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高一必修二数学教案【优秀8篇】

众鼎号分享 118574

众鼎号 分享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众鼎号整理的8篇《高一必修二数学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众鼎号给您的好友哦。

高中数学必修2优秀教案 篇一

共1课时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2、引导学生探究线面平行的问题可以转化为线线平行的问题,从而能够通过化归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转化的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观察、猜想研究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及逻辑论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在体验数学转化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和动手的良好品质。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线与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线与面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引入

一、问题引入

木工小刘在处理如图所示的一块木料,已知木料的棱BC∥平面A′C′。现在小刘要经过平面A′C′内一点P和棱BC将木料锯开,却不知如何画线,你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1)过P作一条直线平行于B′C′;

(2)过P作一条直线平行与BC。

(问题引入的目的在于激起学生对于这堂课的兴趣,带着问题学习目的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好。)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二、知识回顾

判定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定义法: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法: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三、知识探究(一)

思考一:如果直线a与平面α平行,那么直线a与平面α内的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答:平行或异面。

思考2:若直线a与平面α平行,那么在平面α内与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多少条?这些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答:无数条;平行。

思考3:如果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经过直线a的平面β与平面α相交于直线b,那么直线a、b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答:平行;因为a∥α,所以a与α没有公共点,则a与b没有公共点,又a与b在同一平面β内,所以a与b平行。

思考4:综上分析,在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答: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四个思考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四、知识探究(二)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定理可简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符号表示:

(由图形语言到文字语言,再到符号语言,一步一步深化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

活动3【练习】课堂练习

五、应用示例

练习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如果a,b是两条直线,且a∥b,那么a平行于经过b的任何平面。 ( × )

(2)如果直线a和平面α满足a∥α,那么a与α内的任何直线平行。 ( × )

(3)如果直线a,b和平面α满足a ∥α,b ∥α,那么a ∥b。 ( × )

例3 如图所示的一块木料中,棱BC平行于面A′C′。

(1)要经过面A′C′ 内一点P和棱BC将木料锯开,应怎样画线?

(2)所画的线与平面AC是什么位置关系?

分析:经过木料表明A′C′内的一点P和棱BC将木料锯开,实际上是经过BC及BC外一点P做截面,也就是找出平面与平面的交线。我们可以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和公理2、公理4作出。

练习2: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上的点,EH∥FG,求证:FG∥BD.

活动4【讲授】课堂小结

六、课堂小结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1)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2)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1)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2)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课堂总结从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三方面强调总结两个定理。)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P61练习,习题2.2A组:1,2. (做在书上)

P62习题2.2A组:5,6.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引入

一、问题引入

木工小刘在处理如图所示的一块木料,已知木料的棱BC∥平面A′C′。现在小刘要经过平面A′C′内一点P和棱BC将木料锯开,却不知如何画线,你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1)过P作一条直线平行于B′C′;

(2)过P作一条直线平行与BC。

(问题引入的目的在于激起学生对于这堂课的兴趣,带着问题学习目的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好。)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二、知识回顾

判定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定义法: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法: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三、知识探究(一)

思考一:如果直线a与平面α平行,那么直线a与平面α内的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答:平行或异面。

思考2:若直线a与平面α平行,那么在平面α内与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多少条?这些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答:无数条;平行。

思考3:如果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经过直线a的平面β与平面α相交于直线b,那么直线a、b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答:平行;因为a∥α,所以a与α没有公共点,则a与b没有公共点,又a与b在同一平面β内,所以a与b平行。

思考4:综上分析,在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答: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四个思考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四、知识探究(二)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定理可简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符号表示:

(由图形语言到文字语言,再到符号语言,一步一步深化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

活动3【练习】课堂练习

五、应用示例

练习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如果a,b是两条直线,且a∥b,那么a平行于经过b的任何平面。 ( × )

(2)如果直线a和平面α满足a∥α,那么a与α内的任何直线平行。 ( × )

(3)如果直线a,b和平面α满足a ∥α,b ∥α,那么a ∥b。 ( × )

例3 如图所示的一块木料中,棱BC平行于面A′C′。

(1)要经过面A′C′ 内一点P和棱BC将木料锯开,应怎样画线?

(2)所画的线与平面AC是什么位置关系?

分析:经过木料表明A′C′内的一点P和棱BC将木料锯开,实际上是经过BC及BC外一点P做截面,也就是找出平面与平面的交线。我们可以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和公理2、公理4作出。

练习2: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上的点,EH∥FG,求证:FG∥BD.

活动4【讲授】课堂小结

六、课堂小结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1)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2)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1)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2)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课堂总结从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三方面强调总结两个定理。)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P61练习,习题2.2A组:1,2. (做在书上)

P62习题2.2A组:5,6.

高中数学必修2优秀教案 篇二

1教学目标

1、知道柱体、锥体、台体侧面展开图,弄懂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的求法。

2、能运用公式求解柱体、锥体和台体的表面积,并知道柱体、锥体和台体表面积之间的关系。

2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了解了空间几何体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从中反映出一个思想方法,即平面图形和空间几何体的互化,尤其是空间几何问题向平面问题的转化。该部分内容中有些是学生已经熟悉的,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再认识,提炼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思想——化归的思想,总结出一般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类比获得解决新问题的思路,通过化归解决问题,深化对化归、类比等思想方法的应用。

3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柱体、锥体、台体侧面展开图,弄懂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公式。

难点:会求柱体、锥体和台体的表面积,并知道柱体、锥体和台体表面积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1课时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

(一)、基础自测:

1、棱长为a的正方体表面积为__________.

2、长、宽、高分别为a、b、c的长方体,其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为__________.

4、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为__________.

5、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__________.

(二)。尝试学习

1、柱体的表面积

(1)侧面展开图: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____________,一边是棱柱的侧棱,另一边等于棱柱的__________,如图①所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_______,其中一边是圆柱的母线,另一边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如图②所示。

(2)面积:柱体的表面积S表=S侧+2S底。特别地,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则圆柱的侧面积S侧=__________,表面积S表=__________.

2、锥体的表面积

(1)侧面展开图: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是由若干个__________拼成的,则侧面积为各个三角形面积的_____,如图①所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_______,扇形的半径是圆锥的______,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__________,如图②所示。

(2)面积:锥体的表面积S表=S侧+S底。特别地,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则圆锥的侧面积S侧=__________,表面积S表=__________.

3、台体的表面积

(1)侧面展开图:棱台的侧面展开图是由若干个__________拼接而成的,则侧面积为各个梯形面积的______,如图①所示;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是扇环,其侧面积可由大扇形的面积减去小扇形的面积而得到,如图②所示。

(2)面积:台体的表面积S表=S侧+S上底+S下底。特别地,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r,母线长为l,则侧面积S侧=____________,表面积S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互动课堂

例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a,∠AA1B1=∠AA1C1=60°,∠BB1C1=90°,侧棱长为b,则其侧面积为(  )

A. B.ab C.(+)ab D.ab

例2:(1)若一个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其面积为,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  )

A.2π B. C.6π D.9π

(2)已知棱长均为5,底面为正方形的四棱锥S-ABCD,如图,求它的侧面积、表面积。

例3:一个四棱台的上、下底面都为正方形,且上底面的中心在下底面的投影为下底面中心(正四棱台)两底面边长分别为1,2,侧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积之和,则这个棱台的高为(  )

A.      B.2 C. D.

(四)。巩固练习:

1、一个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三个全等的矩形,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6 cm,4 cm,则该棱柱的侧面积为________.

2、已知一个四棱锥底面为正方形且顶点在底面正方形射影为底面正方形的中心(正四棱锥),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4  cm,高与斜高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求正四棱锥的侧面积________和表面积________(单位:cm2)。

3、如图所示,圆台的上、下底半径和高的比为1:4:4,母线长为10,则圆台的侧面积为(  )

A.81π B.100π C.14π D.169π

(五)、 课堂小结:

求柱体表面积的方法

(1)直棱柱的侧面积等于它的底面周长和高的乘积;表面积等于它的侧面积与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2)求斜棱柱的侧面积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定义法;二是公式法。所谓定义法就是利用侧面积为各侧面面积之和来求,公式法即直接用公式求解。

(3)求圆柱的侧面积只需利用公式即可求解。

(4)求棱锥侧面积的一般方法:定义法。

(5)求圆锥侧面积的一般方法:公式法:S侧=πrl.

(6)求棱台侧面积的一般方法:定义法。

(7)求圆台侧面积的一般方法:公式法S侧=2(r+r′)l.

五、当堂检测

1、(2011·北京)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表面积是(  )

A.32 B.16+16

C.48 D.16+32 网]

2、(2013·重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180 B.200 C.220 D.240

3、(2013广东)若一个圆台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侧面积等于(  )

A.6 B.6π C.3π D.6π

六、作业:(1)课时闯关(今晚交)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你会哪些?还存在哪些问题?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1课时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

(一)、基础自测:

1、棱长为a的正方体表面积为__________.

2、长、宽、高分别为a、b、c的长方体,其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为__________.

4、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为__________.

5、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__________.

(二)。尝试学习

1、柱体的表面积

(1)侧面展开图: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____________,一边是棱柱的侧棱,另一边等于棱柱的__________,如图①所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_______,其中一边是圆柱的母线,另一边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如图②所示。

(2)面积:柱体的表面积S表=S侧+2S底。特别地,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则圆柱的侧面积S侧=__________,表面积S表=__________.

2、锥体的表面积

(1)侧面展开图: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是由若干个__________拼成的,则侧面积为各个三角形面积的_____,如图①所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_______,扇形的半径是圆锥的______,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__________,如图②所示。

(2)面积:锥体的表面积S表=S侧+S底。特别地,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则圆锥的侧面积S侧=__________,表面积S表=__________.

3、台体的表面积

(1)侧面展开图:棱台的侧面展开图是由若干个__________拼接而成的,则侧面积为各个梯形面积的______,如图①所示;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是扇环,其侧面积可由大扇形的面积减去小扇形的面积而得到,如图②所示。

(2)面积:台体的表面积S表=S侧+S上底+S下底。特别地,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r,母线长为l,则侧面积S侧=____________,表面积S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互动课堂

例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a,∠AA1B1=∠AA1C1=60°,∠BB1C1=90°,侧棱长为b,则其侧面积为(  )

A. B.ab C.(+)ab D.ab

例2:(1)若一个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其面积为,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  )

A.2π B. C.6π D.9π

(2)已知棱长均为5,底面为正方形的四棱锥S-ABCD,如图,求它的侧面积、表面积。

例3:一个四棱台的上、下底面都为正方形,且上底面的中心在下底面的投影为下底面中心(正四棱台)两底面边长分别为1,2,侧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积之和,则这个棱台的高为(  )

A.      B.2 C. D.

(四)。巩固练习:

1、一个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三个全等的矩形,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6 cm,4 cm,则该棱柱的侧面积为________.

2、已知一个四棱锥底面为正方形且顶点在底面正方形射影为底面正方形的中心(正四棱锥),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4  cm,高与斜高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求正四棱锥的侧面积________和表面积________(单位:cm2)。

3、如图所示,圆台的上、下底半径和高的比为1:4:4,母线长为10,则圆台的侧面积为(  )

A.81π B.100π C.14π D.169π

(五)、 课堂小结:

求柱体表面积的方法

(1)直棱柱的侧面积等于它的底面周长和高的乘积;表面积等于它的侧面积与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2)求斜棱柱的侧面积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定义法;二是公式法。所谓定义法就是利用侧面积为各侧面面积之和来求,公式法即直接用公式求解。

(3)求圆柱的侧面积只需利用公式即可求解。

(4)求棱锥侧面积的一般方法:定义法。

(5)求圆锥侧面积的一般方法:公式法:S侧=πrl.

(6)求棱台侧面积的一般方法:定义法。

(7)求圆台侧面积的一般方法:公式法S侧=2(r+r′)l.

五、当堂检测

1、(2011·北京)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表面积是(  )

A.32 B.16+16

C.48 D.16+32 网]

2、(2013·重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180 B.200 C.220 D.240

3、(2013广东)若一个圆台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侧面积等于(  )

A.6 B.6π C.3π D.6π

六、作业:(1)课时闯关(今晚交)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你会哪些?还存在哪些问题?

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 篇三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

5.提出问题:各种这样的棱柱,主要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根据不同对棱柱分类?

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7.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如何得到圆柱,从而概括出圆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8.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9.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10.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的物体大多由具有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合而成。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如图)

2.棱柱的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课本P8,习题1.1 A组第1题。

4.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

5.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

四、巩固深化

练习:课本P7  练习1、2(1)(2)

课本P8  习题1.1  第2、3、4题

五、归纳整理

由学生整理学习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课本P8  练习题1.1  B组第1题

课外练习  课本P8  习题1.1  B组第2题

1.2.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

(2)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

(2)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2.教学用具:实物模型、三角板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你能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吗?

(二)实践动手作图

1.讲台上放球、长方体实物,要求学生画出它们的三视图,教师巡视,学生画完后可交流结果并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用类比方法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1)画出球放在长方体上的三视图

(2)画出矿泉水瓶(实物放在桌面上)的三视图

学生画完后,可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并与同学交流,总结自己的作图心得。

作三视图之前应当细心观察,认识了它的基本结构特征后,再动手作图。

3.三视图与几何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1)投影出示图片(课本P10,图1.2-3)

请同学们思考图中的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是什么?

(2)你能画出圆台的三视图吗?

(3)三视图对于认识空间几何体有何作用?你有何体会?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然后让学生发表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4.请同学们画出1.2-4中其他物体表示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2  练习1、2  P18习题1.2 A组1

(四)归纳整理

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五)课外练习

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模型,并画出它的三视图。

2.自己制作一个上、下底面都是相似的正三角形,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的棱台模型,并画出它的三视图。

1.2.2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斜二测画法画水平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

(2)采用对比的方法了解在平行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与在中心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空间想象力与直观感受。

(2)体会对比在学习中的作用。

(3)感受几何作图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值的直观图。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学生通过作图感受图形直观感,并自然采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过程。

2.教学用具:三角板、圆规

练习反馈

根据斜二测画法,画出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的直观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检查。

2.例2,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

教师引导学生与例1进行比较,与画水平放置的多边形的直观图一样,画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也是要先画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点,由于不能像多边那样直接以顶点为代表点,因此需要自己构造出一些点。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如何构造出需要的一些点,与学生共同完成例2并详细板书画法。

3.探求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的画法

(1)例3,用斜二测画法画长、宽、高分别是4cm、3cm、2cm的长方体ABCD-A’B’C’D’的直观图。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要注意对每一步骤提出严格要求,让学生按部就班地画好每一步,不能敷衍了事。

(2)投影出示几何体的三视图、课本P15图1.2-9,请说出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并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完成,教师巡视帮不懂的同学解疑,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图形尺寸大小之间的关系。

4.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投影出示课本P17图1.2-12,让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在平行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与在中心投影下画空间图形的各自特点。

5.巩固练习,课本P16练习1(1),2,3,4

三、归纳整理

学生回顾斜二测画法的关键与步骤

四、作业

1.书画作业,课本P17  练习第5题

2.课外思考  课本P16,探究(1)(2)

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柱、锥、台体的研究,掌握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

(2)能运用公式求解,柱体、锥体和台全的全积,并且熟悉台体与术体和锥体之间的转换关系。

(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高中数学必修2优秀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在上一节认识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本节来学习空间几何体的表示形式,以进一步提高对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的认识。主要内容是: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比较准确地画出几何图形,是学好立体几何的一个前提。因此,本节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基础之一,教学中应当给以充分的重视。

画三视图是立体几何中的基本技能,同时,通过三视图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视图”是将物体按正投影法向投影面投射时所得到的投影图。光线自物体的前面向后投影所得的投影图称为“正视图”,自左向右投影所得的投影图称为“侧视图”,自上向下投影所得的投影图称为“俯视图”。用这三种视图即可刻画空间物体的几何结构,这种图称之为“三视图”。

教科书从复习初中学过的正方体、长方体……的三视图出发,要求学生自己画出球、长方体的三视图;接着,通过“思考”提出了“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学习任务。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是高中阶段的新任务,这是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的需要,应当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

三视图的教学,主要应当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来完成。因此,教科书主要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作图  来展示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会三视  图的作法,体会三视图的作用。对于简单几何体的组合体,在作三视图之前应当提醒学生细心观察,认识了它的基本结构特征后,再动手作图。教材中的“探究”可以作为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后,再把自己的作品带到课堂上来展示交流。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三视图的教学,主要应当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来完成。另外,教学中还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向学生多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辨析它们是平行投影下的图形还是中心投影下的图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

(2)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

(2)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给出三视图和直观图,还原或想象出原实际图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几何体。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思路1.能否熟练画出上节所学习的几何体?工程师如何制作工程设计图纸?

我们常用三视图和直观图表示空间几何体,三视图是观察者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直观图是观察者站在某一点观察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三视图和直观图在工程建设、机械制造以及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节我们将在学习投影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师指出课题:投影和三视图。

思路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地反映出物体的结构特征,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你能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吗?

教师点出课题:投影和三视图。

(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

①如图1所示的五个图片是我国民间艺术皮影戏中的部分片断,请同学们考虑它们是怎样得到的?

图1

②通过观察和自己的认识,你是怎样来理解投影的含义的?

③请同学们观察图2的投影过程,它们的投影过程有什么不同?

图2

④图2(2)(3)都是平行投影,它们有什么区别?

⑤观察图3,与投影面平行的平面图形,分别在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下的影子和原图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区别?

图3

活动:①教师介绍中国的民间艺术皮影戏,学生观察图片。

②从投影的形成过程来定义。

③从投影方向上来区别这三种投影。

④根据投影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来区别。

⑤观察图3并归纳总结它们各自的特点。

讨论结果:①这种现象我们把它称为是投影。

②由于光的照射,在不透明物体后面的屏幕上可以留下这个物体的影子,这种现象叫做投影。其中,我们把光线叫做投影线,把留下物体影子的屏幕叫做投影幕。

③图2(1)的投影线交于一点,我们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图2(2)和(3)的投影线平行,我们把在一束平行光  线照射下形成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④图2(2)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这种平行投影称为正投影;图2(3)中,投影线不是正对着投影面,这种平行投影称为斜投影。

⑤在平行投影下,与投影面平行的平面图形留下的影子和原平面图形是全等的平面图形;在中心投影下,与投影面平行的平面图形留下的影子和原平面图形是相似的平面图形。以后我们用正投影的方法来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  直观图。

知识归纳:投影的分类如图4所示。

图4

提出问题

①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请你回忆三视图包含哪些部分?

②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各是如何得到的?

③一般地,怎样排列三视图?

④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到的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观察长方体的三视图,你能得出同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在形状、大小方面的关系吗?

讨论结果:①三视图包含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②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叫该几何体的正视图(又称主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叫该几何体的侧视图(又称左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叫该几何体的俯视图。

③三视图的位置关系:一般地,侧视图在正视图的右边;俯视图在正视图的下边。如图5所示。

图5

④投影规律:

(1)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2)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高度一样,正视图和俯视图长度一样,侧视图和俯视图宽度一样,即正、俯视图——长对正;主、侧视图——高平齐;俯、侧视图——宽相等。

画组合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的问题:

(1)要确定好主视、侧视、俯视的方向,同一物体三视的方向不同,所画的三视图可能不同。

(2)判断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是由哪几个基本几何体生成的,注意它们的生成方式,特别是它们的交线位置。

(3)若相邻两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线,在三视图中,分界线和可见轮廓线都用实线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用虚线画出。

( 4)要检验画出的三视图是否符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基本特征,即正、俯视图长对正;正、侧视图高平齐;俯、侧视图宽相等,前后对应。

由三视图还原为实物图时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由实物图可以画出它的三视图,实际生产中,工人要根据三视图加工零件,需要由三视图还原成实物图,这要求我们能由三视图想象它的空间实物形状,主要  通过主、俯、左视图的轮廓线(或补充后的轮廓线)还原成常见的几何体,还原实物图时,要先从三视图中初步判断简单组合体的组成,然后利用轮廓线(特别要注意虚线)逐步作出实物图。

(三)应用示例

思路1

例1 画出圆柱和圆锥的三视图。

活动:学生回顾正投影和三视图的画法,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完成。

解:图6(1)是圆柱的三视图,图6(2)是圆锥的三视图。

(1) (2)

图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空间想象能力。有关三视图的题目往往依赖于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要做到边想着几何体的实物图边画着三视图,做到想图(几何体的实物图)和画图(三视图)相结合。

变式训练

说出下列图7中两个三视图分别表示的几何体。

(1) (2)

图7

答案:图7(1)是正六棱锥; 图7(2)是两个相同的圆台组成的组合体。

例2 试画出图8所示的矿泉水瓶的三视图。

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这种容器的结构特征。矿泉水瓶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容器,这种容器是简单的组合体,其主要结构特征是从上往下分别是圆柱、圆台和圆柱。

图8 图9

解:三视图如图9所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对于简单空间几何体的组合体,一定要认真观察,先认识它的基本结构,然后再画它的三视图。

变式训练

画出图10所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图10 图11

答案:三视图 如图11所示。

思路2

例1  (2007安徽淮南高三第一次模拟,文16)如图12甲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A1、C1D1的中点,G是正方形BCC1B1的中心,则四边形AGFE在该正方体的各个面上的投影可能是图12乙中的____________.

甲 乙

图12

活动:要画出四边形AGFE在该正方体的各个面上的投影,只需画出四个顶点A、G、F、E在每个面上的投影,再顺次连接即得到在该面上的投影,并且在两个平行平面上的投影是相同的。

分析:在面ABCD和面A1B1C1D1上的投影是图12乙(1);在面ADD1A1和面BCC1B1上的投影是图12乙(2);在面ABB1A1和面DCC1D1上的投影是图12乙(3)。

答案:(1)(2)(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投影和空间想象能力。画出一个图形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的关键是确定该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等,画出这  些关键点的投影,再依次连接即可得此图形在该平面上的投影。如果对平行投影理解不充分,做该类题目容易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形,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的方法是依据平行投影的含义,借助于空间想象来完  成。

变式训练

如图13(1)所示,E、F分别为正方体面ADD′A′、面BCC′B′的中心,则四边形BFD′E在该正方体的各个面上的投影可能是图13(2)的___________.

(1) (2)

图13

分析:四边形BFD′E在正方体ABCD—A′B′C′D′的面ADD′A′、面BCC′B′上的投影是C;在面DCC′D′上的投影是B;同理,在面ABB′A′、面ABCD、面A′B′C′D′上的投影也全是B.

答案:B C

例2 (2007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文2)如图14所示,甲、乙、丙是三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甲、乙、丙对应的标号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图14

①长方体 ②圆锥 ③三棱锥 ④圆柱

A.④③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③②④

分析:由于甲的俯视图是圆,则该几何体是旋转体,又因正视图和侧视图均是矩形,则甲是圆柱;由于乙的俯视图是三角形,则该几何体是多面体,又因正视图和侧视图均是三角形,则该多面体的各个面都是三角形,则乙是三棱锥;由于丙的俯视图是圆,则该几何体是旋转体,又因正视图和侧视图均是三角形,则丙是圆锥。

答案: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和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根据三视图想象空间几何体,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方式,这需要根据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几何特征,想象整个几何体的几何特征,从而判断三视图所描述的几何体。通常是先根据俯视图判断是多面体还是旋转体,再结合正视图和侧视图确定具体的几何结构特征,最终确定是简单几何体还是简单组合体。

变式训练

1、图15是一几何体的三视图,想象该几何体的几何结构特征,画出该几何体的形状。

图15 图16

分析:由于俯视图有一个圆和一个四边形,则该几何体是由旋转体和多面体拼接成的组合体,结合侧视图和正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上面一个圆柱,下面是一个四棱柱拼接成的组合体。

答案:上面一个圆柱,下面是一个四棱柱拼接成的组合体。该几何体的形状如图16所示。

2、(2007山东高考,理3)下列几何体各自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 )

图17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分析:正方体的三视图都是正方形,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C.

答案:D

点评:虽然三视图的画法比较繁琐,但是三视图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形式,因此是新课标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保证顺利解决三视图问题。

(四)知能训练

1、下列各项不属于三视图的是( )

A.正视图 B.侧视图 C.后视图 D.俯视图

分析:根据三视图的规定,后视图不属于三视图。

答案:C

2、两条相交直线的平行投影是( )

A.两条相交直线 B.一条直线

C.两条平行直线 D.两条相交直线或一条直线

图18

分析:借助于长方体模型来判断,如图18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一束平行光线从正上方向下照射。则相交直线CD1和DC1在面ABCD上的平行投影是同一条直线CD,相交直线CD1和BD1在面ABCD上的平行投影是两条相交直线CD和BD.

答案:D

3、甲、乙、丙、丁四人分别面对面坐在一个四边形桌子旁边,桌上一张纸上写着数字“9”,如图19所示。甲说他看到的是“6”,乙说他看到的是“  6”,丙说他看到的是“ 9”,丁说他看到的是“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9

A.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左边,丙在丁的右边

B.丙在乙的对面,丙的左边是甲,右边是乙

C.甲在乙的对面,甲的右边是丙,左边是丁

D.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右边,丙在丁的右边

分析:由甲、乙、丙、丁四人的叙述,可以知道这四人的位置如图20所示,由此可得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右边,丙在丁的右边。

图20

答案:D

4、(2007广东汕头模拟,文3)如果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均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俯视图为一个圆及其圆心,那么这个几何体为( )

A.棱锥 B.棱柱 C.圆锥 D.圆柱

分析:由于俯视图是一个圆及其圆心,则该几何体是旋转体,又因正视图与侧视图均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则该几何体是圆锥。

答案:C

5、(2007山东青岛高三期末统考,文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1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

图21

A.三棱锥 B.四棱锥 C.四棱台 D.三棱台

分析:由所给三视图可以判定对应的几何体是四棱锥。

答案:B

6、(2007山东济宁期末统考,文5)用若干块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2所示,则搭成该几何体需要的小正方体的块数是(  )

图22

A.8 B.7 C.6 D.5

分析:由正视图和侧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有两层小正方体拼接成,由俯视图,可知最下层有5个小正方体,由侧视图可知上层仅有一个正方体,则共有6个小正方体。

答案:C

7、画出图23所示正四棱锥的三视图。

图23

分析:正四棱锥的正视图与侧视图均为等腰三角形,俯视图为正方形,对角线体现正四棱锥的四条侧棱。

答案:正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24.

图24

(五)拓展提升

问题:用数个小正方体组成一个几何体,使它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25所示,俯视图中小正方形中的字母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

(1)你能确定 哪些字母表示的数?

(2)该几何体可能有多少种不同的形状?

图25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观察正视图、俯视图,利用三视图规则中的“在三视图中,每个视图都反映物体两个方向的尺寸。正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左右尺寸,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和左右尺寸,侧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和上下尺寸”。又“正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正视图与侧视图高平齐,俯视图与侧视图宽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得到a=3,b=1,c=1,d,e,f中的最大值为2.

解:(1)面对数个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根据正视图与俯视图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①a=3,b=1,c=1;

②d,e,f中的最大值为2.

所以上述字母中我们可以确定的是a=3,b=1,c=1.

(2)当d,e,f中有一个是2时,有3种不同的形状;

当d,e,f有两个是2时,有3种不同的形状;

当d,e,f都是2时,有一种形状。

所以 该几何体可能有7种不同的形状。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

1、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2、简单几何体和组合体的三视图的画法及其投影规律。

3、由三视图判断原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七)作业

习题1.2 A 组 第1、2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 篇五

讲义1: 空 间 几 何 体

一、教学要求:通过实物模型,观察大量的空间图形,认识柱体、

锥体、台体、球体及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

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

构。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体、锥体、台体、球体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导入:进入高中,在必修②的第一、二章中,将继续深入研究一些空间几何图形,即学习立体几何,注意学习方法: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维辩证、度量计算。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棱柱、棱锥的结构特征:

①、讨论:给一个长方体模型,经过上、下两个底面用刀垂直切,得到的几何体有哪些公共特征?把这些几何体用水平力

推斜后,仍然有哪些公共特征?

②、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

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

的几何体叫棱柱。 → 列举生活中的棱柱实例(三棱镜、方砖、六角螺帽)。

结合图形认识:底面、侧面、侧棱、顶点、高、对角面、对角线。

③、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棱柱ABCDE-A’B’C’D’E’

④、讨论:埃及金字塔具有什么几何特征?

⑤、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棱锥。

结合图形认识:底面、侧面、侧棱、顶点、高。 → 讨论:棱锥如何分类及表示?

⑥、讨论:棱柱、棱锥分别具有一些什么几何性质?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棱柱: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

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棱锥: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2、 教学圆柱、圆锥的结构特征:

① 讨论:圆柱、圆锥如何形成?

②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

→结合图形认识:底面、轴、侧面、母线、高。 → 表示方法 ③ 讨论:棱柱与圆柱、棱柱与棱锥的共同特征?  → 柱体、锥体。

④ 观察书P2若干图形,找出相应几何体;

三、巩固练习:

1、 已知圆锥的轴截面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5cm,,面积为12cm,求圆锥的底面半径。

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cm,,轴截面面积为24cm,求圆柱的母线长。

3、正四棱锥的底面积为46cm,侧面等腰三角形面积为6cm,求正四棱锥侧棱。

(四)、 教学棱台与圆台的结构特征:

① 讨论: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体和锥体,所得几何体有何特征?

②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结合图形认识:上下底面、侧面、侧棱(母线)、顶点、高。讨论:棱台的分类及表示? 圆台的表示?圆台可如何旋转而得?

③ 讨论:棱台、圆台分别具有一些什么几何性质? 22

★ 棱台:两底面所在平面互相平行;两底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相似多边形;侧面是梯形;侧棱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

★ 圆台:两底面是两个半径不同的圆;轴截面是等腰梯形;任意两条母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母线长都相等。

④ 讨论:棱、圆与柱、锥、台的组合得到6个几何体。 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有什么关系? (以台体的上底面变化为线索)

2.教学球体的结构特征:

①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球体。结合图形认识:球心、半径、直径。→ 球的表示。

② 讨论:球有一些什么几何性质?

③ 讨论:球与圆柱、圆锥、圆台有何关系?(旋转体)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共性?(多面体)

3、 教学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① 讨论:矿泉水塑料瓶由哪些几何体构成?灯管呢?

② 定义:由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组合的几何体叫简单组合体。

4、 练习:圆锥底面半径为1cm,其中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内接正方体的棱长。 (补充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五)、巩固练习:

1、 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之比为4∶3∶12,对角线长为26cm, 则长、宽、高分别为多少?

2、 棱台的上、下底面积分别是25和81,高为4,求截得这棱台的原棱锥的高

3、 若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叫正四面体,求棱长为a的正四面体的高。

★例题: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这个圆锥,截得的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半径的比是1:4,截去的圆锥的母线长为3厘米,求此圆台的母线之长。

●解:考查其截面图,利用平行线的成比例,可得所求为9厘米。

★ 例题2:已知三棱台ABC—A′B′C′ 的上、下两底均为正三角形,边长分别为3和6,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将侧棱分为1:2两部分,求截面的面积。(4)

★ 圆台的上、下度面半径分别为6和1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分高为2:1两部分,求截面的面积。(100π)

▲  解决台体的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问题,还台为锥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讲义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视图

一、教学要求:能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能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掌握斜二测画法;能用斜二测

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二、教学重点:画出三视图、识别三视图。

三、教学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讨论:能否熟练画出上节所学习的几何体?工程师如何制作工程设计图纸?

2、 引入: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有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

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

于我们所学几何体,常用三视图和直观图来画在纸上。

三视图:观察者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画出的空间几何体的图形;直观图:观察者站在某一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空间几何体的图形。  用途:工程建设、机械制造、日常生活。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① 投影法的提出: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就会在地面或墙壁上

产生影子。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加以的抽象,总结其

中的规律,提出了投影的方法。

② 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其投影的大小随

物体与投影中心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其投影不

能反映物体的实形。

③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分正投影、斜投影。

→讨论:点、线、三角形在平行投影后的结果。

2、 教学柱、锥、台、球的三视图:

①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

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

② 讨论:三视图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 画出长方体的三视图,

并讨论所反应的长、宽、高

③ 结合球、圆柱、圆锥的模型,从正面(自前而后)、侧面(自

左而右)、上面(自上而下)三个角度,分别观察,画出观察得出的各种结果。 → 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③ 试画出:棱柱、棱锥、棱台、圆台的三视图。 (

④ 讨论:三视图,分别反应物体的哪些关系(上下、左右、前后)?哪些数量(长、宽、高)

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⑤ 讨论:根据以上的三视图,如何逆向得到几何体的形状。(试变化以上的三视图,说出相应几何体的摆放)

3、 教学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① 画出教材P16 图(2)、(3)、(4)的

三视图。

② 从教材P16思考中三视图,说出几何体。

4、 练习:

① 画出正四棱锥的三视图。

④ 画出右图所示几何体的三视图。

③ 右图是一个物体的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试描述该物体的形状。

(三)复习巩固

高一必修二数学教案 篇六

一、教材分析

函数作为初等数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函数这一章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对初中函数概念的承接与深化。在初中,只停留在具体的几个简单类型的函数上,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更是从“变量说”到“对应说”,这是对函数本质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一章内容渗透了函数的思想,集合的思想以及数学建模的思想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无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深刻的影响。

本节《函数的概念》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对概念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从集合间的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起到了上承集合,下引函数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学习函数这一章的其它内容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二、重难点分析

根据对上述对教材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函数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应该是本章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一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变量观点下的函数定义,并具体研究了几类最简单的函数,对函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在本书第一章学生已经学习了集合的概念,这为学习函数的现代定义打下了基础。

2、不利因素:函数在初中虽已讲过,不过较为肤浅,本课主要是从两个集合间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是一个抽象过程,要求学生的抽象、分析、概括的能力比较高,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四、目标分析

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用函数的定义判断函数,会求一些最基本的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2、通过对实际问题分析、抽象与概括,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归纳知识以及逻辑思维、建模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对函数概念形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超越的创新品质。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数学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一方面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另一方面,依据本节为概念学习的特点,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

学法方面,学生通过对新旧两种函数定义的对比,在集合论的观点下初步建构出函数的概念。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建构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求法。

高一必修二数学教案41、教材(教学内容)

本课时主要研究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描述周期性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本课时的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承前是因为可以用函数的定义来抽象和规范三角函数的定义,同时也可以类比研究函数的模式和方法来研究三角函数;启后是指定义了三角函数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图象特征,并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问题中的作用,从而更深入地领会数学在其它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2、设计理念

本堂课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整堂课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的知识结构,展开合理的联想,提出整堂课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圆周运动等具周期性规律运动可以建立函数模型来刻画吗?从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钻研教材,引发认知冲突,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改造或重构已有的认知结构,并运用类比方法,形成“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这一新的概念,最后通过例题与练习,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内化为学生新的认识结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形成并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学会运用这一定义,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数学建模思想、类比思想和化归思想在数学新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教材,学会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理性之美、

4、重点难点

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难点:任意角三角函数这一概念的理解(函数模型的建立)、类比与化归思想的渗透、

5、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函数的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任意角和弧度制的相关概念、以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将学生的以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改造为以象限角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并形成以角的终边与单位园的交点的坐标来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再拓展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从而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6、教法分析

“问题解决”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和驱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活动,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质疑和讨论,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课堂上老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

7、学法分析

本课时先通过“阅读”学习法,引导学生改造已有的认知结构,再通过类比学习法引导学生形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最后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学习法,来研究三角函数一些基本性质和符号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新的认识结构,达成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 篇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画出简单几何体、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指导: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展示庐山的风景图——“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

(二)讲授新课

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

2、三视图:

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三视图: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画法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长对正: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长相等,且相互对正;

高平齐: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高度相等,且相互对齐;

宽相等:俯视图与侧视图的宽度相等。

3、画长方体的三视图:

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到有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长方体的三视图都是长方形,正视图和侧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俯视图和正视图都各有一条边长相等。

4、画圆柱、圆锥的三视图:

5、探究:画出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的三视图。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5 练习1、2; P20习题1.2 [A组] 2。

(四)归纳整理

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五)布置作业

课本P20习题1.2 [A组] 1。

高中数学必修2优秀教案 篇八

一、知识点归纳

(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1)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其中,这条定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2)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

2.1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2.2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

3.1棱台——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我们把截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称为棱台。

3.2圆台——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4.1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

(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

1、投影:区分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平行投影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

2、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是观察者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直观图:直观图通常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

4、斜二测法:在坐标系  中画直观图时,已知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保持平行性不变,平行于x轴(或在x轴上)的线段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或在y轴上)的线段长度减半。

(三)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①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

②圆柱的表面积

③圆锥的表面积 ④圆台的表面积

⑤球的表面积 ⑥扇形的面积公式 (其中 表示弧长, 表示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①柱体的体积

②锥体的体积

③台体的体积

④球体的体积

二、练习与巩固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其三视图

1、下列对棱柱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两个面互相平行 B.所有的棱都相等

C.所有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D.两底面平行,且各侧棱也平行

2、一个等腰三角形绕它的底边所在的直线旋转360。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是( )

A.球体 B.圆柱 C.圆台 D.两个共底面的圆锥组成的组合体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平行与圆锥的一条母线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

B. 平行与圆台的一条母线的截面是等腰梯形

C. 过圆锥母线及顶点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

D. 过圆台的一个底面中心的截面是等腰梯形

4、棱台不具备的特点是( )

A.两底面相似 B. 侧面都是梯形 C. 侧棱都相等 D. 侧棱延长后交于一点

5、以任意方式截一个几何体,各个截面都是圆,则这个几何体一定是( )

A.球体 B.圆柱 C.圆锥 D.圆柱、圆锥及球体的组合体

6、将装有水的长方体槽固定底面一边后将水槽倾斜一个小角度,则倾斜后水槽中的水形成的几何体是 ( )

A.棱柱 B.棱台 C.棱柱与棱台的组合体 D.不能确定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矩形的平行投影一定是矩形 B.梯形的平行投影一定是梯形

C.两条相交直线的平行投影可能平行

D.一条线段中点的平行投影仍是投影线段的中点

8、将等腰三角形绕它的底边上的高旋转一周, 形成的几何体一定是( )

A.圆锥 B.圆柱 C.圆台 D.上均不正确

9、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得到的截面是四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

A.圆锥 B.圆柱 C. 球体 D. 以上都可能

10、下列图形中,不是三棱柱的展开图的是(  )

11、三视图均相同的几何体有(  )

A.球 B.正方体 C.正四面体 D.以上都对

12、下列几何体各自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3、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应是一个( )

A. 棱台 B. 棱锥 C. 棱柱 D. 都不对

(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1、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及侧面面积公式。

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名称

几何体

表面积

体积

柱体

(棱柱和圆柱)

S表面积=S侧+2S底

V=________

锥体

(棱锥和圆锥)

S表面积=S侧+S底

V=________

台体

(棱台和圆台)

S表面积=S侧+S上+S下

V=_________

____________

S=________

V=πR3

一、选择题

1、已知三个球的体积之比为1:8:27,则它们的表面积之比为(  )

A.1:2:3 B.1:4:9 C.2:3:4 D.1:8:27

2、有一个几何体的正视、侧视、俯视图分别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

A. B. C. D.

3、棱长都是 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4.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 ,且它的 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B. C. D.都不对

5、三角形ABC中,AB= ,BC=4, ,现将三角形ABC绕BC旋转一周,所得简单组合体的体积为( )

A. B. C.12 D.

6、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表面积是( )

A.32 B. C.48 D.

7、设正方体的棱长为,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B.2π C.4π D.

8、已知一个全面积为44的长方体,且它的长、宽、高的比为3: 2:1,则此长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

。 。 。 。

9、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 ,且它的 个顶点都在

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B. C. D. 都不对

10、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 中, ,将三角形绕直角边 旋转一周所成

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2、 长方体的共顶点的三个侧面面积分别为 ,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

3、正方体 中, 是上底面 中心,若正方体的棱长为 ,

则三棱锥 的体积为 。

三、解答题

1、将圆心角为 ,面积为 的扇形,作为圆锥的侧面,求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2、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 ,且侧面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

求该圆台的母线长。

3、(如图)在底半径为 ,母线长为 的圆锥中内接一个高

为 的圆柱,求圆柱的表面积

4、已知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侧

视图都是由半圆和矩形组成,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计算这个

几何体的表面积。 Key:11

5、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5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或称主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或称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

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 (2)求该几何体的侧面积S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高一必修二数学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答谢中书书》优质课教案附板书【优秀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