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学习总结 >

高一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新7篇)

众鼎号分享 47868

众鼎号 分享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必修三生物的内容,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7篇《高一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篇一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相关概念: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二、糖类的比较:

分类元素常见种类分布主要功能

单糖C

H

O核糖动植物组成核酸

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蔗糖植物∕

麦芽糖

乳糖动物

多糖淀粉植物植物贮能物质

纤维素细胞壁主要成分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动物动物贮能物质

三、脂质的比较:

分类元素常见种类功能

脂质脂肪C、H、O

1、主要储能物质

2、保温

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C、H、O

(N、P)∕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胆固醇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有利于Ca、P吸收

高一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篇二

植物的激素调节

1、在胚芽鞘中:

(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3)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1)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2)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3)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生长素(温特,琼脂实验):吲哚乙酸(IAA)

3、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XX素,脱落酸,乙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根>芽>茎

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7、生长素的应用:

无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

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

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麦田除草是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篇三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大多数真核细胞通常有一个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有的细胞有多个细胞核。

2、细胞核结构(32页图2-15)

①核膜:双层膜,膜上有多种酶以及核孔,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物质交换的通道

②核仁:细胞有丝_程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_间期可清晰看到其形态

③染色质:什么叫染色质?其组成成分是什么?存在于细胞周期的什么时期?染色质与染色体是什么关系?(仔细阅读32页讲述染色质的这部分内容)

3、细胞核的功能: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参见课堂笔记)

原核细胞代表生物举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

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也不属于原核。

§2.2细胞增殖

1、真核细胞_方式有3种:有丝_无丝_减数

_

。明确细胞周期的概念,指的是从一次_成开始,到下一次_成为止。其中_期占整个周期的90~95%,_时间相对短很多。

3、无丝_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不能保证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例如蛙的红细胞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篇四

36、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37、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38、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39、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其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40、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越是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体内的有害成分却越多。

4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4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反复利用的特点。

44、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45、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46、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7、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48、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49、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50、抵抗力稳定性大,则恢复力稳定性就小,反之亦是。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篇五

生物学中常见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及用途:

1、致癌因子:物理因子: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等。

化学因子:砷、苯、煤焦油

病毒因子: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已发现150多种病毒致癌。

2、基因诱变:物理因素:Χ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

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

3、细胞融合: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电刺激

化学方法:PEG(聚乙二醇)

生物方法:灭活病毒(可用于动物细胞融合)

生物学中常见英文缩写名称及作用

1.ATP:三磷酸腺苷,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的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2.ADP :二磷酸腺苷

3.AMP :一磷酸腺苷

4.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

5.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RNA:核糖核酸,分为mRNA、tRNA和rRNA。

7.cDNA:互补DNA

8.Clon:克隆

9.ES(EK):胚胎干细胞

10.GPT:谷丙转氨酶,能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它在人的肝脏中含量最多,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的一项指标。

11.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

12.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13.HGP:人类基因组计划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篇六

一、生态系统

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类型: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结构:组成结构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等

消费者主要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寄生动物(蛔虫)

异养生物

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还有腐生生活的动物(蚯蚓)

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营养级结束,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

营养结构

食物网在食物网之间的关系有竞争同时存在竞争。食物链,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渠道。

4、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1)、能量流动a、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

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b、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c、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如桑基鱼塘)

2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作物除草、灭虫)

1、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物质循环2.特点: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3、举例碳循环:

碳循环的形式:CO2

大气中CO2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

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

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新能源。

2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两者关系:

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作为物质循环动力

5、实践中应用:a.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b.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c.能量多极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物理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

6、信息传递①信息种类化学信息通过信息素传递信息的,如,植物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

行为信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传递信息的,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都可以传递(如:孔雀开屏、蜜蜂舞蹈)

②范围:在种内、种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③信息传递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

信息传递。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④应用:a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模仿动物信息吸收昆虫传粉,光照使鸡多下蛋

b.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生物防治害虫,用不同声音诱捕和驱赶动物

7稳定性①定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②种类两者往往是相反关系,但也有一致的如:北极冻原

恢复力稳定性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③原因: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能力大小由生态系统的组分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但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自我调节能力限度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崩溃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如:森林)

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强(如:草原、北极冻原)

④应用:a.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篇七

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循环的形式是CO2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

2、过程: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课本P103

二、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

(1)物理信息:光、声、热、电、磁、温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

(2)化学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

(3)行为信息: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

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

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

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

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4、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朴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7篇《高一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高中数学知识点最全总结【最新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