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营养学的心得(优秀3篇)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篇一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学习《营养学与健康》的心得 篇二
学习《营养学与健康》的心得
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到了尾声,《营养学与健康》这门课让我了解到什么才是真的的健康。通过对《营养学与健康》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也感悟了很多。
健康,就像幸福一样,很难明确的定义。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渴望能拥有健康;但是在健康的良好状态时,我们又忘了它的重要性。健康的身体应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是几乎很少人能够享受这个权利。对如何获得健康,人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觉得运动是最重要的;而有些人觉得,心理因素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有营养学知识的人来说,食物才是影响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一日三餐吃的就是食物,所以食物自然变成影响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也有一些我的见解,下面我主要谈一下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微量元素和水这七大主要要素的内容和对人类身体的影响。
1、 蛋白质
蛋白质是所有生物细胞的基本构成物质,它由20种基本氨基酸组成,其中有9种人体内不能合成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他们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蛋白质是主
要部分。它不但是人类机体的主要构成物质,而且还是构成人类体内各种重要生命活性的物质,所以体内的蛋白质的种类数以千计,其中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无数酶类,多种作用于人体代谢活动的激素类,抵御疾病侵袭的各种免疫物质类,以及各种微量营养素的载体,还包括构成人体神经传递介质,调节人体正常渗透压和多种体液的组成等。所以,蛋白质是处于各种营养物质中的一个中心地位。
缺乏蛋白质是可以致命的。人体如丢失体内蛋白质20%以上,生命活动就会被迫停止,这种情况见于久病的恶液质病人。常见的蛋白质缺乏症状为代谢率下降,生命变的脆弱易生病,远期效果在器官上的损害是肯定的。蛋白质的缺乏往往又与能量的缺乏共同存在,常见的有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下降、淡漠、易激惹、贫血以及干瘦或水肿,并因为易感染而继发疾病。
2、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过程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学物,天然存在于食物中,人体几乎不能合成,需要量很少,各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既不参与机体组成,也不提供能量。当人们缺少某种维生素时,代谢就不能正常发展,甚至生发疾病。维生素的种类较多,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和生理生化功能各有不同。但所有的维生素都具有共同的特点:维生素不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原料,也不是人体的能源物质,它们大部分是人体各种辅酶辅基,通过酶的作用来调控人体的物质代谢和
能量代谢。
3、矿物质
人体已发现有20余种必需的矿物质,约占人体体重的4%-5%。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主要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包括钙、磷、镁、钠、钾、氯和硫7种元素,约占人体总灰分的60%-80%。这些常量元素往往成对出现,对机体发挥极为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骨组织的形成,神经冲动的传导、肌肉收缩的调节、酶的激活、体液的平衡和渗透压的维持等。微量元素包括铁、碘、铜、猛、锌、钻、铬、硒、绍、氟、硅、锡、钒等14种。它们在酶系统中起特异的活化中心作用、在激素和维生素中起特异的生理作用,以及输送元素、影响核酸代谢甚至可以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4、碳水化合物
其亦称糖类,是人体热能最主要的来源。它在人体内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利用。葡萄糖能够迅速被氧化并提供(释放)能量。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氧化燃烧可放出4千卡热能。我国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人体内总热能的60—70%来自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由大米、面粉、玉米、小米等含有淀粉的食品供给的。这些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的成分并在多种生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碳水化
合物与脂类形成的糖脂是组成细胞膜与神经组织的成分,粘多糖与蛋白质合成的粘蛋白是构成结缔组织的基础,糖类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可构成抗体、某些酶和激素等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物质。人体的大脑和红细胞必须依靠血糖供给能量,因此维持神经系统和红细胞的正常功能也需要糖。糖类与脂肪及蛋白质代谢也有密切的关系。糖类具有节省蛋白质的作用。当蛋白质进入机体后,使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浓度增加,该氨基酸合成为机体蛋白质是耗能过程,如同时摄入糖类补充能量,可节省一部分氨基酸,有利蛋白质合成。食物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的糖类,虽不能被吸收,但能吸收水分,使粪便变软,体积增大,从而促进肠蠕动,有助排便。
供给能量是糖的主要功能,也是构成神经与细胞的主要成分,成人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糖6克。虽然脂肪每单位产热量较糖多一倍,但饮食中糖含量多于脂肪。糖是产生热能的营养素。它使人体保持温暖。糖在机体中参与许多生命活动过程。如糖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粘蛋白是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糖脂是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
5、脂类
不溶于水而能被乙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抽提出的化合物统称脂类。
脂类包括油脂(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固醇类)。
脂类是机体内的一类有机小分子物质,它包括范围很广,其化学结构有很大差异,生理功能各不相同,其共同物理性质是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可相互聚集形成内部疏水的聚集体。
对脂类的理解,主要有2个方向:
1、食物中的脂类:医学、营养学、运动与健康领域较关注,主要是考虑饮食与人类/动物疾病的关联;
2、人体/动植物体内的脂类:生理学、病理学关注,主要是研究它们在生理/病理状态下,脂类起到何种作用。
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脂类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它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是产能的三大营养素,在供给人体能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脂类也是人体细胞组织的组成成分,如细胞膜、神经髓鞘都必须有脂类参与。
6、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又名痕量元素,未有统一认可的定义。习惯上把研究体系(矿物岩石等)中元素含量大于1%称为常量元素或主要元素(major element),把含量在1%-0.1%之间等那些元素称为次要元素(minor,subordinate)元素,而把含量小于0.1%称为微量元素,或称痕量元素。有人把次要元素也看作微量元素,这取决于研究者的兴趣和对研究问题的帮助。有人认为,在地壳和地球物理中除了O、Si、
Al、Fe等几个丰度最大等元素外,其余的可称为微量元素。我们又把人体中存在量极少,低于人体体重0.01%,称为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生理功能,并且必须通过食物摄取的微量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人体是由5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钙、镁、钠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铁又称半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对人的生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
7、水
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人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水,水是人生命需要最主要的物质。而对人体而言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而体内发生的一切化学反应都是在介质水中进行,没有水,养料不能被吸收;氧气不能运到所需部位;养料和激素也不能到达它 的作用部位;废物不能排除,新陈代谢将停止,人将死亡。因此,水对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物质。
喝水的原则:
1、喝水要定时定量,不要等口渴再喝,一天应喝2500ml;
2、喝水要喝自然冷却的白开水(25℃);
3、吃饭前不要喝过量的水,防止冲淡胃酸营养消化;
4、吃饭时不要喝过量的汤和饮料,防止影响消化;
5、注意饮水健康:隔夜水不喝、反复加热的水不喝、加热不够的水不喝
营养学中所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健康绝对不是可以马虎了事的。大家应该从各方面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均衡饮食,努力得到一个健康的身体。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强健的身体,才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着愉快的生活啊。当然,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是必要的。
我相信,《营养学与健康》会陪伴着我在健康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我的生命中也因为有它会变得更加的灿烂美丽。
学习中医营养学的心得 篇三
学习中医营养学的心得
怀着对中医的敬仰,对营养的追求,这学期我报选了中医营养学。中医营养与食疗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很有特色的一个新学科。中医营养治疗学就是利用食物和药用性食物的性味、功用及其所含的营养成分,通过合理的加工烹调来调理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的学科,就本质而言就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的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或促进机体康复及延缓衰老为目的,食、药、养、疗结合的一门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相结合的边沿学科。
中医营养治疗的原则是:预防为主,辩证施养,重视脾胃,病轻以食养为主,病重以药疗为主。
辩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精髓之一,同样适用于中医营养治疗。辩证施养,就是根据不同的病情,结合人的精神、体质、年龄以及所处的环境、发病的季节等各种因素,全面综合、分析,从而正确地辨认出不同的‘证’,施以恰当的营养治疗,以达到使身体强壮、疾病痊愈的目的。
假如不顾人的体质,不管造成病症的根本原因,见到瘦弱时或心悸、失眠就认为是‘虚’,不明五脏气、血、阴、阳哪方之不足,而一味滥用补品,如用人参鹿茸欲壮其身,大量服食桂圆肉欲宁其心,或不知忌食葱、姜、大蒜等辛辣助火而伤阴之物,或过食牛肉、羊肉类以求滋补,这些食物其性温热, 虽有补益作用,但与‘阴虚’是不相应的,如果不注意中医学‘辩证论治’的原则,滥用补品,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
天底下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黑格尔语)。同理,天底下也没有两个个体生理上病理上完全一样,对饮食营养的需求也就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与不同,针对这些特点与不同作出个体化的调整,就是现代中医营养学的核心思想。
个体差异所造成的对常量营养成分和微量营养素需求的不同 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可称作常量营养成份,维生素、矿物质或一些功能因子可称作微量营养素。由于个体差异,包括体型、年龄、代谢、工作特点等,不同的人对这些营养成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人做过研究:92个饮食相似的个体,血中维生素A含量的差别可高达37倍。可见,适度才是最佳原则。为了达到这个适合于某个具体个体的“适度”,就需要在参考“摄入量”前提下,作出“调整”。有时,这个“调整”还是幅度很大的。这调整既包括某一特定时间内个体摄入量的大致估算,也包括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发生一些变化后,对原先摄入量的“调整”。
针对个体体质差异的饮食营养调整 这是中医的固有优势之一。它揉合了体质学与饮食营养学。如今,更应参佐功能因子的运用,方能效果更佳。
亚健康状态的饮食营养调整 亚健康是个广义的概念,除慢性疲劳、免疫力低下等外,诸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倾向等均可纳入其中。针对性的饮食营养调整,并配合必要的行为纠正,对此类状态的防治,常有着远胜于药物的疗效。
某些病后状态或病症及病理倾向的调整 这是专业性更强的饮食营养纠治内容,有时还须参佐中医辨证施食或辨证汤方等,且饮食营养对这些病理状态的纠正,常须假以时日,稳步求成。
我认为,现代营养学,是中医的提升和完善的关键,更是中医的未来。中医的概念,将从食物(药物)的名称,转为内容,实际地研究食物中的有效成分,将对身体有重要作用的营养物质,从食物(中药)中分离出来,再与能够相互配合的营养物质结合,变成方便食用的营养浓缩素,这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维、不饱和脂肪、及各类型的药草提取物,如:山桑子、大蒜素、牛奶蓟、蜂胶、Q10、5-HTP、IP-
6、葡萄籽、茶族、银杏、人参、当归、松果菊、北美升嘛、卵磷脂、月见草油,等等,这些精确剂量、科学提取的植物、动物制品,将逐渐成为中药的存在形式。变得更安全、更实用。
时至今日,中国在快速变化中,很快从以往的饥饱尚成问题发展到了饮食丰盛,营养有余,在今天这个社会,一方面,人们对生命及生存质量日趋严重,不仅渴望无疾,而且企盼长寿、健康、生存质量高,能享受生活;然而,快速丰盛起来的餐桌,尽管能满足人们一时之口腹,但却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健康问题,今天临床,又有多少健康问题是源自饮食营养,不是营养不够,而是营养过剩,营养失衡。如今常见的,让人避之犹恐不及的诸如肿瘤、冠心病、高血压、痛风、糖尿病、肝病,无一不与饮食营养不当有关。
中医营养学之食养、食疗或天然药物配伍而健身防病治病之法,可称为天然疗法,它具有天然的属性,无副作用的特点,必将为中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巨大的贡献。二十一世纪是东方医学的世纪,我相信中国将成为世界医学的中心。
通过学习,我得到的不只是中医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多的是加强了我对营养方面的兴趣,因为她令我懂得了很多关于营养的常识,使我在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受益匪浅!
尽管这门课程快结束了,但我并不停止对中医营养方面的学习,在日后的生活中我会密切地留意中医营养方面的点点滴滴!
以上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提供的3篇《学习中医营养学的心得》,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