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飞向月球》(优秀9篇)

众鼎号分享 147688

众鼎号 分享

《飞向月球》 篇一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在离开地球后的奇妙变化及月球上的神奇情景。

3、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从而树立探索科学奥秘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增进学生对宇宙知识的了解。

2、体会“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这句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 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教师引言导入。

2、交流阿姆斯特朗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字词掌握及课文朗读情况。

三、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按要求给课文分段。

2、结合提示,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 1、继续熟读课文。

2、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词语复习,引入新课。

1、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下面的词语你会读吗?

奔赴 联络 缘故 悬着 捏成 呈现 棕色 光芒 登月

耸立 终于 小心翼翼 心驰神往 巨石嶙峋

2、你能说说《飞向月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尽量用上刚才读过的词语。(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①板书课题及本文的重点内容。②指名说。

【设计意图:在复习字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上面的词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快乐旅行,多味体验。

1、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用“—”线画出在登月过程中,最使你感到新奇、有趣事情的句子来。

2、同桌互相读一读刚画出来的句子,并说一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指名说。(①读找出来的句子。②谈自己的体会。③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体会出来的?)

(课件2,出示句子1):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品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品,可以让他们漂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① 这段话的构段方式是什么?

②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吗?

(课件3,出示句子2):从宇宙飞船上看月球,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的。从宇宙飞船看地球,地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在茫茫的宇宙中,显得特别美丽。

① 这段话描写了什么?

②我们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自由读、师引读)

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宇航员在飞往月球途中拍下的图片。(课件4,图片)

④这么美的景色,你能快速地把这段话背会吗?(师生一起背诵。)

4、是啊,在登月的途中,宇航员们的工作、吃饭、休息都跟我们地球上不一样,让人感到有趣,可仅仅是有趣吗,你还能体会到什么?(不便、艰辛)

5、同学们都说得特别好,让再我们一起来看看登月途中的实况,好吗?(课件5,视频录像)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宇航员在登月途中实际生活的了解,并感悟出他们生活上的不便和工作的艰辛。】

6、看完了录像,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文中写宇航员在登月途中工作、吃饭、休息时的句子,读出他们登月时的有趣,读出他们工作的艰辛。

(多种形式的练读:自由读、指名读、师引读。)

【设计理念: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与语言直接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使自己感受宇航员在登月的途中,不仅仅是有趣,更多的是工作的不便和艰辛。】

三、再现历史,加深体验。

1、经过三天多的飞行,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准备着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六自然段,用你们的心去默读、去体会,看看这段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请你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①自由批注②集体交流。(根据回答,出示课件6)引导学生抓住“小心翼翼”、“终于”、“心驰神往”等词谈感受。

③换位思考:当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假如你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会想些什么或说些什么?

④你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段话吗?

【设计理念:抓住重点理解的内容如课文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从而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认知,升华自己的情感。】

2、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千百年的梦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1969年7月16日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课件7:登月的视频录像。)

3、看了这个短片,你最想说什么?

四、阅读交流,做客月球。

1、当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放眼四周,他们看到了什么?小声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很有开发价值)

2、是啊,月球上虽没有人类美丽的传说,但人类最终实现了登月之梦,这正是人类科技进步的见证,正如阿姆斯特朗所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课件8)

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让我们来齐读这句话,读出阿姆斯特朗的激动与自豪。

3、1969年7月19日,人类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的梦想。随后,不断有人登陆月球。20xx年,我国的杨利伟登上了太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下面让我们再来重温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神舟”五号进入太空。

⑴(课件9:视频录像。)⑵看了这个短片,你想说些什么?

【视频的播放,使学生能切身了解我国航天科技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也使学生有话可说。】

五、阅读扩展,升华情感。

1、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登上月球已不是神话,那么“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也一定会实现。想一想,如果人类居住在月球上,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家园?

(课件10,引导写作)①自由说一说。②写一写。③指名读。

【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放飞想像,想像不久的将来,月球成为人类另一个家园的美好情景,从而激发他们对月球的兴趣,树立探索宇宙的远大理想。】

2、总结:同学们,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六、拓展作业:(课件9)

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办一份以“月球”为主题的手抄报。

附板书设计:

开始登月:1969年7月19日

飞向月球 飞往月球:有趣、艰辛 实现了夙愿

着陆月球:激动、自豪

揭秘月球:真实面目、资源丰富

飞向月球 篇二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6 飞向月球)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把食品捏成糊

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

(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三、精读训练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交流,老师评点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

②谁飞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

③怎样飞向月球?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清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向月球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

(板书:升天加速脱离接近着陆)

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

(3)录音欣赏。

边听录音(第1~4自然段)边回忆一下第一段的内容。

(4)设疑。

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请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

四、作业

1、描红,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2)讨论,交流:

①“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②“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携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5、6自然段)。

(1) 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2) 指名读第5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样子。

“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人类想登上月球已经很久很久了)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谨慎态度)

(板书:小心冀翼深深脚印)

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

(3)自由读第6自然段,思考: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书:没有……也没有……只能看到……)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①月球上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

②随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表面呈现奇异色彩。

③站在月球看到的地球的模样。

指名读课文“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

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干百年来的梦想,心情该是何等激动!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好这一段。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欣赏了这独特的美景后又开始了工作。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板书:几十种元素) 。

(2)“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

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

(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是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们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三、总结全文,激发兴趣

1、默读课文,概括段落提纲。(板书:飞向月球登上月球开发价值)

2、这篇课文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们服务?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飞向月球 篇三

课标指出,语文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篇课文,能不能侧重一点人文性呢?如果学生能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一点对科学的认真对待的态度,对科学的一种兴趣,哪怕有一点点(当然科学兴趣也不是一篇课文能培养出来的),如学生能在学过本文后去收集一点有关航天的知识、中国的登月计划等(准备在课后布置一个手抄报的作业),是不是也做到了在侧重人文性的同时做到了与工具性的统一?

课前思考了一下如何在课堂中去营造一种浓浓的科学氛围。

1、科学氛围的导入。

如何引入,设计时想到了几点:

1、中秋节就要到了,月亮代表了人们的一种美好的寄托,如“独在异乡为异客”、“但愿人长久”等。

2、古代神话中对月亮的向往,如嫦娥奔月、广寒宫、桂花酒等。

3、神州五号的升空、中国登月计划的开展。

4、阿姆斯特朗说的一句话:对我个人来说,是一小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却是跨了一大步。

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引入第一点后,后面两点让学生在竞赛中进行,背背以月寄相思的诗词、开展一些小知识的竞赛。

思考:课前设计中就知识引入的时间会长一些,第二、三点也可以放在课后进行,学生在进行小竞赛中情绪比较高,时间长就长点吧,大概花了十分钟的时间,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时间,这样课前的导入时间是否过长?但想想这几点对学生兴趣的激发都有好处。

在学生小竞赛后教师对学生说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说了一句话,有位同学接着就说了一句:是美国话,老师也就顺着而下:对,是美国话,老师才翻译过来,对意思还不太理解,咱们来好好学习课文,看看你是怎样理解的,也好帮帮老师。咱们就一起来和他们来一次奔月旅行。

以下的步骤是;

1、教师:搬开科学旅行中的绊脚石。

读通课文,自己解决部分词,根据课后的要求给课文分段。

相互讨论,看看还有哪些绊脚石能解决。对还有的一些,让学生读读句子,尽量自己解决。基本上学生读过两次后都能自我解决。印象深的是对“广袤、巨石嶙峋”,让学生读句子,怎样去读,读后你有什么感觉,两读后学生都能自己说出来了。

2、教师:自我快乐科学旅行。

读自己喜欢的、感受深的地方,把它读好。由于时间关系,受开始时间的影响,此处没能真正的读好。但老师感到欣慰的是这节课举手的学生特别多,有一些平时不喜欢举手的学生也纷纷举起了手,老师也做到了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看到想举又不举的学生脸上的表情,一般机会都给了他们。

下节课,主要的思路:

1、把课文读好,第六小节读美,读出感受。

2、找出文字背后的故事。

(1)、宇航员训练中会有哪些故事。

(2)、人类终于登上了千百年来心驰神往的月球那一时刻会有哪些故事。

3、体会阿姆斯特朗那句话的意境。

4、现场采访(情境再现),然后写一则新闻报道,

(5)、课外布置一个有关航天的手抄报(可以分工合作)。

《飞向月球》 篇四

1969年7月16日人类实现了飞向月球的梦。飞向月球听着很美好,但实现的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下面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关于飞向月球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飞向月球阅读材料

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一艘载着阿姆斯特朗等三名航天员的飞船,在火箭的推送下升上了天空,开始了奔赴月球的旅行。

飞船绕地球飞行几圈以后,径直向月球加速前进。这时,航天员们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无法在座舱里站稳,稍一抬脚,就会跳起三四米高。训练有素的航天员并不紧张,他们知道,这是飞船脱离了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失重现象。他们在座舱里飘来飘去,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仪器,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从地球到月球需要飞行75小时5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航天员们可以轮班工作、吃饭和休息。他们睡觉的样子和吃饭的方式很特别。因为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到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就要让它们飘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从宇宙飞船上看月亮,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种奇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从宇宙飞船上看地球,地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在茫茫的宇宙中,显得特别美丽。

经过三天多的飞行,宇宙飞船渐渐接近月球。从舷窗望去,前方的月亮越来越大。这时,地面指挥中心命令航天员准备着陆,两名航天员进入登月舱。登月舱逐渐减速,慢慢下降,最后,终于在月球上停稳了。

舱门打开了。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沿着登月舱的扶梯下来,踏上了月球。过了一会儿,奥尔德林也下来了。人类终于登上了千百年来心驰神往的月球。

月球上没有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也没有中国神话中所说的宫殿、嫦娥和玉兔,只能看到巨石嶙峋的荒原和耸立的高山。航天员们在月球上采集了不少土样和岩石标本,拍摄了许多照片,带回了地球。经分析研究,科学家发现月球上含有几十种元素,很有开发价值。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

飞向月球阅读题目

1、航天员登月的过程中,哪些事使你最感兴趣?

2、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曾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飞向月球阅读答案

1、是怎样飞上去的?月球上是什么样的?

2、阿姆斯特朗等宇航员在月球上走出了一小步,可是为了能够登上月球,几千年来有多少科学家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能够登上月球, 真可谓是人类进步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人类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第一个飞向月球的人

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瓦帕科内达市,他从小学习认真,理想

是长大当飞行员,14岁即开始接受飞行训练,16岁获得飞行员证书,1949—1952年成为海军中最年轻的飞行员。1953年7月阿姆斯特朗服役期满后进帕杜大学学习航空技术,毕业后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任试飞员,后参加过X—15火箭飞机的飞行计划,曾进行过6次试飞,最高飞行高度达到6万米。1962年9月,经过严格挑选,阿姆斯特朗成为首批从文职飞行员中征选的2名宇航员之一,从此与航天事业接下了不解之缘。

1947年,他进入印第安那州拉斐特的普度大学,学习航空工程并成为海军后备飞行军官。1950年,他在韩国进行了78次战斗任务飞行,被击落一次,三次获得空军勋章。

1955年,他加入太空总署,成为一名非军职的高速试飞员(他是驾驶X-15尖端研究飞机飞行的12人之一,这种飞机能以超音速飞行并达到很高的高度。12名飞行员当中有8位,包括阿姆斯特朗,飞过了80公里(50英里)的高度,一度被认为是未来宇航员所必备的业绩). 1962年9月17日,他获选为第二批的九名受训的宇航员之一,他也是第一位非军职的宇航员。3年后,阿姆斯特朗成为“双子星5号”任务的预备正驾驶。

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做为“双子星8号”的正驾驶,进行了首次太空飞行。这次飞行历时10小时41分26秒,包括首次与另一架宇宙飞船在轨道自动导航的阿金那目标火箭对接。他成功地使阿金那火箭与他的宇宙飞船分离并坠入太平洋,这是美国宇宙飞船首次紧急着陆。在这一年的后期,他成为“双子星11号”的预备正驾驶。

1968年,“阿波罗8号”预备正驾驶。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壮成为“阿波罗11号”指挥官。他与年轻的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1930-)和巴兹·艾德林(1930-)一起进行登月月球飞行。到达月球后,柯林斯停留在轨道上,阿姆斯壮乘小鹰号月球着陆器登上月球表面,避开月球冰砾,在宁静海平稳着陆。阿姆斯特朗和艾德林在月球表面进行了2小时30分钟的活动,进行科学实验,采集岩石和土壤样品,留下进行实验的科学设备与纪念其着陆的徽章。他们于7月21日离开月球,7月24日返回地球。

1970年,他被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出版《首次登上月球》一书。7月出任太空总署航空学协会副会长。1971年,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学工作,任航空工程学教授。 1979年,离开辛辛那提大学。1985年,在国家太空委员会工作。

飞向月球 篇五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6 飞向月球)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把食品捏成糊

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

(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三、精读训练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交流,老师评点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

②谁飞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

③怎样飞向月球?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清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向月球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

(板书:升天加速脱离接近着陆)

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

(3)录音欣赏。

边听录音(第1~4自然段)边回忆一下第一段的内容。

(4)设疑。

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请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

四、作业

1、描红,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2)讨论,交流:

①“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②“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携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5、6自然段)。

(1) 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2) 指名读第5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样子。

“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人类想登上月球已经很久很久了)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谨慎态度)

(板书:小心冀翼深深脚印)

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

(3)自由读第6自然段,思考: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书:没有……也没有……只能看到……)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①月球上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

②随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表面呈现奇异色彩。

③站在月球看到的地球的模样。

指名读课文“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

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干百年来的梦想,心情该是何等激动!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好这一段。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欣赏了这独特的美景后又开始了工作。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板书:几十种元素) 。

(2)“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

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

(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是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们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三、总结全文,激发兴趣

1、默读课文,概括段落提纲。(板书:飞向月球登上月球开发价值)

2、这篇课文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们服务?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飞向月球》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航天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及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题质疑。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月球上面究竟有没有我们说的这些呢?大家想知道吗?这堂课,我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飞向月球)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 嶙峋 联络 牙膏 呈现 土壤 浆糊 捏

棕色 扶梯 百看不厌 心驰神往

(2)指名逐行读,要求读准字音。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联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交流,总结为以下三点(小黑板出示)

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

②谁飞向月球?

③怎样飞向月球?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

四、作业

1、描红,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2、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

二、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2)讨论,交流:

①“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②“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携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找出反映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6)小结。

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6、7自然段)。

(1) 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2) 指名读第6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过程。

“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3)自由读第7自然段,思考: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书:没有……也没有……只能看到……)

指名读课文“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

(4)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欣赏了这独特的美景后又开始了工作。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

(5) 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

三、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

2、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们服务?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飞向月球

离开地球 升上天空

加速前进 脱离地球

接近月球 平稳着陆

飞向月球 篇七

7、飞向月球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之四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之三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之二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之一

.《飞向月球》拓展阅读

《飞向月球》说课设计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你们好!《飞向月球》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的第七篇课文,它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在专题学习网站《飞向月球》的环境下,应该能较轻松地将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理清,了解了宇航员在失重后工作、吃饭和休息的情形,体会到他们工作艰难和认真负责的精神,目标能较好的得到达成。

本课时要学习“登上月球”和“登月收获”两部分,课文中相关的文字描述很少,较简单地写出了宇航员看到的情况和月球“很有开发价值”。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这帮小家伙在读到“月球上没有宫殿,也没有嫦娥和玉免……”时肯定会想到其它一些关于月球的传说,会产生诸如:除此之外还能看到些什么?月球有哪些开发价值?月球真的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吗?等问题。对这些问题,作为老师总不能直接给学生一一作答吧,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继续我们的教学活动呢?

一、网络环境的设计与创设

这时我想到了“研究性学习”,它要求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在我们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里,学生们从自身学习生活实践出发,找到了他们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有关月球的研究。

网络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研究性学习可以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找到实践的支点,我何不引入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整合呢?于是我针对此处的教学内容对网络资源进行了整合,将课文提供的指导性研究主题扩展了专题学习网站,它能为学生如何开展基于网络的研究、实践提供有效手段,有助于语文课堂拓展教学的展开。

根据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我将该教时的能力目标定为:通过网络环境下学生积极、主动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他们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为: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网上收集资料的乐趣、乐意主动参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毫无疑问,通过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便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在网上的研究性学习效率又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流程

1、发现问题阶段:

[主题定位]

上面讲到学生生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一一去研究,显然不切我们的教学实际。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提炼,以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注意。学生通过讨论,本着兴趣第一的原则,结果无外乎两个研究主题:1、研究月球文化。2、研究月球的开发价值。此时,本堂课的研究目标已经动态生成。

2、研究问题阶段:

[问题导向]

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任务驱动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课题的动态生成为学生积极的知识探索、建构指明了方向,学生围绕课题自主研究开去。

[自主研究]

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更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当然学生可折分课题研究一个子课题也可研究一个或多个课题,这便要量力而行了。

[信息查询]

网上资料的收集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筛选、整理,为最终问题的解决作好了准备,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主发展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教是为了不教”,我相机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查询的指导。使用网站导航、搜索引挚和浏览器提供的查找功能来查询信息是比较好的几个方法。本专题学习网站高度集中本地资源,供学生参考使用;将用“page to page”的方法超链接的远程资源下载到本站点下,学生通过超链接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加快了收集资料的速度;集成“google”等泛资源,便于学生自己运用该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收集资料。为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网上的研究性学习效率提供了支持。同时在教学中时刻提醒我们的学生注意研究目标,以使其不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

我在设计时还增加了搜索登记功能,使每个学生既是信息的获取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密切与研究目标相结合的信息库,有效整合了网络上的相关资源。

[探索思维]

学生上网查询后,进行深层次的心理思考,选择网络信息中的要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总结,知识重组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了其自主思维。同时他们的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可以增长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学生在研究月球文化的子课题——月球上的景观时,对文中“高山耸立,巨石嶙岣”进行了扩充,指出月面的地形主要有:环形山、月海、月陆和山脉、月面辐射纹、月谷(月隙),并一一为大家作介绍。

[合作研究]

《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从合作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动机的角度、认知的角度还是意义建构的角度,合作学习都是一种具有优越性的教学策略,能有力地弥补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该环节我设计以下三个步骤:

(1)自愿组合成研究小组,解决未决课题。

(2)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继续研究上述动态生成的课题,可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成为志同道合的研究群体,从中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愉快。

(3)各组整理研究成果。

3、研讨交流成果阶段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实质上是为了让学生在较高的水平上思考,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首先,各研究小组展示阶段性成果。可发表章,也可将文本、图像、演示文稿等作品上传到本研究性专题网站进行展示。

然后,在网站的“交流天地”、“专题讨论”中讨论,或对自己的成果补充内容或征求别人对你成果的意见,或对别人的成果提出异议。此时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学生认为“天狗吃月亮”是月亮的传说,而另一个学生则认为“天狗吃月亮”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两人争论不休,面红耳赤。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再度深层次的心理思考。结果有了,原来当时我们的科学还不发达,对一些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现在科学已经搞清了其形成原因,它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天体运动变化而形成的。

最后,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在此应以能力为主轴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可适当进行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这里也就是专题学习网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顺利实施,学生进一步修改了自己的成果,形成了阶段性的看法。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知识真正通过意义方式获得。

[拓宽延伸]

研究性专题网站不但可以直接用于课堂作多媒体教学手段,又可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学,成为教师课堂教案的延伸。学生在此可重新确定研究课题,继续开展研究性学习。如:(1)地球为何适合人类居住?(2)火星又有何开发价值。等。

三、设计特色

我认为此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流程设计具有以下特色:

1、任务设计的真实性

基于网络的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提倡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选择真实性任务,真实性的任务可以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他们是相关的和有意义的,这也是维持学习动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由于在真实性任务中学生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又是整体性的,具有挑战性,学生必须依*自己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研究别人的解决方法,这样他们就好象在真实世界中解决问题一样,解决了问题就是奖励,因此容易激发起内部动机。

2、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研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的途径,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表达交流成果的能力。教师引导呈现一个需要学习研究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飞向月球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了解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

2、能力目标: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收集相关资料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收集资料的乐趣、能主动地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阿波罗11号登月视频地球图片

教学流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同学们,每到中秋,人们都喜欢赏月诵月。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也很多。谁能列举一二。(嫦娥奔月、吴刚砍桂树等)

2、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你又知道哪些呢?

3、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月球心驰神往,渴望着有一天能够登上月球,而这个梦想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终于实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当年登月情况的课文《飞向月球》。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根据“飞向月球”、“登上月球”、“月球很有开发价值”理清课文脉络。

三、阅读感悟、重温历史

1、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飞出地球,飞向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场面。

2、播放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的视频。学生交流观后的感受。

3、学生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引导交流阅读体会。(抓住“终于”、“深深的脚印”等词)

4、引导思考: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想到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5、出示阿姆斯特朗的话:“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学生齐读,交流感受。

6、看到他们登上月球时的情景,你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四、阅读体验、快乐旅行

1、月球离地球有38万多公里之遥,那么宇航员又是怎样飞向月球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宇航员开始月球之旅吧!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至四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飞向月球的经过。(抓住离开地球、加速向月球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在月球着陆等几个步骤说)

3、在旅行的过程中,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描写宇航员飞行时工作、吃饭、休息的句子。让他们不仅体会到其中的趣味,也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五、阅读交流、作客月球

1、当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放眼四周时,他们看到了些什么呢?这与你想象中的月球有什么区别吗?

2、登上月球后,宇航员们不忘看一看人类的摇篮地球。在月球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呢?

3、出示地球图片、语句“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漂浮在茫茫的宇宙中。”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4、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地球宇航员百看不厌?

六、阅读思考、开发月球

1、自由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思考月球有哪些开发价值。

2、假如你是一位研究月球的科学家,你还想做哪些研究呢?

七、阅读升华、总结激趣

1、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中国的登月行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人也会在月球上留下自己的脚印。假如现在你就是那位英勇的中国宇航员,面对采访你的记者,你会怎样向他们讲述你的月球之旅呢?

2、一同学为宇航员,其余同学为记者,模拟采访。

3、总结激趣。同学们,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七、教学后记:

飞向月球 篇九

[写作特色]

“飞向月球”是新鲜事物,作者注意突出重点,细致描写,给读者以具体感受,这是本文的重要写作特色。

在飞向月球、登上月球;发现价值这三部分中,突出了“飞向月球”,将其作为重点展开描写,离开地球一向月球加速前进一脱离地球一接近月球一在月球着陆,写得井然有序。描写宇航员“失重”后工作、吃饭、休息的情形则十分细致,他们身体“轻飘飘的”、“无法……站稳”、“仔细地检查”、“不时地……联络”、“可以……也可以……”、“先……再……然后……”写得历历如绘,十分具体,读后觉得十分真切。

至于登上月球后的所见所感也写得十分细致,甲没有……也没有……只……”这是写月球表面的情况;“有时……·有时……有时……”这是写月球色彩的变幻。这样描写,能激发读者兴趣,甚至产生进一步去探求奥秘的愿望。

(宫时忠  张汉清)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6  飞向月球)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    嶙峋    联络    牙膏    呈现    土壤    浆糊    把食品捏成糊

棕色    扶梯    百看不厌    心驰神往

(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三、精读训练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了什么?

(2)讨论交流,师评点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

②谁飞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

③怎样飞向月球?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清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向月球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

(板书:升天  加速  脱离  接近  着陆)

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

(3)录音欣赏。

边听录音(第1~4自然段)边回忆一下第一段的内容。

(4)设疑。

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请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

四、作业

1.描红,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2)讨论,交流:

①“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②“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携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5、6自然段)。

(1) 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 指名读第5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样子。

“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人类想登上月球已经很久很久了)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谨慎态度)

(板书:小心冀翼  深深脚印)

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

(3)自由读第6自然段,思考: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书:没有……也没有……只能看到……)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①月球上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

②随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表面呈现奇异色彩。

③站在月球看到的地球的模样。

指名读课文“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

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干百年来的梦想,心情该是何等激动!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好这一段。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欣赏了这独特的美景后又开始了工作。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

(2)“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

指导学生朗读。

(3)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全文,激发兴趣

1.默读课文,概括段落提纲。

2.这篇课文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们服务?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

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3.课外收集资料,以“神奇的宇宙”为题,写一份板报稿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9篇《《飞向月球》》,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天职》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优秀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