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6篇《洋务运动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教学目标 篇一
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
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洋务派与顽固派 篇二
让学生阅读“洋务派与顽固派”一目,回答: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主张是什么?最高统治者慈禧在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讨论他们主张的异同,并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比较两者哪一个较进步。并思考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即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
难点突破方案 篇三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慈禧支持洋务派的原因,“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洋务运动中的成就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新式学校的兴建会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使学生能正确的评价洋务运动以及分析出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篇四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目,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并记录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由学生概括“洋务”和“洋务运动”的概念,教师进行总结。
各组展示本组所做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集各组所长,总结出最佳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或由学生自己回答,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答案,或由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强调“长技技”主要指西方的先进技术,“自强”体现强兵、创办军事工业。对比“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异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清政府对待列强侵略的态度由坚决抵抗转变为妥协求和,认清清政府逐渐被洋人控制的。时代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务派以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洋务运动的开始?
出示“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幅历史照片,让学生分析两张照片中的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不同之处,由此深入分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其活动中的体现。简单介绍洋务运动的基础理论-“中体西用”论。
由学生回答: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并向学生介绍,此时李鸿章等人已经认识到: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生产商品,并以高价出售给中国。因此,洋务派此时兴办近代民用工业也有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的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洋务派创建近代工业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哪些困难、存在哪些问题?并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在兴办近代工业和建立近代海军时,是地方的几名大员干吏各自为政并无领导核心。通过让学生分析兴建近代海军的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抵御列强入侵也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洋务运动 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老师讲解洋务运动的知识重点,难点;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1分钟)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有识之士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近代史的探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洋务运动。
二 洋务运动的过程和内容
首先学生带着以下问题看总理衙门部分 (2分钟)
看第一段和小字部分的“自强”的双重含义,思考洋务运动的含义
从李鸿章的奏折中找出相应历史信息,思考洋务运动发生的背景条件;
从知识链接中从“夷务”到“洋务”的转变说明了些什么问题。
从对总理衙门的相关介绍找出其职能,影响和地位。
老师问答学生上述问题,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和答案(10分钟)
洋务运动的定义:
十九世纪后半期,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 求自强振兴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发生的背景和条件:
背景:1、西方军事力量的冲击
2、借师助剿中的认识
3、寓华西人的劝诱
4、外资的刺激
5、军购的失败:阿斯本事件
条件: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和好局面
2、湘淮军的成立及地方士绅的支持
3、同治中兴,政局稳定。
夷务到洋务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对洋人观念的改变,从不对等地位逐渐上升为平等的外交。
总理衙门的职能,地位和影响
职能:主管一切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
地位:准外交机构;洋务运动最高行政机构
影响:清朝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以后逐渐成为清政府另一个综合性的中枢机构
学生继续带着问题看从“自强”到“求富”和京师同文馆(3分钟)
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口号是什么,转变的原因
洋务运动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些工业的地理位置
思考洋务运动军事工业和和民用工业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洋务运动在培养人才方面采取了那些措施
老师问答学生上述问题,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和答案(15分钟)
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口号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军事工业的性质和影响
地主阶级主导创办的封建性质的企业
一定程度抵御外国入侵,军事近代化开端
民用工业的性质和影响
官督商办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抵御外资入侵,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诱导民族工业诞生。经济近代化
洋务运动在培养人才方面措施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教育近代化
洋务企业分布的特征极其原因
三、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如何评价洋务运动(9分钟)
洋务派为了振兴清王朝,采取了创立军工厂,建立海军,创办了民用企业,创办了新式学堂,还派遣留学生出国,但是随着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这仅仅是军事方面原因吗?结合刚才学过的课本知识和以前学过的知识,请找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中体西用的制度
2、官办企业的问题
3、外国人才的携技居奇
4、全球的军备竞赛
5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只是掌握实权的封疆大臣为首进行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管理制度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封建体制注定洋务运动不可能走向成功。严重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地主阶级不可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实现独立自强
四、纵横联系(课后思考)
戊戌变法,明治维新
板书设计
洋务运动
定义
背景
内容
总理衙门
军事工业(19世纪60——70年代)
创建三只海军
民用工业(19世纪70——90年代)
培养人才(新式学堂,留学生)
评价洋务运动
纵横联系
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教案 篇六
第六课 洋务运动教案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求富,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从而由感知历史到逐步积累历史知识,进而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以及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从多种途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借以自强求富。他们既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教学流程】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所谓近代化,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而洋务运动则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开始。
同学们请看本课导入框中的内容。框中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由中国工匠独立制成的铁甲舰“平远号”。它的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外国购买的“远”字号战舰。在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那么,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又有哪些?这是我们在本课中将要学习到的内容。
为什么会兴起洋务运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8页第一段的内容。
答: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两次鸦片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妥协投降、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告结束。 www.niubb.net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惊醒了地主阶级中一些较先进、开明的人士。他们认识到了列强的船坚炮利是导致两次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开始抛弃原有的夜郎自大的观念,逐渐地向西方靠拢。他们开始用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方式来试图挽救清朝的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这部分人中有的成了后来的洋务派。在他们的努力下,洋务运动兴起于中国的大地上。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8页第一段的内容,从中找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答:在中央是恭亲王奕訢,在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洋务派是当时清朝地主阶级中较开明的一派,他们是在长期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对洋枪洋炮的作用有了亲身的体会。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他们逐渐认识到中国正面临着几千年来的“大变局”,传统的一套措施已经不能应付新的形势,认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担任封疆大吏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在中央政府中获得了恭亲王奕訢的支持。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技”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六十年代初,他们所看到的“长技”,仅仅是船坚炮利,因此大力引进军事装备和军工生产,创办制造局、船政局等。后来,他们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基础,“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着手建立近代工矿交通企业。
问:洋务运动主要打着什么样的旗号进行?
答:“自强”、“求富”。
问: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洋务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又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洋务派在各地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同学们从上面的回答中,能否得出“洋务”的含义?请大家讨论一下。
答:“洋务”指涉及外洋的一切事务,它包括军事、民用工业的创办、训练新军、派遣留学生等,后又扩展到修路、开矿、办厂等。
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说明洋务运动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
答: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到了七十年代,又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弥补军事工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燃料和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培养洋务人才,洋务派又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问:洋务运动到什么时候结束?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答:洋务运动到19世纪90年代破产,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标志。(板书)
背景:清朝内外交困
代表人物 中央:奕訢
地方:曾李左张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口号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内容 筹划海防: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培养人才(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下面,我们介绍一个代表——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购买了上海虹口的美商旗记铁厂,该厂是当时“洋泾浜外国厂中机器之最大者”,能够制造轮船及枪炮。他将这座铁厂与原来丁日昌、韩殿甲分别主持的二所炮局合并,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简称“沪局”)。1867年,该局由虹口迁至上海城南高昌庙,规模大为扩充。沪局的生产主要有五项:一是枪支,二是大炮,三是弹药,四是钢铁,五是造船。从1869年后,沪局每年有固定的经费来源, 1874年到1894年间,每年经费最多时高达九十万零七千余两(1884年),最低时为三十五万三千余两(1877年),平均每年约六十六万两。同其他制造局相比,沪局经费充裕,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因而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上面我们学习的是洋务运动的概况。那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导致它失败的因素中,哪一个因素是主要的、根本的呢?
答:⒈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生产过程中不计成本,不讲效益。
⒉洋人挟技自居,不肯真正地帮助中国。
⒊产品质量不过关。比如,洋务企业制造的炸弹,铜箍不合格,战时需用挫刀加工,然后才能用。北洋海军在战斗中使用过这种炮弹,深受其害。
⒋官吏贪污,中饱私囊。比如上海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从1873年到1893年,它获利白银六百多万两,但大都落入李鸿章私囊。民间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
⒌闲散人员过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工人没有政治上、人身上的自由。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同学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
洋务运动是清朝地主阶级内部为维护清朝统治而采取的学习西方技术的措施。这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变器不变道”(器指技术,如坚船利炮;道指的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封建专制制度)。也就是说,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因此,我们把洋务运动称作是技术层面上的变革。在近代化问题上,洋务运动只是在经济上的机器生产方面作了一些探索。由于没有做配套改革,因此,失败是必然的。而且,对曾、李、左这些人来说,他们不会也不可能实行政治上的变革,这是由他们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由于只是技术上的改进,因此在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近代化的机器生产面对的是中世纪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不计成本、不讲效益、资金管理不善等问题在洋务企业中司空见惯。从军事工业来看,完全采取官办的形式。经费主要来自海关关税、厘金、军饷等。它们的产品,不是普遍的商品,不参加市场的交换。它们所生产的枪炮、弹药、船舰,一般是由清政府调拔使用,不计算产品的价格。在经营管理上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就组织而言,每个局、厂不是独立的企业单位,而是政府的一个分支部门。上有总督、巡抚监督、总理衙门节制;下有总办、会办、提调、委员、司事等。另外还有一批挂名支薪,并未到差的人员。工厂衙门化,是企业办不下去的原因之一。以当时的福州船政局为例,据1873年闽浙总督李鹤年等奏称:闽局(福州船政局)每月“洋员匠薪”“监工员薪水”“书役工伙”“工匠工食”“使丁运夫挑工口粮”“各船薪费”等项开支共约三万九千余两。当时该局每月额定经费为五万两,“薪水工食”等竟占去将近百分之八十,无怪乎该厂造船费用大大超过了向国外购船的费用。
洋务运动没有在全国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工程。只凭几个热心的督抚在办理,力量分散,难成大势。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来评价这场运动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0页最后一段的内容,看一下教材的观点是什么。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想一想,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教师提示]同学们在思考时可以看课本上所引的李鸿章反省的一段话。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⒈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洋务办起来后,清政府一败再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⒉洋务派学习西方仅限于学习科学技术,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就可以镇压人民,封建制度便可长治久安。单纯地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改革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
其实,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的统治是必然的。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变器不变道”的指导思想注定了洋务运动必然失败。近代化的经济模式的建立必须用近代化的政治制度来做保证,思想文化的传播乃至成为主流也是必要的。而洋务运动做不到这点。
二、洋务派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甚至在其创办民用工业之时,一再表示不允许私人创办同类企业,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但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这“商股”部分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从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终于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能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也就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而这两个因素增长的速度越快,封建生产关系瓦解的速度就越快。这是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统治的第二个理由。
三、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统治还表现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辩论及其对顽固派的不彻底的批判,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地位,对于学习西方开了好的风气。又由于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留学生,因而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了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这也是洋务派办洋务所没有想到的。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确实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我们在评价洋务运动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朝地主阶级内部的一场自救运动。
2.洋务运动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故而在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企业。
3.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变器不变道”决定了洋务运动不会改变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的伦理纲常,这使得这场运动必然走向失败。
4.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培养了一批近代工人和科技人员,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5.洋务运动客观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课后反思】
在讲述洋务运动的失败时,向学生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指导学生分析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日本的改革成功而中国的改革却遭到失败,从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的能力。
第三部分:相关资料
【练习与测验】
课本第30页“动脑筋”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⒈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洋务办起来后,清政府一败再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⒉洋务派学习西方仅限于学习科学技术,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就可以镇压人民,封建制度便可长治久安。单纯地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改革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6篇《洋务运动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