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优秀6篇
三峡是灵异的、浪漫的、富有诗意的,如何让学生用心去认读三峡、研究三峡呢?众鼎号为您精心收集了6篇《《三峡》教学设计》,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众鼎号给您的好友哦。
《三峡》教学设计 篇一
〔教材分析〕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水经注》作为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其重点是“水”以及与“水”紧密相关之处,这是它与其他山水游记重要区别。本文中,作者首先干脆利落直接勾勒了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再用或浓烈或淡雅的笔调,凝炼生动地描绘了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空灵肃杀。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山的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山”为首,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教学设想〕
1、运用图书馆、网络媒介等。让学生自己来查找所需的资料,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形象的影像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兴趣,积极自主地探寻知识。在视听想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模仿运用。
〔教学目标 〕
1、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掌握生字,学会翻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达到快乐背诵的目的。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学会翻译,理解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背诵的目的。
〔教学难点 〕
1、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2、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文学素养,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①查找有关三峡的知识、图片等。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③朗读课文。
2、教师准备资料:①《话说长江》中关于三峡的影片剪辑。②“告别三峡”文化专题的图片、绘画等。③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式〕
启发讨论、互动合作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屏幕:一幅两岸高山,中间流水的三峡图,如右)
1、由三峡的“峡”字破题导入 课文:峡是什么意思?注意它的偏旁和字义。(两山夹水的地方)
2、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要表现三峡,一定要抓住什么景物来表现呢?(山、水)
二、观看《话说长江》中有关三峡的一段录像,请学生用画笔把三峡最美的景画出来或用自己的话把它描述下来,特别是画出或写出山和水的特点。
三、同学分组讨论评价,选出最佳“三峡小画家”和“三峡小作家”。用多媒体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请获奖者和小评委们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依据。特别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突出了三峡山水的什么特点。
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基础学习。(多媒体内容随具体情况而定)
1、其实,远在北魏的时候,有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就曾经描述过三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看他是怎样写三峡的。
2、学生看注释,主动获取有关郦道元、《水经注》的知识。
3、检查预习情况:阙嶂曦襄溯湍……并找一找这些词在哪些句子里,说说含义。同桌之间可交流讨论,共同解决。
4、听录音,指导学生朗读,从整体把握课文。(可单个读,可分男女生读,可整体朗读)
划分句间停顿点拨:第1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自然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第4自然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五、课后练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疏通文意。(多媒体显示疑难字句)
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点拨引导,集体解决疑难字句。
二、出示思考题,请同学思考、讨论完成,做好圈点勾画。(多媒体显示思考题)
1、阅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来,分别做好记号。
2、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用表示。
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关键字词用“ ”表示。
三、根据以上问题分析课文,达到背诵目的。(多媒体板书)
1、请学生朗读有关山的语句,找出关键字词说明山的特点。
关键字词:连、无阙、重叠、隐蔽
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2、根据以上特点,结合关键字词来背诵山的语句。
3、请学生朗读有关水的语句,说出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顺序:①季节顺序:夏、春冬、秋;②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
4、请学生找出关键字词说明每个季节水的特点。
夏季 关键字词: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
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层层铺展)——险
春冬 关键字词:素、绿、清、影;清荣峻茂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动静结合)——趣
秋季 关键字词:寒、肃、凄、哀
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面描写)——悲
指导学生注意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
5、根据以上特点,结合关键字词来背诵水的语句。
6、给学生一定时间,独立温习背诵全文,最后齐背。
四、结合自己的作品,谈谈对本文的感受,然后试着模仿或修改自己的作品。
可引导学生从语言运用、材料安排、结构布局等方面分析。
①本文语言精练,仅用百余字,却写出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诸多气象。
②语言富有表现力,情景交融,三峡的千姿百态尽在眼前。
③描写顺序先大后小、先总后分,层次分明。
④选取极有特征的事物,寥寥几笔,使读者身临其境。
⑤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
⑥笔法多变,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工笔刻画,有全景鸟瞰、特写镜头等等。
学生可各抒己见,只要有理有据,都值得鼓励。如学生回答不到位,可由教师补充讲述。
学生模仿、修改后的作品,教师要及时关注、指正、鼓励。
五、拓展思路,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有关三峡的古今诗词、歌谣以及三峡工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六、课后练习
1、背诵课文,摘抄精彩词句。
2、补充阅读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和余秋雨的《三峡》,比较三者之间的异同。
设计 篇二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疏》的《三峡》。(板书文题)
课文《三峡》教学设计 篇三
《三峡》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教学板块:朗读—品析—欣赏—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由《三峡之歌》导入
二、 朗读,读出韵味。
1.听读。听录音,或听教师泛读,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初步感受文章内容。
教师提出如下字词,请学生要注意读准字音:
阙曦襄陵 沿溯 御素湍飞漱属引哀转
2.默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懂文意。
结合课后练习三,解释重点词语:
重岩叠嶂(山崖和峰峦一层一层的。)
夏水襄陵(夏季,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
乘奔御风(骑着快马,驾着疾风。)
素湍绿潭(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
绝山献(极高的山峰。)
飞漱(急流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3.吟读,要求读准节奏,感受文章的音韵美。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文语句特点:本文多用四字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四字对偶句一般二二停顿,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散句要根据意义来停顿,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梳理课文
1.分组分别找出描写三峡的景物及相关语句。
板书: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色
2、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山和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
3、动情朗读,学生自我体会语气、语调、语速,体会景物特点 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春冬:春、冬:清澈见底,奇异峻秀 摇曳多姿
秋:悲寂 凄凉 忧伤,令人伤感
4、为什么先写山?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写呢?(结合课后题)
(提示学生从“峡”字的意思“有山有水的地方”延伸理解。)
四、品读,读出意味。
1.品读课文,说描述性的话:同学们,三峡很美,那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 美,你看(听) 。"的句式说一说吗?
学生品读课文,然后发言。如:
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挡住了阳光。
三峡的水美,水以夏季为盛,你看,夏季水涨,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水流湍急,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三峡的激流美,你看,春冬之时,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 三峡的瀑布美,你看,在极高的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哗哗的水声,感觉到了随风飘洒到我们脸颊上细微的飞沫。
三峡的树美,你看,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它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进了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三峡的猿声美,你听,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三峡的渔歌美,你听,渔人在唱:"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歌声唱出了哀婉的猿声中旅人的悲凉心境,更加烘托出秋景的凄凉。
2.品读课文,说理解性的话:同学们,三峡很美,文章分四段为我们展现了三峡的山,三峡的水,三峡的春夏秋冬。你能各用一个词概括出每一段所体现出的美的意境吗? 学生品读、讨论、发言。如:
第一段大笔勾勒,总写雄峻壮美的山势,体现的是一种"雄壮"美。
第二段写夏,描写凶猛的水势,体现的是一种"奔放"美。
第三段写春与冬,描写秀美的山水,体现的是一种"清悠"美。
第四段写秋,描写凄清的秋意,体现的是一种"凄婉"美。
3.品读课文,说想像性的话:三峡的美哪里是文字能穷尽的!它还存在于我们的想像之中。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展开想像,感受心中的三峡美景,说一句想像的话。
学生品读课文,展开想像。如:
三峡的云美,你看,那漂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雾,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多么婀娜多情,多么幽深秀丽。
三峡的石美,你看,被中外地质科学家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的长江三峡,简直就是大自然恩赐的一个五彩缤纷的石头世界。每一枚三峡奇石都形神毕肖、色彩斑斓,每一枚三峡奇石都是一首无声的诗,一幅不朽的画。
三峡的传说美,你听,"白帝城刘备托孤","巫山十二峰","神女峰的故事"??美丽的传说为美丽的三峡增添了神秘色彩,让人心驰神往。
4、为什么作者能把三峡描写的如此美丽多情,因为抓住景物特点,从各种不同角度写景。抓住不同的季节,以动物、静物相结合的方法来写景。凝聚自己深厚的感情来写景。
写山,抓住了连续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抓住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进行描写,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5、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欣赏赞叹。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6、再次诵读课文:.因为如此美的山水,如此美的文字,如此美的手法,同学们在赏析之后定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比赛当堂背诵。
7、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啊?
写出了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更反衬、渲染了三峡秋天凄凉萧瑟的气氛。在行文的过程中,如果恰当引用古人诗词佳句,不仅可以准确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可读性,使文章更具音韵美。
8、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寂静凄清。
五、赏析靓点
1.著名语文教育家王尚文先生曾说:学语文不能"得意忘言",也就是说,一般人读文章,只注意文章说了什么,而不注意作者是怎么说的。我们学习语文既要领会作者说了什么,还要注意他是怎么说的。下面我们合作探究《三峡》在写作上妙在何处。用“《三峡》真妙,妙在 你看 "的句式简要说明理由。
提示学法。
(1)可以从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品味语言。
(2)可以从表达方式、写景角度等方面欣赏方章独特的写景方法。 示例:
(1)《三峡》真妙,妙在结构精巧,你看:全文按总安排内容,先述三峡总体概貌,后分季节绘三峡风光,层次清晰。
(2)《三峡》真妙,妙在描绘角度变化多姿,你看:"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是俯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这是仰视。
(3)《三峡》真妙,妙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你看:"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这是正面写山的"高"和"连","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侧面烘托山的"高"、"连"和"陡"。
(4)《三峡》真妙,妙在语言凝练,你看:"清荣峻茂",一字一景,令人回味无穷,妙不可言。
(5)《三峡》真妙,妙在意境丰富,你想:"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奔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是清幽;"高猿长啸" ,"哀转久绝"这是凄婉。
(6)《三峡》真妙,妙在节奏鲜明,你听:整句与散句结合,齐整而不呆板,错落而不凌乱。
六、背读,读出情味。
1.体会文章的情感:一山一水总关情,透过文章对山水的描绘,我们的心也同作者的心一起跳动。请同学们说说体会到的作者的心情。
如:"良多趣味"一句的意思"实在心中有无穷的趣味啊",作者面对春冬之时山光水色的秀丽奇绝,实在掩饰不住内心的欣赏、喜悦之情,而从笔下自然流露出来。
2. 请同学们带着对三峡美景的欣赏、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背诵课文。
七、拓展提高
1、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说说它和本文的联系。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的第一段则和诗中“万重山”相应。
2、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请为三峡写一段解说词,可以加上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请尽量用上郦道元文中的句子。(提问交流,要求有感情)
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下联:天高地厚华夏情。示例:上联:山险水急三峡景 ;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4、对对联——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句:岳阳楼壮美雄奇(桃花源和平宁静)
七、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优美的古代散文,领略了三峡的秀美风光,品味了
诗人精美的语言,这趟三峡之旅,大家感觉如何?(“爽!”)
2、是啊,在文字中遨游真是怡然自得。老师真想对三峡说一声:(屏幕显示)读山,读水,读你千遍万遍也不厌倦!
三峡风光无限好,留待大家明日游。
最后,让我们在高声诵读中结束这趟轻松愉快的三峡之旅吧!
板书设计 《三峡》郦道元
山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高峻美 夏季水势浩大、流速迅猛 ——奔放美 水
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秋季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清幽美——凄婉美
教学重点 篇四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初中语文《三峡》郦道元教案设计 篇五
一、教学设想:
《三峡》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描写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练,思路清晰。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由于它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学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可能会使学生学起来有枯燥的感觉。所以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教学步骤: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不上课。老师想带大家来一次免费旅行—游三峡。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日,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可当人们到了一个从没去过的地方旅游时,他就一定需要一个人的帮助,那是谁呢?三峡我们谁也没去过,所以老师就特意给大家请了一个导游,就是我们的郦道元老夫子。可就在昨晚,郦老夫子突然打来电话说:因为要去参加一个宴会,不能来给我们当向导了。但是他还算够朋友,不仅以传真的形式把导游稿发给我们而且还给我打了个电话,老师已经把它录了下来,接下来就请大家边听录音边学习导游稿。(播放录音范读)
2、在录音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小组讨论,老师适时点拨)
要求:
(1)读得通—排除文字障碍。
(2)看得懂—利用课文注释、词语手册,翻译全文。
3、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大家看了郦老夫子写的导游稿有什么感觉?如果下次你的家人或朋友想去游三峡,想让你当导游,你怎么办?接下来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编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看哪一组同学编得最好。(教师深入各组,适时指导、点拨)
(2)各小组展示其所编的导游词,教师适时点评,再由学生自己推选出最佳小组。
(3)分析体会文章写景特点
师:大家刚才在编导游词的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这篇文章的写景有没有什么特点?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写得最美?哪位同学能分析一下呢?(安排此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写景顺序,在学生分析词句时,教师适时点拨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作特点。)
4、指出背诵要求,再次让学生齐读课文。
5、布置作业
1、片断作文: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所游历过的景点或家乡的美景。
2、背诵全文。
初中语文《三峡》郦道元教案设计 篇六
教学目的:
1、认识祖国河山的壮丽,激发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感情。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3、朗读并背诵本文。
4、通过对比认识多角度描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安排本文顺序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与讨论分析相结合。
教学时数:
一课时
电教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导入:
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曾说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的确,我们祖国的江山秀美壮丽,使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心动不已。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位于十大风景之首的三峡的优美风光吧。引出课题。
一、范读课文,整体感知。(注意字音、断句)
二、分析课文。
1、根据课文提示读全文。思考:每段所写内容及景物特点。
讨论明确:
1)内容:三峡形势,(总写)四季景色(分写)
2)景物特点:三峡形势——连绵陡峭夏——水大流急春冬——清荣峻茂秋——凄清悲凉(见屏幕)
2、根据图象介绍三峡景物,深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见屏幕)
3、讨论:作者安排文章顺序的思路。明确:作者是根据三峡景物的特点来安排顺序的。三峡形势是两岸山岭绵延高峻,山高谷窄则流急,因此,第二段紧接着山高之后写水势——写夏季江大流急。与迅猛的夏天水势不同,春冬又是一番景象。春冬二季水势状况接近,故一并写。此时已非洪水滔滔,而是“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的美景。与冬春“清荣峻茂”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林寒涧肃”“凄清悲凉”的秋天。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颇见作者结构布局严谨有序的匠心。
4、讨论:对比分析《三峡》与《雾中三峡》的异同。(见屏幕)
5、看今日三峡工程建设录象,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小结:
1、内容;
2、景物特点;
3、对比体会,多角度描写的好处。
四、作业:
写短文:《美丽的怀柔》要求:
1、抓住景物特点。
2、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6篇《《三峡》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