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优秀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众鼎号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6篇《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
1、认识:小步舞曲。
2、欣赏《小步舞曲》。
3、了解比捷。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能在欣赏《小步舞曲》中,感知乐曲婉转如歌和活泼跳跃两个不同段落主题所表现的情绪以及乐曲的演奏形式。
(二)学生能乐于参与欣赏、演唱、演奏、律动等活动,并且与同伴交流实践后的感受和见解,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三)通过音乐的欣赏以及学习和理解,希望能够对西方的音乐有更多的掌握。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自主学习、体验与合作学习等方式,在信息交流、听、唱、奏、演等多种实践活动中初步认识“小步舞曲”这一体裁及其音乐风格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能用歌唱、演奏、舞蹈、指挥等方式表现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重点
欣赏《小步舞曲》,感知乐曲的内涵。了解比捷,了解西方音乐
教学难点
能用歌唱、舞蹈、演奏等手段表现自己对音乐心情的体验。
教学准备
一、教具准备:
打击乐器、口风琴、钢琴、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预习:
自主查寻、收集关于“小步舞曲”的资料信息。
教学过程
一、边欣赏音乐边介绍比捷及其求学之路。
通过背景音乐和文字说明,使同学们掌握一些有关西方音乐的文化。
二、初步了解小步舞曲
通过文字叙述,简单了解小步舞曲。
三、讲述《小步舞曲》的音乐内容
对节奏、速度、力度、节拍以及体裁进行了解。
四、结合谱例分段学习《小步舞曲》
1、学习乐曲A’段
说明:依据乐曲创作背景,合理创设“舞会”情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舞蹈表现手段演绎此乐段,发展了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享受到美的愉悦。
2、学习乐曲B段
说明:利用形象、直观的图式辅助以及一系列贴近学生思维逻辑的问答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乐段情绪,并能用指挥、伴奏等方式表现该乐段。
3、完整欣赏《小步舞曲》
说明:学生在完整欣赏乐曲时能够巩固乐曲主题的记忆,并且听辨、感受乐曲两个不同主题情绪,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感受和见解。
五、视频欣赏
说明:通过视屏欣赏,使同学们以一个更直观的郊区去理解和学习作品,并使同学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记忆。引起学生共鸣,领悟音乐的美感,愉悦身心,获取乐趣,从而激起学习的情趣。
六、回答问题以及小组探讨问题
说明:拓展质疑,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设计方案 篇二
【教学目的】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用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在这次战争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2、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听写词语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烧灼 偷袭 间歇 耸立 匍匐 颤巍巍
僵硬 舀水 腋窝 揣在 屏障 肃穆 精疲力竭
二、导入
1、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2、作者: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撒伐河岸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时的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
2、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注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
这个南斯拉夫母亲在战争中饱受苦难,她把苏联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亲人,她的爱和恨是鲜明、深沉的。作品刻画老妇人没有语言,只有动作,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老妇人美好的心灵,表达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战士的爱,让读者感知到这位母亲伟大的内心世界。
3、揣摩人物心理练笔:
阅读这段文字,设想下段落中的老妇人会有怎么样的心理活动,写下来,一二百字。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只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用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注意引导从老妇人对战士的崇敬和热爱,以及对失去战士的悲痛心情把握。
四、问题研讨
1、文中的“蜡烛”有何作用?
2、文中多次提到“德国人的炮火轰响”有何作用?
3、文章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2、联系课文内容,描写一段老妇人的外貌。
3、预习下一课。
教学设计 篇三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除了昼夜交替以外,还有天体的东升西落、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等。
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这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3、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联系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有关的证据。
2、通过生活经验和体验活动,理解相对运动,根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
2、培养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这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2、难点:世界时区图的认识。
【学习准备】
小组准备:自制教学模型、小纸人、北京和乌鲁木齐纸牌、记录单。
教师准备:大地球仪一个、小地球仪、课件、台灯一个、圆规、三角板。
【学习过程】
课前发给每组一个地球仪,自由看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刚才同学们都玩了地球仪,地球仪是缩小版的地球,胡老师也把地球缩小画在了黑板上,画阳光和分界线,当阳光照在地球上的时候,地球对着太阳的这一面是什么?预设:白天。
2、教师补充:白天我们可以称为昼,板书:昼。继续提问:那背着太阳的这一边是什么?预设:黑夜。教师补充:黑夜我们也可以称为夜,板书:夜。
3、教师表述:在白天和黑夜之间有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出示地球仪和台灯,在地球仪上看,打开台灯,当太阳照在地球上,对着太阳的一边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边是黑夜(学生一起说)。教师指着地球仪,从黑夜到白天过渡的这个时间叫做黎明什么?预设:黎明。板书:黎明。
4、引导:在我们中国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城市,一个是首都北京,我在地球仪上用红色五角星做了标记,另一个是新疆的乌鲁木齐,我用蓝色五角星做了标记,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和这两个城市。提问:这两个城市,北京在乌鲁木齐的哪边?预设:东边,课件出示:东。继续提问:那乌鲁木齐在北京的哪边呢?预设:西边。课件出示:西。质疑:那北京和乌鲁木齐谁会先迎来黎明呢?大家想一想,板书:谁先迎来。
二、模拟实验
1、谈话:北京和乌鲁木齐谁会先迎来黎明呢?请学生回答。预设:北京。板书:北京。
2、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你判断北京先迎来黎明有什么依据?预设:①北京在东面,先看到太阳。②太阳东升西落,北京在乌鲁木齐东面就先迎来黎明。③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西向东转。
3、继续追问:这是你的观点,谁有不同的想法?请另一名学生回答。预设:乌鲁木齐。板书:乌鲁木齐。
4、追问:你的依据又是什么?学生说理由。
5、引导:北京和乌鲁木齐究竟谁会先迎来黎明呢,我们一起来观察两张照片。课件出示相同时间北京的和乌鲁木齐的景色照片。
6、提问:从这两张照片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北京先迎来黎明。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是北京先迎来黎明?预设:同样是早上7点,乌鲁木齐的天还很黑。
7、质疑引导:从照片上看很有可能是北京先迎来黎明,这只是我们的猜测,你们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呢?预设:模拟实验。追问:怎么模拟呢?学生回答。
8、课件出示模拟方法:①每组一人②围成圆圈③角色模拟④转动起来⑤观察现象
学生围成圆圈,教师给学生挂上地名,确定东西方向和太阳位置,然后开始实验。
自西向东转两圈,自东向西转两圈。
9、交流反馈,提问:地球怎么转,北京先迎来黎明?预设:自西向东转。追问:那地球怎么转,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预设:自东向西。
10、谈话: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北京有可能先迎来黎明,乌鲁木齐也有可能先迎来黎明。在这个模拟实验中,一些同学把自己模拟成了地球,没有真正观察到地球的转动和这两个城市谁先迎来黎明的情况,如果我们能站在地球上去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那是否能观察的更清楚呢,你们想站到地球上去观察吗?预设:想。
11、课件出示小人,谈话:我把你们都变成了这么小的小人,课件出示贴,你们把自己贴在地球仪上相应的位置,北京与红五角星对齐,乌鲁木齐与蓝五角星对齐,课件出示开,贴好后打开手电,把它当成太阳,课件出示转,然后转动地球仪,指导示范如何转动地球仪,明确左西右东,课件出示看,看一看地球怎样转动,北京先迎来黎明?怎样转动,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学生模拟实验,教师指导。
12、反馈交流: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上台展示)预设:地球自西向东转,北京先迎来黎明。板书:画上地球,弄清东西方向画上箭头,写上自西向东。追问:那地球怎么转,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预设:自东向西。板书:画上地球,画上箭头,写上自东向西。
三、地球怎么转
1、谈话:大家做的实验是不是跟他们一样?通过实验我们再次发现,北京和乌鲁木齐都有可能先迎来黎明,课件再次出示相同时间北京和乌鲁木齐的照片,从刚才的照片来看,事实上可能是谁先迎来黎明?预设:北京。
2、如果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你认为是什么因素造成的。?预设:地球自转方向。
3、质疑:你认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预设:自西向东。追问:你有什么依据?预设: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西向东转动。
4、继续质疑:谁有不同意见?如果没有,教师则追问:大家都认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你们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学生可能想不出。
5、引导: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课件播放视频,看完视频后提问:视频中的汽车是怎样运动的?预设:向前。追问:那旁边的景物呢?预设:后退。副板书:汽车前进,景物后退。
6、谈话: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课件播放看视频2,看完视频后提问:视频中的木马是怎样运动的?预设:自西向东或顺时针。追问:那旁边的景物呢?预设:自东向西或逆时针。副板书:木马顺时针转,景物逆时针转。
7、引导:天气晴的时候,我们站在地球上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么地球是怎么转的?预设:自西向东。板书: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西向东转。
8、引导小结:我们把生活中这样的一些运动称为相对运动。板书:相对运动。提问:现在你认为乌鲁木齐有可能先迎来黎明吗?预设:没有。追问:你的依据是什么?预设: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教师指着板书小结:如果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地球必须自东向西转,板书:①,而事实上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想要先迎来黎明,地球只能自西向东转,板书:②,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一定是地球自西向东运动造成的,板书:③,这么多证据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自西向东前板书:。
四、认识时区图
1、谈话:事实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那北京比乌鲁木齐提早多少小时先迎来黎明呢?我们让世界时区图来帮助我们寻找答案。
2、谈话:我们将整个地球以经线为标准展开,就是一张世界时区图,课件播放展开过程。板书:世界时区图。
3、质疑:这张世界时区图能帮助我们学到什么信息呢?请各小组拿出学习单学习世界时区图的相关知识,完成学习单上任务,并思考交流相关的疑问。
学生学习世界时区图,教师指导思考题。
4、反馈交流: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请学生上台汇报,汇报第一题时板书:24个。任务一完成后,询问其他学生:你们的结果都跟他一样吗?
5、交流思考题:①北京和伦敦谁先迎来黎明?预设:北京。追问:你有什么依据?预设:北京在东面,东八区,伦敦在0时区。
②北京和东京谁先迎来黎明?预设:东京。追问,你的依据又是什么?预设:东京在北京东面,东十区,北京在东八区。
③为什么越是东面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预设: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6、小结: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原因,越是东面的时区就要比西面早一些迎来黎明。在课题下面板书:东早西迟。
五、课堂总结
谈话:同学们,原来谁先迎来黎明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决定的。这个单元我们都在研究地球的运动,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让我们来整理一下,课件出示表格。
数学教学设计 篇四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将致力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困难。本课要让学生经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用数学"在前面已经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知识没有用标题的形式明确给出。在这里出现"用数学"的标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第七题是用"停车场"的画面展开的,描述了停车场上已经停放了9辆汽车,同时还有6辆车正在开进停车场,要解决的是"现有几辆车"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首次接触,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复习重点是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复习难点是文字信息的处理,依靠关联词语理清解题思路。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图给出的资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对于捕捉文字信息尚有困难。因此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须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挖掘出形象图外的信息资源,学会解答用比较抽象的文字表示条件和问题的题目。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创设情境,在游戏中感知数学,在数学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复习"用数学"第117页第7题时教师出示没有文字的情境图,让学生自己观察,并说出发现了什么。也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接着出示图中两为小朋友的对话,理解"又开来了6辆"这话的含义,告诉学生,图上开来的汽车没有画出来,应该根据图上小朋友告诉我们的条件来解决问题。
七、课前准备
课件:停车场情境图,堆雪人图和妈妈儿子对话图。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口算
10-7 5-4 6-2 7-3 8-0 18-10
17-7 18-5 2+13 4+10 6+9 27-20
8+5 0+0 15+4 5-5 5+7 20+9
2、填未知数
(1)6+( )=11 14-( )=10
讨论:,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
(2)练习
9+( )=13 8+( )=15 12-( )=2
5-( )=4 7-( )=1 ( )+7=14
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景
1、出示书上第117页的第7题。
(1) 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 问: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看着这幅图,你能准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
(4) 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5) 问: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9+6=15(辆)
(6) 问:如果把"又开来了6辆"这句话去掉,让你们说又开来了几辆,你们会解答吗?四人小组说一说,然后派代表说。
(三)巩固练习新题
出示"堆雪人图",书上第121页第11题。
问:你们喜欢堆雪人吗?
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要求口头编出一道应用题。)
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吗?
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
2、出示"对话图",书上第121页第12题。
(1) 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 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
(3) 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 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
(四)教师总结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数学",大家能够根据图上的意思解答问题了。现在老师出一道题目,你还会做吗?(出示下题)
2、从你们身边的事物中找一找,根据"9+7"的算式,提出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想一想,怎么编?可以与同伴交流,也可以与老师、爸爸妈妈讨论,看谁编得好。
九、板书设计
十、作业设计
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 篇五
教学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生谈话,让学生带着自信走进课堂。
二、板书课题
师生共写课题,共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标出自然段。
2、看阅读要求,再读课文。
①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小兴安岭四季的美的?
②你最喜欢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的?为什么?
3、师生交流。
四、以读代讲,顺学而导。
1、师生共同学习“春”。
①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画出来。
②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读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小组读,个人读,同桌读。
③知识训练:
有的……有的……
2、小组学习“夏”“秋”“冬”
阅读要求:
我读书,我快乐。
①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季节学习。
②交流心得,享受读书快乐。
③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
3、教师总结。
美丽的小兴安岭四季都是诱人的,春有树,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雪。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为什么?
4、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像小兴安岭这么美丽的风景区还有很多,你们能说出一些风景区的名字吗?虽然我们不能去看一看,但我们可以去阅读关于这些风景区的文章去感受,去体会。例如:《桂林山水》《锡林郭勒草原》《葡萄沟》《五彩池》。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树
夏:花
秋:果
冬:雪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各具特色的民居》
拓展文章《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对说明文及说明方法也有了认识,但对如何阅读同主题的一组文章还较为陌生。教学时,要紧扣本单元训练重点,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表格汇报习得学法,在群文阅读和比较阅读中进行学法的迁移运用,并引导学习对比阅读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民居建筑特点,感受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2、进一步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
3、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各民族的民居特色及民居文化,并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在厦门旅游时导游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人造卫星在福建山区拍到了一群或圆或方的不明建筑物,形状酷似核反应堆和导弹发射装置,这使得美中央情报局大为恐慌,以为中国正在大规模发展核弹,后来还偷偷派人来中国调查。你们知道他们拍到的是什么吗?
出示:客家土楼的图片
过渡语: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民族不仅饮食、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建筑也是各具特色。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以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自主学文,明晰学法
(一)学习“客家民居”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内容。
预设:
建筑特点:
(1)营垒式:建于偏僻山区中的防御性,可见所处环境和民居特色有直接关系。
(2)突出重点词读,感悟写法:
在土中掺石灰,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从中感受到列数字的表达方法,使内容更有说服力,更准确。
“夯筑”中的“夯”字(夯,会意字,上大下力,使大力气砸实)联系土楼经过无数次地震安然无恙加深体会“坚固”。
(3)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雄伟壮观。
从中感受到打比方的表达方法,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土楼的造型。
出示土楼图片,直观感受其布局的的独特。
师小结:这样特殊的建筑材料,这样奇特的建筑风格,历经几百年岁月洗礼而安然无恙,难怪作者说: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指名读)理解“奇葩”一词。(客家民居是民居中一朵罕见的花)
一起赞叹的读一读: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生齐读)
文化特征:
过渡语:客家文化是土楼的灵魂,一齐走进它的历史和生活。
(1)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联系八卦布局,感受传统文化的智慧)
(2)比如承启楼大门上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楹联文化是客家人传承儒家思想的最好诠释)
(3)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客家人聚族而居,人口众多,却能人人平等,和谐相处)
小结:这样淳朴的生活方式,这样丰厚的文化积淀,不由让人心存敬仰,难怪作者说: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出示,回溯再读)
3、总结学法:抓特点品文化找方法
【设计意图:以主问题切入文本,突出学习要点,使教学不蔓不枝。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抓住“营垒”“夯”“葩”体会民居特点,并在分享交流中总结学法,为下文的“放”做铺垫。】
三、群文阅读,迁移运用
过渡语:领略了土楼和竹楼的魅力,我们再来研究其他民居。
1、看图猜民居,学生根据兴趣分为“傣家竹楼组”“陕西窑洞组”“北京四合院组”)
2、小组合作,按照学法批注阅读,完成表格内容,小组代表上台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2、名言背诵(一):
漫步在傣家竹楼,满眼绿意,你会感觉到美的节奏和韵律,所以德国的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出示,生读,试背)
【设计意图:群文阅读,进行学法迁移,力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通过自选分组、合作探究、代表上台,成员补充订正的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分享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提升阅读能力。】
四、比较阅读,感悟方法
1、过渡:了解了四种民居,对比一下四篇文章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出示学生填写的完整表格)
师生小结:读同主题一组说明文,就应该从说明内容、说明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比较中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写说明文也是如此,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通俗形象地把事物特点说清楚。
2、名言背诵(二):
客家土楼讲究的是“平等”,而北京的四合院讲究的是“长幼尊卑”。所以美国的莱特说:“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出示,生读,试背)
3、仿写名言:
出示老师仿写的名言:建筑是地域文化的名片。
你能用一句简短的话写出对建筑的理解吗?请写在课本上,别忘了署名。
4、诵读小诗,升华情感
男女生分读:
福建的土楼,
诉说客家人的奇彩;
北京的四合院,
演绎王者的气派;
傣家的竹楼,
旋转孔雀舞的裙摆;
延安的窑洞,
演讲伟人的豪迈……
各具特色的民居,
凝聚着,
民族团结的历史和未来。
【设计意图:整体回顾四篇文章进行横向对比,引导学生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名言背诵、仿写,加深学生对建筑的理解。将课文内容改编小诗配乐诵读,进一步感受民居中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激发探究欲望,延伸课外:
1、学生上台展示课下搜集的民居资料,交流分享。
2、教师展示一组民居图片:恢宏气派的乔家大院(山西民居代表),干阑式建筑的湘西吊脚楼,中西合璧的广东开平碉楼,同为“碉楼”但风格迥异的藏族碉楼,被称为“古民居艺术宝库”的宏村民居(徽派民居代表)等等。课下继续阅读研究,探寻她们古老而神秘的魅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6篇《教学设计方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