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有哪些9篇

众鼎号分享 199202

众鼎号 分享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有人说幼儿园的孩子说像一张白纸,纯洁天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只要老师、家长加以合理地引导和训练,孩子很容易形成良好的习惯,老师应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众鼎号为您带来的9篇《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有哪些》,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篇一

(一)及时提醒。

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中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下轻轻地爱抚,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二)树立榜样。

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生耳儒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小学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三)恰当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觉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评价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不要总是一句:“你真棒”。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行为变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篇二

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陶行知先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有效配合。为此,我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探索培养孩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使孩子从小养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

一、调查分析明目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逐年增加,现已达80%。及时了解孩子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家长对课题研究活动的态度,对工作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如,“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促进‘新市民’基本素质的形成”这一课题,调查显示:本地孩子文明礼貌和清洁卫生方面习惯较好,“新市民”子女的自理能力较强,90%以上的家长认为行为习惯培养是重要的,认为幼儿在家有不良行为习惯表现的占97%。综合分析后,将幼儿的行为习惯细化为文明礼貌、清洁卫生、生活自理、善思好学四个方面,每个主题月以一个方面习惯的培养为主。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特点再制订相应的培养目标。

又如,“探索家长工作新途径,促进‘新市民’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这一课题,通过调查发现:有89%的幼儿在卫生习惯、文明礼貌等方面存在问题;家长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50%,高中及中专学历的占4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7%;15%的家长对孩子有具体方法辅导,85%的家长是随幼儿的喜好发展。由此,确定相应的习惯培养目标,如:小班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中班的“自理、自控习惯培养”;大班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

二、多措并举抓落实

1.争取支持,家园协同教育

发放“言传身教,做好榜样”的倡议书,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签订《家长文明公约》,让家长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举办“家长沙龙”,共同探讨孩子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寻求有效的教育方法,主要有“新生家长沙龙”“老人的育儿经验”等。将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家长开放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行为习惯方面的情况。每个班每学期都会邀请家长组织活动,从家长的角度展示在培养幼儿行为和良好习惯方面的好办法。

2.潜移默化,创设环境熏陶

由中班、大班品学兼优的孩子担任文明小卫士,每天身披红绸带,向来园的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问好;教师以热情的微笑、真诚的问候,迎接孩子的到来。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个个爱护的动作,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幼儿。将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与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张贴在走廊、楼道和各种设施旁边,让孩子们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养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设计各具特色的班级评比栏,及时展示孩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方面的表现,如看谁跑得快、我家最漂亮、四色花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培养。在区域活动时,要求孩子遵守每一区域的人数规定和操作要求,培养孩子良好的操作习惯。

3.日常渗透,节日文化强化

我们把幼儿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有机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晨间活动和餐后散步时,播放与行为习惯相关的儿歌、故事和歌曲。在集体活动中,把文明行为与良好习惯的培养与各个领域的教学有机结合,如在语言活动中,讲述《漏嘴巴的公鸡》《小猪变干净了》等故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在各类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细心、耐心的态度和活动后主动整理的习惯。在开展游戏时,培养幼儿协商合作和文明交往的习惯。

同时,利用节日文化,强化对孩子的教育。如,清明节组织幼儿和家长祭扫烈士墓,为沉睡着的革命烈士献上自制的小白花,听教师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敬老节来临,有时邀请爷爷奶奶到幼儿园过节,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有时来到社区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表演精彩的节目,与他们一起联欢。

三、巧用激励促养成

1.开展各类评选

“我是好宝宝”每日评选活动,将表现突出或有进步的幼儿名单张贴在教室外醒目的地方。“每月之星”是在“我是好宝宝”的基础上产生的,这项评比每个年龄班有不同的方式,如大班采用家长和幼儿共同推荐的方式,中班采用教师提名和幼儿投票的方式。每学期进行“好家长”的评选,按照“好家长评选方案”,由各班推荐、公示产生好家长。

2.进行星级评价

星级评价指标是根据四个主题月的培养目标形成的相应评价指标。指标分为在家和在园两方面的表现,分别由教师和家长填写,以星数来评定幼儿相关习惯的好坏。

3.举行各种竞赛

为了激励孩子独立自主,定期开展竞赛活动,竞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高低来设置内容。如小班的“宝宝会穿衣”、中班的“整理床铺”、大班的“绕毛线”。

我们对幼儿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培养的研究已进入第三轮,即以“以文明礼仪教育促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为课题,愿每一位孩子在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伴随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三

1、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因此,我利用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培养。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

2、在幼儿刚入园时,我组织他们玩“找朋友”的游戏,引导认识自己的标记,并能找出自己的标记朋友,这就让幼儿很快地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找自己的杯子和毛巾等物品。我们还通过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来加深幼儿对班上老师的认识,对小朋友的认识,增进与老师、小朋友的'感情。另外,幼儿在玩玩具后容易乱扔、乱放,如果我们老师替他们收拾玩具,一手包办代替,那幼儿的好习惯是很难培养的。所以我采用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戏进行其培养。

3、当幼儿在收拾玩具的时候我就说:“玩具宝宝累了,我们送玩具回家休息吧。”如果有些孩子动作较慢,或者还想玩时,我就以玩具的口吻说:“我的宝宝怎么还没有回家呢?”这时幼儿就会很快地将玩具送回来。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该送什么地方,逐步培养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好习惯。

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四

1、在我们小班,有的幼儿在家里一个样儿,在幼儿园又是一个样儿,这样,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2、作为老师要向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并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幼儿的具体要求,比如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让家长在家中也要培养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洗手等习惯。

3、只有家园共同配合,做到目标一致,才能让幼儿好习惯的养成得到持续发展。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有长久的耐性、坚实的态度、和蔼的言语,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我坚信,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会帮孩子走好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篇五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有两种思想,一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也随着这个时代的结束而宣布过时;另一种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但却对人类有着恒久的价值,就像宝石,经过时光的雕磨,会更加光彩夺目。“有效的家校共育”无疑是属于后者。

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希望孩子有好的品德。于是,我们总是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希望他们能够服从我们的安排;希望他们……但是他们好像并不喜欢这样。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好,他们不买我们的帐,我们的口干舌燥和辛勤付出,换来的却是孩子们不理解的叛逆……我想,这是我们大多数家长的苦恼所在。

听了毛樾漫老师的讲座,好像答案自在其中,感受颇多。课程中,毛樾漫老师告诉我们需要对孩子肯定的赞许和鼓励,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教会孩子对与错。静心想来,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师长的信任、理解。现在的孩子个性很强,很多时候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独立看法。我们一味地唠叨,一味地指责,非但不能教育孩子,还会增加他们对我们的厌恶。

换种方式不是更好吗?他们思维灵敏,思想活跃,上进心强,自尊心强,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融洽,就能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也同样重要。全面地认识孩子,走近孩子,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是一种无私的爱,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失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我们不必耿耿于怀。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太过精细,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一看到孩子有了什么问题,就"噌"地跳出来,或苦口婆心,或声色俱厉。其实,做一个轻松的家长并不难,不妨适当"装傻",给孩子一个自我修复的广阔空间。

在这个物欲横流、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孩子视野开阔的社会里,再用祖辈们的教育方式去对待当今的孩子,的确不再奏效。当老师也好,做家长也罢,我们不去学习,不去成长,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进步呢?教育是每个家庭的日出,是一门很有学问的艺术,因此,我们必须探索有效的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引导孩子们攀登人生高峰的引路人。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篇六

1、良好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很多种因素制约着幼儿个体的健康成长,但习惯是其重要的基础,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幼儿的成长将受益终身。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著名学者竺可桢先生从小就做事认真,从小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为他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先生“随便翻翻”的读书习惯;华罗庚教授的刻苦自学习惯,这些都成为他们走上成功道路的基石。可见,进行习惯教育,是形成人的教养、构成个人个性和人格沉淀的平台,对于幼儿来说尤为重要。

2、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家庭和睦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有利于幼儿成才,也有利于家庭的幸福。孔子曾经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古人都知道年少时就应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幼儿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一方面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有助于在家里形成和睦的家庭气氛。比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收拾房间、洗衣服、做简单的饭菜,能洗刷餐具、扫地、倒垃圾,主动帮助家长干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孩子能这样做,家长肯定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3、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人口素质的提升

行为习惯涉及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系,良好行为习惯能够有利促进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幼儿最终会长大,会成为社会的主人,现在,社会上出现人口素质下降、道德滑坡的情况,假如每个幼儿都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他们长大后进入社会,无疑我们的下一代将会是高素质的知识群体,一代接一代的话,我们社会中人口素质就会得到总体提升。

4、家庭成员应统一思想,齐心协力

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统一认识,这样才不会使幼儿产生困惑。同幼儿交流时,不能爸爸说一套,妈妈说一套,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又是一套,这种家庭分歧很容易就把正确的教育方式变成不正确,首先家长得达成统一意见,共同制定措施,引导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幼儿学习吃饭、做简单的劳动时,不能呵斥,应多加鼓励,多陪他玩游戏,陪他阅读,久而久之,幼儿就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良好行为习惯。

5、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

幼儿到了适龄期,家长就应该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开始全新的集体生活,切莫因为过分溺爱孩子,让幼儿晚上或不上幼儿园,尽管社会上有些幼儿园发生了一些不良事件,但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很有帮助的。幼儿园有助于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习简单的劳动、养成爱动手的习惯,学习讲卫生的好习惯,以及讲文明懂礼仪的习惯。

6、社会因素的关注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国家广电总局应该加强幼儿类节目的审查,保证幼儿看到健康、活泼、动感、充满正能量的动画剧;加强社会风气的引导,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与管理,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等等。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篇七

1.营造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环境创设上,应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活动室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孩子、好习惯的动态墙饰,让幼儿随时都能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感染和教育。在每个主题开始前,我们都发动幼儿、家长积极参与,从网上、从图书馆广泛搜集资料,然后把搜集到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布置到主题墙内。如中班主题:衣服叠整齐。我们把叠衣服的步骤图贴在主题墙内,孩子们一有时间,就围到主题墙前,讨论叠衣服的顺序,按图练习叠衣服的方法,在排一排、讲一讲、练一练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叠衣服的方法。

在室外环境创设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要求同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张贴在楼道内、各种设施旁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楼梯口、在草地里,我们会用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图片提醒幼儿上下楼梯不拥挤,要爱护花草树木等等。

2.注重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们能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得滚瓜烂熟,却没有自觉的行为和感受;知道要保护环境,却会随手乱扔果皮、杂物。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我们认识到,以往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时,只注重了知识的灌输,让幼儿知道什么是谦让,什么是分享,却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内化和养成。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好孩子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挖掘,如小班主题:“分果果”,我在让幼儿懂得分享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幼儿体验“爱”、“关心”、“尊重”等情感资源,要求幼儿回家后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送给爸爸、妈妈吃,观察爸爸、妈妈的反应和心情,入园后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并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强化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学习、实践、体会、感悟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

3.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和巩固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对幼儿来说,生活就是学习的教科书,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贯穿于幼儿生活之中,渗透在各种日常游戏、活动里,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体验、理解、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自觉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习惯。如:幼儿在玩滑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简单的提醒、说教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现在,我们发现类似的问题后,都要组织幼儿讨论:这样做有什么坏处?怎样做才会更好?怎样才叫排队?生活中那些时候、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下楼梯、洗手、做操、上公共汽车等等。经过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练习和强化,幼儿的自控能力逐步增强,从而养成了排队、不推挤的良好行为习惯。

4.及时、正确地评价幼儿,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自我控制力差,各种是非观念尚未形成,因此,教师、家长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面对幼儿的正确行为,教师给予认同、赞赏的积极评价,如:“你帮小妹妹搬椅子,真会关心人”;“小手洗得这么干净,真是讲卫生的好孩子”等,会强烈的增强幼儿的自尊与自信。面对幼儿的过失行为,教师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如:“大家都喜欢讲卫生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把香蕉皮扔进垃圾箱”;“你不争抢玩具,小朋友才愿意和你玩”等,会使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地改正过失。教师和家长要积极、正确的运用好评价方式,让幼儿在肯定、赞许、鼓励和期望中,不断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5.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

观察、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幼儿把教师当作自己最直接的学习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礼貌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需要幼儿帮助时,真诚地说一个请字,得到幼儿关心时,衷心地道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6.家园合力,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也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抵消作用。因此,要不断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家长对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视程度,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共同为幼儿建立一个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有哪些 篇八

1、利用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通过幼儿一日活动及特定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渠道。从幼儿的年龄、身心特点出发,通过一些实际的体验来进行幼儿行为教育有着良好的效果。

2、利用值日生工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园中,各年龄班的幼儿都可以做一些值日生的工作,在值日的前一天做好值日生的交接工作(主要是值日生的标记),教师叮嘱其第二天提前到幼儿园,其工作主要有:

(1)收拾整理室内环境,如擦桌椅、整理图书,整理玩具柜及其它活动角等。

(2)更换日历牌,记载晴雨表、报告本班缺席的小朋友。

(3)给自然角的动物喂食并进行卫生清洁工作,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并除草、施肥。大班的幼儿还要记观察日记。

(4)早操前检查小朋友们的服装是否整洁,冬天要脱去大衣,不要戴围巾、手套,检查小朋友们的鞋带是否系好,以免走路、做操时踩着鞋带出现意外。

(5)吃饭前向全班小朋友报告饭菜名称:值日生可先到厨房观察饭菜(包括向炊事员询问饭菜的名称及吃这种饭菜的好处等),回活动室后,用语言描述(可以用猜谜语、儿歌、故事等形式)饭菜的特征,或用图画在黑板上画出所要吃的饭菜,并说明为什么要吃这种饭菜,语言要生动,画面要形象逼真,使大家既获取知识,又引起食欲。

(6)协助教师为小朋友摆放餐具、分餐、添饭菜,饭后收拾餐具、整理桌椅、清洁地面。在参加值日生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责任心、锻炼了幼儿才干,其能力也得到了小朋友们的。认可,而且在工作过程中幼儿会得到快乐、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

3、利用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园中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可以利用角色游戏、建筑游戏、表演游戏等培养幼儿良好工作习惯。

4、利用幼儿一日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使不同年龄班级幼儿有具体的行为习惯标准,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我园特制定了《大、中、小各年龄阶段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内容及要求》,内容包括良好品德习惯、良好生活习惯、良好卫生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等。注重从情感教育入手,坚持“学一点、懂一点、做一点”,力求教育落到实处,坚持将养成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5、 利用环境熏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在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幼儿在园坚持做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长的配合,需要与家庭相结合。没有家长的配合,往往教育目的就难以实现。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让家长成为幼儿行为教育的榜样。我们通过定期向每位家长发一些行为习惯教育方面的文章、《家园共育手册》、家长会、建立家长学校等,帮助家长端正与更新家教观念,帮助家长树立使孩子多元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使幼儿在离园后的各种行为习惯也能得到持续性的培养和巩固。

(2)让家长成为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课外教师。由于家庭是幼儿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幼教机构不可替代的。任何教育的实施都离不开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为实现教育目标,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做了大量的家长工作,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和教养态度、方法,学习掌握幼教规律,提高科学育儿的自觉性,较好的承担起家长的教育职责,改进家庭教育,发挥家教优势,给幼儿以积极良好的影响。

(3)让家长成为孩子良好行为养成的监督者。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常常会出现此类问题:幼儿在园很有礼貌,各方面行为习惯都很好,可是一回家,其表现与在幼儿园判若两人,这主要是家园教育不一致造成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篇九

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对孩子来说,和他们最亲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语他们都会耳闻目染,因此和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家长应当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二:适当为孩子立下“规矩”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应针对孩子不同的年龄段,适当立一些规矩,让孩子意识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三:情感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大家都知道,有奖励才有动力,一些好的情感奖励和物质奖励对孩子来说,是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肯定,家长不妨把握好两者的关系,让孩子意识到这些好的习惯是自己应该做的。

四:爱和严厉相结合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家长爱也要有个度,避免过度沦为溺爱,即该严厉的时候就该严厉,该爱的时候就爱。

五:多挤出时间和孩子一起

由于现在的父母有了孩子之后过段时间都会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建议家长在不上班的时候不妨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去玩玩,一起谈谈心,好了解下孩子的心思,多陪陪孩子。

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希望家长能够多关注孩子的细微,从细节做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9篇《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有哪些》,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众鼎号的价值所在。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如何学习机械设计最新2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