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

绘本教学【通用8篇】

众鼎号分享 94883

众鼎号 分享

核心导读:活动目标: 1.理解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2.观察、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初步积累阅读经验。 活动准备: PPT课件《我妈妈》 活动过程: 一、介绍人物,激发兴趣。 师: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众鼎号为您精心整理了8篇《绘本教学》,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绘本教学 反思 篇一

绘本教学,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挑战。“绘本到底怎么读?”“绘本到底怎么教?”这两个问题很久以来就在我脑中盘旋。作为一线老师,我们给孩子们推荐许多绘本书目,但自己却并不太知道,绘本到底应该怎样来读,家长们更是把它作为识字的一个工具,难以发挥绘本阅读应有的功用。本次教研活动,我选择上一堂绘本教学的课,想借此机会提升自己对绘本的认识,也借此机会与各位老师探讨绘本教学的方法。

经过几次不成功的试讲,我和教研组的老师们渐渐感受到:绘本教学的关键是是否能带领孩子进入绘本所描述的情景中去,让孩子拥有一些新的体验,而不是以提问题的方式来督促孩子学会里面的内容。教师对绘本阅读的引导不是让孩子去学会什么,而是让孩子去感受什么,体验什么。儿童应该在这样的体验中才能不断地认知自身和周围世界的关系,进而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和建构。

对于儿童来说,阅读本身的兴趣所在就是让他们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而在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画面和文字带给孩子的形象是孩子能够维持兴趣阅读下去的理由。文字和画面是静止的,死的,但是当我们能够唤醒孩子那种潜在想像力的时候,文字和画面就活了。这样,孩子在文字和图画中,不断地去想像,去创造形象,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不断提升,孩子的体验得到了丰富。

“感受、体验、唤醒”这三个关键词成为了我本次教学的明灯。我紧紧围绕他们设计了我的教学环节。我一开始就努力地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到故事当中去,让他们猜猜后面的故事情节、演演故事里的角色,说说角色心里的想法等等。孩子们沉浸在故事中,觉得自己就是故事中的狐狸、青蛙,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中积极思考,乐于表达。这样读绘本读得情趣盎然,从他们投入的表演、专注的表情、快乐的笑声中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喜欢这样的绘本阅读,这种愉悦的阅读体验会沉积在心中,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成为孩子们后续阅读的一股强大力量。

当然,绘本阅读课也是语文课,也应该承载语文教学的功能。因此在教学中,我着力引导孩子们学习讲故事,并习得简单的方法:让画面动起来,把静止的图画变成动画片,听出画里的声音,故事才能讲得有声有色,这样的方法,从头到尾我都在引导孩子们进行揣摩、练习和运用,孩子们的表达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我很喜欢一种提法,就是“无压力阅读”,对于绘本阅读来说,更应该是无压力的、快乐的。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绘本的阅读才会是分享的、体验的。只有这样,我们的绘本教学才能让孩子越来越喜欢。

以上即是我本次教研过程的点滴感受,期待各位老师的碰撞与交流。

活动过程: 篇二

一、介绍人物,激发兴趣。

师:这是谁?这位妈妈在干什么?

妈妈在做鬼脸给谁看?为什么?

一位会做鬼脸给宝宝看,逗宝宝笑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

小结:这是一个一心想让宝贝快乐的妈妈,一个可爱的妈妈。

绘本教学 篇三

绘本教学《艾玛捉迷藏》

作者:孙丽艳 时间:2012-10-20 08:29:52 艾玛捉迷藏 活动目标:

1、感觉格子画的色彩与线条美。

2、尝试涂色,体会制作格子画的独特方法。 活动准备:

《艾玛捉迷藏》PPT课件、格子画《大象》若干、油画棒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导入:

小朋友们,还接的花格子大象吗》他叫什么名字?(艾玛)

今天他来和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一起玩“捉迷藏”了,看,艾玛来了!

一、教师播放课件,并根据课件讲解故事,幼儿仔细观察。 故事讲解完后教师提问:

1、你们猜到那是艾玛吗?

2、小鸟找到他了吗?

3、为什么其他动物看到一点就认为是艾玛呢?(因为他们都是花格子纹的,和艾玛身上的颜色一样。)

二、小结:

原来动物们找到的东西都是格子纹的,而且和艾玛身上的颜色一样,也是五颜六色的,所以动物们总是找错。

原来艾玛是一直这么美丽的大象,他和其他大象有什么不一样?(身上是五颜六色的,格子纹的。) 格子画也是很美丽的,他们是用直直的线条组成的一个个格子,在格子里可以添上任何颜色,最后就可以变成美丽的格子画。

三、幼儿大胆表现,欣赏交流: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大象,他们都是艾玛的朋友,也都想像艾玛一样有一套漂亮的格子衣服,你们能够帮助它们吗?

幼儿尝试利用格子画为大象图色。

四、小结:

哇,原来简简单单的格子画也可以变得这么美丽,以后我们再来画画更多更美的格子画吧!

绘本《艾玛捉迷藏》反思

宝宝 发表于 2012-6-20 12:45:45

活动反思:《艾玛捉迷藏》是被称为“现代寓言大师”的大卫﹒麦基的系列作品之一,他十分了解孩子的心理,“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编绘得妙趣横生。他通过森林和象群的故事,给读者呈现一个充满宽容、理解和永恒的爱与信任的世界。捉迷藏游戏贴近孩子生活,是孩子熟悉喜爱的事情,绘本情节、画面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在视觉形象上能强烈地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在捉迷藏寻找过程中又符合幼儿好奇、猜测、想象等心理特征,能让小班幼儿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持久的兴趣。

设计思路: 1.绘本的呈现:选取若干图片制作成ppt,根据背景的复杂程度,对图片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简化的ppt重在理解,完整的ppt重在欣赏。 2.通过画外音和强调标记,迅速集中幼儿注意力,突出趣味性。 课后交流中,大家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1、 对话的痕迹过于明显,句式的学习可更加自然些。

2、 整个环节内容比较平行,可设计一些好的策略,将活动做亮。

3、 讨论环节时间太短,可给予幼儿一些思考的时间,或者在之前做些经验铺垫。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图书,观察艾玛和群象的神态,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了解艾玛的“特殊”,体会艾玛的调皮、紧张的心理,感受幽默快乐的情绪。

2、能专注的阅读图书,产生阅读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拼花格子大象,引发兴趣。

集体拼图游戏

师:“请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一张卡片拼在背景图上。”

幼1:哎呀,是一只花格子大象。

幼2:身上五颜六色的真好看。

师:“今天我们讲的就是这只花格子大象的故事。

此环节安排用心良苦,有两点巧妙之处:利用操作游戏很自然的导入关于“大象”的阅读活动,吊足了孩子的胃口;“拼出的大象”与图书相吻合,将大象的特别之处前置,一目了然。

(二)师生第一次阅读,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内容。

1、认识封面、书名、作者

师:封面上有什么?数一数身上有哪些颜色?

幼1:花格子大象;幼2:有红色、黄色、绿色……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花格子大象艾玛》,是大卫 .麦基著、任溶溶翻译的。

2、逐幅观察图1——图8,了解内容,感受色彩鲜艳的画面。

师:(图1)这些大象长得什么样?

幼儿观察后很快发现:有的大象年纪大了,都有皱纹了;有的大象高大;有的大象胖胖的……

师:(图2、3)这是谁?它们在干什么?

幼:这是艾玛,它们在玩游戏。

幼:它们把艾玛抛起来了,玩得很高兴……(师朗读文本文字)

师:(图4、5)灰象们都睡了,艾玛睡了吗?猜猜它想干什么?

幼: 艾玛睡不着,想出去玩。

幼:艾玛的眼睛偷偷看看大象,在想怎么逗它们玩的主意……

师:图6、7、8:艾玛在干什么?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幼儿一页一页专注的翻看,手指图边看边说。特别是学一学艾玛用鼻子卷树干摇果子,幼儿模仿角色动作,有的皱着眉头用劲的样子,有的摇头晃脑的样子……个个都很投入到角色中。

3、重点观察图9、11、12、14,观察艾玛和群像的神态细节,感受艾玛的调皮、幽默和快乐。

图9:艾玛涂上果汁变成灰色回到象群中,找一找哪个是艾玛?为什么?

幼儿立即手指中间的一只大象叫起来:在那儿。

师:在哪儿?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1:其他大象都闭着眼睛,艾玛睁着眼睛四处看。

幼2:他翘着鼻子、抬着腿走路的样子,一下子看出来了……

师:艾玛的动作、眼神看出他心里正高兴呢,有点得意、有点调皮的样子,大家学一学。

图11: 艾玛回来很长时间了,其他大象什么表情?大象们认出艾玛了吗?艾玛在哪里?它又是什么表情?

幼:大象还是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幼:它们没认出来,艾玛高兴的笑了。

幼:至于艾玛是翘着鼻子,眼睛斜看大象。

师阅读原文文字,问:艾玛眼睛瞪大,卷起长鼻子笑起来,大家学一学

图12:突然大象们怎么了?BOOO!什么意思?

幼:耳朵竖起来,吓了一跳。

幼一边说一边做着眼神:大象被吓了一跳,瞪大眼睛,眼珠子都朝上翻。

大家听了哈哈笑起来,很自然的也学起大象吓了一跳,吃惊的样子,唯妙唯肖。

图14:下雨了,艾玛的花格子图案又出现了,大象们看到了是什么反应呢?每只大象笑的样子不一样,大家学一学。

幼儿:有的坐着,鼻子翘上天大笑;有的捂着嘴笑;

有的背靠背笑;有的张大嘴笑……大家学动作把

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尽情地学起大象们的动作、表情。

4、师生第二次完整的阅读图书。

阅读后提问: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长的一样,好不好?会发生什么事呢?大象们喜欢艾玛吗?(艾玛是大家的开心果,不管是什么样子,大家一样的喜欢,长得好不好看并不重要。)

(三)迁移经验:艾玛捉迷藏

出示三种类型图片,颜色干扰图;迷宫图;点线轮廓图:艾玛来和我们小朋友捉迷藏啦,请大家找一找它藏在哪里?

通过操作游戏,就像故事中艾玛与群像开玩笑一样,利用自己的与众不同,带给大家欢乐。在寻找过程中,再次感受艾玛的与众不同;在寻找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在寻找过程中,保持对艾玛的兴趣,培养阅读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花格子大象艾玛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观察艾玛与同伴的不同之处。

2、丰富词汇:五颜六色、翻来覆去

活动准备

1、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及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比较观察图片,引发兴趣

1、老师出示第一张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提问: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动物?

他们都长得一样吗?

老师:小朋友们看看哪只大象最老?哪只大象最年轻?

2、 老师:看,艾玛和其他的大象有什么不同?

艾玛身上有哪些颜色?(黄色、粉红色、黑色、白色等)

艾玛身上有这么多颜色,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语“五颜六色”,幼儿:艾玛是一头五颜六色的大象。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花格子大象艾玛》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 讲述第4、5张图片:讲述故事

艾玛发现自己和其他大象不一样,它的心情怎样?心里是怎么想的?

(2)讲述图片:讲述故事 艾玛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和别的大象变得一样?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语“翻来覆去”,艾玛变成了一只普通的大象,大家有没有发现它呢?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故事 (3)讲述图片

艾玛有没有被发现?大家是怎么样发现艾玛的?

(4)讲述故事,第12张图片:艾玛是大家的开心果,每次哪怕有一点点笑声也总是艾玛发出来的,突然天空中下起了雨,把艾玛冲洗的一干二净。

你们找到艾玛了吗?哪一只?我们可以用刚才学的词语“五颜六色”艾玛是一只五颜六色的花格子大象

(5)出示最后一张图片:

每年的化装节,普通的大象都把自己打扮成一只五颜六色的大象,而艾玛就变成了一只普通的大象。

2、完整欣赏故事

老师:这个故事好听吗?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次故事,好吗?

提问:艾玛是一只花格子大象,同伴喜欢艾玛?为什么?

小结:一开始艾玛想变得和其他大象一样,可是最后他还是做回了自己,一只有个性的大象,因为它发现自己的不同给同伴带来了快乐,快乐才是自己的特点。

语言说课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

2012-03-10 15:24 好学网 点击:

77 次 好学教育

字号:T|T

文章导读: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职业,如何成为这个岗位的一员,好学网教师频道告诉您如何考取教师资格证、最新的教师招聘信息、特岗教师等相关笔试、面试培训和辅导。教师网祝您考试顺利,桃李满天下!

教师招聘考试语言说课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观察艾玛与同伴的不同之处。

2、丰富词汇:五颜六色、翻来覆去 活动准备

1、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及PPT课件 活动过程 编辑推荐:

一、比较观察图片,引发兴趣

1、老师出示第一张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提问: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动物? 他们都长得一样吗?

老师:小朋友们看看哪只大象最老?哪只大象最年轻?

2、 老师:看,艾玛和其他的大象有什么不同?

艾玛身上有哪些颜色?(黄色、粉红色、黑色、白色等)

艾玛身上有这么多颜色,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语“五颜六色”, 幼儿:艾玛是一头五颜六色的大象。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花格子大象艾玛》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 讲述第4、5张图片:讲述故事

艾玛发现自己和其他大象不一样,它的心情怎样?心里是怎么想的? (2)讲述图片:讲述故事

艾玛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和别的大象变得一样?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语“翻来覆去”, 艾玛变成了一只普通的大象,大家有没有发现它呢?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故事 (3)讲述图片

艾玛有没有被发现?大家是怎么样发现艾玛的?

(4)讲述故事,第12张图片:艾玛是大家的开心果,每次哪怕有一点点笑声也总是艾玛发出来的,突然天空中下起了雨,把艾玛冲洗的一干二净。

你们找到艾玛了吗?哪一只?我们可以用刚才学的词语“五颜六色”艾玛是一只五颜六色的花格子大象

(5)出示最后一张图片:

每年的化装节,普通的大象都把自己打扮成一只五颜六色的大象,而艾玛就变成了一只普通的大象。

2、完整欣赏故事

老师:这个故事好听吗?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次故事,好吗? 提问:艾玛是一只花格子大象,同伴喜欢艾玛?为什么?

小结:一开始艾玛想变得和其他大象一样,可是最后他还是做回了自己,一只有个性的大象,因为它发现自己的不同给同伴带来了快乐,快乐才是自己的特点。

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教学反思

[日期:2011-05-12] 来源:和桥幼儿园 作者:王静 [字体:大 中 小]

《花格子大象艾玛》是我第一次上的一节多媒体绘本课。这个故事简单易懂,情节非常有趣。我选择这样的题材可以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在活动前我仔细阅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明白了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在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学会尊重、欣赏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于是我虚心向吴老师请教,认真制作了PPT课件并插入了优美动听的音乐。然后我又根据本班幼儿的现状设计了此次教学活动。

活动开始了,幼儿看到这么漂亮的课件非常喜欢和兴奋。上课时都能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老师的提问,大胆举手发言。首先,通过观察和比较普通大象和花格子艾玛这两张图片,让孩子说出艾玛的与众不同。然后再让孩子们说说他们是怎样一起玩的,为什么大家把艾玛当成开心果?这样就让幼儿知道虽然艾玛和大家不一样,但正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欢笑。

接着故事情节有了曲折变化,有一天艾玛产生了自卑感。他用灰色的果汁把自己化妆成普通大象的样子。在这里,我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情景表演,让幼儿上来学一学艾玛的动作:摇果树-在果子上滚来滚去-抓起果子满身擦。幼儿表演得真不错,动作到位又滑稽。气氛顿时变得轻松活跃起来,我及时给予表扬。我觉得在这里我处理得较好,孩子在课堂上的精彩表演使师生间的关系更显融洽。

最后,毕竟这次活动是我初次接触绘本教材,所以在处理重难点和人物情感方面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和改进,让自己的课堂更加完美。

有一群象,他们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的高,有的胖,有的瘦。这些象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很快活 ,他们全是一种颜色,只有艾玛例外

幼儿如何学绘本? 篇四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对于儿童进行绘本教学,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绘本能够将深刻的道理或者内涵,通过浅显的故事来表达,使幼儿在理解和接受上比较容易。同时绘本具有比较高的文学价值,再加上其中丰富的绘图,能够为幼儿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

阅读绘本,激发情感 篇五

1.妈妈的本领

翻阅图1、2、3

师:妈妈有哪些本领?(在第几页上?)

小结:妈妈的本领可大了,会做各种各样、香香甜甜的蛋糕;妈妈唱歌比天使的声音更动听;妈妈跳舞可漂亮了。

2.爱妈妈的理由

出示图4:这是谁?你从哪儿看出来这只蝴蝶是妈妈变的?

把妈妈画成一只蝴蝶是什么意思?

小结: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

出示图5:刚才把妈妈画成一只蝴蝶是想说妈妈漂亮,这里把妈妈画成沙发又想说妈妈什么?

体验:坐在老师身上试试,说说坐在“妈妈”身上是什么感觉。

小结:坐在妈妈身上就像坐在沙发上一样,那么温暖,那么舒服。

3.妈妈的爱

出示图6、7:这还是那位妈妈吗?妈妈什么时候像小猫?

交流生活经验:你的妈妈温柔的时候都为你做过哪些事?

观看视频

师:这些温柔的事,你妈妈都做过吗?

小结:每天,妈妈都温柔地照顾我,关心我,我知道那都是因为妈妈爱我。

师:妈妈什么时候会像狮子一样?生气的时候,她还爱你吗?

小结:无论妈妈是像小猫一样温柔,还是像狮子一样生气,她都一样那么爱我们。

完整欣赏故事,插问:猜猜妈妈会对宝宝说一句什么悄悄话?什么叫永远?

幼儿园绘本教学方案 篇六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音乐教育潜移默化地塑造幼儿的心灵,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发展智力,而音乐情境地创设更能提高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如何创设幼儿感兴趣的音乐情境,激发幼儿自发、自主地进行音乐体验、表达与表现,是目前我园幼儿音乐活动研究的瓶颈问题。“绘本故事”以其有趣的故事内容,极具视觉冲击的故事画面赢得了孩子和老师们的亲赖。可不可以将绘本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怎样有效地利用绘本,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一、把握整体,挖掘内涵

每一个绘本都蕴含着不同的寓意,教师要善于运用绘本所阐述的道理,挖掘绘本中的亮点及所表达的情感等等进行活动的设计,使之真正为音乐教学服务。

(一)以情感人

绘本中情感的体验往往成为孩子表达表现的动力。运用绘本激发幼儿的情感而开展音乐活动是绘本运用中的一个方法。如在大班“海底世界”的主题开展中,孩子们积累了许多关于海洋动物的知识经验,老师想通过开展一次音乐欣赏活动,通过肢体表现,进一步体验和感受,于是找到了《海底世界》这首魔幻而趣味的音乐,如何引导幼儿理解音乐,激发自主表现呢?绘本《小黑鱼》解决了所有的难题。故事中因为一条大鱼的侵入,使小黑鱼的朋友小红鱼们失去了生命,小黑鱼孤单地在大海里游着??孩子们随着小黑鱼的不幸经历而发生强烈的心理变化——小黑鱼没有朋友了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帮帮小黑鱼?于是大海里出现由小朋友随着音乐表演的各种各样海里的动物:海马、海蛇、海龟、螃蟹??他们都想成为小黑鱼的新朋友。故事感人的情节引发幼儿大胆地肢体表演,活动不再为表演而表演,当活动充斥着情感时,孩子们的表演是自然流露、情感的宣泄。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情感达到高潮。

(二)以趣引人

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大的兴趣之一,有趣而富于变化的故事内容更能引发孩子们的共鸣。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是绘本故事在音乐活动中有效运用的又一手段。

1、有趣的故事人物。人物形象是引起幼儿兴趣的一大要素。我们经常会看到商场出售的儿童用品中大多印有夸张的卡通人物,商家也利用消费群的心理设计商品。由此可见,这些有趣、可爱、熟悉的人物形象能吸引幼儿的眼球,引发幼儿的共鸣。我们的音乐活动也能运用绘本中幼儿所熟知的人物引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

小班年龄段的音乐学习是兴趣培养的关键期,三段体统一模式的歌唱活动不再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朵拉是近几年来新兴的动画人物,以其可爱的形象,乐于助人的品质而受到大家的推崇,与其有关的动画绘本、故事光碟充斥着儿童文化市场。几乎每一个孩子都看过关于朵拉的故事,活动以她为主角势必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我们巧妙地运用多拉的探险历程而设计成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新授活动《多拉的旅行》,幼儿在由故事人物牵引的有趣的情境中愉快地进行音乐的体验。

2、有趣的故事情节。音乐和故事向来就是融于一体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史上有许多作品取材于故事,又通过音乐向人们讲述故事。如《梁祝》、《天方夜谭》都取材于民间故事,著名的交响童话《龟兔赛跑》和《彼得与狼》它们既是一部音乐作品,又是一则生动的童话故事,还有久唱不衰的歌曲《二小放牛郎》,它的歌词本身就是一则完整而精美的故事,通过歌声向

人们世代传颂这个动人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听故事、讲故事一直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在故事中孩子们更关注的是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故事情节与音乐的密切联系来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既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又能开发智力、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如中班音乐新授活动《三只小猪》,老师自编了一首旋律悦耳、歌词简单的三段体的《三只小猪》歌曲,运用三只小猪分别造不同材质的房子的故事情节,通过观看视频,引发幼儿帮助小猪盖房的愿望,激发幼儿学唱歌曲,幼儿的故事情境的引导下,自主且大胆地学唱。更巧妙地是老师还请幼儿通过观看故事,对歌曲进行创编,因为有了故事的支撑,创编对于中班幼儿不再困难,孩子们充分施展聪明才智,帮猪老大和猪老二选了最坚固的材料,盖起了铁房子、石头房子??

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尾,或者一个圆满的故事结局是故事的点睛之笔,也成为以绘本为题材的音乐活动的出彩之处。绘本《叶子鸟》中落下最后一片叶子的光秃秃的大树,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捅了马蜂窝后四处逃窜的狐狸等各种各样的故事结尾给音乐教学带来特别的创意。还是以《小黑鱼》为例,故事结尾大鱼又来了,该怎么办?孩子们讨论着,思考着。出去,就这样出去又会被大鱼吃掉;不出去,难道就一直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吗?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小黑鱼的彷徨。最终,大家还是选择了勇敢地面对敌人。在音乐声中,孩子们变成了无数条小鱼,大家游成了一条更大的鱼,共同赶跑大鱼。绘本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尾激发幼儿合作表现大鱼,巧妙地解决了音乐欣赏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合作表达表现这一难点问题。

3、以智育人。每一个绘本故事都蕴含一定的寓意,能够起到激励、警示等多种的教育意义。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优秀品德的形成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如绘本《我的爸爸不上班》描绘从事不同职业的父亲的形象,从而让幼儿了解、尊重、热爱爸爸。又如绘本故事《我的幼儿园》

起床了》这一有趣的绘本故事,在生动的故事情境中伴随着欢快的旋律边学唱歌曲边表演,使孩子们感受到朋友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以及解决了该班幼儿冬天爱睡懒觉的不良习惯。

二、依托绘本,巧妙运用

不是每一个绘本都能适合幼儿在音乐活动的使用,也不是每一个绘本的每一部分都能有效运用到教学中去。在音乐活动中绘本的另一有效运用方法就是将绘本稍作修改,使之能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在这里罗列了几个绘本修改中的方法:

1、删减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去枝强干法。依据音乐活动的目标,以不打破故事的完整性为前提,能使幼儿在完整欣赏故事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活动。将故事中不需要的情节进行删减,使故事内容紧凑,故事情节的发展更便于幼儿的音乐活动。

大班幼儿音乐领域目标中提出能够用乐器模仿自然界中的声响,并尝试合作演奏。打击乐器丰富的种类,有趣的声响能形象地模仿各种声音。《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一绘本故事,贪吃的狐狸在抓母鸡的途中发生了许多倒霉的事而产生各种古怪的声音,老师巧用这一绘本设计了音乐打击乐活动。由于故事篇幅较长,有些情节很难用声音表现,老师就对原著进行删减,最后保留了狐狸所经过的四个场景进行演奏,请幼儿自由组合成四组,自由选择乐器,以回旋曲的方法将狐狸在每个场景中的遭遇所可能发出的声响用小乐器表现。

2、提炼法。在我们所接触的绘本中,有寓意简单,孩子较易理解的作品,但也有些涵义深奥,阐述的是成人世界的某一现象、生命的价值等等,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但是绘本中丰富的画面却是吸引幼儿的地方。老师运用绘本中的某一段,或是某一页来为音乐活动服务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春天到了,池塘里小蝌蚪成群结对地游来游去,立刻引起了中班幼儿的注意,蝌蚪会变成青蛙的知识不再能满足中班幼儿的需要,孩子们更关注的是蝌蚪生长过程——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来了解这一知识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我们发现了《鱼就是鱼》这一绘本,绘本中描述了一条鱼与一条蝌蚪的经历。鱼因为羡慕好朋友变成青蛙了的蝌蚪可以在陆地上生活,而跳到了陆地,想要看一看青蛙所说的会飞的鸟,会用两条腿走路的男人、女人、小孩??差点死去,当青蛙把它推入水里后,它才觉得水里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妙。绘本所要阐述的最关键的经验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此深奥的道理幼儿能理解吗?最后,老师将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创编成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并结合《鱼就是鱼》的绘本动画中截取的池塘里小鱼变大鱼,蝌蚪变青蛙的片段设计了一个歌曲新授活动。诙谐而有趣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绘本画面,激发歌唱兴趣,促进歌词记忆,使幼儿在美妙的音乐中了解了蝌蚪的成长。

在金色的秋天里,落得满地都是的秋叶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于是我们开展了各种以秋叶为主题的音乐活动,在歌唱活动《秋叶》以后,孩子们产生了想要跳跳落叶飘落的舞蹈的愿望。如何能使幼儿更丰富地表现树叶飘落的形态呢?绘本《叶子鸟》,语言简洁,画面丰富,采用了真实的树叶形象,丰富的树叶造型,巧妙地排列组合,极富感染力。其中有一页,形态各异的树叶布满了整张画面,树叶旁还夸张地添画上漩涡和音符,似乎所有的树叶都随着音乐朝着不同的方向旋转着、飞舞着。中班的老师们就选用这一页作为音乐活动《秋天的树叶》的核心教具,引发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上树叶的动态,来进行模仿树叶飘落的肢体表现。

我们的绘本研究还刚刚起步,但是在幼儿音乐活动开展中深刻感受到绘本的魅力,经典优秀的绘本故事为老师施展聪明才智创建了平台,也为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搭建了崭新的舞台。

摘 要:音乐欣赏是我们的音乐课中不容忽视这重要的一环。但音乐活动中音乐欣赏的这一部分一直是我们老师们困惑最多的环节,不是渗透的不够没有让孩子们尽兴,就是渗透的太多让孩子们没有放开思想与手脚。所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往往过于肤浅,仿佛"蜻蜓点水,一触即飞",流于表面和形式,没有实质的内涵。有时甚至就是一种无动于衷,看起来活动过程热热闹闹,而其实孩子们的情绪体验都处于浮躁状态。我们也知道当孩子们融入音乐,进人音乐,成为音乐中的一部分的时候,她所能领悟到的音乐的美和情感的震撼便会自然生成。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老师们把音乐中感悟到体验到的情绪、想像、感动用语言有的放矢的表达出来,音乐便能分享,成为了儿童的依托。其次是老师的动作优美。匈牙利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儿童对音乐的反应必须有大肌肉的反应,没有此,是不完善的。我们知道音乐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是我们的音乐课中不容忽视这重要的一环。但音乐活动中音乐欣赏的这一部分一直是我们老师们困惑最多的环节,不是渗透的不够没有让孩子们尽兴,就是渗透的太多让孩子们没有放开思想与手脚。 所以在音)众鼎号○www.1126888.com(乐欣赏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往往过于肤浅,仿佛"蜻蜓点水,一触即飞",流于表面和形式,没有实质的内涵。有时甚至就是一种无动于衷,看起来活动过程热热闹闹,而其实孩子们的情绪体验都处于浮躁状态。我们也知道当孩子们融入音乐,进人音乐,成为音乐中的一部分的时候,她所能领悟到的音乐的美和情感的震撼便会自然生成。

从事了多年的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经常和同事一起探讨怎么样的方式方法才在幼儿园的音乐欣赏中才是最有效的。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老师们把音乐中感悟到体验到的情绪、想像、感动用语言有的放矢的表达出来,音乐便能分享,成为了儿童的依托。教师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处于合理地进退, 语言优美而不平白,使音乐变得美和神秘,使孩子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其次是老师的动作优美。匈牙利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儿童对音乐的反应必须有大肌肉的反应,没有此,是不完善的。在老师的活动上孩子们作到了领悟音乐的轻快缓急、张弛有序,在音乐和肌肉运动的和谐契合中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的享受。音乐或是轻柔浪漫的,或是铿锵激昂的,孩子们的动作和音乐相融相合更好地表达了音乐。 老师尊重幼儿,"以儿童为师"。没有抹杀儿童的不成熟性, 发挥了幼儿的

曾经听到过大班的一节音乐欣赏《雕塑》,老师是这样设计的第一部分:欣赏音乐:今天老师这儿带来了好听的音乐,这个音乐是关于“雕塑”的故事,小朋友来听一听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老师站起来在圈中讲)“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聚在一起开办联欢会,看看谁来啦(放音乐)小兔在跳舞、小青蛙在弹琴、大象在喷水……这时候一位美丽的仙女,被这热闹的声音吸引过来了,她想、我和它们做一个游戏吧,她把手中的魔棒轻轻一挥,呀!奇迹发生了,小动物们全被定住了,过了一会魔法消失了,小动物们又欢快的跳起舞来,(随音乐的变化讲述)后面的音乐老师用肢体语言来提示。(老师回到自己的位子上)。第二部分:分析音乐你们听出音乐有几段?(3段)②这个音乐的节奏是什么样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说)老师小结:(是欢快的、活泼的、跳跃的)③中间的音乐有没有不一样的节奏?幼儿回答。不一样的节奏听起来象什么?(吹号??)对吹号时站着不动,我们一起来学学做一做,这段音乐就表示停止。

教师用语言的提示,图片的欣赏让幼儿自由的表达,而后创编好看的动作,当然教师要先做一个示范性的引导,当孩子们在自由自在的创编舞蹈动作是,老师给予不停的鼓励,同时也需要从审美的角度,重点介绍些做的较好的小朋友,请其他的孩子进行模仿。其次,再用故事的形式一起来了解音乐。说起故事这个形式,我们知道哎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抓住了这一点,把音乐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歌词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这样做,一来可以引发孩子的兴趣,二来可以让孩子记住歌词。例如我在进行《小树、小花》这一歌曲教学活动时,我引入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把歌词溶入到故事中,使这一首简单的歌让幼儿学起来能有较好兴趣。《狮王进行曲》是大班的音乐欣赏内容,曾听过一位奥尔夫音乐老师给中班的小朋友也上了这样的一节音乐欣赏,效果非常的好,老师就是以故事的形式切入主题,故事里有大狮子,小狮子,神奇树,三段音乐有不同的故事角色出场,孩子在了解了故事的内容之后,再听音乐,很快很自然的就知道每段故事所对应的音乐,孩子在自然而然的对音乐的感觉中,对《狮王进行曲》的曲调风格进行了了解和欣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音乐和绘画是姐妹艺术。"著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曾说过:"当我作曲时,心里总是描绘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把难以用文字表达清楚的意思,改用图片、影像来表达,把让孩子难以想象的事物,用图片、影像来再现。例如:律动《小牧民》这首歌曲,曲调虽然简单,但由于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很难理解曲调内容,这时,我利用一些描绘内蒙古风光的图片或录象,特别是大草原和成群牛羊的画面,让孩子们从视觉上感受内蒙古的辽阔,然后再来体会这首歌曲,这时孩子们就能较好地理解歌曲,并能从情感、动作上来进行简单的表现,而不再是"依葫芦画瓢",生硬地模仿做动作了。这样的教学既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孩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同时还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老虎磨牙》音乐活动中,老师充分抓住孩子爱游戏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音乐的三元素。我们的音乐活动如果只停留在让孩子被动地听唱歌曲的层面,那必然会让孩子感到索然无味。所以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也贯穿着游戏进行来开展音乐活动。例如:边唱边做开火车游戏,边唱边玩拍球游戏,边唱边做红灯、绿灯游戏,这些玩起来很简单的游戏不仅减轻了孩子学习音乐时的心理压力,还体验了音乐的乐趣。

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的方式,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都有不同的方式,那么对于幼儿来说从小就开始培养对音乐的欣赏、感受、表现是很重要的,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所有的孩子都体验成功的乐趣。愿我们能以新的音乐理念培养出更多的艺术人才。

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实践中的运用

著名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先生指出:“能够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融为一体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它能将被动的本能变为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感知、反应和表现力,使之成为培养身心均衡发展、有较高素养与能力的适应现代生活的、有创造性的人。奥尔夫还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本着奥尔夫的教育理念,我积极进行音乐教育的探究学习与实践工作,依据《纲要》精神,以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从“兴趣、感受、表现、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幼儿进行培养。在大量的理论学习、探索实践、经验借鉴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在教育工作中的观念的根本转变。

一、从字词、姓名开始的节奏朗诵教学,是增强节奏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音乐带入语言的学习,不仅学得更有趣更有创意,而且能使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得更好,像从认识自己的名字开始,当自己的名字一再被朗诵是多么得意又神气的事,表示受到大家的注意。例如对刚刚组成一个新班集体的教师和幼儿,就可以做如下的练习:

1、全体围成圆圈,老师手拿一个玩具(或小球),先说出自己的名字,然后把玩具往右边传,拿到玩具的人要先说出自己的名字,再传给右边的人。

2、用一种声音代表自己的名字,先说自己的名字,再说声音,鼓励幼儿不要和别人一样,尽量想特别的。如:艺宁——叮铃;锦锋——双手做山峰状;雪琳——双手左右摇摆,像下雪状,这样的方法幼儿会玩的很开心,也会很期待等一下又有什么新花样。

3、按节奏拍手自我介绍。如《我 叫 李 老师》;《我 叫 李 明》。

4、做拍腿、拍手、捻左指、捻右指的声势,在捻指处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待熟练后集体做拍腿、拍手、捻左指、捻右指的声势,在捻指处轮流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

5、记住对面一个小朋友的名字,然后手拉手互换位置。如《我 叫 李 老师、你 叫 李 明,走 走 跑跑 走》。

6、播放一段音乐,小朋友自由走,音乐停后马上找一个小朋友面对面站好,互相作自我介绍,手拉手互换位置。如《我 叫 黎毓 雯》,《我 叫 曹 慧》,《走 走 跑跑 走》。

以上用孩子们自己的姓名进行节奏朗诵训练,会使孩子们惊喜,他们会乐此不疲 充满兴趣,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会获得最好的效果。

二、古诗、童谣的节奏朗诵练习,是最受幼儿喜欢的活动方式。

几乎每个孩子从生下来都会听到长辈们给他念古诗、唱童谣,而运用节奏朗诵进行入门教学,是最受孩子欢迎的,这对于挖掘本土文化还有着深远的意义。如以古诗《静夜思》为例,就可以进行这样的节奏教学:

1、选取一个节奏型 × × ×× ×,并把古诗代入该节奏型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向明月,低头思故乡。)

2、配上简单的动作,两人面对面,每句念前两字并自己拍手两下,念后三字时与对方双手互拍。

3、两人一组,一人念前两字,另外一人接后面三个字,然后交换。

4、选择一个乐器,每句前两字默读(这对于节奏的稳定性很有帮助),用乐器敲两下,后三字边念边做身体的摇摆动作。

5、按节奏边念边走路,每一个字走一下,待熟悉后边念边走,同时敲击乐器。

6、请幼儿想一想还有什么表现方式?例如改变节奏型练习,或念一句做一个节奏型的走和跑的动作练习等等,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来演绎古诗,你会发现,幼儿的创造力是惊人的。

以上的活动既可以让幼儿认识中国诗词中的韵味,并给古诗赋予了不同的风貌,从中体验节奏变化的美,在与人合作、游戏时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启发了想象力,激发了创造的潜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节奏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幼儿根据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声音,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如:启发幼儿听下雨的声音,嘀答、嘀答节奏型是×× ××。敲鼓声,教师敲鼓,幼儿边听边念咚嗒嗒、咚嗒嗒,节奏型是××× ×××。还有小鸡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节奏型是×××× ,××××。小鸭叫嘎—、嘎—,节奏型是×— ×—。同时让幼儿随时随地充分地想象,那么随时都会发现生动有趣的节奏,我们不但启发幼儿发现节奏,还要鼓励他们去创造节奏,并在教学中采用拍手、拍腿、跺脚、捻指一类的声势,将语言的节奏与动作的节奏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多声部的声效。

三、通过多声部的节奏练习 ,培养和锻炼幼儿对自己的控制与把握能力。

在拍手、拍腿、跺脚的声势训练基础上,进行多声部的节奏练习,对于儿童掌握起来并不困难。教学中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固定节奏型的教学方法,每个声部仅是一个小节,或是两拍子的词组,或是一个句子(两小节)的无限反复,形成不同节奏的声部叠置,对每个幼儿讲,只需把握住自己这一点,并在拍率上与大家一致,就合上了。而轮说(卡农)则是一种有规律的先后说或唱同一儿歌的多声部练习,在这种合作中,随着一首儿歌或歌曲的节奏的变化,音乐性更丰富了。如学习歌曲“三轮车”就可以进行这样的节奏教学:

1、学唱歌曲,按节奏读歌词。

2、请第一组小朋友按节奏拍手说歌词,第二组小朋友从☆记号(比一组晚一个乐句)按节奏拍手说歌词,当第一组说到“你说奇怪不奇怪”时再反复一遍“不奇怪”,最后说“怪”时两组找齐。

3、加入声势练习,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以一种声势和节奏型进行练习,如第一组跺脚,节奏型为×— ×—;第二组拍手,节奏型为×× ××;第三组拍腿,节奏型为×××× ,××××,然后将三组合起来为歌曲伴奏,便成了三个声部的节奏音乐了。

4、加入乐器练习,将拍手、拍腿、跺脚三组声势代入相关的乐器为歌曲伴奏。这不仅能加强幼儿的节奏记忆能力,同时为学习轮唱奠定了深刻的感性认识。 教学效果非常好,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在这种合作中,随着一首歌曲节奏的变化,音乐性更丰富了,这种轮说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多声部音乐形式,也是奥尔夫所指的“适于开端”的多声部训练方法,多声部的活动同时也是促进幼儿团结协作的有效途径。

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节奏是一个最有力的音乐源泉。

节奏游戏是最直观、最能激起兴趣的活动,我常在教学中穿插节奏游戏。如:游戏走、跑、跳就是让幼儿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最好的游戏活动。二分音符是大步走,四分音符是走、八分音符是跑、十六分音符是跳。通过听乐曲走、跑、跳掌握音符的时值,还有节奏回声的游戏更是孩子们喜欢的。教师先拍节奏,开始二小节逐步过渡到四小节。速度先慢后快不断变化,从简单逐步增加难度,训练幼儿的听觉、反应能力及记忆能力,获得愉快的情绪,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幼儿感知节奏后,我就让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如拍手,跺脚,身体晃动等,并随之教给幼儿认识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在听音乐中告诉幼儿这是几拍的,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听或者一边拍手一边唱,这些都是幼儿在有音乐伴奏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小马跑、乌龟爬、刮风、下雨、开火车、飞机飞、骑自行车、划船等都可以让幼儿用手拍,用脚跺,用身体表现。这种表现自如、灵活、不用老师教,老师只不过加以引导。让幼儿认识二拍子时,可以让他听《进行曲》,威武雄壮,整齐有力;认知四拍子时,就让他们听一些较舒缓的曲子,如《小小鸟》、《小燕子》等,认知三拍子时,就放一些圆舞曲让幼儿来表现。

除了用身体表现,我还让幼儿充分地利用打击乐器,先让他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是清脆、是浑厚、是长音、是短音,研究怎样敲才会特别好听,然后让幼儿自己给小乐曲配上伴奏,练习演奏。

除了以上这些教育培养外,我还把对幼儿的音乐素质练习穿插在一日生活中,如早上来园时欣赏优美的乐曲,不仅陶冶了情操,还使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到来。早上喝完水和课间休息时,放一段轻松活泼的童谣,让幼儿随之做优美的律动,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了动作。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无论是在对音乐的喜爱上,对音乐的感受力上,还是在音乐节奏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奥尔夫的节奏教育方法,不仅要求幼儿动手、动脑,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 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去感知节奏,体验节奏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不是沉闷地、一味地坐着伴奏,机械地奏乐,而是能充分激发儿童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从各方面来说,这种学习节奏的方法,均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至理。因此,可以说,奥尔夫节奏教学是完全是符合儿童心理的一套完整的、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

浅谈在奥尔夫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

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可见,节奏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它是音乐美感最重要的来源,是音乐的生命。而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学习培养拍子感和节奏感是一件比较枯燥困难的事情。目前的许多教学仅仅是从音符时值的划拍来识别节奏,就使节奏变成了一种机械的,毫无生命的东西,也使孩子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困难。节奏感不是从一个音一个音地研究乐谱获得的,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孩子通过自身的游戏运动来感知节奏,强调的是“动”,节奏运动不仅要用耳朵听,用头脑理解,更要在游戏运动中感受,促使幼儿体验音乐的情感、音乐和流动。通过游戏活动,能使幼儿的听觉、心脑、身体肌肉协调作用,逐步培养幼儿从身心两方面去感受音乐,既符合节奏的运动特征又适应了幼儿好动的天性,使幼儿有兴趣的、主动的、有创造性的进行对节奏活动的时间,空间与动作的体验和探索,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掌握各种节奏。

什么是音乐节奏感呢?前苏联音乐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有这样的解释:“音乐节奏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体验音乐的、从而正确感知音乐运动时间进程的情绪表现力的能力。在幼儿园培养音乐节奏感的最佳方式是在音乐伴随下活动,在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音乐与动作相结合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在引导幼儿感知节拍节奏的强弱关系,感受音乐节奏韵律美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引导幼儿准确地再现音乐的节奏,在用美的节奏性动作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

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也无处不有,无处不在。音乐节奏主要来源于客观自然和生命运动的节奏,它可以模拟人类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体态动作和主观心理活动的节奏,也可以模拟自然界风、雨、云、动物、植物等运动状态。我们在感受音乐时,通过对节奏的掌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验作品的情感内容,让幼儿在熟悉感受音乐的同时,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对节奏的掌握,可以让幼儿以自身为中心有规律的创编出节奏形式,并随着音乐旋律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始终鼓励和提倡节奏乐教学“永远在发展中,在形成中,在流动中。”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唱、奏、动、听结合教学的音乐教育,同时也是“为孩子们的音乐”,是创造性的幼儿音乐教育,它唤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情感,是培养幼儿音乐感觉和情感的金钥匙。

如何更好地将奥尔夫音乐原理渗透到节奏乐教学中呢?我们幼儿园从以音乐节奏培养的角度出发,运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和奥尔夫的教育理念,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自参与活动,在玩、说、唱、动等过程中体验音乐,感受节奏美。下面就在奥尔夫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环境创设是幼儿学习音乐节奏的基本条件。

我国新颁布的《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提供有音乐节奏的环境.使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逐步培养音乐的节奏感。

幼儿园创设音乐节奏的环境为幼儿学习创造条件。幼儿园创设的环境:指创设墙面的环境布置“节奏王国,很多小动物在用节奏乐器敲打,表演”,还应在班里的专门的区域角投放材料如:“节奏卡片,奥尔夫节奏图谱、柯达伊声势练习卡片、简单的音乐符号、还包括节奏乐器:钢琴、架子鼓和一些打击乐器(双响筒,三角铁,沙锤等),以及一些节奏很明显的幼儿歌曲、乐曲,让幼儿根据节奏敲打乐器、拍手、身体动作等来表现,给幼儿提供自由的练习空间,让幼儿最大限度表现自己,从而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除了以上所例之外,还可以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通过游戏、劳动、散步等途径,多渠道、多形式,积极主动地开展音乐活动,让幼儿的情性在不知不觉、轻松愉快中得到陶冶。如在户外活动中放入“大脚板”游戏,其游戏是竞赛性的体育游戏,要求两人一组,穿同一双大脚板,进行比赛,以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这就要求参赛者的节奏感很强,如果两人的节奏不一致,不但不能取胜,还可能走不动或者摔跤。由此可见,“大脚板”游戏是一项注重节奏感的游戏,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它包含了许多的节奏形式。首先,两人在初步尝试合作时,可能并不能协调、配合得很好,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利用四分音符的节奏感,让他们先稳定而后取得步调一致;接着,随着速度的加快,四分音符的节奏感变成了八分音符的节奏感;而后,两人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还必须加快步伐,这时十六分音符,甚至三十二分音符的节奏感也就自然产生了。如果两个人的节奏感是一致的,那么步调也将一致,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体育游戏活动的“大脚板”游戏,实际上蕴含了丰富的音乐活动,也能达到。因此,我们决定尝试利用“大脚板”游戏,来培养幼儿音乐的节奏感。

节奏能力的培养应遵循它自身发展的规律,从体验一发现一感知节奏,对于学龄前幼儿主要还是建立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的节奏感。在学习初期,我们所选用的是《高人和矮人》的音乐,在引导幼儿认识四分音符时,让孩子们两人穿一双大脚板走路,起步时要求同时抬起一边的脚,我们用低沉的“矮人”的音乐弹出四分音符,要求幼儿按照老师弹奏的节奏前进,两人所感知的节奏是一致的,就能顺利前进,错了就容易摔倒。练习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自己的参与,教师不必过多参与帮助,要让孩子在游戏体验中自己发现,体会节奏感,教师则在旁边观察了解孩子对四分节奏的感悟力,及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节奏感。幼儿在按四分音符的节奏走路时,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精神的高度紧张、集中,使身体的运动信息刺激大脑,形成了条件反射,从而加强了幼儿对四分音符节奏感的认识,然后进行拍手练习时,往往比以往更加稳定准确。

在幼儿基本掌握了四分音符节奏感的基础上,用相同的方法练习八分音符的节奏感,我们先用“高人”的音乐弹四分音符,使孩子先协调好步伐,然后加快速度,变成了八分音符,这时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节奏感好的孩子往往能很快适应新的节奏,而节奏感较差的孩子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新的节奏,当他们的身体及步伐协调一致以后,他们对八分音符的感悟已经较深了,八分音符的节奏感在他们的脑子里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孩子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感都掌握得比较好以后,还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区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同样选用《高人和矮人》的音乐,交替弹出四分、八分音符要求幼儿根据节奏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步伐,从而巩固两种不同的节奏感,加强孩子的协调性。

年龄小的孩子对于音乐节奏的感悟是与游戏化、形象化的教学形式相结合的,而教学活动游戏化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础,在结合“大脚板”游戏的音乐活动中,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节奏,感受音乐,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对节奏感受的情况完全是靠自身

幼儿园绘本教学方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习观察图片,并能根据图片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图片的内容及猜测。

(2)通过故事知道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大卫的图片)大家还认识这个老朋友吗?

生:(异口同声)认识。

师:那大家跟他打个招呼吧。

生:hello,大卫。

师:在《大卫,不可以》中,大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调皮。

生2:不听话

……

师:现在的大卫,和你们一样,是一年级小学生啦,他在学校是好孩子吗?

生:(孩子们偷笑)会……不会。

师: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卫上学去》。这个故事招老师把它献给开学以来进步最大的:(出示孩子照片)梓华、淑楠、云天和宏略,还有忆佳。至于为什么送给他们,读完故事,相信你们就会明白。

二、感知故事

师:。瞧,这就是我的老师。(出示绘本第一张扉页)。上学以来,老师要我学会好多东西哦。可是,好多我老是忘。现在你们就来做我的老师好了,陪我一起温习一下。(出示第二张扉页)

生:(齐读)大卫,不可以!不可以大叫,不可以推人,不可以在走廊上奔跑)师:(做苦恼状)哎呀,好多呀,老是记不住。这不,一天的生活又要开始了。

1、出示绘本第一页

师:早晨,妈妈很早就开始叫我起床了,可是昨晚没听妈妈的话,睡得太晚了。唉,起不来。路上又跟卖水精灵的老奶奶聊了一会儿。这不,当我推开教室门的时候,发现小朋友们都坐的那么端正。老师生气的瞪了我一眼,说……

生:(齐说)大卫!你迟到了!

师:(低下头)哦,我知道了,下次会早点的。

2、出示绘本第二页

师:数学课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题目太简单了。2+2=4(师到黑板前做这道题)耶,做对了!正当我高兴的时候,老师转过头提醒得意的我……

生:(笑着大声说)大卫,回去坐好!

师:(拉拢着脑袋)坐好就做好!

3、出示绘本第三页

师:咦,口袋里还装着一块口香糖呢。(师边说边把口香糖拿出来放到嘴巴里)反正无聊,那就吃掉吧。唔,真好吃。口香糖还很好玩呢,能拉成长条,还能吹泡泡呢。我玩的正高兴呢。老师又大声的说了一句……

生:(大笑着齐声说……)上课,不可以吃口香糖!

师:(做没听清楚状,下去问孩子)老师,你说什么?

生1:上课,不可以吃口香糖!

师:老师,我还是没听清楚。

生2:(大声的说)大卫,上课不可以吃口香糖!

师:好吧,我吐掉。(师,吐出)

4、出示绘本第四页

师:这节课我决定要好好表现了——积极回答问题。呀,这个问题我拿手,让我来吧。老师没叫我,是不是没有看见我?站高点(站到讲台上):“老师,我知道……”刚要说出答案,老师很不高兴的提醒我……

生:(齐说)大卫,要先举手!

师:(低下头)哦,知道了。上课回答问题要先举手,像旁边的同学一样。

5、出示绘本第五页

师:最喜欢的美术课终于到了。看我的新画法:我一只手涂成红色的,一只手涂成绿色的。呀,真想看看印在衣服上的效果,试试吧。(师装作要把手印到小朋友的身上)这时,老师大声的说……

生:(大声说)手不要乱碰!

师:哇!吓了我一跳(孩子们哈哈大笑)如果要是印上了,小朋友肯定会哭鼻子的吧,还是洗掉好了。

6、出示绘本第六页

师:最后一节课了,肚子好饿哦。午饭会吃什么呢?哦,你们看,外面的白云像不像正在恐龙大战?究竟哪只最厉害呢?正当我想得入迷的时候,老师的声音有在我耳边响起……

生:注意听讲!

师:好吧,我坐好。

7、出示绘本第七页

师:哇哦,午饭的时间到了。我在后面等了好久都没有轮到我,干脆去前面好了。刚走出来两步,老师一边舀饭菜,一边说……

生:大卫,排队去!

师:小朋友好像也不高兴了,那我再回去吧。

8、出示绘本第八页

师:午饭真好吃!吃的正香呢,前面不知道谁扔过来一个菜叶。真烦人!我可不能认输,还给他一个西红柿。呀,不好,扔到他脸上了……正打的不可开胶的时候,老师生气了,她不听我解释……

生:(大笑)我不管是谁先开始的!

师:唉,倒霉。早知道被罚打扫餐厅我就不这么干了。其实,我不理他就没事了。唉……(生大笑)

9、师小结:一上午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你给这个时侯的我打多少分呢?为什么?

生1:我给你打零分!

师:为什么啊?

生2:因为你很调皮,不听老师课。

生2:我给你打60分。因为要看看你下午的表现怎么样再说。

10、出示绘本第九页

师:小朋友们给我打这么低的分我还不知道呢。瞧,我在操场上玩的正高兴呢。(生笑)老师站在门口喊我……

生:大卫,已经开始上课了!

师:好的,我马上回去。

11、出示绘本第十页

师:这节是我最讨厌的阅读课,四周一点声音也没有,真没劲!咦,旁边有铅笔,就拿它练练我刚学过的架子鼓吧。啦啦啦……唱的正起劲,旁边的同学……

生:(用手指放在嘴上)虚……

师:什么?

生:嘘,嘘,嘘……

师:哦,不好意思,打扰到别人了。

12、出示绘本第十一页

师:哎呦喂,老师,我憋不住了,想尿尿。老师无奈的说……

生:(大笑)又要去?

师:(不好意思)对不起嘛,我以后下了课一定先去尿尿再玩。

13、出示绘本第十二页

师:找个大衣暗的地方画画吧。好,就在桌子上!我画只小狗汪汪叫,画颗星星闪啊闪,还没画好飞船呢,老师从我旁边冒出来说……

生:这样吧,大为同学,放学你留下!

14、出示绘本第十三页

师:唉,原来是擦桌子呀。我的桌子擦干净了,顺便擦一下其他人的吧。我把椅子放整齐,擦得干干净净。老师笑眯眯的问我……

生:大卫,做完了吗?

师:做完了!呼,老师终于表扬我了,还奖励给我一个颗小星星,说……

生:做得好,大卫!

师:好高兴啊。老师说……

生:大卫,现在你可以回家了

师:带着小奖章,我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15、老师小结:一天的学习生活又结束了,你给这个时候的我打多少分?为什么?

生1:我给你打80分。因为上午你虽然表现不好,但是下午表现还可以,希望你以后继续努力。

师:那我会好好表现,争取你给我打满分。

生2:我给你打满分

师:是吗?我好高兴啊。

生2:虽然你上午表现不好,但是下午可以帮小朋友把椅子和桌子都擦干净,所以给你满分!

师:谢谢你的鼓励,我会再接再厉的。

生3:我给你打0分。

师:为什么?

生3:因为你老是违反纪律,还打扰到其他小朋友。

师:哎呀,我已经知道错了,我会努力表现,从你这里得到分数的。

总结:其实,每个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或许上课迟到过,或许跟别人打过架,或许上课老走神。可是,只要像大卫一样努力改正,就仍然是老师和小朋友喜欢的好孩子。就像他们(出示孩子照片)每天都有崭新的变化,让我惊喜。上课爱举手了,学会认真听讲了,字也越写越漂亮了。老师在想,在坐的你们何尝不是一个个的大为呢?调皮又可爱的大卫。让我们再来一遍吧。

三、角色互换体验

师:现在我是老师,你们是大卫。我们再来一遍故事。

1、师:从这幅开始吧。谁愿意讲讲这幅图画?

晚上,我没有听妈妈话,早睡觉。第二天就迟到了,老师很生气的说……

师:(做生气的样子)大卫,你迟到了!

2、师:数学课上,大卫你在做什么?

生:我做了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高兴的不得了。可是老师说……

师:大卫,回去坐好!

3、师:呀,大卫,你这是在做什么呀?

生:我想起口袋里有一块口香糖,就放到嘴巴里嚼,正在我拉出来的时候,老师说……

师:(叉着腰生气的说)上课不可以吃口香糖!

4、师:大卫,这节课你该好好表现了吧?

生:老师问了一个我最拿手的问题,我着急的站起来回答,可是,老师说……

师:大卫,要先举手!

5、师:大卫,干嘛呢你?这好像在上美术课吧?

生:美术课上,我把手一只涂成红色,一只涂成绿色,要往小朋友身上印,被老师看见了,说……

师:手不要乱碰!

6、师:大卫,看什么这么出神?

生:快中午了,好饿。看见窗外有很多白云像恐龙的样子,哪一只更厉害呢?正在我看的入迷时,老师说……

师:注意听讲!

7、师:大卫,要排队吃午饭了,你去哪?

生:我等不及了,要去前面要饭菜。结果,老师说……

师:大卫,排队去!

8、师:哇,怎么成了战争现场了?

生:我在吃午饭,吃的正香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扔了个菜叶,我就扔了西红柿,不小心扔到他脸上,我们就打起来了。结果老师看见了,生气的说……

师:我不管是谁先开始的!

9、师:吃过午饭了,大卫你在做什么?

生:我在外面打球,老师说……

师:大卫,已经开始上课了。

生:我这就回去。

10、师:大卫,什么事啊?你这么高兴?

生:这节是我最讨厌的阅读课。我拿着铅笔当架子鼓,练习一下。旁边的小朋友说……

师:嘘……

11、师:大卫,你这是……

生:我下课没去尿尿,现在憋不住了,要去。老师说……

师:又要去?

生:我下次一定先去尿尿。

12、师:大卫,你在画什么啊?

生:我在桌子上画画。画了只小狗,还有星星。正在画飞船的时候,老师说……

师:这样吧,大为同学,放学你留下!

13,师:于是大卫——

生:我留下打扫卫生,我擦干净自己的桌子,还把小朋友的都擦干净。老师表扬了我,还奖励给我一颗小星星。我高兴的回家了。

师总结:大卫的一天过去了。相信大家在大卫身上多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吧。布置一个作业:以xxx,上学去为题,用一幅或者几幅画画出你在学校的表现。

活动目标: 篇八

1.理解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2.观察、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初步积累阅读经验。

活动准备:

PPT课件《我妈妈》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8篇《绘本教学》,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优秀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