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0篇)

众鼎号分享 143659

众鼎号 分享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10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册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

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

小括号的运算。

2、能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春游!导游阿姨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们非常聪明,想考考大家数学学得怎么样,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

30+8×4 5×2+3 80-60+8 5×9-5

25-7×3 35÷7-5 64-24÷6 3+4-5

2、把二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7×6=42 60-42=18 6÷2=3 18-3=15

二、 新授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河边准备坐船过河去春游。齐读课题,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看图回答

说一说图意、数学信息及问题,相互补充。

2、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现在请同学们动动脑,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解决问题。会做吗?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学生试着做一做。

试着独立解决问题,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指名部分学生板书

板书不同的算式,可能有:

A.29+25=54(人)54÷9=6(只) B.29+25÷9 C.(29+25)÷9 D.29÷9+25÷9

2、学生活动

(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不同的算式,对每种方法的正误交换意见,并进行解释。

(2)指名汇报讨论结果,说一说想法与理由。其他小组可以赞成,可以反对,进行辩论。

3、议一议。 29+25÷9这样列式对吗?

4、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新朋友吧?叫什么名字?有了小括号的算式怎么读呢?

5、认识小括号的学生介绍小括号的名称及读法。并读算式(29+25)÷9

6、教师小结。

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运算顺序,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

小括号中的。

7、同学们知道了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算,请快速准确的在书上写出来。脱式计算(29+25)÷9。并练习讲题。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解决了“过河”问题,现在坐着6条船来到了河岸,这时,导游阿姨又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你们愿意接受吗?

1、比一比,谁的眼力好。(说出运算顺序)

30+8×4 (30+8)×4 5×2+3 5×(2+3)

80-64+8 80-(64+8) 5×9-5 (26-20)×8

2、 比一比,谁判断的最准确。

(1)(10+3)×5与10+3×5都要先算乘法。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8减去6的差。再乘以乘6? 列式为(81-6)×6。

3、比一比,谁算的又对有又快。

5×(36-29) (83-35)÷8 94-(25+19)

4、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住、海、金、沙、面、唱、各、拉,学会用海、面组词。会正确得读和写。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有…有…还有…”说话。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一块写了生字并注音的小黑板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海吗?今天我们将学习新课《我家住在大海边》。先听录音朗读。

①拿出小黑板,让学生跟着老师读生字。读3遍。

②让学生在下面自由地拼读,也可同桌互读。教师仔细听学生拼音,以及时纠正错误发音。

③指名请2—3位学生认读、正音。

④小游戏:开火车。

(2)字形教学:

①指导学生写“海”。

问学生“海”是什么部首,什么结构。在黑板上写出“每”的笔顺,让学生边书空边说笔画。

②对于“唱”字,指出右边的“昌”应是上小下大,并不是一样大的。

③指出“金”和“全”的区别,根据“全”识记“金”。(“全”的口袋里各放了一粒花生米就成了“金”了。)

知道学生写“金”时应先写两点,最后才写一横。(先放花生米,再把口袋给拉好。)

(3)学习第一段

一齐朗读。问:有谁知道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我家的位置,在大海边上)小朋友们有谁见过大海吗?你们知道海滩上有什么吗?(沙子,贝壳,螃蟹等)小朋友们都很聪明,知道那么多,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看看课文里是怎样描写海滩的。

(4)布置练习

做课后练习题第3题。做完后指名2—3位学生说说他们的答案。

抄写生字。

第2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理解课文,进一步学习巩固字词。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①小黑板指名认读新学字的偏旁、笔画、笔顺。

②指名书空或板书“海”、“金”。

(2)朗读理解课文

第2、3段

①指名读句。问:通过这几句,你们可以看出作者写了海滩上有什么吗?(沙子、贝壳)通过这两段,你们有谁知道沙子是怎么样的,(又松又软)贝壳又是怎么样的呢?(各种颜色)贝壳有哪些颜色呢?(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绿的)

②告诉学生:“有……有……还有……”是一种叫排比句的修辞方法。因为每一个“有”后面所接的都是结构类型相似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所以叫排比句。这句话是排比句,因为“红、黄、白、绿”都是一种颜色,它们的结构类型相同。

举个例子:同学们在大扫除,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还有的提水。

请学生把书翻到课后练习,做第4题,请学生根据图画用“有┅有┅还有┅”说一句话。

问学生:你们谁还能用“有……有……还有……”说一句话。

③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了几个有关颜色的词,你们能不能在班上找一找,看看哪里

有红的、黄的、白的、绿的。指名请学生回答。等学生对这四种颜色有了初步认识后,做课后习题第1题。

(3)起朗读课文第四段

教师讲述:第一段点明了“我家住在大海边”,最后一段又强调了“我家住在大海边,我爱家乡的海滩”,前后呼应,其作用是使文章有头有尾,结构严谨。

问学生: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你们能否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热爱家乡)

(4)复习几个易混淆的熟词,选字填空,指名回答。

躺躲蓝篮

()椅()藏竹()()天

(5)以同桌对读的方式朗读课文。

(6)布置作业,课后朗读课文5遍。

复习生字及词语,下节课后听写。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猜一猜和找规律。简单推理过程和找规律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和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及列组合的数学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让学生学会对于推理过程的简单叙述。大部分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好,对所学知识基本上能回答出结果。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单元时,教学的重点要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事物的推理。同时,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数学思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问题解决: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等实践活动,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1.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

2.运用排除、猜测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数字是几。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在于如何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1.猜一猜(一)……………………………1课时

2.猜一猜(二)……………………………1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 推理

教学目标

1、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师:日常生活中常常通过一个现象或是一句话就能推测出未知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推理,今天我们学习推理。

二、新课:

1、出示例题1:把知道的信息说一说。

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小红、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小红拿的是语文,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请猜一猜小刚拿的是( )书,小丽拿的是( )书。

2、请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师:从三个知道的信息,你能猜出小红拿的是什么书吗?

师::从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这句话能分析推理出什么?

提问:小丽拿的是什么书?

4、教师小结:通过分析同学说的话,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做简单的推理,推理是依据所给的条件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出正确的答案。

师如果我们只分析小刚说的话,而不看小红说的话,

能得正确的答案吗?

5、小结:在简单推理时,一定要全面地分析,进行判断,才能得到正确答案。5、做一做。

1)欢欢、乐乐和笑笑是三只可爱的小狗。体重分别是7千克、5千克、9千克。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最轻。你能写出他们的名字吗?

2)小冬、小雨和小伟三人分别在一、二、三班,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冬玩。小冬和小雨各是几班的?

三、练习。

1、游戏——帮小动物找家。

森林里的小鹿、熊猫、小羊、猫和小兔分到了新房子。小鹿说:猫在我的左边。

小羊说:我家的左边是熊猫家,右边是小兔家。

小兔说:右数第3家就是我家。

你能帮他们找到各自的新家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猜一猜下面小动物各住几号房间。

公鸡、小羊、熊猫、梅花鹿和松鼠去旅游,它们住在宾馆里的1—5号房间,服务员告诉他们:熊猫住的不是1、3、5号,梅花鹿住的号码比熊猫多一倍,小羊住在梅花鹿的右边,公鸡住的离熊猫最近,熊猫住在公鸡的右边。

猜一猜,这几只动物各住几号房间。

四、动笔练习。

让学生自己说出已知的信息,然后解答。

思考题: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语文、数学和英语。已知:1、每个老师只教一门课。

2、甲上课全用普通话。

3、外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

4、丙是一位女教师,她比数学老师年轻。

请问三位老师各教什么课?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

设计

推理

例1

小刚拿的是( 数学 )书 熊猫、羊、 兔、猫、鹿

小丽拿的是( 英语 )书

加强教材研读 关注常态备课 打造有效课堂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悟大海的美丽和渔民生活的幸福愉悦。

2、能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录像、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谁愿意跟老师、同学们说说你家住在哪里吗?

(句式:我家住在_______。)

那么,我们的小伙伴丁丁家住在哪里呢?仔细听。

(课件:丁丁说话:“我家住在大海边”。)

师:海边什么样,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家住大在大海边”。

(板书课题)

师:把“住”“边”这两个字一笔一画写在田字格中,请学生仔细观察。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就让我们一起来到大海边看看吧!

点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学习伙伴,很有情趣。注意了课题中生字的指导。

二、范读课文

播放录像:(大海场景)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看到大海高兴吗?带着高兴的心情来听老师读课文。

(贴图:鱼船,老爷爷……)

点评: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三、练读课文,随文识字

1、练读课文

(1)看书自己试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

(2)丁丁和你们一样,也想读课文。

要求做好指读姿式,遇到刚才画下来的字要仔细听。

(课件:丁丁读课文)

(3)两人互读。

要求:如果他读对了,请你表扬他;如果他读错了,请你帮助他。

(4)集体练读课文。

出示第一句

①学生自由练读句子

②练读句中词语

快来看,句子中的词宝宝都跑出来了你们认识他们吗?

(课件飞出词语)快自己读读。

(天蓝蓝住在海边海蓝蓝)

都来读读吧!谁认识,就快迅读出来。

③指导朗读

出示第二、三句

学生自由练读。

出示第四、五句

(课件演示:打鱼船老爷爷故事说不完)

自己读读。抢读。

(5)师生共同读。

师:快看,词宝宝都跑回课文中去了,都来读读吧!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好吗?咱们用什么方式来读?

(对读、接读)

点评:教师注意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读的练习和积累。注意了以学生为主体,处处尊重学生。

2、随文识字

(1)看课文中的认字表,两人互查,如果认对了画“☆”不认识的,请你帮帮他。

(2)问:谁愿意把新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

(课件演示认字表中生字)

①学生选自己认识的字进行教读

②读对了,字宝宝就会跑回课文中(课件演示)。

③仔细看一看,你们发现什么?

(课件演示,他位住,发现,三个字都有单人旁)比一比,记一记。

点评: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多种方式生动呈现生字,帮助学生记忆。

3、巩固识字

(1)猜字游戏

一个同学上来,蒙住眼,师向全班指定一个字,全体学生默记在心蒙住眼的学生来猜字。

(2)组字游戏

师:谁刚才得到了老师奖给的小浪花?快上前面来。看他们多棒!举起来让大家看看!

师:咦,小浪花后面还有字和偏旁呢!

仔细看看,他们谁和谁是好朋友,两个人小声说说,拼一拼。

大家一起读一读。

(3)师:你们想像中的月亮湾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4、指导书写难字——有

(1)你们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学生经过观察,确认“有”字最难写。)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丁丁是怎么写的

(2)演示:“有”字的笔顺,请学生认真观察

第一遍演示:请同学们看清字的笔顺。

第二遍演示:再看清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书空练习

(4)描一描书上的字。

(5)在本上认真写一个。

(6)实投出几个学生写的字,进行讲评。

(7)学生再认真写一个,要比前面的字写得漂亮。

5、自主积累词语

(电脑演示生字宝宝手拉手。)

师:你们写的真认真,生字宝宝为你们高兴,看,他们手拉手是一个词,读读吧!

生读出词语。

师:谁能用“有”组一个词?

生扩词练习,班内交流。

点评:识字部分比较扎实,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的培养,并注意鼓励学生把字写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朗读课文

师:你们说得真好,生字宝宝都回家了,现在,让我们和丁丁比一比,看谁读课文,读得最棒。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学生评读。

3、展示读

还想读吗?就让我们随着那动人的海涛声再来读出自己的感受。

点评:此时设计读的练习,提升的学生读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读的兴趣。

五、引发联想

师:老爷爷的故事说也说不完,他会讲哪些好听的故事呢?

六、总结

多么好听的故事呀!看啊!这美丽的大海看也看不够,看也看不厌,老爷爷的故事讲也讲不完,听也听不够,下节课,让我们再来听老爷爷讲浪娃娃的故事吧!

点评:老师的语言注意了书上内容的上下连接,为以后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比、咱、斤、答、阿、之、拾、灰”8个字。掌握“比”的笔顺。

2、积累词语,结合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

4、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感受阿凡提的聪明才智,试着提出问题,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识记本课汉字。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体会阿凡提的聪慧。

教学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汉字。

2、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个人吗?贴“阿”和“提”字卡。

大家听过阿凡担的故事吗?从这些故事中,你对阿凡提的印象是怎么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阿凡提的故事。一边听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听读课文

1、听录音

2、简述课文内容。

3、师领读,生跟读。

4、讨论:大力士那么高大有力,为什么连一块手帕都扔不过城呢?

三、再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小组认读,识记。

3、交流。

阿:左右结构,左边是个双耳刀,右边是一个可字。

比:注意这个字的笔顺。、

4、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5、指导书写。

四、游戏活动

1、可请学生到前边当小老师,领大家读生字。

2、游戏:找朋友。

3、比一比,谁的字写得好。

五、课后作业

把阿凡提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生字卡片。

二、指导书写

咱、答、之、拾、灰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要读准要求会写的字的读音。听写。

2、“填一填”,考查学生生字的运用能力。

四、活动

1、读词语。

2、游戏“送桃子”

(1)自读句子:不认识的字词问问同桌。

(2)同桌商量括号里填什么。

(3)送桃子真空:注意引导“答”字的收写。

3、讨论“生活的智慧”。

多媒体实物投影出示讨论画面。

此活动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过程来完成。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找找阿凡提的其他故事,选其中一个自己练习讲故事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二级上册第七单元P94—P98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以前学生学习一格代表一格单位统计基础上学习的一格代表二个单位内容的编排,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另外,所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通过学习新知识,学生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并灵活运用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2格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发展性目标:

1、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求知,能试着从统计图中提出不同的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掌握“以一当二”的表示方法,会画条形统计图;

2、根据条形统计图、表提出并回答问题。

难点:掌握条形统计图,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1、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和统计表,因此,教师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2、例1的教学。

例1是在前面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全班同学喜欢的动物卡片的数量,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掌握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例1中各种数据的增加变化是随机交替出现的,需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各种数据,使用画“正”字就是经常使用而且又方便的方法,哪种数据增加1,就在那种数据的名称下面加一划。黑板上给出了同学们用画“正”字的记录方式进行统计,使学生体验这种记录方式的好处。例1给出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标明了所统计事物的名称、频数范围、单位名称等;统计表中标明了所统计事物的名称和数量名称。使学生明确不用数方格,直接看每条对准的数就可以确定每种动物卡片的数量;至于比较大小,方法可以多种,可以通过数方格或计算来比较大小。

教学例1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同学们最喜欢什么小动物?老师这里有4种动物卡片,请同学们每人选一张你自己最喜欢的。然后统计一下,看一看大家都喜欢什么小动物。同学们先说一说: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录整理的数据?找几个同学进行统计。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看例1的统计图,与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比较一下,小组讨论: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再说明:有时由于数据较大,在画统计图时为了方便,可以用1格表示2个或者更大的数。然后让学生把统计的数据在统计图中涂上色表示出来,并回答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完成例1。教师再把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意义及怎样查找数据完整地小结一下。例1后面的做一做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3、关于练习二十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通过统计停车场每种车的数量,把解决问题和统计知识综合进来,巩固所学统计知识和解决问题,体验怎样收集信息。第2题让学生通过数正字来收集信息。第3~5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去调查收集数据,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并回答一些问题。

教学时,第1题提示学生根据情境图收集信息,然后把数据在统计图表中表示出来,独立回答问题。第3、5题需要全班同学合作完成,可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把数据收集上来,共同进行统计;然后独立完成填表、提出并回答问题,要放手让学生提出各种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九

一、 教学内容:

P2~P3

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3、 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

三、 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五、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二)、探索新知

1、 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 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3) 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4) 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20 ÷ 5 = 4

4 ——商

除数 被除数

20 ——除数与商的积

0 ——余数

(5) 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四道小题,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2、 体会平均分后有余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十

教学内容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67-68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观察、操作活动,能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了解折、画、比、量等多种认识图形的方法,体会研究图形方法的多样性。

3、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中,激发对图形研究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

教学准备

三角板、直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小棒、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玩过七巧板吗?七巧板可以拼出很多美丽有趣的图案,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下。老师还有七巧板拼出了两个图形,你们认识它们吗?(长方形和正方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从学生喜欢的七巧板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探索环境,在身边找长方形和正方形体现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提出疑问

你以前见过他们吗?那你能找到藏在我们教室里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吗?

2、探究长方形的特点

1从你的信封里拿出长方形。仔细观察,猜一猜: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呢?

(设计“猜一猜”一是培养学生的“经验直观”,二是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激发对图形研究的好奇心。)

2利用学具验证猜测,完成学习卡:

长方形的对边 ,四个角都是 角。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折:横着对着,上下两边重合,上下两边相等。

竖着对着,左右两边重合,左右两边相等。

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四个角都重合,四个角相等。

量:量每条边的长度,发现相对的边相等;利用三角板的直角比,发现四个角都是直角。

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这就是长方形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是第一次探索长方形的特征,所以给出具体探究的内容,引导学生研究长方形的边和角是什么样的。)

3、探究正方形的特点

你能利用刚刚学到的研究长方形边、角的特征的方法去探究一下正方形的特征吗?

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

最后得出结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长方形特征的探究方法,学生会模仿着去探究正方形的特征,所以这部分我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再总结特点。为了避免以偏概全,所以我给每个学生提供的正方形不一样大,为了得到一个共同的特征)

4、认一认

刚才,我们从边和角连个方面去探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各边的名称吗?

长方形中相对的两条边相等,较长的`一条边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长”,较短的叫“宽”。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我们都叫“边”。

长方形的长和宽是不一样长的,当他们一样长的时候就成了正方形。那么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吗?

三、巩固练习:

1、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在方格纸中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3、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完成课本P68练一练第3题。

(设计意图:在练习的处理中,我先是让学生用小棒摆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对照摆的图形画长方形和正方形,从实物直观抽象到图形直观,加深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将学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运用,完成练习第3题。)

四、拓展练习

数一数,填一填。

1、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2、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拓展练习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且是没有实物图形的情况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图形直观,所以运用了课件演示)

五、小结

你觉得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学习了哪些研究图形的方法?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10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瓜瓜吃瓜》(最新7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