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7篇

众鼎号分享 122485

众鼎号 分享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篇一

执教者:李向红

一、教学要求:

1、讨论、理解课文二、三、四段主要内容。

2、体会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3、进一步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三、教具准备:

小黑板一块,吹塑纸小船数只。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内容:

学习二、三、四段。

六、教学过程 :

1、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看到诸葛亮面对周瑜的蓄意谋害和步步紧逼,是顾全大局,胸有成竹地接受了任务。周瑜以为诸葛亮了上自己的当,以为自己是十拿九稳地占了上风,非常高兴。诸葛亮怎么完成任务呢?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当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周瑜、诸葛亮各是怎样做的?(默读3─5节后答)

2、你从中看出什么?是怎么看出来的?

备用:

①周为什么吩咐不给诸葛亮准备造箭用的材料?

②诸葛亮怎么敢找鲁肃帮忙?

周瑜:想害诸葛亮,从“造”的方面卡,对诸葛亮的打算一无所知,连听了汇报也不明白。

诸葛亮:知道周瑜想害自己,知道鲁肃不会泄密,做好了防范工作,做的借箭准备。(识人心)

3、周瑜不知道诸葛亮怎么办,诸葛亮却在充分准备之后,稳扎稳打地开始行动了。(自由读6─9节)看看诸葛亮是怎么指挥军士们利用草船借箭的。读书要求:

①用“__”把出发时间、二十只船怎么受箭,怎么返回的语句勾出。

②根据课文内容,把借箭经过向同桌讲一讲,注意用上书中的重点词句。

4、请同学上台,用小船演示,讲述草船借箭的经过。(出示小黑板:长江方位图)

5、诸葛亮为什么选在第三天四更行动?怎么那么巧?

──也用“__”勾有关句。(知天文)巧借天时

6、他还作了哪些安排保证借箭成功?

──①擂 ②船

7、为什么叫士兵擂鼓呐喊? ──造成进攻假象,逼使曹军放箭。

8、为什么先叫船头朝西,后来又叫朝东,还要“一”字儿排开?

──便于受箭,便于返回,走一步算一步,深谋远虑,善于分析和利用自然条件,叫巧借地理。(晓地理)

9、为什么调转船头后,书上要说是“逼近”?

──①已惊动曹军,冒着危险;

②使曹军误以为是真的进攻;

③表现诸葛亮料事如神,胆识过人。

10、看插图,空中大雾迷漫,船外箭雨纷纷,诸葛亮却手摇鹅毛扇,正在饮酒取乐。请用“~~~”勾出他这时说的话。抽读。他为什么笑首说“只管饮酒取乐”?抽读。你为什么这样读?齐读。

11、曹操出兵没有?他怎么做的?──正中下怀

11、曹操是怎么知道上当的?引读“诸葛亮吩咐……。”他为什么“吩咐……”?

──①嘲讽、动摇军心;

②知道追赶不上;(抓“顺风顺水”扣“船头朝东”)

③有利于突出其才干。

13、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三天借箭十多万。(结果)

小结:一切都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一切都按诸葛亮的安排进行。他真是料事如神!

14、诸葛亮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用为蜀、吴联军主帅的周瑜本应非常满意,他却长叹一声,导读。他为什么要长叹?

15、“神机妙算”什么意思?带有什么感情色彩?由周瑜的口中说出来,对他来说是多么痛苦,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但又不得不服输。再读这一句,体会周瑜的心情。

小结:两人斗智,至此胜负分明。

16、现在回顾全文,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①三天有大雾;②鲁肃会帮忙;③二十只船够;④船头东西摆;⑤士兵擂鼓喊;⑥只管饮酒乐;⑦出发、返回妙。

17、“草船借箭”是写诸葛亮从曹操那里智取了十多万枝箭,为什么课题却命“借”?

──①还击;②还因为在借箭的整个过程中,诸葛亮巧妙地借天时、借地利、借对人的了解,巧妙地安排,从强敌手中智取十多万枝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干,粉碎了周瑜想陷害自己的阴谋,打击了曹的实力与士气,为联合抗曹做出了贡献,命“借”就有利于表现他的才干。

18、就从这个“借”字,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感情?你对诸葛亮什么感情?赞扬什么?

19、回顾板书(连线) ──蜀吴联军本当一致抗曹,可是周瑜气量狭小,生了妒忌之心。因为他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就借口两军交战需要用箭,用十天造箭十万的诡计来暗算诸葛亮,而诸葛亮“挺有才干”,他神机妙算,结果成功地只用三天就借箭十多万,迫使周瑜仰天长叹,低头认输。这,就是“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我们读记叙事情发展的文章,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分清,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这是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写类似的文章,也要注意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使别人看得明白。

※ (全国中青年阅读教学竞课优秀奖)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篇二

一、《草船借箭》的破题开篇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大家一起说,学哪一课?

生:《草船借箭》(教师板书课题)。

师:谁知道这个“箭”是什么样子?

生:前边是一个三角形的铁头,中间是一根竹竿,后面有翎毛。

师:大家再看这个“剑”,(板书“剑”字)和“箭”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这种剑后面是一个把儿,前边有剑刃子是一种短兵器。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中有一个词非常重要,谁注意到了?

生:他说的“短兵器”很重要。

师:对不对?(生齐:对)是的,战场上短兵相接时,用的是这个“剑”,有手把,双面刃;这个“箭”是远战时用的,所以文中周瑜问诸葛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知道了吧?生:(齐)知道了。

师:我再提一个问题,谁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的时候。

师:三国,都有哪三个国?

生:有东吴、西蜀,还有一个魏国。

师:你知道东吴由谁统治吗?

生:孙权。

师:西蜀呢?

生:刘备。

师:那么魏国呢?

生:魏国,原来是曹操保着汉献帝,后来曹丕篡位,他当了魏国的皇帝。

师:那是以后的事了。在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里,曹家还没有人当皇帝,但是魏国的大权实际上在曹操的手里。对不对?

生:对。

师:大家结合预习想一想,“草船借箭”的故事,讲了哪几个人物?

生:讲了周瑜、诸葛亮,还有鲁肃和曹操。(教师板书这四个人名)

师:刚才在讲三国的情况时,曹操提到了。现在我要问,诸葛亮是谁,哪个国家的,干什么的?

生:诸葛亮是西蜀刘备的军师。

师:也是丞相,对不对?好像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周瑜呢?哪国的?干什么的?

生:他是东吴的都督。

师:什么是都督?

生:就是统帅三军的元帅。

师:对,相当于现代的总司令或国防部长什么的。鲁肃呢?

生:鲁肃是东吴的一个将领。

师:对,东吴的一个大臣。我再问一个问题,在这些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说,什么事情把这些人联系起来的?一个一个说,诸葛亮和周瑜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生:周瑜很妒忌诸葛亮,想用十万支箭来为难他,可是诸葛亮答应了。

师:这句话说通没有?“想用十万支箭为难他”,通吗?

生:我认为他没有说清楚。应该是,周瑜想陷害诸葛亮,想用十天造好十万支箭来为难他,可是诸葛亮说,他只用三天。

师:简单地说就是周瑜让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答应了。可以不可以?

生:我认为您说的有点不对了,光说造箭。不说期限,那什么时候造出来都可以。应该说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

师:他的发言是要强调“短时间”内。具体的问题,我们研究课文时还要议论,现在只说什么事情把他们联系起来──他让他造箭,他答应了,简单地说,联系起来没有。

生:联系起来了。师:诸葛亮和鲁肃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生: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帮助诸葛亮造箭。

师:很简单,还能再简单吗?

生:鲁肃借给诸葛亮船,帮助诸葛亮造箭。

师:还能再简单吗?

生:鲁肃帮助诸葛亮。

师:鲁肃帮助诸葛亮,鲁肃主动帮助?

生:我认为就是借船造箭。

师:还是不正确。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鲁肃答应了。可以吗?(生答:可以)最后看诸葛亮和曹操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生:最简单的方法回答是:曹操借给了诸葛亮十万支箭。

师:诸葛亮没去,曹操就借给他了?

生: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借给了诸葛亮十万支箭。

师:再说得明确一点。

生:诸葛亮用计借来曹操的十万支箭。

师:很好。那谁能把这几个人的联系,用一段话连起来说一下。

生:周瑜请诸葛亮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了,鲁肃借给诸葛亮船,帮助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用计谋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师:说得不错。刚才他说的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课文的什么?

生:(齐)主要内容。

师:如果我现在请大家给课文分段,能分不能分?(学生沉默)

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生:这件事情的起因,我认为是周瑜妒忌诸葛亮,让诸葛亮在短期内造箭。

师:可以吗?(生:可以)事情的结果,刚才没说,是什么?

生:诸葛亮得到了箭。

师:那么剩下的这部分内容是故事的什么?

生:(齐)经过。

师:可以分几段。

生:(齐)三段。

师:如果我想把“经过”再分成两部分,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好。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鲁肃答应了。这是什么?我要求不说刚才那句话了一他请他帮忙,他答应了,不这样说了,怎么说?

生:这一部分是做借箭的准备工作。

师:好。这才是(指去向曹操借箭的有关板书)──

生:正式的借箭过程。

师:我提最后一个问题,在这几段中哪一段是最主要的内容?

生:经过是主要内容。

师:在经过里面“准备”和“借箭”谁是更主要的内容?

生:经过中“借箭”是最主要内容。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在这个故事发生的前后,三国起了变化了。三国,是三足鼎立,好像大鼎的三条腿。现在,孙、刘已经联合起来了,共国抗御曹操。要记住这一点,对理解课文很重要:“孙、刘联合,共同抗曹”。

〖评析〗

这一课例的内容比较丰富,从多方面展示了教师在开始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时所做的工作。本教例主要采用的是“师生谈话法”。在谈话中为即将开始的课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1、向学生渗透了学习课文时所必要的有关知识:

如“箭”与“剑”的形状、区别及各自的用途。讲这一点是为了配合课文中周瑜的一句问话,“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教师在这里预先点破,学文时学生就会不问自通。同时,教师在谈话中很自然地向学生展现了这一故事的时代背景、三国的构成、统治者、课文中人物的所属和职务。而所有这些都是在谈话中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的,有效地运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个别内容学生不了解,教师也不避讳地直接讲出,也是一种及时的、必要的补充。特别是“孙刘联合,共同抗曹”这样的形势介绍,对学生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人物的所言所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2、这一教例,教师还引导学生从认识故事中人物的相互联系入手,引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脉络;由此又推演出文章的段落结构、段内层次和文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逐段学文前,对全文胸中有数,有利于对文章内容全面、系统的理解。这不但显示了教学设计的巧妙,也表现了教师教学思路相当清晰。

3、在学生发言中,教师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他们说话要简练,要学会概括,要有逻辑性。表现了教师不放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其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二、《草船借箭》的课堂终结

《草船借箭》课文讲完了,黑板上出现这样一幅。

教师又请同学们综合课文内容,结合板书,总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要求高度概括为三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概括出“知友”、“知敌”、“知天”三点。教师又要求把这三点再归纳为两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知人”、“知天”。但教师仍然追问:还能把这两点再概括为一条道理吗?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事实,结合板书中提炼出来的内容,看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全在于他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预测和估计,完全同后来的事实相一致。(他识破了周瑜设计陷害自已,但为了顾全大局,并不说穿,而是将计就计;他知道鲁肃性格忠厚,又极力主张孙刘联合共抗曹兵,就完全信赖,请他帮忙,求他保密,鲁肃果然帮了忙,保了密;他了解曹操用兵谨慎,心性多疑,就敢于率领草船,轻兵逼寨,曹操果然只放箭,不出兵;他预测三天后必有大雾,三天后果然大雾弥漫,成了他用兵的屏障)由此,学生归结出这条道理是:要想把事情办成,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这是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一阶段。

接着教师又假设了一种具体情境,设问:如果那天驻守曹军大寨的不是曹操,而是一个性情莽撞的人,结果会怎样?要求学生用刚才得出的那条道理去分析。讨论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这是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二阶段。

〖评析〗

用这样的讨论来终结这篇课文的阅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1、凭借教材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概括能力,并在这种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能想会说。

2、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一阶段,是引导学生由具体的历史事件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第二阶段是借助假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普遍原理分析具体事例(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这两个思维训练过程,正好是一次完整的认识活动的循环──“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毛泽东《矛盾论》)这样的教学,教给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3、在第一阶段中学生归纳出的“要想把事情办成,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的这条道理,实际上就是毛泽东同志讲的“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实践论》)这样的教学设计,发掘了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这种启蒙教育完全没有出现硬性的、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课文所提供的具体凭借上的思考和体会。没有外加,没有注入,没有“拔高”;不是贴标签,也不是喊口号。

4、这样的课堂终结,没有把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囿于一篇教材之内,做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深入教材又跳出教材,扩大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来终结一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对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在“借箭”这一事件中所表现的足智多谋,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了整体认识。这个整体认识,与讲课开始时对课文内容、结构的整体认识,其份量和高度都是不相同的。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篇三

【教学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的重要凭借之一,同时又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和创新智能。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在阅读实践中,应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坚持“以读为本”,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多种角度的“读”,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语言环境,培养语言智能。在“读懂” 上下功夫,以读入境,以读悟神,在读中探究、品味和领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切入重点

1、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草船借箭》,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因为诸葛亮挺有才干,所以周瑜很妒忌他,于是便要求诸葛亮三天造十万只箭。

2、导入:

那么,诸葛亮草船借箭是否成功?他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议、探究、感知第2、3、4段课文:

请同学们用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画、一边议论的学习方法,并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初读第2、3、4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课文的哪些内容?你在读课文时发现了哪些问题?

2、读后交流,引导探究。

3、质疑:

生:我想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能神机妙算?

生:我想知道诸葛亮是怎样“→www.1126888.com←妙算”的?

师:同学们能抓住重点词提出问题来深入思考学习课文,多好!如何解决呢?就让我们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找出答案吧!

三、细读课文,落实重点

1、读议、探究、感悟第2段:

⑴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说出理由。

⑵ 检查自主探究的情况:

师:你们从这段话中感悟到什么?

生:我从周瑜对鲁肃说的话中知道了限期造箭的目的,这充分可以看出周瑜的险恶用心。

师:请你读一读这段话,(出示投影片)把你的体会融入其中。

生:评议。

生:我从诸葛亮对鲁肃的话中体会到鲁肃是个忠厚的人,而诸葛亮成竹在胸。

师:小结(略)。

2、读议、探究、感悟第3段:

⑴ 师:学完了第2段,有的同学不禁要想诸葛亮是用什么计谋借箭的?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好!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

⑵ 读后交流:

师:请同学们谈谈你学懂了什么?有哪些感悟?

生:我通过读书,知道了整个借箭的过程。首先,鲁肃拨给诸葛亮二十条快船,在上面用青布幔子遮住了扎成人形的草把子;然后,直到第三天四更才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驶去。

生:“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名话与下面的 “这时候大雾漫天”联系起来,说明诸葛亮确实在“算”,“算”到了第三天夜里会有大雾。(知天)

师:注意到前后句子联系起来去感悟文章,这很好!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首先算到了大雾漫天的天气。(板书“大雾漫天)“漫”是充满、布满的意思。“大雾漫天”就是满天大雾,说明雾很大。

生:我还看出江上雾更浓,因为课文中说“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知天)。

师:理解很好,这大雾在借箭中有着重要作用。这就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表现,我们一起来读读(引读)。

师:继续谈谈你有哪些感悟?

生:通过诸葛亮告诉鲁肃曹操不敢轻意出兵的原因,我知道了曹操是个猜疑心较重的人,同时也说明诸葛亮十分了解曹操这个人的用兵原则,突出了他的才干,也是借箭成功的原因之一(知人)。

⑶ 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师:诸葛亮既然算到了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而不揭穿周瑜要陷害自己的阴谋?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讨论。

生:我认为诸葛亮完全对自己很有把握。(知己)

⑷ 指导有感情朗读,帮助学生理清条理。

(引导学生带着胸有成竹、必胜的信心来朗读。)

⑸ 小结。

3、读议、探究、感悟第4段:

⑴ 齐读第4段:

探究:事情的结果怎样?

⑵ 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悟吧!

生:结果是诸葛亮超额完成了任务。

生:课文结尾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与课文开头“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相呼应,点明中心。

师:能把文章开头和结尾联系一起学习文章,很好!

生:我认为诸葛亮是一个知天象、知曹操、知鲁肃、知周瑜,考虑周全,巧妙安排,有计谋,有才干的人。

4、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这节课,我们围绕“神机妙算”,用紧紧抓住重点词句,前后联系,边读边画,边议边悟的方法,深入理解了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悟

开展10分钟辩论会。

题目:《诸葛亮到底神不神》。

【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体现了课程标准精神,紧扣文题中的一个“借”字,牢牢抓紧住“神机妙算”这个关键词,始终贯穿“读议、探究、感悟”的教学特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思为本、以创为本、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的教学思想。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创新为灵魂,目标让学生自己探究,在读中让学生探究,在探究中让学生感悟。紧扣单元训练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词、句、段,通过解词析句、朗读感受、讲中质疑,把读、讲、议、问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读书、思考、表达、想象能力,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智能和创新智能。恰当地点拨,升华认识,收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篇四

【案例】

在导读《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演算”,使学生具体的感受到周瑜心胸狭窄,逼人之“急”,和诸葛亮神机妙算,处事之巧。

师:周瑜嫉妒诸葛亮,给诸葛亮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生:要诸葛亮10天造10万支箭。

师:大家计算一下,这里可有好几道计算题,如10天不吃饭,不睡觉不休息,平均每天要造多少支?每小时造多少支?

生:(口算后)每天要造1万支,每小时要造416支。

生:如果除去吃饭、睡觉、休息的时间,每天按8小时计算,每小时最少要造1250支。

师:这能造得出来吗?为什么?

生:造不出来,不仅因为数量大,而且周瑜不给造箭用的材料。

师:诸葛亮对此是什么态度?

生:诸葛亮不但接受了周瑜的要求,而且还主动提出只要3天就完成造箭任务造箭,完不成造箭任务,甘受惩罚。

师:按诸葛亮的计划,3天完成任务,即使不吃饭,不睡觉,不休息,每天要造多少支?这也可以计算比较一下。

生:(计算后)最少每天要造33000支,比原计划要多造23000支。

师:很明显,这是无法完成的。如果完不成后果将会怎样?

生:周瑜会借此杀害诸葛亮。

师:通过这些计算你感受到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会这样去算,诸葛亮当然会算得仔细。

生:诸葛亮就是在计算思考之后,懂得周瑜要加害于他,把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硬要他完成,才另设了“草船借箭”的妙计。

生:我还觉得这么一算使我更体会到周瑜的心胸狭窄,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

【教学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心,贵在“因文而异”、不拘一格。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其感悟的途径也迥然不同。在阅读本课文中这一“算”,便“算”出了文内之意和文外之韵。这说明,教师点拨、引导之法,从根本上说是“教无定法”,“无法即法”,其基础还在于深谙课文,精于设计,化解传统的长篇大论式的单向讲解,于指导学生感悟发现的互动活动之中,既高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又有机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敏于发现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寓教于乐。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篇五

《草船借箭》教学杂谈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太炎小学南校区 胡 敏】

〖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的策略研究·探究:语文教学新亮点·摸索探究教学的新策略〗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搜索到与“探究”有关的词条有10个之众,而与之相关的论述则更多。这是对语文课程本质和语文教学本性在认识实践上的一大飞跃。

从课标对语文学科的诠释,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是儿童迈向生活世界的一扇大门,也是儿童进入生活世界的一纸通行证,更是儿童通向生活世界的一翼飞翅!

由此,我们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课堂上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语文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获得广泛的语文互动经验,提高语文素养。探究性教学一下子成为了语文教学新的亮点。

如何在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呢?

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课本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

课堂上,教师应大胆放手,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让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引导发现,注重探究的尝试性。

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设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教学环节──他让学生找出文中所有描写诸葛亮说的句子,反复读,问学生:“你从这些话中读出了什么?仔细找找哪句话最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全文13处描写诸葛亮的语言,仅有一处写到了诸葛亮“笑着说”,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直入探究主题──这是怎样的笑?诸葛亮在笑谁?他为什么要笑着说?……集中了这一探究目标,辐射全文,以一当十,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僵化的章法讲解”的传统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感想:发现是自主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反映。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绝大多数教师已形成共识:只有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正因为这样,我们说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

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发现。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古丈县高峰中心完小 李国军】

〖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常常感到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其中与语文学科的特点有关──—基础性较强,能力提高周期性教长,但很大程度上却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有关:讲台上教师机械、呆板的侃侃而谈,讲台下学生规规矩矩的正襟危坐,接受、同化、记忆和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无形中成了知识的 “复制品”,在这种教得死板,学得僵硬的课堂教学氛围下,学生的思维缺乏开拓性、创造性。教学没了活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不会高。因此,立足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

所谓和谐氛围,就是指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摆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以民主为基础,以尊重为条件,在教学中相互理解与合作,相互激励与欣赏。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很有感触的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情谊,还可以让人如沐春风,提高教学效果,突出教师的个人魅力,增强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使语文的课堂教学不呆板,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课堂上和谐氛围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上教师能否尊重、信任、爱护学生,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苏霍姆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学生开始学习中,虽然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并不一定合理,这时教师不能横眉冷对,应把否定的批评变为和善的话语去激励。如在教《草船借箭》中,我问学生:诸葛亮看到周瑜一再逼问,为什么诸葛亮不反驳,还答应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呢?其中有许多精彩的回答,当然也有不乏者,甚至是哑口无言,我从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调上都给予了相应的表扬,如:这位“诸葛亮”可能早已洞察天机,胸有成竹了!这位“小诸葛”可能是想,对这个心胸狭窄的周瑜是无话可说的,还是拿点事实给他看吧……既为学生解了围,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轻松自如的氛围里,能自主的参与其中,积极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教研室 唐晓芳】

〖小语说课的误区及对策〗

一、小语说课的误区

因工作需要,近期听了四十多位青年教师的比赛性说课。整体感觉: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较好,既掌握了一定的说课基本要素、内容与方法,又能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用新课标的精神审视教材,阐明教法、学法。但在说课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制约说课朝更高层次发展的共性问题,即误区,简述如下。

二、突出对教材独特的理解

说课是一项个性和创造性极强的专业活动,尤其在比赛性的说课活动中,更集中反映的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个体差异。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在说课活动中棋高一着。为此,说课者在说课活动中要充分展示对教材个性化的理解或诠释,突出新意,切忌“人云亦云”。

在说课的诸项环节中,解读教材、确立重难点、设计教学程度等环节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因此,说课者应在这些程序中倾注更大的心力,着力展现出彩之处:

1、树立辩证的读解观,赋予教材全新的诠释。

2、建构平台,找准思维异点,激发碰撞源点。

3、巧妙用法,出其不意突破重点难点……

如,有一位教师在《草船借箭》一文的说课中,凭借其对教材新颖独到的解读给听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该说课教师一反抓课文关键词“神机妙算”切入教学的常规做法,仅扣文中描写诸葛亮的一个“笑”字,牵一动百,让学生在探究文本的同时获得了对诸葛亮之笑立体丰富的感受,也使这一笑成为“自信的笑、鄙视的笑、幽默的笑、胜利的笑”等凝聚成的隽永深刻的“千古绝笑”,且透过这个“笑”字让学生在体会诸葛亮超人的才智、非凡的胆魄的同时烘托了文本之魂,也使说课教师的创新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诚然,说课者要在说课活动中脱颖而出,彰显个人驾驭教材的能力和创新才能,其前提就要求教师不能充当教材的“复印者”,必须根据本地、本校、本人的实际情况,在课标的框架内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重组、优化。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南湖小学 何林艳】

〖改进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阅读教学中重视“主导”,尊重“主体”·策略七:疏理归纳──提高自主探究的实效〗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从而明确了这节课探究的重点难点,落实以学定教,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而引导学生交流探究问题的方法,意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如有位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的时候,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学生提出了大约20个问题:周瑜为什么要陷害诸葛亮?这对他们联合抗曹有好处吗?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要陷害他,为什么还要去借箭呢?鲁肃为什么会听诸葛亮的安排?诸葛亮为什么要向曹操去借箭……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比较零散,这些问题有的是重点,有的是难点,有的可以自行解决。此时,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问题引导调整,以“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这个问题统领全文,贯穿整个读书探究活动,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从而减少无谓的浪费,提高探究的实效。

【江苏省常州市红梅新村小学 尤维萍】

〖浅谈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评议准确精到〗

语文教学是把课文中一件件具体生动的事,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一句句深入浅出的话,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耳目,渗透于学生的心田,令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道德修养,还应努力追求恰如其分的课堂教学用语。

评议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一种观点或理论加以鉴别,从而指出对在哪里,为什么对;不对在哪里,为什么不对。教学中,好的评议能令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激励其更上一层楼;而不科学的评议则会造成师生间信息交流的阻塞,甚至挫伤学生的自尊,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由此看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准确精到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的评议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最基本、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它一方面要求教师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合乎逻辑的教学语言,使评议显得公正、真实、准确、可信;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评议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运用精雕细刻的语言扩大评议对学生心里的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使学生从中得益不受挫。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指导学生概括第二段的段意时,就可以借助于准确精到的评议性语言来授之以法。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的段意应该怎么说?

生1:这一段写周瑜派鲁肃到诸葛亮那儿去探听消息。

生2:这一段写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好借箭的准备。

生3:我认为这一段写周瑜派鲁肃去诸葛亮那儿探听消息,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好借箭的准备。

(学生把目光转入教师,希望教师能对三种意见做出裁定。)

师:三位同学都能从课文内容出发,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值得大家学习。(肯定学习方法正确,目的在于激励。)不过,我比较同意第三种意见。(“比较同意”婉转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对第三位学生的意见引起重视)因为第一种意见注意到和上文的联系,只讲了周瑜怎样继续刁难诸葛亮,不够全面;第二种意见注意到同下文的联系,只讲了诸葛亮如何做借箭的准备,也不够全面。(先肯定长处,后分析原因,指出不足,斟酌用词,力求准确精到。)而第三位同学抓住了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又兼顾了这一段同上下文的联系,概括的段意比较全面,这一点,更值得大家学习。

(表扬中传授学法,起到导向作用,比较适用于教学过程的知识新授。)

【湖北省黄石市开发区汪仁小学 汪 君】

〖语文教学突破点的思考·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如果没有吸引力,按部就班,刻板单调,波澜不惊,学生只会心情压抑,无精打采,恹恹入睡。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曲折便是死水,课无波澜便是枯课。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趣味盎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呢?笔者认为:“以‘点’导学,活化课堂”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情境是语文教学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源。情境的出示,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客观的情境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而且调动儿童的情感参加学习,让学生在其中观察、体验、思考、想象。

情境创设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根据课文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巧妙设计。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可以创设一种悬念式的突破点,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文中对敌我两支队伍的行军阵容分别用了两个比喻句,一是把敌军比作“长蛇”,一是把我军比作“长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这一突破点把两个耐人寻味、扣人心弦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使其心理上产生一种疑惑感,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之势。这个突破点怎能不引起学生的勃勃兴致呢?又如《草船借箭》一课在创设突破点时故意造成认知冲突,引起学生探求的欲望,将课题改成《草船骗箭》。这一突破点的提出,与课题造成了落差,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师“想一想,说一说,试试看”的引导下,学生兴趣顿生,像听到冲锋号声的士兵,心灵和思维迅速向前直冲,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激烈而新颖的发言,使课堂焕发出了无穷的魅力。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胜利小学 左 勇】

〖“创造性教学”的尝试·创设情境〗

所谓“创造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适度启发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在阅读材料中质疑、解疑,通过多角度思考,独特地感受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学”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特点、语言材料、学生个性特征,巧妙地设置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如教学《草船借箭》等故事情节精彩的课文可以采取课本剧表演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也能使他们在情境表演中更好地理解语言。如果是说明文或科学性比强的文章,可以采取新闻发布会、拍卖会、广告设计、张贴图片、哼唱歌曲等形式进行情境的表演,课堂上就会出现“百花齐放”的气氛,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创造性阅读”能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培养基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过程,从而达到阅读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

【湖北省宜昌市万寿桥小学 陈晓敏】

〖在语文教学中巧用“悬念”·巧破迷宫〗

悬念是戏剧创作中使情节引人入胜,维持并不断增强观众兴趣的一种主要手法。如果教师也能像戏剧家一样,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语文教学便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情了,在教学中我一直努力尝试着各种办法。

按文章的逻辑顺序,故设疑难,老师不直接把事情的经过、结果,以及问题的为什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在迷宫中不断启发自己的思维,带领学生走出迷宫。例如《草船借箭》中写道,周瑜说“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老师抓住“一样”、“赶造”两词设下第一谜“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又把决定成败的十万支箭让诸葛亮来赶造?”当学生学到第三段时,不由得恍然大悟,原来周瑜是有意陷害。接着他又抓住“我得吩咐军将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设下第二谜,“那么诸葛亮在三天之内完成得了吗?学生学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老师又设下第三个谜,“既然是造箭,借船又有何用?”学生饶有兴趣读下去,想探个究竟。当说到草船借箭时,学生才识得庐山真面目。最后,老师再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设下最后一谜“神在何处?妙在何方?”一节课里,学生在迷宫中饶有兴趣地边学边解谜,其乐无穷。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谈

“研究性阅读”的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

《草船借箭》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人物形象,还是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都是一篇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好文章。

首先,我让学生初读课文,指导他们找出课文中最有研究价格的词语──“神机妙算”。接着精读课文,让学生在研究交流中感悟。例如:自由读“雾中借箭” 这部分内容,画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体会诸葛亮“神”在哪里,妙在何处。然后让他们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体会,并指导朗读。最后我抓住诸葛亮神秘的 “一笑”设问:“课文写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以此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深入交流,感悟隐藏在全文中的深刻内涵和丰富信息(联系鲁肃的吃惊,他笑鲁肃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幽默的笑;联系曹操一定不敢派兵,他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讽刺的笑;笑周瑜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潇洒之笑、胜利之笑)。学生学完“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后,我再提出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课题上的‘借’字用得恰当吗?为什么?你认为“骗箭”正确吗?为什么?”我再组织学生讨论,要大家各抒己见。最后请正方和反方代表进行辩论(反方代表说:“‘借箭’不恰当,‘骗箭’才正确,因为‘借’的意思是征得别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用后再归还,而文章中写诸葛亮从曹操那儿得到的十万多枝箭,并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更不会归还;正方代表说:“‘借箭’恰当,因为当二十只草船受箭后,诸葛亮命令军士们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意思是箭我们‘借’到了,‘十分感谢’,但这个‘谢谢’并不是真的感谢,而是带有讽刺语气的,意思是说:曹操,你上当了,白白送掉了万多枝箭,这箭是要还的,什么时候还呢?等到交战时,这些箭都会一一射向曹营,如数归还,这个 ‘借’字,正能表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能看出他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这样的设计,是寓学生的主动研究于阅读活动之中,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直入研读专题──“神机妙算”,以此突出重点,突出研究主题,辐射全文,并引发合作交流,扩大感悟的效应,这是靠讲课无法收到的效果。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篇六

从情节入手分清前因后果——读《草船借箭》

罗伏龙

通过人物语言来刻划人物形象及展开故事情节,是《草船借箭》一课的一大特色。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注意分析人物的对话,对加深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是很有益处的。

这篇课文写周瑜的“忌”和诸葛亮的“智”,故事自始至终的语言交锋都写得很生动。一开始就让诸葛亮同周瑜展开了舌战。如第二自然段,除了一两句简短的叙述性句子外,其余的文字全是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两人一接触,周瑜就对诸葛亮说:“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既是疑惑而问,又是因忌才而试探。诸葛亮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用弓箭最好。”语言坚定果断。第二句对话,周瑜接过诸葛亮的话头,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枝。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既然你说“用弓箭最好”,那我正好顺水推舟,让你“造十万枝”,而且还说“这是公事”“不要推却”,看你如何是好,足见其极为狡猾,又自尊自傲。然而,诸葛亮不仅不推却,反而一口应承:“都督委托,当然照办。”并问“十万枝箭什么时候用?”坚决的回答,沉重的反问,有礼有节,完全出乎周瑜意料,充分体现了诸葛亮才智高强、百难不倒的气势。第三句话,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的回答是对周瑜的坚决否定:“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这个回答,切中要害地说明他精通军事。接着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回答:“只要三天。”一个“只”字,语气非常肯定,充满了信心,更进一步显示了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周瑜是望尘莫及的。诸葛亮才气纵横 ,周瑜对他更是妒忌。第四句对话,周瑜又以“都督”的架子和权势威胁诸葛亮:“军营里可不能开玩笑。”语气骄横,咄咄逼人。诸葛亮却毫不畏惧,回答:“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这一回答,正合周瑜之意,他以为诸葛亮进了他的圈套。

随着对话的继续,人物形象也刻划得越来越深刻。如第三自然段,周瑜对鲁肃说:“我得吩咐军匠们,造箭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就定他的罪……”周瑜妒才忌能,想陷害诸葛亮的险恶用心,到这里已暴露无遗,读者也为诸葛亮的安危有几分担心。第四自然段,写诸葛亮跟鲁肃的对话,说要向鲁肃借“二十只船”,“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并告诉鲁肃“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由此可见,诸葛亮心明眼亮,早已识破周瑜的险恶用心,说明他办事机智、谨慎,不留破绽。孔明的形象在逆境中得到了展现。

第六、七自然段写诸葛亮和鲁肃的对话,使诸葛亮的形象更趋完善。“你叫我来做什么?”“请你去取箭。”“哪里去取?”“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这两句对话,恰好显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连鲁肃也难以想象,所以他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诸葛亮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他充分分析和运用当时的自然条件,巧制曹兵,圆满完成了任务,可谓料事如神,胆略过人。最后连十分妒忌他的周瑜也不得不哀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作者通过周瑜叹服的话语来反衬诸葛亮的才干,使诸葛亮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总之,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成功地塑造了两个有着鲜明个性的人物。对比之下,读者自然会得出结论:周瑜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诸葛亮恢宏大度,谦虚礼让,才气纵横,神机妙算,不愧大将风度。

其次,这篇课文的人物对话,还起到展开故事情节的作用。如第三自然段,鲁肃说:“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这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承接前面的故事,又引出这一自然段末尾周瑜的话“你去探听探听……回来报告我”。周瑜这句话,又引出下面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和鲁肃回报周瑜的情节。又如第五自然段,周瑜说:“到了第三天早上,看他怎么办!”有了这句话,就推动故事向高潮发展,引出下面诸葛亮第三天早上“草船借箭”的故事。最后,以周瑜叹服诸葛亮的话作结,回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显得十分严谨。

这篇课文的人物对话,始终紧扣题眼,处处围绕着“借箭”一事交锋,使读者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文章内容集中,中心突出,主题鲜明。在讲授时,应抓住语言特点,加以分析点拨,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容易了。

从情节入手分清前因后果——读《草船借箭》

黄禄恩

《草船借箭》是和读写例话《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相呼应的重点课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应从情节入手。

情节是叙事性作品中人物生活、斗争的演变过程,它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一般地说,情节的开端就是事情的前因,情节的结局就是事情的后果。但就本课而言,不能简单地认为周瑜用十天造十万枝箭的圈套作为陷害诸葛亮的口实就是整个事件的起因,它只不过是展开矛盾冲突的契机。周瑜为什么要跟诸葛亮过不去呢?很显然,诸葛亮因“挺有才干”而遭妒忌,这才是事情的真正起因,抓到了这点,才算抓到了问题的实质。

分清了前因是什么,后果是什么,不能说就分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还必须进一步理解前因与后果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周瑜嫉贤妒能开始的“因”,为什么会导致诸葛亮获胜的“果”呢?或者说,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会获得成功呢?这就必须分析整个矛盾冲突的过程。

矛盾冲突一开始就激起了波澜。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问起“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时,诸葛亮说“用弓箭”。这正是周瑜所需要的答案,于是立即用造箭的“公事”相委托。诸葛亮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而且把期限由十天缩短到三天,还立下了军令状。真是一个投其所好,一个正中下怀。

接着,矛盾在这个悬念中继续发展。周瑜与鲁肃的对话泄露了限期造箭的目的,充分暴露了周瑜的妒忌之心。诸葛亮见到鲁肃,先用要求帮忙相激,然后提出向他私下借用船只和军士的要求。造箭不用竹子、翎毛、胶膝等物,借船只、军士干什么?期限一天天接近,到了第三天四更,才请鲁肃去江边取箭。诸葛亮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这又是一个悬念。但是,尽管悬念未释,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诸葛亮对周瑜的许诺决不是军中戏言,而是成竹在胸的。

诸葛亮料定三天之后必然“大雾漫天”,他深知曹操也不是无能之辈,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定不会“轻易出动”。“只用弓弩手朝他们射箭”,这是作为军事家的曹操必然要采用的“上策”。果然,当诸葛亮的草船“一字儿摆开”逼进曹军的水寨时,曹操调集水陆大军的“一万多个弓弩手”齐为射箭。这是全篇的高潮,前面的种种悬念到此全都释然。

“草船借箭”的全过程,充分显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干。因为有才干而遭妒忌,又因为有才干才击败了妒忌者的计谋。因此,从情节入手,揭示诸葛亮的才干,就不仅分清了前因后果,而且找到了联系前因与后果的桥梁。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篇七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4、复述课文故事。

教学重难点

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学习过程

预习任务:

1、利用工具书学会生字、生词。

2、课文选自那部小说?你对这部小说有哪些了解?

3、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检查预习:

1、听写生字词语。生互评互改,并指出易错的字,多音字。

2、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3、请同学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定一生交流,其他补充。

4、说说你喜欢文中那个人物?为什么?

导学提纲: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划出文中的人物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体会他们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之间的关系。

3、读句子,思考括号里的问题:

(1).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什么事“军令状”?当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高兴?)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妙在何处)

课堂检测题:

1、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幔援寨延

漫缓赛廷

2、看拼音写词语。

dùjìdūdūyánshēnshuǐzhàiléigǔ

nàhǎnzhīyuánchéngxiàngcáocāo

3、句子练习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陈述句)

(2)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改转述句:

(3)那盏红色的精致的小台灯是我的生日礼物。(缩句)

4、我来点评:

课文中每个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简单评价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并写出简单评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7篇《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众鼎号的价值所在。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牧童》教案(最新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