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优秀4篇】

众鼎号分享 164406

众鼎号 分享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众鼎号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顺序,体会这类说明文的条理性。

2、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

3、了解故宫博物院这一古代建筑群的概貌和特色,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教学设想

1、本文最初是一篇广播稿。据此,可设计一种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总体设想下,可分为两个步聚:第一步,教师以导游或解说员身份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概况第二步,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由学生担任导游,就某些局部内容向大家介绍,借以指导朗读,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感性认识,缩短与课文的距离。

2、对全文内容的掌握,可以与处理课后练习结合起来,首先组织学生熟悉课文,标注表明方位走向的词语;在这个基础上,分组讨论填写练习一的《故宫博物院示意图》;最后,全班一起讨论填写《故宫博物院示意图》,使学生对全文空间说明顺序,清晰分明的结构层次形成清楚的认识。

3、对说明的重点太和殿,可采取综合方法处理,空间方位可由学生解决,政治含义以教师分析为主,最后用课后练习巩固。

4、绘制《故宫博物院导游图》(不标建筑物名称和导游路线)大图或投影胶片均可。备用。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掌握全文结构层次说明顺序。

2、初步认识故宫建筑群雄伟、壮丽的总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解题。

1、 注音: 矗立 鳌头 湛蓝 藻井 斗拱 蟠龙 金銮殿 击磬

檀木 攒 乾清官 坤宁宫 肃穆 额枋 矫健 鎏金

2、解释字义、词义:攒 挥霍蓝 井然有序 点缀 错综相连和谐迥然不同

以上字词可出示字词卡片或使用投影。

3、 解题。

学生朗读“预习提示”第一句。

教师: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一篇说明文。(加黑字板书)

教师朗读课文第1段,学生标注有关名称,

教师提示;“紫禁城”:中国古代皇帝自称天了,他的住地称皇宫、紫宫,是禁地,不许百姓靠近,所以称紫禁城。这个词表明了它过去的封建性质和功用。

“故宫”:明清两代已成为历史,皇宫被人们称为故宫,这是人们习惯的称呼,表明着时代的变迁。

“故宫博物院”:博物院展览陈列各种文物标本,供人们参观。这个词表明了它今日的功能。也正因为此,我们才能去参观这座“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课题采用“故宫博物院”既介绍了历史渊源,也体现了现实功能,与文章内容一致。

二、学习课文一、二段,了解故宫概况与全貌。

提问:如果我是一名导游,你们是来首都北京观光的游客,我们就要去游览故宫博物院了,你们首先需要我介绍一些什么呢?

归纳:首先要介绍概况,即位置、历史、价值。对这些,刚才我在读第一段时做了介绍。

提问:我们现在来到了故宫的正门天安门前,我这位导游又该介绍些什么呢?

归纳:应当介绍一下它的全貌。课文第二段就做了如下说明:

教师朗读第2段。

这一段介绍了故宫的四座城门,宫城的形状面积,宫殿房屋数量,城墙、护城河和角楼。概括说,就是故宫的总布局。故宫建筑群的总特点又是什么呢?

同学齐读第2段最后一句。

“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十六个字,四个主谓短语,整齐和谐的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建筑群的总特点,全文就是围绕这十六个字说明的。

三、学习课文3——19段。理解课文主体的空间说明顺序。

(一)学习课文3——10段。

1、默读,标注有关建筑物的名词,表明方位的词语和说明走向的词语。

2、四人一组讨论,填写练习一中《故宫博物院示意图》有关部分(第2段中介绍的也一并填写)。

3、出示《故宫博物院导游图》,边讨论,边填写,边讲析。(图,见文后)

讲析:天安门是文章导游的起点。“里”、“前面”、“东西”、“北面”、“中心”等词语标明了方位。“从……往里走,沿着……穿过……到……。走进……”,“过了……就到了……”表达空间转移的走向。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介绍这座宠大的建筑群,作者选取了沿中轴线由南而北的顺序,使读者很快来到故宫最重要的建筑──三大殿。对三大殿的建筑介绍有分有合:4段、7段合,5、6、8、9、10段分;有详有略:太和殿详,中和殿、保和殿略。文章选用了合理的说明顺序,而且很好的运用了这个顺序。

(二)学习课文11——19段。

讲析:第11段是过渡段。在这之前介绍的是前三殿,顺便提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武英二殿,合称“前朝”;在这之后转入介绍“内延”即后三宫,东西六宫。

对“内延”的说明也有个重点。那就是养心殿和储秀宫。同是重点侧重面与对太和殿的说明又有所不同,不同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下节课讨论。除此之外,“内延”的其他建筑也采取了合写方法介绍。“前朝”是皇帝政务活动场所,以“龙”为主要图案,“内延”居住后妃。“凤”图案增加。文章点明了这个主要特征的变化。

(三)对照图,归纳板书。

四、学习课文第20段,总结全文。

教师:至此,我们游览观赏了故宫博物院中最重要的建筑物,对这座古代建筑群的“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有了初步认识。这时,作者带着我们走出故宫,来到景山,居高临下,再一次回顾这座“城中之城”。

同学齐读第20段。

教师:“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既写出了站在高处俯视的景象,又呼应第二段未句对故宫总的特点的概括,形象的语言给读者贸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令人不能不惊叹”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文化和劳动人民的热爱,钦敬之情;也是我们读到这里所必然引发的激情。

布置作业

1、将字词记入积累本,并进一步巩固。

2、整理课堂讨论记录,完成练习一。

3、预习课后练习二、四。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说明的重点:太和殿、养心殿的内容。进一步了解空间顺序和故宫特点。

2、总结课文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说明三大殿的部分(4-10段)。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游览了故宫博物院,由于文章采用了合理的空间顺序,所以我们对这座古代建筑群的特点──主要是规模宏大。布局统一,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首先重点参观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进一步体会故宫建筑群的特点,学习按空间说明的顺序。

1、指名朗读第4段。提问:三大殿的名称是什么,总的特点是什么?

归纳:高大──台基七米多高、三层。

精美──汉白玉栏杆,刻着龙凤流云,一千多个圆雕鳌头。

未进殿堂,我们已清楚的感受到三大殿的“形体壮丽,建筑精美”。

2、提问:现在我们来到了太和殿前,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应向客人们介绍什么,并按什么顺序说明呢?

归纳:作为建筑物,我们应介绍它的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作为古迹文物,我们还应介绍它的历史作用。

现在就请一位同学带我们观赏一下太和殿的外观。指名朗读第5段,注意突出事物特征的词语要重读。

提问:这一段说明了太和殿的什么,请归纳。

归纳分析:介绍外观的高度,面积,格局和色彩。列出具体数字说明太和殿的高、大,格局的雄传壮丽。参照注释,同学们可了解大殿外部雕镂设计的华贵和精美。色彩以金黄和红色为主,金色表示富贵,红色象征荣华。上映湛蓝的天空,下衬白玉镶边的台基,的确是色彩鲜明,金碧辉煌。具体说明了“形体壮丽、建筑精美”。

3、现在,我们就要迈入这座雄伟大殿的门槛了,请同学们先阅读练习四,思考备答。

指名朗读第6段。提问练习四。教师逐一归纳:

①方位词有: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②立足点:大殿正中的朱漆方台前。③按空间顺序:先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再向两旁介绍下部布局,然后沿大柱导上,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龙为中心点向周围展开,介绍上部装饰。

先择立足点,按照合理顺序,准确使用方位词语是运用空间说明顺序的重要环节。

提问:太和殿内,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讲析:龙多。座,雕龙;屏,雕龙;大柱,蟠龙;藻井,蟠龙。金色的龙成了太和殿的主宰。

提问:文章怎样摹写梁枋间龙的图案的?

讲析:先总写“彩画绚丽”,然后分两组写龙的姿态。“双龙戏珠、单龙翔舞”,主谓短语,对称整齐;“行”、“升”、“降”,排比出不同姿态;很自然的归结为“多态多姿”。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一句,更烘托出龙的气势。短短一段,十二次写龙,摹写简洁生动,太和殿,简直成了龙的世界。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多的'摹写龙呢?

讲析:因为故宫建筑,尤其是“前朝”建筑,突出的就是龙。皇帝自命“真龙天子”,龙是皇帝的化身,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因此,对故宫中心太和殿的说明也突出龙,这样,使建筑的特点得到明确。

4、阅读第6——10段。思考回答:

强调三大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讲析:突出皇权这个核心,皇帝的宝座就在这八公里中轴线的中心点。

第7段介绍的是什么?用意是什么?

讲析:描摹大典的历史画面,说明太和殿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

比起太和殿来,中和殿和保和殿说明得简略得多,为什么这样处理详略?

讲析: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从政治角度来说,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是皇权的象征;从建筑角度来说,它是故宫最大的大殿,是故宫建筑群中“形体壮丽、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详细说明。

二、学习课文介绍养心殿到御花园的部分(16——19段)

1、阅读16——18段。思考回答:相对于太和殿而言,东西六宫介绍得比较简略,但也突了几处建筑,是哪些?重点说明的是这些建筑的什么内容?为什么?

归纳:突出说明了西边的养心殿,重点没有介绍它的建筑、装饰,而是说它的历史背景。还突出说明了西六宫中与慈禧太后有关的几个宫院,以储秀宫为主,重点点明慈禧太后的挥霍。这样选择说明重点和重点方面既避免了重复,还介绍了有关知识。使我们在赞叹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贡献的同时,也认识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对故宫有更完整的认识。

2、指名朗读第19段,思考讨论练习六。

讲析:介绍宫殿,尤其介绍太和殿,用的是精雕细刻的工笔画的写法;介绍御花园,用的是速写笔法。由“亭台楼阁”到“点缀其间”,寥寥三十三字,写出布局特点,烘托环境气氛。正如文中所说,这里“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不同的事物,运用不同的笔法。给读者的感受是景致典雅,布局和谐,耳目一新,仿佛参观之后享受到休憩之趣。

三、总结。

这篇课文按空间顺序介绍了故宫博物院这座“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突出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在赞扬祖国古代建筑的宏伟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也对封建统治者的专权挥霍做了揭露。

故宫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装饰雕镂更是纷繁复杂。把这个建筑群介绍清楚是很不容易的。作者成功的运用了空间说明顺序,值得我们很好的体会、学习。

首先,文章选择了一条重点突出的、合乎事理的空间顺序。那就是在概述全貌后,经天安门、端门,选择了午门为说明起点,然后依次介绍前殿、后延,最后神武门到景山结束。由南往北沿中轴线为序正与故宫建筑本身的序列吻合,因此,脉络清晰,井然有序。

其次,在空间顺序的线索上,选择最能反映故宫本质和建筑特点的太和殿、养心殿等详写,其余略写,繁简适度,有合有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者,准确的运用了表示时间的方位词语,简洁而清楚的使用了表明走向的词语,使空间顺序一目了然。描写适度,既突出了事物特点,又不蔓不枝,十分得体。

这些,同学们应当在以后的阅读中进一步体会,在写作中进行练习。

布置作业

1、根据课堂笔记,整理完成练习二、三、四、六题。

2、思考练习五、七。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篇二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课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导性。所以这篇课文的学习掌握,对于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顺序,体会这类说明文的条理性。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自主归纳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故宫博物院这一古代建筑群的概貌和特色,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掌握全文结构层次说明顺序。

2、初步认识故宫建筑群雄伟、壮丽的总特点。

难点: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绘制《故宫博物院导游图》大图或投影胶片均可。

学生准备:收集关于故宫博物院的资料并讨论填写练习一的《故宫博物院示意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展示图片)同学们看图片,这就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群——故宫博物院,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结晶,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笔再次游览古代帝王的宫殿。

(二)出示目标

(三)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

矗立鳌头湛蓝 藻井 斗拱蟠龙金銮殿击磬檀木攒 乾清官

坤宁宫肃穆额枋矫健 鎏金翊 妃嫔

2、解释字义、词义:

攒挥霍湛蓝井然有序 点缀错综相连和谐迥然不同

3、解题。

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一篇说明文。(加黑字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故宫概况与布局。

归纳:首先要介绍概况,即位置、历史、价值。 故宫的四座城门,宫城的形状面积,宫殿房屋数量,城墙、护城河和角楼。概括说,就是故宫的总布局。

2.故宫建筑群的总特点又是什么呢?

“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十六个字,四个主谓短语,整齐和谐的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建筑群的总特点,全文就是围绕这十六个字说明的。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一)默读全文

1.标注有关建筑物的名词,表明方位的词语和说明走向的词语。这说明本文的写作顺序是?(空间顺序)

2、四人一组讨论,填写练习一中《故宫博物院示意图》有关部分(第2段中介绍的也一并填写)。

3、出示《故宫博物院导游图》,边讨论,边填写,边讲析。(图,见文后)

讲析:天安门是文章导游的起点。“里”、“前面”、“东西”、“北面”、“中心”等词语标明了方位。“从……往里走,沿着……穿过……到……。走进……”,“过了……就到了……”表达空间转移的走向。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介绍这座宠大的建筑群,作者选取了沿中轴线由南而北的顺序,使读者很快来到故宫最重要的建筑──三大殿。对三大殿的建筑介绍有分有合:4段、7段合,5、6、8、9、10段分;有详有略:太和殿详,中和殿、保和殿略。文章选用了合理的说明顺序,而且很好的运用了这个顺序。

(二)重点学习课文说明三大殿的部分

进一步体会故宫建筑群的特点,学习按空间说明的顺序。

1、三大殿的名称是什么,总的特点是什么?

归纳:高大──台基七米多高、三层。精美──汉白玉栏杆,刻着龙凤流云,一千多个圆雕鳌头。未进殿堂,我们已清楚的感受到三大殿的“形体壮丽,建筑精美”。

2、这一段说明了太和殿的什么,请归纳。

归纳分析:介绍外观的高度,面积,格局和色彩。列出具体数字说明太和殿的高、大,格局的雄传壮丽。参照注释,同学们可了解大殿外部雕镂设计的华贵和精美。色彩以金黄和红色为主,金色表示富贵,红色象征荣华。上映湛蓝的天空,下衬白玉镶边的台基,的确是色彩鲜明,金碧辉煌。具体说明了“形体壮丽、建筑精美”。

3、请同学们先阅读练习四,思考备答。

①方位词有: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②立足点:大殿正中的朱漆方台前。③按空间顺序:先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再向两旁介绍下部布局,然后沿大柱导上,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龙为中心点向周围展开,介绍上部装饰。先择立足点,按照合理顺序,准确使用方位词语是运用空间说明顺序的重要环节。

提问:太和殿内,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讲析:龙多。座,雕龙;屏,雕龙;大柱,蟠龙;藻井,蟠龙。金色的龙成了太和殿的主宰。

提问:文章怎样摹写梁枋间龙的图案的?讲析:先总写“彩画绚丽”,然后分两组写龙的姿态。“双龙戏珠、单龙翔舞”,主谓短语,对称整齐;“行”、“升”、“降”,排比出不同姿态;很自然的归结为“多态多姿”。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一句,更烘托出龙的气势。短短一段,十二次写龙,摹写简洁生动,太和殿,简直成了龙的世界。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多的摹写龙呢?讲析:因为故宫建筑,尤其是“前朝”建筑,突出的就是龙。皇帝自命“真龙天子”,龙是皇帝的化身,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因此,对故宫中心太和殿的说明也突出龙,这样,使建筑的特点得到明确。

4、强调三大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讲析:突出皇权这个核心,皇帝的宝座就在这八公里中轴线的中心点。

第7段介绍的是什么?用意是什么?讲析:描摹大典的历史画面,说明太和殿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

比起太和殿来,中和殿和保和殿说明得简略得多,为什么这样处理详略?讲析: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从政治角度来说,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是皇权的象征;从建筑角度来说,它是故宫最大的大殿,是故宫建筑群中“形体壮丽、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详细说明。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明确: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现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养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点说明。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五、拓展延伸写一段文字,介绍某处建筑特点。

六.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按空间顺序介绍了故宫博物院这座“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突出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在赞扬祖国古代建筑的宏伟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也对封建统治者的专权挥霍做了揭露。

首先,文章选择了一条重点突出的、合乎事理的空间顺序。那就是在概述全貌后,经天安门、端门,选择了午门为说明起点,然后依次介绍前殿、后延,最后神武门到景山结束。由南往北沿中轴线为序正与故宫建筑本身的序列吻合,因此,脉络清晰,井然有序。

其次,在空间顺序的线索上,选择最能反映故宫本质和建筑特点的太和殿、养心殿等详写,其余略写,繁简适度,有合有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者,准确的运用了表示时间的方位词语,简洁而清楚的使用了表明走向的词语,使空间顺序一目了然。描写适度,既突出了事物特点,又不蔓不枝,十分得体。

七、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顺序,介绍我们的教室,注意行文的条理性及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

八.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天安门--------端门-------午门

前殿----------后廷神武门景山

【课后反思】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按照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多角度学习《故宫博物院》。

2.模仿写作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二、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思路;

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写作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四、教学方法:

1、以找中心句的方法提炼文章的主要信息;

2、填图法;合作探究法;

3、多媒体展示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安排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由世界四大著名宫殿导入。

创设情境

(二)检查预习:让学生合上课本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学生说的可能杂乱无章,与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有序说明形成比照。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图:多媒体展示故宫的平面图。

使学生明白说明顺序的重要性。

(四)合作探究:

1、作者详写了哪个殿?(太和殿)

2、文章写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请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二段和最后一段,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结构来安排材料的?

4、在文中找出说明故宫博物院特点的语句。

学学习本文的详略安排以及结构层次;

让让学生明白运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选好立足点,用准方位词。

让学生明白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五)播放视频:《故宫博物院》

从视觉听觉角度感受文章的内容,避免说明文的枯燥性。

(六)课堂小结:想一想文章到底是怎样把规模如此宏大的故宫写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呢?

总结本节课所学,为学写说明文铺垫。

(七)拓展延伸:展示一幅卧室图片,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构思一篇小说明文《我的卧室》。

巩固本节课所学。

(八)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构思或文章。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九)作业:1、举例说明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找出文中你觉得写的准确、优美的句子加以体会。

为下节课优化作文《我的卧室》做准备。

第二课时: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特点,优化学生作文《我的卧室》。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二、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三、学习方位词。

教学设想

一、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本文的“预习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的方式进行。

二、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一读而过。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三、师生共同总结,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重点字词;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与说明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说明古建筑的一般顺序,同时了解故宫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的地位。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珍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同时树立一种大文化观,珍视自己的身边文化载体,同时学会保护鉴赏一切人类的文化成果。

〖重点、难点〗

“能力目标”。

〖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二分钟演讲;教师念优秀文章

二、导语:学生讲解自己游览故宫的所见所闻导入

三、识记重点字词

四、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按照说明的顺序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本文的说明顺序具有以下特点:

1、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建筑物。

2、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根据课下查阅的关于故宫的各种资料,与全班同学更加详实地了解故宫的特点。

五、揣摩品味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的顺序,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全文流露出作者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产生的自豪感。

快速朗读全文,仔细阅读文中介绍太和殿中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六、教师总结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布置作业: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更详细的了解故宫的建筑以及布局,然后采用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第二课时

1、学生分组交流所查的资料

2、上台交流

3、学生评价

4、教师总结

课后记:本课需要图文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被动接受永远不及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力求学生通过课外学习达到更好学习课内知识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4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到您,是众鼎号最开心的事情。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优秀6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