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语文 -寡人之于国也精选8篇

众鼎号分享 140384

众鼎号 分享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众鼎号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8篇《语文 -寡人之于国也》,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二、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三、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四、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一、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的论辩艺术。

三、通假字:颁—斑 无—毋 涂—途

四、一词多义:之、王、时、食、数

五、固定格式:直……耳 是……也 或……或…… ……何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插入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比较孔、孟思想,可展开讨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地盛产沙丁鱼,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然而,有一个聪明的渔夫,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动了起来,增强了活力。

那么,同学们,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么,这是谁说的?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学生答: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

二、关于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

更为可贵的是,孟子并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的学说。他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的方法,占有、挑选、创新。例如:他否定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分工;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提出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三、朗读课文

1、重申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选择方式:

齐读(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绪和朗读水平)

个别读(深入解决具体的字音和句读问题)

范读(对学生朗读出现的问题通过示范解决)

分角色读(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课文分析

1、找出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诵读第1段。

思考: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思考:梁惠王这么做,结果如何呢?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思考: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

可见梁惠王还是想励精图治的,所以他“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于是数位贤者,包括孟子就不远千里来到大梁,为之出谋献策。

重点词语理解:之、焉、凶、加

3、诵读第2、3、4段。

问: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

答: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

问: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

答:“五十步笑百步”。

问: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重点词语理解:鼓、既、曳、或、以、走、无

固定格式:或……或…… 直……耳 是……也

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二段的背诵

注意背诵技巧。

二、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诵读第5段。

措施 效果

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养生

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丧死 →王道之始

_______,____不可胜用也。 无憾

本段层次:①②③/④/⑤

重点词语理解: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词类活用:“丧死”——为动用法

2、诵读第6段。

措施 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 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 帛食肉,→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 黎民不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 不寒

重点词语理解: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诵读到7段。

思考: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

狗彘食人食 诸侯贵族

对比

涂有饿莩 下层百姓

社会极端不平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问:文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重点词语理解:检、涂、莩、发、岁、斯

三、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

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四、写作特点

结构严谨

善用比喻

气势充沛

五、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附板书:

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课时)

《孟子》

一、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二、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三、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课时)

《孟子》

措施 效果

__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养生

__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丧死 王道之始

_______,______不可胜用也。 无憾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 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 帛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 黎民不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 不寒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二

教学设想:

本文选自苏教版“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板块,属于文本研习范畴,和《季氏将伐颛臾》同在一板块。学习的意义也和《季氏将伐颛臾》一样,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并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落实文言句式。教学中反复朗读,继续增强文言文的。语感能力。

目标与要求:

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了解《孟子》。

2、积累文言字词及文言句的基础知识。

3、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4、人文教育上,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整体了解,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导入

二、简介孟子及其思想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皱县东南人)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也更加活跃的“百家争鸣”的时代。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

孟子还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好品性是一个人先天固有的,君子能够一生保持本性,小人常常失去本性。这就是他的善性论。

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关于孟子的事, 有“断织教子” “孟母三迁”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传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比较确信。孟子的学说受到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孟子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的政治主张。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仅在齐做过一段时间卿,终未被重用。晚年退而著书。

三、简介《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有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一般认为该书由孟子本人及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完成。孟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中流传下很多精辟的言论,记忆这些精辟的言论对于我们的语言积累非常有益。诸如:“养心莫善于寡欲”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等等。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并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孟之道影响着中国一代代知识分子,可以说孔孟之道是中国文化之根髓。

四、简介背景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五、朗读课文

1、提醒几个字的读音:

弃甲曳( )兵 涂( )有饿莩( ) 鸡豚( ) 狗彘( )之畜( ) 数( )罟( )不入洿 ( )池 无( )失其时 谨庠( )序之教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申之以孝悌( )之义

(yè 。 涂,通假字,同“途”。 Piǎo。 tún zhì xù 。cù gǔ wū。无,通假字,同“毋”。

xiáng 。颁 bān通假字,同“斑”。tì。)

2、指名朗读

六、疏通文字,积累知识

1、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以下字词的意思,再和同学交流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不加少——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或百步而后止——何如——是亦走也——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树之以桑——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未之有也——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何异于——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班级交流

(之,无实义;于,对于。兼词,于此。没有变少。填,鼓声;鼓,动词,敲响战鼓;然,地。已经。有人。怎么样。是,这;走,逃跑。尽,完。眼很密的网。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了。种植。穿;丝绸衣服。蓄养。谨,慎重;庠序,学校;教,教育。申,告诫;孝,孝顺父母的品德;悌,敬爱兄长的品德;义,道理。未有之,宾语前置。打开(粮仓)。这和……有什么不同。怪罪。岁,年成。到。)

七、作业:翻译课文,背诵全文。

第2教时

要点:翻译课文,思考分析,完成作业。

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互相翻译,互相纠正

三、指名翻译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减少,我的百姓并没有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怎么样?”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始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三、思路分析

1、归纳文意,分析思路(提醒:不要受文中段落限制)(各同学写出答案,再和同学讨论,最后班级交流)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不违农时”至“未之有也”),正面提出 “仁政”的具体做法,描绘施仁政王天下的美好蓝图。

第四部分(“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至“斯天下之民至焉”)反面批评梁国的现状,回应梁惠王的疑问。)

四、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先自由组合交流,再班级发言

1、孟子和梁惠王的分歧在哪里?孟子如何设圈套让梁惠王认同自己的观点的?

(梁惠王认为自己为百姓尽心尽力,孟子认为他只是做了一些好事而已,并没有施行真正的“仁政”。孟子设喻,用一个寓言故事套住了梁惠王,让他不自觉地认同了自己的观点,梁惠王和其他国王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2、如何使用对比手法论证道理的?

(逃跑五十步和逃跑一百步的对比,“仁政”的美好情景和残酷的丑恶现实对比,不施“仁政”和归罪年成的态度对比。)

3、孟子的理想社会分为几个层面?如何看待他的理想社会?

(孟子的理想社会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养民,二是教民。他的这种思想是有利于人民的,但是在战国中期那样的争城夺地,相互攻伐,诸侯兼并的形势下,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五、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1、《同步导学》,2、读以下文字,并口头翻译: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②死者壹③洒④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⑤耨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上)》

注释:①叟:对老头得称谓,这里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洒:xǐ通“洗” 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梁惠王对孟子说:“魏国在当时,天下没有比它更强大得国家了,这是您所知道得。但道我这时候,东边和齐国打仗,败给了齐国,我的大儿子死了;西边又败给秦国,丧失河西土地七百里;南边又受到出国污辱。我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希望能够替我国所有牺牲的人报仇雪恨,您说怎么办才行?”

孟子回答说:“土地见方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可以使天下归服。魏国这样的大国,王如对人民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督促老百姓深耕细作,早除杂草,使年轻人在闲暇时间,学习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做事尽心尽力、待人守信的道德,在家里用来侍奉父亲兄长,出去用来对待上级。这样就是制造木棒也可以抗击秦国楚国拥有坚固盔甲、锋利刀枪的军队了。

“秦国楚国征兵派夫,耽误老百姓的农时,使他们不能耕种来养活父母。父母挨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子东散西逃。秦王楚王使他们的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王若发兵前往征讨,谁能与您抗衡呢?所以说:‘行仁政的人,无敌于天下。’请王不要怀疑。” )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①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云,沛然④下雨,则苗浡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章(上)》

提示:这一章孟子论述了“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张国家统一。实现统一,孟子反对杀人,也就是反对战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统一天下。

注释:①卒:(cù)突然,出人意料。②槁:干枯。③油然:盛多的样子。④沛然:大雨滂沱的样子。⑤浡(bō)蓬勃的样子。⑥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养,这里引申为治理。⑦由:同“犹”

(孟子谒见梁惠王,出来以后,对人们说:“远远打量,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以后,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气势。他蓦地问我:‘天下要则那样能够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归于统一就会安定。’‘那么谁能统一天下呢?’他又问道。‘不随便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我回答道。‘那么又有谁来追随他呢?’他又问。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愿拥护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长情况吗?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会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现降雨云,并降下大雨,那禾苗就会生机勃勃地重新生长起来。像这种情况,有谁能改变呢?现在各国国君,没有谁不是杀人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随便杀人、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这样,老百姓归附拥戴他,就像水流向低处,湍急迅猛,什么也挡不住啊!”)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躃[bi]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官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躃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3、翻译下列句子:

(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凭借自己逃跑五十步,而嘲笑那些逃跑一百步的,你看他怎么样?

(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完。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样就能让老百姓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了。

(4)申之以孝悌之义

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育告诫他们。

(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教学磁带、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三、熟读课文

1、放录音二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投影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

(1)yè

(2)涂tú通假字,同“途”莩

(3)túnzhìxù

(4)cùgǔ洿

(5)无wú通假字,同“毋”

(6)xiáng

(7)颁bān通假字,同“斑”

(8)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5.3、4名同学朗读,以此检查朗读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男女同学比赛朗读。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

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课文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1.2节

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

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补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则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7)应掌握的文言句式

指名学生口译,重点点拨句式及翻译注意点。

①否定句宾语前置

末之有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判断句

是亦走也非我也,兵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④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疑难语句的理解、翻译(指导学生翻译,小组合作修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点拨:要注意一词多义“食”的翻译,还要把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准确地翻译出来。“涂”是“在路上”的意思,句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和判断句。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孟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酷政的批评,情感应是激昂的。可译为:(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这些人)却不加以制止,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饥饿)而死,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跟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理解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较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先让学生找出概括性语句将第四节分为两小层,再让学生比较两小层列出的项目有什么差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适度归纳整理,适当补充说明,适时板书内容框架,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背诵。

(3)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时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说这句话不是随便应付的。

(4)指导学生背诵第3-5节。

三、品味鉴赏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点拨: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学生齐背第三节,体味文章的气势)

四、课堂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随堂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五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

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 :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时数:

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讨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教学导入 :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有哪些发展。

二。孟子及《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三。预习检测:

1、正音练习。

数罟(gǔ)洿池(wū)鱼鳖(biē)河豚(tún)狗彘(zhì)庠序(xiáng)孝悌(tì)饿莩(piǎo)

2、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 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凶

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杀人的人

②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

4、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五。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A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有时

C莫之或止表示不定

D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

A直不百步耳只不过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曲”相对

C理直气壮正确

D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

E直上载公子上座径直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

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六。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教师加以指点。

七。布置作业 :

朗读并背诵前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述前三段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分析解读四五段:

1、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 无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同“毋”,不要的意思

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不,没有

C地无四方,民无异闻不论,不分

② 胜

A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胜,取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

D数石之重,中人弗胜承担,承受

E自古邪不胜正超过

③ 数

A数罟不入洿池密

B数口之家,再以无饥矣几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屡次

D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E数不胜数计算

2、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

答:使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小结: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

三。分析解读第六段。

1、“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

答:“树”是名词用做动词,种植。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

A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B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

C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

D王好战,请以战喻用

E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表目的

F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根据

G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答: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王”又当何以解?

答:“然而”的意思是“这样却”,不同于现代汉语;“王”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点?

答:是宾语前置句式,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

答:“仁政”;这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再发展,是“仁爱”思想的政治化,其实施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小结: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四。分析解读第七段。

1、本段中的“检”“涂”“发”各作什么解释?

答:“检”是约束的意思;“涂”是通假字,同“途”,道路;“发”是发放的意思。

2、“非我也,岁也”是什么句式?

答:判断句式,“也”表判断。

3、下列各句中的“兵”各是什么用法?

A非我也,兵也武器

B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用军队

C五万兵难卒合兵士

D穷兵黩武兵力

4、“王无罪岁”中“罪”是什么用法?

答:“罪”是名词作动词,归罪。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答:这里是“则”“那么”的意思;后者是“这”,代词。

小结:孟子用类比的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

五。朗读课文四至七段,然后自译这四段文言(教师进行指点,或预先点译难句)。

六。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提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

七。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并当堂讨论订正。

2、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篇六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七

——理解式教案

教学目标:1、2同“诵读式教案“

3、理解文中孟子的民本思想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文章关键字词语义的把握来理解文章中心

教学原则:教师提出“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达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与诵读式教案相同

第二课时

解文北宋哲学家程颐认为,孟子论王道的文章没有超过这章的,同学们思考一下,文章359个字,有多少个“民”字?梁惠王讲了几个,孟子讲了几个?明确:共有7个民字,,梁惠王讲了3个,孟子讲了4个。

提问:根据文章内容,请给每个“民”字前加上定语?

(把学生分成几组,分别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中心发言人发言,大家讨论)

教师分段明确:

(一)梁惠王之民

1、青壮年之民

梁惠王乃好战之君,因此,“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句话中的“民”字,应做“青壮年男子”理解。朱熹是这样解释的:“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不能移者”。朱子解释的着眼点在留下的老幼,注意的是老幼的不能行走。若真是为了救灾,根本不必要移民,而且,移民涉及到家庭伦理等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梁惠王的一切决策都要以战争为指归。

2、明:全体之民暗:青壮年之民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中的民,实际上已包含了两层含义,在听者看来,是指全体老百姓,但,梁惠王这个与孟子一见面就谈“以利吾国”(利,盖富国强兵之类,朱子注)的“好战之君”,其心思指的是青壮年男子。

(二)孟子之民(偷换概念)

1、全体之民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中的“民”,孟子顺着上文梁惠王所说的“民”的含义,讲成全体老百姓。

2、“生与死”之民即青少年与老年百姓

在‘王道之始”中讲民的“养生丧死”,从“生与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民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生”,即青少年,一类是“死”,即老年人。

3、五十、七十之民黎民

在“王道之成”中,孟子多次强调“五十者”、“七十者”,意在指民中的老者,也就是“王道”的关键是“老者之养”;黎即黑,黎民,是秦时的黔首,统治者对老百姓的蔑称。在这里,孟子特意提出民指普通百姓。

4、全体百姓

最后,在谈“王道之阻”时,“斯天下之民至焉”的民,孟子又回到了“全体老百姓”之义上了。

从“民”的意义不断转换上,我们看到了孟子的“民”更多地倾向于民之老者和全体百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正是孟子民本思想所在。一个“民”字,既可看到孟子的论辩艺术,又可反映孟子的民本思想——王道。

方案设计之三

——读写结合式教案

第一课时与诵读式教案相同

第二课时

[课题要点]通过写作,探究梁惠王和孟子的心理变化,同时开掘高考写作题材新领域。

一、填空:通过这次对话,梁惠王从“好战之君”变成了“仁义之君”,孟子由考虑“自身之安”而设喻的思想家变成了为“天下之安”而拼死劝谏的思想家。

二、写作训练:阅读以下文字,运用课文的内容,展开想象,以“的选择”为题写一篇作文。

2002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欣赏:

《小重山》后的选择

江苏考生得分:60分

提问:读文时注意,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岳飞艰难的心灵选择?

营中的梆子敲了三下:三更天。我却丝毫没有睡意。面前的几案上,一端放着直捣黄龙的地图,一端却是传令退兵的十二道金牌。火盆里的炭火只剩下零星的几点,一阵风裹着雪

花冲进营帐来,火熄了,更冷。砚中的墨冻了磨,磨了又冻。我该如何选择?

今夜很静,往日士卒总会三五成群围成一圈,点上篝火,高唱我填写的《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但是今夜什麽声响也没有,他们都睡了吗?我披了件衣服走出帐外,顿时呆住了:所有的士卒整整齐齐地站在雪地上,雪花一片一片落在他们的盔甲上、兵刃上。一个士兵颤声问我:“元帅,我们要退回去吗?”我无法回答,正是他昨天笑着对我说:“城中有我的老母,打进去就会见到他老人家了,我要给她带好多好吃的,因为他到现在还没吃上一块肉……”我看到他的脸上冲出两道雪槽,我伸手抹去他脸上的雪。哪个热血男儿不为无法保护自己的母亲而感到屈辱,哪个母亲会相信自己的儿子是个临阵脱逃的懦夫?我不由得感到背后母亲刺下的字越来越烫!我沉声问道:“谁说要退兵?牛首山下,朱仙镇中,那麽多回合的生死考验,我们谁想过后退?如今中原正隐现久违的王气,我们会退兵吗?”我把士兵劝回营帐,自己步入山中。

路很难走,稍有不慎就会跌下崖去,摔个粉身碎骨。“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听我想到了汴京城头的李纲,保卫了汴京却被朝廷撤了职,病死归乡的途中。我想到了宗泽,一心收复失地,却在病榻上三呼“渡河”,悲愤而死。我想到了自己,朝廷会怎样对待我呢?是下狱,还是绞杀?我拼死拼活,百战穿金甲,为的是谁?“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眠”的祖训,早被轻歌曼舞泡软了“腰骨”,这样的昏庸之君保他何用?退兵,退兵,我不由得愤懑起来。但是,赵家的精美画舫如何敌得过金贼的坚船利炮?肥得迈不开步子的千里马又如何充当胡虏铁骑的对手?我仿佛听到了寡母孤子的呼喊,仿佛看到了满地横尸,母亲在指着我的鼻子责骂。我惊出一身冷汗,叫道:“中军!”“在。”是一个壮实的北方小伙子。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传令,拔寨进军!”

[评点]这是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考场奇文。题材来源于一首古词,这实际上是,开拓了作文的内容领域;编述故事的写法,已让人眼前一亮;以岳飞的第一人称视角从容的展开叙述。则表现了极强的自信。更为出奇的是,作者着眼于特定情境所激发的心灵冲突,以大胆的想象和虚构,重新安排历史,显示了鲜明的个性和过人的胆识。这样的构思,显然需要平时积累的古典文学修养和才气作为依凭。

此外,作者描写的功力也值得称道:整篇文章,字里行间蕴满深情;主人公的心底波澜、情意涌流,被刻画得异常逼真;一切的感觉、一切的思绪仿佛都已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意境之中;风雪等自然环境的描写,虽寥寥数笔,却有效的渲染了气氛。读这样的佳作,如饮醇酒,酣畅痛快。

附: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街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寄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古指蟋蟀。本词上片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下片抒写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全词表现的是,不满“议和”,反对投降的艰难的心灵选择。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八

教学目的

1、解释并翻译文中的关键词句,疏通文意,背诵全文,积累文言基本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梳理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层次,分析孟子运用的论辩手法,感受其中蕴涵的思想魅力。

3、探究孟子雄辩特色背后的人格因素、社会理想中的精神底蕴,了解其“大丈夫”人格的追求,提升精神境界。

4、合作探究孟子及其学说受到冷落的历史原因,拓宽阅读视野,培养探究意识,获得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 “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说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了解孟子

二、在诵读的过程中检查课前预习,

第一 读通 能读准字音、解释文中的字词句。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字词句方面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1找一学生读难读的字词 2.解释加点词语3翻译句子

第二 读懂 这篇文章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换一种方式来读,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一个扮演梁惠王,另一个扮演孟子。

注意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读出感情(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和断句)

三、深入理解,说说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位君王。

明确:梁惠王穷兵黩武,高高在上,急功近利,他并不关心民生疾苦,却自以为用心治国,感觉良好,很有些自负、傲慢和糊涂。他与孟子的谈话,与其说是寻找解除困惑的答案,不如说是宣泄不满和牢骚。

四、面对这样一位君王,孟子是怎样一步步去说服他的?

明确:第一步:讲故事,巧妙设喻,欲擒故纵,让对方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主张。第二步:绘蓝图,排比铺陈,宣扬仁政,描绘一幅百姓殷富安定的图景。第三步:作回答,现实场景,击中要害,犀利的词句和浩然正气让对方无从躲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两幅王道图景、最后批评梁惠王的“罪岁”。

五、布置作业。

本文是对话体,由孟子与梁惠王的问答组成。在下列空白位置上为梁惠王各设计一句话,表现梁惠王论辩时的心理活动,并说明理由。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学生合作,讨论完成上节课作业。

明确:1.可以添加“寡人愿闻其详”之类的话。理由: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使梁惠王意识到五十步与百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他也许不会就此承认自己治国的“尽心”与邻国之君一样,他还希望对方作出具体的解释。

2、可以添加“何也”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用各种符合仁政的做法的诱人的结果(“养生丧死无憾”)引出他的“王道”主张,但到底什么是“王道”还不是很清楚,对方还需要从正面加以阐发。

3、可以添加“先生所言有理,然百姓之多寡究竟是何原因”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的“王道”乐土“、仁政”美景,固然有感染力,能打动梁惠王,也暗含着对梁惠王开头的困惑的解答,但对梁惠王这样感觉良好而又颟顸昏庸的君王,还必须旗帜鲜明地给出具体解答,促其醒悟。

通过这些合理添加的话,我们能体会出梁惠王当时从迷惑不解到若有所悟,从不满沮丧到受到触动不得不考虑的复杂心态,也感受到孟子论辩的强烈效果。

二、孟子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论辩效果?

明确:1.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把握情势,巧设陷阱,诱使对方入彀。

2、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形象化,产生了神奇的论辩效果。

3、语言上多用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锋芒毕露,犀利明快。

4、具有特立独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

三、你估计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投影《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中的有关资料,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孟子当时的处境和遭遇。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四、诵读领悟。

齐读文中“不违农时……未之有也”这一部分内容。

五、这幅社会图景让你有什么感觉?它有什么特点?表现出孟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给人一种富足、快乐、安详、美好的感觉。统治者役民以时,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加之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

2、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天下为己任。”同情人民的苦难。救民于水火的抱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百折不挠。坚定执著。勇于担当、经世济民的情操。“大丈夫”的人格和精神……

六、齐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8篇《语文 -寡人之于国也》,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语文教案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