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摔孩子的典故优秀2篇
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下面是众鼎号的小编为您带来的2篇《刘备摔孩子的典故》,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刘备摔孩子的故事 篇一
在三国时期,有很多经典的故事,其中刘备摔阿斗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直到现在还是收买人心的典范,在这个故事之中主要有三个人物,分别是刘备、阿斗、赵云。
话说当时正是刘琮投降曹操之后,曹操为了铲除刘备率领大军攻打刘备,而刘备因为带着荆州的百姓,所以走得很慢,结果被曹操给追上了,一番混战之后,刘备虽然侥幸逃脱了,但是刘备的妻子孩子却是找不到了,赵云于是回头去找,结果在一口井边上找到了糜夫人和阿斗,最后糜夫人为了不拖累赵云他们自杀了,赵云带着阿斗奋力突围,因为曹操的一句要抓活的,结果被赵云杀了个七进七出,连斩50多个部将,竟然让赵云逃了出去,赵云见到刘备之后,将阿斗递给刘备,这时候经典的一幕发生了。
赵云双手将阿斗交给刘备,本来孩子失而复得应该是一件大喜事,但是刘备显然是那种不重亲情更重事业的人,结果结果孩子就把阿斗摔在了地上,痛斥他:“为了你,差点让我少了这么一员大将。”这样的举动直接感动了当场的人,赵云更是感激涕零,以死相报。这个刘备刷阿斗的故事中到底有多少是演的,有多少是真情流露已经很难看清了,不过从刘备的生平来看,其中对于赵云的爱惜之情应该是很明显的,毕竟在那种年代,儿子没了可以再生,像赵云这样忠心给力的大将没了那就很难再找了。综上所述,在这出戏剧中,刘备和赵云表现的都很好,唯有阿斗,还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年纪,在生死边上走了一遭出来后,还让自己的爹给摔了一下,也算是躺着也中枪了。
刘备摔孩子是不是收买人心 篇二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这个歇后语至今被人们谨记,但是刘备摔孩子真的是为了收买人心吗?刘备虽然出身高贵,有皇室血统,但传到他这一代,家道已衰弱颓废,以致生活困顿,只得靠编织草鞋为生。要使家道中兴,谈何容易?雄才大略的刘备意识到在乱世中要有立足之地,身边不能缺乏高瞻远瞩、富有谋略的贤士,不能没有英勇善战、忠心耿耿的将领,这些文人武将是他锄除奸佞、匡扶汉室的重要资源。
因此,在投身军旅的生涯中,刘备处处留心人才,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与赵云初次见面,刘备对他非常敬重,便“有不舍之心”,及至离别时的洒泪,是他重视人才的'体现;送别徐庶时的落泪,是他爱惜人才因人才远去而依依不舍的真情流露;三顾茅庐求诸葛,更把他这种求贤若渴的心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令人感叹的是,刘备对人才的热爱、敬重,还使他为曹操这个强大对手挽救人才。
曹操得了徐州之后,举兵攻破吕布驻扎的下邳,擒获了吕布手下的将领张辽。在曹操面前,张辽面无惧色,出言相讽:“可惜当日(指濮阳一战)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曹操大怒,提剑要杀张辽。刘备挺身而出,攀住曹操的臂膊,说:“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救了张辽一命,为曹操阵营增添了一位能征善战的虎将。刘备当时寄身曹操篱下,只是权宜之计,难道他没有意识到以后争夺天下,曹操是个强劲的对手吗?难道他不知道替张辽求情,就会使曹操如虎添翼会对自己以后不利吗?原因是刘备了解到张辽是一位忠义之士,对人才的敬重仰慕使他不自觉地站出来替张辽求情。
刘备对人才的渴望、敬重,与曹操有别。曹操也重视人才,但对人才的品德,有时并不是很看重,他更看重的是“唯才是举”,只要有助于自己的事业,哪怕人才品德有缺陷,比如贪婪,行为不检点,他也会重用;而刘备对人才的品德却看得很重。同样是在下邳,吕布也被曹操俘获,事前还嘱咐刘备替他向曹操求情,吕布对刘备是有过恩情的,没有加害被他俘获的刘备的妻小,辕门射戟替他解了围,于情于理,刘备是应该为吕布说情的。但在关键时刻,刘备却提醒曹操不要忘了吕布杀丁建阳、董卓之事,终使吕布殒命白门楼。这并非刘备忘恩负义,而是他认为吕布是见利忘义的反复小人,品质恶劣,不可留在身边。其实,他完全可以替吕布求情,让他留在曹操身边,按吕布的性格,他岂能甘居人下,日后必将成为一颗危胁曹操的定时炸弹,然而,人才观念使得刘备没有这样做,从这方面看,刘备不啻是一位大丈夫,光明磊落。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2篇《刘备摔孩子的典故》,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