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众鼎号为您精心整理了10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不要乱砍树木,爱护树木。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片与树木有关的故事。(板题读题)
3、你见过橡树吗?它全身上写都是宝,木材可以做家具,树皮可以作染料,叶子可以喂蚕,蚕宝宝长大突出的丝可以做衣服。听了老师的讲解,你觉得橡树是一种怎样的树?
生:珍贵的树。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对橡树的喜爱,自由的读课文,把句子读顺,生字连词画下,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2、请小老师领大家读读生字宝宝。(正音)
3、把生字宝宝读给同桌听听。开火车读生字。(检查读音)
4、这些词语中,你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解释“楔子”与“沥青”。
“楔子”:建筑用作标示的工具,类似木桩的小木棍,一头削尖。
“沥青”:又称柏油,是铺路的材料,具有柔软性。
三、悟读课文
1、带着生字宝宝读课文。指名读。(检查朗读)
2、看图,你觉得公路是怎样的?橡树是怎样的?谁能读出它们的特点?
3、从二句中,你发现了什么?生:二句都是比喻句。
4、把什么比做什么?如果没有比喻部分好不好?为什么?
5、小组交流:为什么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他们的高尚?用笔画一画,又脑想一想,有嘴读一读,评一评哪个小组找得既准确读得又有感情?
6、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分角色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筑路工人的矛盾、担心、发愁,及决定后的轻松。
7、你从筑路人的行动中感受到了什么?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8、是啊!如此珍爱树木,怎能不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一说,我们该怎样做一个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环保小卫士呢?
四、赏读课文
带着你的感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
根据学校情况,为学校的绿化、美化提一提建议。
【板书设计】
橡树:珍贵、像哨兵
高尚的心(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公路:笔直、马蹄形
《路旁的橡树》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认识本课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
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
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
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
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
3、有什么不懂吗?
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统一“筑路工人有一课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
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三、总结升华
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摘抄好词好句到阅读笔记本上
三、完成《一课一练》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材分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课内容。此文是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工人们在修建公路时,发现一颗粗壮、结实、挺拔的大橡树挺立在路基的中央。为了保护橡树,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是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护了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草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强。
本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选编的意图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一课的学习,对于本课会比较容易理解,但文中别样的深意同样能给三年级孩子以心灵的震动,让他们感受文中人物的灵魂美。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并从筑路人的行动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
五、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引领要简单,学生的学习要扎实。唯有如此,教学才能有效。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解惑,在读中升华。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 黑板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村庄的人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树木,结果毁灭了家园。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关于人和树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从前一课入手,让学生带着对树的重要、珍贵的认识阅读课文,便于学生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根握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翻开书本28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课堂上最美的是你们朗朗的读书声。我们先来检查一下早上的预习情况。
1、示拼音小老师带读,去拼音开火车读,齐读
橡树 延伸 挺拔 楔子 沥青 马蹄形 高尚
生字词这只拦路虎轻而易举就被你们赶跑了。
2、交流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四)学习文本,抓重点感悟:
1、课文中也有一句话表达了对工程师和工人的赞美,请找一找。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谁能给高尚换个词?(善良、伟大)
对,有爱心有道德的人就是高尚的人,课文中的工程师和工人们用行动赢得了高尚。
2、默读课文,找找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用横线划出。
第一:突然,工人们停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
(示句子: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你发现了什么?(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橡树比作哨兵)
橡树和哨兵两个不一样的物体有什么相似点?
现在你就是这棵橡树,请你像草原上的哨兵一样笔直、有力、挺拔地站立着(请生演示,笔直,挺拔,有力)评:这英姿多么威武。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指生读。评:瞧瞧,这橡树多么有生命力!读得多有气势,这橡树美得不一般!你的英伟,老师对你肃然起敬!
男生读,女生读,齐。(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摹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橡树挡住了工人们施工的进程,此时此刻,工人们心里会怎么想?(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是的,橡树的美与生命力深深地震撼着工人们的心,他们停下了脚步,此时此刻,我不禁赞叹----读第九段赞叹的话
设计意图:在指导朗读环节,教师采用了让学生谈感受或有感情的朗读两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学习体验,以了解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是否正确、是否到位,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课文。
除了这儿,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第二: “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指生说,工程师,请问你为什么叹气,(一方面橡树应该得到保护,另一方面筑路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选择让人很无奈)在座的工人们为什么叹气?(工人们在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之前,看到工程师在叹气,内心非常担心、沉重)
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也一定如工人们一般担忧、沉重吧。谁能读出这种感受?
评:如果你把语速再放慢些、语调再低沉些,相信会气氛会更沉重。听了你的朗读,我都不知如何是好了。情况好糟糕,我们该怎么办,好担忧。
橡树牵动着工程师和工人们的心,他们如此担忧,他们的不知所措让我忍不住赞叹道-----齐读第九段赞叹的话
正当他们手足无措,万分担忧的时候,工程师做出了一个决定。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答案?第7段
第三: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谁读?请你?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笔圈出表示工程师动作的词。
找到了哪些动词?工程师毫不犹豫的这一系列连贯动作,你感受到什么?
如果此刻就是你工人中的一员,看到这一幕,你心里怎么想?
是的,我想正如工程师自己所说的,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你会责备他吗?你会吗?你会吗?
是的,所有人都不会,工程师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让我们一起支持他!齐读。
正是这一伟大的决定使我们看到:
第四: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谁马蹄形是什么样子的?插图,板画
生活中怎样的公路是最好的?(宽阔、平坦、漂亮)
但人们为了保护这棵橡树,却将公路筑成了马蹄形,你感受到什么?(爱树木,保护环境)这个马蹄形是为橡树量身定做的,只在一个地方,人们真是用心良苦啊!
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我不禁想赞叹-----
不仅是我,在座的你们,坐车过往的人,甚至是全世界,看到这一场景,都不约而同赞叹道------齐读第九段
五)升华
带着对筑路人的尊重,对橡树的珍爱,让我们同桌互动,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完了课文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评:你读懂了他们的心啊! 环保小卫士就是你,我要对你竖起大拇指。
美好的环境来自我们每个人的珍惜和维护,让我们一起携手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
设计意图:在教学结束时,我引导情感升华的学生去争做一名爱护树木的环保小卫士,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六)积累好词佳句
积累好词佳句,摘录意义深刻的句子。
八、作业布置
朗读课文,背诵好词佳句
九、板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四
一、检查预习情况。
理解并读熟“平坦、筑路、延伸、挺拔、楔子、沥青公路、马蹄形、高尚”等词语,疏导读得不够通顺之处。
二、粗知课文大意。
1、概括内容(简述)。可以是:“课文讲一群修路的人在修路时遇到一个不好办的问题,最后解决了。”稍明确些,可以是:“课文讲一伙修路人在修路时遇到一棵大橡树,不想砍掉,就在橡树旁修了段马蹄形的路。”
2、梳理文路(粗线条):修路——遇树——结局
三、从“反应”切入,深入体悟。
1、导语:我们知道,在修公路时遇到一棵树,往往把树砍了,往前修路就是了,但课文中的修路工人和工程师在修路是遇到一棵橡树,却似乎有异常反应。请画出写修路人遇到橡树后言行举止的句子,并想想他们内心怎么了?
2、汇报画出的句子,提炼:他们内心在犹豫,很纠结。
3、他们为什么事而纠结?简单交流后,找出描写“路的规格”及“这棵橡树”的词句来朗读。理解他们是在“为一边不可以修改筑路计划,一边又不想砍掉橡树”而纠结。
4、赏读写路的词句及写树的词句,问:这两处可否去掉或轻描淡写?从而感悟作者在第一段里对“路的规格”特意交代,以及在第3段里对“橡树”特点加以描述的匠心。
5、赏读写修路人内心纠结的句子,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准确而含蓄地描写人物内心的方法。
四、了解结局,理解赞语
1、面对这个难办的问题,这伙修路人最后是怎样解决的?(还是对修路计划做了一点小小的调整——在橡树旁弯曲成马蹄形。)
2、理解结尾处人们对修路人的称赞语:“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五、畅所欲言,交流对事情的看法。
(略)
《路旁的橡树》教学案 篇五
一、拼一拼,连一连。
xiàng xiē yán tí guàn
延 橡 楔 灌 蹄
二、比一比,组词语。
埋( ) 廷( ) 拔( )
理( ) 延( ) 拨( )
壮( ) 转( ) 漂( )
状( ) 传( ) 飘( )
三、想一想,填一填。
一( )城市 一( )公路 一( )树林
两( )工程师 一( )楔子 一( )心
四、找同音字填空。
xiàng
( )树 ( )机 大( )( )目
shēn
( )份 ( )浅 人( ) ( )请
五、照样子,用带点词造句。
公路像箭一样笔直,但只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六、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1、草地上开着小花。
( )的草地上开着( )的小花。
2、公路旁边挺立着橡树。
( )公路旁边挺立着( )的橡树。
三年级语文上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六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宽阔、平坦、沉重、不约而同、赞叹”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让学生学习文中工人和工程师爱护树木的好品质。
4、创新目标:理解筑路工人的心灵美,知道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内容平凡情节简单的小故事,但却耐人寻味,蕴含着很深的道理。本文赞美了珍爱绿色,保护大自然的筑路人,教育学生爱护树木。
2、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一课的学习,对于本课会比较容易理解,但文中别样的深意同样能给三年级孩子以心灵的震动,让他们感受文中人物的灵魂美。
3、确定五点:
重点:理解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原因。
难点:理解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原因。
创新点:
1、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吗?
2、小树如果会说话,它会说一些什么?
德育点:大家为什么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空白点:
1、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吗?
2、小树如果会说话,它会说一些什么?
学具的选择
与使用教学挂图和教学课件,这样的教具有利于学生观察图画。
主要技术留空白、加深体验、激励创新等技术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一、导引目标
请同学们阅读自学提示,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课文。激发兴趣
同学们从提示当中的几个问题入手后,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创设条件
1、请同学们自由汇报,当小教师,给大家讲课。
2、现在请同学们进行朗读,读出最高水平。
3、说说橡树是一棵怎么样的树,理解公路“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这句话的深意。自主参与
1、学生在当教师的体验中,学会了知识。
2、通过各种读法对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
3、携引学生读懂课文,深入体会课文内容,领会人物动作语言所包涵的深意,理解工人们“沉默不语”“沉重地叹着气”。
三、组织研究
讨论:提示中的两个问题你会吗?请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拿出小组的意见。体验发现
1、在交流合作中,学习创新。
2、理解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原因。
四、引导创新
1、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吗?
2、小树如果会说话,它会说一些什么?应用实践
留充份空间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反思小结
1、谈谈课文给你的启发
2、说说你今后的打算巩固提高
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做到爱护树木。
《路旁的橡树》教案 篇七
一、开课谈话,导入课文
师:刚刚听了对老师的介绍,你们对老师现在有些什么了解?
生:老师已经从教28年了。
生:老师是徽师毕业的。
生:老师以前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师:很好,学会倾听也是一种本领。刚才我们聊了一会儿,现在我想听一听你们朗读的声音。
生读第二组课文单元提示。
师: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摇头晃脑的,我知道你们带入感情去读了。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生:保护环境。
生: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生:人与自然。
师:对,本单元说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的第四课。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是橡树,而不是花,不是草,应该突出哪个词?
生:橡树。
指名读课题,突出“橡树”。
师:是路旁的橡树,而不是河边的,山上的,应该突出哪个词?
生:路旁。
指名读课题,突出“路旁”。
师: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了谁和谁之间有联系呢?
生:路旁和橡树。
师:对,是路和树之间有联系。其实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以后预习课文或是看课外书,从课题入手,就会明白得更多。我们再齐读课题。
赏析:“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老先生的话被程兰老师奉为教育格言。但程老师并不为教方法而教方法,“学会倾听是一种本领”,“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多好的学习方法啊,就在师生自然的谈话交流中不着痕迹地渗透进去,当真是润物细无声。着眼文题,让学生明确“路”与“树”有联系,导入环节提纲挈领,简洁高效。
二、初读课文,了解路旁的橡树
师课件展示:这就是路旁的橡树。课文中有一句话说出了这棵橡树的特点,把它画出来。
生:这棵橡树粗壮、结实、挺拔。
师:同学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师:很显然,这个橡树的特点是?
生:粗壮、结实、挺拔。
师:请说完整。
生:这棵橡树的特点是粗壮、结实、挺拔。
师:说得很好。这里把橡树比作了什么?
生:草原的哨兵。
师:哨兵是干什么的呀?
生:站岗。
师:为谁站岗啊?
生:为草原站岗。
生:为大自然站岗。
师:哨兵也是解放军战士,战士要为我们做些什么?
生:打仗。
生:保卫家园。
师:保卫我们的家园,保卫人类的家园。说得真好,大家给他鼓掌!
师:再请大家齐声读描写橡树的这一句。
生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师:这棵橡树粗壮、结实、挺拔,同时还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是什么样不平凡的经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
生自由读文。
初读后,师指名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赏析:打破按部就班的常规逐段教学,直奔“橡树”,提高课堂效率。由“哨兵”一词引申,让学生体会树对人们的重要,足见程老师提炼文本的功力,同时也为下一环节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研读课文,体会路旁的橡树
师: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很开心。可是这棵橡树伤心得快要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工程师修的路要经过橡树,橡树不能砍,计划也不能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所以橡树很难过。
师:你都会用自己的话概括了,真了不起。谁再来复述一下?
生:根据筑路的计划,未来的树要经过橡树这里,橡树不能砍,而计划也不能改变。
师:这条路是要修一条什么样的路?
生:笔直的路。
师:修笔直的路,那橡树就要——
生:砍掉。
师:橡树不砍,那笔直的路还能修吗?
生:不能。
师:那就在这取舍之间,为难了。工程师和工人遇到这个难题,怎么办呢?再读课文4、5、6、7自然段。
生齐读片段。
师:请四个同学分段来读一读。
生分段朗读。
师:在这几段话中,工程师和工人表现出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拿出笔画一画描写他们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生动手画词句)然后找一两个词语或句子,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呢?
生:我喜欢“沉默不语”?
师:这是谁表现出来的?
生:工人们。从“沉默不语”中我读出工人们进退两难,橡树不能砍,筑路计划又不能改。(掌声)
师:哦,这时候就沉默不语了,你找到了工人的内心感受。
生:我喜欢 “长久”。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
师:如果你是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这是你在想什么?
生:我会想,我要改这个筑路计划,该怎么改呢?
师:该怎么改呢?橡树不能砍,笔直的路又不能筑,内心怎么样?
生:很着急!
师:着急、无奈,所以他——
生: “长久”地看。(掌声)
生:我喜欢这两句话:“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师:工人们怎么说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工程师是怎么说的?
生: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师:下面我当工程师,你们当工人,我们来试着读一读。
师: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齐: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加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齐加强: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我强调的是——
生:计划。
师:你们强调的是——
生:橡树。
师:我为什么强调计划?
生:因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计划不能改,改了老板会骂你的。(众笑)
生:因为筑路计划不是工程师说改就能改的。
师: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此时此刻,工人的态度怎么样?
生:很坚定的。
生:坚定地保住橡树。
师:而工程师的态度怎么样?
生:左右徘徊。
生:为难。
师:又想保住橡树,又想不改变计划,真是左右为难。
师轻读: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你们很坚定。此时此刻,工程师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生: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元的地方,把楔子打进地里。
师:找一找工程师表现出来的动作,从中体会他慢慢发生的变化。
生:拿出、走到、打进。
师拿起一支粉笔:这是什么?
生:粉笔。
师:楔子。现在它成了楔子。
师在黑板上动作演示楔子打进地里。
师:楔子打进地里,说明计划已经——
生:改变了。
师:现在笔直的马路没有了,它成了什么形状?
生:马蹄形。
生:在橡树那儿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
师:你知道马蹄形是什么形状吗?
生:不知道。
生:我知道,是半圆的。
师:请你上黑板来画一画。
生上前绘画马蹄形马路。
师:马蹄形的路和笔直的路相比,好不好看?
生:不好看。
师:可是来往过路的人却是这么说的。(课件出示: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生齐: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高尚,什么意思?
生:纯洁。
生:品质优秀。
师:字典上高尚有这两个解释。(课件出示:1、道德水平高2、有意义的,不低级趣味)你们认为是哪一个?
生:第一个。
师:高尚的人就是——
生:道德水平高的人。
师:我们再来齐读这一句。
生齐: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在这篇文章中,高尚指的是什么呢?
生:文中高尚指的是保护大自然的精神。(掌声)
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
师:下面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假如你是小导游,带着游客来到这里,该怎么向游客介绍这棵橡树呢?这可有点难度哦,谁来试一试。
生:筑这条路的工程师和工人为了保住这棵橡树,就把计划在这里修改成马蹄形。
师:概括得真好。
师:这棵橡树在两座大城市之间,原计划是?
生:要把这条路修得笔直笔直的。
师:计划怎么改变的?
生:在一棵橡树那儿弯曲成马蹄形。
生:这条路笔直笔直的,但是到了橡树这里,为了保住橡树,就弯曲成了马蹄形。
师:一篇长文章用一两句话说出主要的意思来,这叫做概括。我们以后要学会把长长的文章进行概括。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生: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
师课件展示苏霍姆林斯基照片:他为什么对这棵橡树感兴趣呢?他写这棵橡树,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他告诉我们要保护大自然。
生:他认为,这棵橡树虽然在地球上并不起眼,但是它有着我们爱护它的心。
师: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写这棵橡树,告诉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会怎么样?
生:受到惩罚。
师:谁的惩罚。
生:大自然。
师: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人们是怎么做的?
生:因为那儿的人们不爱护树木,所以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师:村庄和人们一起——
生:毁灭了。
生:如果人们不爱护自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就像《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里一样,村子和人们最后统统消失了。
生:如果不爱护环境的话,会造成土地荒漠化,那么各种灾难都会向你袭来。
师:善待自然,就是——
生:善待自己。
赏析:研读课文,带着学生咀嚼文章字里行间的味道,课堂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学生从“沉默不语”中感受到了工人们的为难,从“长久”中体验到工程师的无奈。工人和工程师的简单对话在程老师的演绎下,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学生透过人物语言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读文本,挖掘文本,程老师在这里为我们做了精彩生动的示范。
四、联系生活,感悟路旁的橡树
师:爱护环境,没有国界。苏霍姆林斯基这一教育理念,在我们歙县已经得到传扬。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师播放自摄歙县徽杭高速路旁的大樟树和马蹄形高速路的视频,并配乐解说:在离歙县县城8公里的南乡,有一棵大樟树。这儿也有一条徽杭高速路通向远方,这棵大樟树有着和路旁的橡树一样的命运,在这儿的马路也成了马蹄形。这棵大樟树有着500年的历史,它的保护级别是国家一级,现在被列为黄山市重点保护林木。如此粗壮的树干,如粗硕大的树冠,古朴中透着苍劲,它是徽文化的象征,它是文明古城历史的见证。如今,大樟树上,许多小鸟依旧在这婉转,树下,许多儿童的欢笑声依旧在这回荡。这棵大樟树矗立在这蓝天白云下,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面对这棵大樟树,我们不禁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更要感谢那一颗颗高尚的心灵!
师 :看完这段视频,我想你们对高尚有了更深的理解。当你们的老师说徽文化的重要,古迹需要传承时,你们会由衷地赞叹:
生: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当你们的爸爸妈妈驾着车从徽杭公路经过,看着这棵古老的大樟树,你会情不自禁地说:
生: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高尚不能只挂在嘴边,我们要付诸行动。要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我们大家做起。(课件出示)
生齐:为了美好的家园,我们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师:这堂课就上到这,下课!
赏析:当程老师伴着优美的音乐解说徽杭高速路旁的大樟树视频时,我们突然感到:语文和生活竟是如此贴近。课文中的“橡树”似乎一下子跳出了书本,生气勃勃地挺立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学习要联系生活,缺忽略了给学生搭建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桥梁。这段精心准备的视频,让学生的思维在课文中自由飞翔后,稳稳地着陆在实际的生活上,使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路旁的橡树》教案 篇八
一、说教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新课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从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的言行可以看出,他们保护橡树的行为完全是自发自觉的,换句话说,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这篇课文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对一件寻常小事,处理却不寻常的作法的描写,读者在读后内心受到震动和感染,自然而然地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二、说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本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语言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真正的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
三、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四、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语言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4、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筑路工人的动作神态语言,让学生通过想象,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说重、难点:1、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2、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两张图片,让学生欣赏宽阔笔直的公路和高大的橡树,同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 2、揭示课题。 3、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然后找一找课文中是用哪些词来形容公路和橡树的?
2、交流讨论: 公路: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形 橡树:粗壮 结实 挺拔 随机板书这些词,让学生读一读 3、默读课文,看看公路与橡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汇报:
在修筑一条公路时,延伸过去的地方,遇到一棵高大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树,工程师和工人们经过精心设计,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完成了筑路计划。 随着学生的说追问什么是马蹄形。图示了解马蹄形的意思。 5、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了一棵树而拐了一个弯儿,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6、学生各自交流自己的看法。 7、那么过往这里的人又有什么看法呢?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⑴ 指名读句子。 质疑: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
⑵ 这些筑路的人指哪些人?(工程师和工人) ⑶ 为什么说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呢?让我们来仔细地研读课文。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去读,促使他们在读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对所学内容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三)、研读课文
1、在筑这条路时他们是怎样想怎样做的?找到有关的句子,读读体会一下。 2、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3、全班交流: ⑴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课件出示句子,思考:面对这棵阻碍筑路计划的橡树,大家都沉默不语,但是此刻,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正波澜起伏,你们能猜想一下,他们此刻正在想些什么吗? ⑵ 让学生想象工程师和工人不同的心理活动,同时体会两个不同叹气的内涵。 ⑶ 有感情地读读这个句子。 ⑷ 他们又是怎样说的? 课件出示句子: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①想想他们是怎样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②补充句子: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 )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 )说。 ⑸ 最后,他们作出了什么决定呢? ⑹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 课件出示楔子的图片,了解什么是楔子。为什么要在100米的地方打进去呢? 4、师引读: 几年过去了,公路建成了,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5、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结合插图理解: 这条像箭一样笔直的公路,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是为了留下这棵橡树而特别设置的。这弯曲的马蹄形,似乎在告诉过往的每一个人 (学生练习说话) 6、课件再次出示最后一段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让学生齐读,说说,筑路人的高尚表现在哪些地方,你对高尚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珍爱这棵树,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出于对生命的尊重……) 7、这棵挺立在路旁的高高的橡树,成了这条宽阔的公路旁一道特别的风景线,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响,它似乎也在告诉人们…… 你听到橡树说的话了吗?让我们写下来吧。 8、交流汇报。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而且在课堂中构建了“生生合作”、“生师合作”等多种形式交互进行的主体型的交流网络。) (四)、总结升华 今天我们学习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带给我们的这个感人的小故事,其实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配套教材中还有几个故事,希望大家课外去读一读,更希望我们也能拥有一颗高尚的心,去写下这样生动的故事,相信这些美丽的故事,能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五)、课后延伸 1、1998年,为了建水月亭大桥,政府花了100多万元的资金,移植了紫微小学校门口的百年老树──香樟树,请你对这件事展开调查,并写写自己的看法。 2、收集有关人类破坏或保护环境的资料,下周召开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这样结束课文很自然地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推向课外,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生活性及开放性。)
七、说板书设计: 公路: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形 橡树:粗壮 结实 挺拔 高尚
(设计意图:这一板书的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美观大方,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寓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
三、练读、议读、质疑
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
2、议读与质疑。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疑问也可提出。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
(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2)“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 www.1126888.com 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3)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
四、练习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
教后小结: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类课文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交流合作,读懂课文。学习本课,按照练读——选读——质疑——议读等方式,促使学生生生互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十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从文中人物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生命是多彩的!哪儿有了阳光的照耀,哪儿就有花儿朵朵,绿意盈盈。请看──(点击画面)
师:如果你心有所动,请你说一句动情的话。(生说)
2、师:一朵花绽放是美丽的,一株草生长是幸福的,而一棵树,一棵高大的橡树伫立在田野,在路旁,在眼前,那一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今天我们就学习第8课《路旁的橡树》。
3、揭题:指导读题。
二、读文学习
1、师:这棵橡树将带给我们怎样感人的故事呢?下面让我们捧起课本大大方方、自自然然地读课文吧!故事读完了,谁来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说说(提示说话点击)。
2、说得好,能读好这些词吗?(点击)愿读哪段就读哪段。
3、同学们,你们觉得路旁的橡树美吗?(美)课文怎么写橡树美的呢?谁能快速找出文中写橡树美的句子?(点击品读句子)(齐读。怎么读好这个句子?读着这个句子心里什么感觉?齐读。)
4、师:橡树美,人更美!你觉得文中的那些人是美的?
5、(有的认为工人们,有的认为工程师。板书:工人们、工程师)。
6、师:工人们怎么美,请拿起笔划出写工人们的句子。
工程师怎么美,也请拿起笔划出工程师的句子。
7、同桌互相读读,看看你能读出他们保护橡树时的心情吗?
8、(点击)展示读,同学评。(如:谁听出来了,他想读出什么了。他读出了什么)
9、看课文,分角色读3~6段。
10、师:是的,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当看到路旁的充满生命力的美丽的橡树,人们自然就会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生读)
11、师:工人们和工程师都保护了橡树,如果要颁发一枚奖章,我们理所当然要把这枚熠熠生辉的奖章颁给他们,但我们觉得更应该颁发给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具有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人,是你、是我、是他。那就让我们都来做一个高尚的人。好吗?
三、质疑拓展
师:读着感人的课文,也许意犹未尽,也许你还有许多的小问号,那下面就用采访的形式作个交流分享吧!
四、主题升华
1、师:同学们,《路旁的橡树》留给了我们许多的沉思、遐想、感慨,甚至震撼。与其说这篇文章是一曲保护环境的赞歌,不如说她更是一首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的诗篇阿!(点击)2、让我们伴着优美的琴声,和着生命的节拍,一起吟诵这首小诗,师领读。(可随机一边自由读诗一边给诗加题目)
3、小结: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深情的呼唤(齐读诗的最后句)。
以上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提供的10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到您,是众鼎号最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