思考:西门豹来到邺后是怎样向老大爷进行调查的?他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
2.先自学课文,整理勾画,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西门豹提出的问题
老大爷的回答
3.组内交流。
4.班内汇报交流。
明确:西门豹经过调查,弄清了四个问题:①邺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河伯娶媳妇给闹的。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巫婆和官绅。③新娘从哪儿来?——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钱就过去了,没钱的人家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儿被他们拉走。有女孩的人家纷纷逃走了,人口越来越少。④漳河发过大水没有?——漳河从没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旱灾。
5.师点拨;课文第九自然段中西门豹的话应该怎样理解?
(1)自由读、指名读。
(2)先发表各自的看法。
(培养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的能力。)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从表面看,河伯还真灵。因为每年给河伯娶媳妇后,漳河的确没有发过大水。事实上,是因为这里降水量少,年年闹旱灾“就是证明。巫婆和官绅正是利用了这里的气候条件来欺骗老百姓。西门豹讲这句话时心里已经明白河伯娶媳妇是个骗局。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说明西门豹已经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想好了对策。
6.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过渡:西门豹是怎样做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
1.自学课文。
提示:把课文中描写西门豹到漳河边送新娘的部分多读几遍,抓住他是怎么说的和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是怎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的,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2.小组合作研讨。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出示课文插图)
要点:(1)西门豹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西门豹这样说是为了找个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说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要“选一个漂亮的”,并不是西门豹真的这样认为,而是故意装着认真给河伯娶媳妇,用这些话作为惩治巫婆的借口。“麻烦”是从表面上对巫婆说的客气话。)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等了一会儿”并不是真的要等巫婆从漳河里出来,而是做出样子给众人看。“还不回来”并不是西门豹认为巫婆真的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表面上做出巫婆能回来的样子。“麻烦”表面上是对官绅头子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要严惩这个官绅头子,把他也投进漳河里去。)
4.讨论: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抓起来杀掉呢?她的办法妙在哪里?
5.生体会西门豹将计就计、假戏真做、惩治恶人的过人才智。
(提示: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目的是将计就计,使老百姓真正认识巫婆和
官绅的真面目,通过假戏真做,严惩了危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绅,达到了破除迷信的目的。用事实教育了老百姓。)
6.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是什么?
(使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感受西门豹的过人才智。)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6自然段)——兴修水利
l.生齐读这一段。
2.概括主要内容。
(兴修水利、引水灌溉)
3.“庄稼年年得到了好收成”这说明了什么?
(河伯娶媳妇是骗人的。)
五、朗读全文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
2.生发表意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善于调查、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为民作主、为民除害。)
六、练习复述课文
要求:①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顺序。
②注意用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
1.生自由练习复述。(出示课文插图)
2.指名到台前复述。
七、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一
15.西门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
3.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板书)
2.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主要写了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根据预习要求,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四、朗读课文
1.想一想哪些内容讲的是事情的起因,哪些内容是经过,哪些内容是结果。
2.生讨论交流。
3.统一看法。
起因(l-9自然段),经过(10-15自然段),结果(16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2.记忆、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导入
指名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朗读课文。
二、探究课文第一部分(1一9自然段)——摸清底细
1.指读思考:西门豹来到邺后是怎样向老大爷进行调查的?他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2.先自学课文,整理勾画,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西门豹提出的问题
老大爷的回答
3.组内交流。
4.班内汇报交流。
明确:西门豹经过调查,弄清了四个问题:①邺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河伯娶媳妇给闹的。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巫婆和官绅。③新娘从哪儿来?——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钱就过去了,没钱的人家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儿被他们拉走。有女孩的人家纷纷逃走了,人口越来越少。④漳河发过大水没有?——漳河从没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旱灾。
5.师点拨;课文第九自然段中西门豹的话应该怎样理解?
(1)自由读、指名读。
(2)先发表各自的看法。
(培养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的能力。)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从表面看,河伯还真灵。因为每年给河伯娶媳妇后,漳河的确没有发过大水。事实上,是因为这里降水量少,年年闹旱灾“就是证明。巫婆和官绅正是利用了这里的气候条件来欺骗老百姓。西门豹讲这句话时心里已经明白河伯娶媳妇是个骗局。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说明西门豹已经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想好了对策。
6.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过渡:西门豹是怎样做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
1.自学课文。
提示:把课文中描写西门豹到漳河边送新娘的部分多读几遍,抓住他是怎么说的和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是怎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的,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2.小组合作研讨。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出示课文插图)
要点:(1)西门豹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西门豹这样说是为了找个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说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要”选一个漂亮的“,并不是西门豹真的这样认为,而是故意装着认真给河伯娶媳妇,用这些话作为惩治巫婆的借口。”麻烦“是从表面上对巫婆说的客气话。)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等了一会儿“并不是真的要等巫婆从漳河里出来,而是做出样子给众人看。”还不回来“并不是西门豹认为巫婆真的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表面上做出巫婆能回来的样子。”麻烦“表面上是对官绅头子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要严惩这个官绅头子,把他也投进漳河里去。)
4.讨论: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抓起来杀掉呢?她的办法妙在哪里?
5.生体会西门豹将计就计、假戏真做、惩治恶人的过人才智。
(提示: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目的是将计就计,使老百姓真正认识巫婆和
官绅的真面目,通过假戏真做,严惩了危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绅,达到了破除迷信的目的。用事实教育了老百姓。)
6.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是什么?
(使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感受西门豹的过人才智。)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6自然段)——兴修水利
l.生齐读这一段。
2.概括主要内容。
(兴修水利、引水灌溉)
3.”庄稼年年得到了好收成“这说明了什么?
(河伯娶媳妇是骗人的。)
五、朗读全文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
2.生发表意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善于调查、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为民作主、为民除害。)
六、练习复述课文
《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四
着眼基础,注重发展──《西门豹》教学刍议
浙江省杭州市文龙巷小学 李 卫
《西门豹》是一篇传统的历史故事性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特别是对西门豹这一形象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他不动声色,着手谋划并实施了惩治巫婆官绅,破除迷信的妙计,正是故事的重点,情节的高潮。深入研读,可以抓住众多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契机。为学习课文语言,积累语言提供广阔的场景与舞台,同时又可以开拓思维,培养思维的深度、广度。
教学时我从语言文字角度出发,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纲,自主感悟人物语言为目,让学生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进行感知感悟,用一个发散式的探索提问,涵盖全文,组织起教学过程。
首先,我让学生回忆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两个根本原因,然后自然恰当地把它归结为“天灾人祸”,进而通过西门豹治理邺的成功和与其他官员的对比中,感受到他做法的巧妙,水到渠成地把问题引入研究的主题。
其次,我打破段落的界限,以人物为经线,由易到难地搜读有关的材料加以品析;然后以小群体讨论式的读议方式研读课文语言,将人物之间的利害关系综合重组,这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把握,还使课文里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头脑里鲜活起来。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惩办巫婆和教训官绅是主要部分。尤其是惩办巫婆的部分西门豹的语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个借口,将计就计。所以我抓住课文中西门豹说的三个重点句,让学生先找到这些句子,读懂意思,再进行语言的转换练习,然后各自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并借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把各自研究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这里深入反复的读可以促进理解感悟,为学生的情感升华作切实的准备。
再次,基于上述的研读,通过一项填空练习帮助学生概括出西门豹的策略之妙:
“巫婆和官绅头子的进退两难,证明了给河伯娶媳妇是( )的。他们的鬼把戏( )。西门豹借着( )之名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这个办法( )!”
填写的内容不拘一格,让语言表达更为丰富,令思维训练再度拓展。学生从中叫轻松地习得“将计就计”一词。
在领略了西门豹的睿智与胆识后,我设计了一次写的练习,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写河岸上人们目睹这一切后会议论些什么,这样的练习将以往的对人物品质精神的理性概括,转化为儿童生动形象的积极的语言表达训练。使得文章的主题再次深化,情感再度升华。
我想所谓创新性学习,不是真的期望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有什么发明创造。而是指他们经过研究性学习,发现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或对已经知道的知识进行新的有意义的重组。这种“发现和重组”的过程当做追求的重要目标──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这也是我这堂课设计的主旋律:着眼基础,注重发展。
通过教学的实践,也发现这一设计的某些不足之处,教师在如何点拨学生领悟语言时,考虑得略显粗线条了些,使得课堂的应变不那么得心应手。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西门豹》教学随笔
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凤起校区 沈 虹
《西门豹》是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使这里年年得到好收成。
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活动的经过。而作者在叙述这一重点,难点时,是通过西门豹惩治巫婆,惩治官绅头子,惩治官绅们来突出的。因此,教学《西门豹》时,紧紧抓住“三惩”,并有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呢?
教学时我分这样三步进行的:
第一次想象:“给河伯娶媳妇”这个主意是巫婆想出来的,故而惩治巫婆是西门豹治理邺要走的第一步妙棋:
教学时,抓住“西门豹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这句话让学生边读边注意带点词语,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不难明白:西门豹并不是真的要为河伯重新选媳妇,只是以让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为借口,把巫婆投入漳河,从而达到破除迷信,教育群众,惩治巫婆的目的。紧接着引导学生看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巫婆当时的神态,动作,想象巫婆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学生仔细看图,经过讨论后,有的学生说:“巫婆嘴张得大大的,乱喊乱叫,好像在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手伸得长长的,乱抓乱舞,似乎想抓到一棵救命草。”有的学生说:“巫婆听说西门豹要将自己投入漳河,吓得屁滚尿流,平时作威作福,得意忘形的神气劲儿早已不知跑到哪儿去了。”……通过想象,使学生明白西门豹聪明过人,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地惩治了邪恶,为老百姓报了仇,出了气,并产生怀疑:为什么巫婆这么害怕见河伯?她不是年年给河伯办喜事吗?
第二次想象:在教学惩治官绅头子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抓住“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这句话要求学生注意带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就会懂得西门豹并不是真的在等巫婆回来,而是做样子给官绅们和围观的百姓看。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巫婆回来只是为了找借口把官绅头子也投进漳河,达到惩治邪恶的目的。接着提出问题:围观的群众表现怎样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的学生说:“老百姓会质问官绅们,漳河里真有河神吗?”有的学生说:“老百姓在交头接耳,他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
第三次想象:当西门豹杀一儆百,官绅们吓得丑态百出:
教学这一部分时,首先让学生读读课文中的内容,并要求划出描写官绅们极度恐惧的词、句。学生们能很快找出“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等。教师应趁热打铁,再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官绅们如此害怕?围观的老百姓都明白了什么?有的学生说: “那些官绅们之所以害怕,是因为他们明白,用‘河伯娶媳妇’这种骗钱害人的把戏被戳穿了,他们活不成了。”有的学生说:“官绅们看到他们的头子被投进漳河里,下边该轮到他们了,个个吓得没了魂。”有的学生说:“官绅们知道他们罪恶大,西门豹不会饶了他们,老百姓也不会饶了他们。”教师这时进一步追问:这时的老百姓会怎么认为呢?有的学生说:“老百姓会想,哪有什么河神啊,都是这些巫婆官绅们编出来骗人的,害得我们家破人亡,他们一个个发了财,应该让他们受到惩罚,把钱还给老百姓。”有的学生说:“要不是西门豹来做官,还不知道要害多少人家的女儿,西门豹真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官。”教师稍一启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就都展开了,并且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
联想是桥梁,想象是翅膀。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堂大舞台 童心绽光彩——《西门豹》教学实录案例分析 篇五
教学片断
一
师:西门豹去管理邺地时,首先进行了调查工作。西门豹向谁调查?为什么找这个人调查?
生: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因为老大爷是当地年长者,熟悉情况。
师: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个间题?为什么要调查这几个问题?
生: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怎么回事?”这是了解原因。(板书:什么原因)
生:第二个问题是:“‘给河伯娶媳妇’这话是谁说的?”这是了解主犯是谁。(板书:谁是主犯)
生:第三个问题是:“新娘是哪儿来的?”这是了解受害者是谁?(板书:谁是受害者)
生:第四个问题是:“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这是了解漳河的情况。
师:下面我们根据这些问题,参看课文内容进行对话朗读,分两组进行,注意语音语调。(学生进行对话朗读)
师:从西门豹调查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西门豹的调查细致。(板书:细致)请大家思考,西门豹这么细致调查和下文的惩办巫婆、官绅与破除迷信、兴修水利有什么关系?
生:西门豹调查清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是巫婆和官绅,就可以惩办他们了。
生:西门豹调查清了以后,惩办了巫婆和官绅,可以使老百姓明白以前受灾受难是相信了迷信,上当受骗。这样可以教育百姓。
师:调查了事实的真相,请各位同学当一回小警察写一份调查报告。
(出示报告样式)
关于西门豹初到邺地的调查报告调查原因: 调查对象:调查记录:调查结果:
二
师:大家一致认为西门豹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西门豹是如何巧妙为民除害的?(板书:巧妙)出示学习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西门豹怎样巧妙地除害。读一读:课文第二段;划一划:文中反映西门豹智慧的词句;说一说:这些词句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这些词句妙在哪里。
(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研究讨论)
生:西门豹说新娘不漂亮,只是找一个理由让巫婆去告诉河伯,实际上想淹死她。就是新娘非常漂亮,西门豹也会这样说。因为他打定主意要惩办恶人。
生:西门豹的聪明就在于他利用坏人们的话作借口让坏人受到惩罚。
师:借口,说得好。为了帮助同学们说话更加明白,我们以这样的句式来交流。
(板书: 以 为借口 )
生:(读句子)西门豹以新娘不漂亮为借口救下了姑娘。
生:(读句子)西门豹以请巫婆去通知河伯为借口把巫婆投进了漳河。
生:(读句子)西门豹以请官绅头子去催一催巫婆为借口惩治了官绅头子。
师:西门豹为了掉坏人用到了哪些计策?
生:杀鸡给猴看。
师:成语说成“杀鸡儆猴“。
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生:还用到了三十六计中的“将计就计”。
三
生:老师,让我们演一演这个故事吧!
师:好吧!时间关系,我们只演第二段,好吗?
生:好。
(师生共选演员:西门豹一人、卫士二人,巫婆一个、官绅头一人、小官绅二人、新娘一人、女弟子二人。教师对主要演员巫婆、官绅等人轻声嘱咐一番,又嘱咐了其他人,表演开始。)
卫士:(喊)西门大人到!(西门豹出场)
官绅头:(带着小官绅上前,拱手)参见西门大人。
巫婆:(带着女弟子上前,行万福礼)参见西门大人。(众笑)
西门豹: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两个女弟子搀新娘出场,新娘在哭,用手抹泪,众笑。)
西门豹:这个姑娘不漂亮,你去告诉河伯,过几天我给他送一个漂亮的!
(两个卫士拉巫婆下场。巫婆还叫了一声:“哎哟,我的妈呀!”笑声不绝。)
西门豹:(等了一会儿)这个巫婆怎么还不回来,可能河伯留下她吃饭了,(众大笑)去,麻烦你去催她赶快回来!(卫士把官绅头拉下场)
西门豹:(站了一大会儿,对其他小官绅)怎么还不回来,你们再去催一下吧!
小官绅:(跪下磕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众笑)
西门豹:好吧,再等一等。(等了一会儿)看样子,河伯挺喜欢他们,把他们留下了,(众笑)你们也起来,先回去吧!
小宫绅、女弟子:谢谢西门大人!
自我评析:
教学片断一:体验小警察。第一课时接近尾声,我没有布置常规的抄读作业,而是让学生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让学生梳理他们头脑中的信息,让信息管理趋之规范。我自认这是十分有创意的。这儿,我尝试让学生成为一名做小警察,试图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能把“学”转为“用”。事实证明,换了一个小小的作业形式,学生的兴趣来了。而这,既是学生接受信息、重组信息的过程,又是学生思维开启的过程。
教学片断二:成为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把文本“发现和重组”的过程当做追求的重要目标——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小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经历和结果在某种意义上是同等重要的。在研究性学习中掌握某一个具体的字词句或阅读的知识是需要的,但关键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和运用,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广义上说,语文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就是问题探究式的学习。这种研究性学习注意创设一种需要研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索、发现和体验,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促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习本课的重点段,让学生围绕研究专题:西门豹如何巧妙除害入手,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地开展读、划、想、说的综合性学习,解决专题使课堂变得生气勃勃。课堂中成功借助合作学习,让学生的个体与个体的智慧得到碰撞,激发出一个又一个的思维火花。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要有实效,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这个教学板块花时不多却十分重要,避免了学生许多无效或低效的学习活动,维护了研究性学习本身的严肃性,防止了课堂上看似热闹,实则无效的现象的出现。最大的收获在于,学习在研读的成功中,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助长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片断三:试做小演员。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悦,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主动向教师提出来即兴把课文改编剧本,演一演课本剧。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把故事性极强的课文编成课本剧,那么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思维,调动情感投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寓教于乐,寓教于玩。这样的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可谓一举数得。
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
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可以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学生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而这个角色又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在生字教学时,学生可以是小老师;在课文分析时,学生可以是研究生;在需要的时候,他们还可以是小画家、故事大王、小演员、科学家……
教师要做的是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大舞台,鼓励孩子们在这个舞台上扮演各种角色,让他们在这课堂上尽情地创造、表现自我,让童心在舞台上在生活中绽放光彩!
《西门豹》教学实录 篇六
【教学内容】三年级语文下册30课《西门豹》。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的,使学生受到尊重科学的教育。
2、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西门豹到河边送新娘”这一部分。
【教学难点】联系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体会西门豹的办法巧妙在哪里。
【教学方法】讲解、自学、合作研讨、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一课。 板书课题:西门豹
二、学习“调查研究”一段
1、谈话: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2、西门豹来到邺地,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对这种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研究。 板书:调查
3、老师帮西门豹设计了一份《关于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调查报告》,幻灯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9自然段,用笔进行分析勾画,准备帮西门豹填写这份调查报告。(学生先自学,然后小组合作,共同填写报告)。
4、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并说出根据。教师幻灯出示结果。
5、师总结,板书:
天灾:旱灾
人祸:巫婆 官绅头子
6、问: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以后该怎么办呢?我们大胆想象一下,假如魏王派到邺地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这个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办?他的办法会有什么结果?(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言)
7、问:西门豹的对策是什么?
生答,并读第9自然段。
师板书:对策:送新娘
三、学习“除恶”一段
1、谈话:
这说明西门豹已经成竹在胸了,那么,他的办法巧妙在哪里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听读10~15自然段,用笔对课文进行勾画,看看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指名读课文)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提问或提示。并板书:
惩治巫婆 官绅头子
除恶 教训官绅
教育百姓
3、师小结:
西门豹不仅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而且教训了官绅们,教育了百姓,老百姓从此再也不相信迷信了,他的办法真是一举三得。
4、此时,岸上的人们看到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想象后各抒己见。
四、学习“兴修水利”一段
1、谈话:
西门豹惩治了恶首,破除了迷信,教育了百姓,解除了“人祸”这一贫困的原因,那么,又是怎样彻底改变邺地的贫困面貌的呢?
2、学生读最后一小节,并用词语简要概括:
师板书:兴修水利 开凿渠道
3、问:哪一个词语说明每一年都有好收成?(年年)
4、师总结,板书:
破除迷信 尊重科学
五、总结全文
请看着板书简述课文主要内容。
六、请对文中感兴趣的人物做一番评论
七、看幻灯片读相应的内容,互相评价
八、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历史上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典范人物──西门豹,我们要向他学习,破除迷信,相信科学,同时我们还要学科学,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
九、作业
请你把《西门豹》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西门豹
一、调查 天灾:旱灾
人祸:巫婆 官绅头子
文本框: 尊重科学 破除迷信
二、对策:送新娘 惩治巫婆 官绅头子
三、除恶:教训官绅们 教育百姓
四、兴修水利 开凿渠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6篇《《西门豹》教学实录》,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众鼎号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