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类伟大史诗涵育学生伟大品格 ——长征精神教学案例
为助力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将红色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人民教育》约请一线知名思政课教师,记录以红色精神为主题的教学案例
为助力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将红色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人民教育》约请一线知名思政课教师,记录以红色精神为主题的教学案例。如何通过思政课帮助如今的中学生深入理解长征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今天我们与您分享武汉市解放中学吴又存老师的经验。
长征,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奇迹,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2016年10月,习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高度概括:“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那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弘扬和践行长征精神?笔者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探究思政课长征精神传承的基本途径。
诗词,是从最真挚、最原始的人类情感中开出的花朵。影响大、传播广的长征诗词,无疑是革命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诵长征诗词,为传承长征精神、培育学生理想信念打开了一扇窗。
长征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更是逐梦新时代不可或缺的民族精神。在讲授思政课“民族精神”这一主题时,笔者先是描述长征的艰难:在寒冷饥饿、缺衣少药等极端条件下,在天上飞机轰炸、地上大军围堵的恶劣环境中,红军每前进1公里,就有3-4位战士牺牲,行军途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自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的8.6万人,到1935年10月进入陕北时部队只剩6000人。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九死一生,历尽千难万险,创造了人间奇迹……接着,我与学生一起深情吟诵1935年10月同志写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此时此刻,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攻克腊子口、爬雪山、过草地……一幅惊天动地而雄伟壮丽的历史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我适时发问:“读了这首诗,你能说说红军战士为什么能够一次次绝处逢生最后取得长征的胜利?”引导学生逐渐领悟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红军战士正是凭着坚不可摧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支撑着他们一路向前,从而焕发出钢铁般的意志,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在授课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可以多和学生一起吟诵《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念奴娇·昆仑》等大气磅礴,洋溢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精神的长征诗词,让长征精神透过诗词融入学生血脉,帮助学生筑牢信仰的基座,引导学生做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
传统教学往往“一根粉笔一张嘴,从头讲到尾”,导致思政课枯燥乏味。各种“长征”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能生动再现波澜壮阔的长征历程,惟妙惟肖地描绘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营造身临其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情景交融、启思明理的作用。
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血战湘江》《长征》《万水千山》《太阳河》等影视作品中的视频剪辑片段,让学生回到那炮火硝烟的峥嵘岁月。在学生心潮澎湃之际,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拨:“‘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广大红军将士与数倍于我们的敌人进行了撼天动地的生死搏斗,不怕牺牲,尤其在枫树脚保卫战中,为掩护红军大部队通过湘江,我红6师18团全体指战员壮烈牺牲,我红34师3个团一直打到弹尽粮绝,陈树湘师长为了不当俘虏,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了肠子,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展现了人民军队为国为民而英勇献身的崇高追求。”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提起黄群、林俊德、黄文秀等“闪亮的名字”,用视频的方式再现这些“新红军”的英雄事迹:面对台风和巨浪,为保护试验平台,员黄群挺身而出,不幸被巨浪卷入海中壮烈牺牲;先后参与了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年过七旬的林俊德院士依然战斗在科研试验一线多天里,他把病房当作战场,与死神争分夺秒,为国防科技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党组织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在返回驻村途中突遇暴雨洪流,不幸遇难,年仅30岁,用美好青春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这位扶贫路上的“女战士”曾在驻村日记中写道:“扶贫之路就像一条长征路,无论多么艰难,都会坚定不移走下去”……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堪称新时代长征精神的鲜活教材,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恪尽职守、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生命践行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优秀品质,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培育这种不畏艰险、前赴后继的长征精神,学会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主动寻找机会吃大苦、挑大梁、担大责,怀揣“面壁十年图破壁”的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故事能够载道,思政课教师要讲好长征等红色故事,当好长征故事的“主讲人”。
譬如,思政课教师在讲到“中国力量”“党的领导”等主题时,不妨抛出这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长征胜利的密码吗?”学生可能会被这个颇为新颖的设问激活,或陷入沉思,或众说纷纭。这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与学生分享“半床棉被”的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硬是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老百姓是怎么支持红军的呢?教师继续讲故事:有个苏区老农将8个儿子全部送去参加红军,大渡河船工在湍流中用生命摆渡红军,扎起三道“天花”(用松柏和鲜花做的牌坊)迎接红军……
在学生自主探究和故事“循循善诱”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提升:“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长征路上处处都有红军的亲人,同人民患难与共,这正是长征胜利的密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讲长征故事时,教师切忌干巴巴地道德说教,而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讲出思政课应有的精彩,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又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思政课教师要有“精气神”:即要“精光四射”,不能面无表情;要“气壮山河”,不能闷声闷气;要“神采飞扬”,不能无精打采。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中国只有同人民群众建立血肉联系,为人民谋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才能依靠人民来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在非同寻常的2020年,中国团结带领全体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打赢了这场气吞山河的抗疫阻击战,不正是伟大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演绎吗?我们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放弃任何一位病患。无论是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还是100多岁的老人,都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抢救,成功治愈80岁以上的老人3000多位、百岁以上患者7位。据测算,全国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高达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这些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除此之外,346支医疗队、4.2万名医务人员,包括钟南山、李兰娟专家在内的中国最顶尖的10个院士团队火速驰援湖北,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最终,中国在这场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不仅没有被疫情击倒,反而成为全球抗疫成功的典范,成为全球唯一恢复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显示了巨大的制度优越性。
因此,教师在讲述长征精神时要多穿插一些故事,用扣人心弦的长征故事描画戎马倥偬的艰苦征程,并结合时政热点讲述新长征故事,赋予长征精神新的时代内容,让学生感同身受,沉浸其中,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涵养学生患难与共的人民情怀,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所谓“长征作业”,是指教师布置给学生课内外完成的,以长征为主题的书面练习、问题探究、社会实践等作业,旨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这场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战略大转移,培养学生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思政课教师在作业形式上要有所创新。
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查阅长征史料,采用记录、访谈等方式,与历史、语文等相关学科结合起来,尝试布置跨学科、探究性长征作业:“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过雪山草地》唱出了红军的大无畏革命情怀和敢于牺牲的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则抒发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和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情壮志。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整理描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有关歌曲或诗词,并试着加以吟唱或朗诵。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性长征作业:沿着境内当年红军的足迹,重走长征路,重温红军长征的光辉岁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实地感受长征的艰苦卓绝和伟大长征精神,从而倍加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以在学校附近的公园景区,沿途设置“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等解说点和打卡点,最后到“吴起镇”胜利“大会师”,感悟红军战士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以发奋学习的实际行动告慰先烈。
传统的思政课作业主要为识记性作业,容易成为单一的概念复述、原理记诵,被形象地描述为“贝多芬”(背多分)。一些机械重复、繁难偏旧怪的习题作业,学生做起来也苦不堪言。学生做长征作业,绝不是为了作业而作业,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做作业的过程。学生在做作业的探究和实践过程中,逐渐思考并认识到,曾在红军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李德、博古纸上谈兵,照搬苏联模式,不顾敌我力量悬殊等客观因素,坚持打阵地战,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犯了极端冒险主义的左倾错误,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踏上了漫漫征途。遵义会议后,在同志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打运动战、游击战,避实就虚、诱敌深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从此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因此,做长征作业的过程,就是涵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积淀追求真理、求真务实良好品质的过程,也是润泽坚强意志和为国为民深厚情感的心灵旅程。
总之,思政课教师承担着铸魂育人的重任,在新的长征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我们仍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发愤图强、奋发有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解放中学思政课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
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历史地位及时代价值 中国精神谱系解读与传承②
通过情感德育让学生深刻感悟“中国为什么能” ——“井冈山精神”课程开发案例
“红船精神”如何穿越百年与学生对话?——以上海市高中学段“红船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为例 弘扬“红船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中国精神谱系解读与传承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