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4篇《春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春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世界的奇妙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抓住关键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通过欣赏图片、展开想象等方法体会世界的奇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的。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题导入。
1、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欣赏。
2、学生交流观察后的感受。
看了刚才老师展示给你们的图片,你们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美丽、富饶、奇妙)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刚才,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奇妙,现在,我们再来跟随作者彼得西摩去感受他眼中的奇妙的世界。
设计意图:
出示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2、在小组内交流画出的生字和词语。
3、出示会认字,检查生字词。
①指名拼读生字,正音。
②学生利用生字组词。
4、课件出示一类字和会写词。
①读词语,注意生字的写法。
②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提示易写错的地方。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识字写字,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初读课文,感知奇妙。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2、讨论交流: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3、读课文,找出描写“天空”和“大地”的段落。
4、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
(1)出示句子: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①讨论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因为生命的存在,所以世界是神奇的)板书:生命
②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这句话概括介绍了世界的特点,统领全篇,点明中心,是文章的总起句)
(2)出示句子: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①讨论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启发我们去寻找,去观察,去探索)板书:寻找
②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这句话照应开头,总结全文,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一想:全文是按照什么结构写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
提示: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写的,开头是总起句,引领全篇,结尾是总结句,总结全文。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板书:总—分—总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的内容,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描写的内容,抓住开头和结尾,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句子,弄懂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从而理清课文的层次,学习课文的叙述方法。
四、总结归纳,感受奇妙。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是奇妙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需要我们去寻找。那么,我们怎样去寻找奇妙的事物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的?
板书:天空大地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新授内容。
二、研读写天空的语句,感受奇妙。
自由朗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我们这个世界是奇妙的?
1、出示旭日东升图和课文第3自然段。
(1)学生读句子,描述图中的景象。
(2)你是怎样体会到作者描写的景物的奇妙的?(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了天空的颜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的形状)
(3)这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
(4)朗读这个自然段,读出你对景色的赞美,读出你对新的一天的期望。
2、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究课文第4~8自然段。
3、小组选代表汇报交流学习体会。
4、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拓展练习,理解内容。
(1)找出描写想象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找出比喻句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这几个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
7、读第2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提示下文)板书:初升的太阳空中的云彩雨后的水洼落日的余晖闪烁的群星
设计意图:
运用课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品词析句,理解内容,体会表达方法,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研读写大地的语句,感受奇妙。
默读课文第9~16自然段,根据阅读提示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1、出示阅读提示。
(1)这几个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
(2)哪些句子让你感到这个世界是奇妙的?画出来并说明理由。
(3)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把事物写具体的?
2、交流汇报学习所得。
(1)这几个自然段是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夏日、秋天、冬天。
(2)①我们能看到植物生长的奇迹——极小的一粒种子种到地里,生根、发芽,不久就开花了,花很漂亮。(春天,万物复苏,地里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植物的生长真是神奇)
②我们能看到各种水果诱人的颜色,圆润的鲜红色的樱桃,深紫色的李子,浅黄色的梨。(各种水果颜色鲜艳、诱人)
③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这两句话把“房檐上垂下的冰柱”比喻成锋利的刀剑,把“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比喻成珍珠,使我们体会到景色的美丽和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小结。作者用一双慧眼发现了世界的美丽。看来,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我们怎样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呢?
板书:植物的生长夏日的树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冰雪
5、齐读课文第17自然段,谈谈自己的体会。
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设计意图:
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然后汇报交流学习心得。在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这篇课文描写了天空的颜色、云彩的形状、落日余晖的色彩和群星闪烁的样子,叙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四季的美丽景色,说明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探索,就能发现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板书:热爱
2、通过学习课文,你学到了本课的哪些表达方法?
3、课文给我们介绍了这么多日常生活中的美,作者通过描写颜色、形状把事物写得具体生动。请你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把你观察到的一个事物或一处景色写下来。
春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里,”等8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会写“奇妙、飞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点评书写)
2、回顾内容,引入新课。
指名说说课文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
(出示第1自然段,学生齐读),分别又是抓住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大地)。
3、质疑引入:天空和大地究竟都有什么奇妙之处呢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进那奇妙的世界。学习作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了美。
二、品读课文,感受奇妙
(一)感受“天空”的奇妙。
1、自由朗读2—8自然段,出示要求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天空向我们展示了哪些奇妙景象呢请大家仔细寻找,画出相关的词语。
什么时候:清晨、雨后、落日、黑夜,(时间顺序)
什么景象:太阳、云彩、雨水、群星。
过渡:天空的奇妙景象真多!现在就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来欣赏清晨的日出。
2、学习第3自然段
(1)出示内容图片
(2)师范读
(3)指名说说这一段作者抓住了什么来描写日出(颜色,形状)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来(粉红、蔚蓝,大火球)指名回答
过渡:这一段写了日出颜色的奇妙。我们欣赏了日出,再来看看太阳云彩。
3、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段
(2)作者是怎样描绘云彩的。(指名回答)(如同雕饰、各种奇妙的形状)
在作者的笔下,云彩会“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云彩到底会讲述怎样的故事呢
(3)指名说出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语意未尽)
(4)练习用句式“云彩有的像……像在给我们讲述……故事”来说话。
过渡:观赏完了云彩,我们再来欣赏云的另一种形态——雨。
4、学习第5、6自然段
(1)出示内容和图片
(2)指名读
(3)作者是怎样写雨的
(4)“雨后……我们的脸。”这句话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雨水的(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5、学习第7、8自然段
过渡:除了日出、云彩和雨点,到了黄昏的时候,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了落日的余晖、闪烁的群星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7、8自然段
(2)男生读7段,女生读8段
(3)作者抓住了落日的哪方面来描写的指名回答(从色彩的变化
来描写落日;)
(4)黑夜降临的时候,作者又把群星比作……,学生齐回答
(5)小结:天空向我们展示的景象可真奇妙!无论白天黑夜,无论
晴天雨天,都是那样的奇妙。正如作者所说——
(6)齐读
出示:“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7)看板书,小结“天空”部分的学习方法:作者就是按照一天时间的顺序来写出天空中各种景象的奇妙的。
过渡:畅游完了天空,我们再一起走进大地。
(二)感受“大地”的奇妙
1、小组合作学习9—16自然段
运用学习“天空”部分的方法。分小组学习“大地”部分
出示
(1)快速默读课文第9~16自然段,思考:
①作者以什么顺序展现了大地的奇妙
②作者分别呈现了春、夏、秋、冬的哪些奇妙画面
(2)各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板书:春夏秋冬
根据各小组的汇报,灵活引导学生来体会下面四个季节的不同的奇妙。个别读,比赛读,齐读、男女生读。
(3)体会春天植物生长的奇迹,水果色彩的变化。
(4)体会夏日的绿荫。
(5)体会秋的神奇。
(6)体会冬的有趣。
引导学生抓住“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来体会冬的有趣,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这种奇妙展现出来的。
(7)各小组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季节,轮读、齐读第9~16自然段。
(8)小结:大地向我们展示的景象真奇妙啊!正如作者说的——齐读
出示:“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三)、总结奇妙,升华情感
1、学习17-18段
我们欣赏了奇妙的天空,又领略了大地上四季的神奇,正如作者所说——(课件出示,引读)“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1)出示第17自然段,引读: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
过渡:这都是一些极普通的事物,但是它们却又那么奇妙。或是奇妙的形状,或是丰富的色彩,或是特殊的形成过程,总之——
(2)出示第18段,引读: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三、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看板书,梳理课文结构,总结写作方法。作者怎么能够把这些极为普通的事物写得这么生动,这么奇妙。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天空和大地。(完成课后题一)
2、总结:作者就是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了美,找到了奇妙。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3、出示课后题,说说你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
4、配乐朗读全文。让我们一起用轻快的语调,美妙的声音把课文美美地读出来。
5、布置作业: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把你课后观察的事物写具体、形象、生动,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提示:可以观察校园的景色、花坛里的小草、树上的鸟儿、飞舞的落叶等等。)
春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 篇三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们奇妙的世界》是部编版三年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寻找”,是一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意在通过描绘大自然壮观的景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本课讲述的是“天空”和“大地”,介绍了天空一天四时景象、晴雨云彩的变化,大地四季景象与色彩的变化。给我们展现了天空和大地奇妙无穷,多姿多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自习生字,掌握7个会认的字,11个会写的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和蕴藏的情感。
3、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和恰到好处的比喻手法,掌握对于颜色的描写。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时间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诵读法
小学生要培养对课文内容与实际的联想,主要是通过诵读来培养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采用录音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2、发现点拔教学法
课文中大量都是描写,有些比较形象,要适时给予点拨。
3、练习法
练习能够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采用仿写句子、词语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生对天空和大地的观察可能不够深刻,本课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制作CAI课件,精心编辑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创设一个优美的画面,轻松活泼的学习课文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三、说学法。
学生在充分预习、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必须掌握以下学法:
自主学习法
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了解课文内容,对不认识的生字学会自己查字典,对不熟悉的词语自己标记出来,在课堂上提出来集体讨论。对课后习题在预习中要有自己的思考。
诵读品味法
这篇课文结构严谨,语言优美。要让学生在充分的诵读过程中体会到所描绘事物的美,加强对这些事物的感觉,最后能在生活中自己发现世界的美。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要结合课前的预习和课后习题,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3、收集天空、大地、云彩相关的图片。
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五大块组成:
第一课时:
第一块:导入新课。出示关于天空的谜语,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并适当展开联想,让学生回答自己关于天空和大地的印象。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上来。
第二块:整体诵读,感知结构。1、录音范读。根据录音的朗读特点,思考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同时体会文中句子的表达方式。2、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理出形象,并思考:作者对天空和大地做了哪些描写?然后分析问题,小组讨论。在朗读过程找出课文中的生字以及优美的词语。
第二课时:
第三块:学习文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要求学生回答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和大地的奇妙。再提问: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让学生通过朗读,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第四块:拓展延伸,总结归纳。这一部分主要是对课后问题的解答。
第五块:回归整体,激发情感。再次结合课文,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炼课文主旨,加深学生对课文主旨的了解。
五、说课小结
本课内容简洁,难点在于对课文开头“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要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结构,从而理解这句话。本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品味精彩的语句、词语,领悟课文的主旨。这篇课文总体难度不大,学生可以在朗读过程中自己总结文章的主旨。同时,作为一篇描绘大自然的文章,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生活中的观察和发现,加深对文章主旨的认识。
春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 篇四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优美的文章,作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并分别从天空、大地两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世界的奇妙。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学习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紧扣中年段的词句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音乐的直观感受,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这些普通事物中的美。注重多样朗读,在读中感受奇妙,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这种“奇妙”写具体、写生动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自然风光图片、视频。
学生准备:观察大自然,发现奇妙的现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发现。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发现。
3、导入:只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一定会发现这世界的奇妙之处。(板书:奇妙的世界)
4、出示课件:配乐播放日出、日落、云、雾、雨等自然风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5、小结过渡:奇妙的日出日落,有趣的云雾风雨,无不向我们彰显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英国的彼得·西摩去感受这个奇妙的世界吧。(把课题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同时,利用图片与音乐相融合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周围世界的奇妙,发现这些美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如果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圈画出来,多读两遍,想办法弄懂这些词语的意思。
2、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
(1)课件出示生字带有拼音的词语,指名读生字词,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chénɡ diāo huàn huī mánɡ jiàn xínɡ
呈现 雕饰 变幻 光辉 光芒 刀剑 模型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摘苹果游戏。(苹果树上出现生字:呈雕幻辉芒剑型)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1)引导学生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词语,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词语的呢?
(2)生回答,师小结: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寻找近义词理解词义、做动作理解等。
(3)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同学之间相互解答,教师重点点拨以下句子中出现的词语。
①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
“雕饰”可以采用拆分法来理解:“雕”是“雕刻”,“饰”是“装饰”,“雕饰”的意思为“雕刻并装饰”。
②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
“余晖”可采用结合图片法来理解:(出示夕阳图片,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指的是“傍晚的阳光”。
③我们领略秋风的劲吹——树枝颤动,树叶飘落。
“领略”可以通过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法来理解:“我们”从树枝颤动中,从树叶飘落中了解秋风强劲的力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检查读、游戏读等方式掌握生字的读音,从而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采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图片直观感受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2、指名读文,师生相机纠正字音。
3、指名回答,全班交流。(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作者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
4、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把它们画下来。
5、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句1:“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句2:“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6、小结点拨:多么有趣的结构啊!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概括写世界上的事物是奇妙的,而中间部分又巧妙地从“天空”“大地”两方面具体写这些奇妙之处,你能分别找到概括这两方面的句子吗?
7、学生找到句子后汇报,课件出示:
“你看天空的珍藏——”
“再看大地的珍藏——”
8、梳理结构,理清脉络。
全文正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条理清晰。我们在习作时,也可以学习运用这样的结构,从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结构,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明确课文是从“天空”“大地”两方面来描写世界的奇妙的。引导学生找到划分课文结构的句子,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四、指导书写,巩固词语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请学生独立观察,分析书写要领。
呈幻诱润
2、说一说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对以下生字进行重点点拨。
幻:左边不是“纟”,右边是一笔,要与“幼”区分开。
润:“门”里面是“王”,不是“玉”。
3、教师示范“幻”“乘”的写法,学生跟着书空,掌握生字的书写要领。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投影展示,师生之间互相评价。
6、出示词语,练习书写词语。
设计意图:从独立观察生字的结构到生生交流、教师点拨,逐步达到正确书写生字的目的。通过教师示范难字的书写,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要领,从而把生字写得正确、美观。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天空、大地)
2、导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进那奇妙的世界。学习作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了美,并生动、形象地将这种美展现出来的写法。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再现课文词语,检测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交代本节课任务,学习作者如何发现美、描写美。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品析天空之“奇妙”。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天空中的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默读课文第2~8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这些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
2、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3、感悟奇妙的色彩。
(1)课件出示: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①引导学生抓住“粉红色”“蔚蓝色”体会色彩变化之美。
②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
③欣赏日出时天空变幻色彩的视频资料,请同学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出当时的奇妙。
(2)课件出示: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①配乐欣赏夕阳西下,天边晚霞变幻色彩的视频资料。
②请学生说一说画面带给自己的感受。
③指名朗读。
(3)播放太阳升起、落下时天空色彩变化的视频资料,在音乐中创设情境引读:清晨,太阳升起,美好的一天开始了,天空中出现了奇妙的现象——(课件出示: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傍晚,一天结束了,你瞧,那落日的余晖——(课件出示: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4、感悟奇妙的形态。
(1)课件出示: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2)引导学生想象:读了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形状的云彩?看着这些奇妙的情景,你又能想象到哪些奇妙的故事?
(3)配乐欣赏天空中形状各异的云彩。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5、感悟奇妙的雨。
(1)课件出示: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2)引导学生抓住“又黑又重”“噼噼啪啪”“有趣的镜子”等词语体会下雨时云的颜色、雨点的声音、雨后小水洼的奇妙。
(3)出示乌云图片,播放雨点噼噼啪啪落下的声音。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4)引导学生回忆还听过哪些下雨的声音?(哗哗哗、噼里啪啦、淅沥淅沥)
(5)出示“水洼”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小水洼里还会映射着什么?(蓝天、白云、绿树……)
(6)指导朗读:雨天有趣的声音,晴天奇妙的映射,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请同学联系自己在生活实际中的观察感受,再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
6、感悟奇妙的黑夜。
(1)课件出示: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2)过渡:白天的天空妙趣横生,夜晚的天空更是神秘莫测。自由读第8自然段,说一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种“奇妙”。
(3)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抓住“群星闪烁”“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来体会夜空之奇妙。
(4)引导学生想象:这闪烁的群星还像什么呢?(像千万只眨着的小眼睛,像无数颗发光的珍珠撒在空中。)
(5)出示黑夜中繁星点点的图片,齐读第8自然段。
7、小结:是呀!你看那天空,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晴天雨天,都是那样的奇妙。正如作者所说——(课件出示)“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二)品析大地之“奇妙”。
1、默读第9~16自然段,画出自己认为比较奇妙的地方。
2、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3、小组内交流,结合自己找到的语句说一说哪些地方令自己感到奇妙。
4、作者在写大地的奇妙之时,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季节变换的顺序)
5、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体会“春”的生长奇迹。
①课件出示重点句:“我们能看到植物生长的奇迹——极小的一粒种子种到地里,生根、发芽,不久就开花了,花很漂亮。”
②引导学生抓住“生根”“发芽”“开花”来体会植物生长的奇迹。
(2)体会“夏”的色彩艳丽。
①指名读第11自然段,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②引导学生抓住“鲜红色”“深紫色”“浅黄色”来体会水果颜色的诱人。
③给上面的词语配上相应的水果图片,再指名赛读,比一比谁能读出水果颜色的丰富。
(3)体会“秋”的神奇。
①指名读第13~15自然段,交流作者眼中认为奇妙的地方。
②引导学生抓住“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鸟儿为了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翅飞翔”“树枝颤动,树叶飘落”来感受秋的神奇。
③同桌合作读。
(4)体会“冬”的有趣。
①结合相关语句,说一说作者觉得冬天奇妙的地方是什么。
②引导学生抓住“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来体会冬的有趣,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这种奇妙展现出来的。
(5)各小组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季节,轮读、齐读第9~16自然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来体会“天空”“大地”的奇妙之处,抓住重点语句,借助图片直观感受,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对内容的感悟、理解,体会作者抓住了事物的颜色、形状等主要特征,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按照一定顺序把“奇妙”写具体。
三、总结奇妙,升华情感
1、出示句子,指名引读。
我们欣赏了奇妙的天空,我们领略了大地上四季的神奇,正如作者所说——(课件出示,引读)“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2、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引读: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
3、学生补充、交流。
4、课件展示幼苗生长、蚕作茧、燕子造窝、火烧云、雾凇等极普通又蕴含美的图片。
5、过渡:这都是一些极普通的事物,但是它们却又那么奇妙。或是奇妙的形状,或是丰富的色彩,或是特殊的形成过程,总之——(课件出示,引读)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6、总结:作者就是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了美,找到了奇妙。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多次朗读课文的中心句,突出“奇妙”的主题,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奇妙的、美的发现,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五、书写指导,积累词句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口头组词:芒冰剑普通模型
2、同桌交流书写生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引导学生区分:芒——茫,普——晋,型——形。
4、请学生说一说哪些字比较难写。有什么好方法把难写的字写好。
5、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进行书写指导。
6、学生独立练习,练习书写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把字写得端正、美观。鼓励学生摘抄优美词句,丰富积累。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4篇《春三下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级》,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