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

采矿工程论文【最新3篇】

众鼎号分享 23346

众鼎号 分享

采矿工程论文 篇一

关键词:毕业设计;联络通道;周汇报;人才培养

本科采矿工程专业经历四年的学习,从高数、大学英语、工程制图等基础课到井巷工程、采矿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等专业课程,并且安排了矿山机械、工程经济学、矿山电子等拓展课程[1],学习内容之广,但学习的深度较浅。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2-3],其目的就是让毕业生综合的、系统的运用四年所学知识,毕业设计还要求学生实地考察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的培养自身技能,为将来从事煤炭行业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发现,采矿本科毕业设计的内容水平明显下降,究其原因是学生或者指导教师的责任[4-5]。学生毕业设计不合格说明培养的质量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盲目不求质量输送毕业生,可能由于知识缺漏造成的人员伤亡,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也会对本校的声誉以及个人的前途发展有很大的影响[6]。因此,剖析目前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提出解决新思路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一、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实习情况差在单位实习情况的好坏是决定是否能做好毕业实习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每个煤炭学校的采矿专业学生都安排至少四周的单位实习时间,如果充分利用好这四周在单位现场实习,对矿井的各个环节有个初步认识并对重要部分重点了解,可以说毕业设计以及答辩就不是问题。但了解学生实际到单位实习情况不容乐观,据统计只有三成的学生实际到单位进行了现场实习,并且学生到单位后没有下井实习,只是做了收集矿上基础资料的工作,收集之后便离开单位,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造成对煤矿情况不了解、巷道设计不清楚、实际的采煤生产一无所知,造成毕业设计和答辩的被动。

(二)毕业设计的选题及内容单一纵览近年来的采矿毕业设计题目,设计的矿井集中在河南、山西,相当一部分矿井被学生重复拿来设计,如焦作、平顶山和晋城的矿井,重复次多过多,甚至一个学期有两到三个学生做同一个矿的初步设计,设计的内容只是部分不同,缺乏创新。

(三)工程绘图全部依赖电脑,缺乏手绘能力2000年以前,电脑未能全面普及,采矿毕业设计普遍要求手绘图纸,手绘的内容有《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井田开拓方式剖面图》、《采区平面图》、《采区剖面图》与《井底车场》,抄袭较少,但电脑普及之后,出现了电脑绘图软件,如AtoCAD,为了减少学生工作量,学生可以利用CAD绘图,逐渐学生缺乏手绘图纸的能力,对图纸的熟悉度大不如以前,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线性不对,图中比例不对、标注不规范等问题,并且学生可以轻易的复制,抄袭的严重。

(四)毕业答辩情况不容乐观部分毕业生在答辩时尽管设计说明书内容和排版较好,但答辩时对自己设计的论文的内容模糊,答辩时语言不流畅,思路不清晰,对设计的内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难用可衡量的标准去给学生定量给分,只能靠答辩老师定性给分,由于收到诸多因素影响,不能准确的去判断情况。

二、解决问题新思路

(一)改变毕业设计实习方式,建立三点一线的联络通道针对部分学生不去单位实习情况,建立“毕业生—指导教师—实习单位”联系通道,即实习学生、实习单位联系人与指导老师建立联系通道,及时沟通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习情况,指导老师及时进行实习指导和实习内容安排,目的让学生在最短的时候内,高效的将所需了解的内容尽快掌握,也约束了学生的行为,杜绝学生不去单位实习情况。

(二)利用3D模拟现场等手段建立新的实习场景由于煤矿行业性质决定,现场实习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再加上煤矿行业不景气,各煤矿经营情况不好,学生寻找实习单位比较困难,下井进行一线实习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寻求新的实习模式刻不容缓,可以实验室为实践教学基础平台,可利用3D模拟现场场景,可为学生提供新的设计思路,打破常规只在现场实习才能了解情况。

(三)加强毕业设计中间环节的管制,建立周汇报答辩制度。毕业设计期间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部分同学懒惰性太强,设计进程一拖再拖,到最后阶段随意糊弄过关,为了杜绝此现象,加强毕业设计中间环节的管制,建立周汇报答辩制度,即学生一周一次给指导老师汇报设计进程。

(四)建立完善的毕业答辩管理制度。可实施“三项答辩法”,即在原来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答辩采用单一设计内容及图纸答辩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础知识答辩和采矿CAD设计能力考核两个答辩环节,并通过采用一定的指标权重进行综合得出毕业设计成绩。例如答辩成绩和指导老师的成绩比重分别为70%和30%;答辩成绩和指导老师的成绩相差20分时,以低分为最终成绩;答辩成绩和指导老师成绩一个不及格时,则答辩最终成绩不及格。

三、结语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环节的好坏是决定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步,毕业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和懒惰时常伴随着他们,但如果毕业实习环节严谨、科学、合理,及时打消学生其他想法,将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设计中,从中学到各项能力,使同学们能达到具备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适应采矿工作能力,对新技术和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李红斌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董长吉,等。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研究与应用[J].黑龙江教育,2013(2):50-51.

[2]李怀珍,武俐。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教改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8(11):85-87.

[3]查文华.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2009(7):102-103.

[4]刘锋珍,戴仁竹,,梁帅江。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模式探索[J].科技咨询,2012(19).

采矿工程论文 篇二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采矿工程;课程体系;工程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政府行政部门主导的一项标准,以“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突出持续改进”为原则,以“既有规矩、又有空间,既有底线、又有目标,既有定性、又有定量”为主要特点[1-2]。国标的推出引发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讨论,但国标仍需要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国内对课程体系建设已有一定研究[3-4]。国标对专业设置提出了“保底”的要求,也为各种类型的合格评估提供了评价依据,引发了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完善。同时,由于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本科教育,国标并没有明确给出如何实现“兜住底线、保障合格、追求卓越”三级执行方案的具体内容。加之同一大类标准下包含多个专业,如有研究指出矿业类不同专业间的学分最大跨度高达60学分[5],如何将国标内容付诸实践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国标中矿业类标准下的采矿工程专业为例,探讨国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国标在人才培养视角下课程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矿业类国标存在的问题

二、采矿工程兜底课程核算

我国高等教育以课程依附于专业的“专业规定课程”模式为主,已经出台的标准更像是专业规范,而非教学质量标准[7]。在“专业规定课程”的模式下,专业为本、课程服务于专业建设。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名称往往变化较小,而专业框架下的课程变动可能很大。国标的具体落实就要落实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下的具体课程中。因此,课程是实现“兜住底线、保障合格、追求卓越”的基本单元。本节以采矿工程专业为例,根据国标中对学分和数据计算的规定,对采矿工程专业兜底课程进行初步探讨。(一)核算依据及说明。根据近年来的学科评价特点,本文采用的课程核算的主要依据如下:(1)思政类、体育类课程以2014年以来教育部的相关规定为准[8-10]。(2)专业课主要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专业补充标准(矿业类专业)》[1,11-12]。(3)兜底学分采用国标中建议的下限140学分,以200学分作为参考上限,各板块的学分下限以140乘以板块最低学分要求求得、学分上限以200乘以板块最高学分要求求得。(4)学时与学分的转换一般采用国标中的建议,即“理论课教学通常每16学时计1学分,实验课教学通常每16学时或24学时计1学分,实践类教学每1周计l学分,计算机上机实践每40学时计1学分”,考虑到计算学分时使用小数的不便,当学时不能与学分完全对应时,采用小数取整或参照国内同类院校的做法。兜底的意义在于兜底课程是最低要求,各高校可在不改变学分的前提下增加学时或者在不改变学时的情况下降低相应课程的学分来进一步适当增加课程内容。(二)采矿工程兜底课程核算办法及分析。1.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1)思政课、形势与政策课依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共16学分。(2)体育课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不少于144学时,折合4学分。(3)军事理论课依据《关于印发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的要求,“军事理论教学时数为36学时”“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13],理论教学及实训均以2学分计算,本项合计4学分。因本项实训一般不涉及工程训练,故将本课程类别归为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4)大学英语课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4]“需要144-216课时”,取下限144课时,考虑到大学英语一般分4个学期授课,故以8学分计算。2.自然科学类课程(1)数学类课程需涵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知识”,根据《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工科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建议,“微积分一般不低于160学时,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一般不低于48学时(其中空间解析几何不低于1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般不低于48学时”[15],相应的兜底学分分别为10、3、3学分,合计16学分。(2)物理类课程包括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内容,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6],理工科大学物理A不少于126学时,物理实验课程一般不少于54学时,二者的学时分别为7.875、3.375,分别取整为8、4学分,合计12学分。3.专业相关课程(1)工程基础类课程: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必须覆盖“弹性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等”,根据国标,工程力学又可分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由于国标及专业认证标准均未对上述课程的学时、学分做出规定,本文参考已有教学经验,设置上述课程(含上机课时)的兜底学分分别为2、6、2、3、4、3,合计20学分。(2)专业基础类课程:综合考虑国标和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还必须开设以下课程即地质学、岩体力学与工程、矿山环保与安全,其中岩体力学与工程对应国标中“岩石力学基本知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地应力测量原理与技术”的要求。以上3门课的兜底学分均按2学分计算,合计6学分。(3)专业类课程:①国标中明确的专业核心课程共6种,总共18学分。其中,采矿学,5学分;井巷工程,2学分;矿井通风与安全,3.5学分;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3学分;采矿系统工程,2.5学分;采掘机械,2学分。②国标中明确指出知识内容要求与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如下的对应关系。采矿学,对应“采矿方法、准备方式、开拓方式、矿井(山)开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井巷工程,对应“掌握爆破原理与爆破技术、井巷掘进施工与支护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对应“矿井通风、矿井灾害及其防治”;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对应“矿山压力显现及其控制、采掘空间的维护、地表沉陷控制、矿山边坡稳定”;采矿系统工程,对应“矿井(山)规划优化设计、采矿工艺、生产系统及生产管理优化”;采掘机械,对应“液压传动基本理论、采掘机械工作原理及其选型设计”。其中存在的一些争议及实操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如下:一是“掌握爆破原理与爆破技术、井巷掘进施工与支护技术”可单独作为井巷工程1门课,也可以拆分为爆破技术与原理、井巷工程2门课。二是“矿井通风、矿井灾害及其防治”可作为矿井通风与安全1门课,也可以拆分为矿井通风学、矿井灾害及其防治2门课。三是采矿学可拆分为煤矿开采学、非煤矿山开采,或其中1门为核心课,另1门为专业选修课。由于本文仅讨论兜底课程,因此,上述可拆分的内容在本文均不进行拆分,但有条件的学校在全面规划授课内容的前提下,可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进一步细分。四是由于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内容庞大,可以由1门课拆分为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地表沉陷控制、矿山边坡稳定3门课。加之工程专业认证中明确要求煤炭类学生必须掌握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边坡稳定等能力,非煤类学生必须掌握的还应包括凿岩爆破工程等能力,本文认为至少还应增加2学分以满足此项条件。综上所述,专业类课程的兜底学分合计为20学分。4.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1)“实验教学在300学时左右(250~500学时)”,按16学时每学分折算,实验教学学分为15.625~31.25,下限取整计16学分。(2)课程设计,综合国标中规定“至少完成有一定规模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工程教育认证补充标准规定“课程设计应从露天开采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矿井通风安全课程设计中至少选择两个”,考虑到课程设计的完整性、难度、完成度,本文课程设计的兜底标准以4周计算,折合4学分。(3)“认识实习不少于2周、生产实习不少于4周、毕业实习不少于3周”,分别折合1、4、3学分,合计8学分。机械制造实习(或工程训练、金工实习)兜底取1周,计1学分。本项兜底学分合计9学分。(4)“毕业设计(论文)应安排在第四学年,原则上不少于1个学期”,按照最后一学年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通行惯例,以每学期18教学周计算,扣除毕业实习3周,毕业设计上限为15周。考虑到院校差异及毕业设计内容的达成度,本文取下限12周(含答辩),计12学分。本项合计兜底总学分为41学分。5.其他课程上述环节并未涵盖国标学科基础知识中对化学、矿物学、物理化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的要求,而且工程教育认证中没有对化学方面提出任何要求。根据近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国标中虽然将学科基础知识定义为专业类基础知识,但对采矿工程专业而言,上述化学内容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有限,更适合矿业类专业中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专业。但对于采矿的学生而言,了解本专业的矿物属性也是很有必要的,如煤炭方向可开设煤化学,非煤方向可开设相应的矿物学,因此,应至少增设2学分的内容,并归入专业相关课程中。考虑到工程教育认证中对机械设计提出了一定要求,建议至少增加2学分的相关内容以满足学生相应课程设计对理论知识的需求。以上2门课合计4学分,均被归入推荐的专业基础课。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支撑,通识选修课也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流趋势,且国标中对学生创新能力也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建议在课程版板中至少应设置2学分的创新创业课程,课程内容可包括创新思维理论、创业指导等。其他类型的人文社科类通选课建议为8学分。故而,通选课的总学分为10学分。在业务方面,上述课程体系并未涵盖国标提出的“经济和管理知识”“本专业前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等要求,因此,还应增加矿山经济学、专业前沿、文献检索、专业外语等课程,建议相应的学分分别为2、1、1、2,并将上述课程归类为推荐的专业选修课,合计6学分。根据表1可知,采矿工程专业合计兜底学分为167,满足兜底140学分的要求。各板块的课程所占比例符合国标对不同板块学分比例的要求,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专业相关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超过基础比例的数值分别为10.15%、1.77%、3.53%、4.55%。除人文类课程明显超过国标比例外,其他板块的课程略超过国标标准。从必修和选修的角度而言,国标和工程教育认证的规定,使得推荐的专业选修课实际上也变成了专业必修课,整个课程体系中选修课比例不足。因此,整个课程体系还有改进的空间。

三、采矿工程课程体系改进建议

(一)课程体系改进途径。课程体系改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在不减少学时的条件下,降低某些环节的学分。二是增加某些课程的学时,达到16学时时可增加1学分,以此来提高某些课程的占比。三是增加新课程就相应新增学分。由于前述分析是基于国标的兜底分析且国标规定“理论课程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为60%~80%,选修课程所占比例不低于15%”“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学时)不低于毕业最低学分(学时)的20%,实验教学在300学时左右(250~500学时)”,本文将“选修课程所占比例不低于15%”理解为所有类型选修课占总理论课程的比例不低于15%,则理论课中的必修课比例为45%~65%。在课程体系改进方面,应重点降低人文类课程比例、提高其他环节的比例,通过多角度调节对课程体系进行改进。(二)课程体系改进建议。人文类课程中,军事类课程只是对学时提出要求,并未限定学分。因此,在不减少学时的条件下,可将军事理论及实训的学分分别定为1学分,此环节共2学分。考虑到数学既是基础性课程也是学生考研的必考科目,应辅以必要的习题练习和讲解,因此可将数学类课程整体增加4学分,并相应增加学时。由于真正由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所占比例不足,因此可通过新增通选课或专业选修课的方式解决。但由于人文类课程比例已经较高,故而应以新增专业选修课为主。具体操作时,可以将前述的专业类课程由一门课拆分为多门课,拆分后多学时的主干课程必修、少学时的课程选修。也可新增专业选修课,如可从以下课程新增专业选修课:采矿新技术、测量学、矿山企业管理、边坡工程、工程数值分析技术、生态资源与复垦、煤层气开发、特殊开采方法、矿山法规与技术政策、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绿色矿山、智慧矿山、地下空间工程等。此外,相关院校还可结合各自学科特色,自行设置相应的选修课。建议通过拆分主干课或新增的方式增加专业选修课10学分以上,本文以新增12学分为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在总学分中比例限定为20%~40%,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具体而言,实验教学上限以不超过300学时(约19学分)为宜,新增3学分。由于部分课程有课带实验环节,且实验数量的增加对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实际上实验教学可调节空间并不大;课程设计可根据需要增加2学分及以上,在设置时应考虑已有理论课程基础以及是否需增设理论课等因素;实习环节中的毕业实习可增加1周,计1学分;由于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般在最后一学期进行,增加毕业实习的时间就会减少毕业设计的时间,考虑到每学期18个教学周,实际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可增加的学分为0~2学分。综合考虑,本环节可新增学分3~5个,其中可新增1个2学分的课程设计(如工程认证中要求的三选二课程设计全部设定为必修内容)、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论文)共新增1~2个学分,实验教学的学分增量应根据理论课情况确定。此处本文以新增4学分为例。优化后的采矿工程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优化后,总学分185学分,其中:实践类课程(含军训1学分)46学分,占总学分的24.86%;通选课、推荐的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合计28学分,占总学分的15.14%,占所有理论课的20.14%;通选课、专业选修课合计22学分,占所有理论课的15.83%。以上比例均符合国标的要求。相关高校可在此基础上,结合院校特色对课程体系进一步调整,以实现“兜住底线、保障合格、追求卓越”的目标。课程体系还需要有具体课程做支撑,在具体教学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其一,以国情、省情、家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意识。课堂教学不能脱离生产和生活实际,要巧妙地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国情、省情、家情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担负起社会责任是工程伦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因此,在课程教学环节,应融入情感教育、价值教育,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动权。其二,紧跟时展脉搏,推进现代化教育。当今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同时,实验教育观也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的物理性实验上,计算机模拟实验、建模实验等数字化实验也应作为重要的现代化实验手段,而且认可此部分实验,还可进一步扩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的数量。其三,注重跨学科教育。在专业细分的语境下,所有专业内容都包含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在课程教学时,应注重跨学科教育,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通过跨学科的交流,培养学生多元视角,扩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其四,灵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应该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的思维并不是一门创业课所能造就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思考、实践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当中,通过思维碰撞激发创新灵感。其五,以相对稳定的师资打造精品课程。在提出课程体系方案时,培养方案制订者应充分了解课程与授课教师的关系,要避免因课找人,最大限度发挥优势师资的力量来打造精品课程。保证同一教师有选择地固定在若干门课程内容上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应避免同一教师频繁地上新课,要通过相对稳定的师资来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论

采矿工程论文 篇三

关键词:采矿工程;研讨式教学;毕业设计;教法与学法

1引言

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从CAD制图、机械制图以及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到煤矿开采学、井巷工程以及煤矿地质学,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学习[1]。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将大学四年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2]。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把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质量的好坏。近些年来,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出现了质量下降[3,4],导致采矿毕业生专业能力及水平的降低,不但造成了社会企事业单位对毕业院校所培养的本科生不好的印象,同时会影响到毕业生在今后工作学习中的自信心以及对专业和对学校的信心。因此,深入分析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和措施,为采矿行业和社会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全面、复合型强的专业技术人才。

2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论文排版不规范,语句不通顺。毕业设计过程中最明显也是最突出的问题是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在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撰写过程中,文字排版不规范。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在经过大学四年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对文字的排版、论文的格式有了一个系统性的学习,理应具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然而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毕业生的表现往往让人大跌眼镜。在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的过程中出现文字段落格式不统一,章节以及正文字号、字体不一致,错字、别字随处可见,论文或说明书语言不通顺、摘要书写混乱等低级错误。这些低级错误往往使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的第一观感很不好。2.2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术语表达不准确。采矿工程专业是一门系统性的专业,所学专业知识包括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以及煤矿开采学等,其中包括矿井工业广场位置的选择、巷道的支护形式以及矿井配风量计算等问题,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掌握。然而,目前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在专业课程授课结束以后对相关知识的运用机会较少,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可知,掌握新的知识后如果不及时复习和巩固的话,在一个星期后其记忆量只有25.4%左右。因此,大量的采矿专业进行毕业设计时,其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术语表达不准确,低级错误屡见不鲜。最常见的错误如工作面上、下平巷过于弯曲,工作面端头支护以及超前支护概念不清楚,上、下山间距过大等。2.3绘图不规范。CAD绘图能力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一项必备专业技能。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对本科生CAD制图、绘图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也通过毕业设计锻炼本科生的绘图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从事相关专业。然而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煤矿制图规范不了解,CAD制图随意、随性,更有甚者根本不懂如何绘图。在毕业设计的图纸上漏洞百出,如剖面图作图随意,平、剖面图不对应;开拓平、剖图比例尺不对;作图过程中线型、线宽不对等等。2.4毕业设计图纸与说明书不对应,说明书重复性高。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是对所绘矿井图纸进行说明,对设计矿井的开拓方式、准备方式以及工作面布置等情况进行论述。然而,有的同学在设计过程中不愿意去思考,不根据自己矿井的实际情况去设计矿井,过多地参照他人的设计说明书或图纸,拼凑他人的设计,从而导致毕业设计的说明书与图纸不一致,说明书前后不一致,不同的学生出现相同的错误甚至是相同的错别字,毕业设计重复率过高等严重错误。这些问题不只是反映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更反映了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的错误心态。2.5语言口头表达能力不足,答辩准备不充分。毕业答辩是学生对毕业设计的一次汇报,也是大学四年来的最后一次总结。通过答辩,可以了解和评价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以及学生四年来的学习成果,能够巩固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成果[5]。然而在答辩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问题:一方面,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答辩时十分紧张,思维不清晰,逻辑较混乱,不能清晰明了地表明自己的毕业设计内容,比如毕业设计中的开拓方案、采煤方法、回采工艺、通风方式、技术经济合理性等。另一方面,许多学生认为答辩只是走走过场,对于毕业答辩不重视,准备不充分,没有认真地熟悉自己毕业设计中的内容,这就导致了在答辩的过程中,出现答非所问、模棱两可的情况,比如,开拓方案设计中是综合开拓,而回答是斜井开拓;通风方式设计中是中央式通风,而回答是对角式通风,等等。2.6不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及规定,原则性错误较多。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当前国家对于煤炭行业最新政策和最新规范,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以最新的政策和规范,结合矿井的生产以及地质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矿井的初步设计。而许多学生根本就没有熟读《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等,也没有考虑矿井的实际情况,而是照搬课本,甚至照抄其他人的设计,完全没有结合自己本身课题的实际[6]。这种情况下完成的毕业设计肯定是质量极低,重复率极高的。2.7毕业设计不能反映我国煤矿开采工艺和水平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知识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现阶段,采矿专业的毕业设计的课题相对以前的课题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仅仅是改变一下设计参数而已,没有根据我国煤矿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方向来确定毕业设计的课题。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紧跟我国的发展步伐,学生工作后会发现自己所设计的东西已经不能满足现场生产的需要。学生通过与老师或者学长的沟通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毕业设计对工作起不到多大作用时,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就会大大降低。

3采矿专业毕业设计问题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学生兴趣不高,专业自信心不强。煤矿行业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就业选择较为迷茫。学生在上学期间,对于本专业从事的工作可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毕业实习后,对于今后从事的工作大致有个了解。在了解后,如果一旦失去兴趣,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视度就大打折扣了。通过近年来煤矿行业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其就业前景并不明朗,这也就导致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性产生怀疑,缺乏专业自信心。3.2毕业设计指导手段单一。现阶段,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采用“一对多”的方式,即一个指导老师多个学生。一个老师不仅有繁重的教学任务还有科研任务,很难有精力对每个学生的设计情况以及出现的难题做到全面的了解,只能大致地把握方向。这就使得一些自律性不强的学生,根本不去认真地做毕业设计,而是等到答辩前的一两个星期,照抄别人的毕业设计,想蒙混过关。可想而知,这样的毕业设计质量肯定是极差的。因此需要对毕业设计指导手段进行改革。3.3毕业生实习机会少,就业与专业脱轨。由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毕业生进行实习的机会较少。实习阶段在地面收集矿井地质资料、生产资料等,在下井过程中没有带着思考和问题对井下系统进行了解,更多的只是走个过场,无法清晰地了解矿井的生产系统,从而在毕业设计的时候目的意义不明确,比较盲目。同时,现阶段,大部分的毕业设计课题较为简单,没有与学生以后就业实际相结合,没有将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体现毕业设计中,对于以后学生就业起不到作用,使得学生的专业与就业脱轨,导致学生毕业设计兴趣不高。3.4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不规范、监控不严格。许多学校为了达到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水平,毕业设计的质量,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的目的,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比如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阅以及毕业答辩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并不规范,监控也不严格。又由于采矿专业以及学生本身的复杂性,对于管理的要求标准不好控制[7]。同时,大部分的学校对于毕业设计质量差的学生,会让其在两三天后进行重新答辩,从而给予学生一种毕业设计一定会通过的印象,导致下一届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毕业设计质量不断下滑。

4针对性改革措施

4.1研讨式教学。目前在大多教学过程中,学生均是知识的被动接收对象,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往往不够主动。采用研讨式教学,将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毕业设计则是一个典型的研讨式教学的过程,在给出毕业设计基础资料以后,需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书籍,或者重新学习和掌握大学四年以来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融会贯通,并主动思考所学知识的运用方法和途径,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乃至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模式,才能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教师设置问题和情境,学生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慢慢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具有独立研讨问题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承载能力,能够逐步实现自己独立行走,从“学会”走向“会学”。采矿毕业设计包含井巷工程、采煤方法与工艺设计、矿井通风设计等多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将毕业设计内容分解,逐步去寻找答案,并且在每一步中都严格把关,如在毕业设计初期,首先带领同学先确定矿井储量和服务年限,建议的书籍和参考资料,当毕业生完成矿井储量和服务年限设计后,立即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正,完成后再进入下一阶段。4.2注重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教法与学法。教法以教师为主体,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还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探索,如果教学方法或是学习方法不适合,不仅教得辛苦,学生学习也辛苦,而且教学效果不好。同时,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关注地下井巷工程的设计,形象较为隐蔽、抽象,因此,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更加应该注重教法与学法。针对毕业设计井巷工程较为隐蔽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直观演示法,利用学校3D模型带领毕业生比较直观地了解地下井巷的空间位置关系,使得毕业生在心中能够对矿井设计有大致的概念;同时,针对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难点,采取精讲多练多观察的方法。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也应对毕业生的学法加以引导,鼓励毕业生采取观察法、想象法在脑海中构建初步的矿井模型。另外,毕业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面对图纸无从下手的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鼓励学生动手作图,引导学生在不断的作图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4.3毕业设计气氛的养成的。环境对人有着极其重要影响,影响人的思维模式、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毕业设计时间一般为两个月,在毕业设计刚开始,毕业生一般没有太大的紧迫感,处于非常放松的状态,而到了毕业设计后期时,毕业生才开始意识到时间的紧迫。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都是在最后几周加班加点仓促地完成毕业设计,这样的毕业设计其质量必然会存在有重大缺陷。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毕业设计气氛的养成,在毕业设计一开始就营造出良好的毕业设计气氛和环境,使毕业生保持毕业设计的紧迫感,严格把控毕业设计的每一环节。如通过进行阶段答辩,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答辩时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答辩时的心理承载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有毕业设计的紧迫感;同时,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毕业设计小组提高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积极性。4.4做好毕业设计前期准备,明确毕业设计目的和意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好的开始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在学生选题和教师课题时应充分沟通和交流,做到合理选题,优化毕业设计内容。在学生去煤矿实习期间,应该结合毕业设计内容,对矿井实习期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深入浅出地讲解,降低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难度感。另外,由于采矿工程毕业生在实习后部分学生会对煤矿的工作环境有一定的不满,从而导致毕业生对今后的就业问题产生迷茫感,进而影响到毕业设计的兴趣和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应当及时指出和明确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巩固和学习,同时也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一种提升。通过毕业设计锻炼自己的文字编排、语言表达以及计算机绘图等基础能力,不管将来面对何种工作问题,只有提升了自己综合能力,才能够从容面对,以此来激发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兴趣和动力。

5结语

采矿毕业设计是采矿专业学生对四年大学专业知识的总结、运用和探索,毕业设计的好坏充分反应了毕业生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好坏。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有思想上的问题,也有学习方法上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本文对毕业设计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从教法和学法上、思想上的改进措施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红斌。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及新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6(4):387.

[2]谢生荣,吴仁伦,张守宝,等。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238-239.

[3]王超,郝长胜,郑文翔,等。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17):46-47.

[4]程爱平,盛建龙,许梦国,等。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提升措施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136-137.

[5]袁越,朱永建,余伟健,等。采矿教学“最后一公里”的困境探析——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答辩之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2):45-48.

[6]李志华。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的理论联系实际[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0):86-87.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3篇《采矿工程论文》,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秘书学专业论文精选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