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反思 >

小学三年级语文《题西林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3篇】

众鼎号分享 60547

众鼎号 分享

《题西林壁》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下面是众鼎号为大伙儿带来的3篇《小学三年级语文《题西林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题西林壁 篇一

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赏”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题西林壁》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一

现在的课堂要求教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整个课堂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除此之外,课堂上应“读”字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讲,尤其是古诗教学,只有让学生在吟诵中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感,才能真正地掌握文本。

现在回想起自己的对古诗文的教学,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下面以我前段时间刚教学过的《题西林壁》为例谈一谈:

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我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欢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苏轼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这样,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吟诵,走进文本

教学中,我一般采用“读”、“诵”、“吟”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诗,要求做到通顺、流利,能认真、正确地读下来。然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吟诵诗歌,在反复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情感

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要想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诗句里字词的意思就应理解,把字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诗句的意思。具体的方法有三:1、借助注释2、查阅字典、词典3、联系整首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做是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动脑,避免了老师泛泛地讲,学生晕晕地听,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本来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含义。因为我们的教室在二楼,课堂上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整个学校,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一楼的景色根本看不到,学生操场的景色也看不全等。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来有滋有味。

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有待完善。如:

一、课堂上对学生信任不足。这首诗很简单,学生大多能自主理解,但我总怕学生理解地不好、不到位。因此在课堂上有时想急切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

二、拓展延伸地不够好。对于庐山的介绍、作者的介绍不够到位。联系实际太少,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总之,这节课我认为有优点有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希望能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二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习。

伴随着对《望庐山瀑布》的复习,我们开始了对《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学习。由于这首诗的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让学生回想我们学古诗的方法:1、解诗题,知作者。2、初读诗,正字音、清节奏。3、抓字眼,明诗意。4、多诵读,悟诗情。然后安排学生先自主学习,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接着在全班交流,走进庐山,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而且在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景色各不相同时,我让学生试着画一画,从而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可以是齐诵、轮诵、师范读或配乐诵读,形式多样,重在读出理解,读出感受。有了这些奠定后,我们就要直奔本课的重难点,即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学生谈到了身边的同学,比如陈樱文虽然学习不好,但是从来不撒谎;张洪耀热爱劳动等实例。再比如《画杨桃》一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杨桃的形状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课堂还生成了不少亮点:学生频繁品读、相互补充;诗配画,加深情感体验;还想出了好多例子,以便把自己对诗意、内涵的领悟给别人讲明白,这都说明他们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的是在品诗、欣赏。师生所表现出的激情比预料的更高涨,因此出现了读诗、美读中体会诗情,读出诗中的图画。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对时间的把握不太精准,环节衔接得不够完美。从第二行诗到三、四行诗的过度上问题的设计还不是很合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理解古诗的意思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在感悟道理的环节较为仓促。二、细节的瑕疵。在画古诗的环节,个别学生要完成诗配画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到位。三、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行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习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没有给学生足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

总之,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大胆预设,充分准备,提高课堂效率,尽快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较成功地上好一堂语文课。

题西林壁 篇二

一、给蓝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题西林壁    (    )

a.题目,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

b.书写,题写。

c.古指额头。

2、只缘身在此山中

a.因由,原因。

b.沿,顺着。

c.边。

d.因为。

3、山重水复疑无路

a.不信,因不信而猜度。

b.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

c.以为,怀疑。

二、读读诗句,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题西林壁》是      代诗人       所写。前两句                        ,

后两句                           。

2、《游山西村》是      代诗人       所写。诗中后两句对仗工整,“山重”对“       ”,

“水复”对“        ”,“疑无路”对“          ”。

五、读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做一做。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诗题为《望洞庭》,是什么时候望洞庭?    (     )

a.早晨      b.中午     c.夜晚

2、诗中“翠”的意思是    (      )

a.翠鸟,鸟名

b.绿色的硬玉,翡翠

c.绢

3、“在皓月银辉之下,远远望去,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别致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说的是诗中哪两句的意思?

答案:

一、b   d   c

二、略

三、略

四、

1、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宋,陆游,柳暗,花明,又一村。

五、

1、c

2、c

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西林壁 篇三

一、教材解读

1题西林壁。

这是苏轼在1084 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游山西村。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三、教学建议

1 教学《题西林壁》时,要突出“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体会诗人在庐山时,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诗人才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如《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教学《游山西村》,应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乡间的风光习俗,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2在理解诗意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语言,如“山重”与“柳暗”,“水复”与“花明”,“疑无路”与“又一村”的对偶,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节奏美。

3 指导朗读两首古诗时,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如,《题西林壁》中的“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比如,“远”稍强,“近”“高”强,“低”又是稍强;或“远”稍强,“近”稍弱,“高”稍强,“低”稍弱。“真”“只”要读作重音。

4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多读几遍,很容易熟读成诵。在默写古诗时,应提醒学生注意把字写正确,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如“壁、缘”。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师可作如下启发:

(1)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2)“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3)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古诗名句。如:“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尽管不断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爸爸走过来,给我做了指点,我很快就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四、相关链接

苏轼(1037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曾在杭州、密州、湖州、黄州、颍州任职,最远被贬至岭南的惠州、儋州。宋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西林寺创建于东晋年间,是庐山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寺后有著名的唐建千佛塔。

陆游(1125 —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在他的诗歌中,总的主题是抗金复国和同情人民苦难,他的诗艺术风格雄浑豪放、激情洋溢,间或质朴清新。修辞炼句精致工整,在律诗绝句中善于组织对偶,浑然一体,别开生面。

《游山西村》于乾道二年(1166年)春作于山阴。山西村是绍兴鉴湖附近的一个村庄。

庐山也称匡山,在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鄱阳湖畔、长江之滨。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险峻与柔丽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公元756年,著名诗人李白曾这样称赞:“予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山中多悬崖峭壁,清泉飞瀑。林木葱茏,气候宜人,白鹿洞、仙人洞、三叠泉、含鄱口等是庐山著名胜迹。庐山有中国最早的书院──白鹿洞书院。1996 年12月,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题壁诗 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始于两汉,南北朝时渐多,至唐代,题壁诗骤增,开始形成一种风气。据唐人诗集统计,当时题壁诗的作者有百数十家,其中著名的有寒山、崔颢等。宋代题壁之风方兴未艾,举凡邮亭、驿墙、寺壁等处多有题咏。当时题壁诗盛行,是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有关题壁的佳话很多,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崔颢的《黄鹤楼》一诗了,崔颢题写了《黄鹤楼》之后,李白惊为绝唱,自愧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3篇《小学三年级语文《题西林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最新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