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与实施(优秀5篇)
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学得生动、学得自主已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性追求。但是,凡事皆有度,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太过追求学生的“动”,那么,教学就有流于形式化的倾向;而另一方方面,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中规中矩的程序式授课,那么,课堂就会失去活力,回复以往“填鸭式”教学。那么,究竟应如何把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把握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把握住了教学的实质,有效性教学应该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追求。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5篇《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与实施》,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篇一
学生为主的课堂
所谓学生为主,是指课堂主要是学生学习用的,而不是老师讲授用的;课堂是学生表现用的,而不是老师表演用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质疑释疑、个体表现、体验成功、自信、快乐的地方,而不是老师完成“教案剧”的地方。也就是说,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用的,教师在课堂上所能占据的集体授课时间必须严格控制。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浓缩教材的能力,要在课堂上尽量压缩集体讲授时间,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我们不提倡“一节课只讲4分钟”,但要明确提出,一节课教师持续授课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一节课留给学生合作学习、质疑释疑、个性教学、师生情感交流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一节课学生当堂训练的时间保证10分钟。这种“三分课堂”并非呆板的划分,它只是指出课堂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导向性的课堂教学策略。
学生为主策略的实施,最大的阻力在于教师的课堂时间观的更新。只有相信课堂时间主要是供学生学习交流用的教师,才有可能把尽量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当然,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不等于让课堂成为放任自流的地方,而是要在教师认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及适时的调整下有明确目标地进行。
先学后教的课堂
所谓先学后教,是指要让学生明白一个最普通而又最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书主要是靠自己学出来的,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教师要完成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主要方式,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不断提高自学的能力。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明白,自学课文之后完成书后练习,这是天经地义的学习方法。这也是中学与小学低年级学习方法的最大不同。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中学生最重要的作业是预习作业,学生上课之前要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在课堂上通过学习同伴及老师的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然后把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带出教室,这才是最正常的课堂学习方式。
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许多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原因是把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寄托于课外而不是课堂之内。事实上,要养成学生的任何一种学习习惯,都是极为困难的一个过程。教师要不惜代价开展课堂时间结构的改革,保证学生有良好的课堂自学的氛围与课堂自学的时间保证。
大部分教师都相信,自学能力是一个人在未来社会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教师要赋予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因此,利用课堂时间大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哪怕是暂时落下教学进度也要挤出课堂时间进行有明确目标的自学训练等,就应当成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
当堂训练的课堂
所谓当堂训练,是指教师要把最主要的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内完成,而不要布置过多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师生的共同负担,更是为了落实课堂教学的目标,充分发挥学习同伴的作用,利用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差异所蕴藏的学习资源,帮助每一位学生解决个性化的学习问题,让每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关爱,树立起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
大部分教师总是习惯于把大部分本属于课堂反馈环节的练习,布置成家庭作业。这是一种长期伴随中国教育的错误习惯。事实上,课堂教学的练习反馈环节应当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把本属于课堂一个重要环节的练习反馈,变成学生带回去的家庭作业,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教师切不可把学生必须掌握的训练内容布置成课外作业,一定要在教师的眼皮底下,在“学科小先生”的帮助下当堂完成。
面对不容乐观的农村家庭教育环境和相当一部分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当堂训练是最适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策略,是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保障。如果教师们还认为课堂训练会造成课堂教学进度很难完成,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误想法。解决的办法不是延长课堂时间,增加固定课时量,而是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有的地区正在进行每节课只有30分钟的改革,不照样完成了所谓的教学任务吗?在学生没有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下,即使是像某些人追求的“完成了教学进度”,又有何用呢?
个性教学的课堂
所谓个性教学,是相对集体教学而言的。它是指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把原本集体讲授的时间挤出一部分让学生“自由学习”。个性教学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自由学习时间里,教师与“学科小先生”把主要精力用于指导学习小组或个体,解决学生的具体学习困难,从而实现班级授课制下个性化教学的追求。二是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寻找到最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独特的学习方法。三是个体指导还包括师生的情感交流与心理辅导等。四是培养有个性的,有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愿意表达独特见解的学生。
实现个性化教学唯一的选择就是要改革传统的课堂结构,精缩教师的集体授课时间,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统一目标而又有不同进度与深度的个体学习,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组内与小组间的协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课堂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利用学习同伴的力量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包括同桌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小组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等形式。这里特别强调“学科小先生”的培养与利用,要在中学大力推广“小先生制”、“小组长制”、“小组学习制”、“作业互批制”等课题组教师探索出来的新的课堂教学策略,让马卡连柯先生所倡导的“集体平行影响”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孩子的学业成绩与生存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以改善后进生在学校里的生存环境。
这里不妨再一次强调,合作学习一定要在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发挥学习小组的学习管理作用,学科小先生们的个体指导或小组长的督促作用,力争把最重要的课堂反馈完成于课堂之内。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与巡查督促下,其功能会发挥得更好。
目标三维的课堂
所谓目标三维,是指教师所确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应当是三维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交融、互相促进。判断一位教师经验是否丰富,可以看他的课堂是纯知识点的传授,还是注意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气氛的营造,课堂激励手段的使用;是重视告知学生结论,还是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如何获得这个结论的过程;是让学生仅仅获取书本知识,还是让学生把知识变成智慧。
在课堂教学目标三维的追求上,要反对人为组合,提倡有机整合;反对形式主义,提倡讲求实效;反对知识唯上,提倡育人第一;反对面面俱到,提倡有所侧重。
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一定会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下,把情感交流放在信息交流之上,从培养师生情感、生生情感人手,注意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学习目的、意义的引导,养成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勤奋学习的习惯,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面向未来的课堂
所谓面向未来,是说要努力把全世界共同存在的教育缺陷——“面向过去”转向“面向未来”。
在教学内容方面,在纸质教材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之前,由于纸质教材编写过程复杂、周期较长,因此,纸质教材落后于时代是必然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能够利用从报刊、书籍、电视、网络中获取的新知识、新信息,补充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以不断更新过时的教材内容。
在教育追求方面,如果教师把课堂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那就是面向过去的教学;如果教师把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作为教学目标,那么这种教师所主持的课堂,一定是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生存能力的,有助于学生离开校门后继续发展的教育。
在学生意识培养方面,要把培养学生强烈的未来意识当作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要通过课堂演讲并利用网络资源把学生脑子中的未来潜意识唤醒,以强化被日益淡忘的中华民族的危机意识。
如果教师们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学生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个性教学、合作学习、目标三维、面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总策略、必将真正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让学校变成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个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
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篇二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如今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而学校教学也有了更多的先进设备作为辅助,其中多媒体就是一个显著的因素,应该将多媒体和一些优质的教学设备引入到教学当中,让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如此学生就可以在一个更具视听效果的情境下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多媒体的情境感染下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小学数学课堂对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但可以增大信息量,而且还可以展现出图文并茂的效果,令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如此可以深化小学生的记忆,让学生感受到更加浓烈的学习氛围,开阔学生的学习空间。同时,在多媒体教学中,还应该结合教学情景图,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安置相对应的教学情境。还可以在“说一说、练一练、想一想、温馨提示”等方面下功夫,让小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儿歌等等因素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学习。另外还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穿插电视频道、电视游戏等因素,为小学生创设更加精彩的情境布置,让小学数学教学显得更加具有意义和价值。创设情境,点燃激情,能够让小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小学数学学习的魅力,帮助小学生爱上小学数学,在数学学习中绽放无穷的激情,从而保障小学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小学数学学习更具效率,达到一种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动手操作,培养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认识过程都是从形象到抽象的,小学生平时对任何东西都比较的好奇,而且天生活泼,爱说爱笑,对一切东西都是充满向往的,也存在着一定的疑惑。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越是不让小学生做一些事情,他们就对这件事情充满好奇,就越想要尝试,等到他们自己亲身经历以后,才会有深刻的教训。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该注重小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让小学生能够在操作中感受到小学数学带给自己的快乐,从而积极思维,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所以在小学生做每一项数学任务的时候,都应该要求他们要理解学习任务的目的,要怎样具体的进行实施,不能盲目的去做,更不能不经思考就直接去进行操作。比如说在教学“比一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学生要先理解题目的具体意思,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用学具当作工具来实际的摆出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第一行可以摆6个,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2个,经过实际的操作,然后让摆放正确的同学到投影仪上展示,最终实现亲自动手的解题效果。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操作完成,要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实践过程。相信实际的操作定能够帮助小学生学好数学。
三、游戏活动,提升能力
游戏是一种可以引起小学生强烈兴趣的学习元素,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也应该学会利用游戏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施以游戏活动,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从而更具积极性的学习数学,使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有效。那么如何进行游戏活动来提升能力呢?可以设置一些游戏活动,比如说买文具的游戏,让小学生分别扮演店主和顾客的角色,然后根据这一游戏情结来完成加减法,乘除法的演示,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也会加深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印象,如此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小学数学的有效性,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丰富精彩。相信游戏活动的开展必定会让小学数学教学走向一个新的高度,帮助小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知识,帮助他们早日成材。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瞬息万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更是如此。“没有预设不负责”,虽然我们都要在课前进行精心的设计,但“没有生成不精彩”,并且教学是肯定会有生成的,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应该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我们,能随时做好应对课堂教学万变的准备,巧妙、精当、恰到好处的处理好课堂中的各种生成,这样,课堂教学才真正是有效、高效的教学。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带给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篇三
那么,面对如今初中的政治教学的种种窘境,我们究竟该采取何种教学策略,才能促使政治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呢?下面,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多年教学实际,尝试从这三方面,对此论题进行详细说明与论述。
一、进行设疑式课堂导入,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导入作为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所以,作为课堂学习的引领着,我们绝不能忽视此环节,或者对此环节敷衍了事,而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做到高效导入,从而将学生学习思维引入一片新天地,启迪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思考、去探究。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我认为,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若我们在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极为迫切和渴望的心理,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所以,在初中的政治课堂上,我们就可进行设疑式课堂导入,以此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我爱我家》这节内容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你们小时候都发生过哪些趣事?
2)在你的家庭中,是否发生过让你感动的事?你有什么感受?
3)你觉得你父母的优点是什么?能否说说父母对自己家庭的主要贡献?
4)你能说说对母爱和父爱的认识吗?
5)当你们的父母发生了矛盾,你是如何做的?
6)若你们的父母一方或者双方下岗怎么办?为了使你的家庭更加美满,你应该做些什么?然后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回答,因为与学生日常生活极为接近,所以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就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学生也都积极地对这些问题进行着思考与探究。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设计课堂疑问,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正式学习本节知识时,学生自然会水到渠成地投入其中,从而获得较高的政治学习质量。
二、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增强政治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的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实践性”的教学原则,即要求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所以,初中的政治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单纯的理论式说教,我们还应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政治知识后,为学生创设一种体验式教学情境,从而增强政治课堂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礼貌显魅力》这节内容时,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对人有礼貌的主要表现和礼貌的意义之后,我为学生创设了以下几种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1)甲乙两名同学去买书,因为甲乙两人的态度不同,而受到了售货员的不同对待;
2)客人去饭店吃饭,态度一直蛮横、无礼,但服务员始终带着微笑服务,于是客人感觉到了惭愧;
3)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差,两位老师分别和他进行了沟通与交流,一位教师使用指责、训斥的语气,另一位教师则使用亲和、顾及对方自尊的方式,于是,这位学生面对两位老师的不用教育方法,具有不同的学习态度。这样,我通过让学生对这些情景进行合作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增强了政治课堂趣味性,也使学生深刻体验到了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加深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认识与感知,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运用技能
封闭式的学习环境、枯燥乏味的语言说教,早已使学生产生了厌恶和抵抗心理,而且这样的教学后果是只能让学生掌握表面的政治理论知识,并不能将其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所以,我们除了每周固定于课堂上的政治教学,还应积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政治的乐趣与价值,并以此强化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运用技能。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维护消费者权益》这节内容时,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消费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后,我就要求学生5人为一组,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到学校附近各大消费场所中,对一些消费者进行调查,主要调查问题为:认为自己的消费行为是否合格、科学?在消费过程中,是否有过权益被侵犯的经历?如果有,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的?然后,将调查的结果进行记录整理,对于消费权益受到侵害而没有维权的,要求学生对他们介绍维护权益的方法和途径。这样,我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生活经历,锻炼了学生的与人沟通能力,也帮助学生强化了对政治知识的运用技能,从而在以后生活中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总之,作为一名初中的政治教师,我们一定要依据中学生认知水平和学科教学特点,精心选择教学策略,使初中的政治教学效率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获得最大幅度的发展和提高。
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篇四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的概念,最早是由孟加拉裔美国教授萨尔曼可汗在《用视频重现创造教育》报告中提出来的,其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百度百科)。“翻转”指的是教师将课堂内、外学习知识的时间进行对调,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主动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师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进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理解课堂中的知识[1]。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充足的时间,教师不需要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为学生讲解基本的知识和内容,而是通过学生观看视频自行学习,从而在课堂上预留出大量的时间供师生讨论和探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性交往性不强
从当前高校的教学情况来看,仍然采用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互动性不足。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具有不对等性。教师和学生本身应该为和谐、平等的关系,但是在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2]。师生间缺乏知识以及情感上的交流;其次,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不顺畅。教师与学生除了课堂中的少量交流外,课余时间的交流非常少,进而导致师生间存在严重的信息障碍,信息无法及时反馈。
(二)因材施教策略落实不完善
通过对高校教学模式的分析可见,高校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不符,使得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进度,导致学生的学习收获不大。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完全按照教材以及教学大纲的顺序进行,按照课时计划按部就班地讲授,没有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跟随教师统一的步调进行学习。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又“无法消化”,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方法方式单一
高校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都采用硬性灌输的讲课方式,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占了大部分,教学课程泛泛、死板,缺乏活力。同时,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中忽视了学生的价值偏好,只是根据教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而且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课堂氛围乏味,无法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不浓[3]。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也会设置自主探究环节,但是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参与兴趣,导致很多的讨论流于形式,这不仅无法实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四)教学评价的激励性、诊断性不强
通过对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的观察分析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以期末成绩为主,虽然课堂出勤率和课堂表现等也是学生评价的参考指标,但是其所占比例不大(6:4或7:3),而且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期末考试前会为学生“划重点”。这样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努力,往往快到期末考试了才临时抱佛脚,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而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只体现的是学生的短时记忆力,并不是学生真实的实力水平。
三、翻转课堂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我国高校的时间比较短,基本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成熟模式和成功的经验不多,广大教师借鉴学习不够,缺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的经验,因此,加强对翻转课堂教育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的做法就有借鉴意义,例如,课前的教学准备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对预备的课程进行组织和完善,利用互联网将需要讲授的内容制作成视频,并根据具体的任务,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备课,再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对传统课堂的更新和突破,而且使课堂教学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4]。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丰富教学内容,完善预备课程
通过对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分析可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并合理地调整学习的时间。所以要想科学地落实课堂翻转,必须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为预备课堂的组织提供依据。在预备课程的组织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在预备课程的组织中,包括对学习目标的制订、教学视频的制作、课程内容的难度确定以及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等。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制作视频
在教学内容的分析中,对预备课程组织完成以后,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在微课视频的制作中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在微课视频的制作中,必须要对课题在片头进行明确的标注,同时其中的每一个小节都需要标注小标题;第二,在微课视频的录制中,必须要注意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保证课程的可操作性、顺序性和实践性,并根据具体的操作步骤合理地展现。在微课视频录制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步骤复杂,而且任务比较多,因此在微课视频的制作中,必须要分解进行,对于部分难度比较大的内容,可以进行示范教学,并为学生提供明确的任务清单。在视频制作完成后,上传到固定的网络平台供学生进行下载;第三,在微课视频的录制中,需要配置旁白。所有的旁白需要保证语速适当,发音标准,而且语言具有感染力。在旁白的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内容,还需要配以同步的字幕。由于微课教学视频的时间有限(一般控制在10到15分钟),所以教师在微课视频的录制中,必须严格把握教学的时间和节奏。此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求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内容,或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设置驱动项目,合理布置任务清单
教师在预备课程以及微视频制作完成后,需要根据预备课以及微课视频的内容设置驱动项目,合理布置任务清单,并结合任务清单为学生设置学习内容。为了有效地落实这个教学环节,教师需要明确看完微课视频后需要完成哪些任务目标,并引导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记,同时为学生布置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练习题,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外,教师要对学生观看视频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进行针对性地解答。
(四)结合学习内容和情况,科学合理备课
教师为学生布置完学习任务后,需要对学生视频观看、任务清单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教师结合驱动项目,根据学生观看视频反馈的问题调整和完善任务清单;其次,注重对学案中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确定,然后确定需要增加或者删减的内容和任务;再次,根据学情反馈,对学生需要完成的题目进行明确,并提供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题目;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程中的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归纳,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奠定基础。
(五)依据学情反馈,合理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问题反馈,对本节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及解题方法等进行明确,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先针对学习中反馈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可以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分析任务清单中的问题。如果小组成员在学习中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请教教师,在教师协助下进行解答;其次,教师通过问题的形式对教学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强调,并为学生组织集体答疑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解答;最后,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汇报。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同学和教师负责补充。这种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通过对视频内容的回顾和巩固,进而有效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提供有利条件,所以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需要由学生进行讲解;其次,教师要严格控制小组讨论的时间,不要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防止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讨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问题,浪费学习时间;再次,教师需要结合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将学生学习中不易理解的知识以更清晰的方式反映出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并为学生预留理解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最后,针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环节,教师需要对一些非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以例题的方式提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将学生的学习重心前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校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情境的创设,把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外化,完善学生的学习策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
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篇五
随着新课改的继续深化和我省推行素质教育,英语课时减少,因此优化英语课堂结构,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极其重要。在英语阅读课上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课改的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主,教师有效指导,培养学生自主、互动、探究式的学习。同时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了解课文内容涉及的文化背景,进而在阅读方法、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方面得到提高。下面谈谈在新课标下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
牛津英语阅读课的总体要求: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强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采用课文整体化教学,运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既侧重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知识的学习,又重视文章结构的分析;尽可能多地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根据现代阅读教学的理论,每篇需要讲授课文的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阅读前(Pre-reading),2阅读中(While-reading),3阅读后(Post-reading),4作业布置。
1、阅读前(Pre-reading)是阅读课的第一步骤,也是阅读的导入阶段。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①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自然、新颖、富有趣味的课堂导入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自然投入新授课氛围之中,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从而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提高学习效果。导入要做到自然、简洁、避免生硬、复杂,要防止“喧宾夺主”。课堂教学导入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
A.生活话题导入法:所选话题要结合学生生活体验、社会焦点问题与阅读内容,尽可能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或者关注的问题。
B.背景介绍导入法:要以西方文化背景以及东西方文化比较为主,目的在于扩展学生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扫清学生阅读和理解中的障碍。
C.头脑风暴导入法:既要注意激活学生的已有词汇,又要注意激发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D.音像播放导入法:所选音像材料尽可能生动,要与所学内容练习密切,并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导入新课,都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所学课文内容,特点,使新课导入趣味有效。
②预测
学生阅读文章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题目、插图,给学生提供相关素材的图片文字等,帮助学生预测即将读到课文的主要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之产生进一步阅读和探究文章的动机和兴趣。再利用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创设大量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中准确理解、掌握不同情境中语言的不同含义,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及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从而激发学生使用英语的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可见,阅读前这一阅读环节通过预测、想像、游戏、推想性提问、图片展示对比、动作表演、简笔画等一系列交际活动,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同时也为下一步更有效地阅读铺平了道路。
2、阅读中(While-reading)
在阅读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进行有效的阅读。初中一般常用的阅读技巧有:
①“Skimming”就是选取课文中的重要部分和重要细节,以求抓住主要意思,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的理解。这一技巧可帮学生时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课文的主要意思上,而不是与主题无关紧要的细节和个别单词上。
以8AUnit4“thestoryofXiWang”为例。
这篇文章是关于somethingaboutXiWang,theproblemsthatXiWangmayhaveinthefuture.作者以ThestoryofXiWang为题,引导出XiWang将来可能会在野外遇到的问题,以引起人们对大熊猫的关注。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应用Skimming的技巧去理解与主题相关的信息,预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信息并分组自由讨论,最后每组总结出一个一致的结论,来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这样,学生通过对课文字面意思的理解深入到了解整篇课文的含义上,并帮助学生深层次地表述自己的见解,这对培养学生深入性学习外语很重要。
②“Scanning”是在学生查找特定信息时,通常无需认真阅读全文,只需找到信息所在的段落,然后认真阅读,来了解课文细节。利用这一技巧进行阅读时,应指导学生寻找课文的有关细节,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主题有关的段落中。 以9AUnit6“22-year-oldcomputerprogrammermurdered”为例,这是一篇关于一件谋杀案的一个报道。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案件,就课文的细节进行提问。根据所提问题的数目,把学生分成相应的组,每组各负责一个问题,学生们分头准备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互教互学,再各自陈述细节的内容,或彼此相互提问。通过这一技巧,使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寻找文章细节的正确阅读方式,促进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③“Detailedreading”指学生在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深入细致的阅读,要求了解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文章的细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或观点,培养学生对信息搜索、归纳、概括等简单处理的能力。常见方法有:问题导读(可以给学生提供Yes-Noquestions或者Wh-Questions,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答案);归纳阅读(指导学生对文中的细节信息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提炼,比较分析和归纳概括);排序阅读。
④“Studyreading”是对语言形式和内容进一步研习和理解,如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句的意思及运用,达到深层理解语言现象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要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和比较典型的语言研习材料。常见的方法有:猜测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并学习其用法(要教给学生猜测的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意义、同义词、反义词、同位语、插入语以及相关的构词法知识对阅读中遇到〈WWW.CHAYI5.COM〉的生词进行猜测);对精彩段落结构的赏析(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发现所赏析的段落的精彩之处,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他们的看法);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文章寓意的理解(引导学生善于通过文中的事实或细节、作者的语气等,分析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寓意,属于深层理解)。
3、阅读后(Post-reading)
阅读课的最后阶段,即阅读后(Post-reading)阶段,这是检查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输出的主要部分,是学生对课文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一般根据不同的话题设置讨论,采访或写作等形式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多种方式回顾,巩固所学知识,把课文内容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
如:9AUnit1“Starsign”读完后,要求每个同学采访班级里的三到四个同学,询问他们的星座,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得出他们的个性特征。
9AUnit3Reading读完后,要求在班级内给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些一封信,告诉他(她)自己的烦恼,请他(她)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8AUnit6“TheTaiwanearthquake”一课,可采取小组互动方式,让学生结合汶川和玉树地震,讨论地震时如何自我保护和地震之后如何逃生。教师在这一活动中,应动、静相结合,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获取反馈信息,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并随时给学生适合的建议,以便学生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实际交际能力。
由于以上步骤都是围绕“阅读”这一实践活动,以“交际”为主线,使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他们用英语思考,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又体现了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兼顾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能在英语阅读课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4、作业布置
在整个课堂中学生的精神高度紧张,课堂的密度非常大,因此,在课堂结束之前对本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整体的总结是学生回顾、深化和拓展知识不可缺少的一步。同时布置科学有效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有效的巩固知识,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仍以9AUnit3为例,课后给自己的好朋友回封信,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对方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总之,在学习中我们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5篇《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与实施》,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