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教科书(10篇)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规范、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根据答题的方法和语序,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这次众鼎号为您整理了10篇《珍贵的教科书》,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珍贵的教科书 篇一
剑铭
【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意思变化的原因;
3、感悟语言的魅力。
【重难点、关键点】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意思变化的原因;
2、感悟语言的魅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目标反馈法
【教学课时】 一
教学过程 :
一、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词
sh…n m†i bŒ mŽ
绅 士 、 一 枚 、 硬 币、 魔 力
2、词语解释
木然: 褴褛:
佝偻: 欣慰:
俯身: 魔力:
询问: 衬托:
风烛残年:
二、导入 新课
1、自由读课文,初知文章的内容。
2、讲一讲文章的内容。
三、理解课文
1、想一想,老妇人中午和晚上的所得为什么不同?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告诉来来往往的人:……
2、联系实际,谈谈什么是同情心,什么是幸福?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同情”是一种美德……
“幸福”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四、小结
加了一句话,就“让什么也看不见的老妇人”令人同情,这就是衬托的力量,春天的美好衬托出老妇人的悲惨,更令人同情,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读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学会运用语言,学会用语言去打动别人。
五、布置作业
1、抄写作业 。
2、读课文最后一段
5、
新丰小学 宋其彪
【教学目标 】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板凳、代替、嗓门、俯冲、轰隆、爆炸、叨念等词。
2. 引导学生在读懂句子,了解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体会张指导员的舍身护书的牺牲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的学习生活。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叙述的顺序”是本组的训练重点,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先了解全文是围绕什么写的,进而了解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从而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懂了文章的顺序。
难点:理解教科书为什么珍贵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老师:投影片。
学生:搜集有关的背景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了解课文围绕,写了哪几个方面的事?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一、导入 新课
1.启发谈话,简介背景
每到开学,我们都会发新的教科书,可是在战火纷纷的年代里,拿到一本新书是多么的不容易!今天我们所要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1947年的春天,蒋介石反动派为了挽救自己即将灭亡的命运,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对强大的敌人,党中央毛主席采取了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于3月份主动放弃了延安。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当时孩子是怎么样在艰苦的环境中来学习的吧。(板书)。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读题、解题。怎样才算得上“珍贵”?(意义不寻常,十分的宝贵的)
2.学生自由读,边读边勾画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3.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课文是围绕着什么写的,都写了几方面的内容?边读边填写下面的空:
“我们渴望得到教科书”→( )→( )→教科书和指导员的话激励“我”前进
三、细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读课文,你找出了哪些地方能体现教科书的珍贵?
1. 四人小组一起讨论一下,找一个代表汇报。
2. 你认为是哪一段,读出来,读出自己的感受;也可是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感悟:
(1)在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同学们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读出你的感受。
(2)思考:强调“没有书”是“最困难的”,和“珍贵”有什么联系?
(3)印书用的纸是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还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和“珍贵”有什么联系?
小结:延安小学的学生没有教科书,这是他们学习上最大的困难。因此,他们急切地盼望着能得到教科书。印书用的纸是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还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4)因为这教科书是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珍贵。
(5)书浸透了指导员的鲜血,每当我看到这鲜血染红的书时,就会想起指导员说的话,指导员说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你就怎么读。
小结:所以课文的题目不能叫《一捆教科书》,而应该叫,它是用生命换来的呀。
四、 训练表达。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请你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五、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体会文中省略号的用法;
2、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及包含的深刻含义;
3、有感的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阅读知道了教科书的珍贵,谁说说体现在几个方面?
学生回答
二、创设情景,进一步研读课文。
(1)50多年前的延安小学,是那样的困难,再来读读课文的有关段落,你有没有心新的发现?这些困难中哪一个是最困难的?(出示句子:没有……就……最困难……只能……)
我们说困难不只是缺这少那,还有敌人的炮火硝烟,再体会体会,读出你的感受。
生读,教师评价。
现在终于有了书了,大家要去领书了,这里非常像电视剧的场面。我们能根据这段文字排电视剧,你们想排吗?
(生组合选择角色排练)
指导学生体会“争先恐后、兴高采烈、振奋人心”等词。
(2)学生默课文,边读边思考:“我们”领到书回村时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
在路上“我”和指导员会说些什么呢?大家猜猜。
学生练习说,指导学生读出高兴和急切的心情。通过读,你还体会出了什么?(珍贵)
(3)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什么情况?张指导员在危急中是怎样做的?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画出描写人物神态和语言的词句;想像张指导员当时想的什么?琢磨张指导员说话的语气,想像他没说完的话的意思。
师范读,指导读“快卧倒”提示省略号。
师生接读课文,体会张指导员的说话的语气。前两个省略号表示说话断续,后一个省略号表示话没说完。指导学生朗读。
张指导员两眼望着那捆书(板书:望),在生命垂危的最后时刻他想的是什么?如果他能说下去的话,会说些什么?张指导员在这种时候的希望是什么?请你写下来。
交流写作。
(4)让我们把指导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一齐来读一读第十二节。
生满怀深情地读第十二节
小结: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了,临终还嘱咐“我”好好读书,教科书上凝聚着前辈的鲜血,也寄托着他们对后代的期望。
三、布置作业 。
写一篇读后感。
珍贵的教科书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板凳、代替、嗓门、印刷所、俯冲、轰隆、爆炸、叨念”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介绍时代背景
1.“教科书”是什么?(学习用的课本)
2.板书:
3.怎样才称得上“珍贵”?
(意义深刻,十分宝贵,特别好的价值大的。)
每到开学,我们都能拿到崭新的教科书,可在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书是多难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所讲述的事情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反动派为了挽救自己即将灭亡的命运,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对强大的敌人,党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于3月份主动放弃了延安。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让我们看看当时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有多艰苦吧。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听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后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延安小学的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三)默读课文,理解层次
1.提出默读要求:按照“思考·练习”2的内容提示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
(1)明确: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段意概括为小标题。
明确:盼书、取书、护书、激励
(四)自学课文
1.思考:为什么说教科书挂珍贵的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边读边想。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2.学生读课文,按要求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
2.讨论: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
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炮火连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样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开:本课指放开嗓门,使声音响亮。
嗓门:嗓音
振奋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奋发。
争先恐怕:争着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种强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马的叫声。本课指飞机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声音。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盘旋:这里指打着圈子飞行。
叨念:因惦记或想念而不断地谈起。课文指轻声反复地说。
(六)作业
1.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带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理解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1。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2.各自小声读课文,读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讲的故事。
3.导入 :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我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段。
2.读前提问:在战争环境里学习,条件非常艰苦,遇到什么困难?哪一个困难比较突出?为什么?
读后明确: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3.讨论。
(1)学生答:遇到困难是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
(2)学生答:没有书的困难较突出。
(3)教师问: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4)学生答:最困难的是没有书的“最”字。因为他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4.教师引读:“是啊,当时条件多艰苦啊,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5.学生练读第一自然段。想作者为什么要把当时艰苦条件和同学们克服困难写具体?
明确:突出顽强学习精神,衬托教科书珍贵。
6.教师: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孩子们多想有一本教科书啊!请同学们自由读2、3、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用什么语气、感情读的?为什么这样读?你想到了什么?
7.讨论交流
(1)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希望”或“盼望”?为什么?这又说明教科书怎么样?
明确: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强烈,如果换成希望或盼望,说明教科书没有那么珍贵。
(2)“同学们知道这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省出来的!”
这段话如果不用问旬开头该怎么说?张指导员为什么要用问句开头?
明确:用设问句式引起注意。
后两句都用感叹号,表达张指导员什么心情?这又说明教科学怎么样?
明确:珍贵
(3)“节省”是什么意思?“党中央……省出来的”又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毛主度、党中央非常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甚至把孩子们用的教科书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样重要,体现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时也说明当时革命根据地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纸张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学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教科书确实是珍贵的。
8.练习读张指导员和“我”的对话,读出兴奋激动的感情。
(三)讲读第二段、第三段
有书的喜讯让孩子们无比幸福,我和张指导员去取书的途中又发生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课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能体现我和张指导员高兴和急切得到书的心情的词语。想为什么要写这些?
明确:突出书的珍贵。
2.讨论:
(1)敌机投下炸弹以后,张指导员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来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张指导员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时最惦记的是什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明确:“完整无缺”的意思是一点没有损坏。可见在危险出现的一刹那,张指导员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想到的是保护那捆教科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宝贵。表现他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也表达他对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这里几处省略号,它们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卧倒……”(表示话没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书……书……
“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将来”后面的省略表示张指导员没说完就牺牲了。)
“张指导员,张指导员……”(表示接连不断。)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练读。
5.小结: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身负重伤,英勇牺牲,临终还嘱咐“我”要好好学习。教科书上凝聚着前辈的鲜血,也寄托着他们对后代的期望。
(四)理解第四段课文
1.指名学生读这段。
2.讨论:
(1)为什么说那捆教科书是“用生命换来的”?“激励”是什么意思?激励“我”前进的力量是什么?读这句话要表现出什么样的感情?
(2)为什么那捆教科书和指导员没说完的话能一直激励我前进?
明确:张指导员以生命为代价保护教科书,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为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做贡献,使“我”多年来不能忘怀;每当想起就感到责任重大,必须加倍学习,努力工作。
3.指名学生练读第四段。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造句:
(1)振奋人心
(2)恨不得
(3)没有……就……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步骤:
(一)让几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读后,师生共同对朗读情况做出评价。(主要从有感情方面考虑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二)提问
1.课文讲了怎样的故事?
明确: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2.为什么说张指导员和我取回的教科书是?
明确:教科书的珍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来之不易,比如它是用党中央印文件省下来的纸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另一方面指在这捆教科书上,寄托着先烈们的期望,它将永远激励着后代好好学习,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三)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指导员关心同学的学习是通过“书”来表现的。要求同学默读课文二至四段,按下列提纲有条理地答出:在什么情况下?指导员怎么样?
1.听到有书。
2.情况紧急。
3.敌机轰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以《读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5
一。盼书 渴望
二、取书 关怀
三、护书 趴 压 完整无缺
四、爱书 用生命换来
激励我们前进
教案点评:
对于这篇课文,因为和现在的学生相距时代比较久远,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刚开始,一定要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或者,组织学生看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然后还是以多读书为目的,让学生反复读,在多读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本课的重难点是要让学生明白叙述的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做复述故事的练习来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珍贵的教科书 篇三
写作背景
1947年春天,蒋介石在全面进攻解放区的计划破产后,为挽救其垂死的统治,在军事上企图集中兵力于解放区的东西两翼,及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实行所谓重点进攻,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国民党兵力达到23万多人,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陕甘宁军区的部队只有两万多人,因而敌军曾先后占领过我军主动放弃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中国共产党疏散了延安的学校,医院,机关,居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的领导人最后撤离了延安,隐蔽在附近的山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兼西北解放军最高指挥官彭德怀,按照制定的蘑菇战术(将敌人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他们),出色地组织了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战役,最后,敌人被歼灭了十多万,只好狼狈的逃出了陕甘宁边区。
理解“珍贵”一词的含义:
《珍贵的教科书》一课,记叙了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说明教科书的来之不易,体现了革命先辈对后代的殷切期望。作者是怎样以书为线索,突出教科书的“珍贵”呢?
一、环境艰苦,显出书的珍贵。
第一自然段叙述延安小学的学生学习环境极其艰苦。用“转移”和“炮火连天”两词先点出学习条件恶劣,再用四个“没有”具体说明情况。作者特别强调了没有书的困难,只能抄一课学一课,学生渴望能得到书,从而显示了教科书的珍贵。
二、党的关怀,说明书的珍贵。
毛主席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用党中央印文件节省下来的纸印刷教科书,说明书的珍贵。因此,当张指导员把“振奋人心”的取书消息告诉同学们时,大家都急切地想得到书,争先恐后地要求去取书。
三、用生命保护,突出书的珍贵。
文章重点写了在领书回村的路上,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了教科书,英勇牺牲的经过。文章用“盘旋”“嘶叫”“呼啸”“俯冲”“投下”描写敌机狂轰滥炸;然而张指导员在危险出现的一刹那,置生死于不顾,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宝贵。因此,他首先想到的是保护那捆教科书。当他从昏迷中醒来,第一句话便是“书……书……”。他在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表达了革命前辈的心愿,寄托着他们的殷切期望,永远激励着后代好好学习,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文章结尾用“一直激励我前进”,画龙点睛,突出了教科书的珍贵。
20 珍贵的教科书
巩固提高
(一)
一、在括号里写出下面生字的部首。
印( ) 轰( ) 爆( ) 凳( )
二、选词填空
必须 必需
1.快要举行运动会了,我们( )加紧训练。
2.毛巾、牙刷、肥皂是我们的生活( )品。
微弱 虚弱
3.看上去,他的身体这样( ),却坚持工作了很久很久。
4.由于受了伤,他说话的声音很( )。
四、造句
1.坚持 –
2.必须 –
五、同学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他们是怎样坚持学习的?请填空。
没有( )就( )
没有( )就( )
没有( )就( )
没有( )就( )
六、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是讲下面内容的?写在括号里。
1.战争环境中,我们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 )
2.情况紧急,我和张指导员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书。( )
3.在回村的路上,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书。( )
4.教科书和张指导员牺牲前说的话,一直激励我前进。( )
参考答案:
一、板凳、代替、嗓门、印刷所、俯冲、轰隆、爆炸、叨念
二、ㄗ 车火 几
三、1.必须 2.必需 3.虚弱 4.微弱
六、①1-4自然段;②5-6自然段;③7-10自然段;④11自然段。
(二)
1.形近字组词。
炮( ) 抄( ) 延( ) 叨( ) 刷( )
跑( ) 吵( ) 廷( ) 叼( ) 剧( )
2.多音字
炸{ 刷 { 炮{
3.用“争先恐后”造句。
4.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三)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学生( )得到印好的教科书。后来同学们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由于情况紧急,“我”和张指导员需要立刻去印刷所( )。在取书回村的路上,遇到敌机轰炸,张指导员用生命( )。那捆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一直( )“我”前进。
2.这篇课文为什么用“珍贵的教科书”做题目?
参考答案: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学生(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后来同学们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由于情况紧急,“我”和张指导员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书)。在取书回村的路上,遇到敌机轰炸,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那捆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2.题答案要点:
①在艰苦条件下得到的书。
②书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党中央节省文件用纸而印制的。
③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
④那捆教科书包含着革命前辈对后代的殷切期望,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珍贵的教科书》|人教版 篇四
一、背景:
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审视当今的学生,面对信息瞬变的时代,他们已无所适从!无论知识与精神内涵都过于表面化,浅浅流于体表,无法深刻。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的欲望,谈不上什么理解!而学校的学习,是应该教孩子们观念!最好渗透观念的教育就是语文学科了!
二、描述:
1、师:现在谁在关心我们的书?
生:每年开学时,我们就有了书。一定是许多的叔叔阿姨帮我们印刷的、搬运的!每年,国家提前为我们学生备好了书!我们很幸福!
师:有了书,令人高兴!可是,不幸也发生了!请自由读7──10节,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并说一说体会。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是呀,指导员为保护书,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多么值得尊敬呀!可是,老师觉得人的生命更宝贵,他这样做不值!请大家谈自己的看法!
4、四人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生1:也许,叔叔活着能创造出比书更值钱的东西,如果是我,我就会把书扔到一边,自己也赶紧卧倒,不是很好吗?
生2:那时,他根本就没有时间思考,太突然了,而且从“快卧倒……”这里的省略号就可以看出,敌机来得太快。
生3:我也觉得,指导员只想到别人。他喊“快卧倒……”说明他没想自己。而且书被压在身子底下,也说明他没想自己。他为别人着想的思想是不能和这捆书的价值比的。
师:同学们谈得好。书是有价值的,而一个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同学们,如果你捧着这带血的教科书,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1:我会怀念指导员叔叔,会好好学习,不让叔叔失望!
生2:就像课文结尾说的那样,这捆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也许,这才是指导员献身的价值。
三、反思:
在教学这课时,我给学生留出广阔的思维与价值取向的空间,学生提出“生命比教科书更重要”的观点,我就让他们各自谈自己真实的想法,让学生的阅读个性充分展现,让孩子们在思维互相碰撞的过程中,逐渐从别人的发言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感。没有这争论、辩解的过程,老师的讲解与总结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我还注意从文章的内涵设计教学过程,用问题引起、呼唤学生的善良、同情心,受到勇于献身的美好情感的熏陶。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特别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受到积极有效的关注。
珍贵的教科书 篇五
素质教育目标
德育目标 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战争环境中学习的艰难,体会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崇高精神,教育学生不辜负党和先烈的期望,从小好好学习。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在读懂句子、了解句与句之间联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按课后提示的段意给课文分析。认识省略号的作用。
知识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学会用“渴望”、“振奋人心”、“坚持”、“必须”造句。
四、重难点
理解教科书的“珍贵”。
五、教学方法
循序式。
六、教具
幻灯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介绍时代背景
1.“教科书”是什么?(学习用的课本)
2.板书课题。①珍贵的教科书
3.齐读课文。师问:课题中哪个词是题眼?(珍贵)
怎样才称得上“珍贵”?
(意义深刻,十分宝贵,特别好的、价值大的。)
谈话:
每到开学,我们都能拿到崭新的教科书,可在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书是多难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所讲述的事情发生在 1947年春天,蒋介石反动派为了挽救自己即将灭亡的命运,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对强大的敌人,党中央毛主席采取取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于3月份主动放弃了延安。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让我们看看当时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有多艰苦吧。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讨论思考题。(课文主要写了延安小学的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三)默读课文,理解层次
1.提出默读要求:按照“思考·练习”2的内容提示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
(1)说说这四段的起止。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段意概括为小标题。
(盼书、取书、护书、激励)
(四)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边读边想。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2.学生读课文,按要求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
2.讨论: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初步整体感知,不必说得过细。)
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炮火连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样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开:本课指放开嗓门,使声音响亮。
嗓门:嗓音。
振奋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奋发。
争先恐怕: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种强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马的叫声。本课指飞机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声音。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盘旋;这里指打着圈子飞行。
叨念:因惦记或想念而不断地谈起。课文指轻声反复地说。
(六)作业
1.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带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理解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1。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2.各自小声读课文,读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讲的故事。
3.导入: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我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段。
2.(1)提问:在战争环境里学习,条件非常艰苦,遇到什么困难?哪一个困难比较突出?为什么?
(2)幻灯出示: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3.讨论。(抓住四个“没有”、“最困难”、“只能”)
(1)学生答:遇到困难是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
(2)学生答:没有书的困难较突出。
(3)教师问: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4)学生答:最困难的是没有书的“最”字。因为他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4.教师引读:“是啊,当时条件多艰苦啊,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5.学生练读第一自然段。想作者为什么要把当时艰苦条件和同学们克服困难写具体?(突出顽强学习精神,衬托教科书珍贵。)
6.教师: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孩子们多想有一本教科书啊!请同学们自由读2、3、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用什么语气、感情读的?为什么这样读?你想到了什么?
7.讨论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是怎样读懂的,为什么有如此想法。)
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老师提问引导:
(1)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希望”或“盼望”?为什么?这又说明教科书怎么样?(板书:渴望)
(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强烈,如果换成希望或盼望,说明教科书没有那么珍贵。)
(2)“同学们知道这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省出来的!”
这段话如果不用问句开头该怎么说?张指导员为什么要用问句开头?(用设问句式引起注意。)后两句都用感叹号,表达张指导员什么心情?这又说明教科书怎么样?(珍贵。)
(3)“节省”是什么意思?“党中央……省出来的”又说明什么?
(说明毛主席、党中央非常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甚至把孩子们用的教科书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样重要,体现了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时也说明当时革命根据地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纸张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书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教科书确实是珍贵的。)
8.练习读张指导员和“我”的对话,读出兴奋激动的感情。
(三)讲读第二段、第三段
过渡:
有书的喜讯让孩子们无比幸福,我和张指导员去取书的途中又发生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课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能体现我和张指导员高兴和急切得到书的心情的词语。想为什么要写这些?(突出书的珍贵。)
2.讨论:
(1)敌机投下炸弹以后,张指导员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来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张指导员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时最惦记的是什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理解“完整无缺”的意思是一点没有损坏。可见在危险出现的一刹那,张指导员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想到的是保护那捆教科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宝贵。表现他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也表达他对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这里几处有省略号,它们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卧倒……”(表示话没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书……书……”
“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将来”后面的省略表示张指导员没说完就牺牲了。)
“张指导员,张指导员……”(表示接连不断。)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练读。
5.小结: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身负重伤,英勇牺牲,临终还嘱咐“我”要好好学习。教科书上凝聚着前辈的鲜血,也寄托着他们对后代的期望。
(四)理解第四段课文
1.指名学生读这段。
2.讨论:
(1)为什么说那捆教科书是“用生命换来的”?“激励”是什么意思?激励“我”前进的力量是什么?读这句话要表现出什么样的感情?
(2)为什么那捆教科书和指导员没说完的话能一直激励我前进?(张指导员以生命为代价保护教科书,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为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做贡献,使“我”多年来不能忘怀;每当想起就感到责任重大,必须加倍学习,努力工作。)
板书:
用生命换来
激励我前进
3.指名学生练读第四段。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造句:
(1)振奋人心
(2)恨不得
(3)没有……就……
第三课时
(一)让几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读后,师生共同对朗读情况做出评价。(主要从有感情方面考虑。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二)提问
1.课文讲了怎样的故事?(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2.为什么说张指导员和我取回的教科书是珍贵的教科书?
(教科书的珍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来之不易,比如它是用党中央印文件省下来的纸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另一方面指在这捆教科书上,寄托着先烈们的期望,它将永远激励着后代好好学习,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三)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指导员关心同学的学习是通过“书”来表现的。要求同学默读课文二至四段,按下列提纲有条理地答出:在什么情况下?指导员怎么样?
1.听到有书。
2.情况紧急。
3.敌机轰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以《读〈珍贵的教科书〉》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八、板书设计
1 珍贵的教科书
一、盼书 渴望
二、取书 关怀
三、护书 趴 压 完整无缺
四、爱书 用生命换来
激励我们前进
【设计意图】
从“书”这个线索入手,以展示文章具体内容及内在联系,起到较好地整理思路的作用。
珍贵的教科书 篇六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教科书”的“珍贵”为线索,记叙了1947年,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同学们渴望得到教科书,在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教科书,张指导员在取书的路上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精神,在他们对后代的殷切期望中我们会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二、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远离战争,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因此学习时,一定要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或者,组织学生看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借此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课文真挚感人,这样的故事也很能吸引学生,学生有阅读的愿望。教学要在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读能力,课后应引导学生去读更多的文章,去了解更多的战争中的感人故事,去了解战争中坚持学习的困难,进而从内心深处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教学设想与目标
教学时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要以“情”贯穿始终,初读课文时,可设置情境,通过播放战争场面的课件、教师动情的背景介绍,激起学生的情感。再读课文时,则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心情,通过重点句子的研读,与人物的情感发生共鸣。为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导学生排演课本剧、编儿歌、办小报,调动学生自身体验来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困难,体会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3、认识省略号及其用法。
四、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CAI课件。
学生:搜集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六、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珍贵的教科书》这一课。
[板书课题]
师:什么是“教科书”?
生:就是课本。
师:“珍贵的教科书”和“教科书”意思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教科书”前加了“珍贵的”三个字,说明这教科书是很贵重的。
生:说明这教科书是很宝贵的。
生:说明这教科书是很有价值的。
师:课文里讲到的教科书为什么如此珍贵呢?
(二)创设情境,初读课文
1、简介背景,
[课件播放:战争场面]
师:让我们来到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在1935年,那时候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党中央和毛主席到了陕北,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革命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军民奋勇战斗。1945年,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战争胜利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可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一心想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血腥统治中国,发动了全国内战,妄想消灭共产党。1947年,反动派调动了20多万人的军队进攻延安。为了有力地打击敌人,党中央和解放军暂时撤离延安,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NextPage]2、自由朗读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这个感人的故事。文章哪些地方特别让你感动?在这些语句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文,圈点勾画。
(三)合作探究,再读课文
1、学习小组同学分角色再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能体现教科书的珍贵?
2、汇报交流:哪些地方能体现教科书的珍贵,读出来,读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看法。
(1)生:这是在艰苦条件下得到的书,所以珍贵。
师:从哪里看出来?再读一读,读出渴望之情。
(生带着渴望之情再读第二自然段)
(2)生:书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党中央节省文件用纸而印制的。
师:党中央的文件是用来指导革命的,这书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多么珍贵啊,再读一读。
(生慷慨激昂地朗读第4自然段)
(3)生:(读第10自然段)这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珍贵。
师:这一段非常感动人,我们一起读读。(师指导读“快卧倒”)后面是一个省略号,说明喊了几次?
生:很多次
师:但文章中没能写出来,就用了省略号。
师:这本书连一页也没缺少,叫什么?
生:完整无缺!
(4)师引读: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地喊叫:“指导员,指导员……”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激动地说——
生接读:指导员,书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
师: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
生接读: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师:这是指导员流尽最后一滴血,用尽全身力量留给大家的一句话,我们再来读读。
生齐读: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师:将来干什么?没说呀,指导员这时候——
生:牺牲了。
师:话还没说完,他要说什么,你们知道吗?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打败敌人,为我报仇,为国争光。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出力,就只能*你们了。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
师:让我们把指导员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酝酿好感情,再来读一读课文。
(生满怀深情地朗读全文)
(四)表达感受,深化情感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发现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已被张指导员的精神深深地感动,那么我们怎样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来呢?
生:我们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生:可以编课本剧表演。
生:可以画出这感人的情景。
生:可以编成诗歌。
生:可以利用搜集的资料办一期以“战争中的延安小学”为主题的小报,
……
师:这些方法都不错。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准备准备吧。
[NextPage]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准备,师巡视并帮助、辅导。
生汇报交流。
(五)拓展延伸
课后作业:一起推荐一起阅读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作品,如:《红岩》、《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保卫延安》、《小兵张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别忘记一起交流感受。
七 教后反思
备课时很担心,怕学生无法真正领会革命先辈那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学时,和学生一起读、一起演、一起感动,自己也像置身炮火连天的小山村,脑海中是活生生的张指导员,不用再刻意地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切都水到渠成,让我深深地感到用真情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情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课始巧画“?”
课始,通过“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直入中心,为学生体验情感奠定了基础。
二、课中逐层画 “!”
以课件强烈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心灵,使学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抓住重点,反复诵读,在想象中、联系生活经验的感悟中,将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立体的形象,使文章的内涵与学生的感悟融为一体,鼓励学生用个性化方式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演课本剧、编儿歌、画画、办报等实践活动将理解与运用巧妙整合。
三、课尾画个“……”
本单元主题是“读书”,学习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思考空间。本课的学习激起的是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推荐阅读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作品,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
八 案例点评
1、朗读中想象
硝烟弥漫的战争是我们的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如何把这样的生活用朗读展示出来呢?这就需凭借想象来实现,于是,教者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忘情地读,带上表情、加上动作读,边读边想边品味,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达到了“情动而辞发”的效果。
2、积淀中创造
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造。在积淀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引发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鼓励学生放飞思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创意地表达。学习的方式是多元的、鲜活的,也是我们所期望的。
3、自主与合作
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充分的读书时间、充分的讨论时间、充分的活动时间。学生读懂的,不讲;小组讨论能解决的,不讲;解决不了的,教师精要地讲。想起叶圣陶先生说的:“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在这样的场合里,教师如一个讨论会的主席……”
4、课内到课外
教师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课前立足课本,放眼课外,让学生广泛涉猎相关资料,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促进对课文的理解;课后没有用“哈达式”的长长的习题卷将学生的激情消磨殆尽,而是指导学生扩展阅读相关名著名篇,使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世界,沟通了课内与课外,拓展了学习的领域。
《珍贵的教科书》|人教版 篇七
我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上完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目标 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了“长文短教,抓住重点 ,培养语感,读中悟情,渗透学法”,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性,思维活跃性。
这节课教学设计巧妙,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因为围绕主要问题找句子答案的不唯一性、顺序的不唯一性,备课时,我注意设计多个策略,课堂上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交流顺序为老师引导感悟的顺序,使教学成为流动的过程,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较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同时以学生的研读、交流感受、朗读作为课堂互动的主体部分,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松、充足时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活动。虽然如此,讲课中依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方面:读书有唱读现象;部分同学发言不够积极,反应慢,跟不上课堂步子。教师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不充分。如学生对毛主席、党中央的工作感受不到位;二是板书忘掉了写上“前辈的激励”;三是没有范读。
《珍贵的教科书》|人教版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认读多音字“兴”及其“嘶、隆”,并掌握“党中央、印刷、情况、我们俩、一捆、叨念”词语。
2、在了解时代背景及其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体现“珍贵”的语段,扣住语段中的重点词理解内容基础上感悟情感。
3、指导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渴望——激动——难过”的心情,感悟指导员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情景,品味“珍贵”。
三、布置预习。
1、掌握生字词读音并流利朗读课文,想想自己喜欢的生字该用什么方法记住。
2、理清课文记叙的时间、地点、重要人物有谁?他们是因什么事联系,然后概括课文讲的事。
3、找出课文体现教科书珍贵的语段,再仔细读读,想想哪些词句表现了教课书的珍贵?为什么珍贵?(有条件的可以布置学生查资料——1947年我国当时的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言,揭题解意。
前几节课,我们随着一首儿童诗歌的描绘,走进了小书橱的广阔世界,知道了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然后,我们走进了山区,看到了山沟里的孩子们为了用知识改变山沟的穷面貌,起早贪黑地赶去上学,我们感受他们那种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看一本珍贵的教科书(板书),了解由这教科书引发的感人故事。(理解什么是教科书,然后让学生抓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眼——珍贵,再提出想解决的问题——教课书为什么是珍贵的。)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词。(用小黑板书写上认读与掌握的生字词,其中“兴”写红字,要掌握的字下面加黑点。)
①、请小老师范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进行更音。
②、全班齐读,然后让个别学生来提醒全班同学生字词中易读错的读音。(俩、况、印与嘶)
③、说说从黑板上的生字词发现了什么?(a。多音字“兴”,然后组词;b、带点的字既要认读,又要会书写与运用;c、用什么方法记住自己喜欢的生字。
④、全班同学齐读生字词。
2、了解文章讲的事。
①、引导学生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与事物;再理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最后用“谁在什么情况下(或时间、地点、环境下)干什么(怎们样)概括。
②、分别请2至3名学生概括补充。
③、导语:同学们概括得不错,课文记叙的事情是:我和连长一起去取书,回来路上,遇到敌机轰炸,连长为了保护教科书而牺牲。因此,全文围绕“珍贵”二字展开了故事情节。那么,教课书具体珍贵在哪呢?这节课,我们共同去探究这个问题。
(三)、合作探究,感悟珍贵。
1、默读自学要求:找出描写“珍贵“的语段,并用“▲”表示。进行反复阅读,抓住重点词句,说说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当时他们的心情怎样?
2、小组合作讨论:确定重点发言人,组员注意倾听,并随时补充,发表不同意见。
3、共同探究珍贵。(这个教学环节是全文的重点,全文共有三处体现教科书的珍贵:一是第二自然段;二是第四自然段;三是第十及十一自然段。)
教学的方法是:依据学生讲出的“珍贵”段落进行教学;教学时,先引导朗读段落,说说体现“珍贵”的词句,再进行理解、品味,再这基础上感悟心情(感情),进行有感情朗读;接着总结感悟“珍贵”的方法“找段落,细细读——品词句,悟感情——用方法,感情读。”最后学生运用方法学习,教师点播。
“珍贵”:学习条件艰苦,渴望有教科书;毛主席关怀,党中央节纸;保护教科书,指导员牺牲。
例如: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同学注意倾听,思考:那些词句体现教科书的珍贵。②、全班同学交流:
a、引导抓住三个重点词——艰苦、困难、渴望。
b、引导逐步理解:
“艰苦”——a、联系生活实际对比理解排比句“没有……没有……没有……”
理解“锅烟灰”,注意生字词“刷”。
b、教师讲述时代背景加深理解。
“困难”扣“抄”联系生活实际对比中理解难。
“渴望”——侧重引导学生从标点感受当时“我们”对教科书的渴望。感悟“我们”当时迫切的心情。再进行感情朗读,把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c、引导理清构段形式。
③、引导学生总结以上的学习方法,以便更好发挥主动性自学后面两部分内容。
(这节课,学到“珍贵”的哪个段落就哪个段落。下节课继续学。学完教科书体现“珍贵”的段落,在回归整体,理清记叙顺序,对重点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感受重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人文教育。最后依据第二自然段的“总分”构断形式,进行指导片段仿写,可以是记事,活动、景物等。)
《珍贵的教科书》|人教版 篇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环境中学生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板凳、代替、嗓门、印刷、俯冲、轰隆、叨念等词语。
3、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渗透给课文分段的训练。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及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
2、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当新学期开学的时候,我们总能拿到崭新的教科书,可是在战争年代要想得到一本教科书多么不容易啊!
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珍贵的教科书(板书课题)。这篇文章,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二、简介时代背景
课文叙述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在全面进攻解放区的计划破产后,为了挽救其垂死的统治,实行所谓的重点进攻,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国民党兵力达到23万多人,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只有两万多人,因而敌军曾先后占领过我军主动放弃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所有的县城。中国共产党转移了延安的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指挥官彭德怀按照制定的“蘑菇战术”出色地歼敌十多万。在这段时间里延安小学师生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仍然顽强地坚持学习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边读边找出能表明教科书珍贵的词语。
四、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指名读文(纠正字音) 并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叙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表明珍贵的语句。
五、读懂每个自然段
1、围绕“珍贵的教科书”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① 我们渴望得到教科书。
② 我和张指导员去印刷所取书。
③ 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
④ 教科书和指导员的话激励“我”前进。
2、再读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上面的内容,渗透分段训练。
六、讲读课文第1自然段(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讨论归纳:写延安小学学习条件艰苦,渴望得到一本教科书(板书:炮火连天、渴望)
2、从什么地方看出延安小学的学习条件艰苦?顽强学习表现在哪?(学生抓住“四个没有、最困难、只能”这几个词理解。尤其突出无书的困难,体现了教科书的珍贵。大家对教科书的渴望之情。)板书:盼书
3、抓住重点词,有感情的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2~6自然段 (第二部分),说说主要写什么?
1、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2~6自然段
① 学生读书自学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同学们渴望得一本教科书。帮助学生抓住“兴高采烈、高兴的跳起来、亮开嗓门喊起来、争先恐后”等词语进一步深入体会同学们渴望得到教科书的心情,并理解:争先恐后: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兴高采烈:形容非常愉快、非常高兴的神情,振奋人心:使人振作奋发。
②这些书是怎么来的?从中说明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讨论,并汇报,师生共同归纳)
书是毛主席的亲自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说明了教科书的珍贵。(抓住“关怀”、“节省”两词理解)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读出“指导员”和同学们激动、兴奋、急切的心情。板书:情况紧急 争先恐后
3、归纳总结2~6自然段段意:
同学们听到有教科书的消息非常高兴,决定让“我”和指导员去取书(板书:取书)
二、学习7~10自然段(第三部分)
1、读7~10自然段,说说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①取书后的高兴和急切心情
②8~10自然段:取书回村途中遇敌机和炮轰,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书。
2、学习第7自然段,我和张指导员取到书的心情怎样的,从哪看出来的。
①高兴地跨着大步,恨不得一步赶回村子,把书发给大家。(体现高兴又急切的心情。)
②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高兴又急切的心情。
3、学习第8~10自然段
⑴高兴又急切的住村子赶,途中发生了什么事?(板书:敌机轰炸)
指导学生朗读,理清这部分的叙述顺序:
①敌机轰炸
②我头部受伤
③那捆书完好无缺一压在指导员身上被鲜血染红了
④张指导员伤势严重,牺牲了
⑵再读课文,指导学生深入体会重点内容。
看插图,想象“我”晕倒后,张指导员是怎样保护书的?(找出课文中描述张指导员护书的语言和动作句子,加以体会。)
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身子下面。(板书:献出生命)
理解“完整无缺”:一点儿也没有损坏。从中体会在危险出现情况下,张指导员想到的是保护那捆教科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宝贵,体现了张指导员献身精神,又突出了教科书的珍贵。
3、体会文中几处省略号的用法(出示训练题小黑板,让你学联系句子,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
①快卧倒……(表示张指导员话没被爆炸声打断了)
②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晕倒后事情经过的省略)
③指导员……指导员……(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④书……书……(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说话断续,说明张指导员伤势严重,可心中只有书,体现书的珍贵)
⑤张指导员为什么要用生命保护书,他的话语做了最好的回答。请同学们自读第11自然段,认真体会这段中的内容,“他轻轻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前两个省略号表示张指导员临牺牲前说话语气断断续续,最后一个省略号表示张指导员牺牲了,话没有说完。表达了张指导员对同学们的心愿,寄托前辈的期望,书是生命换来的,它十分珍贵。
4、总结归纳7~10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书。(板书:护书)
5、小练笔
张指导员的话还没有说完,同学们想想,他要说什么,你知道吗?拿起笔,把他没有说完的话写在小练笔本上。
6、指导学生有感谢地朗读7—10自然段
(1)指导员受伤,要读出慢而低沉的语气。
(2)我的呼唤,要读出急切哽咽的语气。
(3)指导员的叨念,读出微弱而又坚强的语气。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第四部分)
1、带着问题自读最后一自然段。
①张指导员没说完的话指什么?
②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2、学生自学讨论归纳
①没说完的话指对学生们的殷切期望。
②教科书珍贵是因为:
a书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印文件节省下来的
b它是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下来的
c寄托着先烈的殷切期望
3、总结最后一段段意:
那捆珍贵的教科书一直激励“我”前进。板书:激励前进
四、朗读全文,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全文
1、弄懂每个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理清文章的脉络,练习给课文分段。
2、全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同座练习说一说)
六、指导生字书写:
凳:上下结构。查“几”部,上方是登。
爆:右下边是五笔,不要写成水。
锅:右下方是“内”。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八、布置作业。读了《珍贵的教科书》你有什么感想?以读《珍贵的教科书》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 炮火连天情况紧急 敌机轰炸
珍贵的
渴 望争先恐后 献出生命
教科书
盼 书取 书 护 书 激励前
珍贵的教科书 篇十
课文
1947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坚持学习。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一天下午,老师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都高兴得跳起来。
指导员接着说:“同学们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
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亮开嗓门喊起来:“快把书发给我们吧!”
“书还在印刷所呢!”指导员微笑着说,“因为情况紧急,印刷所准备转移,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我去!”“我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最后决定让我跟指导员去印刷所取书。
书领到了。我和指导员每人背上一捆,高兴地跨着大步往回走,恨不得一步赶回村子,把书发给同学们。
正在这个时候,三架敌机从东北方向飞来,在村子上空盘旋着,嘶叫着。突然一架敌机呼啸着向我们这边飞来,一个俯冲,投下了一颗炸弹。
“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与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才发觉自己头部受了伤,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
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扶他坐起来,激动地说:“指导员,书都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多少年来,那捆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课堂实录]
靳家彦
[浙江台州临海白水洋小学 刘彩琴老师整理]
师:我们今天来学什么?
生:
师:有一个多音字(板书:教科书)
(生读题)
师:什么是“教科书”?
生:就是课本,就是教材。
师:原来这篇文章叫《一捆教科书》,这题目好吗?
生:不好
师:大家来读书,你觉得哪一段写出教科书特别珍贵,待会儿就读哪一段。
(生自由读全文)
师:你觉得哪一段写得特别珍贵,读出来听一听。你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读第四节)
师:为什么?
生:印书用的纸是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还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
师:你们真行。
(生齐读第四节)
师:你们读得很正确,但这样读叫念字,怎么读呢?听老师读。
(师慷慨激昂地范读)
(生再齐读,读得好多了)
师:我们就这样一边感受,一边读书(板书:感受)
你有了感受,读出来的书味道就不一样了,就像品茶,一口一口慢慢品,越品越有 味道。对身外的东西引起振动,叫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读书最重要的是感受,把 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要把感情读出来。谁愿意来读读
(生读,读得很好)
师:读得多好啊,声音响亮,普通话准备。
党中央的文件是用来指导革命的,这书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多么珍 贵啊!再来读一读
(生再读,强调“印文件”)
师:高声读也好,低声读出好,都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还有吗?其他地方再读读。
生:(读第12节)因为这教科书是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珍贵。
师:对呀,这书浸透了指导员的鲜血,每当我看到这鲜血染红的书时,就会想起指导员 说的话,指导员说了什么?
(师范读,生读)
师:就这么读,读出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悟。
为什么读得这么好,不仅是感受了,而且把心放在里面去读,你们的读已经到了 “理解”的层次了。
师:所以题目不能叫《一捆教科书》,而应该叫(板书:珍贵的)
注意“贵”字不加点。
(生再读课题)
师:除了那两段,还有吗?
(生读第11节)
师:可是在55年前,正在与国民党进行战争,炮火连天的岁月,条件困难吗?
生:困难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读第二节)
师:有哪些困难?有桌椅吗?
生: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
师:桌椅问题解决了。有黑板吗?怎么办?
生: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刷一块。
师:还没有什么?怎么克服?
生: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
师:这些困难都能克服,最难克服的是什么?
生: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抄一课学一课。
师:但你没读出困难,读来读得困难一点。
(生读,读得不够好)
师:你们口渴过吗?那时候最想喝什么?那种希望就叫什么望?
生:渴望。
师:再读这句话
(生读出渴望之情)
师:这样边读边议也是为了使大家更深刻地感受、理解。
师:书来了吗?有消息了吗?从哪里开始到哪里?
一开始盼书,现在去领书。这里非常像电视剧的场面。我们能根据这段文字排电视 剧,你们想排吗?
让摄影的叔叔阿姨拍下来,在温岭电视台一播,演员就是你们,导演就是老师。
(生组合选择角色排练)
师:时间是--
生:1947年春天
师:谁先出来了?
生:指导员。
师:谁能演指导员,老师来看看(选一学生)
现在他就是你们的--
生:指导员
(演指导员的学生上台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
师:他兴高采烈吗?来,大家帮他排练
(另一学生说)
师:现在我就是指导员了,我说完这句话你们就怎么样?
生:欢呼
(师说台词)
生:耶
师:战争年代哪来的港台调“耶”,应该说--
(师生再演,学生欢呼时间较短)
师:时间这么短,不行。
(师生再演)
师:对,这就叫作“振奋人心”(板书)
师:什么叫“兴高采烈”,什么叫“振奋人心”,懂了吗?
对,就这样读,不用背解释,已经知道了,这叫欣赏
我请同学们接着演指导员
(生读第4节)
师:这时大家更应怎样?
生:欢呼
师:还有一个声音在叫,谁来?
(选好演员,生再合演)
师:可是书还在印刷所,谁去?
生:我去
生:我去
师:不够积极,不够踊跃,我看谁特别积极就谁去。谁去?
(学生争着要去)
师:(板书:争先恐后,生读词)
这一段就像拍电视剧一样会拍了吗?会表演了吗?对,不仅演得好,还理解了什么 叫“兴高采烈”、“振奋人心”、“争先恐后”。
师:第三段非常感动人,我们一起读读。
(师范读,指导读“快卧倒”)
后面是一个省略号,说明了喊了几次
生:很多次
师:但文章中没能写出来,就用了省略号。
师:这本书连一页也没缺少,叫什么?
生:完整无缺
师:这捆书被完整无缺地压地指导员身下,所以,看到这捆被鲜血染红的教科书时,我 就大声喊--
谁来把他唤醒
(生读)(齐读)
师: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激动地说- ---(生接读)
师:他轻轻地摇了摇头,……用微弱的声音说:---(生接读)
这是指导员流尽最后一滴血,用尽全身力量留给大家的一句话,我们再来读读。
(生齐读)
师:将来干什么?没说呀,指导员这时候----
生:牺牲了。
师:他慢慢地停止了呼吸,慢慢地闭上眼睛,慢慢地以及停止了跳动。
话还没说完,他要说什么,你们知道吗?拿起笔来,把他没说完的话写在后面。
(生开始写)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打败敌人,为我报仇,为国争光。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尽一份力量。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为祖国出力,就只能靠你们了。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一空要打败国民党,让我们的后代过上好日子。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能建设祖国,为祖国出力。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需要你们,为祖国创造一片宏伟蓝图。
师:让我们把指导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酝酿好情绪,一齐来读一读。
(生满怀深情地读第十二节)
师:这捆教科书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
读书不仅要读过去,还要进行评价。怎么评价?
(师板书:读《 》)
师:什么意思?
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
生:写出读后感。
师:写多少?没有限制。怎么写?没有限制。怎么想就怎么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回去好好读,好好写。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10篇《珍贵的教科书》,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