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202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优秀4篇】

众鼎号分享 142291

众鼎号 分享

教学活动应当灵活,重点突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时教学任务比较单一,那么此时,教师可以重复设计某一项教学活动,当教学任务有几项时,那么教师应当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众鼎号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202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2021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三位数的数法

教学要求: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数法,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

/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数法,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提问:的一位数是多少?加上1位是几位数?

2、 按照10、20、30、、、、、的规律要全体学生数到90,再数91、92、、、、、、99。再加上1所得的和是几位数?

3、 怎样数一百以后的三位数?

二、 新授

板书课题:三位数的数法

1、 教学例子1

(1) 出示小木块,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0,教师板书:10个一是十。提问:十里面有几相一?

出示十个木块一条的实物或图片,一十一十地数,从10 数到100,提问:一百里面有几个一?几个十?

板书:10 个十是一百。

(2) 出示把10个小木条换成由100小木块排成的一层木块,说明数大些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九百。

提问:九百里面有几个一百?再添上一个一百是多少?

板书:10 个一百一千。

(3) 全班同学齐读教师板书的内容

教师说明百和千是新认识的计数单位,它们是相互紧邻的邻居,又称它们是相邻的计数单位。板书:相邻

(4) 让学生看课本例子1的插图,齐读结语并回答:

十里面有几个一?十和一有什么关系?

一百里面有几个十?百和十有什么关系?

千和百之间是不是十进关系?为什么?

板书:一-----十------百------千。

10 10 10

(5) 小结: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

2、 教学例子2

用计数器帮助数数

(1) 出示计数器,让学生说说从右往左每一档所表示的数位名称。重点认清千位在右边第几位,与哪一位相邻。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找出千位。教师在个位上拨珠,学生回答表示的数是多少。

(2) 教学例2的(1)

借助计数器,教师拨珠,学生装数数,从一百起,一百零一、一百零二、、、、、、,当数到一百零九时,提问:“在个位上再加一个珠子,个位上就有几个一”“10个一是多少?这时该怎么样拨珠?”“各个数位上的数是怎么样变化的?接下去怎么样数?”

当数到一百一十九时,要注意各个数位上的变化情况。

(3) 教学例2的(2)

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九十八,边拨珠边数数,数到一百九十九时,提问:

“个位上再加上一个珠子,九十九后面是多少?应该怎么样拨珠?

“为什么是数二百而不是向百位进一吗?“再继续数到二百零六。

教师还可提问:一百九十九加一是二百,那么二百九十九加一是几百?三百九十九加一是多少 ?、、、、、、九百九十九加后面的数是多少 ?

3、 小结:掌握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根据需要可以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来数数。

三、 巩固练习

课本第30页“做一做“习题

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教师巡视后订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板二年级下册第122页第13、14题,练习二十四第11~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数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情境图、自测题卡、小黑板等。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发现、启发谈话、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公园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你最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玩一玩。(出示小朋友玩碰碰车的情境图)

看!他们玩得多快活呀!

出示问题:玩碰碰车每人一次3元,小明共花了12元。小明共玩了几次?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后汇报。

太棒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一些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玩滑梯这一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对解决问题的复习中来。)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造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整理与复习,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二)交流矫正,优化再建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整理的结果?

小组长1:我们小组是这样整理的……

小组长2:我们小组是这样整理的……

小组长3:……

展示各小组整理的结果,全班同学欣赏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1)要认真看题,收集信息。

(2)分析问题,确定运算步骤。

(3)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

(4)检查,写答。

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形成了这么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们对本册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有了全面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针对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进行重点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回忆、小组间的合作交流,既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又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体验到了同伴相互交流的学习乐趣。学生在整理中让旧知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分层练习,重点突破

1、总复习第13题

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图画,并说出从图画中你获得哪些信息和问题?

让学生根据从题目中了解的信息和所要求的问题,独立列算式解答出来。

2、总复习第14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要求一共花多少钱,怎样求呢?使学生明确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再让学生列算式解答出来。

(二)拓展延伸,整体深化

1.练习二十四第11题。

先跟据图画中小朋友的想法,使学生明确:一位客人一个碗、两根筷子。

再让学生根据碗和筷子的数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8个碗可以给8位客人。

14根筷子可以给7(14÷2=7)位客人。

所以这些碗筷只能给7位客人。

2、练习二十四第12题。

先让学生根据画面上两位同学的对话,掌握信息。

再引导学生分析:要把全班分成7名同学一组,可以分几组?要先知道什么?怎样解决呢?

组织学生独立列算式解答,并在小组中交流。

3、练习二十四第13题。

怎样才能知道哪一种袜子便宜?

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通过比较三种袜子每一双的价钱,才能知道哪一种袜子便宜。再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的的机会。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只有充分掌握原来的知识,才能挖掘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初步归纳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一)自主检测

出示检测题,学生独立完成。

自测题

1、铅笔3角钱一支,要买3支,给售货员1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2、班上男生有26人,女生有22人。体育课上要站成6排,每排站几人?

3、从家里到学校需要8分钟,每天上学共要走多少分钟?

4、一本故事书有98页,小莉看了4天,每天看5页,她还剩多少页没看?

5、一个毽子3元,一根跳绳5元。

(1)小青买4个毽子和1根跳绳,共用去多少元?

(2)你有30元钱,你准备怎样买呢?应找回你多少钱?

6、冰激凌零售价每个7元,批发每箱6个,共30元。算一算按箱买每个比零售价便宜多少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评价完善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小组的表现哪些地方最满意?

2、教师评价总结。

今天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表现得很出色,大家不仅学会很多了知识,还愿意和同学们在一起分享所学到的知识,老师真高兴呀!通过你们的发言,我知道你们有又学到了很多的,希望你们能灵活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评价,让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正确的评价他人,进一步激励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进行自我完善。)

板书设计:

复习解决问题

13.12÷3=4(次)

答:小明共玩了4次。

14.8×3+6=30(角)

30角=3元

答:一共要花3元钱。

教后反思:

通过复习,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对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些学生无处下手,比如126页的11题,学生就不知道到底分给几个人?课本上这几道题不全面,课下还需要补充。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验算的算理。

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有序思维能力。

2.通过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要求:

使学生认识到验算的重要性,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养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养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把下面减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1)15—3 = 8( )+( )= ( )

(2)42—30=12( )+( )= ( )

2.按课本上面:“如果把例3里的差和减数加起来,结果怎样?算算看。”

用竖式计算:1230—425 805 + 425

指定二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列式计算。

做后,引导学生观察两道复习题,并说说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授

1.教师将上述两题竖式中相同部分用线连起来如下:

在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差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 我们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

教师说明: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不仅要掌握计算法则,认真计算,还要学会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师板书课题:减法的验算。

2.教学例4。

(1)出示:4736 — 826 =

指名用竖式演算,然后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验算。全班学生计算并验算。

(2)利用学生的板演,指名讲计算过程。(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减起,百位不够减,从千位退1作10,百位17减8得9,千位剩3。)

(3)正验算是否正确,看差与减数相加是否等于被减数。

教师还要指出:如果题目没要求验算,为了简便,也可以不另写验算的竖式,就用原来的竖式验算。验算时也是把差和减数加起来看得数是否等于被减数。

可以让学生看看原来的竖式,从下往上,由学生口述:个位0加6得6,十位1加2得3,百位9加8得17,千位是进上的1加3得4。

板书如下:

3.小结: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齐读验算的方法。

做课本 “做一做”和习题第1 — 3题。

四、课堂练习

练习二十五第5 — 7题。

五、课后练习

练习二十五第8、9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设计思路:

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学时 ,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在课前调查与课后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具准备:

1、一架天平;2、电脑,多媒体课件;3、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台盘秤,6个2分硬币,一些苹果,一些鸡蛋,2袋盐,6个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

教学过程:

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1、教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

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

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秤称,二是看包装袋上净含量。

4、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多种物品净含量情况。

5、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介绍盘秤的使用办法。

4、让学生称出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初步学会认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

2、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因为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因此每组称得的1千克的。苹果的个数也不一样,而1千克的盐都是2袋的道理。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让学生互抱对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比较轻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盘秤称不出来,引出天平。

2、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称的物品。

3、教师拿天平演示称2分硬币的方法。

4、让学生每人把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5、让学生通过掂、比、称, 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提供丰富的表象。

五、“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1、谈话得出1千克=1000克。

2、播放课件,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千克”和“克”的理解。

六、课堂练习。

1、我会连。(西瓜、方便面、 驼鸟蛋、2分硬币的重量)

2、我会判断。

3、找错误。

七、游戏:

1、老师发给每组一样物品,让他们在组内先估测该物品重量,再统一意见,然后实际称量,最后修正自己估测与实测的误差。

2、老师总结估测的方法是要找一个参照物。

八、布置作业,延深课外。

1、让学生称出1千克鸡蛋。

2、让学生提出问题:1000克鸡蛋大约多少个,500克(1斤)鸡蛋大约多少个。

3、布置课后实践作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4篇《202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众鼎号最开心的事情。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优秀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