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众鼎号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⒈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
2、填空。
我们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二、探索新知
学习例3。
出示例3,算一算,议一议。
61×25×4 8×9×125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计算)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①61×25×4
②61×25×4
③…… =61×100 =1525×4 =6100 =6100
①8×9×125
②8×9×125
③…… =72×125 =9×1000 =9000 =9000
小组讨论:每题都有几种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
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十、整百……有时还可能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与另外的数结合相乘得到整十数、整百数……总之使计算变得简单。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并说出依据,再完成在课本上。
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中讨论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最后全班反馈。
要学生认识到同一个计算可以有不同的简便计算方法。
3、练习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后反馈。
4、练习四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5、练习四第8题。
学生观察图中信息,然后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演在黑板上。其余学生判断。最后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课堂作业本上,不得少于3个问题。
注意:随时提醒学生观察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并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拓展练习
思考题:引导学生抓住突破点:一是1~9各数字在算式中只出现一次;二是算式中积的个位数字是2。
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想到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只能分别是3和4,继续分析便可解决此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3~6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谁能分别用自己的话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
2、填空。
25×6+75×6=
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5
用简便方法计算102×45,32×27+32×73。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教师板书如下:
(1)①102×4
②102×45
③……=(100+2)×45 =102×(40+5)
=100×45+2×45 =102×40+102×5
=4500+90 =4080+510
=4590 =4590
(2)①32×27+32×73
②32×27+32×73
③……=32×(27+73) =864+2336
=32×100=3200 =3200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1)你认为每个题的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这种简便算法的依据是什么、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
(1)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口算题。
(2)填空。
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练习五第4题:学生根据题中所呈现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然后思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练习五第8题:学生根据情景图中所呈现的信息先独立思考解决,对有困难的'可在小组中讨论解决。
全班交流,板演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路。
3、发展练习
练习五思考题,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先在小组中商量解决,最后全班反馈,要求说出思考过程。
4、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2,3,6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难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法学法:
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小黑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 0.7=
5.8-2.6=
2、列竖式计算。
4.89-2.64= 3.61+1.37=
回答:计算小数加减法一定要把 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合作探究。
1、仔细阅读课本13页例题的图片。
2、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信息。
3、根据图片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鹿妈妈高多少米?
列式: ○ = ( )
答
在小组内交流这道题的计算方法,看看你们都一样吗?
(2)小黑高多少米?
列式: ○ = ( )
提示:6是一个整数,如果想把它改写成一位小数,就要给它补上小数点和十分位,那么在十分位上写 ,不会改变原来的大小,所以6就等于 。
竖式计算
答
4、方法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把 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 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 借1,位数不够的,在小数的 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三、当堂训练
1、计算。
2、列竖式计算。
0.93-0.47=
8.17+6.94=
8.25+1.55=
10-2.45=
0.56-0.307=
2.34+1.067=
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
价格如右表。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四、学习体会。
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小数的性质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篇五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小数的意义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背诵结论获得,必须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体验。本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先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学会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活动一:量一量
解释与运用
活动二:量身高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和原来的想法比较,加深对正确方法的理解
让学生独立练习,教师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孩子。
多层次的练习,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正确熟练的比较小数的大小
6、引导学生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歌手大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2、结合问题情境,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个性调整
一、出示图形,让学生观察讨论
二、练一练
三、全课小结: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请看大屏幕,这个“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
(出示)
1、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板书:谁的总分高?高多少?
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
要想算出准确的结果怎么办?
(引导学生认识:要通过算一算才知道。)
3、谁来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的解法。
①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②9.43-(8.65+0.40)
=9.43-9.05
=0.38(分)
4、通过以上的计算,你知道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比怎么样?
5、第17页“试一试”第1题。
比一比,看看谁的方法最简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5篇《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