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整理(优秀10篇)
新知识学习后,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这都是因为条件反射会消退,所以,我们的知识想要掌握的牢固必须要勤复习。众鼎号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10篇《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整理》,可以帮助到您,就是众鼎号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复习 篇一
分数乘法
所以: 圆的面积 = 圆周长的一半 × 圆的。半径
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精选 篇二
1、 位置的表示方法: A(列,行)如:A(3,4)表示A点在第三列第四行。
一般先看横的数字,再看竖的数字,注意中间是逗号
2、分数乘法的意义:一个数×分数
分数×一个数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4、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或整数
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7、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兀来表示,兀≈3.14
8、有关圆的公式:
C= 兀d = 2兀r S =兀r 2
d=C÷兀 d=2 r r = d÷2 r = C÷兀÷2
圆环的面积S = 兀 R 2-兀 r 2
9、原价×折扣=现价 营业额×税率=应纳税额 本金×利率×时间=利息
10、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一、比例
1、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比例里两内项积等于两外项积。
2、用x 和 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那么正比例关系表示为:
Y : x = k(一定)
3、用x 和 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那么反比例关系表示为:
Xy=k(一定)
二、数与代数(复习)
1、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6:倍数和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7、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10。
8、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的倍数。
9、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0、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1、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2、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13、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题 篇三
一:根据算式补充条件:
梨有60千克,______。苹果有多少千克?
(1)60× 15
(2)60 ÷15
(3)60×(1 — 15 )
(4)60×(1 + 15 )
(5)60÷(1 — 15 )
(6)60÷(1 + 15 )
二:根据条件列式不计算:
1、有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总数的15 ,第二次运走总数的14 ,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1)两次共用去10吨
(2)还剩下10吨没有运
(3)第一次比第二次少运10吨
(4)运走的比剩下的少10吨
2、育才小学有男生120人。 ,女生有多少人?
(1)男生是女生的35
(2)女生是男生的35
(3)女生比男生多35
(4)男生比女生少35
(5)男生占总数的35
(6)女生占总数的35
3、东方小学六(5)班,男生有30人, ,女生有多少人?
(1)女生比男生的35 多3人
(2)男生比女生的35 多3人
(3)女生比男生的35 少3人
(4)男生比女生的35 少3人
4、鸡有20只,鸭有25只
(1)鸡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2)鸡比鸭少几分之几
(3)鸭只数比鸡多几分之几
(4鸡是鸡与鸭总数的几分之几
三:列式计算或用方程解答下列各题
1、一根钢管长12米,第一次截去14 ,第二次截去13 米,两次共截去多少米?
2、一根钢管长12米,第一次截去14 ,第二次截去13 ,还剩下多少米?
3、一根钢管,第一次截去14 ,第二次截去13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截去2米,这根钢管长多少米?
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38 ,正好行了81千米。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38 ,离中点还有 81千米,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6、修一条路,第一天修300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4 ,两天共修了570米,这条路长多少米?
7、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300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4 ,还剩下570米,这条路长多少米?
8、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300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4 ,两天共修了全长的518 ,这条路长多少米?
9、六年级共有学生30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4 ,六年级男生有多少人?
10、六年级共有学生300人,女生人数的 是男生人数的15 ,
六年级男生有多少人?
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篇四
1位置是相对的,要指出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物。以谁为参照物,就以谁为观测点。
2东偏北30。也可说成北偏东60。,但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
3确定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只知道方向或距离是不可以的,要同时知道这两个条件才行。
4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确定好方向并用量角器测量出被测物体所在的方向(角度);
(2)用直尺测量出被测物体和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结合单位长度计算出实际距离;
(3)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准确判断或描述被测物体的位置。
5要标出物体的位置必须先确定方向,再确定在这一方向上的距离。
6绘制平面图时,要根据实际距离确定好单位长度,即代表多长距离。
7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上名称。
8描述物体的位置与观测点有关,观测点不同,物体位置的描述就不同。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方向相反(其夹角度数不变),距离相同。
9两地的位置关系具有相对性,以这;两个不同地点为观测点描述对方所在的方向时,方向正好相反(甲在乙东偏南30°100米,则乙在甲西偏北30°100米)
10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观测点,然后以每一个观测点为参照物,再描述到下一个目标所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11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与方向关键要做到三点:
(1)确定好观测点及单位长度;
(2)找准方向;
(3)线段上每一段的长度要与单位长度统一。
12以谁为观测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方向标,然后判断出另一点所在的方向和距离
13绘制路线图的步骤
①画出↑北,确定方向标和单位长度比例尺()
②确定起点的位置。
③根据描述,从起点出发,找好方向和距离,一段一段地画。画每一段都要以每一段新的起点为观测点
④以谁为观测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十字”方向标,然后判断下一点的方向和距离。
⑤标出数据、名称、角度。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的复习 篇五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11×3 表示: 求3个2/11是多少? 求2/11的3倍是多少?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3、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5×1/4表示:求3/5的1/4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1、找单位“1”的方法
(1)是谁的几分之几,就把谁看作单位“1”。
(2)一般把“比”字、“是”字、“占”字、“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
注意: 找单位“1”在分率句里找,有分率的句子称为分率句。
分率不带单位,具体数量带有单位。
2、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5的3/5是多少? 15×3/5=9
3、已知单位“1”用乘法计算
单位“1”×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注意:(1) 乘上什么样的分率就等于什么样的数量。
(2) 乘上谁占的分率就等于谁的数量。
(3) 是谁的几分之几,就用谁乘上几分之几。
4、已知A比B多(或少)几分之几,求A的解题方法
5、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大于1的数,积大于A。
A(0除外)乘上
小于1的数,积小于A。
二、位置与方向
1、确定物体的位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北偏东30°就是从北向东移,夹角靠北。
(2)东偏北30°就是从东向北移,夹角靠东。
2、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1)两地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方向刚好相反,距离是一样的。
例如:少年宫在学校南偏东35°的方向上,相距250米,(在学校是以学校为观测点)
南对北 东对西
则学校在少年宫北偏西35°的'方向上,相距250米。(在少年宫是以少年宫为观测点)
三、分数除法
(一)倒数的认识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0除外),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是带分数的先化成假分数
是小数的先化成分数
整数的倒数:整数是几,它的倒数就是几分之一。
3、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三)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3/10÷1/10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3/10,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10,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被除数与商的大小关系
当除数小于1时,商就大于被除数。(0除外)
当除数大于1时,商就小于被除数。(0除外)
4、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 只有“+、-”或只有“×、÷”,从左往右计算。
(2) 有“+、-”,也有“×、÷”,先乘除后加减。
(3) 有( )、[ ]的,先算( )里面的,再算[ ]里面的。
(一)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例:甲数是15,甲数是乙数的3/5。乙数是多少? 15÷3/5=25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方法是:用“是”字前面的数÷“是”字后面的数。
例:1、15是5的几倍? 15÷5=3
2、20是25的几分之几? 20÷25=4/5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是:
用相差量÷问题“比”字后面的量
例:(1)甲数是25,乙数是20。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 (25-20)÷20=1/4
(2) 甲数是25,乙数是20。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25-20)÷25=1/5
4、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
具体量(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
什么样的数量就对应什么样的分率。
什么样的分率就对应什么样的数量。
5、求平均数问题: 总量÷总份数=每份数
注意:求平均每什么就除以什么数。(求每天就除以天数;求每人就除以人数;求每千克就除以千克数;求每米就除以米数……)
6、已知A比B多(或少)几分之几,求B的解题方法:
A÷(1+/-几分之几)=B
7、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分率比多的就1+,比少的就1-。
8、工程问题
把工作总量看作“1”,工作效率就是1/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 ÷ 工作效率
要做的工作量 由谁做就除以谁的工作效率
1人的效率=两人的效率和-另1人的效率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的复习 篇六
分数乘法
所以: 圆的面积 = 圆周长的一半 × 圆的`半径
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 篇七
1、 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2、 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直观显示每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直观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还可清晰看出个数据的变化趋势。
(3)、扇形统计图:直观显示部分和总量的关系。
3、常见题型:
1、求一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
2、已知整体求部分,用乘法。
3、已知部分,求整体,用除法。
数学广角
一、研究中国古代的`鸡兔同笼问题。
1、 用表格方式解决有局限性,数目必须小
2、 用假设法解决
(1) 假如都是兔,先求出的是鸡的只数
(2) 假如都是鸡,先求出的是兔的只数
注意:当提到扣分时,做减法。
和尚分馒头
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一人吃3个,小和尚三人吃一个。大小和尚各多少人?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的复习 篇八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c+bc=(a+b)×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详细见重难点分解)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2、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 。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 “×”(乘号)
“占”、“是”、“比”“相当于”相当于“=”(等号)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二、分数除法
(一)倒数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原数与倒数之间不要写等号哦)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因为1×1=1,1的倒数是1;
因为找不到与0相乘得1的数0没有倒数。
4、对于任意数a(a≠0),它的倒数为1/a;非零整数a的倒数为1/a;分数b/a的倒数是a/b;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二)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 ]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详细见重难点分解)
(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用方程解答)
(1)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① 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 – 1
② 求少几分之几: 1 - 小数÷大数
或①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小数
② 求少几分之几:(大数-小数)÷大数
(四)比和比的应用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例如
15 : 10 = 15÷10=1.5
∶ ∶ ∶ ∶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
例: 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五)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
(1)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
①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②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③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2)用求比值的方法。注意: 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如: 已知两个量之比为 ,则设这两个量分别为 。
6、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三、百分数
(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是指的两个数的比,因此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和分数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1)联系:都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
(2)区别:
①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
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表示具本数时可以带单位。
②、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能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3、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
(三)百分数的和分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成分数:
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否100的分数,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成百分数:
① 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缩小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
②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四)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六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的复习 篇九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 ,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 ,把0.25化成分数,即1/4 ,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 ,1/0.25等于4 ,所以0.25的倒数4 ,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17、比和比例的区别
(1)意义、项数、各部分名称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如:a:b 这是比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a:b=3:4 这是比例。
(2)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意义不同、应用不同。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相等。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联系: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
18、比和比例的意义
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的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而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叫做比例。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因此,比和比例的意义也有所不同。而且,比号没有括号的含义而另一种形式,分数有括号的含义!
19、比和比例的联系:
比和比例有着密切联系。比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有两项;比例是研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项组成。比例是由比组成的,如果没有两种量的比,比例就不会存在。比例是比的发展,如果把比例式中右边的比看成一个数,比和比例此时又可以统一起来。如果两个比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可以组成比例。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20、圆: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21、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22、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23、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d=2r或r=d/2。
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24、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5、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把它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它的近似值,π≈3.14。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6、圆的面积公式: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πr^2;,用字母S表示。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二分之一。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他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27、周长计算公式
(1)已知直径:C=πd (2)已知半径:C=2πr (3)已知周长:D=c/π
(4)圆周长的一半:1/2周长(曲线) (5)半圆的周长:1/2周长+直径(π÷2+1)
28、面积计算公式:
(1)已知半径:S=πr2 (2)已知直径:S=π(d/2)2
(3)已知周长:S=π[c÷(2π)]2
29、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因此,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还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应用范围不同。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与比较。而分数常常是在测量、计算中,得不到整数结果时使用。
(3)书写形式不同。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因此,不论百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多少个公约数,都不约分;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
而分数的分子只能是自然数,它的表示形式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般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任何一个百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都具有百分数的意义。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篇十
一、数的意义:
1、整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小的整数,也没有的整数,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像1、2、3、4、5……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
3、小数: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分或几份的数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4、小数的分类:
(1)纯小数和带小数:整数部分是o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是o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2)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3)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4)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小数的循环节。
(5)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5、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6、数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7、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它的特点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就是10个较低的计数单位可以进成一个较高的计数单位(既通常说的“逢十进一”), 这种以“十”为基础进位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8、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9、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1)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1
10、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的分数单位是1%。百分数的分母是100。
11、分数和百分数的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后面可加数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两数之间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比(两数之间的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因此百分数不带单位。
12、正数和负数:像1/3、+2、0.5、+4.5…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1/2、―5.5、―6…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不能认为:一个数的前面加上“+”号这个数就是正数,也不能认为:一个数的前面加上“—”号这个数就是负数)。比如:“—a”这个数我们就不能判断是负数,因为a可能:是正数、是负数、0都有可能;所以我们无法判断。
自然数是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也可以说是不小于0的整数,既是非负整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数的读法和写法。
1、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的往下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的连续的几个0都只读一个。
2、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的往下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为上写0。
(一)、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读法:通常是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从左向右的顺序只读出数字。
写法: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部分的写法去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按从左向右的顺序
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二)、分数的读法与写法:
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数的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读带分数时,要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又”字,最后按分数部分的读法读分数部分。(分数线的读法:“分之”),
写法:写分数时,要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写带分数时,要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分数部分,整数部分要对其分数线,二者要紧凑。
(三)、百分数的读法与写法:
读法:百分数的读法与分数相同。
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写百分数时,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
(四)、数的大小比较:
1、整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首先要看它们的位数,如果位数不相同,那么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先从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3、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因为分母相同,分数单位就相等,分子大的就意味着含有的分数单位多。);分子相同的分数相比较,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大。(分子相同含有的分数单位数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分数单位就大)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后,再比较大小。
4、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负数都比正数小。0大于一切负数,0小于一切正数。
5、两个负数相比较:如果a>b(a、b均为正数),则-a<-b。就是在不看负数符号的情况下:数大的那个数反而小。
三、数的性质:
1、分数的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注意:分数的分单位有变化,分子、分母都有变化)
2、约分和通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原分数相等的,且分子分母都比原分数小的的分数叫做约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3、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4、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注意:小数的位数有变化,精确度有变化。)
5、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每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该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1/100、1/1000???。
四、数的改写:
1、把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者以”亿”单位的数。
(1)直接改写:把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者以”亿”单位的数,先把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或者8位,再在数后面加上“万”或“亿”字,中间用“=”连接。
(2)省略尾数改写成近似数:先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者亿位后面的尾数,再在这个数的后面写上“万”字或者“亿”字。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用“≈”连接。
2、求小数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把小数保留到哪一位,就把这一位后面的尾数按照“四舍五入法”省略,中间用“≈”。
3、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小数化成分数方法:先看小数点后面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添上几个0做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后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分数化成小数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
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同时在后面添上“%”。
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把百分数的分子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后面的“%”。
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先把百分数的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约成最简分数。
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在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4、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含有质因数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质因数, 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了2和5以外的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五、数的整除:
1、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数a能被数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2、因数和倍数:如果a×b=c(a、b、c都是非0整数)那么a、b就叫做c的因数,c就叫做a、b的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的倍数。
3、公因数和公因数:几个数的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4、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5、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一般采用列举法,就是把两个数的因数一一列举出来,然后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那个数就是这两个数公因数。也可以采用短除法。
短除法求公因数的方法:把两个数写在 的横线上,先用着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做除数,如果两个数的商是互质数,除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所得的商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如果两个数的商不互质,就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直到两个数的商最后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6、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一般也采用列举法,把两个数的倍数数根据需要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列举一部分,然后找出两个数的公有的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也可以采用短除法。
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把两个数写在 的横线上,先用着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做除数,所 得的商写在横线下的相对应的位置,如果两个数的商是互质数,就把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的商不互质,就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直到两个数的商最后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所得商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7、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方法:
如果两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较小数就是较大数的因数,则较大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数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则它们的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8、奇数和偶数、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
9、2、5、3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0、质数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数合数。
11、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就是分解质因数。
1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先用这个合数的质因数(通常用最小的开始)去除,得出的商如果是质数,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数,就照上面的方法继续下去,直到得出商是质数为止,然后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13、大于0的自然数的分类方法:(1)根据是否是2的倍数,自然数可分为:奇数和偶数。(2)根据所含因数的个数,自然数可分为:1、质数、合数。
六、数的运算:
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乘法的意义:(1)一个数乘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一个数乘小数,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3)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除法的意义:以这两个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计算方法:
1、加法的计算方法。
(1)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2)分数: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异分母分数相加,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
(1)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后再减。
(2)分数: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分子之差做分子)异分母分数相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3、乘法的计算方法:
⑴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末尾乘起,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要和那一位对齐,最后把每次乘得的积的相加。
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就从积的末尾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⑶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⑷除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的时候,除数有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前几位不够除,再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⑸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的末尾添上0继续除。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为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相同位数(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七、四则运算的验算方法:
1、加法的验算方法(1)用加法验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
(2)用减法验算: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减法的验算方法:(1)用加法验算:差+减数=被减数。
(2)用减法验算:被减数—差=减数。
3、乘法的验算方法:(1)用乘法验算:调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称一遍。
(2)用除法验算: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4、除法的验算方法:(1)用乘法验算:如果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如果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用除法验算:被除数÷商=除数 或(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八、0与1在四则运算中特性:
a+0=a a×0=0 0÷a=0 a-0=a a×1=a
a-a=0 a÷1=a 1÷a=1/a (在上面算式中a作除数时a≠0)
九、运算定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交换律:a×b=b×a 4、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5、乘法的分配率:(a+b)×c = a×c+b×c
十、运算性质:
1、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a-(b-c)=a-b+c
2、除法的运算性质(除数不为0):a ÷(b×c)=a÷b ÷c
a÷(b÷c)=a÷b×c (a+b)÷c=a÷c+b÷c (a-b)÷c=a÷c-b÷c
十一、运算顺序:
1、加法和减法叫做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2、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
3、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十二、解决问题:
1、复合应用题: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来解答的应用题。分析此问题,一般采用分析法或综合法。
分析法:从要求问题入手,逐步找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求得问题的解决。
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入手,利用已知条件看能解决什么问题,从而求得问题的解决。
2、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首先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何所求问题;其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 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再次,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最后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3、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1)路程=速度×时间 (2)总价=单价×数量 (3)工作总量=工效×时间
(4)总产量=单产量×数量(5)收入--支出=结余(6)利息=本金×利息×时间
十三、式与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本特点。既简单明了,又能表达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
2、用字母代表数的作用:
(1)用字母代表任何数。(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4)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3、(1)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简写成“?”或者省略不写。数与数相乘,乘号不能省略。
4、等式与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等式两边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根据等式的性质可以解方程。
6、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1)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更具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解方程,求未知数的值。
(4)检验写答语。
十四、常见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一)意义:(1)物体的多少、长短、大小、轻重、快慢等。这些可以测定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叫做量。(2)把一个要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量相比较叫做计量。用来作为计量标准的量叫做计量单位。
(二)常用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1)货币单位及其进率:1元=10角 1角=10分
(2)长度单位及其进率: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3)面积单位及其进率: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0平方毫米
质量单位及其进率: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时间单位及其进率:(1)1年有12个月 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2)1、3、5、7、8、10、12月是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二月既不是大约也不是小月,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3)按四个季度分,1、2、3月份属第一季度,4、5、6月份是第二季度,7、8、9月份是第三季度,10、11、12是第四季度。
(4)每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上旬、中旬各有10天,下旬的天数大月11天,小月有10天。闰年二月下旬9天,平年8天
(5)1星期=7日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1世纪=100年
(6)平年闰年判断的方法:公历年份能被4整除,整百,整千年份能整除400的是闰年,反之是平年。
(三)计量单位的改写:1、名数的意义:计量的结果,要用数表示,并且还要带上单位的名称,通常把他们合起来叫做名数。只带一个名称的叫单名数;带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复名数。如:2千克50克,8平方米20平方分米5平方厘米。
2、名数的改写: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用进率去乘,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用进率去除。当进率是10、100、1000???是也可以把小数点向右(左) 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足时,用零补足。
十五、比和比例:
(1)比和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
( 2)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意义 方法 结果
求比值 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一个商(整数、小数或分数)
化简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也可以根据求比值的方法,用前项除以后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10篇《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整理》,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