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精彩4篇

众鼎号分享 63542

众鼎号 分享

不少同学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知识时非常认真,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下面是众鼎号为大伙儿带来的4篇《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一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四、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二、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二

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

1、等位基因---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如Aa,Bb等。

显性基因——在等位基因中,占主导地位,能得到表现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在等位基因中,不能得到表现,会被掩盖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成对基因可能都是显性基因(AA),也可是等位基因(Aa)。

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成对基因必须都是隐性基因(aa)。

(注意: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出来的性状一般相同,但表现出来的性状相同,基因型不一 定相同,如AA和Aa的表现型相同,但基因型不一样)

亲本: 矮豌豆(纯种) AA × aa

子一代: (所以豌豆的高就是显性性状)

如父母中只要有一方为AA,不管另一方是Aa、aa,后代都会带有一个显性基因A,所以都为显性。如 后代为隐性性状,父母双方都必须至少有一个隐性基因。

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

2、如何书写遗传图?例如:基因型为Aa和

Aa的杂交

亲本: A a × Aa

(1)将亲代所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写出

(成对的基因分开) 配子:

(2)每个亲代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与对方所

产生的生殖细胞自由组合。子代: AA Aa Aa aa

(注意:显性基因要写在隐性基因前)

3、如何确定相对性状中的显性和隐性?——假设法

(1) 先假设一方为显性,那另一方必为隐性性状,然后代入到题目中,计算是否符合题意。

(2) 再反过来假设另一方为显性,然后代入检验是否正确。

动物的行为 篇三

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先天性行为

1)概念: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的经验,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行为,又叫本能行为。

2)特点:1所有动物都具有先天性行为,2是动物出生后每一次遇到的某一特定刺激能做出的反应。

3)举例: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哺乳动物幼崽吸吮乳汁等。

二、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

1)概念: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后天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

2)意义: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3)特点:

1、大多数动物都具有学习行为,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有较大的差异。

2、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当同一刺激重复发生和连续多次作用于一只动物时,该动物对这一刺激的反应就逐渐减弱直到消失。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能量金字塔:可以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这样就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就叫做能量金字塔。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入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渠道:沿食物链的营养级依次传递(转移能量)

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三个去处是: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对于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也是这三个去处。并且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十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但对于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

3、特点:传递方向:单向流动(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传递效率: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

4、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计算规则:消耗最少要选择食物链最短和传递效率20%,消耗最多要选择食物链最长和传递效率最小10%。

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里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的生态下系统——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碳循环:①碳在无机环境中是以二氧化碳或碳酸盐的形式存在的。②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③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等有机物。生产者合成的含碳有机物被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又把二氧化碳放回到大气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死后的尸体又被分解者所利用,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返回到大气中。特点:随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运动,所以碳循环带有全球性。

7、温室效应是大气中CO2越多,对地球上逸散到外层空间的热量的阻碍作用就越大,从而使地球温度升高得越快,这种现象就叫温室效应。

8、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是逐级递减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可以反复出现,循环运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四

动物运动的形成

一、骨骼

1、概念:人体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

中轴骨:位于骨骼中央部位,包括颅骨、椎骨、肋骨和胸骨。

2、分类附肢骨:位于骨骼外围部分,包括肢骨和带骨两部分。肢骨构成上肢骨和下肢骨;带骨连接四肢和躯干。

二、骨骼肌

1、组成: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

2、分类: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3、功能:参与运动,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参与呼吸和排便、表达情感、维持体温等。三、躯体运动的形成

1、形成:运动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运动。

2、调控:骨骼肌的收缩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3、肌肉在运动中的协作

(1)任何一个运动都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例如: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部屈伸由两组肌肉群共同完成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态)

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先天性行为

1)概念: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的经验,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行为,又叫本能行为。

2)特点:1、所有动物都具有先天性行为,

2、是动物出生后每一次遇到的某一特定刺激能做出的反应。

3)举例: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哺乳动物幼崽吸吮乳汁等。

二、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

1)概念: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后天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

2)意义: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3)特点:

1大多数动物都具有学习行为,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有较大的差异。

2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当同一刺激重复发生和连续多次作用于一只动物时。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4篇《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2022年青年教师个人成长发展规划优秀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