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最新7篇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平衡,根据教学目标及时实施评价是调控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7篇《教育心理学论文》,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教育心理学本科论文 篇一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要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向知识文化的创新者和改革者角色转变。而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促进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需要从优化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数学教师的能力、淡化数学教师的“权威”意识、增强数学教师的职业动力等方面入手。
一、优化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角色转变
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数学教学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数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够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教师知识结构包括:知识的高度、知识的广度、知识的深度、知识的精度、知识的新度等五个方面。数学教师所具备的知识不仅要有一定的高度、深度、广度、新度,更要在知识精度上下功夫。数学教师对本专业的知识不仅要做到科学准确,而且要进行深层加工。知识的精度是在教师反复学习、深入思考和钻研的基础上获得的。要想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既要精于所教专业,又要精于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一个典范。他既精通于专业知识,又精通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并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所以说数学教师只有不断优化、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实现角色的转变。
二、更新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角色转变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数学教师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用“学生是否得到主动发展”、师生是否共同发展来检验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而且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里,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快,比教师多,数学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绝对的权威。因此在新课程中数学教师不能再居高临下,而应与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互动探究,与学生成为合作伙伴的关系。数学教师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才能真正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将扮演着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的楷模,教学过程的领导者,学生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的。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成为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与学生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
三、提高数学教师的能力,促进角色转变
数学教师的能力包含:数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自我意识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等。数学教师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如果一个数学教师自己的数学能力没有得到提高,那么就不可能对数学有深刻的理解,也不可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也影响着教师的角色转换,制约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数学教师的自我意识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行为和方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数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往往被数学教师自己忽视,认为教师只要能教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就是专家或能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见,通过教育科研活动,能促使教师自觉地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进行科学分析的能力和技巧,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从能干的“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的新型教师。
新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数学教师要适应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定位问题,找到自身与新课程要求之间的不足,切实转换以往形成的传统角色观念,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多种角色的综合型教师,以此推动数学教学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教育心理学本科论文 篇二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校学生可以接收各种复杂多样的信息,学生更追求个人人格的独立。在这种状况下,高校工作的展开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都受到巨大的阻碍。因此,正确的使用教育心理学是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本文通过对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从而发挥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最大作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学生管理;思想教育
一、引言
在2008年首届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上,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最新的要求和标准:思想上要开放化;方法上要多样化;能力上要专业化;态度上要人性化。“四化”的提出,使得教育心理学在辅导员的工作中的重要性显现的日益明显。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动机理论。任何人的举动都有一个原始的出发点,人们将这个出发点称之为“动机”。大学生的热情在高考结束后已经消失殆尽,在这个时候,如果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动机,就会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消极玩乐心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学习引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的关心和支持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大学生建立最新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会动机培养和成就动机培养是现今培养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途径。经过对教育心理学案例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的强弱决定着大学生是否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第二,迁移理论。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大学生从学生生涯更好地过渡到社会实践生涯中,这个过程就是迁移的过程。高校辅导员如果能在这一迁移过程中给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就会在大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上起积极作用。
三、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当代高校学管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辅导员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教育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影响,这些信息有时会跟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很多大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思考做事,且不计后果。所以现在的高校辅导员要在以前的方法上突破创新,做到审时度势、做到与时俱进。那么在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2]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引导就显得无比重要。
第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高校辅导员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不但可以让学生得到心理疏导,还能对他们的学习起到帮助。因为教育心理学提供的疏导方法可以增强学管工作的科学性,可以提高管理的实际效果。在人们自主开展学生工作时,无论处理任何问题都可以行之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知识,不单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辅助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从而端正三观。
第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去跟辅导员交流沟通。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且适时地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多倾听,切重点,示理解,努力让学生豁然开朗,调整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生活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生活情趣。现在屡见高校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出现的各种自残自杀等憾事新闻,足见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
四、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第一,促进班级的管理更好地进行。辅导员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适当地制定一些学生管理守则、制定班级目标、建立班级学分奖惩机制等班级动力系统。在这种动力系统下,学生会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动作有考量,如遵守班级制度、配合班级管理等。在一个集体下,学生行为动作的出发点往往会跟从大流,这是由学生不愿在集体中被当作“异类”的社会心理决定的。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还可以从此方面出发,建立健全学生榜样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榜样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据激励理论,学生的管理工作要从提高学生需要层次、规范学生学习行为、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这三个方面出发,以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为核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需求就越多,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人的主观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决定因素,所以对学生进行诱导,转变其在满足主观需要时的行为态度,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强化其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质量。
第三,通过心理暗示增强心理素质。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强,提高个人情绪管理的能力,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地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心理问卷调查掌控学生的心理动向;通过心理模拟实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日常的交流谈话中,将一些积极的事例或者人生道理暗示给学生。有时心理暗示的作用会大于传统的谈话灌输。第四,平等交流。在大学生活中,以寝室或有共同利益的学生组成的小团体是非常常见的。但也与一些人游离在这些团体之外,孤身一人在大学的校园里行走。此时,辅导员应该与那些游离与群体之外的学生进行心灵间的交流,打破学生的心理防备,换位思考理解学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好学生交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情况越加复杂的情况下,学生的问题情况也就越多。因此,教育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越加重要。辅导员在应用教育心理学时,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方法,为国家的建设创造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源源,张巍。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2]赵美。浅谈教育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从行为管理角度[J]。山西青年,2016(14)。
[3]周赛兰。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运用基础心理学开展学生管理工作[J]。明日风尚,2016(6)。
教育心理学本科论文 篇三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学生如何学习知识、技能和发展智能的心理过程、心理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来帮助教育者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因此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了教育心理学中联结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几个重要的学习理论,试图探讨其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启示及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用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正如现代语言学博士H。H。Stern指出“没有可以不懂得心理学教学理论而教授语言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而言,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使学生学以致用。
一、介绍
(一)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科和教育学科交叉的产物,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及其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其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主要侧重于正常学生群体的心理规律的研究,考察这些学生在常态的教学中是如何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因此,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对高职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英语教学
高职是和本科教育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等一线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随着近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专业能力的拓展及今后的就业留学都有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兴趣不浓厚,对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缺乏明确目标,学习上非常被动,学习习惯差,有的甚至自卑感较强,不敢开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不小难度。
二、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
(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是由二十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桑代克提出的,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教育界处于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还有著名教育家华生、斯金纳等。其主要贡献是对在教育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了相对客观的研究和分析,对学习的规律、动机、实质进行大量研究,提出一系列理论及学说。如斯金纳曾提出“操作性条件作为一科学系统应用在日常教学当中”,对促进世界传统教学的发展与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最早发源于德国格式塔心理学,该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一套完形说,与当时的联结说形成对立。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有著名学者贾德、布鲁纳、奥苏泊尔等。该学派建立了“完形———理解、领悟、认知———发现科学学习说”理论,肯定了认知及意识的能动作用。现代认知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即是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相对立,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及马斯洛。此学习理论基于自然人性论,主张人格或人的自我实现,相比于理论学习,他们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熏陶及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中曾说最持久且最深入的学习模式为自发学习,马斯洛在《心理学的依据和人的价值》中指出,个人人格的有效形成往往来源于自我压力。
三、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
(一)运用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听说教学效果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刺激———反应为原理的机械性语言操练,即为学习者提供语料输入,然后使他们能运用所掌握的语料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无论是强调语言机械训练,认为一种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的听说法,还是把外语学习归结为刺激———反应过程,强调图像和录音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而达到语言习得目的的视听法,都频繁用到听、说这两种输入和输出的技能。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可以运用视、听、说等手段积极刺激学生,引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并且用情景法和交际法强化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化为自己英语运用的能力。
(二)运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知识重新建构自己新的认知体系。而人们进行阅读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运用已有知识对新信息进行理解;二是借助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和有关专业知识及逻辑思维能力,对信息的再加工达到深层次理解。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广泛接触世界各国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知识,拓宽视野,扩大知识容量,调整知识结构,弥补学生词汇量不够的短板。另外,教师与学生积极交流,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以便最大限度使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影响教学效果。
(三)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即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外部因素都是通过学生这个内因起作用。真正具有持久活力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学生的自身兴趣及由此所产生的求知欲,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这一点,尽量创设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消除学习压力和负面情绪的环境,敢于表达自己,勇于改错,主动表现自己,最终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提高的目的。
(四)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智力因素一般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内容,非智力因素包括态度、意志、刻苦性、信心、心态等内容。诚然,英语学习好坏与智力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但是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于英语的成功掌握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不怕困苦;培养学生集体的观念,互助合作;培养师生和谐的关系,教学相长。只有多管其下,英语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一些著名理论干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马斯洛需求动机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安全的需求,被认可的需求,归属感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与学习者需求相关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会到自我实现,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进程并不均匀,起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遗忘量先大后小。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此规律引导学生学习并及时巩固和复习当天的知识,对于需要大量记忆的英语学科来说发挥最大的学习效率。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核心理念是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和期望能给学生以良好的激励,以此提升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可以大力鼓励学生,给予正面表扬,多注重进步的方面,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良性发展。
四、结语
21世纪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必将促进跨语言跨文化的人际交流,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积极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深入研究英语教学理论,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从中受益。
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 篇四
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规律,探讨外语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相互关系,以提高外语教育中的教与学。
关键词:
外语;教学;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210-1
掌握外语教学心理有助于制定外语教学的原则、基本方法以及教材的编制。外语教学心理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内容。前者主要是学习理论以及相关的的教学原理和原则;后者则包括外语教学中学生对语音、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
1 外语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1.1 由于外语学习的心理学观点不同,对外语学习过程的看法也颇有分歧 在缺乏外语真实交流情景的背景下,很多学者认为从自觉学习到自觉掌握是学习外语的合理途径,其过程是:感知语言材料(包括模仿),观察能力的逐步提高; 理解语料(包括识别),培养外语思维能力;巩固语料,记忆能力的培养;语料的应用;灵活使用语料,创造能力的培养。从教学视角看,前两个过程是讲解,后3个过程是练习,5个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讲练结合,以练为主。从语言和语言应用的关系角度看,整个过程是通过言语交流行为到掌握语言知识,最后通过言语交流活动掌握言语能力。
1.2 外语学习的动机是由外部诱因(来自社会的需求)和内部动因(主观愿望、需要)结合构成的 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学习外语的动机是把外语看作工具来掌握,以达到生活中真实交流目的。所以以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外语教学必须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外语教学过程交际化。因为多数院校缺乏真实或虚拟的交际环境, 为此, 就必须使教学过程情景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外语学习的环境越真实,收效越大。
1.3 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形成外语思维的过程 外语思维的心理特点是在内部言语中使用外语语言结构。基本途径是多让学生实践外语的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用外语进行的听说读写活动具有共同性,即不经分析和翻译使外语与思维建立直接联系。
1.4 语音、语法、词汇属于语言知识,掌握语言知识是培养言语能力的基础语音、语法、词汇作为一个整体紧密结合在句子中,因此必须在表达一定情景的句子中讲解和训练语音、语法和词汇。学生学习外语时大都学习了本民族语言、外语与本族语在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方面有相同、相似、相异之处。相同之处对学习外语有正迁移作用;相似、相异之处起负迁移作用。因此外语教学要注意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形成分化。
1.5 学习外语离不开记忆 学习语言知识实质是对语音、语法、词汇的记忆;对于听说读写技能的掌握要求记忆语言材料的水平自觉话化,是记忆的高级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须重视记忆方法,根据记忆的规律合理安排教学。教学的安排要注意学生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目前多数人认为开始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为10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学生可塑性强,模仿发音快,受本族语的干扰少;从8-20岁,随注意、意义识记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增长,外语学习能力呈上升趋势,20岁左右被认为是记忆能力最强的年龄,以后逐渐下降。
2 心理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2.1 语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人除了有属性的感觉之外还有特殊的关系感觉和情感,它们可以而且应该被称为理智感。语感在心理学上属于理智感的情感范畴。有了这些理智感,学习者能够直觉地认识复杂的联系和关系。正如音乐家不能没有乐感一样,语言的使用决不能没有语感。语感应理解为对语言的感性反映。问学生如何确定出正确答案的时侯,其回答很有可能是“觉着就是是这样,却不能证明” 等。可见语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个人天生具有的素质和相应的理论知识的自觉学习到自觉掌握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语感的形成,没有实践就不可能培养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语感。
2.2 词汇的记忆 这是一个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反映出的较普遍的问题。学习任何语言都必须掌握大量词汇。然而,在外语教和学的实践中,许多单纯背诵词表的学习者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要么孤立记忆,单词不易记住;要么记住了,也很难在言语中使用。但如果完全撇开词的学习,也同样是错误的。所以毋庸置疑的是词的熟记对掌握语言的重要性。应了解有效记忆词汇的原理和方法,才能使外语的教和学事半功倍。
2.3 语段的记忆 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但学生反映出的畏难情绪;背得断断续续;当时记住了,一段时间后就会遗忘大部分等。由于理解和记忆是紧密联系的,要记忆一个语段所需的许多工作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语段的特点、任务要求、用于记忆的活动,以及对话题的了解,都对如何重现一段话语产生有力的影响。读一篇材料,直到认为已经了解,然后放开,试着用自己的话回忆内容。不要急于记忆准确的词。而是要集中记忆意义。
2.4 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学习者之间学习效果不同的重要原因是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别差异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别差异,才能采取必要的措施,发挥积极方面,克服消极方面。要善于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培养学习外语的兴趣。要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变化,培养学习外语热情。重视对学习者意志品质的培养,激发学习动机。
2.5 外语教学对外语教师提出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具备过硬的传授和培养外语知识技能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讲授、善于示范、善于提问启发、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善于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另外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具备好的掌握课堂的能力。包括必要的组织能力和对课堂上一些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等。其次,外语教师应当注重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清。心理因素与外语学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2.
教育心理学论文2200字 篇五
《试论教育心理学在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中的应用》
一、当代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
高校大学生经过了十多年的小学、中学寒窗苦读步入高等学府,迎来的是社会各个层面赞许和尊重的目光。殊不知,虽然社会提倡素质教育,学校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但在很大程度上衡量学生的标准主导还是考试分数及学习成绩。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缔造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情绪智力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富强,因此重视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至关重要。
中国儿童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针对全国126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表示,20.3%的学生碰到过情绪智力方面的问题,据教育部相关调查,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占已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
二、大学生情绪智力问题主要表现
1、人际关系问题。受应试教育影响,多数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较为封闭,交往能力比较弱,与人相处时有着较强的戒备、怀疑和嫉妒心理。每名学生待人接物的方式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特有的敏感、冲动、闭锁和羞怯,感觉过敏,行为固执,对别人嫉妒羡慕,过分强调自我爱慕虚荣,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状况,进而产生困惑、彷徨、忧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生活适应问题。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成长经历和学习基础相差很大,来到大学之后,自我认知能力、朋友交往、自然环境等方面都需要迅速调整适应新环境。对子女管教严格的父母,子女在生活表现出细心、负责;有的父母过分保护,惟恐孩子受挫,这类学生依赖性强,自制能力和自理能力差;有的父母对子女放任自流,这种大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礼让他人,缺乏挫折承受力,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3、职涯规划问题。大学生在考入大学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没有及时找到合理科学的方式,不能更好地规划四年的学习生活,致使成绩下滑、考试焦虑造成心理失衡,无端心烦意乱,出现神经紊乱。同时,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提速,对大学后生活目标的选择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专业方向发展与择业目标的不对等,使大学生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就业的压力感,加剧了大学生内心的冲突,甚至造成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失衡,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4、生理情感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个体的生理发展已基本成熟,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情绪不稳定,加之大多数的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对异性的神秘感、恐惧感和渴望交织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产生心理障碍,如失恋、单相思、恋物癖等。这些冲突和矛盾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对当代大学生情绪智力造成恶劣影响,形成心理障碍。
三、教育心理学培养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思考
1、合理运用大学生情绪智力教育的三级机构。
以素质教育作为当代人才发展教育的理念,用教育心理学方式加强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根据大学生成长心理、情感变化的普遍规律,研究导致其生理、心理环境变化的根源。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教育心理健康机构,把心理健康普测周期化;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打造教育心理三级机构,即以学校、教师、大学生形成以专业心理师资为主,学生工作队伍和学生社团为辅的三级工作体系,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发现可能存在情绪智力障碍的学生及时沟通辅导。
2、充分开发大学生情绪智力教育的网络体系。
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要积极开展情绪智力教育活动,如专题讲座、开设课程、窗体宣传、心理热线、网站制作、心理咨询面对面等,详细调研分析。营造人人关心、主动参与的良好心理教育氛围。通过互联网发布健康信息,打造教师教育情绪智力理念网、家庭学校教师互动联络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学生情绪智力应急网、社会心理辅导与援助网等,形成教师引导、家长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大网络体系,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教育、加强跟踪服务、必要时进行危机干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的人。
3、有效发挥大学生情绪智力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情绪智力教育不光是心理学工作者的工作,也不是只有心理学教师才能做,要构建全体大学生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大学生成立情绪智力协会,让大学生学会情绪识别、情绪表达,自我激励;鼓励大学生创办改善情绪智力学报或期刊、制作情景剧、小品等活动;帮助大学生组织培养良好情绪智力的拓展训练,和谐人际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精神;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处事、学会求知,建立自信不自负、自强不自狂,有坚忍不拔的自我意识和正确成熟的价值观念,能从容应付各种危机与挫折,勇于承担责任。
4、全面搞好大学生情绪智力教育的社媒平台。
高校应从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将媒介素养纳入学校教育心理课程体系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舆论信息的吸收和加工,以及正确评判、使用信息的能力。利用社会媒介来发展和完善自我,形成“人―媒”和谐的共生状态,获得全社会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积极关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打造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持之以恒的情绪智力教育系统工程,使大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不怕挫折,磨练意志,勇担重任,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教育心理学本科论文 篇六
【摘要】本文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的认识和应用实现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知识理论和学习策略是本文的重点,以此使教师认识到科学的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思想品德教学
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介入学习的认知活动,但它形成了个体意识倾向性中的学习态度,积极的个性品质不仅能激励、驱策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能促进和推动智力的充分发挥,而消极的个性品质则会阻碍、干扰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注重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要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必须让心理教育成为初中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心理教育使政治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针对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学习在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等的心理规律,研究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围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逐个分析各元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起到指导教育、教学,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的教学目的。制订完整的教学计划,环环相扣。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罗森塔尔效应,切实地表明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作用,该现象通过暗示改变老师对学生的认知,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循环往复,使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最终实现对学生产生良性影响的效果。
2、鼓励语言的积极作用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做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学生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学生一生;错误和武断的结论,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更加注重细节,充分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在心智未成熟的状态下,容易受到教师不经意的言行伤害,对待胆子小、性格内向的学生更是如此,易打消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积极性,会影响学生未来思想品德的发展。
三、教育心理学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结合思想品德课程的知、情、意、行,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本身是针对学生道德进行培养的课程,而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大众心理的评价,同样属于心理学范畴,教师要教好思想品德课程,避免不了要引入教育心理学的方式、方法。只有抓住和掌握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才能有效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逐渐创新、融入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应注重自身衣着、行为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自觉总结和反思实践中的道德知识,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发挥榜样作用。如果平常教育学生的东西自己都做不到,对学生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很难有说服力。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的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正确的处事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和谐共处,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心理学本科论文 篇七
【摘要】本文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的认识和应用实现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知识理论和学习策略是本文的重点,以此使教师认识到科学的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思想品德教学
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介入学习的认知活动,但它形成了个体意识倾向性中的学习态度,积极的个性品质不仅能激励、驱策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能促进和推动智力的充分发挥,而消极的个性品质则会阻碍、干扰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注重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要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必须让心理教育成为初中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心理教育使政治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针对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学习在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等的心理规律,研究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围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逐个分析各元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起到指导教育、教学,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的教学目的。制订完整的教学计划,环环相扣。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罗森塔尔效应,切实地表明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作用,该现象通过暗示改变老师对学生的认知,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循环往复,使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最终实现对学生产生良性影响的效果。2.鼓励语言的积极作用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做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学生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学生一生;错误和武断的结论,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更加注重细节,充分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在心智未成熟的状态下,容易受到教师不经意的言行伤害,对待胆子小、性格内向的学生更是如此,易打消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积极性,会影响学生未来思想品德的发展。
三、教育心理学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结合思想品德课程的知、情、意、行,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本身是针对学生道德进行培养的课程,而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大众心理的评价,同样属于心理学范畴,教师要教好思想品德课程,避免不了要引入教育心理学的方式、方法。只有抓住和掌握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才能有效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逐渐创新、融入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应注重自身衣着、行为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自觉总结和反思实践中的道德知识,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发挥榜样作用。如果平常教育学生的东西自己都做不到,对学生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很难有说服力。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的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正确的处事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和谐共处,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蓉蓉。基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心理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4
[2]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7篇《教育心理学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