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优秀8篇)
探究性教学模式 篇一
探究性教学模式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
探究式模式的教学总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与基于问题式学习不同的是,这个知识点并非选自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也不是由学生自由选择而产生的,而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进度来确定。一旦确定了这个教学出发点或者说学习对象后,教师就要通过问题、任务等多种形式,使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与此学习对象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
(2)启发思考
学习对象确定后,为了使探究式学习切实取得成效,需要在探究之前向全班学生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并与当前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问题,以便全班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是探究性学习是否能取得效果乃至成败的关键。这类问题要由教师提出。
(3)自主(或小组)探究
探究性教学模式因为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靠学生个人的自主探究加上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来完成,因此,本环节成为探究性教学模式中的关键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学生、信息技术几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起到引导、支持的作用,学生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信息技术要成为学生探究的认知工具。在不同的学科,所使用的认知工具有所差异。人文学科往往可以通过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来达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这些资料能起到认知工具的作用;而 在数理学科中则可以使用能发挥认知工具作用的软件,如仿真物理、化学实验室、中学物理作图工具等。
(4)协作交流。
本环节是与前面的自主探究环节紧密相连的。学生只有在经过了认真的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后,才可能进入高质量的协作交流阶段。也就是说,协作交流一定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才能为学生提供思路交流、观点碰撞、成果分享的平台。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起到组织、协调、引导的作用。
(5)总结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可联系实际,对当前知识点进行深化、迁移与提高。探究性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较深入地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即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此过程中,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否能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同时还需要有教师方面的引导、帮助与支持。换句话说,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涉及两个方面——既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要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离开其中的任何一方,探究性学习都不可能有良好效果。可见,“主导—主体相结合”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探究性教学模式常见两种表现形态:即建立专题网站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和基于网络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三年级语文上册:《花钟》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3课《花钟》这篇课文所引发的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制成“时钟”,可是“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呢?因为由此入手,带领学生就这专题进行研究型学习。环境下的问题探究学习使本课有了丰富的外延,主要学科是语文,还涉及到历史、地理、美术、环保、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在教学中推崇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快快乐乐地获取新知,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设计特色]
开放整合创新
[学生特征分析]
1、小学三年级学生,年龄在10-11岁之间。作为“四结合”的实验班,学生已经懂得电脑的基本常识及基本操作。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识记、理解、运用能力属同年级段学生中上水平。
3、学生对花感兴趣,但缺乏有关花儿开放原因的常识。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
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使用时间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媒体使用方式
知识与技能了解网络不同的花2提供资源观察朗读
掌握网络有关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常识3’提供资源扩容知识浏览观察
过程与方法理解多媒体花钟的形成10’创设情景观察、理解
运用多媒体出现花开放的条件的场面15’创设情景提供资源观察、仿说
运用BBS发表贴子学习句子的多种方式5’扩容实践动手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多媒体夏天画面、儿歌内容5’创设情景观察、朗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2、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媒体出示,配上轻音乐,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小声议论。)
2、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学生自由谈感想,感受花的美)
〈学生踊跃介绍从多媒体、书中、课外等获悉的材料〉
3、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我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出示)愿意读读这句话吗?
4、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出示课题 齐读)
5、读了课题以后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二、自主朗读,感悟文意(利用电子课本进行阅读)
那就让我们先在课文找找答案吧。
1、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在电脑上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有喜欢的句子吗?读给大家听听吧!(学生边读,边正音)
3、刚才有些同学提出了问题,通过读课文有哪些同学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4、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太不可思议了。你们瞧!(出示日内瓦大花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著名的日内瓦大花钟,它座落于瑞士这个“花园之国”。瑞士又称”钟表之乡“,瑞士的能工巧匠绝妙地将花卉之美同钟表的制造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三、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找花。
2、交流:
A、边回答边出示带图片的花: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B、你认识它们么?来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吧。
3、这么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生边回答边或展示网站中的资料)
A、读这句描写花开放的句子。
B、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C、带着独特的体验朗读本句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在比较中体验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训练学生对好词的积累〉
4、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想不想知道还有哪些花也会在整点开放呀?就让我们上网看看,找到后,也用小作者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一下花。
A、上网浏览
B、句式说话。_____点,______花________。
〈拓展性处理教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功能〉
5、真能干,一个个都简直成了小诗人了。各位小诗人,刚才我们通过认花、了解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以及用诗人般的言语描绘网上的花,现在,你们对花的感受不一样了吧!带上你独特的体验齐读第一段。
6、读了这段课文,小朋友们又会很自然地发出哪些问题?(主要是“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
四、小组合作,自主解疑
1、利用网络,自主探究
这么多的问题,如果一个一个回答,这节课肯定解决不了,怎么办呢?
(小组合作,由同学解答一部分)这样吧,现在大家以小组协作的方式来展开学习。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利用网络查寻相关资料,共同讨论。
电脑出示学习步骤:
(A)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B)利用网络浏览相关资料。
(C)共同讨论,每一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介绍你们组的学习成果。
2、组内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巡视,随机指导。
五、演示汇报,交流反馈
1、分小组汇报,从中理解“原来植物的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力量,从理解、模仿到迁移、创造〉
2、知识拓展“虫煤花”“风煤花”“鸟煤花”“水媒花”等。
六、激趣引申、课外拓展
今天,我们漫游了花之语学习网,通过认真的阅读,积极的探索,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学会了思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老师相信,大自然里还有许多许多的奥秘等着你们去发现。
1、利用本校校园网的BBS发表贴子“当当小诗人”
2、师生互评。
3、总结本课
〈这部分设计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实践应用的机会,采用选择性教学,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勇于创造。〉
环节教学模式 篇二
林堂小学英语“五环节”实验教学模式
1、准备活动
正确而巧妙的准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上课一开始,可通过唱歌、游戏、竞赛等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之中。接着进行自由会话,会话的形式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师生之间进行。这样既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表现自己,又能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潜移默化地掌握一些日常用语,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完成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长期坚持,可以培养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呈现活动
布鲁姆强调:“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学生开始就知道老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的组织学习。”因此,教师可利用直观教具、简单的口语、动作、表情、演示等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识,激发兴趣和求知欲。然后适当抓住时机将各层次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鼓励他们按学力选择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在内心对师生合作达标活动构成默契。
3、导学活动 学习语言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才能快速记忆,融会贯通。继呈现、展示后,教师可设计一个导入新课的环节。这种导入可以是结合呈现进行,也可以另辟新路。总之,要利用情景来导入,将学生领入新课的学习之中,使学生逐渐养成“借助情景理解英语”的习惯。经过导入,在教师可要求学生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并分层次提问学生,及时进行艺术精讲,启发上层生观察、分析、归纳出功能句型,为中下层生释疑,帮助学生记忆重点。
4、操练活动
操练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操练时可先提出情景,通过游戏活动把对话中的重点句读熟,做到熟练流畅地说、读、叙述,使功能句型在头脑中刻上深深的痕迹。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分两人或四人小组,根据自己的学力选择熟读、背诵对话、分角色对话或为会话人物同步配音、或自编并表演对话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巡视并随时作必要的指导。
5、应用评价活动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交际。因此,教师可根据学习目标、学生水平及教材特点,为学生提供信息差,鼓励学生就信息差对话,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的能力。在应用活动中,要适当抓住时机启发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价或小组评价。最后,教师对一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绪、态度、纪律、交流能力等情况进行恰当的评价,及时通过物质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方式,分别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小学英语“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2011-02-05 10:09:57)转载 标签:
英语教学 教育
Step 1:Warming-up/Revision(热身复习)
1、目的要明确。
2、形式要生动活泼,贴近生活。
3、铺垫要扎实。主要活动形式:师生对话、自由会话、TPR活动、歌曲、歌谣、游戏等。Step 2:Presentation(新知呈现)
通过声音、实物、图片、简笔画、肢体动作、讲故事、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帮助学生在情景中准确地理解所学语言的意义,使语言教学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
1、突出目标,组织教学。
2、依据教材,创设情景。
3、新知呈现,循序渐进。Step 3:Practice(有效操练)
1、活动目标明确。
2、练形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可以采用师生合作、两人合作、小组合作、游戏和竞赛等多种方式,开展互动学习活动。
3、活动安排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与递进性。
(1)在活动性质上体现从机械操练到意义操练的自然性;(2)在语言目标层次上体现“词-句-小对话-短文”的层递性。(3)在技能训练上体现从听说到读写的渐进性;
4、面向全体学生,操练有效充分。
“让全体学生走出微弱的进一步,也要比某一个学生走到金字塔更有意义。”(1)在活动性质上体现从机械操练到意义操练的自然性;(2)在语言目标层次上体现“词-句-小对话-短文”的层递性。(3)在技能训练上体现从听说到读写的渐进性; Step 4:Consolidation/Extension(巩固拓展)
1、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重视任务型活动的设计。
2、凸显学生主体,提倡全员参与,重视分层设计。
常用的活动形式有:创编歌曲(歌谣、对话)、调查、采访、情境表演(Asking the way, See a doctor)、话题讨论(Season, hobbies, friends, weekend activities, plans)、口头作文、连线、排序、短文填空、写作等。Step 5:Summary(回顾总结)
整体梳理、简单回顾、准确到位、便于记忆。Step 6:Homework(家庭作业)
1、关注兴趣,力求作业形式多样化。
2、关注差异,力求作业内容层次化。
3、关注运用,力求作业内容生活化。
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后都需要认真思考的三个问题: 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目标)
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过程与方法)你怎样确信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评价)
昨天有幸参加了新浦区小学英语“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感觉到收获很大,因为受教研员王老师之托,要现场评课,所以听的格外认真,加上校内的专题研讨也是如火如荼,我们英语学科的压力也很大,所以,虽然是短短的两节课,可是我收到的启发却很大。
这两节课的预习案都做到了难易层次分明,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语言描述具体,可实施性强,在预习环节,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让学生知道如何着手进行预习,降低了预习的难度,但是,我总觉得不太理想,为了紧扣“三案六环节”,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把教学重点放在了预习案上,一上课就开始检查预习的效果,然后开始按照学案上罗列的教学任务开始一条一条的进行讲解,不同的只是换了由学生进行讲解,疏忽了教师在精讲点拨的这个环节的重要作用,让人感觉不用老师进行教学,学生其实已经掌握了教学内容,而随后那节课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就真实地显示出来了,我边听边想: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的课堂!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的英语课已经摸索出情景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整体呈现对话教学,所以我认为应该保持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只是将以前的导入新课环节的质疑,设法由学生来质疑,并且在出现新知或者是疑问的时候,老师能够放手由学生来交流展示并且互动探究,在探究不足的情况下,再由老师进行精讲点拨,我们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创设情境,在情景中进行语言教学的模式却不变,让学生们感受到的仍然是生动的环境,与生活贴近的环境,他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在这种情境之下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学案上一题一题的充当小老师,做着索然无味的事情。这样,学生就可以继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于产生的疑难问题大胆进行分析,互动,既能够培养大胆探究的思维方式,又为预习效果好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真是模拟了现实生活真实的一面。
其实,预习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提前解决掉学习新课的拦路虎,为新的学习铺路,那么,我们就让孩子们在学习新课的途中遇到这些拦路虎,然后依靠大家的力量解决它,克服它,最终达到我们学习新知识的目标,这不正是真实生活中学生们经常遇到的情境吗?检验预习效果的方法有很多,难道只能是一题一题的进行检测、校对才是唯一的方式吗?当然不是,检验知识掌握情况的最唯一的标准是学会使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更应该在英语课堂上创设出更为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孩子在这些尽可能真实的环境中遭遇问题,学着解决问题,所以检验预习效果绝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无法,也不应该把课堂用明显的界限划分出六个环节,我们不能把一节课单调地划分为六个环节,然后就按照着六个环节一步不差的走下来。因为,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存在着这六个环节。在导入部分,学生会质疑,有了质疑,就要放手让学生去交流、探究,教师就有责任进行点拨,并且在随后的教学中进行及时到位的矫正;在新授环节,学生同样会有质疑,然后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在操练巩固环节,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一定是呈阶梯状上升的,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是一步步在提高的,所以学生依然是会有质疑。.。.。.所以,如果有人告诉我,我的课现在进行到自学质疑环节了;我现在开始精讲点拨了。.。.。.我会觉得很不可思议,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重复这个方式,其实六环节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创新的一种方法,一种正确的引导,我们要习惯培养孩子这种思考的方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遇到问题只会等着老师告诉他们现成的,不再思考,不会思考!孩子们需要养成跟科学的习惯,我们同样也需要!另外,还有关于学案的更为实际的困难和有待于商讨的事项,比如说,学案以何种姿态呈现给学生们?学校印发?学生自己抄做?是每课必有,还是结合教学板块进行设计?巩固案的形式除了习题还可以是什么样的?自学单词发音,除了可以模仿录音,是不是可以从发音规律上找点突破?比如自学生词cake时,是不是可以给出相同发音规则的已学单词take,lake,make进行引导呢,既降低了预习的难度,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语感训练,一举多得。预习的操作难度最大,是不是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尾声由教师引导学生先完成一部分基础知识的预习呢?这样还可以形象具体地教授学生预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我在听课的同时想到的,不一定成熟,有兴趣的朋友希望多多指点迷津,谢谢了。
一、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理论依据
一种语言的初学者总是从听入手,再模仿别人,自己进行口头表达,而后能够阅读,最后才会做书面表达。即听—模仿(说)—读—写。因此口语是语言的第一性,没有口语就没有书面语。听和说同时产生,相互作用。作为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只有先从听说入手,让他们在有声的环境中熟悉英语,引起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培养语感,才能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二)功能目标
1、通过会话、歌曲、游戏等形式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听听说说、唱唱玩玩中学到知识。
2、利用实物、挂图、简笔画、录音机等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容易地获得英语的感性知识,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培养学生进行简单交际的能力。
3、打下较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该模式适用于小学英语新授课。
二、操作程序
(一)自由对话,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进行自由会话,会话的形式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师生之间进行。这样既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英语学习的角色中,又便于学生巩固旧知识。长期坚持,可以培养学生敢于张口大胆发言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景,展示目标
学习语言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才能快速记忆,融会贯通。
教师利用直观教具如:图片、简笔画、实物、投影仪等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环境中,激发兴趣,引起联想,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此时,教师将新句子联系挂图、简笔画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开始就能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加强记忆。
(三)反复操练,学以致用
一门外语只有经过大量操练,反复运用才能形成技能。尤其是小学英语,不涉及过多的书面内容,这就要以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核心。
1、在创设的情景中多给学生操练的机会,让每个人都开口,鼓励学生多说英语,也可师生对话,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2、做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学生同桌、分组、师生对话,或利用游戏形式,将知识与之相结合,既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能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小学生好胜心强,采取竞赛形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是一种非常好的课堂教学手段。
3、除了在课堂上,课下也要鼓励学生多说英语,养成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交流的习惯。学生对英语会话的反复运用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显著的效果。而且会使学生在英语交流中找到感觉,从而更加喜欢英语。
4、反馈矫正,归纳总结。
在操练的同时,注意正确的语音语调,纠正学生在各方面出现的错误,使学生从小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
5、做游戏,学歌曲。
三、实现条件
(一)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及性格特征,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表情丰富,语言儿童化,与学生合为一体。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应是个演员,要能表演,要手舞足蹈,用手势、动作、表情、语调传神。不要温文尔雅,死板板地坐在讲台上,也不下来走一走。这样的教师是不会成功的。”因此教师的语言及形体动作要接近儿童的审美观,这样儿童才乐于接受。
3、儿童的模仿力极强,并且一旦效仿,以后很难更改,所以教师要掌握正确语音语调,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
4、教师能够熟练地操作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设施,具备简笔画的基本功。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要有饱满的热情,对英语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开口,敢说英语。
3、注意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附:教案示例
小学英语第一册第5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懂会说对话:How old are you?
I’m nine/ten.单词:leg knee foot
二、教学重点
能够自由对话,掌握正确语音语调。
三、教具
挂图、录音机。
四、教学步骤
1、师生问候。(略)
2、唱英语歌(What’s your name?)
3、师生或学生之间对话。(略)
4、会话教学。
(1)出示教学挂图,教师模仿图中人物演示对话:
“How old are you?”
“Nine”。“Ten”。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鼓励学生猜出意思。
(2)学生看挂图、听录音,然后进行分句学说。
先说How—old—How old,再说are—you—are you”。
最后合起来说How old are you?
注意:old和are连读。教师问学生How old are you?同时用手指示意9/10,帮助学生说出Nine/Ten。注意nine的发音。
(3)操练:两人一组或师生之间进行对话或请学生到前面进行情景表演,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4)听录音机,学唱歌曲。“How old are you?”
5、单词教学:
(1)教师画出腿、膝盖、脚的简笔画,示范发音,学生学说。
(2)教师出示图片或指着身体部位让学生说单词。
6、课堂练习。
,互动参与。 篇三
以问题引导为前提的探究式教学必然要求并激发一种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有效对话,教学之间的有效对话是否能够蔚然成风,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一方的教学态度和方法。
首先需要倡导一种教学之间的平等观,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控制者,而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同路人。
尊重每一个学习主体,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并且对学生提问始终保持一种宽容的开放心态。
法理学提出课堂五大原则之一的分享原则——看见,就是你所能看见的;生活的精彩超乎你的想象。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启发式,避免提供简单的现成答案,而要在与学生的相互探讨中进一步激发彼此的思考。
曾经有个学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人民群众创造了法律,还是法学家创造了法律?我反问道,“你认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哪一种法律?法学家又创造了哪种法律?这两种法律是否一样?两者创造法律的形式又有何不同?”并请学生将她的思考结果放到网络课堂上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讨论。
此外,在组织上借助团队学习的形式,通过设计和分派团队任务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但是,决定互动参与式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指导学生理论的实际应用,打破纯理论学习的疆界,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效勾连,相互呼应。
在课程开始时有不少学生对法理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认为法理学都是些枯燥的理论,当发现课堂中的法理思考直接面对着中国现实的社会生活,绝大多数同学改变了学习态度。
每次课堂中的“五分钟法治时评”成为学生们的最爱,不仅给课堂带来生动的学习主题,而且在思考中学生发现原来各种理论可以成为问题思考的出发点或思想资源,理论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兴趣得到了激发。
法理学课堂中探讨的大多数问题可以概括提升为一个核心问题,即当代中国法治正如何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可进一步转化为两个具体的学习主题,即我们如何对一项制度的优劣作出评判?如何建立合理的制度并维护其有效运行以确保每个人的权利实现?让学生直接参与对日常生活的法治思考,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思考并实践如何通过制度改善生活。
其实,问题引导和参与互动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积极而理性的人际沟通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只有充分而有效的教学互动,将课堂扩展成为学习活动的交流平台,学生才能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同伴的尊重和认可,不仅提升沟通能力,而且培养良好的理性沟通意识。
探究式教学的论文 篇四
一、要留给学生足够自主探究的时间
新课标提出:数学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我有意义的建构。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无疑需要充足的时间。
因此,教师应当给学生留有足够自主探究的时间,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实验和验证。
比如,可以采取“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去尝试、探索。
不少教师为了适应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
但基本上都是“蜻蜓点水”、“稍放即收”,唯恐浪费了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这样的探索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形式上的探索,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索。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布鲁纳强调,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实践证明: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只有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因此,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三、指导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自我评价
探究式学习的实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自身主体性的构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尤为重要。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监控、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
作为高效课堂构建中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的评价是贯穿于探究学习全过程的多元评价。
数学教师,除了遵循传统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主观性等原则以外,同时还有其独特性。
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探究学习特别关注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因为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同,表现他们所学东西的方式就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数学教师不能总盯住闭卷考试,不能总留心课堂作业,而是要给学生留有体验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用心、用脑、动手写数学日记、小论文,做手抄报、解决QQ爆料等生活中的数学小问题。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衡量的,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
所谓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教师不要设框框,让学生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套去运行。
应该每步探究都要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
这样,就可以使探究式学习进人理想的境界。
探究式教学的论文 篇五
1重视和鼓励学生的质疑
在讲述茨维特利用碳酸钙层析柱分离绿叶中不同的色素时,仅仅利用课堂讲述,一些学生很难理解,甚至表示怀疑。看到这种情况后,我鼓励这些学生对这个问题深入探讨,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步骤,几个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重复了这个实验。实验的结果与文献报道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家又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可以发现,由于学生是带着怀疑态度进行实验的,所以他们的行为是积极主动的,同时包含着他们的思考和创新。
2探究式的课堂教学
探究式教学包含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方面学生要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另一方面教师对教与学这个过程的方法、方式上的探究。因此,探究式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2、1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知识的灌输和解释,而是更多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引导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更快地知道答案,而是启发学生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疑问,然后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引导时要准备一个主要问题和一个次级问题,当学生无法回答主要问题时,较简单的次级问题可以教学生怎样和在哪里找到主要问题的答案。在讲述“超临界流体萃取”这一章内容时教师提出了流体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我提出了一些较简单的问题:物质在自然界有哪些存在形式?物质有没有可能处于液态和气态之间?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逐渐开始思考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探究式课堂中的角色也发生着变化,他们不再被动地听讲与背诵,而是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和探究者。听话式的学习和依赖教师的习惯被淡化,教师的讲述不再是真理的陈述,而是探究的汇报。在讲述细胞破碎这部分内容时,一个学生对超声波粉碎细胞的机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查阅文献以及各种资料后,这位同学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十分精彩的“报告”,学生的表现出乎我们的意料。
2、2打破教材对学生的束缚
教材可以全面地介绍一门课程的知识内容,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但是科学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书本上的知识必将落后于科学的发展。一些学生对于教科书上的内容往往呈现一种盲目的“迷信”,将其当做真理和答案,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事实上,任何教材的内容都带有编写者对于科学问题的理解和解释,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利用好教材,还得运用网络信息、文献以及工业中实际面临的问题来进行课堂教学,进而打破学生对教材的过分依赖。
2、3探究问题的合理提出
问题的提出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中的关键环节。探究的问题必须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或者是学生思考得出的,这些问题既要能被学生最终解决,同时又能促进他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同时,探究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是紧密联系的,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课本中生涩的概念、重视科学数据获得的过程和补充教科书所给予 信息的实验。
3开放式实验室的建立
实验教学是理工科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创新性人才,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使之成为学生从实践获取理论知识的主要渠道。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事先安排好实验的内容、目的、材料和步骤,学生仅仅是按照教师的实验意图,一步步地进行机械操作。实验对象不是学生渴望探究的,所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被动的、机械模仿的,不可能产生新的想法。探究式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转变实验室的功能,使其从传统的教条模式转变到探究模式。开放式实验室的建立将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自由探究的场所和环境,实验的结论将不再是固定的、唯一的,而是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传统实验室相比,开放式实验室的功能更倾向于学生对问题处理和数据获得过程的理解和陈述。生物分离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工程性极强的学科,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观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结合蚌埠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我们对生物分离工程进行了课程改革的初步实践,内容包括增加综合实验的课时数以及建立课程相关的开放式实验室。按照课程内容,实验室向学生提供各种分离技术相关的设备和试剂,如中性盐沉淀、离子交换、凝胶层析、冷冻干燥以及SDS—PAGE电泳等。待解决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的疑问,具体的方法、步骤均由学生制定,教师仅起着引导的作用。在开放式实验室中,学生获取的不仅仅是实验的结论,还包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真实经历以及团队协作的合作精神。
4探究式教学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探究式教学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模式,要真正地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还得结合我国具体的教育改革环境,进行不懈的“探究”。如果将“探究”思想仅仅看做一种知识,直接运用到我们具体的教学中,那么它与传统的应试主义教学就没有什么区别。探究是一种思想和态度,在我们探寻真理的过程中体现出多样性。教学活动中渗透探究的思想,并不是要排斥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反,任何探究行为都离不开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探究”思想,根据具体情况将其合理地运用于我国的课程教学中。生物分离工程涉及的生物产品种类十分的繁杂,与之对应着各种各样的分离工艺,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介绍。探究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生物物质分离过程的本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对学生正确引导,合理利用现有实验基础设施,鼓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篇六
杨振宇
(安徽省临泉县滑集中学)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探究式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尤其是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探究式教学模式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主要对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语文;课堂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和讨论等方法获得知识,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基础,以教材为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且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得到了运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着名的情境教学老师李吉林曾概括出创设情境的六条情境,即以生活展示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例如,学习课文《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导入这样一段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使处在痛苦之中也会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在生活中往往也有这种体验,总会幻想美好顺利的时光。在东晋时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但依旧向往美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桃花源记》,看看作者陶渊明向往的桃花源是怎样一幅美景呢。”通过这段话将学生带入教学场境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桃花源的想象,便于课堂的顺利进行。
二、提出探究问题,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在初中语文课堂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后紧接着提出探究问题,蕴含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引起探究兴趣。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教学探究,是教学的关键,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引导性和创造性,能够启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例如,在学习郁达夫的文章《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四个问题:(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是要饱尝故都的秋味,那何为“秋味”?(2)文章在哪些部分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凉”?(3)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来表达自己悲凉的心境呢?(4)通读全文并理解,“故都的秋”表现在哪里?
教师在提问时,学生可以发散思维回答问题,也可以对教师的提过大胆质疑,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的精神。
三、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探究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创设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探究是解决问题的开始,通过亲身体验,亲自动手动脑所获得的知识,更具有牢固性,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文章题目进行探究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主要内容或主要思想的概括,通过对文章题目的探究,能够对课文进行初步了解。例如,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时,学生可以从“盲”和“影子”进行探究,为什么是个盲孩子呢?“影子”会说话吗?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2、对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进行探究
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对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提示,或者是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孔乙己》中,“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在全文出现了两次,但含义大不相同,前者是表现人们的麻木,后者是表现人们幸灾乐祸的嘴脸。二者都带有讽刺的意味。
3、类似题材法探究
例如,《故都的秋》一文中,联想到描写“秋”的文章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王维的《山居秋暝》以及王绩的《野望》,通过已学的知识,展开对新知识的探究。
四、师生合作探究,掌握全面知识
学生自主探究只能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而且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学生自主探究环节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这一环节中集中解决,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学生之间也可以分小组合作探究,集思广益,共同发现并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五、拓展探究,提高思维创造能力
这一环节是对前面四个环节的总结,主要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学生课堂表现的总结以及教师对自己的总结。有利于增加知识的牢固性,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例如,在学习《孔乙己》一课时,教师通过前三个环节的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如下总结: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悲惨生活的描写,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民众的麻木和昏沉。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教学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合作探究以及拓展探究等五个教学环节,符合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要求,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自主研究、独立探索以及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林付。对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2(11):128.
[2]王强。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的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12):118.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篇七
一是评价标准侧重于衡量知识的掌握程度,过度看重学生成绩的结果性评价;二是评价形式单一,缺乏指导学习能力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三是教师完全掌控了教学评价权,欠缺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国外教育专家研究发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准确并富有建设性评价的能力并不是自然形成的。
智力越不成熟的人在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个人评价时越容易产生偏见。
没有自我评价的体验,学生不太有可能会运用合理的参照标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这其中也包括了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成绩评定不应当被简单地视为对学习成果的总结性评定,更要注重发挥教学评价的反馈机制,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提升其客观评价自身学习的反思能力。
“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将会怎样被评价的想象,评价的实践必须传达一些正确的信息。”
这要求在量化的结果性成绩评定之外还应当提供更多的描述性、过程性、建设性评价,法理学课堂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自我反思,主要的做法有:
探究式教学的论文 篇八
1选择合理的目标
并非所有问题都能够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探究,尤其是在有限课时里选择何种问题供学生探究尚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师首先应确保精心选择探究主题。以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可供探究的主题涉及爱国主义、职业规划、道德建设、法治建设、理想信念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教师应参考当前社会热点,或以学生关注度为依据,同时根据课时限制来选择探究主题。其次还应以此类主题为中心,进一步选择可供学生探究的那些具体问题。在设计这些问题时应注意遵循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互贴近的原则,确保所选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例如教师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课时限制、大一新生特点为依据来选择大学生职业规划、道德建设以及恋爱问题这三大主题作为本学期探究主题,以便于引导学生在未来大学生活中所将要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予以有效解决,并促使学生主动关注社会并且了解社会,能够以理性的思考观念来对待周围社会事物与问题。而在确定所选主题后,教师可以恋爱问题这一主题作为讨论中心,组织学生开展恋爱观调查、恋爱中的个人道德、传统家庭美德以及恋爱利弊分析等不同问题的探讨,可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相应的问题展开探究。由于所选问题均属于个人偏好,因此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而在道德建设主题讨论中也同样如此,教师可以从道德建设重点、道德现状评价以及道德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等不同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通过理性思考,进而能够正确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此外,应就职业规划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自身专业各类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并对专业就业情况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对专业未来发展方向有所关注,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自己在大学阶段所应实现的目标。总而言之,通过上述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对其面临的各类现实问题予以良好解决。
2选择相应的探究方法
应以探究式教学不同的内容为依据来选择相应的探究方法,其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是问题探讨法。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针对广泛存在于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各类思想问题所开设的重要课程,其问题色彩鲜明,且问题源较为丰富。而问题探讨法则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以及针对性,在应用问题探究法的同时还可参考选材主题差异来开展包括展示性探究、搜集性探究、设计性探究以及调查性探究等多种方式在内的主题探究法。问题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是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应着眼于道德发展现状以及道德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以分组的方式搜集资料,并在组间展开讨论与总结,还可在班级内部进行交流以及相互学习。在此情况下,教师可给出问题,并基于社会中出现的道德滑坡问题组织学生展开深入研究与谈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合理应对。学生通过此类小组活动逐步了解到如何在团队中开展相互合作以及如何有效交流彼此的观点与看法,了解到应善于听取别人迥异的观点和见解,从而能够着眼于不同角度来思考和探讨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利用此类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正确认识现实问题,同时其问题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3课堂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居于主体地位
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关键应发挥主导作用,应在适宜的时间内适度介入学生探究活动,同时注意给予有效引导,并采用正确的点拨方法,防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偏离或者迷失方向。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适度予以引导,同时评估小组学生的总结,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展开师生交流与对话,引导学生在个人真实想法面前能够做到坦诚相待,并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此外,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见解,并基于各类问题进行辩论、反思、归纳以及总结。例如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对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予以尊重,并对这些学生所发表的观点予以客观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观点的利弊,从而能够客观认识到大学生恋爱这一问题的利弊,而教师还可从自身体会出发来引导学生认识道德在爱情中的重要作用。在受到教师充分尊重的前提下,学生能够打开心扉、积极发表个人言论,教师由此也实现了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的目的。与此同时看,教师还应掌握必备的学科基础知识以及相关资料,从而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信息支撑。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课堂主体地位是一个基本理念。要想确保教学理念富有主体性,教师自身首先应具备主体性意识,并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予以尊重,与学生保持平等地位,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并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应构建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以此为前提从学生群体的内心需求以及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出发,积极启发、点拨以及引导学生,从而高效实现正确选择教学内容并将其内化和外化的目的。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汇集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等诸多理论与观点,学生很难通过单纯背诵来理解和掌握此类观点,因此创新式教学显得尤为必要。探究式教学虽然面临着班级人数过多、课时不足的问题,教师自身知识储备急需提升,学生考核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从而保证其更切近学生实际,能够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在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倡导探究式教学显得极为必要。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小学“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