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鸟窝》含反思【优秀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众鼎号为您精心整理了10篇《幼儿园大班教案《鸟窝》含反思》,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大班《鸟窝》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根据画面细节猜测、理解故事情节。
2.尝试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老奶奶和老爷爷爱护小鸟的故事。
3.感受故事中小鸟与老奶奶、老爷爷之间相互关爱的深厚情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绘本《鸟窝》人手一本,绘本ppt或电子书,背景音乐《清晨》《轻轻》《梦与游戏之间》。
活动过程:
一、出示老奶奶与小鸟离别的画面,引出绘本。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绘本,这是其中的一个画面,现在请你仔细看看,然后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师:老奶奶在挥手和小鸟打招呼,这个招呼是在说再见还是见面时的问好?
教师给幼儿一定的时间仔细观察画面并讨论。
师:到底老奶奶和小鸟是在告别还是在问好呢?有的小朋友看到老奶奶脸上有水,可能是汗水,也可能是泪水,到底是什么呢?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现在,请你打开绘本,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细细地看,一直看到夹夹子的地方。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发现老奶奶和小鸟之间特别的故事。
二、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前半段并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故事。
1.幼儿自主阅读绘本至第13页,教师观察幼儿,并进行个别指导。(阅读时播放背景音乐《清晨》)
2.分享交流。
师:老奶奶和小鸟是在告别还是问好呢?老奶奶脸上的那一滴水是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流泪?
师总结:是呀,只有相互喜欢、感情深厚的两个人分离时才会流下伤心的泪水。老奶奶和小鸟的感情非常深厚,你在阅读时有没有看到老奶奶和小鸟感情很好的画面?是哪个画面呢?
3.集体观察、讲述老奶奶和小鸟一起亲密生活的画面,教师做适宜的引导和追问。
(第2页)师:老奶奶的家在山坡下,草地边,家里就只有她一个人,小朋友,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老奶奶一个人在家,会是什么感觉?
(第3页)师:可老奶奶每天都有小鸟相伴,小鸟和她说话,给她唱歌。瞧,她的心情怎么样?
(第5页)师:老奶奶在做什么,小鸟喜欢吃吗?老奶奶经常给它们吃米粒和虫子,所以小鸟也很喜欢老奶奶,喜欢和老奶奶生活在一起。
4.阅读第6~13页,理解老奶奶离开家乡的原因。
师:老奶奶和小鸟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感情非常好。可是老奶奶为什么要离开这里,离开她心爱的小鸟呢?
师:老奶奶收到了一封信,信上可能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幼儿根据后面一页画面猜想信的内容。)
师:老奶奶在房屋上贴了“出售房屋”,这是什么意思,老奶奶为什么要卖房子?
教师讲述信的内容与卖房的过程(播放音乐《梦与游戏之间》及绘本画面第6、9、11页)。讲述到“是哪一块啊?老爷爷觉得很奇怪”时,停顿下来,鼓励幼儿思考。
师:你们觉得奇怪吗?你觉得是哪一块地方不能卖呢?对啦,瞧!老奶奶指着鸟窝好像在对老爷爷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老奶奶,你会对老爷爷说些什么?
师总结:老奶奶的这些叮嘱,是希望老爷爷也能像她一样照顾好小鸟,和小鸟成为好朋友。
三、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后半段,用比较完整、丰富的语言讲述老爷爷住进来后的故事。
1.集体阅读第14~17页,了解老爷爷和小鸟的生活。
师:老爷爷搬进来之后,他和小鸟是怎么相处的?他们快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老爷爷在读一封信,这封信会是谁寄给他的呢?
教师讲述信的内容,并提问:老奶奶拜托老爷爷做什么事情?
2.幼儿自主阅读第18页至结束。
师:老爷爷读完信后,他会做些什么事情,房子的周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再把书拿起来,拿掉书上的夹子,轻轻地放入书袋中,从书的第18页开始,一页一页仔细地看到最后。边看边和旁边的朋友说一说。(幼儿自主阅读时播放音乐《清晨》)
3.集体交流,分享观察结果。
师:老爷爷是怎么做的?谁能将这四幅图连起来,按照顺序完整地把事情讲清楚?
幼儿讲述,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关注四幅画面中树、鸟窝、鸟的变化,并尝试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
师总结:白胡子老爷爷不停地种树,过了好多年,郁郁葱葱的。树漫山遍野,叽叽喳喳的鸟鸣声萦绕山谷,这里成了树的世界,鸟的世界,好美啊!
四、完整欣赏绘本故事。
师:今天我们一起看了这么美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做《鸟窝》。让我们轻轻地捧起书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这个故事吧。
播放电子书,师幼共同翻阅绘本。
五、激发幼儿关爱小鸟的情感,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播放音乐《轻轻》)
师:有树的地方就会有小鸟,有了树和小鸟的地方肯定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我们的幼儿园里也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树,你想让小鸟来我们幼儿园安家吗?那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呢?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给鸟儿喂食、搭建鸟窝等图片。
师:好,让我们行动起来,去准备一些材料给小鸟造房子,让更多的小鸟来幼儿园安家、生宝宝,让我们的幼儿园变得鸟语花香,生机勃勃。
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语言活动《鸟窝》,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老奶奶和老爷爷对小鸟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活动采用边听边理解,边提问探究的方式,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对小鸟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故事《鸟窝》,它以巧妙的构思,温暖、关爱的基调深深吸引着幼儿。于是我借助图片及幼儿用书设计了此次活动。我遵从简单、真实、自然、有效的教学原则,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幼儿学什么,怎么学。
大班《鸟窝》教案 篇二
运动内容:鸟窝
运动目的
1、应用已有的履历勇敢表示差别的鸟窝,萌发幼儿对鸟的关爱。
2、实验粗细笔的应用,开端感觉线描绘的兴趣。
运动预备
半制品画1张、典范3张、签画纸、粗细笔、黑板、PPT、配景音乐。
运动历程
一、引出主题
1、诗歌观赏。
2、你们听到小鸟到那里了?
3、小鸟喜好在那里找家?
二、观察树模
1、但是鸟妈妈产生了一件不痛快的事变。
2、鸟窝怎么会破的?
3、那该怎么办?
4、你们会用什么质料来修鸟窝?放那里?为什么?
5、景象树模,修补鸟窝。重点粗细笔应用及线条间的精密干系。
6、除了用这些质料还可以用什么来做鸟窝?出示典范多少。
三、引诱创作
1、为了让更多小鸟有一个暖和、稳固的家,我们一路来帮助做鸟窝吧?你们会用些什么质料呢?幼儿园教案你们会把鸟窝做在什么处所呢?
2、幼儿操纵
四、交换分享
1、谁来先容一下本身做的鸟窝?报告各人你用了什么质料?你把鸟窝做在了那里?
大班《鸟窝》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粗细不同的笔画鸟窝,引发幼儿线描的兴趣。
2、培养幼儿细心、认真完成一件事。
活动准备:
范例、白纸、粗细笔、大树、黑板、胶水、小鸟破壳PPT。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鸟妈妈生了两个蛋宝宝,她和鸟爸爸都非常高兴。他俩看见身边[出示范例]树上的鸟窝,于是决定一起为两个[画鸟蛋]鸟宝宝做一个更漂亮、更坚实的新鸟窝。
二、观察示范。
1、[画干草]鸟妈妈看见鸟窝里细细软软的是什么?(干草)鸟妈妈衔来许许多多的干草,把鸟蛋底下垫得厚厚的,好让鸟蛋暖暖和和地躺在上面。
2、[画泥粒]鸟爸爸看见鸟窝里还有一点点的小颗粒,是什么呢?(泥土、沙子)于是鸟爸爸就去衔来一棵又一棵的碎泥粒,全铺在干草下面,好让鸟蛋睡得更舒服。
3、[画围墙]可是,这样的鸟窝的鸟窝实在太不坚固了,只要风吹来,就会把干草吹起,把泥粒吹散,这可怎么办?(口水)鸟爸爸和鸟妈妈一起用自己的口水调和泥土,糊成一个十分坚固的围墙。
4、[画树枝]然而它们还是不放心,在围墙的四周贴了许许多多小树枝。他们为什么要贴树枝呢?(更牢固;把蛋藏起来)谁来帮忙,让鸟窝更安全。
5、[画树枝树干]鸟妈妈和鸟爸爸又开始讨论,该把鸟窝放在哪里呢?鸟妈妈说:"放在树枝上吧!"鸟爸爸说:"不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树枝摇晃,蛋会被打碎)鸟爸爸继续说:"树枝太细,它摇晃起来鸟蛋可要遭殃的,还是放在树干上吧!"鸟妈妈连忙说:"不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树干太滑)是啊,树干实在太滑,鸟窝怎么能稳稳当当地站在上面呢?他们绕着大树转了一圈,最后请求大树妈妈让他们把鸟窝造在树叉上。大树妈妈伸出自己的手臂说:"欢迎欢迎,欢迎住在我这里,我会用手臂紧紧地抱住鸟窝。
6、[画树叶]为了给鸟宝宝挡风遮雨,还请叶子姑娘来为帮忙。就这样,鸟窝就安安稳稳地造在树上了。
三、引导创作。
1、[补画]可是,鸟爸爸和鸟妈妈还是皱着眉头,它们原先想做一个比第一个更好、更坚固的鸟窝,可?(还要多添点干草、泥土、树枝和树叶)刚才有些着急了,没有仔细地去完成。你们一起来帮鸟爸爸和鸟妈妈的忙,用足够的材料做一个最坚固的鸟窝给蛋宝宝好吗?
2、幼儿操作。
四、交流比较。
1、如果你是鸟爸爸或鸟妈妈,你会喜欢哪个鸟窝?为什么?(牢固,有很多干草、泥土、树枝和树叶,蛋宝宝在里面很安全)是啊,你们都很认真,每一根干草、每一粒泥土都很小心翼翼地放上去,鸟妈妈和鸟爸爸这样可放心了,只等着鸟宝宝出生了。
2、PPT鸟出生。
3、真幸福啊,鸟的一家好幸福,你们幸福吗?都是你们细心的成果。我们再去找找有没有鸟爸爸、鸟妈妈需要我们帮忙的吧?!
大班《鸟窝》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体验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关爱之情。
2。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地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积极思考,大胆想象。
3。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角色和主要情节。理解词汇:辛辛苦苦轻手轻脚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轻音乐,小鸟、大树头饰,小树苗
【活动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出故事
你见过树吗?在哪见的?你见过鸟窝里长出的树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就叫“鸟窝里的树”。
二、大胆想象体验故事
教师采用故事中断法,边看图边讲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1、鸟窝里长出了一棵树,你怎么看待这件事?你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
2、对于鸟窝里地小树苗,鸟太太、鸟先生、螳螂、蚱蜢的看法一样吗?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3、螳螂先生怎么说的?它有什么本领?树苗砍了吗?为什么没砍?鸟太太怎么说的?
4、蚱蜢先生怎么说的?搬家了吗?谁不舍得搬?为什么?
5、小朋友支持谁的想法?为什么?
6、怎样搬才能不伤害小树苗,保护好小树苗?
7、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也需要我们轻手轻脚的?
8、体验:传递小树苗(实施目标:1、3)
9、谁能用好听的声音有感情地对小树苗说一句话?
10、教师小结:森林里的小动物真有爱心,他们懂得不伤害小树苗,小树苗长大后有成了他们的新家,(整个环节重点实施目标:2、3)
三、整体感知欣赏故事
欣赏后提问:
1、故事中的小树苗是从哪长出来的?
2、这棵小树苗长在鸟窝里好不好?为什么?
3、森林里的小动物最后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好办法?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好办法?
(1)为什么把小树苗砍掉不好?为什么让鸟先生搬家不好。
(2)帮小树苗搬家后小树苗怎样啦?长大后这棵小树苗又成了谁的家?小鸟不舍得把小树苗砍掉,还帮他搬了家,小树苗长大后为了有成了它的新家,所以,我们帮助了别人,也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教师小结: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真有爱心,同伴间遇到困难互相帮助,鸟先生的窝里长出了一颗小树苗,他们都来想办法帮忙,最后把小树苗搬到了泥土里。
4、小朋友应该向小动物们学习什么?
四、游戏模仿体验故事
让幼儿戴头饰模仿小鸟,螳螂,蚱蜢,为大树浇水,捉虫,施肥,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大树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快乐。
教学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表演故事,亲身融入到为别人着想的情境中,并能积极主动的加入自己的想法。这说明幼儿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通过幼儿的讨论、表演过程,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理解能力。但教师没能参与到表演中,减少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教学活动应该多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大班《鸟窝》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猜想、讲述红帽子的多种用途。
2、乐意帮助朋友,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红色的鸟窝》、故事。
2、蜂、蝴蝶、鼹鼠、猫、兔、山雀头饰、红帽子
活动实施:
1、提问引出话题。
教师:如果你有一件心爱的玩具,大家都喜欢,想借来玩一玩,你会怎么办?
2、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有一个叫xx的小朋友她有一顶漂亮的红帽子,但别人向她借的时候,她会怎么不能做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
(1)倾听故事。
教师:哪些动物向xx借了红帽子?他们用红帽子来干什么?
(2)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
教师:蜜蜂和蝴蝶用红帽子干什么?
鼹鼠用红帽子干什么?
猫用红帽子干什么?
兔子用红帽子干什么?
山雀用红帽子干什么?
xx将帽子借给别人,心情怎样?为什么?
3、表演故事。
(1)自愿结伴,分配角色,选择头饰。
(2)合作表演故事。
4、创编故事。
教师:还有谁会向xx借红帽子?他们用红帽子来干什么?
(1)四人一组想一想、编一编,讲一讲。
(2)每组选一个代表将编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附故事:红色的鸟窝
xx去散步,蜜蜂和蝴蝶围着xx跳起了舞,她们有礼貌地问:“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们开舞会吗?”
xx想了想,说:“好吧。不过,你们要记得还喔!”
蜜蜂和蝴蝶在红帽子里!“嘤嘤嗡嗡”唱啊跳啊,大家都说:“多好的红帽子舞台呀!”它们把红帽子还给了xx,道了一声又一声“谢谢”。
xx去散步,鼹鼠爸爸问:“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们去野营吗?”xx想了想,说:“好吧。不过,你要记得还喔!”
这天晚上,鼹鼠一家在红帽子帐篷里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鼹鼠爸爸把红帽子还给了xx,并送给她一块樱桃蛋糕。
xx去散步,猫先生问:“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当降落伞吗?”xx想了想,说:“好吧。不过,你要记得还喔!“
猫先生爬上高高的树顶,“呼”地一跳,红帽子降落伞就飘飘忽忽落下来。他跳了一次一次,快乐极了!
后来,猫先生把红帽子还给了xx,并送给她两片漂亮的树叶。
xx去散步,兔子小姐问:“今天的风真不错,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当风筝吗?”xx想了想,说:“好吧。不过……我想跟你一起玩。”
于是,兔子小姐和xx在红帽子上系上一条长长的线,顶着风跑起来。
哎呀,红帽子风筝卡在树枝上了!xx爬到树上去拿红帽子,里面忽然探出一个毛茸茸的脑袋——原来,是山雀妈妈呀!山雀妈妈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的宝宝快要出生了,我来不及造房子,先借你的帽子用一下好吗?不过,我一定会还给你的。”
xx说:“不用啦,送给你和你的宝宝吧!”
从此,森林里就有了一只红色的鸟窝。
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语言活动《鸟窝》,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老奶奶和老爷爷对小鸟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活动采用边听边理解,边提问探究的方式,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对小鸟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故事《鸟窝》,它以巧妙的构思,温暖、关爱的基调深深吸引着幼儿。于是我借助图片及幼儿用书设计了此次活动。我遵从简单、真实、自然、有效的教学原则,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幼儿学什么,怎么学。
大班《鸟窝》教案 篇六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早期阅读是凭借读本中的色彩、图象、文字来向学龄儿童传达一种内涵的过程。《鸟窝里的树》展现给儿童的是一幅动物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鸟先生和鸟太太筑窝孵蛋,可窝里居然长出一棵小树苗,鸟先生和鸟太太既不愿意搬家又不愿意放弃这棵“碍事”的小树苗,两难的境地激发起幼儿无限的阅读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利用图画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和阅读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前阅读技能。”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早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也就是幼儿园早阅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本次活动的设计,主要通过导入活动、幼儿自主阅读、师幼共同阅读以及完整阅读欣赏几个教学环节展开。整个阅读教学活动,教师注重引导幼儿阅读图画书的画面画意,深入理解情节寓意,开放的问题引发发散的思考,关注对儿童早期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能力的培养。儿童早期阅读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教师努力培养儿童对阅读充满热情,并成为有效的阅读者。
(二)幼儿分析
大班幼儿对于绘本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并且对于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以及结合色
彩鲜艳的图文,更加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兴趣,有极强的阅读欲望。而且大班的幼儿,他们对于物体的逐步变化已经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活动中,孩子们能通过自己生活中的想象来进一步根据故事原创性的结构来续编故事,大大的满足了他们,这种想象和创造型性的活动也更受幼儿的青睐。同时,这个时期是语言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能用较恰当和完整的语句来复述续编故事,从而达到提高他们语言能力的目的。
(三)说目标
本活动是阅读活动,根据大班幼儿早期阅读目标:能够仔细观察画面的人物情节,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的能力。因此,适定了这样三个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看图阅读,理解并积极帮助鸟先生和鸟太太想办法,尝试找出既能保住鸟窝又能保护小树苗的最佳办法。
2、技能方面:观察理解画面中的细节与情节积极动脑筋帮助鸟妈妈和鸟爸爸解决小树苗和鸟窝的矛盾,感受小动物对小树苗的爱。
3、情感方面:培养幼儿阅读活动的兴趣,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说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并积极的动脑帮鸟先生和鸟太太想办法。
难点:解决“鸟窝里为什么会长树,长了又怎么办?”这两个问题。
二、说教法
“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根据这一原则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启发提问法:幼儿的思维活动需要教师的激活,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引起幼儿的思考,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逻辑性。在活动中,我通过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例如:“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办法呢”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情感体验法:在幼儿用动作模仿体验小动物们小心翼翼搬移小树苗的内容情节。幼儿享受美妙的阅读体验。
三、说学法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画画、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因此本次语言活动中,我主要设计运用了以下学法帮助幼儿学习。
1、讨论法:幼儿在谈话中说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发现故事中语言的结构特点,并学一学,说一说,是幼儿练习语言表达的好机会。
2、观察法:通过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感知、理解故事。
四、说活动流程
1、活动的第一环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师幼共同欣赏图画书封面
问:(1)小朋友看看故事的封面上画有什么?
(2)你认为这本图画书可能会讲一个怎样的有趣故事呢?
幼儿自由观赏故事封面,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介绍书名
在这里,开放的问题激发幼儿想象的空间。
幼儿自主阅读:
幼儿熟悉图画书的主要内容与角色
2、活动的第二环节:探索,学习,表现活动
幼儿自主看书
(1)教师设疑:图画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2)教师提出阅读要求: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良好阅读习惯。
播放PPT
(1)解读第2页
师:鸟太太在孵蛋,鸟窝里居然孵出了什么?(播放动画)
幼儿自由讲讲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2)解读第3—4页
师:螳螂先生要砍小树苗,鸟太太同意了吗?
小朋友从哪里看出来的?为什么鸟太太不同意?
甲虫先生想了什么办法帮助鸟先生一家?
鸟先生愿意吗?鸟先生会怎么说?
(3)(略去第5页)解读第6页
师:来了更多的小动物,大家想想好办法,小朋友能不能帮助鸟先生鸟太太一家想一个既能保护鸟窝又能保护小树苗的好办法?幼儿自由讨论并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4)解读第7—9页
预设提问:
幼儿学习模仿画面中各种小动物搬移小树苗的动作。
小动物们怎样精心照顾小树苗成长?看到这一页,小朋友有什么感觉?
发散的问题,激发幼儿对图画书内容情节的大胆推想。
在儿童看图阅读的基础上,不断引导幼儿对图画书画面的深入观察理解。
教师抛出挑战幼儿的问题,引发阅读活动的高潮。
通过动作模仿体验小动物们小心翼翼搬移小树苗的内容情节。幼儿视听同步完整欣赏图画书
3、活动的第三环节:表现活动
幼儿谈谈对图画书阅读后的感受。幼儿分享阅读经验。
五、说活动反思
《鸟窝里的树》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本次活动我选择了一种PPT教学。然后再完整去图片通过想象观察倾听故事,这种模式是希望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并能通过语言的提炼概括所看到的内容,在看图讲述的部分我选择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先是一些图片中的重要信息,然后让幼儿将这些信息进行串联,进行较为完整的讲述,接着下一幅图则希望幼儿能在没有老师进行讲述能充分想象。分图讲述中,我穿插了一些较为开放式的问题,希望幼儿可以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观点,整体设计较为合理。在实际活动中,整个活动整体比较流畅,但在一些细节上把握的不够好,比如说一些引导语太过模糊,造成孩子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应该关注的部分,对幼儿讲述造成了障碍,连锁反应的影响了下一个环节的进行。本次故事的语言非常优美,但我把这些优美的语言全部压缩到最后的完整讲述进行,这样做,孩子很难体验掌握这些优美的语句,应该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融入到分段讲述当中。
大班《鸟窝》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老奶奶和老爷爷对小鸟的热爱。
2、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以及与同伴互动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
2、幼儿用书《鸟窝》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鸟窝》,想不想听呀?
二、欣赏故事
1、 教师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富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2、 结合幼儿用书画面,以提问探究的方式,帮助幼儿逐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及人物爱鸟的情感。
三、配乐故事
1、请幼儿完整地欣赏配乐故事。
感受故事中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提问:你们喜欢故事中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吗?为什么?
(幼儿讨论并回答)
四、爱护鸟类
教师小结:他们用爱心为鸟儿营造出一个美丽安宁的家园,
同时也为人类营造出一个鸟语花香、有声有色的世界。善待鸟类,其实就是善待自己。
故事:鸟窝
白发老奶奶的家在山坡下、草地边,家里就只有她一人。
也许是因为白发老奶奶的房子太漂亮了,也许时因为白发老奶奶一个人太孤独了,有两只小鸟在白发老奶奶家的屋檐下筑起了一个小窝。它们每天为白发奶奶唱好听的歌。老奶奶呢,也常用米粒和小虫喂它们。
有一天,白发老奶奶收到儿子和儿媳妇寄来的信,要她到城里住。因为小孙子太想她了啦!白发老奶奶只好把房子卖掉,去城里和儿子、媳妇、小孙子一起住。来买房子的时一位白胡子老爷爷。白胡子老爷爷拿出1000元钱,可是老奶奶只肯收下900元。她说:“我得留下一小块地方,那地方我不能卖。”“哪一块啊?”老爷爷觉得奇怪。“就是屋檐下那一小块啊!我把那地方送给一对小鸟了,它们在那里筑了一个小窝。”老奶奶说。老爷爷瞧着鸟窝笑了,他说:“就算我买下来送给小鸟的吧。”“不行,”老奶奶认真地说,“这是我早就答应送给小鸟的地方。”老奶奶走了,她和小鸟依依不舍地告别。她说:“我会想你们的。”小鸟们唱着忧伤的歌,送走了老奶奶。
白胡子老爷爷搬进了白头发老奶奶的房子里。,他和小鸟也很快成了好朋友。
过了好几年……有一天,白胡子老爷爷收到一封信,还有两百元钱。白头发老奶奶在信中说:“屋檐下的小鸟好吗?他们一定做爸爸妈妈了吧?我寄去的钱,就是给小鸟们造房子的,请您一定收下。请带我向小鸟问好,我太想念他们了!”其实这个时候,老爷爷的屋檐下已经有四个鸟窝了。那两只小鸟,早已象老奶奶一样,有了孙儿和孙女。
白胡子老爷爷就用白头发老奶奶寄来的钱买了20棵小树。他把小树栽在门前的草地上,还在每棵小树上安乐一个小木头房子,他把这叫做“白头发老奶奶的鸟窝。”
小树慢慢地长大了,“白发老奶奶的鸟窝”里也住满了小鸟。小鸟们每天飞进飞出,为白胡子老爷爷唱着快乐的歌。白胡子老爷爷很开心。他每年都要栽好多树,并在树上安放新的鸟窝。
很多年过去了。虽然白头发老奶奶和白胡子老爷爷都已经去世,但30几位新的房主人都象老爷爷和老奶奶一样,栽了很多树,做了很多鸟窝。
这里成了树的世界、鸟的世界。这里成了一个风景很美的地方。
大班《鸟窝》教案 篇八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老奶奶和老爷爷对小鸟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以边听边理解、边体问探究的方式,理解老奶奶和老爷爷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感受与同伴互动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及舒缓的背景音乐磁带,录音带。
2、幼儿用书:《鸟窝》
活动过程
一、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发幼儿倾听故事的愿望教师: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鸟窝》。(边讲边书写出《鸟窝》两字,让幼儿自然识字。)
二、边理解边听,并提问边探究的方式,帮助幼儿逐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及人物爱鸟的情感。
教师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富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结合幼儿用书画面,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三、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教师:你们喜欢故事中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吗?为什么?
教师:他们用爱心为鸟儿营造出一个美丽安宁的家园,同时也为人类营造出一个鸟语花香、有声有色的世界。善待鸟类,其实就是善待自己。
四、请幼儿完整地欣赏配乐故事教师播放故事,幼儿欣赏。
音乐:动物猜谜歌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接唱和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动物猜谜歌》。
2、尝试独立地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玩猜谜游戏。
3、体验有节奏地念象声词的快乐,在一次比一次高的要求中感受挑战性,并勇于战胜困难。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动物猜谜歌》
2、投影仪
三、活动过程
1、幼儿边猜谜,学念歌词、节奏。
教师创设情境,引出活动,调动幼儿兴趣。
师:森林里要开一场隆重的音乐会,可是有那么多小动物,选谁参加呢?大家决定请智慧老爷爷来选小动物。智慧老爷爷已经把选中的小动物编成了有趣的谜语。
如果小朋友猜对了,就能请出这些小动物了。第一个出场的会是谁呢?
教师边念歌词边展示课件上的图片,幼儿自由猜测。
师:图上有什么?脑袋是什么形状的?眼睛会放光,说明眼睛怎么样?这会是什么动物呢?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说出答案。教师教会幼儿唱出答案。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接唱谜底的方法。
教师用与"脑袋,圆圆的"同样的句式再出几个有关动物特征的谜面。例如:"脑袋,圆圆的;眼睛,大大的;个子,高高的;脖子,长长的。"并完整地唱歌曲问句部分,引导幼儿讨论、得出一致的答案,并完整地唱出答案(某一小动物名称)。
师:听一听,这次智慧老爷爷唱的是什么小动物?
教师再出两次谜面,幼儿进行猜谜并歌唱。
师:这次请你仔细听、认真猜,想一想歌里唱的是哪一种小动物。
3、教师唱谜面(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句子),幼儿直接接唱谜底。
师:原来,谜语也可以唱。那我们也唱着回答智慧老爷爷,好吗?
4、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按节奏创编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歌词,玩猜谜游戏。
师:谁能想出一个谜面,让大家来猜一猜呢?不过谜面要放进歌曲里面,谁来试一试唱出来?
师:除了外形、喜好,还可以把小动物的哪些特征编进歌曲里呢?
5、幼儿尝试直接接唱答案,玩猜谜游戏。
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编唱歌曲的前半部分,我们大家一起来回答,好吗?
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语言活动《鸟窝》,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老奶奶和老爷爷对小鸟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活动采用边听边理解,边提问探究的方式,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对小鸟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故事《鸟窝》,它以巧妙的构思,温暖、关爱的基调深深吸引着幼儿。于是我借助图片及幼儿用书设计了此次活动。我遵从简单、真实、自然、有效的教学原则,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幼儿学什么,怎么学。
大班《鸟窝》教案 篇九
【活动背景】
《住在鸟窝里的小鱼》是20xx年江苏省早期教育杂志上的一个故事,讲述的内容是:小鱼莫卡原来有一个幸福的家,一天它的妈妈和兄弟姐妹们都被鱼网捉走了,莫卡很伤心,不吃不喝,一只小鸟发现了它,为了使它快乐起来,给它唱歌,做窝,冬天来到了,虽然小鸟去南方过冬了,但莫卡住在温暖的鸟窝里感到非常的幸福。
整个故事充满了温馨的情感色彩,情节脉落清晰明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孩子在动物认知方面的一些前期经验,并且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使幼儿感受到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积累更多关于动物的信息,因此可以尝试着把这个教学活动安排在大班上学动物王国的主题中来开展。
设计本次活动时我也尝试改变了以往故事教学中教师讲,幼儿听的传统模式,从头至尾教师都没有讲述故事,而是借助音乐引发幼儿猜想、提供图片帮助幼儿架构故事框架,表达自己的感受,最终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浓厚情意,凸显语言活动中对幼儿语言表达的要求,也展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活动目标】
1、借助音乐了解故事中紧张、悲伤、快乐、温馨的情节脉落,并能观察画面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
2、初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萌发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操作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关键性提问: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个小客人,(多媒体画面出示动态的小鱼),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莫卡,你们猜猜莫卡可能会住在哪呢?
幼:莫卡可能会住在水里/莫卡可能会住在大海里/莫卡可能会住在鱼缸里
(分析:从幼儿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幼儿对于水生动物的经验,在这里教师主要是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不要做过多的评价。)
小结:刚才小朋友说莫卡可能会住在水里,可能会住在大海里,也可能会住在鱼缸里,可是莫卡是住在鸟窝里的,为什么会住在鸟窝里呢?
二、幼儿借助音乐猜想故事情节。
关键性提问:
1、(播放黑色画面及第一段音乐)幼儿猜想故事第一段。
师:“你们觉得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莫卡被水草缠住出不来了/莫卡被大鱼吃掉了/莫卡被人钓走了/有人在河里放了污水,莫卡透不过气来
2、(播放灰色画面及第二段音乐)幼儿猜想故事第二段。
师:“这时候,你们觉得怎么了?”
幼:莫卡死了/莫卡的妈妈不见了/莫卡不开心了/莫卡走丢了
3、(播放红色画面及第三段音乐)幼儿猜想故事第三段。
师:“接下来又怎么样了?”
幼:莫卡找到妈妈了/莫卡没有死,逃出来了/莫卡没有危险了,高兴地唱歌呢
4、(播放粉色画面及第四段音乐)幼儿猜想故事第四段。
师:“现在小莫卡会感觉怎么样呢?
幼:莫卡感到很幸福/莫卡感到很开心/莫卡很舒服/莫卡觉得很温暖
(分析:在分析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这个故事情节非常鲜明,完全可以借助音乐来引发幼儿猜想,并且这个猜想与故事情节即吻合又不约束幼儿思维,还能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表达。这里的提问都没有固定的答案,教师要把握的关键是让孩子在音乐的引导下发挥想象,去表达自己仿佛看到的故事情节,同时也可以借助自己情绪和体态语帮助幼儿捕捉线索更好地进行表达。)
三、欣赏多媒体,理解故事内容。
关键性提问: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不是和小朋友猜的一样。
(分析:在这里播放的是故事的动画,配上前部分欣赏的四段音乐,没有出示故事录音,目的是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使幼儿的思维围绕一定的情节来开展,当幼儿欣赏完动画片后,画面定格在四幅关键性图片上,教师通过以下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观察到的线索进行表达,逐步建构故事轮廓。)
“小鱼莫卡原来有一个幸福的家,怎么会变成孤孤单单的一个?”
幼:莫卡的家人被抓走了/莫卡失去了妈妈和姐姐妹妹/莫卡没有亲人了只有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小莫卡真伤心,谁发现了它?小鸟对莫卡说了什么?小鸟觉得莫卡怎么样?它为莫卡做了什么?”
幼:小鸟发现了莫卡/小鸟给莫卡唱歌,做窝/莫卡和小鸟成了好朋友
“鸟窝建在哪里,水里有鸟窝吗?为什么说小鱼住在鸟窝里呢?”
幼:水里没有鸟窝/是倒影
小结:河水一漾一漾的,鸟窝也一荡一荡的,莫卡游到影子里,就好象睡在鸟窝里,感觉很温馨,很幸福。
分析:在这部分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枯燥的一对一的提问,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用表演、对话等多种形式,使活动变得生动。对于水里鸟窝的理解可以引发孩子进行适当的讨论。
四、完整欣赏故事,感知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点。
幼儿完整欣赏动画片后教师提问:
1、“听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幼:我最喜欢小鸟,小鸟帮助别人的/我最喜欢小鸟,它唱歌给小鱼听/我最喜欢小鸟,小鸟很能干
2、“小鸟真不错,它懂得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是你碰到了伤心的莫卡,你会怎么做?”
幼:我会给它讲故事/我会给它唱歌/我会永远陪着它,让它开心快乐
3、“小鱼得到了小鸟和小朋友的帮助后,心里感觉怎么样呢?它又会想些什么呢?”
幼:它们会永远做朋友/小鱼也会去帮助别人/小鱼会很快乐,还会说谢谢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其实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分析:在这里给孩子们欣赏的故事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画面,有背景音乐,有故事配音朗诵,整个活动到这里才揭开真正的迷底,让幼儿在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涵。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关注小鱼的情感变化,还要引导幼儿感受小鸟对小鱼的关爱,以及小鱼得到关爱后的内心想法,并且结合实际生活,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
五、小组讲述。
教师和幼儿一起讲故事。
分析:这里可以是小组合作讲述,也可以是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讲述,看幼儿的具体情况而定。
附故事:《住在鸟窝里的小鱼》
清亮的小河是小鱼莫卡的家,每天莫卡都要在妈妈的带领下和哥哥姐姐一块儿玩耍。有时妈妈会教莫卡做操,有时还会给莫卡讲有趣的故事。莫卡感到好幸福!他想:“如果能永远待在妈妈身边那该有多好啊!”
一天,小鱼儿们正在跟妈妈学习跳跃。没注意一张大网撒了下来。妈妈和小鱼儿统统给网住了,只有莫卡身子小,从网里逃了出来。莫卡得救了,却永远失去了亲人。
莫卡很悲伤,他不吃不喝,让自己漂浮在水面上。一只小鸟到河边喝水,发现了莫卡,他关心地问:“小鱼儿,你怎么了?你不舒服吗?”莫卡不想回答,还是一动也不动的。小鸟很焦急:“难道小鱼儿……”小鸟飞了过去,用尖尖的嘴啄了一下,莫卡痛得叫了起来:“你也想欺负我吗?”小鸟笑了:“小鱼儿朋友,你没事就好,我是担心你呢!”莫卡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小鸟,小鸟觉得小鱼很悲伤,决定留下来陪它。小鸟想:“我要让小鱼快乐起来,做一条快快乐乐的小鱼儿。”小鸟把小河边的一棵树当作舞台,每天唱歌给小鱼儿莫卡听,莫卡渐渐地快乐了起来。它们也成了一对好朋友。一天,小鸟对莫卡说:“小鱼儿,我要建一座新房子,让你住进温暖的鸟窝里。”莫卡笑了:“我住在水里,鸟窝建在树上,怎么住呢?”小鸟笑了笑,不回答,只是每天忙碌着。没过多久,一只精巧的鸟窝挂在了树上。
风轻轻地吹,太阳暖暖地照。小鸟问:“莫卡,你看到水里的鸟窝了吗?”
嗬!亮晶晶的河面真的有一只精巧的“鸟窝”,和树上的鸟窝一模一样。风轻轻地吹,太阳暖暖地照。小鱼儿莫卡住进了“鸟窝”里,河水一漾一漾的,“鸟窝”也一荡一荡的,小鱼儿莫卡好象睡在摇篮里,好舒服哦!
秋风起了,小鸟只得离开小鱼儿莫卡到南方过冬去了。
整个冬天,天气越来越冷,可小鱼儿莫卡却觉得暖洋洋的,因为在他的身边总有一只“鸟窝”温暖着他。
大班《鸟窝》教案 篇十
设计思路:
●对教材分析
这是一次“有用的植物”主题背景下的一次活动,前期孩子们对大树和鸟类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保护小鸟的意识。并且通过集体活动和个别化学习中的相关区域活动内容等途径,收集了一些关于大树与小鸟的资料,对大树和小鸟有了一点零散的经验,但是对于两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还是很模糊。《纲要》中明确指出:促使儿童认识生活共同体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积累与环境作用的必要体验和经验。因此设想通过此活动,引发探索小鸟与大树依存关系的兴趣。
●对幼儿分析
我班孩子非常喜欢听故事,受年龄特点的影响,对于帮助故事中的人物想办法解决问题这类挑战性的事情有着极大的兴趣。
在本次活动中可能运用到数数、加减法以及组成等经验,帮助小鸟解决问题。在非正式活动及集体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与材料的互动,积累了一些组成的经验,对10以内数字的组成有一些经验,但组成的互换规律中,有一半的孩子懵懵懂懂,又如孩子们不会按顺序排列数字或排列好数字,但是说不清楚,因此在本次活动中复习7和8的组成及梳理组成的零散经验,让个别孩子的经验成为集体经验。
●活动价值分析
本活动共三个环节,分别以故事贯穿,幼儿在听故事帮助小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数方面的经验,逐步了解大树与小鸟的深层次依存关系。第一环节中,通过前半段故事的欣赏以及为小鸟选择住窝的办法中,感受到小鸟造窝需要大树,初步感受小鸟的生活与大树息息相关。在第二环节,通过后半段故事的欣赏以及当小芽芽可能会撑破鸟窝,小朋友为小鸟想办法的过程中,激化了小鸟与树的矛盾,并明确大树对小鸟的作用。最后第三环节,抛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小鸟与大树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引发孩子在后期探索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
●教学法分析
此次活动以幼儿思考解决办法、操作材料为主,教师讲述引导为辅,主要运用到的教学法有观察法、操作法、提问法、视听讲结合法等。
1、观察法,结合大班组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活动中主要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观察并思考。幼儿的观察有整体观察故事画面,也有细致观察局部细节,如小树芽的生长;教师的观察主要是观察幼儿的反应,观察幼儿与材料的操作互动,观察特殊幼儿是否乐于参与活动等,从而做出回应与调整,为达成目标服务。
2、操作法,主要指幼儿与材料的互动,通过幼儿操作材料并记录,进一步整理7和8的组成经验,为进一步发现其中的互换规律提供可能。
3、提问法,活动以故事贯穿,其中通过教师的逐步提问或追问等,引导幼儿思考帮助小鸟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
4、视听讲结合法,“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故事中的画面;“听”就是倾听教师的语言提问、引导与启发;“讲”就是幼儿的讲,满足幼儿想说的愿望。
活动目标:
运用组成等经验,在帮助小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探索小鸟与大树依存关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记录纸、鸟的图片、两个鸟窝的底板等
3、展示板、数字卡片
活动重难点:能运用组成等经验,帮助小鸟解决问题。
活动流程:听听摆摆→想想说说→思考讨论
活动过程:
一、听听摆摆
1、导入:今天,杜老师要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鸟窝里的树》。
2、讲故事(前半段)
(1)教师结合课件讲述故事,引出黄鹂家和喜鹊家分别要造两个窝,请幼儿帮忙分窝。此环节可让特殊幼儿复述词汇,如“喜鹊”、“两对小鸟”等。
重点问题:
●黄鹂家有7只鸟,要分到两个窝里,有多少种分的办法?
●喜鹊家有8只鸟,要分到两个窝里,有多少种分的办法?
(2)幼儿合作操作学具,并记录7和8的组成方法。
要求:①左边组是帮助黄鹂家分窝,右边组是帮助喜鹊家分窝,幼儿自主选择。
②两人合作,并协商一人操作材料,一人记录。
③动作快,因为小鸟们住着很挤的;声音轻,不要吵到小鸟们。
④所有分法都找到后,迅速拿好记录纸回到原座位上。
(3)分享交流。
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组成方法,在展示板上用数字卡排列。
重点提问:你是和谁合作,帮哪个小鸟家分窝,一共想到了几种分法?
小结:你们真棒,用排排队的方法,用换换数字的方法帮小鸟们很快地找到了很多分窝的办法。
(4)引导幼儿帮助小鸟选择分窝的最佳办法,并说明理由。
重点问题:
●这么多分的方法,到底选择哪种方法好呢,哪种办法可以让小鸟住的舒舒服服的?
教师根据幼儿所说方法,操作课件验证。
小结:原来大的鸟窝里可以多住一点,小一点的鸟窝里可以少住一点,一样大的窝住一样多,这样才能住得舒服呢。
二、想想说说
1、讲故事(后半段),黄鹂家的鸟窝下面长出一棵小树芽,喜鹊太太、瓢虫、螳螂分别出了主意,黄鹂夫妇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重点提问:
●朋友们都出了主意,听谁的好呢?
●如果你认为它们的办法不好,请说出理由,并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
2、继续讲述故事,最后黄鹂夫妇想到了好办法,既不破坏自己的鸟窝也不会伤害到小树芽,它们决定将小树芽挪一个地方,将它重新种到土壤里,让它继续生长。
小结:树是鸟类的朋友,如果没有树,小鸟就没有家了。
三、思考讨论
1、小鸟在树上安家,离不开大树,那大树呢?你觉得它喜欢小鸟陪伴吗?
2、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在主题背景下,继续收集有关大树与小鸟的故事。
2、把材料投放到区角中,供幼儿继续操作探索。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在主题背景下开展的,幼儿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前期经验,并根据幼儿在个别化学习中的情况,以此生成了高结构活动,旨在让幼儿的零星经验汇总成集体经验。
1、从活动选材来看。活动来源于主题背景,孩子们对大树与鸟类有了初步的认识。于是结合故事《鸟窝里的树》逐步开展活动,使得整个活动有一个完整的情境,无论是教师的讲述还是幼儿的操作都是在情境中进行的,孩子们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2、活动的目标的定位在“运用组成等经验,在帮助小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探索小鸟与大树依存关系的兴趣。”活动过程紧紧围绕目标开展。第一环节中幼儿运用已有的组成经验来操作学具,并记录;第二环节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不断请幼儿帮助小鸟解决各种问题,如怎样分窝更合理,窝里长了小树芽怎么办等;第三环节进一步引发幼儿思考小鸟与大树的关系。
3、活动中幼儿运用到的7和8的组成经验是已有的,本次活动是复习巩固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又快又正确的记录。在此教师小结提升了两种记录的方法,即排排队和交换数字的方法,为幼儿以后学习数字的组成做记录铺垫经验。
4、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小鸟如何解决分窝的问题,即根据鸟的大小、数量来分窝,所以在此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分歧与讨论,可以适当增加时间,而缩短第一环节的时间。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10篇《幼儿园大班教案《鸟窝》含反思》,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