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学习方法 >

小班育儿心得体会(最新4篇)

众鼎号分享 37937

众鼎号 分享

育儿主要指的是对0~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一个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母亲或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如悦耳或刺耳的声音,母亲安详或焦虑不安的情绪、动作和心跳。孩子出生以后,逐建从一个娇弱无能、感觉混沌、无知无识的小婴儿,成长发展为能适应社会生活,掌握了知识技能,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教育的作用和结果。下面是众鼎号为大伙儿带来的4篇《小班育儿心得体会》,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小班家长育儿经验分享 篇一

转眼间,女儿上幼儿园都快一年了。随着女儿渐渐长大,点点滴滴的成长经历日渐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记忆里,虽然忙过、累过,但更多的是女儿所带给我的快乐与幸福!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中央,她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我们的希望和寄托。孩子的每一个进步会让父母欣喜,孩子的喜怒哀乐时刻牵动着每个父母的心弦。作为母亲的我也时刻体验着这种心动,感受着这一份幸福。现在我将自己平时的一些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陪伴:孩子乐了

陪伴孩子是父母的天职,既然我们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该要把她抚养好。孩子在爸爸妈妈身边,能接触到许多在爷爷、奶奶身边接触不到的东西,适当抽出点时间来陪伴孩子,带孩子出去活动,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自从女儿学会走路后,我就会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带她出去玩,如:公园、动物园、翻斗乐、参加亲子活动等等,让她接触到一些没有接触到的东西,满足她的好奇心,每次出去她都高兴的不得了,但每次尽管我是那么的累,看着她那高兴的样子,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

二、肯定:孩子自信了

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对孩子来说,父母、教师都是重要人物,如果成人经常随意地指责她、批评她,那么孩子会感到自己很笨、很不好,觉得自己很差劲,从而破坏孩子的自信心,使她形成自卑心理。

作为一个好家长,一定要杜绝打骂、责备、抱怨和批评出现在自己和孩子的互动中。把鼓励和表扬送给每一个孩子,只要孩子取得了进步,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用鼓励的态度对待孩子, 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不要随意批评孩子,切忌使用消极结论性语言评价孩子,更不能一味地斥责孩子。总之,对孩子的评价必须要客观、公正,多肯定、鼓励孩子。

例如,我的女儿---优优,第一次我教她画画,记得是在她2周岁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学涂色,她会经常涂到外面去,甚至乱涂,但我从来不会随意批评她,更多的是去鼓励她,如:优优真棒呀,都会画画了呢,如果要细心一点,不要涂到外面去,那宝宝就会更棒了,不信,我们试一试!”当我跟她说话的时候,我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她,她果然高兴的回答:“好”。第二次女儿涂的就好多了,我及时的给她鼓掌,她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我想,这就是帮她建立自信心的开始。

三、引导:孩子学会了

孩子人生中最初的偶像可能都是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在生活的'各种细节上,我们要有意识的逐渐让宝宝独立完成并形成习惯。如:孩子开始学画画的时候,我们可以要求她把笔盖扣在水彩笔上,这样笔盖不容易混淆和丢失,并且从一开始就要有良好的握笔姿势和坐姿等等;再比如,每次玩完玩具后,要让她自己去收拾好玩具;饭前便后要洗手、安全意识、礼貌问题、哪些事情可以做,应该怎么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等等。孩子年龄虽小,但是她们的潜力很大,很多东西从一开始就提出要求比已经形成坏习惯再来纠正简单多了,家长所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能做好。

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难免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我觉得应该有意识的让宝宝学会等待、忍耐,学会克服困难,互让和分享。比如,当两个小朋友都看重一样玩具时,要求孩子完全的谦让并不是最理想的教育,我们可以鼓励宝宝一起分享或是轮流玩等等。

四、交流:孩子长大了

对孩子敞开你的心扉,孩子也会同样对待你,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间就有了默契。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孩子的各种想法,也应该把你的想法告诉孩子,例如,爸爸现在去哪里了,妈妈上班时做了什么工作,爸爸和妈妈对宝宝的什么表现感到特别高兴等等。如:一次下班回家,我告诉女儿,妈妈今天很累,女儿对我说:“妈妈,那你休息一下吧,我给你按摩吧”。第二天,她把自己的存钱罐抱到我的面前,倒出里面老公平时给她的硬币,用她的小手捧到我的面前并告诉我:“妈妈,这些都给你吧,你去买东西给自己吃吧。”我问她为什么都给妈妈了,她告诉我,因为你要给哥哥姐姐改作业,所以要去买东西给自己吃啊。顿时,我明白了,我的女儿长大了,她懂事了,我为我的女儿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件事让我体会到,我把女儿当成大孩子,经常和她交流,从而达到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

作为妈妈,能与孩子一同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我愿以一颗童心陪伴孩子慢慢成长,我愿以一颗智者之心给孩子指明道路和方向,我愿以一颗仁者之心告诉孩子做人的道理!

小班家长育儿心得体会 篇二

xx今年4岁了。这几年也积累了一些育儿心得,以下我就从五方面谈谈自己几年来的育儿心得:

一、先倾听再出主意

孩子会经历很多“危急时刻”,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忧无虑。不仅要帮孩子走过这段时刻,而且帮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气、失望、尴尬、伤心这些情绪,对于父母来说是很关键的。先是应该多倾听孩子,确定她的'感受,然后再充当军师,这样孩子会学会在困境中和他人沟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会跟孩子说一次“我爱你”,每天都会给孩子一个拥抱

我跟好好爸爸约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说一次“我爱你”,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行,有时候是她刚睡醒,有时候是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有时候是去接她放学的路上。这时候,孩子也会笑眯眯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说“我也爱你”。我们总认为爱是应该用行动来表示的,但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怎样去表达,我们还是应该要常常虚实结合一下。

三、善用表扬和鼓励

由于好好吃饭有包饭的习惯,而且吃一口饭要非常久的时间,以至于吃顿饭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我每次喂饭都催她要吃快点,不能慢吞吞的,再后来我就只有夸奖她了,她吃进一口我就表扬一下。可是到现在已经夸成了习惯,她也不以为然,无所谓了。所以,家长一定不要滥用表扬,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该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类)都拿来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会把它当做谋取利益的交换条件,或是要挟家长的资本。

好好的胆子不够大,很多时候很多事都不敢尝试。在家的时候什么事都依赖我们给她做,这样什么事都指望我们怎么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时候试着鼓励她,她平时在家也喜欢画图画剪纸,可她拿着笔又不知怎么画,于是就老叫“妈妈你给我画”,我就把笔拿在她手上,鼓励她说“你一定会画得比妈妈好”就听了这句话,她会很快的画好。现在她已经会拿着笔没事就画,画圆呀,三角形,还会一一把画的图案剪出来。

四、避免批评和指责

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特别是当已经有人对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评的时候,再在旁边横加指责,我认为是非常错误的,那样会很伤孩子的自尊,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时候,就应该心平气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她自己对故事中的行为进行评判,然后将故事中的行为与他的行为进行对比,让她知道自己的过错,最后表扬一番她的长处,告诉她这件事虽然做错了,但是没关系,只要能改正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棒,是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孩子。那样不仅使她找回自信,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一定会改正的。

五、让孩子帮忙做事

平时在家我总是让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杂事,有时在我洗东西时,就会让她帮我端只小凳子。这些事可能在我们家长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只要我们多留心这种小事,就会让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初浅的育儿心得,相信各位家长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儿方法。当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时还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班育儿心得 篇三

唉,说到育儿心得,很惭愧,我也是在不断学习和借鉴专家和前辈们经验的基础上,摸索着与女儿在一同成长而已。

我和女儿在出门上街时,总能看到有的孩子哭闹着要家长买这买那,而站在一旁的家长则是满脸的无可奈何!

其实,孩子也是一个有自己需要和情感需求的独立个体,对于孩子的要求,我们作父母的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合理的要求要适当地让孩子得到满足,不合理的要求要给孩子讲清楚道理。在孩子想耍赖,不听大人讲道理的时候,可以不予以满足,先冷落他(她)。父母可以先严肃明确地对他(她)讲耍脾气是不对的,是无济于事的,给予他(她)警告和自己改正的机会;如果他(她)还继续闹,那末父母千万不要同他(她)多纠缠,离开他(她),让他(她)一个人感到孤独,意识到再这样下去也没效果。等完全平静后,才给他(她)讲道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甚至一些父母都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完全满足,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也一概应允,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习惯了想要什么就能马上得到,得不到就会哭闹、()破坏东西、发脾气、打人、骂人,而且不顾自己行为的后果。

而我和我的家人呢,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当孩子想拥有一个特别喜欢的玩具或其他方面的请求时,我们会和孩子约定好,如果每天能好好吃饭,在幼儿园能好好睡午觉,上课时能尽量认真听讲,需要时能帮妈妈擦擦桌子、摆碗筷、盛饭、浇花、扫地、拖地等,那末到时候我们就会给她买;而她呢,也会很乐意并很努力地去照约定执行。我觉得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耐心地等待,增强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学到了一些做事的技能;而且还懂得了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需要自己去努力,并付出相应的劳动或一定的代价;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负责意识。

小班育儿心得 篇四

溺爱有两种,放纵型溺爱要不得

溺爱有两种——包办型溺爱和放纵型溺爱。包办型溺爱中,爸爸妈妈将孩子当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续,爸爸妈妈对孩子的人生都进行了规划;而在放纵型溺爱中, 爸爸妈妈为了孩子什么事情都会去做,他们是孩子的手和脚,替孩子做好了一切事情。放纵型溺爱发展到最后,其实对孩子是非常不好的。

“放纵型溺爱会造成孩子狂妄自大。”专家说,“要是爸爸妈妈不早点意识到这一点,可能在以后,他们会觉得孩子真的是一个噩梦。”放纵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强大,但实际上他们难逃放纵型溺爱带来的三个常见的恶果。

依赖,孩子离不开爸爸妈妈,以后也会依赖着自己的配偶或自己的孩子,让配偶和孩子特别烦恼,总是想让别人替自己做好一切的事情,不会关心他人;自卑,他们会发现,要是自己孤身一人的话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于是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可是他们一直都很自大,因此不能接受自卑,就会把自卑转嫁到别人身上,对别人冷嘲热讽;任性,爸爸妈妈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所以这样的孩子都会没有同情心。“我要,我立即要”,成了他们的习惯。

两岁是关键期

幼小的孩子都是自恋的,孩子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围着自己转的,孩子需要在自我探索中来发现这个错误。这个探索过程差不多从2岁开始,孩子会逐渐了解社会,让自己知道自己处于社会的什么地位,而孩子没走入社会时,爸爸妈妈和亲人其实就是社会。

做爸爸妈妈的一味溺爱孩子,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其实是在让孩子知道欲望都是合理的,他的自恋是对的。要是一直下去,孩子就不能够遭遇真正的挫折,对孩子以后的人生都会有影响。

一些孩子是幸运的,他们离开爸爸妈妈后,在人生路上会经历坎坷,会得到很珍贵的人生经验,了解到自己的位置,知道了要去主动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自己。可是还有一部分的孩子会一帆风顺地走下去,自我无限膨胀,到了社会以后,就会受到很严重的打击,让整个社会摧毁了他已经固化的自恋的心理定式。到了这个时候,孩子要想改变就难了。

心理专家指出,别人不会溺爱你的孩子,做爸爸妈妈一定要知道这一点。孩子在成长的时候,挫折是一定要的,也是必然的体验。“在0—2岁时,如何满足孩子的需要其实都是可以的,但从两岁开始,做爸爸妈妈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让孩子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别人和他是一样重要的人。他要自爱,也要关心他人。

溺爱不能算真爱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觉得,对孩子的溺爱和对宠物的爱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父性或母性的本能。这样的溺爱对心灵的成长毫无帮助,反而还会起到反作用。虽然溺爱能够让爸爸妈妈和子女的关系更好,但要养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子女,仅仅溺爱是不够的。

派克描述说,这些“更多的东西”就是:爱不光是给予,给予是要看情况的。爱是在恰当的时候给予的赞美。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不是仅仅想想就好了,要理性地进行判断。

溺爱无论表现出来的是多么富有牺牲精神,也是懒惰的、缺乏思考、陈旧、僵化的。最懒惰的就是放纵型的溺爱,主要是因为爸爸妈妈居然放弃了思考,让年幼的孩子来命令他们做这做那。

以上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提供的4篇《小班育儿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关于支部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优秀1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